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曾國藩的選人育人用人之道取人為善,與人為善;憂以終身,樂以終身。 -廣攬、慎用、勤教、嚴繩1一、曾國藩的生平簡介 曾國藩,(18111872),字伯涵,號滌生,原名子城,派名傳豫,出生于湖南省雙峰縣井字鎮荷葉塘的一個豪門地主家庭。 23歲取秀才,入縣學;24歲入岳麓書院,中舉人;道光十八年(1838),殿試中三甲第四十二名,賜同進士出身,中進士留京師后十年七遷,連升十級,37歲任禮部侍郎,官至二品。緊接著創見因母喪返鄉,恰逢太平天國巨瀾橫掃湘湖大地,他因勢在家鄉拉起了一支特別的民團湘軍,歷盡艱辛為清王朝平定了天下,被封為一等勇毅侯,成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歷任兩江總督、直隸總督,官居
2、一品,死后被謚“文正”。 曾國藩所處的時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轉而為沒落、衰敗,內憂外患接踵而來的動蕩年代,由于曾國藩等人的力挽狂瀾,一度出現“同治中興”的局面,曾國藩正是這一過渡時期的重心人物,在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各個方面產生了令人注目的影響。這種影響不僅僅作用于當時,而且一直延至今日。從而使之成為近代中國最顯赫和最有爭議的歷史人物 。 湖南人成為中國的中流砥柱作用的第一人! 著作曾文正公全集 、曾國藩家書、冰鑒2對曾國藩的評價:毛澤東:“吾于近人,獨服曾文正” 年青時,曾對曾國藩傾服備至,現藏韶山紀念館的光緒年間版曾國藩家書中,數卷扉頁上都有毛手書的“詠之珍藏”。他曾說:曾國藩建立的
3、功業和文章思想都可以為后世取法。認為曾編纂的經史百家雜鈔“孕群籍而抱方有”,是國學的入門書。曾國藩治軍最重視精神教育,毛一生很注意這點。曾“愛民為治兵第一要義”。毛建立紅軍之初便制定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蔣介石: 多次告誡他的子弟僚屬:“應多看曾文正,胡林翼等書版及書禮”,“曾文正家書及書禮.,為任何政治家所必讀。”他審訂曾胡治兵語錄注釋時說:“曾氏已足為吾人之師資矣。在黃浦軍校,他以曾國藩的愛民歌訓導學生。他說我認為曾、左能打敗洪、楊是他們的道德學問、精神與信心勝過敵人。” 3二、曾國藩的人才觀1、人才觀:人是決定性因素 制勝之道,在人不在器 曾國藩對人才非常重視,他認為:“成大事者,以多
4、得助手為第一要義”,國家強盛,以多得人才為強盛,如果不得人才,國家就不可能富強,如果不得將才,軍隊就不可能強大。 鄧小平同志說:“現在我們國家面臨的一個嚴重問題,不是四個現代化的路線、方針對不對,而是缺少一大批實現這個路線方針的人才。道理很簡單,任何事情都是人干的,沒有大批的人才,我們的事業就不能成功。” 唐太宗說:“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難致治。” 曾國藩把治軍、治政、治餉等全部歸功于人才。關于治政,他認為“人存而后政舉”“將欲維持成法,所須引用正人”;關于治軍,他說:“無兵不足深慮,無餉不足痛哭,獨舉目斯世,求一攘利不先、赴義恐后、忠憤耿耿者,不可亟得。”關于給餉,他認為:“廣求
5、人才,參錯布置,庶期改觀。”總之,不管為政,治軍,給餉,抵外侮等等,曾國藩都認為人才是最重要。 “今日所當講求者,惟在用人,人才不乏,欲作用而激揚之,則賴皇上之妙用,有轉移之道,有培養之方,有考察之法,三者不可廢。 42、才德觀 : 正確評價人才,曾氏主要講的是才德觀,曾國藩在日記中曾寫道:“司馬光曰:“才德全盡,謂之圣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余謂德與才,不可偏重,德若水之源,才即其波瀾;德若木之根,才即其枝葉。德而無才以輔之,則近于愚人,才而無德以主之,則近于小人。”當才與德不可兼得時,他認為:“與其無德而近于小人,毋寧無才而近于愚人”。 曾國藩認為當
6、才德不能兼得時,寧可取愚者,而不可取小人;關于才,就是一個人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鄧小平同志指出“中國要出問題還是出在共產黨內部。對這個問題要清醒,要注意培養人,要按照“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標準選拔德才能兼備的人進班子。我們說黨的基本路線要管一百年,要長治久安,就要靠這一條。真正關系到大局的是這個事,這是眼前的一個問題,并不是已經順利解決了,希望解決得好”。53、選才觀: 他強調:“衡才不拘一格,論事不求茍細,無因寸木朽而棄連抱,無施數罟以失巨鱗。” 、“凡有一技之長者,斷不可輕視。” 、“人才之人禮之,則棄于草野饑寒賤隸之中,有人求之,則足以為國家干城腹心之用。” 曾國
7、藩認為:“求人之道,須如百圭(人名)之治生,如論鷹隼之擊物,不得不休”、“山野材智之士,感其誠,雖惑不往見,皆為曾公可與言事。而國藩逢鄉里士來謁,輒溫語禮下之,有所陳,務畢其說,言可用,則其斟酌施行即不可行,亦不加詰責。有異等者雖卑幼與之抗禮,故人人爭磨濯(zhuo),求自效,一時中興人才,皆出其門”、 “得一而可得其余”。 曾國藩說:“君子有三樂,而宏獎人才,誘人日進為其一樂。” 、“人之氣質,由于天生,本難改變,惟讀書則可變化氣質。” 、“諸弟若能有恒,則雖四弟中等之資,亦當有所成就,況六弟九弟上等之資乎” 。 他的謀士郭嵩燾在為他作墓志銘中指出:“曾以美化教育人才為已任。” 64、用人觀
8、:操守、學識、才具 曾國藩制定了他的用人標準:操守、學識、才具;曾國藩認為,全才應德才兼備。“德與才不可偏重,譬之于水,德在潤下,才即其載物溉田之用;譬之于木,德在曲直,才即其舟楫棟梁之用。德若水之源,才即其波瀾;德若木之根,才即其枝葉。”若德才難以兼備,曾國藩更強調“德”,寧用有德無才,而不用有才無德之人。 曾國藩將人才分為兩種:一種是屬于有官氣的人,一種是屬于有鄉氣的人。官氣重的人,特點是學樣子、講官話、不實際,是心竅比較重的,而且圓滑取巧,最重要的是官氣重的人關鍵的時候靠不住,不能深刻體會到下情,所有的文件都等著秘書寫。作為一個武官,在處理問題上,必須做到口到眼到,尤其要做到身到,但官氣
9、重的人,往往不能做到這一點。而鄉氣重的人也有毛病,顧頭不顧尾,喜歡張揚,沒有把握的事情就去嘗試。 7三、曾國藩的用人之道:八字方針: 廣攬、慎用、勤教、嚴繩8 廣攬 就是廣泛訪求、網羅人才。曾氏求賢若渴,他提出“凡有一長一技者,斷不敢輕視”。每到一地,每與人通信、交談,都懇求對方推薦人才。他常寫人才聞見日記,將所見所聞,分為“聞可”、“聞否”、“見可”三類。他的無慢室日記中,專設“記人”一項,記錄了一大批被推薦的人名,并附有自己考察之所得。曾氏提出,“衡才不拘一格”,“求才不遺余力”,反對以出身、資歷衡量人。曾氏幕中經人推薦入幕的人甚多,曾氏平時極注意對僚屬才能的觀察了解,并從中發現了大量人才
10、。(見可、見否,是指親見其人之后的評判。聞可、聞否,則多記錄友朋函牘中對人物的評價。)慎用 就是分辨良莠、知人善任。曾國藩說:“辦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知人”,而且收之越廣,用之越慎。曾氏用人十分謹慎,恪守“不輕進人”、“不妄親人”。為此,他高度重視人才的考察,提倡選人“必取遇事體察,身到、心到、手到、口到、眼到者”,觀人的方法主要是“以有操守無官氣,多條理而少大言為主”。對于招攬到的人才,一方面用其所長,盡其所能,另一方面量才錄用,使人才大多能各盡其職。正是因為曾氏能“冷眼看英雄”,他的幕府中人才之盛,一時無二。9 勤教 就是善于磨礪、促其成才。曾氏認為,人才,特別是經辦軍國大事的人才都是千磨
11、百礪錘煉出來的。李鴻章是曾氏的得意門生,咸豐十一年,曾氏率湘軍攻陷九江,李鴻章從鎮江前去投奔曾氏,可曾氏卻借口軍務繁忙,竟然沒有相見,甚至在別人面前對李鴻章出言相譏。其實,曾氏并不是不愿接納李鴻章,而是看李心地高傲,想挫一挫他的銳氣,磨圓他的棱角。這也是曾氏培養學生的一片苦心。此后,曾氏對李鴻章進行了嚴格打磨。李鴻章曾對人說:“過去,我跟過幾位大帥,糊糊涂涂,不得要領;現在跟著曾帥,如同有了指南針。”曾氏的苦心栽培,終于把李鴻章磨礪成了晚清的擎天一柱。嚴繩 就是嚴加督責、清慎誠戒。曾氏律己甚嚴,“自立準繩,自為守之”,對待下屬也是嚴加督責,使下屬都能“循循于規矩之中”。他常以恒守“清慎誠戒”四
12、字對幕僚言傳身教,要求屬下從大處著眼,從小處做起。對屬下的管教,能區別不同對象,不同對待,或者以勉勵為主,或者多加防范;在方法上則是“揚善于公庭,而規過于私室”,體現出了高超的領導藝術。10四、曾國藩提拔的人員簡介:1、政治:李鴻章、左宗棠、沈葆楨(船政、治理臺灣)、郭嵩濤(外交、洋務、科技、企業)等;2、洋務:薛福成、馮桂芬、容閎(畢業于耶魯大學,成為美國大學的第一個中國留學生)等;3、科學:徐壽、華蘅芳、李善蘭等;4、軍事:羅澤南 、塔齊布 、楊載福、彭玉鱗等;這些英才齊聚幕下,足見曾用人真是有獨到之處。 11曾國藩為政四十年,幕僚共計四百多人,大部分都被他培養、推薦為朝廷、軍隊和地方的高
13、級高級干部,左宗棠、李鴻章、彭玉麟等眾多名臣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曾國藩的重人、識人、取人、用人已成一體,高度體現出了一代宗師的穎悟與睿智。薛福成將曾氏培養之才分為四類:第一類為“治軍事、涉危難,遇事贊畫者”;第二類為“邂逅入幕,或驟至大用,或甫入旋出,散之四方者”;第三類為“以宿學客戎幕,從容諷議,往來不常,或招致書局,并不責以公事者”;第四類為“凡刑名、錢谷、鹽法、河工及中外通商諸大端或以專家成名,下逮一藝一能,各效所長者”。 曾國藩創建的湘軍也有他自己獨特的風格,與當時清朝的正規軍隊迥然不同。 第一個不同,它首先是有精神的團隊,這種有精神的團隊也被許多國外的學者,或者港臺的學者稱為中國第一支
14、有主義的軍隊。曾國藩認為,“打造軍隊,首在揀選將才,而揀選將才,必求智略深遠之人,又須號令嚴明能耐勞苦,三者兼全,乃為上選。”對于治兵的才能,他認為不外乎“公、明、勤”這三個方面,如果辦事不公正,賞罰不明,士兵就不會心悅誠服;如果不勤于職責,軍營里的大小事務便會堆積,難以處理。同時,要不怕死,與敵人對陣時,才會身先士卒,士兵才能為你所用。12同時曾國藩認為“治軍之道,以能戰為第一義”,假如攻城攻了半年,不小心被敵人突圍,無法抵御或受了小的挫折,自己的名望就會毀于一旦。 第二重要的是能愛民; 第三重要的是讓上下官紳都和睦。最說明“能戰”的事件就是1862年的天京之戰,當年,曾國藩調動湘、淮軍7萬余人分兵十路,包圍天京。期間,曾國藩實施堅壁清野、挖地道、合圍、各個擊破等策略,歷時一年多,攻克天京,可見其“執行力”非常強。13 曾國藩的成功之道關鍵在于知人善用。其“知人之鑒,為世所宗,而幕府賓僚,尤極一時之盛”。曾國藩能夠成就事功,賢才云集是一決定性因素。 他的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生產運營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貴州護理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圖像與視覺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集寧師范學院《中醫護理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魯東大學《有機硅高分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同濟大學浙江學院《自然語言處理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太原師范學院《汽車展示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貴陽人文科技學院《舞臺表演藝術與實踐(四)》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安順職業技術學院《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北京政法職業學院《學前教育科學研究方法》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哈爾濱遠東理工學院《三維構成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10)-3.12 管理載體寓教于管法
- 聚酯生產技術 聚酯的性能與用途
- 洼田飲水試驗
- 西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下冊《全冊》單元復習卡課件
- 《西式點心制作》課程標準
- 《老年康復學》課程考試復習題庫(含答案)
- 混凝土采購結算單
- 先秦兩漢文學課件
- GB/T 42611-2023非公路用旅游觀光車輛制動性能試驗方法
- 質檢部各崗位職責、日常管理規定及質量工作流程
- 一艾到底艾灸知識競賽100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