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物和職業中毒(概論)_第1頁
毒物和職業中毒(概論)_第2頁
毒物和職業中毒(概論)_第3頁
毒物和職業中毒(概論)_第4頁
毒物和職業中毒(概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關于毒物與職業中毒(概論)第一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概述毒物(poison):是在一定條件下,攝入較小的劑量即可造成機體功能或結構損害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學物。生產性毒物(productive toxicant):在生產過程的各個環節的毒物。職業中毒(occupational poisoning):勞動者在生產勞動過程中由于接觸生產性毒物所引起的中毒。 第二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第三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第四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第五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第六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

2、月第七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一、生產性毒物的來源與存在形態1、生產性毒物的來源(1)原料:例如制造氯乙烯所用的乙烯和氯,制造顏料、蓄電池用的鉛。(2)中間產品(中間體):例如制造苯胺時,硝基苯是中間體。(3)輔助材料:如橡膠行業用苯、汽油作溶劑,生產乙醛時用汞作催化劑。第八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4)成品:如農藥廠生產的對硫磷、樂果。(5)副產品或廢棄物:如煉焦時產生的煤焦油,瀝青、含碳物質燃燒時產生的一氧化碳、粘膠纖維廠、制革廠等產生硫化氫,冶煉中產生的二氧化硫。(6)夾雜物:如某些金屬、酸中夾雜的砷。 生產性毒物尚可以分解產物或“反應產物”的形式出現

3、。如四氯化碳滅火器消防時,四氯化碳與明火或灼熱金屬物體接觸時氧化生成光氣。 第九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 生產性毒物的存在形態 在生產環境中的毒物可以固體、液體、氣體或氣溶膠的形式存在。(1)氣體(gas)在常溫、常壓下呈氣態的物質,如氯化氫、氰化氫、二氧化硫、氯氣等。(2)蒸氣 (vapor)固體升華、液體蒸發或揮發時形成蒸氣。凡沸點低、蒸氣壓力大的物質都易形成蒸氣。對液態物質進行加熱、攪拌、噴霧、通氣及超聲處理時可加速揮發,暴露面積大亦能促進揮發。第十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3)粉塵(dust)能較長時間懸浮在空氣中的固體微粒稱為粉塵。其粒徑大小多在0

4、.110m。固體物質經機械粉碎或碾磨時可產生粉塵。(4)煙(fume)為懸浮在空氣中直徑小于0.1m的固體微粒。某些金屬熔融時產生的蒸氣在空氣中迅速冷凝或氧化而形成煙。(5)霧(mist)為懸浮于空氣中的液體微粒,多由于蒸氣冷凝或液體噴灑形成的。如電鍍時的鉻酸霧。金屬酸洗時的硫酸霧。 飄浮在空氣中的粉塵、煙及霧,統稱為氣溶膠(aerosol)。第十一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二、生產性毒物的接觸機會原料的開采與提煉;材料的搬運與貯藏;材料加工及準備;加料與出料;成品處理與包裝;輔助操作:如采樣品、檢修設備;生產中的使用:如農業生產中噴灑殺蟲劑。第十二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

5、2022年6月三、生產性毒物進入人體的途徑(一)呼吸道 氣體、蒸氣及氣溶膠形式的毒物均可經呼吸道進入人體。呼吸道是生產性毒物進入人體的最重要的途徑。 第十三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二)皮膚 某些毒物可透過完整皮膚而進入體內。通過表皮屏障到達真皮,進入血循環通過汗腺導管,或通過毛囊與皮脂腺,繞過表皮屏障而到達真皮。汗腺與毛囊總截面積僅占表皮面積的0.1%1.0%左右,實際意義不大。 第十四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三)消化道 生產性毒物經消化道進入體內而致職業中毒的事例甚少。 個人衛生習慣不好和發生意外時可經消化道進入體內。 進入消化道的毒物主要在小腸吸收,

6、經門脈肝臟再入大循環,有的毒物如氰化物,在口腔內即可經粘膜吸收。第十五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毒物在體內的代謝(一)分布 毒物在體內各器官的分布是不均勻、有選擇性的。(二)生物轉化 可使毒性降低(解毒作用)或增加(增毒作用)。(三)排出 排出的途徑有多種,其中腎臟、呼吸道是主要的途徑。第十六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四)蓄積 進入機體的毒物或其代謝產物在接觸間隔期內,如不能完全排出而逐漸蓄積于體內的現象稱為毒物的蓄積。 毒物的蓄積作用是引起慢性中毒的物質基礎。 第十七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 物質蓄積:長期接觸某些毒物時,其吸收超過消除,使

7、毒物或毒物的代謝產物在體內的量逐漸積累增多,蓄積達一定量則導致中毒。 功能蓄積:在體內檢測不到毒物的累積增多,但毒物多次接觸造成的功能損害卻可積累起來而引起慢性中毒。第十八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 儲(貯)存庫 :有時毒物在其它部位產生毒作用,而對蓄積部位相對無害,此時蓄積部位稱為儲存庫。儲存庫釋放出來的毒物,會引起中毒的急性發作。 第十九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五、影響毒物對機體毒作用的因素(一)毒物的特性 1、化學結構 (化學物質的毒性與其化學結構有關)不飽和化合物的毒性大于飽和化合物最外層電子不飽和程度愈大,毒性愈強電子穩定性愈低的元素,毒性亦愈強第二

8、十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 2、理化特性 (分子量、比重、熔點、沸點、蒸氣壓、溶解性、分配系數等)分散度高的毒物化學活性大揮發性大的毒物吸入中毒的危險性大毒性與其溶解度有密切關系,如砒霜(As2O3)與雄黃(As2S3)相比,前者的溶解度大,毒性也劇烈得多。分配系數第二十一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二)劑量、濃度、接觸時間 降低空氣中毒物濃度,減少接觸毒物的時間可減少毒物進入體內的量,這是預防職業中毒的重要環節。第二十二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三)聯合作用1、毒物的聯合作用獨立作用相加作用增強作用拮抗作用第二十三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

9、于2022年6月2、生產環境和勞動強度、環境溫度、濕度可影響毒物對機體的毒作用。高溫環境使毒物的揮發增加,呼吸、循環、出汗等增加,促進毒物的吸收體力勞動強度大時,機體耗氧量及毒物吸收增多,對毒物的毒作用更為敏感。 第二十四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四)個體感受性 性別年齡生理變動期(孕期、月經期、授乳期)健康狀態營養內分泌功能免疫狀態遺傳特征第二十五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六、職業中毒的臨床(一)職業中毒臨床類型1、急性中毒(acute poisoning):指毒物一次或短時間(幾分鐘至數小時)內大量進入人體而引起的中毒。2、慢性中毒(chronic poi

10、soning):指毒物少量長期進入人體而引起的中毒。3、亞急性中毒(subacute poisoning):發病情況介于急性和慢性之間。第二十六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遲發性中毒(delayed poisoning):脫離毒物一定時間后才呈現中毒臨床病變。毒物的吸收(poisons absorption):毒物或者代謝產物在體內超過正常范圍,但無該毒物所致臨床表現,呈亞臨床狀態。第二十七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二)職業中毒的臨床表現1、神經系統 a)神經衰弱綜合征 b)周圍神經炎 c)震顫 d)中毒性腦病及腦水腫2、呼吸系統 a)上呼吸道炎 b)化學性肺炎

11、 c)化學性肺水腫第二十八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3、血液系統 常表現為貧血、出血、溶血、高鐵血紅蛋白血癥等。4、消化系統 a)急性胃腸炎 b)腹絞痛 c)口腔征象 d)中毒性肝損害 e)其它第二十九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5、泌尿系統 中毒性腎病 泌尿系統腫瘤6、循環系統 心肌損害、心律異常7、生殖系統 生殖毒性 發育毒性8、皮膚 皮炎、潰瘍、疣贅、角化過度、皸裂、脫發、皮膚腫瘤9、其他 眼部病變第三十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三)職業中毒的診斷診斷依據 a)職業史 b)勞動衛生條件調查 c)癥狀與體征 d)實驗室檢查:接觸指標、效應指標

12、 屬于法定職業病的職業中毒診斷原則詳見職業病的診斷第三十一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四)職業中毒的急救和治療原則 職業中毒的治療可分為病因治療、對癥治療及支持治療三類。 病因治療的目的是阻止毒物繼續進入體內,促進毒物排泄以及拮抗或解除其毒作用。 對癥治療是為緩解毒物引起的主要癥狀,以促進人體功能的恢復。 支持治療能提高患者抗病能力,促使早日恢復健康。第三十二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職業中毒的急救和治療原則1.急性職業中毒現場急救:立即將患者移至上風向或空氣新鮮的場所,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保護心、肺、腦、眼等重要臟器的。阻止毒物繼續吸收:清洗、吸氧、洗胃。解毒

13、和排毒:金屬絡合劑;高鐵血紅蛋白還原劑;氰化物中毒解毒劑;有機磷農藥中毒解毒劑等。對癥治療:保護體內重要器官的功能,緩解病痛,促使康復,挽救生命。第三十三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兩名工人身著輕型防護服,迅速將中毒的工人,抬離現場 穿戴重型防護服的工人,將泄漏的鋼瓶裝入毒物存儲桶中,密閉。 第三十四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2. 慢性中毒盡早診斷處理,使用有關的特效解毒劑,對癥治療,健康促進,安排合適的工作或休息。職業中毒的急救和治療原則第三十五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七、生產性毒物危害的控制(1) 2002年國務院頒布了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勞

14、動保護條例,應遵循“三級預防”原則,推行“清潔生產”,重點做好“前期預防”。第三十六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1.根除毒物 從生產工藝流程中消除有毒物質,可用無毒或低毒原料代替有毒或高毒原料。生產性毒物危害的控制(2)第三十七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生產性毒物危害的控制(3)2.降低毒物濃度技術革新:密閉生產、工藝流程自動化通風排毒:通風排毒系統(經通風排出的毒物,必須經凈化處理后方可排出)第三十八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生產性毒物危害的控制(4) 3.工藝、建筑布局 分區隔離 風向第三十九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生產性毒物危害的控制(5) 4.個體防護個體防護用品的佩戴作業場所衛生設施:沐浴更衣室、沖淋裝置第四十張,PPT共四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生產性毒物危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