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珠海市近岸海域環境功能區劃修編(20082020)文本與圖集珠海市規劃局珠海市環保局二OO九年五月委托單位:珠海市規劃局珠海市環境保護局編制單位: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項目主持:吳仁海(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總工 副教授)報告編制:李耀初(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副教授)吳仁海(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副教授) 王 穎(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碩士)周勁風(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講師)何智遠(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碩士)周雪玲(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碩士)南 燕(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碩士)馬 濤(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碩士)技術顧問:李適宇(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院長 教授
2、)珠海市環境功能區劃(修編)課題珠海市領導小組組長:毛東信潘明賈建紅吳純德麥驅海曲波邵英賢廖中和葉建勛劉重陽副組長:熊豪品 成員:陳金華王淳 陳永章 劉榮茂吳錫漢梁玉昭 陳長才盧曉波 王澤俊詹林珠海市環境功能區劃(修編)課題珠海市參加工作人員珠海市環境保護局梁玉昭 張 勇 黃漢鵬 蘇錦順侯小鳳 李慧畢冬靜 湛福祥 關群順 洪國榮 鐘浩文 TOC o 1-5 h z HYPERLINK l bookmark16 o Current Document 第一章總則1 HYPERLINK l bookmark19 o Current Document 一修編背景1 HYPERLINK l bookma
3、rk22 o Current Document 二主要修編依據1 HYPERLINK l bookmark71 o Current Document 三區劃范圍4 HYPERLINK l bookmark74 o Current Document 四調整原則4 HYPERLINK l bookmark82 o Current Document 第二章自然環境與社會經濟發展概況5 HYPERLINK l bookmark85 o Current Document 一地理概況5 HYPERLINK l bookmark88 o Current Document 二自然條件與自然資源5 HYPERL
4、INK l bookmark91 o Current Document 三經濟發展現狀與目標6 HYPERLINK l bookmark94 o Current Document 第三章海域環境現狀及變化趨勢分析7 HYPERLINK l bookmark97 o Current Document 一海域水質現狀評價7 HYPERLINK l bookmark100 o Current Document 二入海河口水質現狀評價7 HYPERLINK l bookmark103 o Current Document 三海域主要污染物變化趨勢8 HYPERLINK l bookmark106 o
5、Current Document 第四章 近岸海域環境功能區劃10 HYPERLINK l bookmark109 o Current Document 一現有海洋功能區劃概況10 HYPERLINK l bookmark116 o Current Document 二現有近岸海域環境功能區劃概況10 HYPERLINK l bookmark119 o Current Document 三環境功能區劃調整方案12 HYPERLINK l bookmark122 o Current Document 第五章管理措施與對策建議17 HYPERLINK l bookmark125 o Current
6、 Document 一管理措施17 HYPERLINK l bookmark137 o Current Document 二對策建議18附件19 - HYPERLINK l bookmark152 o Current Document 一附表-20 - HYPERLINK l bookmark155 o Current Document 二附圖-20 -第一章總則-修編背景廣東省近岸海域環境功能區劃已于1999年7月27日經省人民政府批準 并頒布實施,該功能區劃將珠海市近岸海域劃分為第一類、第二類和第三類共 18個功能區(見附表1:原珠海市近岸海域環境功能區劃方案;附圖1:珠海市 海洋功能區劃
7、現狀圖)。近幾年來,隨著珠海市的經濟發展和珠海市城市總體規 劃和其他各項規劃的編制與修改,原先制定的“廣東省近岸海域環境功能區劃(涉 及珠海市的區域)”中的部分內容已不能適應發展與規劃的要求。一方面,珠海 市近岸某些區域的經濟發展速度較快,對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需求日益增大;另 一方面,近岸海域的某些區塊具有良好的生態環境,不適宜進行強度較高的開發 活動,需要更好地保護起來。此外,原區劃制定的時間是在修訂后的中華人民 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頒布實施之前,適用范圍僅限于珠海市近岸一定深度范 圍的海域,沒有覆蓋整個近岸海域;原區劃沒有劃分“排污混合區”。根據省府 辦199968號文“印發廣東省近岸海域
8、環境功能區劃的通知”要求,珠 海市可在保證外圍水質能符合功能區目標要求的前提下,針對特定范圍劃出排污 混合區,并制定轄區內更為詳細的近岸海域環境功能區劃。因此,為保證珠海市 經濟發展戰略的順利實施,又能保護好近岸海域生態環境,達到促進社會、經濟 與環境的持續協調發展的目的,珠海市政府經研究決定開展珠海市近岸海域環境 功能區劃方案修編工作。根據擇優談判邀情況,決定委托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 所承擔該項研究工作。根據珠海市政府保護近岸海域環境、促進珠海市社會經濟持續協調發展的思 路,結合珠海市近岸海域環境功能區的管理實際,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于 2007年10月編制了珠海市近岸海域環境功能區劃修編
9、工作大綱,根據該大 綱的反饋意見,通過搜集各方資料,全面的現場調查和采用計算、分析等方法, 開展了可行性研究工作,編制報告初稿;并依據相關政府部門及行政區、經濟功 能區有關職能部門對初稿的反饋意見,編制完成報告評審稿。2008年6月本報 告評審稿交由珠海市環保局以召開專家評審會,然后根據專家意見進行修改補 充,完善修編方案,在11、12月分別召開行政部門會議及規劃委員會會議,討 論調整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進行修改后提交最終成果。二主要修編依據(一)法律法規(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二十二號 (1989 年);(2)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二
10、十六 號(2000年04月);(3)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六 十六號(1996年);(4)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六十一 號(2002 年);(5)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修正)(2000年);(6)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傾廢管理條例(1985年);(7)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止海岸工程建設項目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 例(1990年);(8)防止廢物和其他物質傾倒污染海洋公約及其1996年議定書(我 國于1985年11月15日加入);(9)國務院關于環境保護若干問題的決定(國發1996 31號);(10)近岸海域環境功能區管理辦法(國家環保總局1
11、999年12月10日 第8號令);(11)廣東省近岸海域環境功能區劃(粵府辦199968號,1999年);(12)廣東省地表水環境功能區劃(試行方案)(粵府函1999553號);(13)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粵府199974 號);廣東省海洋功能區劃文本,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2008年4月;廣東省環境保護條例,廣東省人民政府,2005年1月;廣東省碧海行動計劃,2004年10月;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海洋經濟的決定(粵 發20043 號);城市節約用水管理規定,1988年;1973年國際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約1978年協定書;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有關規劃與文
12、件珠海市海洋功能區劃(報批稿),珠海市海洋與漁業局,2005年;珠海港總體規劃(2007年修訂)(報批稿);珠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01-2020);珠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珠海市近期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實施綱要(2006-2010) “135”行 動計劃;珠海市近期建設規劃(20062020);珠海市污水規劃(2006-2010);珠海市排水規劃(2008年5月19日);珠海市水資源綜合規劃,2006年;珠海市環衛專項規劃(2006-2020);(11 )珠海市城市綠地系統規劃(2004-2020);珠海市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集疏運網絡規劃,2006年;珠海市旅游發展總體規劃(20
13、07年12月政府批復);相關政府部門及相關行政區、經濟功能區有關職能部門對初稿的反饋 意見。(15)大綱、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專家及部門意見;(三)有關標準(1)海水水質標準(GB 3097-97);(2)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3)漁業水質標準(GB 11607-89);(4)海洋沉積物質量(GB 18668-2002);(5)海洋生物質量(GB 18421-2001);(6)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 8978-1996);(7)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8918-2002);(8)廣東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 2001)。三區劃范圍本次擬調整近岸海域
14、環境功能區的范圍是指珠海行政區域內北起金鼎海域 向南全萬山群島,向西到黃毛海東部至灣頂虎跳門的大陸海岸、島嶼、群島相毗 連的海域。調整原則調整的基本原則是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具體體現在如下五方面:(一)滿足水體使用功能原則;(二)海域環境質量宏觀控制原則;(三)技術經濟約束原則;(四)與總量控制相結合的原則;(五)利于管理、實用可行原則。第二章自然環境與社會經濟發展概況一地理概況珠海位于廣東省珠江口的西南部,在北緯2148至2227,、東經11303至 11419之間,因位于珠江注入南海之處而得名。東與香港隔海相望,相距僅36 海里,最近的牛頭島相距僅3海里;南與澳門相連,西鄰新會、臺山市,北與
15、中 山市接壤,距廣州市約140km。全市海陸總面積7653 km2,其中陸地面積1687.8 km2,海域面積5965.2 km2,占總面積的78%。珠海市陸地處于珠江三角洲南緣,瀕臨南海,東隔伶仃洋與深圳、香港相望, 西鄰新會、臺山市,北與中山、新會接壤,南連澳門半島。陸地沿海岸線全長 195 km,珠江八大口門中的磨刀門、雞啼門、虎跳門、崖門自東向西依次分布。二自然條件與自然資源(一)自然條件珠海市位于北回歸線以南,地處南海之濱,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海洋對本 地氣候的調節作用十分明顯,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濕暖濕潤,日照充足,熱量 豐富。珠海市地處西江下游濱海地帶,境內河流眾多,西江諸分流水
16、道與當地河涌 縱橫交織,屬典型的三角洲河網區。在珠海市斗門區北部,西江分為磨刀門水道、 螺洲溪、荷麻溪、澇澇溪、澇澇西溪等5支分流入境,進而分匯為磨刀門、雞啼 門、虎跳門等3支十流,由北向南縱貫全境,分口注入南海。珠海市海區潮汐為不正規半日混合潮型,潮汐日不等現象異常明顯。由于島 嶼眾多、潮波反射和海底摩擦作用,局部潮汐特征有明顯差異。本海域為弱潮海 區,潮差較小,自珠江口向西潮差加大。臺風侵襲期間有風暴增水現象發生,臺 風增水值一般為1.61.9m。季風和臺風是形成波浪的主要因素,珠海夏季多東、 東南和南東向波浪,冬季則以東北向波浪為主。一年之中,冬季波高大于夏季。 海區波浪的平均周期,一般
17、在4.05.5秒,受臺風影響,波浪周期在下半年達到 最大值。海區海流以潮流為主,并伴有南海沿岸流和風海流,徑流影響很小。潮 流為不正規半日混合潮流,多為往復流,漲潮流向NW,落潮流向SE。海洋自 然災害主要是熱帶氣旋、風暴潮和赤潮、登陸市區的熱帶氣旋年平均0.2次,萬 山群島受熱帶氣旋影響比較頻繁,年平均6.8次。(二)自然資源珠海市所轄岸線分為大陸海岸線、島嶼岸線、內河岸線三部分,全市岸線總 長894.7km。港口資源有珠海港的高欄港區、九洲港區、桂山港區、香洲港區、 唐家港區、洪灣港區等6個港區群,高欄和桂山為深水港區。珠海市瀕臨南海, 珠江每年帶來豐富的有機物質和無機養分,水產資源豐富,
18、品種繁多,形成著名 的“萬山漁汛”。珠海市的魚、蝦、蟹、貝、藻類俱全,具捕撈價值的魚類有200 多種,具有經濟價值、較常見的經濟魚類70多種。海水養殖以近江牡蠣(蠔) 為主。海水網箱養魚品種以石斑、紅眼鱸等名貴魚為主。海洋旅游資源豐富,特 色明顯,有東澳南沙灣、三灶金海灣、高欄飛沙灘、荷包大南灣、九洲東沙灘等 泳場,東澳、桂山連島、外伶仃、大萬山等游艇區和東澳島、萬山垂釣區,最宜 開辟廣州一珠海濱海一萬山群島的海上娛樂區、生態區、文化科學區等南亞熱帶 海洋風光旅游網絡,是吸引國內外游客的旅游勝地。三經濟發展現狀與目標長期以來,珠海市的經濟始終保持快速健康發展。1990-2003年國內生產 總值
19、年均增長18.5%,明顯高出全國平均水平,2006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GDP) 749.60億元,“十五”時期年均增長13.8%,2006年,珠海人均GDP達到6539 美元,處于國際中等收入水平,已經遠遠超出工業化中期的標準。工農業總增加 值435.87億元,全年實現第一產業增加值20.43億元,增長5.0%;第二產業增 加值415.44億元,增長21.5%;第三產業增加值313.73億元,增長10.3%。固 定資產投資、外貿出口、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年均分別增長16.7%、27.6%和23.1%。珠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指出:“十一五”期 間前兩年打牢基礎,GDP年均增長1
20、3%以上,后三年加快發展,GDP年均增長15% 以上。到2020年,人均GDP比2010年翻一番,超過2萬美元,達到世界中等 發達地區水平。第三章海域環境現狀及變化趨勢分析-海域水質現狀評價2007年珠海市近岸海域調查的各個環境功能區各項指標的標準指數值均未 超過1.00,各個指標都沒有發生超標現象,說明2007年珠海市近海各環境功能 區水環境狀況較好。除化學需氧量、生化需氧量、鉛、石油類四個指標之外,各 個海域功能區的其他各項指標的標準指數值均小于1.00,符合各自相應的海水 水質標準。珠海綜合區(GD090)化學需氧量、生化需氧量兩個指標的標準指數 值達到1.00,其他各個海域功能區的的標
21、準指數范圍分別為 0.180.84和 0.080.90,均小于1.00;各個海域功能區的鉛的標準指數范圍為0.100.60, 但擔桿島獼猴自然保護區(GD087)的標準指數值達到1.00,其中也由于該監測 點位位于一類環境功能區,其執行的海水水質標準更為嚴格;各個海域功能區的 石油類的標準指數值大都在0.100.80之間,均小于1.00,但有三個點位的標 準指數值達到1.00,它們分別是鶴洲海涂種養區(GD085)、珠海綜合區(GD090) 和 GD091。從時間上來看,珠海市近岸海域除部分水質因子有一定的變動外,其它水質 因子狀況隨季節變化不大,氨氮和無機氮在枯水期濃度略有偏高;這可能與其在
22、 水體中的降解系數有關;其他的評價因子基本隨時間變化不大,只有一些小范圍 的上下波動。從空間變化情況上來看,珠海市近岸海域中各環境功能區的總體水質變化并 不是太大。各功能區的一部分指標指數值較高,而另一部分指標指數值又相對較 低,所以總體上看水質并沒有明顯的區別。總的來說,珠海市近岸海域目前的水質狀況良好,化學需氧量、生化需氧量、 鉛、石油類等污染物是值得注意的潛在污染物質。二入海河口水質現狀評價2007年各月份珠海市入海河口的各個評價因子均能達標,其標準指數值均 未超過1.00,而且有些月份的水質狀況特別良好。磨刀門水道的水質情況較雞 啼門水道好。從時間上來看,2007年珠海市入海河口水質狀
23、況隨時間變化較大,其主要 特點是5月、7月份水質總體狀況相對較差,其他月份水質總體狀況相對較好, 這可能與采樣的天氣情況有關。因為5月、7月降水較頻繁,將海域附近的一些 陸域污染物通過地表徑流帶入到河流中,進而導致了部分時段水質狀況較其他月 份差。從評價的各個因子來看,珠海市入海河口的各項指標都符合規定的水質標 準,并無明顯的污染因子。其中氤化物、神、硒、鉛、鋅、鎘、陰離子表面的標 準指數值均低于0.10,水質狀況極佳。然而,各月份中六價銘、石油類、無機氮 等指標雖然沒有發生超標現象,但總的來說其評價指數偏高,已接近超標的界限 值,其濃度接近標準值,若不進一步加以控制可能對入海河流產生一定程度
24、的污 染,是值得注意的潛在污染因子。總的來說,2007年珠海市入海河口的水質狀況良好,其水質能達到目前規 定的地表水水環境質量標準中環境功能要求,沒有出現明顯的超標污染物質,對 近岸海域的污染影響較小。三海域主要污染物變化趨勢(一)海域水質變化趨勢評價根據珠海市環保局提供的資料,20052007年珠海市近岸海域水質監測布 設13個監測點。從時間上來看,除了監測點珠海綜合功能區(GD084和GD090)外,其他 監測點的水質情況隨時間變化不大,污染物標準指數變化幅度在0.200.60之 間;兩個處于一類區的珠海綜合功能區的水質變化幅度較大,特別是7月的水質 較差,變化幅度在0.400.90之間。
25、從空間上來看,各個監測點的水質情況差異不大,珠海綜合功能區(GD084 和GD090)的綜合污染指數較高,主要是由于該兩個環境功能區的水質標準較 高為一類海水;另外,處于二類環境功能區的高欄飛沙灘旅游功能區(GD081) 的水質相對較差,其他監測點的綜合污染指數在0.300.50之間。總的來說,2005年珠海市近岸海域水質較差,2006年起到評價基準年水環 境狀況趨于平穩并略呈改善的趨勢。主要的污染因子為無機氮,COD、BOD, 鉛等污染物有超標現象出現,石油類是值得注意的潛在污染物質。可見,近年來 隨著沿海城鎮的迅速發展,珠海市近岸海域也出現了輕度的富營養污染,而碼頭 和港口的建設以及海上船
26、舶的增加,使得石油類污染的防治日益緊迫。(二)入海河口水質變化趨勢分析根據珠海市環保局提供的資料,20052007年珠海市環境保護監測站選取 了磨刀門水道、雞啼門水道兩個入海河口水質監測斷面。從時間上來看,雞啼門水道和磨刀門水道的水質情況隨時間變化不大,雞啼 門水道的綜合污染指數變化幅度在0.340.40之間;磨刀門水道的綜合污染指 數變化幅度在0.250.40之間,達標率為100%。2007年珠海市入海河口水質有 所改善。從空間上來看,磨刀門水道在各個時間段上都較雞啼門水道水質好,磨刀門 水道符合二類水質標準,雞啼門水道符合三類水質標準要求。但2005年至2006年期間磨刀門水道和雞啼門水道
27、均有六價銘和無機氮超標 的現象存在,2007年該兩項指標有所改善,但其標準指數仍然偏高。另外,溶 解氧、生化需氧量、石油類等指標也有標準指數偏高的現象存在。可見,珠海市 入海河口受到輕度的六價銘、石油類污染以及富營養化污染的影響,這和近岸海 域的污染因子相似,可以說入海河口也是珠海市近岸海域的污染源之一。總的來 說,2005年至2007年珠海市入海河口的水質狀況較好,水環境狀況呈逐年改善 的趨勢。第四章 近岸海域環境功能區劃-現有海洋功能區劃概況(一)廣東省海洋功能區劃廣東省海洋功能區劃(2008)將全省海域劃分出10個重點海域,其中位 于珠海的有兩個綜合功能區:(1)珠海東區(萬山海洋實驗開
28、發區)-萬山群島港口、旅游、海洋保護、漁業 綜合功能區;(2)珠海西區-臺山赤溪半島東部港口、臨港工業、工程用海、保留綜合功能 區;(二)珠海市海洋功能區劃珠海市海洋功能區劃(2005)范圍北起金鼎海域向南全萬山群島及其海 域,向西到黃茅海東部至灣頂虎跳門口和管轄島嶼及其海域,該區劃把珠海市海 域劃分為一級類7個,二級類24個共305個功能區,并將珠海市海域分為6個 綜合功能區(詳見表4-1)。二 現有近岸海域環境功能區劃概況廣東省于1999年7月印發了廣東省近岸海域環境功能區劃(粵府辦1999 68號),其中珠海市近岸海域主要劃定了 18個近岸海域環境功能區段:內伶仃 島自然保護功能區,濱海
29、旅游、景觀功能區,紅樹林生態功能區,洪灣三類功能 區,橫琴海濱旅游功能區,鶴洲海涂種養功能區,三灶金沙灘旅游功能區,三灶、 南水海水養殖功能區,西區三類功能區,高欄飛沙灘旅游功能區,珠海港口功能 區,雷蛛平沙港口功能區,擔桿島獼猴自然保護功能區,幼魚生態功能區,綜合 功能區,萬山養殖功能區,桂山養殖功能區,擔桿海水養殖功能區,蜘蛛港、桂 山港口功能區等。具體情況見附表1和附圖3。表4-1珠海市海洋功能區一級類(個)二級類(個)功能區(個)面積(ha)所占比例()港口航運區港口區6616962.173411.522.99航道區154999.4錨地區3051450.0漁業資源利用和養護區漁港區12
30、174.627607.78.65養殖區233692.9增殖區2317169.0人工魚礁區66571.2旅游區風景旅游區73394.161148.019.15度假旅游區152517.2游艇停泊區8108.1垂釣區255128.6工程用海區海底管線區73982.613235.34.14圍海造地區87926.7海岸防護工程區15724.9跨海橋梁區1078.8其它工程用海區2522.3海洋保護區海洋和海岸自然生態保護區545379.067341.528.80生物物種自然保護區446551.0自然遺跡和非生物資源保護區238.9特殊利用區科學研究試驗區2130.65956.41.87排污混合區1332
31、4.5傾倒區45501.3保留區預留區133127.545986.514.40保留區1242914.0合計724304319314.3100注:魚類保護區、捕撈區、軍事區用海及圍內養殖區、鹽田區的區劃面積沒計入本表。三 環境功能區劃調整方案本次調整主要涉及到珠海市原18個環境功能區段,其調整前后的標識號分 別列于上表。調整的內容包括功能區的主要功能、功能區的范圍、以及功能區的 水質目標三個方面。區劃調整前后情況比較見圖4-1和圖4-2,調整后的珠海市 近岸海域環境功能區劃方案見附表2以及附圖4。2500里公方平O O O2o O 板O 0 05 0 511-500一類二類三類四類總面積口調整前
32、1167393381.12.651943.75口調整后1578.6343.3488.582.652420.51口面積變化411.6-49.7107.480476.76圖4-1調整前后各個環境功能區劃的面積及其變化圖4-2調整前后各個環境功能區劃的比例及其變化調整前的環境功能區總面積為1943.75km2,其中水質目標是一類的環境功能 區面積為1167 km2,二類的為393km2,三類的為381.1km2,四類的為2.65km2;調 整后的環境功能區總面積為2420.51km2,其中水質目標是一類的環境功能區面積 為1578.6 km2,二類的為343.3km2,三類的為488.58km2,四
33、類的為2.65km2。調整 后一類、三類環境功能區的面積有所增加,二類功能區面積減少,四類環境功能 區的面積保持不變;除一類環境功能區面積所占比例有所增加外,二類、三類和 四類環境功能區面積所占比例均有所下降。調整前后的環境功能區的面積對比情 況如表4-2所示。可見本次近岸海域環境功能區劃調整,一方面,擴大了一類環境功能區的面 積,更有利于保護珠海海域生態環境;另一方面,根據珠海市沿海城市發展現狀 和相關規劃,對二類和三類環境功能區進行了補充劃定和調整,使之與珠海市的 實際情況更為吻合。此外,本次調整充分考慮了三大口門水文站的位置、廣東省地表水環境功能 區劃(試行方案)以及水環境質量標準執行過
34、程中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明確了 磨刀門水道、雞啼門水道和崖門水道的地表水與海水的分界線:磨刀門水道以珠 海大橋、泥灣橋為地表水與近海的分界線;雞啼門水道以雞啼門大橋為地表水與 近海的分界線;崖門水道以虎跳門與崖門水道的匯合口以及珠海與江門的市界作 為地表水與近海的分界線。表4-2珠海市近岸海域的環境功能區劃屬性比較表 單位(長度、平均寬度:K標識號屬性功能區名稱范圍平均 寬度長度面積主要功能1001未調整濱海旅游、景觀功能區淇澳、唐家、香洲至拱北沿岸海域34078.5旅游、海水養殖、港口1002未調整紅樹林生態功能區淇澳島北部3321.2紅樹林自然保 護1003調整前洪灣三類功能區灣仔銀坑到益
35、均圍0.210.83工業區調整后洪灣三類功能區灣仔銀坑到益均圍0.510.87.4港口、工業區1004調整前橫琴海濱旅游功能區橫琴島周圍海域342.1120濱海旅游調整后橫琴海濱旅游功能區沿橫琴島東部、南部至 磨刀門東側海域331.3116濱海旅游1005未調整鶴洲灘涂種養功能區磨刀門西側至交杯沙32591.5種植、海水養殖1006調整前三灶金沙灘旅游功能區三灶島大角頭到馬咀3311.2海水浴場、旅游調整后三灶綜合功能區三灶島大角頭到陽光咀316.841.6旅游、養殖續表4-2標識號屬性功能區名稱范圍平均寬度長度面積主要功能1007調整前三灶、南水養殖功能區三灶島西部到雞啼門32065.7海水
36、養殖調整后三灶工業功能區三灶島西部陽光咀到雞啼 門22035.3一般工業、海水養殖1008未調整西區三類功能區雞啼門以西至高欄島東部 海域33758工業、景觀1009未調整高欄飛沙灘旅游功能區高欄島東部飛沙灣11.81.6海水浴場、旅游1010未調整珠海港口功能區高欄島西部沿荷包島北 部、大杧島東部海域532182港口、工業1011未調整雷蛛平沙港口功能區三角島至雷蛛岸段31956港口、工業、景 觀1012調整后荷包島旅游功能區荷包島南部和西部海域21128.8旅游、港口、景 觀續表4-2標識號屬性功能區名稱范圍平均 寬度長度面積主要功能1013未調整擔桿島獼猴自然保護功 能區擔桿島及周圍海域
37、21820.6獼猴及生態環境保護1014未調整幼魚生態功能區沿外伶仃、萬山群島負20 米水深線以內海域2024494自然保護1015調整前綜合功能區桂山島、外伶仃島、擔桿列 島、佳彭列島及其周圍海域1640652自然保護、風 旅游、海水養殖調整后綜合功能區外伶仃島、擔桿列島、佳彭 列島及其周圍海域1640640自然保護、風:旅游、海水養1016未調整萬山養殖功能區萬山島、東澳灣、白瀝島及 其周圍海域43042.6海水養殖1017調整前桂山養殖功能區桂山島、牛頭島深灣及其周 圍海域2510海水養殖、風旅游調整后珠江口中華白海豚保護 區位于內伶仃島至淇澳島聯線以南海域1724424自然保護區101
38、8未調整擔桿海水養殖功能區擔桿頭、擔桿中、三門列島、 橫崗、外伶仃島(石涌灣)2628.8海水養殖1019調整前蜘洲港、桂山港口功能 區大小蜘洲港和桂山港1.233.6港口調整后萬山港口功能區桂山連島、黃茅島、大小蜘 洲港、三角山島北部及大小 烈島西側海域1.235.142.6港口第五章管理措施與對策建議-管理措施(一)在珠海市的近岸海域功能區內使用岸線、灘涂、水面、海床和底土 以及從事其他開發利用活動,必須符合所在功能區調整后的近岸海域環境功能區 規劃的要求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禁止危害保護區環境的項目建設和其他經 濟開發活動;(二)在一類、二類近岸海域環境功能區內,禁止興建污染環境、破壞
39、景 觀的海岸工程建設項目;(三)保護紅樹林和珊瑚礁,在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和珊瑚礁自然保護區內 開展活動時,應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禁止在紅樹林自 然保護區和珊瑚礁自然保護區內傾倒固體、液體廢棄物、設置新的排污口;(四)向近岸海域環境功能區排放陸源污染物,必須遵守海洋環境保護有 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和有關污染物排放標準;(五)在近岸海域環境功能區內可能發生重大海洋環境污染事故的單位和 個人,應當依照國家規定制定污染事故應急計劃;(六)在近岸海域內從事航行、勘探、開發、生產、旅游、科學研究及其 它活動,或者在沿海陸域內從事影響近岸海域環境活動的任何單位和個人,都必 須符合功能區劃的要求
40、。沿海各級政府應當依法強化對沿海功能區的管理,禁止 任何單位和個人擅自改變功能區劃,并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近岸海域環境質量;(七)珠海市環境保護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組織監測網絡,加強對陸源污染 物排放和近岸海域環境的監測。監測網按照要求開展監測工作,及時、準確地掌 握近岸海域環境質量情況和污染源變化動態;(八)在近岸海域環境功能區內擬建的臨海經濟(工業)開發區在開發建 設前,應當進行區域環境影響評價。區域環境影響報告書由開發建設單位按照有 關規定組織編制,呈報相關部門審批;(九)在近岸海域環境功能區內新建、擴建、改建海岸工程建設項目,必 須符合調整后近岸海域環境功能區劃的要求,執行申報登記和環境影響報
41、告書審 批制度,先評價后建設。外商投資海岸工程建設項目,應當遵守國家有關外商投 資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的規定;(十)建立建全近岸海域環境管理體制和協調機制,為近岸海域環境管理 提供有力保證;建立“重特大污染事故應急處理預案”制度,為海洋污染污染事 故的及時處理和控制提供了組織保障;成立海洋環境監察隊伍,為近岸海域環境 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有力的保證;(十一)對保護和改善近岸海域環境有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由人民政 府及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給予獎勵。二對策建議根據珠海市近岸海域存在的問題,以及區劃調整后環境管理的需要,特提 出一下幾點建議:(一)加強近岸海域環境管理立法工作。(二)制訂科學合理的環
42、境保護和整治規劃。(三)加強宣傳教育,喚起公眾對海洋事業的支持和參與海洋環境保護的熱情。(四)提高城市污水處理能力,推行清潔生產,同時加強監督管理,實施污染物 排放總量控制,確保污水達標排放。(五)建立穩定可靠的可持續財政支持機制(六)加強海域使用管理示范區建設,進一步提高海洋綜合管理水平。(七)建立海洋生態保護體系,保護海洋自然生態環境。(八)加強對紅樹林資源的保護,促進沿海生態環境的改善。(九)推進海陸一體化管理,全面實施近岸海域環境管理。l=J珠海市近岸海域環境功能區劃修編(20082020)(文本與圖集)附件珠海市規劃局珠海市環保局二OO九年五月附件目錄一附表附表1原珠海市近岸海域環境
43、功能區劃方案附表2調整后珠海市近岸海域的環境功能區劃方案二附圖附圖1珠海市海洋功能區劃示意圖附圖2近岸海域環境功能區水質監測點示意圖附圖3珠海市近岸海域環境功能區劃現狀圖附圖4珠海市近岸海域環境功能區劃調整圖附圖4-1珠海市近岸海域環境功能區劃調整圖(北部)附圖4-2珠海市近岸海域環境功能區劃調整圖(南部) 附圖4-3珠海市近岸海域環境功能區劃調整圖(東部)附表1原珠海市近岸海域環境功能區劃方案(長度、平均寬度單位:匕標識號功能區名稱范圍平均 寬度長度主要功能1001濱海旅游、景觀功能區淇澳、唐家、香洲至拱北沿岸海域340旅游、海水養殖、1002紅樹林生態功能區淇澳島北部33紅樹林自然保護1003洪灣三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商品訂金合同協議
- 武漢奔馳銷售合同協議
- 總經理招聘合同協議
- 商務崗勞動合同協議
- 毛坯排屋出售合同協議
- 2025勞動合同協議書
- 2025股權轉讓合同范本示例
- 2025屆湖北省部分高中協作體高三下學期期中聯考政治試題及答案
- 2025大連房屋租賃合同范本
- 微電影拍攝協議書
- 甘肅酒泉事業單位考試筆試含答案2024
- 廣東高考:數學必考知識點總結
- 宗教政策法規知識課件
- 七下生物考試試卷及答案
- 財產險試題庫及答案
- 湖南新高考教學教研聯盟暨長郡二十校聯盟2025屆高三年級第二次聯考物理試題及答案
- 金店裝修施工方案
- 2025山東煙臺市蓬萊區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招聘22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建筑勞務公司人事管理制度
- 應聘人員登記表
- 2024年山東省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招聘筆試真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