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衛生學導論_第1頁
公共衛生學導論_第2頁
公共衛生學導論_第3頁
公共衛生學導論_第4頁
公共衛生學導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公共衛生學導論1東南大學東南大學 1902年三江師范學堂 1921 東南大學1928年 中央大學 1952 南京工學院1988年 東南大學 2000 (新)東南大學 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屬 “ 985” “ 211” 工程重點建設2東南大學丁家橋校區南京市鼓樓區湖南路獅子橋步行街北端南京玄武湖西側原中央大學醫學院舊址(1935)東南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東南大學基礎醫學院 東南大學醫學院東南大學臨床醫學院3東南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醫療保險方向)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專業醫療保險學系流行病與醫學統計學系環境衛生與職業衛生學系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系衛生毒理學系實驗中心4 課 程 簡 介 為什么要開

2、設本課程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 本課程的學習要求5 一、為什么要開設公共衛生學導論 課 程 1目前課程設置現狀 2目前課程設置及教學內容存在的問題 1)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3.改進辦法: 1) 增加導論課程,作為專業入門的向導,綱舉目張 2)了解相關專業的知識和理論6預防醫學專業(醫學5年)醫學學士 勞動社會保障專業(醫療保險專業方向)(管理學4年)管理學學士 通識基礎 馬列、體育、英語、數學、物理、化學、心理、生物、計算機 馬列、德育、體育、數學、英語 大學基礎 解剖、生化、生理、免疫微生物、病理、組培、寄生蟲、病生、藥理、衛生毒理、衛化,營衛、兒少衛 解剖、生理、內科、外科、

3、保險統計、管理、經濟學(微觀、宏觀) 主干課 流行病、環衛、職衛、營衛,兒少衛 社會保障、衛生經濟、醫院管理、保險精算 專業方向 健康教育、健康促進、衛生法規與監督、放射防護 人身保險、醫療保險、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 跨學科 診斷、內科、外科、傳染病 公共經濟、衛生法規與監督、公共衛生學 7二.公共衛生學導論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三部分: 1.公共衛生學的基本概念,基礎知識,和研究領域 2.公共衛生學的基本方法 3.公共衛生學的實踐8三.公共衛生學導論的學習要求 1.遵守紀律,不要影響他人2.做好課堂記錄3.根據課堂講授及講義內容進行考核,參考到課情況給予評分。9第一章 公共

4、衛生學的概念,視野和領域第一節 公共衛生的概念 一.與公共衛生相關的概念 1衛生的定義 衛生(hygiene)是為了維護人體健康而進行的一切個人和社會活動的總和(衛生法的概念),它可以分為3個基本環節:10(1)促使人體在出生前后有一個比較強健的 體質(2)在生命的過程中,使人體在生活和勞動 中,避免和抵御外部環境不良影響,并 保持美滿的精神狀態和良好的社會適應 能力(3)對已經患病的人,進行治療,使其恢復 健康11 2.衛生的一般定義 : 一般指為增進健康,預防疾病,改善和創造合乎生理需要的生產環境,生活條件所采取的個人和社會措施。 3.衛生的傳統解析 1)維護生命或保護身體所采取的一切措施

5、。 衛-保衛,護衛,維護,如“朋友相衛”; 生-生命,身體 2)現代漢語中,“衛生”可作形容詞,即“干凈,清潔” 3)養生。通過食物,藥物,鍛煉,養性等方式來預防疾病,保護健康,延長生命。(出自莊子-庚桑楚趙愿聞衛生之經而已矣) 4)醫藥,醫療。124. hygienethe practice of keeping yourself and your living and working areas clean in order to prevent illness And disease. Food hygiene;personal hygiene 135衛生學的概念(1)衛生學的定義:研究

6、外界環境因素對人體健康 影響,以及改善和利用外界環境因素的衛生要 求和措施,達到預防措施,保護和增進人體健 康和和提高勞動能力的一門科學。(2)衛生學的內容和學科屬性 衛生學的內容包括,環境衛生、職業衛生、 營養與食品衛生、兒童少年衛生、放射衛生、 軍隊衛生、流行病、衛生統計。 衛生學的學科屬性:預防醫學 14 二、公共衛生的概念和宗旨 公共衛生的概念隨著歷史的進展和社會的進步也在不斷變化。現代公共衛生出現近200年間,對于公共衛生的定義已經有近20個,足見人們對公共衛生的認識在不斷深化和發展。迄今為止,關于公共衛生的定義,比較有影響的有如下幾個。151Winslow定義: 公共衛生創始人之一

7、,美國耶魯大學(Harles-Edward A.Winslow)教授。1920年代提出:公共衛生是預防疾病、延長壽命,改善身體健康和機能的科學和實踐。公共衛生是通過有組織的社會努力改善環境衛生、控制傳染病,教育人們注意個人衛生,組織醫療人員對疾病做出早期診斷和預防性治療,并建立一套社會體制,以保證每個公民都能享受與生俱來的健康與長壽。 這個定義是目前全世界公共衛生界引用最多,影響最為廣泛,最著名的公共衛生的定義,于1952年被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采納,一直沿用至今。16 2美國醫學研究所(Institute of Medicine,IOM)定義: 1988年,IOM在公共衛生的未來中明

8、確提出:公共衛生就是為了保障人人健康的各種條件,社會所采取的集體行動。2003年IOM在21世紀衛生和未來中再次申了這個定義。 The mission of public health is thefulfillment of societs interest in assuring the condition in which people can be health 該定義強調各種影響健康的環境,明確了公共衛生領域的巨大范圍,及其與社會、經濟、政治和醫療服務不可分割的關系。使“人人為健康,健康為人人”成為公共衛生的核心價值。173.Beaglehole定義 世界衛生組織(WHO)專家Rob

9、ret Beaglehole 對公共衛生做出了新的定義:“公共衛生是以持久的全人群健康改善為目標的集體行為。” 該定義高度概括了現代公共衛生的特點: (1)集體的有組織的行為 (2)具有可持續性 (3)目標是改善全人類健康,減少健康的不平等。18 4.我國國務院副總理兼衛生部部長吳儀代表政府在2003年提出我國公共衛生新定義: 公共衛生就是組織社會共同努力,改善環境衛生條件,預防控制傳染病和其他疾病流行,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和文明生活方式,提供醫療服務,達到預防疾病、促進人民身體健康的目的。19三、新公共衛生及其內涵 1.新公共衛生的定義:在政府領導下,在社會水平上,保護民眾遠離疾病和促進公眾健

10、康的所有。健康的基本條件是飲水、住房、教育、食品、收入、穩定的生態環境、可持續的資源、社會的公正與平等。 該定義的核心內容是強調政府在公共衛生事業中的核心地位,同時更加重視社會科學促進健康的作用。 202.新公共衛生與傳統公共衛生(1)傳統公共衛生:健康教育、疾病預防控制、衛生監督執法。(2)新公共衛生:疾病預防控制、健康保護、健康促進。(3)新公共衛生與傳統公共衛生的差異。 21 新公共衛生 傳統公共衛生 內容 強調給民眾提供強有力的社會支持 為民眾提供基礎設施(飲水、食 物、住房、衛生設施 關注問題 同時關注慢性病、精神衛生 威脅人類健康的傳染病 干預方式 強調社會對生活方式的作用、看重創

11、造可引導健康生活方式的社會環境 重視教育改變生活方式,以獲得健康 聚焦的群眾 創造公平社會環境、促進全人群健康 改善家人和特殊人群需要人群健康狀況 研究方法 多學科的集合 流行病學為主 實施主體 多部門合作 衛生專業人員 22第二節 公共衛生的領域及內容 現代公共衛生的領域非常廣泛,幾乎無所不包,它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都具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傳統公共衛生是在生物醫學模式下,以疾病(傳染病、地方病和職業病)為中心的公共衛生服務。隨著社會發展變化,面對全球經濟發展的新問題,政府、民眾和社會對公共衛生不斷提出新的要求,促使公共衛生的領域及內容也不斷增加、豐富和完善。 概括總結目前各國公共衛生的發展和

12、實踐,大體有以下八個領域的內容: 23 一、構建與完善公共衛生體系 1.我國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加強公共衛生體 系建設,基本醫療服務也在公共衛生范疇之內。 2.以系統觀念統籌規劃、平衡發展,綜合考慮衛生資源 的投入與分配,最大限度地發揮公共衛生體系的作 用。 3.疾病預防控制建設是公共衛生建設的核心內容。 4.目前我國已經建立了比較全面的公共衛生體系。 5.大力開展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的戰略及成本研究。 6.循證公共衛生決策學為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提供了新的 科學工具。 24 二、鑒別與評價健康危險因素 1.健康危險因素分為損害健有因素和健康有害因素 2.健康危險因素:物理、化學、生物、社會-

13、心理-行為 3.評價的重點對象:健康人群 三、預防與控制疾病 1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主要職責: (1)為法律、法規、規章、政策、標準和規劃的制定,提供科學 依據和政策咨詢。 (2)提供工作計劃和實施方案 (3)公共衛生監測 (4)處理疫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5)開展疫苗研究 (6)檢測、檢驗方法研究及應用 (7)公共衛生信息網絡系統 (8)專題調查(重大疾病和公共衛生專題) (9)公共衛生問題防治策略與措施評價、推廣、應用 (10)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和提高勞動能力的一門學科。25 四、公共衛生政策與管理 1、公共衛生的實質是公共衛生政策問題。 2、公共衛生管理的長效機制必須建立在法治基礎上。

14、五、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 公共衛生危機的處理 1、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公共衛生危機事件):突然發生、造成或可能造成公眾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群體不明原因疾病、重大中毒、放射性損傷、職業中毒、以及因自然災害、事故災難或社會安全事件引起的嚴重損害公眾身心健康的事件。 2、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特點: (1)不可預見性 (2)多發、多樣和復雜性 (3)危急的緊迫性 (4)危害突破地區界限 26 六、公共衛生安全與防控 1、公共衛生安全成為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 國家安全 - 傳統的安全因素和非傳統安全因素。 (1)傳統的安全因素:領土安全、軍事安全、政治安 全。 (2)非傳統安全:相對于傳統安全而言的泛

15、化概念,涵 蓋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生態環境、人類健康 和社會發展等,更加關注經濟、社會、環境、健康 等發展問題,尤其是安全觀的非國界化。 2、公共衛生安全是非傳統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構建 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 例如:SARS,禽流感。 3、分享全球化帶來的好處的同時,還要防范全球化帶來 的更多的不確定因素和風險。 27 七、公共衛生倫理 1、道德倫理學的概念(1)道德 - 社會文化現象,體現在教育、習 俗、慣例、公約中。偏重于做人,依靠權威。(2)倫理學 - 人類行為的社會規范,根據人類經驗確定的規范或標準去判斷某些行為是否該做以及如何做。倫理學是道德哲學,偏重于做事。必須依靠理性論證。

16、科學告訴我們能干什么,倫理學告訴我們該干什么。 2、公共衛生倫理的概念 公共衛生倫理是公共衛生機構及其工作人員行為的規范,包括促進健康,預防疾病和傷害的政策、措施和方法。28 3、公共衛生倫理的原則: 評價公共衛生行動是否該做的框架。包括四個方面: (1)行動結果要實現利益最大化:即目標人群受益與傷 害和其他代價相抵后盈余最大。 (2)公正性:分配程序公正,受益和負擔公平,確保公 眾參與。 (3)對個人的尊重:自主選擇,隱私保密,遵守諾言, 信息透明,告知真相。 (4)信任:公共衛生機構與目標人群之間的信任關系。 八、公共衛生國際合作 1、公共衛生國際合作是世界各國發展的迫切需要。 2、應對全

17、球性的公共衛生問題:瘧疾,艾滋病,非典, 禽流感。29第三節 健康的概念及維護 一.健康的概念及內涵 健康的定義(WHO,1948):“健康是在身體上、精神上和社會適應的完好狀態,而不僅僅是身體沒有疾病和虛弱。” A state of complete physical, mental, and social well-being, not merely the absence of disease or infirmity. 該定義否定了沒有疾病就是健康的消極定義,是目前普遍被接受的概念。它包括三個方面的內涵。30 2、健康的內涵: (1)軀體健康:沒有疾病、沒有痛苦和虛弱 (2)心理與精神

18、健康:心理平衡。 (3)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與社會環境和諧相處 道德健康 WHO1948年的健康定義中,存在目標高于實際,忽視群體健康指標的缺點31 3、WHO1986年的健康定義:健康是生存的資 源資源,不是活著的目標。健康是一個強 調社會與個人資源以及身心能力的積極概 念。 Health is a resource for everyday life, not the objective of living. Health is a positive concept emphasizing social and personal resources, as well as physical

19、 capabilities. 32二、影響健康的因素 影響健康的因素很多,獲得國內外專家認可的因素有四大類: (一)行為和生活方式對健康的影響 1、行為和生活方式對健康有巨大影響: 2、危害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 (1)日常危害健康的行為吸煙、過量飲酒、吸毒、性亂、濫用藥物。 (2)致病性行為A型行為(冠心病易發行為)人群冠心病的發病率、復發率和死亡率比正常人高出2-4倍;C型行為(腫瘤易發性行為)人群胃癌、宮頸癌、食道癌、結腸癌、肝癌和惡性黑色素瘤的發生率都比正常人高3倍左右。 (3)不良生活方式飲食過度、高脂、高糖、低膳食纖維飲食、偏食、挑食,嗜好含致癌物的食品高溫油炸、煙熏和火烤食品;進食

20、過快、食物過硬、過熱、過酸。333、促進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日常健康行為合理營養、平衡膳食、勞逸結合、適量運動保健行為定期體檢、預防接種、合理應用醫療保健服務避免有害環境的行為污染環境、緊張生活環境戒除不良嗜好戒煙、控酒、不濫用藥物、遠離毒品預防和控制事故發生交通事故、車禍意外事故等正確對待就醫主動求醫、配合醫生34(二)環境對健康的影響1、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2、自然環境: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環境污染對人體健康造成的危害的特點:濃度低、效應慢、周期長、范圍大、受害人數多、后果嚴重,多因素協同作用3、社會環境:包括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多因素,疾病的發生和轉化,直接或間接受其影響

21、和制約。35(三)疾病對健康的不良影響1、先天遺傳性疾病對健康的影響疾病的易感基因2、傳染病對健康的影響SARS(非典型肺炎)的危害和影響3、慢性病對健康的影響高血壓、心腦血管病、糖尿病對健康的影響。36(四)衛生服務對健康的作用1、衛生服務衛生機構、衛生專業人員提供的服務、醫療、護理、康復、家庭照護、疾病控制、衛生監督等。2、機構健全、服務網絡完備、經濟投入、人員盡職,對健康有促進作用。3、衛生服務網絡和社會醫療保障體系有缺陷,不利于促進人群健康。 37三、健康四大基石1992年國際心臟保健會議提出的維多利亞心臟保健宣言指出:健康的四大基石是合理的膳食、適量的運動戒煙限酒和心理健康。(一)合

22、理膳食:(二)適當的運動(三)戒煙限酒(四)心理健康38四 評價健康的十條標準 1、精力充沛,從容不迫地處理日常生活和工作。 2、處事樂觀,態度積極,樂于承擔任務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應變能力強,能適應外界環境的各種變化。 5、能和夠抵抗一般的感冒和傳染病。 6、體重適當,體態勻稱,站立時頭、臂、臀比例協調。 7、眼睛明亮,反應敏銳,眼瞼不發炎。 8、牙齒清潔,無齲齒,無病痛。牙齦顏色正常無出血 9、頭發有光澤,無頭屑。 10、肌肉豐滿,皮膚有彈性,走路輕松。 39五、心理健康十要素 1、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 2、充分了解自己,對自己的能力作出恰當估價 3、生活工作目標切合實

23、際。 4、不脫離現實環境。 5、人格完整與和諧。 6、具有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 8、能適度表達和控制自己的情緒。 9、在符合集體的要求下,能積極發揮個性。 10、在不違背社會的前提下適當的滿足個人的基本要求。 40六、心理健康的三個原則 1、熱愛生活,分發向上。 2、情緒穩定,樂觀平衡。 3、適應環境,迅速調節。 大學生心理健康標準: (1)智力正常(2)情緒健康(3)意志健全 (4)人格完整(5)自我評價正確(6)人際關系和諧(7)社會適應正常(8)心理行為符合大學生年齡特征 41七、亞健康 (一) 亞健康的概念定義:在健康與疾病之間還存在一個中間過度狀態,目前稱

24、為亞健康(次健康狀態,亞疾病狀態,第三狀態),又因為其主訴癥狀多樣而且不固定,如無力、易疲勞、情緒不穩定、失眠等,也被稱為“不定陳述綜合癥”。 2.人體的3種狀態:經過嚴格的統計學統計,人群中真正健康(第一狀態)和患病者(第二狀態)不足2/3,有1/3以上的人群處在健康和患病之間的過度狀態,世界衛生組織稱其為“第三狀態”,國內常常稱之為“亞健康”狀態。“第三狀態”處理得當,則身體可向健康轉化;反之,則患病。3.亞健康狀態:所謂亞健康狀態,多指無臨床癥狀和體征,或者有病癥感覺而無臨床檢查證據,但已有潛在發病傾向的信息,處于一種機體結構退化和生理功能減退的低質與心理失衡狀態42(二)亞健康狀態四種

25、表現(1)排除疾病原因的疲勞和虛弱狀態,(2)介于健康與疾病之間的中間狀態或疾病前狀態,(3)在生理、心理、社會適應能力和道德上的欠完美狀態,(4)與年齡不相稱的組織結構和生理功能的衰退狀態。43(三)正確認識亞健康亞健康不同于亞臨床:亞臨床是有主觀檢查證據而沒有明顯臨床表現,如當前常見的中老年人亞臨床頸動脈硬化,頸動脈超聲檢查發現有較明顯的頸動脈內中膜增厚,甚至有斑塊形成,而無臨床表現;而亞健康狀態者具有頭痛、頭暈和胸悶不適主訴,但血管心臟超聲及心電圖檢查都未發現異常。44 亞健康不等于慢性疲勞綜合征 (CFS)。 (1)CFS具有國際統一標準,亞健康至今沒有 (2)CFS在18歲以上成人發

26、生率僅為0.004,而亞健康則為70,兩者間懸殊甚大; (3)國內描述的亞健康狀態多數通過積極干預恢復健康,CFS則僅有30可以恢復健康狀態。45界定亞健康還應注意同臨床功能性疾病和精神心理障礙性疾病及某些疾病的早期診斷相區別。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亞健康還沒有建立統一的判斷標準,中、西醫對亞健康的理解和界定范圍也存在很大差異。46(四) 亞健康的防治1. 合理飲食。2. 足量睡眠。3建立動養機制。4. 培養多種興趣,保持精神旺盛。5. 善待壓力,心胸開闊。47防治亞健康的“十字方針” (1)“平心”,即平衡心理、平靜心態、平穩情緒; (2)“減壓”,即適時緩解過度緊張和壓力; (3)“順鐘”,

27、即順應好生物鐘,調整好休息和睡眠; (4)“增免”,通過有氧代謝運動等增強自身免疫力; (5)“改良”,即通過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和習慣,從源頭上堵住亞健康狀態發生。48第四節 公共衛生體系與公共衛生的功能 一、公共衛生的構成體系( 6大體系)1、公共衛生政策法律體系2、疾病預防控制體系(1)疾病監測網絡和信息網絡體系 鄉、縣、地(市)省的傳染病疫情報告網絡(2)疾病預防控制的組織機構 美國的國家疾病控制中心 各州各城市衛生局 我國各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3、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體系49 4、公共衛生監督體系(1)各級公共衛生監督機構(2)各級公共衛生監督機構的工作內容 監督管理傳染病預防控制 監督管理職

28、業病預防控制 監督管理地方病預防控制 監督管理食品衛生工作 50 (3) 公共衛生監督的工作原則遵循法律原則公正原則公開原則遵循醫療原則教育原則行為有據原則515. 醫療救治體系指揮調動系統:急救中心(120)指揮中心自救互助系統通信聯絡系統醫療監護系統醫療救治系統52 6.基本衛生服務體系(1)衛生服務組織機構(2)提供醫療服務的組織(3)提供預防服務的組織:各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4)提供婦幼衛生服務的組織53 (5)衛生保健制度自費醫療模式國家稅收模式: 英國、 澳大利亞 、加拿大、 俄羅斯、 新西蘭等社會保險模式: 德國、 法國 、意大利、 西班牙 日本、 巴西 、阿根廷、 奧地利 、比

29、利時、 盧森堡等商業醫療保險模式: 美國 、瑞士其他模式54二 公共衛生的核心功能 1.公共衛生評價 2.公共衛生政策的制定 3.公共衛生保障 (1) 執行公共衛生法規,保障公眾健康 (2) 為社區居民提供醫療保健服務 (3) 確保公共衛生和醫護隊伍的質量和能力 (4) 評價醫療服務和公共衛生服務的效果 (5) 開展公共衛生研究55 第五節 我國公共衛生面臨的問題和挑戰一、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慢性病)已成為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561、慢性病造成的危害(1)慢性病是世界上最首要的死亡原因: 慢性病造成的死亡占所有死亡的60%。2005年全世界疾病死亡5800萬,3500萬死于慢病。比全球所有傳染病(

30、包括艾滋病、結核病和瘧疾)加上孕產和圍產期疾病以及營養不良導致的死亡總數還要多1倍。(2)對低中收入國家威脅更大: 慢性病死亡人群中,有80%發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 入國家,只有20%發生在高收入國家。(3)慢性病造成過早死亡。慢性病死亡有一半發生在70歲以下人群,有四分之一發生在60歲以下人群,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中年人特別容易患慢性病,更容易患并發癥而早死。57()發病率迅速升高。受到慢性病威脅的個人、家庭和社區日益增加。(5)嚴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6)給患者、家庭和社會帶來巨大經濟負 擔 慢性病的威脅是造成貧困的原因之一 (7)影響國家的經濟發展,降低國家的發展潛力。 根據9國調查

31、,巴西、加拿大、中國、印度、尼日利亞、巴基斯坦、俄羅斯、英國、坦桑尼亞的慢性病影響經濟的新預測,中國、印度和俄羅斯等經濟快速發展的國家,表現更為突出。58估計: 從2005-2015年累計中國損失5580億美元,印度損失2360億美元,俄羅斯損失3030億美元。59606162636465 2、慢性病的特點(1)致病因素多,發病機制復雜(2)發病時間不確切,病程長,一般不會自愈(3)預后差,致死致殘率高(4)流行面廣,受累人數多66 3.慢性病的流行現狀和發展趨勢(1)心腦血管病流行現狀: 1)我國心腦血管病患病率在增高,呈現年輕化。 全球心腦血管疾病死亡占總死亡比例為29.2%。我國最新調查

32、發現18歲以上居民高血壓患病率18.8%,高血壓患者1.6億。 2)心腦血管病危險因素: 不平膳食,體力活動減少,吸煙,酗酒,工作節奏加快和心理壓力增加67(2)惡心腫瘤流行現狀1)流行現狀:WHO報告,新世紀以來全球每年新發癌癥1000萬,死亡700萬,占全部死亡人數12%。預計2020年,全球新發腫瘤2000萬,死亡1200萬,成為全球最大公共衛生問題之一。2)惡性腫瘤發生的危險因素行為和生活方式:吸煙是癌癥的最大危險因素 不合理膳食是第二個可預防的癌癥發生的危險因素環境有害因素:物理,化學,生物 遺傳因素:68(3)糖尿病流行現狀1)流行現狀:以驚人速度迅速增長,2003年全球2億糖尿病患者,2025年將超過20億2)危險因素:老齡化、 吸煙 、不健康飲食、 久坐不動 精神因素 肥胖6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