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養生(yngshng)固腎功引子:本功法我于2004年教給一個患有強直性脊柱炎并嚴重傷精的小伙子練習,配合藥物治療,三個月之后其病大有好轉,一年之后恢復工作,從一個頹廢想自殺、元氣大虛的身體經一年調理之后竟然恢復正常工作,很大一部分強直性脊柱炎與腎氣虧虛有著密切的聯系。這個患者康復后繼續練習固腎腰的動作,直到今年(2009年)沒有復發。該患者的特點就是知道問題的嚴重性,每天堅持老老實實特別聽話,練習300次從不間斷,整個督脈聯通暢,從腰部到頸椎的進行次序是:發熱溫暖柔軟輕松,慢慢(mn mn)的督脈充足,腎氣就恢復了!建議各位傷精的網友實踐一下,就知道(zh do)我說的不是虛言了!本文為作者
2、于2008年發表于糖尿病天地系列文章,功法來源于傳統八段錦,略有改動1 動作要求松靜站立,兩膝挺伸,兩足相并,雙手搭于后腰。上身前俯,同時兩手從后腰命門開始沿雙腿后側下行攀握兩足跟。雙手繞足一周后,雙手手心對雙足內踝,上身慢慢直立,同時雙手沿雙腿內側上行至臍下三寸丹田處,恢復直立。后雙手向兩側分開環腰一周至后腰命門相合,重復動作,循環反復。糖尿病兼腎虛患者可加練該動作100500次。動作(dngzu)要領:(1)卷地毯:本動作要點在于前俯時從頸椎(jngzhu)、胸椎、腰椎、骶椎、尾椎一節一節從上往下彎曲,好像卷地毯一樣從上往下次第卷起,細心體會脊柱每節椎骨松開彎曲的感覺;直立時從下往上,將尾
3、椎、骶椎、腰椎、胸椎、頸椎一節一節由彎曲而豎直,細心體會每節椎骨由彎曲而變豎直的感覺,直立后體會整個脊柱貫通一氣的感覺。此外,要保證在兩膝直立情況下,俯身前屈,這樣才能充分的刺激脊柱、督脈等以及命門、陽關、委中等穴位。在身體充分前屈中,兩掌盡力向下推摩,如果由于韌帶原因,不能推至腳跟時,可在腳跟之上小腿處完成(wn chng)余下的導引動作,切不可彎曲膝關節。鍛煉得法,會感到腰部溫暖發熱,整條脊柱輕松通暢而陽氣充沛。(2)呼吸:開始時可以自然呼吸,練至熟練后,可配合上身前俯時呼氣,直立時吸氣,整個動作配合呼吸緩慢柔和。(3)越慢越好:本功法練習中越慢越好,最好能體會到脊柱一節一節慢慢卷的感覺,
4、一分鐘6次為妙。質量比數量重要得多。有一個網友來診所找我看病,他說做固腎功沒有效果,我讓他做了一遍,發現原來是因為動作太快,氣血精華根本沒有收入督脈的緣故,我給他糾正后,每天做50下,結果效果出奇的好,可見的要領的重要性。收功:身體直立,氣沉丹田,兩手手心(shuxn)相合,扣于小腹,靜養片刻(pin k)。2 保健(bojin)機理:(1)從中醫角度來看:腎是人體中極為重要的臟器,被稱為“先天之本”。其主要生理功能為藏精,主生長、發育、生殖,主納氣,主水液,主骨髓,主志。腎主藏,是生養身體的根本,五臟六腑之精華皆由腎所秘藏,是身體的“能量庫”。腎主生殖之精和五臟六腑之精,決定人的性功能和生殖
5、能力;腎精充養骨骼,滋生腦髓;腎臟合三焦、膀胱二腑,主津液,對血液有過慮和排泄廢物和毒物的作用;其與肺、脾二臟配合共司體內水液代謝和調節。人的生、長、壯、老、死的過程,與腎的功能有著直接的關系。如果腎氣不足,則會出現精力下降、腰膝酸軟、下肢無力、骨軟無力、頭發稀疏、健忘耳鳴、意志消沉、小便頻數、陽痿早泄等諸多表現。八段錦該式動作,通過前屈后伸,刺激了人體脊柱、腰椎、督脈、足太陽膀胱經(在督脈傍開一寸五分)、命門穴、腎俞穴和腰陽關穴,并對腎臟起到了牽引按摩作用。腎臟受到牽引按摩,增強了生化腎精、腎氣的功能,使位于第二第三腰椎棘突之間、關系腎氣出入和維系生命之命門穴的通達能力也增強;與之相關的位于
6、命門穴外側一寸五分處的足太陽膀胱經上的腎俞穴,其轉輸腎氣的職能作用也會增強(此穴如因轉輸能力差就容易產生腰肌勞損的表現);而位于督脈上第四腰椎棘突下陷中、是人體督脈腎氣、陽氣必經的關隘的腰陽關穴(其是人體活動承受最大著力之外,腎氣、陽氣至此,最容易受到阻滯,容易產生腰椎間盤突出),此穴因受剌激而疏通及因腎臟功能的增強而使其通關的能力也增強。腰為腎之府,腎生髓主骨,腎氣、腎精增強能溫養腰部,腰部受溫養,其所處經絡和穴位能暢通,又有益于腎氣、腎精的化生功能。雙手從腰部往下一直摩運到足跟,環足一周后,沿足三陰經上行,加上呼吸吐納和意念引氣作用的結合,進一步刺激了該摩運路線的足太陽膀胱經和足少陰腎經,
7、特別是在兩膀胱經上的委中穴(“四大總穴”之一,是足太陽膀胱經五輸穴中的合穴,本穴處相與疊并,是足太陽膀胱經下行與足少陰腎經上行的交會處,故對腰部的保健和痛癥有極好效果),其經絡和重要穴位暢通,腰的保健強壯作用進一步加強。綜上所述,八段錦該式動作在形、氣、意三者的結合下,達到固腎壯腰的作用。養生(yngshng)篇(三):補精的食品之一 黑芝麻黑芝麻具有補肝腎、潤五臟、益氣力、長肌肉、填腦髓的作用,可用于治療肝腎精血不足所致的眩暈、須發早白、脫發、腰膝酸軟(sunrun)、四肢乏力、步履艱難、五臟虛損、皮燥發枯、腸燥便秘(bin m)等病癥。元代的名醫朱丹溪盛稱之,原有功益也。入心、腎二經。補虛
8、贏,耐饑渴寒暑,填堅髓骨,益氣力,長肌膚,明目輕身,延年不老,益元陽,興陰莖,尤生津液,入口即生,與人 參相同。其補益之功,不可思議。黑芝麻最好(zu ho)的吃法就是把芝麻從超市買來,炒一炒,炒干后壓成細末,混入少量的食鹽,做成芝麻(zh ma)鹽,每次吃飯的時候用撒到饅頭上或放到粥里面一起(yq)吃,又好吃又補腎。我曾經治療過一個司機師傅,腎氣極虛達到血精的程度,每天彎腰都很困難,用黑芝麻鹽每天服用一兩,當然還配合中藥的調理,一個月之后面色恢復,腰不疼了一直到現在也沒有發作血精。因為黑芝麻算是平性的,所以黑芝麻鹽可以作為補腎食品長期服用。養生篇(四):睡眠營養不良人體的恢復是在安靜中恢復的
9、,修行人進入禪定也可以得到休息,但是一般人比需要依靠睡眠才能進入深度放松的程度,已達到休息恢復體力的目的。地球上的規律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萬物在白天的時候活動,夜晚的時候潛藏,這是自然規律,人應該順應自然界的規律,就會比較健康,否則,自然的規律就會反作用于人體。我們看到,自然界有一些動物是晝伏夜出的,比如貓頭鷹、老鼠、猛獸等,但,都是短命的!夜生活豐富的地區,人的猝死率都高,比如(br)上海、北京、紐約等地的猝死率比其他地方要高很多。凡是夜生活豐富的人群,熬夜多的人群,平均壽命降低(jingd),如中關村的平均死亡年齡是53.4歲(2007年數據統計),這個人群的特點是:熬夜、三餐沒有規律
10、、壓力大、運動少熬夜(o y)占了很大的比例。凡是熬夜的病人,從脈象上來看,肝氣虛得非常多見,前段時間就有一個99年在北京中關村創業的老板找我看病,眼圈黑的不得了,害怕更別人合影,一合影就兩個熊貓眼,而且白天嗜睡,睡意襲來,即使對面坐著重要客戶也要去睡覺,否則精力實在支撐不住!還有脂肪肝。這個人腎根不虛,心地比較清靜,排除邪淫傷腎,細細問來,原來從1999年到2002年這三年基本上每周熬夜三次,身體就是那個時間消耗的太嚴重了,年輕身體好不覺得,一旦稍微虛弱就表現出來了。我用了健脾養肝的方法去治療,并叮囑十點之前睡覺,兩個星期之后嗜睡消失,一個月之后黑眼圈縮小,慢慢褪去變淺。我經常形容:睡眠好像
11、吃飯一樣,營養最豐富的主餐就是半夜子時這兩個小時,一定要把這段時間“睡了”,其他時間(從凌晨1點到早上起床)就好像是副菜,點綴一下,可以達到營養均衡,但是主餐一定要吃啊。現代社會尤其是在大城市晝夜顛倒,很多人都是十二點之后睡覺,甚至有一個香港的大老板跟我說他凌晨兩點睡早上九、十點鐘起床,這個人眼睛很大但是無神、毛孔粗大、臉色黑黃、容易疲勞、發脾氣,雖然很有錢,但是身體條件極差,他來找我看頸椎病,我就告訴他:“長期睡眠不均衡會導致傷及腎精,腎精就不充足骨髓就不充滿,頸椎病就容易產生,要想好病,必須早早睡覺!睡眠要挑營養豐富的時間,子時睡眠最補養身體,比吃人參、燕窩、大補藥還好!”大老板的飲食營養
12、不可謂不好,可惜身體極差,其中原因就是“睡眠營養”不良。養生(yngshng)篇(五):揉腹保健法本文為筆者發表在2008年糖尿病天地(tind)雜志上的養生文章,茲豐富(fngf)如下,供大家參考!揉腹保健法又稱為“內壯法”,即通過一整套簡單有序的輕柔按摩方法,使內臟元氣匯聚,氣血運行通暢,而達到“內氣強壯”的目的。本套揉腹法本名“仙人揉腹”法,與一般的局部揉腹方法不同,該方法可以全面的打通中、下二焦,聯通整個腹部的經絡,健身效果非凡,故此得名“仙人揉腹”。仙人揉腹又稱“延年九轉法”,據雍正年間長白人顏偉記載:“燕臺(即黃金臺,又稱賢士臺、招賢臺,燕昭王為接待賢士而筑,故址在今河北易縣東南)
13、有一位姓方的道人,沒有人知道他究竟有多大年紀,同他在一起的人們都說,這位道人與他們的祖父相識,大概是一百來歲的人了。方道人力大無窮,說話聲如洪鐘。他身高約有七尺,挺拔健壯,推他的身體就象推鐵塔一樣不可動搖。有人玩笑地要試試他的力氣,拿來一根長繩捆在他的手腕上。然后讓十多個人用力向后拽這根繩子,一拉手,那十多個人就都被拉向前來;他還能用兩個手指鉤住兩個人,把他們鉤起來,離開地面。方道人健步如飛,沒人能追得上。他常常在轉眼之間前去通州買餅,步行四十多里歸來,餅仍然燙手,為此人們都稱他為地仙。我從小多病,以藥物、食療、練氣功等各種方法治病的高手,我全都盡力拜訪過,最后才認識了方道人。人們用各種方法試
14、探方道人神奇技能的故事,這里就不多說了。因為我急于治病,便懇求方道人傳授一二個健身的方法。方道人說:“我的方法高妙之處在于治病不用藥物,體察易經的道理,合乎運化的規律,自然界靠了這些而生機蓬勃,人靠了這些而益壽延年,哪里僅僅是治病呢!”我虔誠地向他求取治病的方法,方道人便把揉腹的方法告訴了我。這個方法之妙合于陰陽的道理而又極有分寸。我按要求逐步去做,疾病果然漸漸痊愈。以后我把這個方法告訴親朋,好友中體弱多病的人,他們學做了之后也都有極好的療效。就是方道人那些奇異超人(chorn)之處被眾人看成是神仙一般的地方,也完全是得益于揉腹的方法。我不敢把這個方法秘密隱藏起來,據為已有,于是繪出示意圖,寫
15、出說明文字,附上歌訣,以使它廣為流傳。這樣,既是為了我一生中得力的健身方法不被埋沒,也是希望大家都能獲得長壽。”文中的方道人就是清代康雍年間著名養生(yngshng)家方開,他是清代安徽新安(歙縣)人,他所創編的“仙人揉腹法”,對保養身心、消除疾病有奇效。體弱多病的顏偉正是向方道人學習了該法并堅持練功常年不間斷,身體才一天天好起來。親友們都說此功有奇效,于是“仙人揉腹法”在民間廣為流傳。附原文(yunwn):燕臺(yn ti)方道者,不知紀年,偕之游者,轍言與其祖父相習,約近百年人物也。多力,聲如鐘。七尺,挺堅,撼之若鐵。戲者以長繩系其腕,令十余人拽之,彼引手,十余人制而前。以二指鉤二人,懸而
16、起。行如飛,追者莫能及。常一刻往通州市餅,行四十余里歸,餅猶炙手,人皆稱為地仙云。余少年多疾,藥餌導引凡可愈疾者,無不遍訪,最后始識方君。凡游戲玩弄之術試其技能者不俱述。蓋余以卻病為急第,求指示一二延年之方。方君日:“吾道之妙,醫不假藥,體乎易簡之理,合乎運行之數天以是而健行人以是而長生,豈第卻病已乎?”虔求其方,語以揉腹一法。妙合陰陽,中按節度。余循習行之,疾果漸減。后以此法語親交中病者,無不試有奇效。即方君之瑰奇偉異,群目為神仙中人者,亦率由此。余不敢自秘,繪圖列說,附之歌厥,以廣其傳,既不昧平日之得力,亦欲世人共登壽域云爾。仙人(xinrn)揉腹方法:預備勢:在保暖的前提下,脫衣松褲,正
17、身仰臥在床上,最好能夠枕在矮枕上,全身放松,凝神靜慮(jn l),調勻呼吸,舌抵上腭,意守丹田(dntin)。第一式:按摩心窩部 兩手緩緩上提,在胸前兩手中三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對接并按在心窩部位(即胸骨下緣下柔軟的部位,俗稱心口窩的部位),由右上左下按順時針方向做圓周運動,按摩21次。(圖1)第二式:回環按摩腹中線及腹兩側 以兩手中三指由心窩順摩而下,即一邊順時針轉動按摩一邊往下移,移至臍下恥骨聯合處(即小腹下部毛際處),再以兩手中三指由恥骨處向兩邊分開,一邊按摩一邊向上走,兩手按摩回到心窩處,兩手交接而止。循環做共21次。(圖2、圖3)第三式:推按腹中線部位 以兩手中三指相接,由心窩腹
18、中線部位推下,直推至恥骨聯合處,共21次。(圖4)第四式:右手繞臍腹按摩 以右手由右上左下按順時針方向圍繞肚臍摩腹21次。(圖5)第五(d w)式:左手繞臍腹按摩 以左手(zushu)由左上右下按逆時針方向圍繞肚臍摩腹21次。(圖6)第六式:推按左側(zu c)胸腹。左手做叉腰狀,置左邊脅下腰腎處,大指向前,四指托后,輕輕捏住;右手中三指按在左乳下方部位,然后以此為起點,直推至左側腹股溝(俗稱大腿根)處,連續推按21次。(圖7)第七式:推按右側胸腹。右手做叉腰狀,置右邊脅下腰腎處,大指向前,四指托后,輕輕捏住;左手中三指按在右乳下方部位,然后以此為起點,直推至右側腹股溝(俗稱大腿根)處,連續推
19、按21次。(圖8)第八式:盤坐搖轉。改為盤坐勢,兩手拇指在里,四指收攏,握捏成拳(道家稱為“握固”),分別輕按兩膝上,全身放松,足趾微向下屈。上身微往下俯,進行緩緩搖動。先自左向前、向右、向后、按順時針方向搖轉21次;然后自右向前、向左、向后、做逆時針方向搖轉21次。搖轉的幅度宜大,如搖轉向左時,應將胸肩搖出左膝;搖轉向前時,宜將上身搖伏膝上;搖轉向右時,應將胸肩搖出右膝;搖轉向后時,上身宜盡量往后倒。搖轉以滿足為妙,但又不可心躁圖速,著意急搖。(圖9)練習次序:將一至七式依次作完為一遍,每次應連作7遍。作完后,起身盤坐,按第八式搖轉,左右各21次。注意事項:1.練功前一般要求解開衣褲,以直接
20、揉摩為宜。姿勢第一至第八節,以正身(zhngshn)仰臥為主。2.揉腹時必須(bx)凝神靜慮,動作輕松、柔軟、緩慢的的運動(yndng),不能用拙力,保持呼吸勻暢,切忌閉氣著力。搖轉上身時不可過快過急,練功后應自感輕松舒適、無疲勞感為度。3.依次做完前七節為1度,每次可做23度,最后以第八節搖身畢,初練功者早晚各做一次,不可間斷,只要持之以恒,必見成效。每次如認真作,大約需要三十分鐘,越慢越好。倘遇有事,早晚兩次必不可少。4.練功期間,由于胃腸臑動增強等生理功能的變化,常會出現腹內作響(腸鳴音)、噯氣、腹中溫熱或易饑餓等現象,這屬正常的練功效應,可順其自然,無須作任何處理。5.凡腹內患有惡性腫
21、瘤、內臟出血、腹壁感染及婦女妊娠期間均不宜練此功。揉腹效驗:1.腹部溫熱:一般認真作到第六到七遍時會感到腹部溫暖,這是內氣匯聚的表現。2.胃腸蠕動有聲:堅持揉腹,動作熟練后慢慢每次都會出現胃腸蠕動的感覺,有時甚至別人也能聽到你肚子“汩汩”的聲音,這是內氣匯聚后運行通暢的表現。3.頭腦清爽愉快:認真作完揉腹保健法,會感到(gndo)明顯的頭腦輕松,疲勞感一下子消失,因為揉腹可以(ky)使中焦氣健運,清氣上升(shngshng),頭腦輕松。4.排除宿便:揉腹后可能出現大便黑臭、或者拉肚子、肚子疼等表現,這是內氣匯聚攻沖宿疾、排出胃腸毒素的表現。5.食欲改善:胃口變好,消化吸收功能增強。身體瘦弱者體
22、重會增加;虛胖者身體會變得結實,肚子贅肉消失,腹部有彈性,這是元氣匯聚充沛的表現。6.面色光潤、身體健壯:堅持鍛煉揉腹,面色會變得越來越光彩,皮膚細嫩,身體強壯,因為長期揉腹可以使內臟血運豐富,內分泌協調,內臟元氣充盛自然面色紅潤,身體強壯。養生機理:中醫學角度:中醫學認為,“背為陽,腹為陰。”腹部是五臟六腑所居之處,有肝、脾、胃、膽、大腸、小腸、腎、膀胱等臟器分布,因而腹部被喻為:“五臟六腑之宮城,陰陽氣血之發源。” 本保健法與普通的揉腹方法不同,不僅將上脘、中脘、下脘三穴打通,而且揉法一直沉到丹田,將中焦和下焦連成一片,通過圈揉和回環晃海,橫向聯通足陽明胃腸、足太陽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少陽
23、膽經、足厥陰肝經和任脈等經脈,使整個腹部的內臟得到運動。使內氣迅速匯聚運行,堅持揉腹法,自能“通和上下,分理陰陽,去舊生新,充實五臟,驅外感之諸邪,清內生之百證,補不足,瀉有余,消食之道,妙應無窮,有卻病延年實效耳。”本功法屬于強壯功法,通過培護脾腎達到補氣益精的目的,因此常練此功,有助于治療肺結核、高血壓、神經衰弱、慢性肝炎、遺尿、尿潴留、遺精、陽痿、早泄等虛損性疾病,同時對于女子痛經、月經不調亦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針對(zhndu)糖尿病人的說明:1.本保健法可以刺激內臟運動,使臟腑(zngf)氣血運行通暢,特別是胰腺的血運通暢,可以幫助恢復胰島功能,喚醒沉睡的胰島,增多胰島素的分泌、提
24、高胰島素活性,直接解決糖尿病的根本原因。2.本保健法通過外在的手法按摩,可以促進內臟血液運行(ynxng),加速腸、胃、肝臟、胰腺等的血液供應和新陳代謝,消耗血液中的糖能量,從而直接而有效的降低血糖含量。3.金元時代的名醫李東垣認為:中焦脾胃受飲食勞倦所傷是導致消渴病(糖尿病)的根本原因,這種分析恰恰與當前社會狀態吻合。糖尿病人群有很大一部分四五十歲,屬于社會中堅力量,飲食沒有規律,要么餓過勁、要么猛吃猛喝,饑飽不調,損傷中焦脾胃;工作壓力大,睡眠休息不足,疲勞得不到緩解、生命能量一直處于透支狀態,這些都會導致“元氣不足、陰火上升”,導致消渴的產生。李東垣把這個過程就描述為“饑飽勞役,損傷脾胃
25、,百病叢生”,治療從中焦脾胃入手進行調理(具體方法見下期)。只要中焦脾胃運化良好,氣血運行通暢,內臟功能自然健運,胰島功能恢復,糖尿病自然消失。本保健法以按摩腹部為主,通過外在的自我按 摩,使體內中焦之氣匯聚運行,恢復中焦脾胃功能,從根本上治療糖尿病。筆者在臨床中曾做過實驗,凡按照規定認真做該保健法七遍(大約四十分鐘),糖指數均會下降13不等,尿糖指數下降兩個加號,最多降低三個加號,長期堅持此保健法的鍛煉,可脫離降糖藥物而維持血糖穩定。養生篇(六):如何(rh)穿衣才能容光煥發(上)從健康的角度來看,很多疾病與穿衣服不適當有密切的聯系(linx),尤其是現在很多婦科疾患,與近年來所流行的服裝有
26、關。1.暴露(bol)的服裝所帶來的風寒病夏日炎炎,很多女性貪圖涼爽或愛美的心理,選擇露臍裝、吊帶、短裙等服裝,殊不知這對健康有莫大的危害。因為夏天暑熱,萬物蕃秀,人體的陽氣蒸騰于表,全身毛竅大開,以便于出汗散熱。然而,全身毛竅大開正給風寒之邪有了可乘之機,趁此毫無防御的時候長驅直入,輕則造成經絡痹阻的疾病,重則傷及臟腑,成為陳寒痼冷,俗語講:“坐下病根!”所以古人說:“避風如避箭!”六淫當中,“風為百病之長”,風邪就像尖刀一樣,突破人體的外在屏障最為迅速;而寒邪傷人最為肅殺,醫學類聚認為“寒者,天地殺厲之氣,中傷于人,不急治之,隨經傳變,生死存之,旬日可見,是以古人謂之大病。”指出了寒邪所致
27、的一片殺厲之氣。“風”與“寒”相合,就像前鋒為突破力極強的尖兵,后面緊跟者重型裝備的大部隊,二者組合,殺傷力最為迅猛。所以“虛邪賊風,避之有時”,古人教我們回避這種致病因素,以保養天真元氣。在臨床中筆者發現,現代社會的大部分疾病是因為“風寒”所致,而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吹空調、熬夜、吃冰冷飲食、工作壓力大、不運動、房事失度)又容易造成陽虛體質,所以近來中醫界“火神派”的興起與風寒傷陽的關系殊為密切。圣人之教:“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就是教我們順從天地造化,不要與自然規律相違背,夏天本來是炎熱,而卻要空調直吹,“自伐天和”造成寒病,而暴露(bol)的著裝更加加劇了風寒的入侵,下面就不同著裝對人體的
28、危害一一詳加說明。 1.1 露臍裝導致丹田虛寒、臉色(lins)發青著露臍裝時,腹部的神闕穴(俗稱肚臍)暴露于外。該穴在人體的經絡中占有重要位置(wi zhi)。神闕穴為任脈中的一個特定穴位,為臍下腎間動氣之所,十二經脈之根,與五臟六腑、十四經脈、四肢百骸都有著不可分割的緊密聯系,是人體氣機運轉的重要樞紐。針灸或按摩該穴位,可以培元固本、回陽救逆、補益脾胃、理氣和腸等作用。該穴無皮下脂肪組織,通透性很強,因此最容易被外界風寒之邪所傷。夏天(xitin)正當人體(rnt)關竅大開的時候,在早晚寒涼和空調(kn dio)的房間里,風寒之邪很容易侵入。輕者出現腹痛、腹瀉、感冒、流清涕、頭痛等表現,重
29、者風寒直入肝脾腎三臟,使丹田氣寒,陰陽失衡而導致百病叢生。愛美的女性請注意,一旦丹田氣寒,肝血虧耗,月經就容易不調,內分泌就容易紊亂,遠遠望去臉色鐵青慘白,長此以往還容易痤瘡叢生,不但沒有達到美麗的目的,而且還因此失去“青春的容顏”,得不償失啊!1.2 吊帶、露背裝導致肩背疼痛,呼吸不暢,容易感冒,臉色灰暗吊帶、露背裝等暴露頸部、后背、腰部服裝,會將后背的一些關竅暴露在外,風寒很容易入侵,其中比較重要的經脈和穴位包括以下幾種:1.2.1 督脈督脈是人體奇經八脈之一,總督一身之陽經,督脈的作用包括:(1)它對全身陽經脈氣有統率、督促的作用。故有總督諸陽和陽脈之海的說法,主生殖機能,特別是男性生殖
30、機能。(2)督脈(d mi)循行于脊里入絡于腦,與腦和脊髓有密切(mqi)的聯系。(3)體內的臟腑通過(tnggu)足太陽膀胱經背部的俞穴,受督脈經氣的支配。因此,臟腑的功能活動均與督脈有關。總之,督脈有調節陽經氣血的作用,督脈暴露于外,風寒濕邪等入侵,督脈氣血不通,全身陽氣受損,人體抵抗外邪的免疫功能下降,各大臟腑失去陰陽平衡了,疾病就會纏身。大椎,屬于督脈,位于第七頸椎與第一胸椎棘突之間,六條陽經都與督脈交會于大椎。傷寒論載:“太陽與少并病,頭項強痛,或眩冒,時如結胸,心下痞鞭者,當刺大椎第一間”針灸甲乙經載:“傷寒熱感煩嘔,大椎主之。”千金方載:“若脊強反折,灸大椎,并灸諸臟俞及督脊當中
31、。”針灸資生經載:“大椎,治溫瘧疚瘧”玉龍歌載:“滿身發熱痛為虛,盜汗淋淋漸損軀,須得百勞椎骨穴,金針一刺疾俱除。”景岳全書載:“背中骨節第七椎下穴灸三壯,喘氣立足。”大椎穴古人又稱為“百勞”穴,意為針灸該穴可以調治各種虛勞疾病,也就是現在所說的各種亞健康、體質虛弱性疾病。如行針指要歌載:“或針勞,須向膏育及百勞”。針灸大成載:大椎“主肺脹脅滿,嘔吐上氣,五勞七傷,乏力,溫瘧疼瘧,氣注背膊拘急,頸項強不得回顧,風勞食氣,骨熱,前板齒燥”。可見大椎穴之臨床應用很廣,不僅可以治療風寒感冒、咳嗽哮喘、發熱體痛等肺系疾病,還可以治療五勞七傷等各種內臟虛損的內科雜病,具有宣陽解表、清熱通陽、驅邪除蒸、肅
32、肺寧心、通督解痙、強衛固表、扶正截瘧、清熱開竅等各種功能。大椎在頸部(jn b)正后方(hufng),是人體的一大關竅,如果不慎風寒入侵,輕則出現頭痛、頸部僵硬、肩背酸痛等表現,如果體質(tzh)虛弱兼有風寒強度較大的話,就會出現胸悶、氣短、哮喘等傷及肺氣的表現。“肺為一身之華蓋”,主全身之氣,金水相生,肺氣虛就會導致腎氣不足,人的整體就會變得虛弱,久而久之,勞病就產生了。在某種語境下,古代的“勞病”特指“肺癆”,現在專指肺結核疾病,所謂“老怕傷寒少怕勞”, 在古代是非常難以治療死亡率極高的疾病,幾乎屬于不治之癥。所以我們觀察古人的服裝,無論夏天多么熱,都會把頸項部位保護護好,尤其是女性服裝,
33、更強調這一點,所謂“頸項要暖”。可見,古人的服裝有其維持倫理道德的一面,也有其養生保健的深刻道理。1.2.3 背俞穴背俞穴,就是五臟六腑之氣輸注于腰背部的俞穴,屬足太陽膀胱經的經穴。背俞穴全部分布于背部足太陽經第一側線上,即后正中線(督脈)旁開1.5寸處。背俞穴指臟腑之氣輸注于背部的一些特定穴位,如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腎俞等五臟之背俞穴等,其位置相應臟腑位置的高低基本一致(見圖)。臟腑有病時其相應背俞穴往往出現異常反應,如敏感、壓痛等;而刺灸這些穴位,又能治療其相應臟腑的病變。可見背俞穴與體內之臟腑關系十分密切,如果相應臟腑的背俞收到外在邪氣的入侵,就會導致相應臟腑的疾病。明代名醫明代李橚
34、的醫學入門中所描述的“乳子調護”篇就強調養護小兒的十條準則,首先就是“一要背暖”,因為后背是內臟的屏障,小孩子不加保護的話,就會造成臟腑受邪,體質下降而疾病叢生。成人雖然抵抗力比小兒要強,但直接把后背暴露在外面,會招致各種疾病。養生篇(一):怎樣吃素才能(cinng)健康1.問題的引出(yn ch)面黃肌瘦時下出現很多“飲食新理念”,其中之一就包括不吃主食,以蔬菜為主的飲食原則。有兩類人群持這種觀點:第一類,想減肥的女性;第二類,某些佛教人士。筆者在臨床(ln chun)中發現,很多減肥的女性為了控制熱量攝入,不吃主食只吃蔬菜水果,久而久之,面有菜色,要么萎黃晦暗,要么臉色蒼白,精神體力衰弱,
35、大便稀溏,疲勞無力,造成月經量少、甚至絕經,來門診求治婦科疾病,希望調理月經。2.氣血生化五谷雜糧中醫認為“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不吃主食,水谷精微無從(wcng)攝取,氣血無從生化,后天之本虧耗,導致月經量少,月經不調甚至閉經。因此,我在診治這類疾病的患者,通常要求其恢復正常飲食(ynsh),以保證氣血之來源,此外,建議喝小米粥加紅糖以充養脾胃,迅速恢復元氣。在北方,婦女生完小孩坐月子的時候,老婆婆通常給產婦做小米粥加紅糖,以補養身體,小米在中醫看來是補腎健脾利濕的佳品,古代行軍打仗多以小米為軍糧,吃小米不僅耐餓,而且除去脾胃濕氣,避免水土不服所導致的腸胃疾病。一把小米,撒到地里是
36、一片莊稼,小米是高度濃縮了的“生機”,產婦生完小孩(xio hi),生機消耗很大,所以民間用小米來幫助其恢復生機元氣。很多女孩子,喝了小米粥加紅糖,不僅月經調順,而且臉色紅潤光彩,真印證了五谷雜糧補養身體的道理。佛教界有一些出家師父和在家居士,也是不吃主食僅吃蔬菜,但是據我觀察,大部分遵從這個飲食原則的人久而久之面黃肌瘦,身體衰憊,氣色晦暗。其原因不外乎上文所講的僅靠蔬菜是無法維持氣血來源的。蔬菜多為植物的莖和葉,其疏通力量比較強而補養力量比較弱,氣血雖然可以得到疏通但得不到補養,尤其是脾胃沒有水谷滋潤,久之就會造成脾胃氣虛的病機。3.氣滿不思食以上論述是針對一般人而言,凡事都有特例(tl),
37、既然有人提出不吃主食只吃蔬菜的原則,就說明有一部分人是這個原則的親身受益者。那么,什么樣的人合適這種飲食原則呢?我總結為“心地清凈,元氣充沛”的人可以超越一般的養生原則。凡是修行有成就的人,內心清凈無染,妄想分別執著淡泊,元氣消耗極少,依靠(yko)修行禪定所獲得的能量補充(禪悅為食),全身元氣充沛。正如古人所說“氣滿不思食”,真正元氣充盈的人,不思飲食。因此一天僅僅(jnjn)吃一頓飯甚至一碗粥就可以了。如臺灣著名的廣欽老和尚,數十年來不吃主食,僅吃水果維持體力,活到九十五歲高齡,身無疾苦,安然往生。在佛教經典增一阿含經中以“禪悅食”為五種出世間食之一。并在雜阿含經指出,有眾生進入初禪,“離
38、生喜樂,處處潤澤,處處敷悅,舉身充滿,無不滿處。”凡是修行真正契入境界,功夫得力,均會有全身氣力充足之感。毛凌云居士所撰念佛法要卷二中就有這樣一段描述念佛功夫得力的文字,現摘錄如下:清 竺峰、圓融大師,姓姚,德清人。年三十,出家受具戒,持守無缺。篤好禮念,以往生凈土為決定志愿。不畜徒,不自住庵,恒依人修,免雜用心。居無定所,合則留,不合則去,意氣灑落,不為膠執,亦不樂隨眾作務。常靜掩一關,禮念并行,不禮則念,不念則禮,無一時間斷,亦不參以他法,竟以此終其身。嘗于午間敲魚念佛,直到次日日晡時(下午35時),人見其終無休歇,大聲喚之,始止,自謂才如半日耳。問其饑否?則曰:“我口甜水如蜜,常咽常盈,
39、受用無量,更不思食也。”脅不帖席者數十年,故少夢,偶有夢,亦不離禮念,更無異緣,夢中常見佛菩薩活動如生,間予獎勵,或導引念佛。忽自知時至,念佛而逝,年六十四,頂示暖相。 圓融大師精進念佛一天一夜,竟不會感到饑餓,反而覺得口水甘甜,受用無量,這恰恰說明法喜充滿,禪悅為食便會得到(d do)能量的補充,不需要依靠一般的飲食。又如歷史上著名的永明延壽禪師,據歷史記載他三十歲悟道,“后住永明,日課一百八事。夜往別峰,行道念佛,”每天由早到晚,講經、作佛事,要做一百零八件事情,而且夜晚還要到其他峰頂念佛。明代學者洪覺范說:一個(y )人每天要做這么多善事,而且日中一食,一定骨瘦如柴,結果看到他的畫像,卻
40、是身體壯碩、方面大耳的帝王之相。永明延壽禪師一天的工作量是巨大的,然而需要補充的能量卻很少,足見(zjin)禪定功夫之深。禪定并不一定是面壁打坐,行住坐臥都不離禪定,禪悅為食自然身體健壯。4.不要盲目(mngm)模仿然而一般佛教居士,沒有專業修行,或者因為功夫不到,還需要應付日常工作,有的護法居士為佛法、為眾生而奔忙操勞(colo),修證上還沒有真正契入境界,這就必然需要消耗大量的腦力和體力(tl),假如不加以補充,就會導致上文所說的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的亞健康狀態,長久以往,可能會引發各種疾病。因此,任何規律都有其適用范圍,每個人在接受不同的養生觀點時,要參考自己的實際情況,斟酌采納,方能如理
41、如法。印光大師的飲食建議:1.提倡吃面食先后天衰弱,當以善于保養為事。若欲靠食物滋養,食素人宜多吃麥。食麥之力大于米力不止數倍。光吃了面食,則精神健壯,氣力充足,音聲高大。米則只可飽腹,無此效力。麥比參力尚高數倍。有錢人服參,乃是錢無處用,故作此消耗耳。非真能補人也。印光法師文鈔三編?卷二?復蔡契誠居士書一2.提倡吃豆油又大磨麻油亦能補人,小磨麻油以炒焦枯了,力道退半,人但知香,實則是焦味耳。印光法師文鈔三編?卷二?復蔡契誠居士書一黃豆,豆油(duyu),補料最多,宜常服之。早間(zo jin)粥中,宜下磨破之黃豆。平常食油(shyu),專用豆油,較比豬油,補力更大。印光法師文鈔續編?復鮑衡士
42、書3.佐以干果食療蓮子、桂圓、紅棗、芡實、薏米,皆可滋補,豈必須血肉方能滋補乎?印光法師文鈔三編?卷二?復蔡契誠居士書一4.印光法師滋補粥根據印光法師的建議,結合中醫理論,提供以下食療的方法,而達滋補氣血、調理脾胃之功效,如下操作:做法:蓮子十粒、桂圓(剝掉外殼)十枚、紅棗(掰開)十二枚、芡實(大型超市里面或藥店都有)一兩、薏米一兩,一起用小火熬粥。功效:補氣化濕,固腎強精。粥中之蓮子,可以補脾止瀉,益腎澀精,養心安神;桂圓補益心脾,養血安神;紅棗補中益氣,養血安神;芡實可以開胃助氣,固腎澀精,補脾止泄,此四種配伍相輔相成,溫補脾腎,養血安神,同時佐以薏米,其性味甘淡微寒,功用健脾利濕,流通濕
43、氣,正可兼制桂圓之熱,溫陽而不助火;又可反佐紅棗之膩,使補虛而不留濕。諸種補養食品相配,共奏補氣養血,固腎強精之效。 “藥補不如(br)食補”,滋補粥長期(chngq)服用,對于氣血不足、脾虛久瀉,遺精帶下,心悸失眠、怔忡健忘、血虛萎黃等現在社會常見虛弱類疾病確有良效,其中加大桂圓、大棗的量便可以針對失眠類患者,加大蓮子、芡實的量針對(zhndu)脾胃虛弱、瀉下傷精的患者,加大薏米的量,針對濕氣較大的肌肉酸重,關節疼痛,水腫,腳氣,白帶,肺膿瘍患者,此外,現代研究中發現薏米里含有抑制癌細胞的成分,因此對于癌癥患者,薏米粥不失為調養身體的佳品。養生篇(二):傳統固腎功引子:本功法我于2004年教
44、給一個患有強直性脊柱炎并嚴重傷精的小伙子練習,配合藥物治療,三個月之后其病大有好轉,一年之后恢復工作,從一個頹廢想自殺、元氣大虛的身體經一年調理之后竟然恢復正常工作,很大一部分強直性脊柱炎與腎氣虧虛有著密切的聯系。這個患者康復后繼續練習固腎腰的動作,直到今年(2009年)沒有復發。該患者的特點就是知道問題的嚴重性,每天堅持老老實實特別聽話,練習300次從不間斷,整個督脈聯通暢,從腰部到頸椎的進行次序是:發熱溫暖柔軟輕松,慢慢的督脈充足,腎氣就恢復了!建議各位傷精的網友實踐一下,就知道我說的不是虛言了!本文為作者于2008年發表(fbio)于糖尿病天地系列文章,功法來源于傳統八段錦,略有改動1
45、動作(dngzu)要求松靜站立(zhn l),兩膝挺伸,兩足相并,雙手搭于后腰。上身前俯,同時兩手從后腰命門開始沿雙腿后側下行攀握兩足跟。雙手繞足一周后,雙手手心對雙足內踝,上身慢慢直立,同時雙手沿雙腿內側上行至臍下三寸丹田處,恢復直立。后雙手向兩側分開環腰一周至后腰命門相合,重復動作,循環反復。糖尿病兼腎虛患者可加練該動作100500次。動作要領:(1)卷地毯:本動作要點在于前俯時從頸椎、胸椎、腰椎、骶椎、尾椎一節一節從上往下彎曲,好像卷地毯一樣從上往下次第卷起,細心體會脊柱每節椎骨松開彎曲的感覺;直立時從下往上,將尾椎、骶椎、腰椎、胸椎、頸椎一節一節由彎曲而豎直,細心體會每節椎骨由彎曲而變豎直的感覺,直立后體會整個脊柱貫通一氣的感覺。此外,要保證在兩膝直立情況下,俯身前屈,這樣才能充分的刺激脊柱、督脈等以及命門、陽關、委中等穴位。在身體充分前屈中,兩掌盡力向下推摩,如果由于韌帶原因,不能推至腳跟時,可在腳跟之上小腿處完成余下的導引動作,切不可彎曲膝關節。鍛煉得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甲方銷售水泥合同協議
- 瓷磚搬運承攬合同協議
- 益生菌采購合同協議
- 2025至2030年中國稀土富集物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眼霜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玻璃轉臺車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混凝土彈性模樣測定儀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洗車水回收再生設備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油壓式彎管工具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永磁起吊器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職業病危害與防治培訓PPT模板(含完整內容)13
- 新員工入職消防安全教育培訓記錄
- 《新編藥學實驗教程(上、下)》讀書筆記模板
- 幼小銜接工作指導手冊【完整版】
- 浙江省藝術特長生A級基礎樂理知識
- 分層總和法沉降計算表格
- stm32f103c8t6最小系統客戶-中文手冊
- 英語-外研(一年級起點)-四年級下冊-學生單詞默寫專用表格
- 完整版各城基本風壓
- YS/T 803-2012冶金級氧化鋁
- GB/T 6672-2001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測定機械測量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