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本 環衛實驗:水污染案例討論-gai_第1頁
預本 環衛實驗:水污染案例討論-gai_第2頁
預本 環衛實驗:水污染案例討論-gai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案例1三大污染源加重地下水污染據報道,我國地下水尤其是大中城市的地下水,其中許多被垃圾填埋場、加油站和工農業以及生活污水所污染。有關部門統計,我國歷年累計垃圾已達720億t,占地5.4m3,全國大部分城市“垃圾圍城”基本都是城市發展中一道奇特“風景”。有關部門航測時發現,北京市二、三環以外,面積在50m2以上的垃圾堆曾高達4000多個。在雨水的侵蝕沖刷下,垃圾堆里的有毒有害物質,會逐漸滲到了地下水而造成污染。調查發現,加油站也成為我國城市地下水的“污染大戶”。全國建成的加油站點已超過10萬座,僅北京市現有加油站就達1000多個,上海有地下油罐近6000個。這些加油站的儲油罐,一般都采用鋼板厚度

2、不小于mm的地埋式儲油罐,20年之內,一般都不會發生滲漏問題。但20年后,這些油罐由于生銹,往往開始漏油,從而成為地下水污染的另一個重要污染源。據了解,美國現在已有40多萬個加油站出現滲漏,加油站這一污染源已被作為美國最大的地下水污染源。我國還沒有相關統計,但北京、沈陽、西安、成都等地都已接連出現過石油泄漏事故。據調查,城市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和一些大養殖場的農業污水,也在對我國城市地下水形成污染。銀川市等個別城市,甚至將工業園區建到了城市的水源地上面。而一些工礦企業和大養殖場,受經濟利益驅使,則將污水設法排入地下。問題1. 那三大污染源對地下水構成威脅?3. 地下水被污染后會有哪些不良后果?容

3、易自凈和修復嗎?案例2DDT在水生食物鏈中的遷移和轉歸DDT在水生食物鏈上出現了如下濃度變化:水(0.3g/L)浮游生物(30g/kg)小魚(0.3mg/kg)大魚(3mg/kg)水鳥(30mg/kg)。可以看出,盡管水體中DDT濃度只有0.3g/L,最高營養級水鳥體內DDT的濃度已高達30mg/kg,與水體中DDT濃度比較,富集了10萬倍。DDT對水環境的污染,通過眾多食物鏈的傳遞,可以造成對全球環境的污染。檢測資料顯示,從地球南、北極的冰川,到珠穆朗瑪峰上的積雪均含有DDT。幾乎全世界的人體內每kg脂肪中都含有數毫克DDT。流行病學調查也顯示,有機氯農藥的污染是造成腫瘤發生率增高的原因之一

4、。問題1. DDT為什么會在水環境中發生如此強的富集作用?2. DDT在水生食物鏈中的遷移和轉歸將給人類健康帶來哪些危害?例3太湖的富營養化面積達3.65萬km2的太湖流域,位于蘇、浙、滬交界處,北瀕長江、東部及東南部臨海。流域內河湖密布,水面占總面積的17.5。人口密度達910人/km2左右,是全國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長江流域每年排放的污水,其中1/3在太湖流域。在20世紀70年代初期,大湖湖區僅見湖岸有少量藍藻,80年代中期見湖中有藍藻和綠藻分布,80年代末發展到藻類成片,90年代藻類積聚加厚。幾十年來,隨著太湖地區工農業生產的迅速發展和人口的劇增,使污染湖泊的因素不斷增多,尤其是未經處

5、理的城市污水大量入湖,農田化肥、農藥的大量使用以及水產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致使太湖水污染狀況日趨嚴重。太湖目前最突出的環境問題是全湖富營養化和局部水域的有機污染問題。太湖大部分水域已喪失了飲用功能,造成太湖流域內既存在資源型缺水,又存在水質型缺水的兩重性,水環境形勢嚴峻。據調查,太湖流域周圍的主要污染源情況如下:(1)點源污染:環太湖地區污水未經妥善處理就排入河道和湖泊,未經處理的污水占80%,在被污染的水體中,55%的磷來自生活污染。(2)面源污染:殘留在地表的污染物,很容易被雨水帶進河道。在水質較差的嘉興河網地區和大運河杭州段,被污染的水體中,60%的氮來自農業面源污染,包括養豬業污染、養

6、雞養鴨養魚的污染、化肥農藥的污染等。2000年7月,太湖湖區暴發大面積藍藻,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最為嚴重的一次。一眼望去,湖面猶如鋪上了一塊寬約數十米的綠地毯,岸邊的湖水像濃濃的綠色油漆。2000年7月的監測結果顯示,太湖TP(總磷)平均濃度為0.103mg/L,是藍藻暴發所需條件的5倍多,釀成了太湖有史以來最為嚴重的藍藻暴發。據調查,太湖湖底沉積了60萬t的磷,其中有16萬t來自周邊居民傾倒的洗滌廢水。此外,水體中氮、磷濃度的比值也與藻類的增殖有著密切關系,當水中的氮含量是磷含量的1520倍時,是藍藻大量繁殖的最佳條件。20世紀90年代以前,太湖湖水中的磷含量較低,氮含量最多時曾是磷含量的50倍,抑制了藍藻暴發。但近年來,由于含磷污水大量侵入太湖湖體,造成磷含量的急劇上升,1998年夏季,湖水中的氮含量是磷含量的19倍時,導致了藍藻的大暴發。同時,藍藻密度與水情也有很大關系,藻類大量繁殖和持續時間與氣溫、光照和水文氣象等外部條件也密切相關。2000年夏季太湖流域總體偏旱,而且太湖水位較以前低,水量交換不足,使水體的富營養化問題更為嚴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