《蜂糖李生產技術規程》編制說明(征求意見稿)_第1頁
《蜂糖李生產技術規程》編制說明(征求意見稿)_第2頁
《蜂糖李生產技術規程》編制說明(征求意見稿)_第3頁
《蜂糖李生產技術規程》編制說明(征求意見稿)_第4頁
《蜂糖李生產技術規程》編制說明(征求意見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蜂糖李生產技術規程編制說明(征求意見貴州省地方標準蜂糖李生產技術規程標準編制說明(征求意見稿)本標準起草單位:安順市農業科學院、貴州省果樹蔬菜工作 站、貴州大學農學院、貴州省果樹科學研究所、安順市農業農村 局。蜂糖李生產技術規程(征求意見稿)編制說明前言蜂糖李經20_年貴州省品種委員會審定(黔審果 20_002號),樹勢強旺,果肉質細濃甜,風味濃郁,果品深受 消費者喜愛,近3年產地批發價達到60. 00元/kg,果品遠銷到 北京、重慶、廣州、上海、成都等大中城市,且呈供不應求之 勢,得到了業內同行及消費者的廣泛好評。然而,蜂糖李的栽培 研究起步較晚,還需要根據蜂糖李品種特性,結合氣候、土壤等

2、條件因素,制定蜂糖季生產技術規程,為蜂糖李規范化、標準化 種植以及進一步示范推廣提供依據,促進蜂糖李產業的科學性、 多樣性、均衡性發展。本標準的制定,規范了貴州省蜂糖李生產的育苗、建園、種 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蟲害防治、采收分級 及貯運等技術要求,該標準的制定與實施,將為標準蜂糖李園的 建設奠定基礎,推動蜂糖李產業良性發展,有利于將該品種的優 良特性發揮到最大,保證蜂糖李果實的產量和質量,創造更大的 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任務來源20年7月,貴州省果樹蔬菜工作站和安順市農科院共同 申報的蜂糖李標準體系項目,根據貴州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原貴州省質量技術監督局)關于下達貴州省20_年

3、第一批 地方標準制修訂項目計劃的通知批準立項實施。主要起草單位及人員表1蜂糖李生產技術規程主要起草單位及人員一覽表主 要起草單位主要起草人員職稱任務分工安順市農業科學院張毅助理研究員標準項目申報、撰 寫、提交,蜂糖李栽培、實地調查貴州省果樹蔬菜工作站邵宇 研究員標準申報、蜂糖李栽培、實地調查貴州大學陳紅副教 授標準撰寫、蜂糖李栽培、實地調查貴州省農科院果樹所彭志 軍副研究員標準撰寫、蜂糖李栽培、實地調查安順市農業科學 院肖祎高級農藝師標準撰寫修改,實地調查安順市農業科學 院張領高級農藝師實地調查安順市農業科學院陳紅艷助理研究員標準撰寫修改,實地 調查 安順市農業科學院宋貞富研實實地調查 安順市

4、農業科 學院安星研實實地調查安順市農業科學院鐘思玲 研實 實地調查 安順市農業科學院 吳家麗 高級農藝師實地調查 安順 市農業科學院李用奇研究員標準修改、實地調查安順市農業 科學院趙佐敏高級農藝師標準修改安順市農業科學院李春紅 研實實地調查鎮寧縣農業農村局 程蕾高級農藝師標準修 改、實地調查 安順市農業農村局 朱江研實實地調查 安順市 農業科學院嚴云剛研實實地調查安順市農業科學院何大智 助理農藝師實地調查 安順市農業科學院敖艷飛研實實地調 查標準起草過程本標準的研究及編制期限為20_年9月 20_年12月,分3個階段進行:(1)資料收集整理階段20_年9月20年12月,組 建標準起草小組,收集

5、整理前期開展與標準編制有關的試驗數據 和相關材料以及有關標準編制的參考、引用資料,進行歸納整 理。(2)實地調研試驗階段20_年1月20年7月,分 別前往鎮寧,關嶺、西秀、平壩、開陽等主栽區域實地調研,驗 證前期實驗數據。(3)綜合分析、論證和標準編寫階段20_年7月20_ 年9月,在對標準的主要內容進行綜合分析和充分論證的基礎 上,參照標準化工作導則編寫本地方標準的征求意見稿。四標準的編制原則編制原則(1)標準所規定的條款力求明確而無歧義。(2)統一性標準結構、文體和術語力求統一。本標準在編制 過程中涉及其結構、編寫規則和內容按照GB/T 1. 1-2021標準 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的結

6、構和編寫規則和GB/T 1.2- 2021標準化工作導則第2部分:標準中規范性技術要素內容的 確定方法執行。(3)充分結合現有基礎標準的有關條款,達到標準間的相互 協調。(4)標準內容易于實施,便于被其它文件所引用且具可操作 性。(5)本標準既遵循相關國家標準和地方標準的要求,又體現 我省氣候條件、土壤條件、地勢地形等的特殊性和區域性,并注 重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編制依據本標準參考了多個已有的相關標準及文獻研究成果,結合國 內外多年、多產區的蜂糖李種植經驗,經多位常年扎根于田間一 線的專家多次研討、交流而成,且按照GB/T1. 1-2021標準化工 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和GB/T1.

7、 2-2021標準 化工作導則第2部分:標準中規范性技術要素內容的確定方法要 求進行起草。五標準的主要內容.本標準規定了貴州省蜂糖李生產的育苗、建園、種植、土 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蟲害防治、采收分級及貯運 等技術要求。.建園主要根據采集歷年當地的氣候、地理環境、和水資源 狀況、特點編制而成。.種植、田間管理、病蟲草害防治根據我省現行蜂糖李種植 水平和結合我省當地農村種植習慣和生產實際,在貴州省農業農 村廳、貴州省農科院、安順市科技局、安順市農業農村局、鎮寧 縣農業農村局等單位和部門多年經驗總結和試驗研究成果的基礎 上制定的,力保做到科學與傳統習慣相兼顧融合,經濟與效益相 互促進。.

8、果實采收、處理與貯運部分主要是根據蜂糖李果實質量 標準、蜂糖李貯藏保鮮技術規程的要求蜂糖李生產主區的 李果實采收、處理與貯運技術,結合當地果農一般采用的技術總 結而成。六主要驗證分析和預期經濟效果為確保本標準中主要技術內容的參考價值,有效指導果農進 行科學管理,編制小組在本標準的制定過程中,以蜂糖李生長習 性為依據,以質量和食品衛生安全、效益為原則,以規范蜂糖李 生產技術為目標,大量試驗并查閱相關標準資料,包括GB 5084- 20_5農田灌溉水質標準、肥料合理使用準則通則(NY/T 496-2021).微生物肥料生物安全通用技術準則(NY/T 1109-20_)等。與貴州六馬蜂糖李專業合作社

9、、鎮寧縣匯源生態 農業有限公司等單位及蜂糖李種植戶進行廣泛交流,吸收種植經 驗;同時邀請省、市農業農村局,貴州大學、省農科院等省市專 家到果園、基地進行現場指導和技術交流。1.主要驗證分析(11)園地選擇對園地生態環境的要求,園區應生態條件良好,遠離污染 源,基礎設施完善,確保園區有可持續生產能力。蜂糖李不耐洪 澇,故園地選擇時最好避開易發生冰雹和洪澇的地方。(2 2 )氣候條件蜂糖李貴州鎮寧主產區多在海拔500 m900nl的河谷、山丘 地區,河谷氣候明顯,全年平均氣溫17.4-19.7,積溫 5443. 46755. 2,年降雨量 1025. 6mm1193. 3mm,相對濕度 75%,無

10、霜期297d345d,年均日照時數937. 3h1246. 5h。(3 3 ) 土壤條件陳杰忠等在果樹栽培學各論(南方本)中提到,適宜的 土壤pH值為5.5、6.5; 土壤濕潤、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 好、有機質含量高的沙質土壤上生長良好。蜂糖李適于在疏松透 氣、排水良好、中等以上肥力、pH值5. 56. 5的微酸性土壤上栽 培,土壤質地要求為富含氮、磷、鉀等元素砂壤或壤土,土層深 厚,耕層土壤有機質含量1.0%以上。(4 4)地勢地形陳杰忠等在果樹栽培學各論(南方本)中指出,平地建 園工程小,有利于機械化操作,水土流失少,管理方便;丘陵半 坡地立地條件好,是栽培蜂糖李比較適宜的地區;而山

11、地生態條 件適宜,坡度宜在25deg;以下,有利于水地保持,減少建置工 程,并利于栽培管理(如施肥、采收、運輸等),宜選擇東南坡 向陽背風地段。坡度太大,水土流失和土壤沖刷嚴重,土層瘠 薄,不適合蜂糖李生長,因而25deg;以上的山地若需要建園,則 應該先進行水平梯化。另外,根據經驗,山谷低洼地霜凍嚴重, 且易積水,對蜂糖李生長不利。而水稻田土壤黏重,透水透氣性 差,不利于根系的正常呼吸及對營養的吸收。因此,建園時應排 除霜凍嚴重且易積水的山谷低洼地,并且不宜選用水稻田建園。(5 5)灌溉水質量參照GB/T 5084-205農田灌溉水質標準。(6 6 )授粉樹一般授粉樹搭配比例是1: (46)

12、,而根據實際經驗表明, 在果園內授粉樹株數占10%30%,授粉樹過多則造成浪費。(7 7 )株行距平地建園宜采用的株行距為(34) m (45) m,坡 地建園宜采用的株行距為(23) m (3-4) mo(8 8 )栽植時間秋季落葉后至次年春季萌芽前(2月份) 均可進行。一般以秋栽為宜,有利于根系恢復,第二年春季萌芽 早、生長快。(9 9 ) 土壤改良蜂糖李的根屬淺根系,穿透力弱,只有在深、松、肥、潮的 壤土中才有利于根系的深扎和吸收養分與水分,因此在建園時應 進行土壤改良。根據生產經驗,廄肥、碎秸桿和木屑等粗有機 料、油枯和桐枯等精有機肥是建園期土壤改良的極佳材料,不僅 可以增加土壤透水透

13、氣性,增加有機質含量,提高土壤的肥力, 還能增強土壤的酶活性,提高植株對土壤養分的利用率,并且這 些土壤添加物都符合NY/T 496-2021肥料合理使用準則通則 的要求。肥料深施可以更有效地改良土壤,利用根系的向肥性引 導根系向深處扎,提高植株的健康度、抗旱性等。綜合專家的意 見,確定全園深翻時每667m 2施有機肥(廄肥、碎秸稈、木屑 等)1500kg20_0kg,配施磷鉀肥,撒施均勻后深翻30cm50cm;挖定植穴改良土壤時,挖長 寬 深為1m 1m 0.8m的定植穴,每穴施腐熟有機肥50kgo (10 )苗木定植在苗木定植前,應測好定植點,栽苗時,選擇優質種苗,將 根系沾上用生根粉配置

14、的泥漿,放入定植穴的中央,扶直根系, 將細散的土填入根際并隨著填土的同時,不斷往上提苗抖動根 系,適當壓緊,使根系舒展并與土壤密切結合。栽植深度以土壤 沉實后根頸部與地面齊平,且嫁接口露出地面約2cm為適宜。栽 植過深,植株生長不良,易引起腳腐的發生;栽植過淺,根系外 露,易導致旱害,降低抗逆能力。栽植后,灌透定根水,苗木立 支柱,使之直立生長。在實際生產中,對于少量受傷或霉爛部分的根系,浸根處理 可以降低根系腐爛率,且有利于新根的長出。修枝是為了將有限 的能量和營養供給少量的芽,促進有效芽的萌發,培養一個健壯 的主干。栽苗時挖松定植穴土壤,有利于新根的生長,使根系舒 展并與土壤密切結合,以便

15、營養與水份的吸收。為保證較高的成 活率,亦可在定植苗木后在定植帶上覆蓋一層松針或一層薄膜, 以利于提高地溫和保持土壤田間持水量,促發壯梢,旺盛生長, 快速成形。因此在澆足定根水后,用粗有機料或薄膜進行樹盤或 樹行帶的覆蓋,以提溫保濕,并可一定程度上抑制雜草的生長。(11 )深翻改土陳杰忠等在果樹栽培學各論(南方本)中提到,經過改 土深翻后,土壤團粒結構可得到明顯改善,土質疏松,土層加 厚,土壤透氣,保水和保肥能力增強,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12 )覆草實踐經驗表明,若主干周圍被覆蓋,則根頸部易腐爛甚至導 致植株死亡,且會增加蛀食主干的害蟲的危害,故覆蓋物應離主 干15cm20cm。雨季覆蓋過厚

16、,會使田間濕度過大,增加感病風 險,甚至使根腐爛。利用粗有機材料覆蓋,可調節土溫和土壤溫 差變幅;樹行(盤)覆蓋時期因覆蓋目的而不同,用于夏秋防 旱,一般在干旱季節來臨前進行;用于冬季防寒,可在霜凍來臨 之前進行。(13 )行間生草果園常見的綠肥種類、豆類、藥用類植物。行間生草能提高 冬季和早春土溫,而夏秋季可降低地表溫度,減少水土流失,改 善果園生態環境;生草結合定期刈割覆蓋樹盤,可起到保水防旱 的作用,還能增加土壤有機質,提高土壤有效養分的含量,節省 人力,也便于機械化操作,減少生產成本,達到以草養園的目 的。(14 )中耕蜂糖李生長季節適時進行中耕除草,能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減輕蜂糖李根

17、系與雜草爭奪養分、水分的矛盾,增強樹勢,加深 土壤活土層,保持土壤含水量改善通氣條件,促使根系生長旺 盛,分布層加深,提高樹體抗旱能力。(15 )澆灌與排水參照GB 5084-205農田灌溉水質標準。(16 )整形修剪根據試驗觀察表明,蜂糖李強旺枝花芽分化不良,花芽不飽 滿,掛果性能不佳。因此應通過摘心、扭梢、抹芽、定枝、拉 枝、環割、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等方式控制蜂糖李新梢旺長,使 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達到平衡,促進花芽分化。結果枝密度要適 中,既不浪費空間,又不密閉,保證果園的通風透光。通過抹芽、疏枝、摘心等夏季修剪工作,幼樹可以形成理想 樹形,成年樹能及時控制新梢旺長,清除過密枝,改善果園通

18、風 透光條件,節約養分,促進果實增大,提高產量和質量,同晚減 少冬季修剪量。(17 )花果管理蜂糖李幼樹生長強旺,座果能力不強,需要進行保果,花期 噴施0.1%0.2%的硼砂或采用人工授粉、放蜂授粉等方式。放蜂 授粉要在開花前5d10d,每667m 2放40只50只蜂,有利 于提高坐果率。同時,為確保蜂糖李果實品質,需要通過疏果控 制產量,即花后20d至硬核前疏果,按一個花束狀果枝留1個 果,短果枝留1個果(葉片少的短果枝可以不留果),中長果枝留 2個3個果。每6cm10cm選留果型正、果個大、果面光潔的 1果,其余全部疏除,畝產控制在1000kg kgo(18 )采收適時分批采收。果皮呈黃綠

19、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 %以 上,按先上后下,先外后內的順序采摘。(19 )品質外在感官特征:果個大,果形扁圓形,果頂平;果被蠟粉, 縫合線深,果皮淺黃綠色,果肉淡黃色;核小,可食率高,離 核,味甘甜;果肉致密酥脆,有香氣。內在品質指標(鮮李): 還原糖含量在5. 0967. 5%之間;總酸含量在1.0961.7%之間; 水分含量在80. 09687. 5%之間;維生素C含量在4. 5mg/100g- 6. 0mg/100go預期經濟效果蜂糖李果實色綠、質脆、味甜,20_年7月在第四次全國 優質李鑒評會上蜂糖李獲Isquo;全國優質李金獎,被果樹專 家譽為“中華第一李”,按照蜂糖李生產技術規程對蜂糖李進行 培育管理,可使蜂糖李生長健康,有效提高蜂糖季的質量產量。本標準在制定過程中,進行了充分調研、廣泛征求意見,收集國 內外相關技術資料及相關標準,其內容較為科學、合理和全面, 在生產中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和指導性,代表了蜂糖李生產各個 方面的要求。通過標準的制訂實施,將為蜂糖李標準化生產提供 保障,促進蜂糖李產業的進一步發展,以期取得好的經濟效益。 本標準的發布和實施能規范蜂糖李的生產、管理、質量控制。七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的程度根據檢索,除地理標志產品鎮寧蜂糖李、鎮遠蜂糖李 無公害栽培技術規程外無蜂糖李生產栽培的對應標準。八與有關現行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