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職教園工程項目_第1頁
宜昌市職教園工程項目_第2頁
宜昌市職教園工程項目_第3頁
宜昌市職教園工程項目_第4頁
宜昌市職教園工程項目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AGE PAGE I宜昌市職教園工程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簡本)目 錄 TOC o 1-1 h z u HYPERLINK l _Toc295679015 1 總論 PAGEREF _Toc295679015 h 1 HYPERLINK l _Toc295679016 2 建設項目概況 PAGEREF _Toc295679016 h 3 HYPERLINK l _Toc295679017 3 工程分析 PAGEREF _Toc295679017 h 9 HYPERLINK l _Toc295679018 4 結論與建議 PAGEREF _Toc295679018 h 17PAGE 171

2、總論按照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HJ/T2.1-93、HJ2.2-2008、HJ/T2.3-93、HJ2.4-2009)要求,并根據擬建項目的排污特征、污染物排放量及項目所在地的環境功能區劃要求,確定評價工作等級及評價范圍如下:(1)大氣環境根據大氣導則:同一項目有多個(兩個以上,含兩個)污染源排放同一種污染物時,則按各污染源分別確定其評價等級,并取評價級別最高者作為項目的評價等級。根據項目的初步工程分析結果,本項目共有4個同類型的2t/h的燃煤鍋爐,運營期會產生SO2和煙塵。由于4臺鍋爐型號和污染防治措施一致,因此污染源和排放的污染物濃度相等。故本次評價選取其中一臺鍋爐產生的SO2、煙塵的最大

3、地面濃度占標率Pmax及其地面濃度達標準限值10%時所對應的最遠距離D10%作為大氣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等級的判定依據。根據HJ2.2-2008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中規定的大氣評價等級及推薦的估算模式計算Pmax,其計算結果見表1-1。經過對照,確定大氣環境影響評價等級為三級。表1-1 大氣環境影響評價判定依據表項目SO2煙塵下風向最大預測濃度(mg/m3)0.048440.00818環境空氣質量標準(mg/m3)0.50.9最大占標率出現距離(m)228Pmax(%)9.890.91D10%距校界距校界評價等級判定值一級Pmax80,且D10%5km二級其他三級Pmax10或D10%污染

4、源距廠界最近距離 (2)水環境工程建成后污水排放總量為5472m3/d,主要污染物為CODCr、BOD5、SS、氨氮等,廢水擬經校內污水處理站處理,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二級標準后,經土門河排入柏臨河,土門河流量為2.5m3/s,屬于小河。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面水環境)(HJ/T2.3-93)中規定,確定地表水環境影響評價等級應為三級,見表1-2。表1-2 水環境影響評價判定依據表評價等級污水排放量(m3/d)水質類別水域規模水質復雜程度三級5000547210000小河簡單(3)噪聲該項目所在地,除臨S107線的第一排建筑為4a類聲環境功能區,學校為1類聲環境功能區外,其它區域為2類聲

5、環境功能區;項目建設前后評價范圍內敏感目標噪聲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35dB(A),受噪聲影響人口數量增加較多。根據HJ2.4-2009聲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等級劃分依據:如建設項目符合兩個以上級別的劃分原則時,按較高級別的評價等級評價,確定聲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等級為二級。(4)生態評價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非污染生態影響(HJ/T19-1997)中規定:工程影響范圍20km2,主要生態影響小,不位于敏感地區的項目,評價工作級別為3級。該項目總占地1966畝(即1.31km2),周邊均為人工生態環境,處于人類開發活動范圍內,并無原始植被生長和珍貴野生動物活動。項目主要生態影響及變化程度為:生物量減少,遠

6、小于50%;物種多樣性的減少,遠小于50%;綠地數量減少,連通程度變化較小;不會荒漠化;無本導則中規定的敏感區。按照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非污染生態影響(HJ/T19-1997)的要求,確定本次生態環境評價工作級別為3級。根據各環境要素的評價等級確定其評價范圍見表1-3。表1-3 項目評價范圍一覽表評價因子評 價 范 圍環境空氣以三峽技工學院的食堂的鍋爐煙囪為中心點,以2.5km為半徑的圓內的區域地表水土門河的主要評價范圍可為排污口上游500m及其至柏臨河段;柏臨河評價范圍為土門河入河口上游500m至下游3km的河段。噪 聲擬建項目周界外200m范圍生 態項目擬建區周圍1km范圍2 建設項目概況

7、2.1項目基本情況(1)項目名稱:宜昌市住房和城市建設委員會宜昌市職教園工程項目(2)建設單位:宜昌市住房和城市建設委員會(3)建設性質:新建(4)建設地點: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龍泉鎮車站村(見地理位置圖)(5)項目總投資:本項目投資估算為137895.91萬元,主要由政府投資,由市財政局負責籌措職教園建設資金;另外采用BOT等模式市場化運作,形成多元化辦學格局,減少政府投資。 (6)法人代表: 李向東(7)聯 系 人: 鄧 偉(8)聯系電話: 139720486302.2主要建設內容職教園融高職、中職和技工教育于一體,進入職教園的學校為1所高職學院、2所中職學校、1所技工學校。分別是三峽旅游

8、職業技術學院、宜昌市三峽中等專業學校(由市教育局管理的城市建設學校、水利電力學校、藝術學校、商業學校、葛洲壩旅游學校合并組建)、宜昌市機電工程學校(夷陵區職教中心)、湖北三峽高級技工學校(由宜昌市人社局管理的第一技校、工業技校、機電技校、紡織技校合并組建)。目前宜昌市機電工程學校位于項目選址所在地,本項目保留其建筑物,僅新增另外三所學校的用地1612畝。因此本次評價將宜昌市機電工程學校作為項目施工期的敏感目標和環境現狀,僅在項目運營期納入污染分析,而新增的另外三所學校的施工期和運營期均為評價對象。2.2.1主要經濟技術指標本項目的主要經濟技術指標表見表2-1。表2-1 項目主要經濟技術指標表序

9、號內容指標值單位備注1總占地面積1612畝不包括宜昌市機電工程學校2總建筑面積367020平方米3建筑占地面積81560平方米4容積率0.34-5綠地面積80萬平方米6綠地率74%7生均綠地面積33.3平方米8規劃總人口(學生)24000 人9生均用地面積44.8平方米/人10總投資137895.91 萬元2.2.2建設規模職教園的辦學規模為3.3萬人,其中三峽旅游職業技術學院6000人;宜昌市機電工程學校9000人;宜昌市三峽中等專業學校10000人;湖北三峽高級技工學校8000人,共有教職工1800人。職教園占地1966畝,其中三峽旅游職業技術學院515畝、三峽中等專業學校328畝、三峽高

10、級技工學校315畝、宜昌市機電工程學校354畝、宜昌市就業局公共實訓基地130畝、公共基礎設施占地324畝。保留宜昌市機電工程學校建筑物90000m2,新建建筑物367020m2,職教園總建筑規模將達到457020m2。2.2.3項目組成本項目包括建筑物工程、場地平整工程、園區內市政道路及配套管網、河道改造和景觀綠化工程。建筑物工程有:教學樓、實訓樓、學生宿舍、學生食堂、教師辦公室、公共實訓區、圖書館、行政辦公樓、體育館、商服中心、學生活動中心、綜合實訓樓、酒店、標準田徑場;園區內市政道路及配套管網為:道路工程、排水工程、管線工程、照明工程、綠化工程;河道改造為土門河的河道清淤及河道改道。建設

11、項目組成詳見表2-2。表2-2 項目主要組成一覽表 序號工程類別名稱工程數量可能的環境影響施工期運營期1建筑物工程教學樓76970 m2施工噪聲施工揚塵施工廢水建筑垃圾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生態和景觀影響噪聲污水生活垃圾餐飲油煙鍋爐廢氣汽車尾氣實訓樓16000 m2學生宿舍135650 m2學生食堂28200 m2教師辦公室8200 m2公共實訓區22000 m2圖書館10000 m2行政辦公樓10000 m2體育館8000 m2商服中心7000 m2學生活動中心5000 m2綜合實訓樓23000 m2酒店17000 m2標準田徑場64000 m22場地平整工程場地平整工程100萬m2 -3園區內市

12、政道路及配套管網道路工程-噪聲汽車尾氣排水工程-管線工程-照明工程-綠化工程-4河道改造河道改造1.3km-5景觀綠化景觀綠化80萬m2-2.3項目平面布置總體布局采用“軸線發展+放射組團”的結構,軸線上分布綜合發展區、信息與體育共享區及文化生活共享區,實現了公共資源、體育設施、商業服務和交通網絡的高度共享和充分利用。由圓形共享區向外輻射高職、中職和技校三個生長組團,三個組團功能分區同樣采用發散式的布局方式,以教學區圍繞共享區,以生活區包圍教學區,運動實訓區圍繞生活區展開的環形放射空間布局,用地分區明確,體現“集中、彈性、生長”的發展理念和現代職教園的設計風貌。有利于教學資源的優化配置,促進各

13、校學科的融合與滲透,促進校際交流,優勢互補,形成具有創新理念的規劃結構。根據建設單位提供的職教園平面圖,職教園共有四個主出入口,其中東入口為宜昌市三峽中等專業學校的主出入口,南入口為宜昌市機電工程學校的主出入口,西南入口為三峽旅游職業技術學院的主出入口,西北入口為湖北三峽高級技工學校的主出入口。其中東入口的宜昌市三峽中等專業學校和南入口的宜昌市機電工程學校為中職組團,西南入口的三峽旅游職業技術學院為高職組團,西北入口的湖北三峽高級技工學校為技工組團。由四個主出入口進入職教園,分別為各學校的學生宿舍、教學樓和食堂等,圓形共享區內有圖書館、行政辦公樓、綜合實訓樓和體育館。2.4項目現狀及周邊情況2

14、.4.1項目現狀(1)項目土地現狀擬建項目由三峽旅游職業技術學院、宜昌市三峽中等專業學校、宜昌市機電工程學校、湖北三峽高級技工學校組成。目前宜昌市機電工程學校位于項目選址所在地,本項目保留其建筑物,僅新增另外三所學校的用地1612畝。擬建項目用地需征用土地,拆遷建筑物。征用土地類型主要為住宅和商服用地、旱地、水澆地、果園、科教用地(夷陵區特殊教育學校和龍泉鎮土門初級中學)、水塘等。現有陸地植物為蒿類、狗牙根等野生植物及居民種植的小葉榕和以柑橘為主的果樹,現有水生植物為香蒲、荷葉等。均不屬于國家保護植物。建設方已制定了拆遷安置方案,保證項目順利實施。(2)宜昌市機電工程學院現狀宜昌市機電工程學院

15、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龍泉鎮,現有教職工400多人,在校生5600余人。開設16個專業,擁有32個教學實驗室,4個多媒體教室和計算機中心及數控、家電、電工、機動車、機加工等6個實訓中心。目前的污染源主要為污水、餐飲油煙、鍋爐廢氣和固體廢物等。三廢均得到妥善處理,項目用地范圍內無遺留環境問題。2.4.2周邊情況項目用地東北臨一山坡,東南和南側緊鄰S107線(即漢宜路),S107南面為多為三層左右的商鋪和居民樓,有湖北炅鋼模型有限公司、宜昌市鑫晨防水材料廠等企業,西南側多為耕地和果園,宜昌泵業有限公司位于項目西南側;西北側為果園和居民樓;北面為果園和少量居民住宅。2.5公用工程(1)供電項目用電由

16、宜昌市夷陵區供電公司提供,主要用于教學和生活。電源采用4臺1000 kVA的干式變壓器,配電室內設高壓開關柜,變壓器和低壓配電柜等。動力負荷使用電壓為380V,照明負荷電壓220V。地下室配電干線沿電纜橋架明敷。豎向干線沿豎井垂直橋架明敷,照明分支穿PVC型阻燃硬塑料管暗敷,小容量動力設備配線穿鍍鋅銅管暗敷。項目在地下室設置柴油備用發電機2臺,容量1500kVA電源,保證用電可靠性。 (2)供水項目用水由宜昌市夷陵區自來水廠提供,由市政給水管接入DN300給水管兩根。為滿足生活用水需要,本工程生活給水采用分區供水方式,低區利用市政管網壓力直接供水,高于10m的建筑物利用高區變頻泵加壓供水。室內

17、生活給水系統與消防給水系統分開設置,各為獨立系統。(3)排水本項目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排水方式為:采用屋面雨水和建筑物外雨水混合排入校區雨水管道。雨水管道布置原則依據地形、地勢坡向布置,雨水就近、分散自流排入土門河。污水系統:廢水經收集后,進入校內自建的污水處理站,經過處理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二級排放標準后,排入土門河,流入柏臨河。(4)道路工程校園外由規劃建設和已建的道路組成,東北側和西北側為茶場路,東南側為S107(即漢宜路),西南側為東山四路,北側為兩河路。校園內的道路系統由校園入口、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以及步行體系構成。 (5)景觀綠化工程在尊重和利用當地自然

18、條件的基礎上,充分保持原有的生態和地形地貌特征,并加以整合和強化,使之更適應校園整體結構。以大片當地植被與樹木形成郁郁蔥蔥的生態谷,通過水體、林帶以及東北角的山體廊道向校園外圍延伸,融于整個生態系統中。為創造一個優美、安靜的學習環境,本項目總的景觀綠地面積為80萬m2,占校園總面積的74%,生均綠地面積為33.3平方米。在主要步行街道及院落中以常綠喬木為主導樹種。綠化區域中種植草本、木本花卉進行不同形狀的幾何修整,不同色彩植物有規則間排,院中布置連片花卉,常綠植物以剪修小灌木為主。(6)供熱工程鍋爐產生的蒸汽用于食堂蒸煮,熱水供學校澡堂淋浴使用。宜昌市機電工程學校食堂已有1臺2t/h燃煤鍋爐,

19、另外3所學校各新增1臺2t/h燃煤鍋爐。(7)醫療工程根據建設方提供的資料和項目平面圖,本項目利用現有宜昌市機電工程學校內的醫務室商店,可購買藥品,若為較嚴重疾病,則到校外醫院就診。2.6項目實施進度計劃據建設方提供的項目建議書,本項目建設工期為24個月(2011年5月-2013年4月):2011年5月啟動三峽旅游職業技術學院的建設;2011年6月啟動機電工程學校改造工程和園區道路管網建設;2011年7月啟動中心共享區域和公共實訓基地建設;2011年9月啟動三峽中專和三峽高級技校的建設。確保2011年年底前三峽旅游職業技術學院建成入住,2012年9月前職教園主體建筑全面完工,2012年底至20

20、13年初完成附屬構筑物、景觀綠化及收尾工作。3 工程分析3.1施工期污染源分析本項目施工過程中開挖土石方、土建施工、建筑材料和機械設備的運輸均有大氣污染物(粉塵、汽車尾氣等)及噪聲產生;同時,施工過程中也有廢水產生,如現場道路灑水、混凝土攪拌等施工用水和施工人員生活用水以及生活垃圾等。產污環節見下表3-1:表3-1 施工期產污環節分析工程內容污染類型產污環節說明主要污染因子土方工程廢水地坑滲水、地表徑流、機械維修等SS、石油類噪聲挖土機、推土機、鏟運機噪聲LAeq廢氣來自臨時堆場、土方開挖揚塵車輛發動機運行HC、NO2等固廢來自地基開挖棄土樁基工程廢水來自地坑滲水、機械維修等SS、石油類噪聲打

21、樁機動力裝置噪聲LAeq、振動廢氣柴油動力裝置尾氣HC、NO2等固廢渣土鋼筋混凝土結構工程廢水混凝土漿水SS噪聲焊機、除銹機、切割機等設備噪聲LAeq廢氣焊接煙塵煙塵除銹打磨粉塵固廢下料等邊角料、廢棄砂盤、模板等結構安裝工程、防水工程、裝飾工程等廢水地面清洗、砂漿等SS噪聲運輸車輛、鋼筋鋼板裝卸、起重動力裝置、澆注機、空壓機(噴涂用)等LAeq廢氣物料、棄渣臨時堆放揚塵固廢金屬絲、廢棄鋼筋混凝土、磚石等建筑垃圾施工人員日常生活活動廢水生活污水CODCr、BOD5、SS、氨氮等固廢生活垃圾生活垃圾3.2運營期污染源分析項目運營期主要污染源是生活廢水、生活垃圾等,同時還會有一些鍋爐廢氣、餐飲油煙、

22、汽車尾氣及各機械設備產生的噪聲等。3.2.1大氣污染源項目廢氣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1)鍋爐廢氣根據本項目情況,4所學校各配有1臺2t/h的蒸汽鍋爐,鍋爐產生的蒸汽用于食堂蒸煮,熱水供學校澡堂淋浴使用。鍋爐燃料為煤,每臺鍋爐耗煤量為266kg/h,每天工作5小時,扣除寒暑假,每年工作300天,每臺鍋爐耗煤量為1.33t/d,即399t/a,項目總耗煤量為5.32t/d,即1596t/a。根據燃料性質,先計算出每臺鍋爐的煙氣量為8.91106Nm3/a;SO2產生量5.43t/a,產生濃度為609mg/m3;煙塵產生量14.41t/a,產生濃度為1617mg/m3。則項目煙氣總量為3.5610

23、7Nm3/a;SO2產生總量21.72t/a,產生濃度為609mg/m3;煙塵產生總量57.64t/a,產生濃度為1617mg/m3。(2)汽車尾氣主干道汽車尾氣校園主干道上來往汽車排放的尾氣會對該區域的大氣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機動車輛尾氣中主要的污染物為總烴(THC)、NOX、CO。項目日平均車流量為400輛,根據類比調查,車流量按大、中、小型車2:5:48推算,經計算得出主干道平均車輛尾氣污染排放源強,見表3-2。表3-2 運營期車輛尾氣污染物排放源強單位:kg/d預測時段NoxCOTHC平均0.6318.2412.45車庫汽車尾氣此外,該項目宜昌市機電工程學校內設有1個11m7.6m和1

24、個17m6m的地上車庫,共有停車位10個,根據社會區域類環評培訓教材中北京公共停車場的類比調查結果,單車位污染物排放量為:THC1.6g/h、CO3.8g/h、NOX0.25g/h;按每天運行8個小時計,則汽車尾氣的排放總量為:THC0.13kg/d、CO0.30kg/d、NOX0.02kg/d。從以上分析結果看,項目運行期汽車尾氣污染物排放量較小。可以在主干道沿線種植一些喬灌結合的綠化帶來吸收由于汽車運行帶來的空氣污染,降低主干道汽車對該區域的大氣環境造成的影響。 (3)餐飲油煙該項目有5個學生食堂、2個餐廳和1個酒店。各設置6個基準灶頭,按GB18483-2001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試行)

25、中表1“飲食單位的規模劃分”的規定屬大型飲食業單位。根據對有關統計資料的類比分析,爐灶所產生的餐飲油煙濃度在未采取凈化措施加以治理的情況下,一般平均濃度約為14mg/m3。項目師生就餐(31320人次/餐,按師生人數的90%計)在校區內食堂、餐廳或酒店,產生餐飲油煙廢氣,根據類比調查,食用油消耗系數為7.0kg/(100人d)(兩餐),則項目建成后食用油日消耗量為2192kg,年消耗量為657.7t。烹飪過程中油的揮發損失約2.83%,則日產生油煙量為62.03kg,年產生油煙量為18.61t。(4)污水處理站臭氣污水處理站主要的大氣污染物為惡臭氣體,惡臭的主要成分為硫化氫、氨、揮發酸和硫醇類

26、等,通過調查類比同類污水處理站周圍臭氣的影響,確定該項目臭氣主要來自調節池、酸化池和污泥池,其排放強度見表3-3。表3-3 污水處理站污染物排放濃度項目調節池(mg/m3)酸化池(mg/m3)污泥池(mg/m3)NH30.0120.6030.848H2S0.00030.0310.0463.2.2水污染源該項目用水環節主要包括教職工和學生的生活用水、餐廳/食堂用水、教學樓/實訓樓用水、澡堂用水、酒店用水和綠化及其它用水等。由于校區較大,各建筑物的功能不同,因此,根據建筑物的功能確定用水量和污水排放量。根據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 50015-2003)和實際情況,確定各建筑物的給水定額,項目總

27、的用水量和排水量見表3-4。通過表3-4可以看出,項目新鮮水總用水量為6974m3/d,即209.21萬m3/a;進入污水處理站的廢水總量為5472 m3/d,即為164.17萬m3/a,水平衡見圖3-1。表3-4 項目用水及排水情況統計表用水單元用水定額用水人數(人次)用水量蒸發損失量排出量m3/dm3/am3/dm3/am3/dm3/a教學樓/實訓樓10 L/人.d2805028184150561683022467320學生宿舍150 L/人.d330004950148500099029700039601188000食堂/餐廳15 L/人.次626409402820001885640075

28、2225600澡堂100 L/人.次47144711413009428188377113100教師/行政辦公室30 L/人.d180054162001132404312960圖書館5 L/人.次495025742551485205940酒店400 L/床.d300120360002472009628800綠化及其它用水-133400001334000000合計-6974209207515014503435472164172040圖3-1 項目水平衡圖教學/實訓樓排入污水處理站22456281學生宿舍排入污水處理站39604950教師/行政辦公室排入污水處理站431154酒店24120排入污水處

29、理站96綠化及其它用水1331336974新鮮水單位:m3/d食堂/餐廳排入污水處理站752188980圖書館525990排入污水處理站20土門河柏臨河河5472澡堂排入污水處理站37794431長江由前面水平衡分析可知,本項目排放廢水主要包括教學/實訓樓廢水、學生宿舍廢水、食堂/餐廳廢水、澡堂廢水、教師/行政辦公室廢水、圖書館廢水、酒店廢水等。主要污染物為CODcr、BOD5、氨氮、SS、動植物油和陰離子活性劑等。根據各類廢水水量、污染物濃度、污染物量,計算出混合濃度,如下表3-5所示。表3-5 廢水污染物產生濃度和產生量污染物污染源排水量(m3/a)CODcrSS氨氮磷酸鹽動植物油濃度(m

30、g/L)量(t/a)濃度(mg/L)量(t/a)濃度(mg/L)量(t/a)濃度(mg/L)量(t/a)濃度(mg/L)量(t/a)教學樓/實訓樓6732038025.5823015.48322.151.00.06750.34學生宿舍1188000320380.16170201.963541.581.82.1382023.76食堂/餐廳2256001000225.6600135.36409.021.50.33820045.12澡堂11310020022.6215016.97303.391.00.11350.57教師/行政辦公室129602803.631702.2350.450.50.00650

31、.06圖書館59402801.661701.01350.210.50.00350.03酒店2880038010.942005.76351.011.80.0522005.76混合污水1641720408670.19231378.743557.811.72.724675.64對污水的處理方法,擬收集后進入校內自建的污水處理站進行處理,污水處理擬采用微動力處理工藝,該處理工藝對污水中的CODCr、SS、NH3-N、磷酸鹽和動植物油的去除效率能夠達到68%、90%、66%、50%和89%。處理后的廢水CODCr為131mg/L,SS為23mg/L,氨氮為12mg/L,磷酸鹽為0.9mg/L,動植物油為

32、5mg/L,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二級標準。該項目廢水及其主要污染物產生及排放情況見表3-6。表3-6 廢水及其主要污染物產生及排放情況表項目污水量(m3/a)排放方式污染物名稱主要污染物產生及排放量治理措施治理前治理后產生濃度(mg/L)產生量(t/a)排放濃度(mg/L)排放量(t/a)混合污水164.17萬間歇式CODcr408670.19131215.06采用微動力處理工藝SS231378.742337.76氨氮3557.811219.70磷酸鹽1.72.720.91.48動植物油4675.6458.213.2.3噪聲源該項目投入運營后,主要噪聲源為流動源和固定

33、源兩種。流動源為汽車運行噪聲和人群噪聲。根據類比調查,單臺汽車行駛噪聲約61.6dB(A),多輛汽車的累積噪聲可達71dB(A);汽車啟動時,噪聲為82dB(A),鳴笛時,噪聲可達85dB(A)。人群噪聲取決于人群密度,一般人口密度為0.2人/m2時,人群的噪聲級在73dB(A)左右,人口密度為1人/m2時,人群噪聲級在75dB(A)左右,人口密度為2人/m2時,人群的噪聲級在83dB(A)左右,人群噪聲多產生于學生生活娛樂密度高的設施(餐廳、食堂、體育館等)。固定源主要為機械設備噪聲,來源于空調、電梯、給排水系統的泵類和鍋爐,源強聲級為80-85dB(A),但這些設備絕大部分位于室內或地下,

34、故對外發散的聲能有限。以上各類設備若不采取適當的噪聲治理措施,則會對周圍聲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建設單位應采取有效的隔聲、消聲、吸聲、減振等措施,使本項目校區邊界噪聲達到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中1類、2類和4類標準的要求。3.2.4固體廢物項目建成投產后產生的主要固體廢物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污泥廢水處理中產生大量污泥,經穩定化后,交與當地工業固廢消納場處置,根據計算,則污泥量為615t/a。(2)生活垃圾教學、辦公、宿舍、商服中心和食堂等產生的生活垃圾主要為廢紙、廢塑料、食堂垃圾等,學生按每人每天產生1.0kg計算,年產生量為9900t。教職工按每人每天產生0.5kg計算,年產生量為2

35、70t,則生活垃圾總量為10170t/a。教學、辦公、宿舍和商服中心產生的生活垃圾由位于每層樓道垃圾桶收集,廚余垃圾經專門容器收集,送至垃圾收集池,然后由環衛部門定時上門清運。(3)鍋爐爐渣和除塵器粉塵 鍋爐燃煤產生的爐渣和除塵器收集的粉塵,灰渣量的多少與燃料的灰分高低和鍋爐燃燒方式有關,根據經驗數據,可計算出灰渣總量為319t/a。項目建成后,各主要固體廢物的情況見表3-7。表3-7 項目固體廢物一覽表污染源產生量(t/a)主要成分固廢類別去向污泥615有機質一般固廢交與當地工業固廢消納場處置生活垃圾10170廢塑料、廢紙等一般固廢當地環衛部門清運廚余垃圾專門容器收集,當地環衛部門清運鍋爐爐

36、渣和除塵器粉塵319無機物一般固廢外賣至磚廠回收利用合計11104-3.2.5生態環境(1)由于運營期污水的排放,土門河(項目排污口處及其至柏臨河段)和柏臨河(土門河入河口處至下游3公里)范圍內污染物增加,對其中的水生生態和農業灌溉造成一定的影響。(2)外來物種引進的影響由于項目建成后基本上是一個人造生態系統,用引入的物種來代替現有的物種,引起外來物種的入侵問題。本項目應注意外來物種入侵對區域的生態影響,在引進國外新種之前,必須經防疫檢疫后才能實施,以杜絕外來物種入侵,影響本地林木良種的繁衍環境。(3)人工綠地代替原有果園、林地和旱地,將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區域生態系統的部分生態因子,原農業景觀、

37、自然景觀轉為城鎮景觀、校園景觀,對生態系統類型將產生較大的影響。3.2.6社會環境該項目運營期主要社會環境影響要素包括:(1)該項目符合國家、省市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要求,對促進區域社會經濟發展有長期的、積極的促進作用,使各學校實現最大限度的資源共享,為宜昌加快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2)本項目的建設運營將為當地居民提供一定的就業機會,對提高當地民眾的生產收入和生活水平均有長期的、積極的促進作用。(3)學校人文景觀和生態環境良好,風景優美,為周邊居民提供健身、休閑場所。3.2.7污染物排放情況匯總綜上分析,項目建成后污染物產排情況見表3-8。表3-8 擬建項目污染物產排量匯總一覽

38、表類別污染物產生量削減量處理后排放量排放去向廢水(t/a)廢水總量164.17萬0164.17萬由校內自建的污水處理站處理,達標后排入土門河,最后進入柏臨河CODcr670.19455.13215.06SS378.74340.9837.76氨氮57.8138.1119.70磷酸鹽2.721.241.48動植物油75.6467.438.21廢氣(t/a)煙塵57.6454.762.88處理達標后排入大氣中SO221.724.3617.36油煙18.6116.482.13NOx0.2000.20排入大氣中CO5.5605.56固體廢物(t/a)污泥6156150交與當地工業固廢消納場處置生活垃圾1

39、0170101700廚余垃圾經專門容器收集,其余由垃圾桶收集后,送至垃圾收集池,由當地環衛部門定時上門清運鍋爐爐渣和除塵器粉塵3193190外賣至磚廠回收利用PAGE PAGE 234 結論與建議4.1 評價結論4.1.1產業政策的符合性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完善和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根據國務院關于發布實施的決定(國發200540號),國家發改委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對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05年本)進行了修訂,形成了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根據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暫行規定: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由鼓勵、限制和淘汰三類項目組成。該項目符合第三十六條教育、文化

40、、衛生、體育服務業中的“職業教育”的政策規定,屬于鼓勵類發展的項目。4.1.2規劃的符合性項目選址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龍泉鎮車站村,宜昌市住房和城市建設委員會土地利用報批手續正在申請核準之中。項目的建設符合宜昌市城市總體規劃(2005-2020年)、宜昌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宜昌市十二五規劃草案、宜昌市夷陵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和環境功能區劃的要求。4.1.3校址條件及環境可行性項目校址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龍泉鎮車站村,交通方便。項目建成后,各污染物均系達標排放,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經預測,項目的運營不會改變當地的大氣、地表水、噪聲功能區劃。項目校區平面

41、布置基本合理,項目建設的水源、電力等條件容易實現。外環境對本項目的影響主要為交通噪聲和汽車尾氣,本項目學生宿舍離道路較遠,道路造成的噪聲和汽車尾氣對校內影響很小。擬選校址從環境保護的角度考慮可行的。4.1.4區域環境質量現狀環境空氣:評價區內各監測點TSP、SO2、NO2均滿足GB3095-1996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二級標準的要求,表明項目所在地環境空氣質量較好。聲環境:校界周圍各噪聲監測點的噪聲等效聲級值均能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1類、2類和4a類標準的要求,區域聲環境質量較好。地表水環境:本項目排污口附近,柏臨河各監測斷面的pH、CODCr、氨氮、BOD5、磷酸鹽均滿足

42、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規定的類水體的標準限值。土門河河各監測斷面的pH、CODCr、氨氮、BOD5、磷酸鹽均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規定的類水體的標準限值。4.1.5項目環境影響預測評價項目在運營過程中對廢水、廢氣、噪聲和固體廢物均采取了不同的污染防治措施,從本評價的環境影響預測結果可以看出:環境空氣影響分析結果根據估算模式預測結果,SO2最大一次落地濃度為49.440g/m3,占標率為9.89%,對應的距離為228m;煙塵最大一次落地濃度為8.178g/m3,占標率為0.91%,對應的距離為228m。估算模式已考慮了最不利的氣象條件,分析預測

43、結果表明,擬建項目對周圍大氣環境質量影響不大。擬建項目只要確保環保設施正常運行,盡量減少或避免非正常工況的發生,就能保障對大氣環境的影響不大。項目所在地的主導風向為北風,主要敏感目標均不位于主導風下風向,經過預測,污染物的最大落地濃度均低于相應標準。在確保環保設施正常運行下,對敏感目標的影響不大。項目食堂、餐廳和酒店廚房應安裝油煙凈化系統,該凈化系統的油煙處理效率需大于85%。其油煙經過油煙處理系統凈化處理后,排放濃度可降至1.6mg/m3,年排放量2.13t/a,可以滿足GB18483-2001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試行)中大型規模標準即:油煙最高允許排放濃度2.0mg/m3,凈化設施最低去除

44、效率為85%。采取推薦模式中的大氣環境防護距離模式計算污水處理站臭氣(以NH3計算)的大氣環境防護距離,本項目無超標點,不需設置衛生防護距離。根據上述分析,在各種環保措施落實的前提下,項目實施后對當地大氣環境無明顯影響,不會改變現有大氣環境質量現狀。聲環境影響預測結果本項目建成運營后,在采取相應的噪聲防護措施后,對學校周界噪聲和周圍敏感目標的晝間噪聲級為46.362.5dB(A),夜間為37.745.0dB(A),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2類和4類標準,不會對學校周圍聲環境和周圍敏感目標造成明顯的影響。水環境影響預測結果在正常排放的情況下,土門河排污口下游各

45、斷面的CODCr均不大于16.60mg/L,均無超標現象;非正常排放情況下,排污口下游各段面的CODCr不大于23.44mg/L,也不存在超標現象,但是對土門河水質有影響,但是影響不大,能夠滿足其功能規劃類水體要求。在正常排放的情況下,土門河入柏臨河口下游各斷面的CODCr均不大于11.66mg/L,均無超標現象;非正常排放情況下,下游各段面的CODCr不大于13.30mg/L,也不存在超標現象,但是對柏臨河水質有影響,但是影響不大,能夠滿足其功能規劃類水體要求。固體廢物影響預測結果教學、辦公、宿舍和商服中心產生的生活垃圾由位于每層樓道垃圾桶收集,廚余垃圾經專門容器收集,送至垃圾收集池,然后由

46、環衛部門定時上門清運。污水處理污泥,經穩定化后,交與當地工業固廢消納場處置。鍋爐燃煤產生的爐渣和除塵器收集的粉塵,外賣至磚廠回收利用。各種固體廢物均得到有效的處置,故不會對周圍環境造成大的影響。4.1.6 污染防治措施評價大氣防治措施鍋爐燃煤產生的煙塵和SO2,經除塵效率為95%和除硫效率為20%的水膜除塵器除塵后排放,排氣筒高度25米。餐飲油煙安裝油煙凈化系統,該凈化系統的油煙處理效率需大于85%。另外,項目應建1個直通屋頂并高出屋頂3m的煙道,且排氣筒出口段的長度至少應有4.5倍直徑的平直管段。擬采取的惡臭污染防治措施有:設置綠化隔離帶,污泥脫水后要及時清運至污泥堆肥系統,減少污泥堆存。廢水防治措施對運營期污水的處理方法,擬收集后進入校內自建的污水處理站進行處理,污水處理擬采用微動力處理工藝,該處理工藝對污水中的CODCr、SS、NH3-N、磷酸鹽和動植物油的去除效率能夠達到68%、90%、66%、50%和89%。噪聲防治措施該項目主要噪聲源為空調、電梯、給排水系統的泵類和鍋爐等設備噪聲。設備選型和布置上應滿足如下要求:在校區的布局上,應把噪聲較大的動力設施布置在遠離外界敏感點和校內休息區和教學區;在滿足需要的前提下,選用低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