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解讀屈原離騷中的離別之痛【摘要】離騷是屈原用血淚所凝成的生命挽歌。離騷通過詩人自敘平生及其心路歷程,雕塑了一個高潔、耿介、忠君、愛國的理想主義者和殉道者形象。本文研究了屈原離騷中的離別之痛?!娟P鍵詞】離騷;離別;悲劇屈原一位在中國歷史上各個領域里都曾引起廣泛關注的獨特人物。正確地解讀屈原,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解讀我們自身,他的一系列作品都是他思想的真切反映,其中又以離騷的影響最為深廣。該部作品所折射出來的屈原的文化人格、審美追求、心路歷程、悲劇命運都在多重角度上整合著我們的內心,在更深層面上引起我們對生命本身的思考。而在這里,本文想進一步闡釋的是屈原思想中的那種存在于儒家求索精神和遠游情懷之間的
2、難以調和的矛盾以及由此形成的悲劇。一、屈原其人及其作品悲劇性的原因1、中國傳統政治文化和歷史傳統的影響屈原的悲劇,不僅是他個人的悲劇,而且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悲劇, 屈原的悲劇有很大的代表性和典型意義。 生不逢時,懷才不遇,壯志難酬,君王昏聵,善惡不分,小人得道,賢人受嫉遭殃,這樣的現象屢見不鮮。司馬遷、曹植、李白、韓愈、陸游、辛棄疾等都是明證,這與中國封建社會的政治、文化、制度等息息相關。 中國古代是一個君主專制的國家, 君權至上,屈原的理想必須通過楚王的重用來實現。君王昏聵,屈原的政治理想沒有強有力的支持者,自然無法實現,注定破滅。再者,楚國是屈原的根之所在,即使在楚國不得志,他也不太可能去別
3、處,即使壯志未酬,懷才不遇,他也不會徹底走向老莊逍遙避世的道路,橘頌中“受命不遷, 生南國兮”、“獨立不遷”、“根固難徙”的句子可看出這一點。究其原因,屈原有深厚的儒家思想,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一直影響著他,當理想遭受現實壓迫時,他無法徹底超脫,這是他個人悲劇命運不可避免的社會文化原因。2、家世生平和性格原因家世生平和性格原因,造就了屈原自尊自愛、孤高正直、堅定追求完美人格的心理,當人格與生命矛盾時,他寧愿舍棄生命也要堅持人格和理想,這是屈原悲劇的重要原因。離騷開篇敘述了詩人高貴的出身:“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賢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名
4、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屈原出身貴族血統,父祖對他也寄予厚望, 這些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屈原維護楚王和國家利益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他把個人命運同國家命運緊密地連在一起。同時,他自己“內美”和“修能”兼具,重視自身修養,也有“博聞強志,明于治亂”的卓越才能,他積極效法前賢,不斷以先賢圣哲的標準約束自己,對自身的自信和對美好人格的崇奉,都說明屈原不會隨俗從流,不會違背心意。他自尊自愛,倔強孤傲,寧折不彎,原則性太強,“寧溘死以流亡”、 “雖體解吾猶未變兮, 豈余心之可懲”,這注定他只能遺世獨立,他的悲劇命運不可避免。屈原的思想中有極強的浪漫主義色彩,他的作品沒有停止過對美的追求,他用一切美好事物來裝
5、飾自己,來象征品格,最經典的便是“香草美人”的意象。離騷中“香草美人”意象、高潔美好的衣飾、詩人的“美政”理想,這一切,都如遠離凡塵的夢境一般,縹緲浪漫。3、理想與現實的矛盾沖突是悲劇發展的必經階段, 也是悲劇發生的根本原因。 理想與現實的尖銳沖突是屈原人生悲劇的根本原因。 離騷一文將理想與現實之間尖銳的矛盾充分展現在讀者眼前。 詩人滿懷希望和信心描述了自己的“美政”理想,他希望君臣一心,改革政治, 實現國家的富強, 他也不懈追求政治理想的實現, 但卻遭受一次又一次打擊與迫害, 詩人痛苦彷徨,但他沒有放棄,更加堅定了信念,上下求索,可結果是再度受挫,“帝閽”不納,“佚女”難求。 楚國的出路何在
6、?自己的出路何在?對理想的執著追求與黑暗現實有著激烈矛盾,但黑暗勢力強大,導致正義和光明失敗,這是離騷悲劇審美價值的集中體現。二、離騷審美的命運感離騷正是通過屈原與楚王、黨人間的矛盾, 理想與現實的劇烈沖突,“將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魯迅語) 。這既是現時的發展, 又是理想的歸宿。現實的殘忍與理想的崇高的統一, 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的結合, 這就是悲劇的美學本質。在離騷里, 丑惡的現實與崇高的理想, 深沉的理智與火熱的感情, 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 既沖突, 又補充; 既斗爭, 又統一, 形成絢爛多姿、震撼人心的壯美境界, 激發出凈化靈魂的偉大力量, 引起人們強烈的審美感受和感情共鳴?,F實與
7、理想是悲劇的兩大要素。它們在審美上表現為命運感和崇高感。命運感是現實, 忠誠地描寫現實的一切, 忠誠地表現自己感情, 這就是真; 崇高感是堅持真理九死不悔、舉賢任能實現美政的偉大精神, 這就是善, 同時也就是美。離騷命運感與崇高感復雜交織, 創造了第一流的悲劇境界。車爾尼雪夫斯基說:“悲劇是人的偉大痛苦, 或偉大人物的死亡?!鼻呐e賢任能統一天下的美政理想, 是符合歷史要求的, 然而在現實中又是不能實現的。這難道不令人悲哀嗎? 屈原站在時代的前面, 看清了歷史的必然要求, 提出自己的美政主張。但他不處在變革歷史的主導地位, 作為一個才華橫溢、正道直行、摯愛祖國的詩人, 就會強烈感受到不能實現
8、的痛苦, 這是很自然的。先知先覺并不能減少痛苦, 而只會增加痛苦。歷史的要求是必然的, 但其實現需要過程, 有時是漫長的過程, 要求無數的犧牲與祭品。而屈原畢竟先知先覺了, 于是他痛苦、奮爭, 上下求索, 九死不悔。這種奮爭總會鼓舞人們愛國愛民、堅持真理、敢于斗爭, 從而加速歷史進程的。即使毫無成效, 也總是悲壯的, 也總是顯示了人的尊嚴與價值。因而這種痛苦是“偉大的痛苦”, 這種死亡是“偉大的死亡”。詩人真誠地描繪了這種痛苦和死亡的過程。離騷的世界是一個由非凡的境界、非凡的事件、非凡的人物、非凡的想象、非凡的情節有機組成的瑰麗世界。這個世界充分揭示: 屈原的“內美”品質、“美政”理想等有價值
9、的東西, 在黨人的打擊與屈原的流放中, 怎樣被毀滅; 所以具有強烈的崇高感, 本質上帶有強烈的浪漫主義精神。這就使讀者從平庸中脫離進入一個非凡的浪漫境界, 體驗強烈的感情。屈原的精神境界愈崇高、愈深刻, 他的毀滅就愈悲壯, 愈撕裂人心,就愈能使讀者的靈魂超越自我, 升華到更高層次。悲劇的毀滅效應之所以如此強烈, 就因為悲劇首先使人恐懼和憐憫。在離騷里, 毀滅屈原美政理想的, 不僅有現實生活中的上官、靳尚、子蘭一幫黨人及其靠山楚王, 而且還有天國中的守門人帝閽; 對屈原不理解的, 不僅有現實中的詩人之仆女媭, 而且還有善于求神占卜的靈氛等。也就是說, 從人間到天國, 以至冥冥之中似乎有一種不可捉
10、摸的神秘力量, 在毀滅屈原的理想, 因而就使人感到恐懼, 對屈原感到憐憫。然而環境愈是險惡, 命運愈是惡劣, 屈原就更為堅貞不屈, 抗爭到底。因而屈原的抗爭就顯得更為崇高、偉大、悲壯。這種毀滅不僅是某個人或某些人的罪過, 而且還具有一種超社會、超人間、超自然的力量, 似乎宇宙間有一種人的意志無法控制、人的理性也無法理解的力量, 它顛倒善惡是非, 毀滅了美的化身屈原。這就給人一種命運感。這種無形的毀滅力量比有形的壞人作惡更使人恐懼。而屈原并不屈服于命運的安排, 從而給人以更強烈的崇高感。三、誓死不渝的情操人情美是指融注在詩歌意境中的人的感情所產生的美感,是真摯、純潔、高尚、無私、誠實、善良的,而
11、這首詩中詩人表達了強烈的憂憤、怨恨之情,那么它的人情美是怎么體現的?詩人的高尚情懷,憂憤、怨恨之情不僅是因個人遭遇產生的,更是因為楚國民生的艱難,那一聲“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而多艱”中蘊藉了詩人太多的憂和痛。屈原有曠世之才。他堅持正義,堅持真理,不與小人同流合污;加強自身修養,追求美好的品德,卻被小人陷害,不僅是個人的悲劇,也是社會的悲劇,有震撼人心的悲劇力量。一方面,正直的人遭到不幸,表現出強烈的悲憤之情,更有深刻的震撼力;另一方面,有這樣的才華,不被楚懷王重用,何愁找不到重用他的君王,為什么選擇投汨羅江作為他的歸宿?這是詩人的愛國、忠心、愛民、執著決定的。屈原是一位有理想、有抱負的政治家
12、、改革家,當他的美政理想被黑暗的現實所淹沒,他不甘沉淪,仍積極進取,于是在文學領域發揮了自己的才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如果不是他人格的堅貞不屈,他也許會在政治上失敗后,便一事無成。對于他所熱愛的祖國,對養育他的故土,他是“受命不遷,深固難移”。面對真理,他不顧嚴峻的現實,嚴酷的生活,義無返顧的去理解生活,反映生活,表現生活。不管是痛苦的折磨,還是榮譽的誘惑,他都堅持自己的原則,不改變自己的操守。屈原是一位誠實、勇敢、正直的詩人。正是這種人格力量支持著他,才使他在政治上失敗后沒有意志消沉,更沒有隨波逐流,而是轉向神圣的文學創造,屈原又是一位具有高風亮節和高尚道德情操的詩人。在他聽說秦軍攻入楚地,
13、郢都淪陷時,面容憔悴,行吟湖畔。雖說他的死不全是殉國難,但他畢竟是為國家而死。這一切都說明,屈原不僅是一位有才干的政治家,更是一位有良知的品質高尚的愛國主義詩人。結論:離騷有著極高的藝術價值,思想成就方面也給歷代的屈原研究者以寬廣的審視角度和多重意義內涵。在屈原身上折射出的有追求美政,忠君愛國的傳統意義上的光環,也有儒家的求索精神和道家的遠游情懷的雙重變奏。他的悲劇性命運也引發我們更多的思考。屈原作出去楚決定是他保美質、為美政的唯一出路;但強烈的鄉國之戀始終使他狐疑猶豫,不忍去楚;在“勢在必行”這個理論基礎上作出“行而復止”的偉大舉動,是詩人剖明心跡、感悟其君的深刻而獨特的一種方法,更是他“戀
14、楚情結”的必然表現。參考文獻:1 秦訓習. HYPERLINK /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ZOZO199601007&dbcode=CJFQ&dbname=CJFD1996&v=MDAyOTVnVmI3T1B5TFJZYkt4RjlmTXJvOUZZNFIrQzM4NHpoNFhuRDBMVGcyWDJoc3hGckNVUkxtZVp1ZHNGeUQ= t _blank 讀離騷J. 中州大學學報. 1996(01)2 王啟林. HYPERLINK /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CDDB199201009&dbcod
15、e=CJFQ&dbname=CJFD1992&v=MDA4ODdlWnVkc0Z5RGdWYjdPSmluUGJMS3hGOVBNcm85RmJZUitDMzg0emg0WG5EMExUZzJYMmhzeEZyQ1VSTG0= t _blank 從心理學角度看離騷的創作年代J. 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2(01)3 董芬芬. HYPERLINK /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LDSK200304020&dbcode=CJFQ&dbname=CJFD2003&v=MTkwMjRaYkc0SHRMTXE0OUhaSVIrQzM4NHpoNFhuRDBMVGcyWDJoc3hGckNVUkxtZVp1ZHNGeURnVmI3QktTblk= t _blank 離騷的主線意象及其寓意J. 蘭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工程勞務分工合同
- 展覽展廳租賃服務合同書
- 培訓學校服務合同
- 實習協議沒到期勞動合同
- 汽車合同變更協議
- 汽車城物業服務協議合同
- 戶內穿線協議合同
- 廚房出租合同協議書模板
- 合同終止簽收協議
- 會計人員聘用合同協議書
- 康復評定-常用康復評定項目課件
- 半導體物理與器件(第4版)尼曼課后答案【半導體物理與器件】【尼曼】課后小結與重要術語解
-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下冊 (什么是面積)面積教學課件
- 建筑工程材料測試題及參考答案
- 醫院檢查報告單模板
- 《洗紅領巾》(教學設計)-一年級下冊勞動浙教版
- 有償借用鄉村道路協議書
- 酶免疫技術(免疫學檢驗課件)
- 教育經濟與管理院校排名
- 基本農田劃定技術規程(TDT1032-2011)
- 圍術期支氣管痙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