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實用與審美看工藝美術歷史發展及規律性問題_第1頁
從實用與審美看工藝美術歷史發展及規律性問題_第2頁
從實用與審美看工藝美術歷史發展及規律性問題_第3頁
從實用與審美看工藝美術歷史發展及規律性問題_第4頁
從實用與審美看工藝美術歷史發展及規律性問題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從實用與審美看工藝美術歷史發展的規律性問題 The law of arts and crafts development as viewed from practical use and appreciation of beauty 作者:彭勃, 期刊 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JOURNAL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2001年 第04期- 烹飪工藝美術的特點 Features of the Art of Cuisine Technology 作者:周明揚, 期刊 揚州大學烹飪學報CUISI

2、NE JOURNAL OF YANGZHOU UNIVERSITY 2000年 第04期- 民族民間工藝美術的美學特征 The Aesthetics Character of Local Peoples lndustrial Arts 作者:朱本紅, 期刊 安順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JOURNAL OF ANSHUN TEACHERS COLLEGE 2005年 第03期- 論工藝美學的發展與造物文化的傳承 On the Development of Handcraft Aesthetics and the Art of Ware - creation 作者:周明揚, 期刊-核心期刊 藝術百家H

3、UNDRED SCHOOLS IN ART 2006年 第06期- 論工藝美術設計與創新 作者:董延武, 期刊 華章MAGNIFICENT WRITING 2007年 第09期- 材美工巧應手愉目淺談工藝美術作品的欣賞 Nice materials and ingenious craftsmanship handled by deft handsAn elementary talk on appreciation of works of arts and crafts 作者:陳靜, 期刊 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JOURNAL OF NANJING RADIO AND TELEVISION UNI

4、VERSITY 2007年 第01期- 淺談工藝美術畢業設計的方向 The Direction of Industrial Arts Graduation Design 作者:段圣君, 期刊 荊門職業技術學院學報JOURNAL OF JINGMEN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2001年 第06期- 對彩陶工藝與裝飾紋樣的認識與理解 作者:陳湘, 期刊 藝術探索ARTS EXPLORATION 2007年 第03期- 工藝美術保護與發展中的文化矛盾 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in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

5、ent of Crafts and Fine Arts 作者:邱春林, 期刊-核心期刊 文藝研究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06年 第12期- 宋代士大夫的審美趣味對工藝美術風格的影響 The Influence of the Esthetic Interest of Literary Intelligentsia of Song Dynasty on the Industrial Art Style 作者:彭瑋, 期刊 藝術探索ARTS EXPLORATION 2007年 第02期- 淺談工藝美術的美學內涵 作者:董云志, 期刊 周口師范學院學報JOURNAL

6、OF ZHOUKOU NORMAL UNIVERSITY 2006年 第03期- 工藝美術專業的語文教學應加強審美教育 作者:劉好梅, 期刊 職業教育研究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2006年 第07期- 關于中國工藝美術史學研究方法論的思考 Thoughts on the Methodology of Scienfic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Industrial Art 作者:彭勃, 期刊 徐州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JOURNAL OF XUZHOU NORMAL UNIVERSITY 2001年 第03期-

7、論侗族民間工藝美術的審美特征 作者:陳麗琴, 期刊-核心期刊 文藝理論與批評THEORY AND CRITICISM OF LITERATURE AND ART 2006年 第06期- 元氣論與中國的繪畫藝術和工藝美術 作者:林庶,孫政學,李久來, 期刊 引進與咨詢IMPORT INQUIRY 2005年 第06期- 論工藝美術的價值體現 作者:欒英偉, 期刊 科技信息(科學教研)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07年 第30期 HYPERLINK /view/281267.htm l # 編輯詞條 劉黔敏; 德育學科課程:從理念到運行 D;南京師范大學;

8、 2005年2劉寧; 史記敘事學研究 D;陜西師范大學; 2006年3駱秉全; 美與和諧 D;湖南師范大學; 2007年4黃俊亞; 競技性藝術體操成套動作編排理論及應用模式研究 D;北京體育大學; 2005年5余富兆; 從現實主義的復歸到多元并舉 D;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 2007年6李寧; 建筑聚落介入基地環境的適宜性 D;浙江大學; 2008年7黃健云; “特殊”與美感 D;華中師范大學; 2008年8石長平; 劉綱紀實踐本體論美學思想研究 D;華中師范大學; 2008年1丁濤; 銜華而佩實工藝美術的內容和形式 J;裝飾; 1993年02期; 52-532沈雅萍; 工藝美術科研芻議

9、J;戲劇文學; 2004年05期; 1003沈雅萍; 論工藝美術與建設兩個文明的關系 J;戲劇文學; 2004年06期; 1194項訓; 站在新起點上 上海工藝美術大師聯誼會成立 J;上海工藝美術; 2006年01期; 65余磊; 準確評介中國的工藝美術品 J;包裝世界; 1999年06期; 59-606徐約維; 當美變成生活時 著名社會學家鄧偉志談工藝美術 J;上海工藝美術; 2005年03期; 6-87弓長; 工藝美術“搬運工” J;裝飾; 1980年03期; 608勝地盛會第二屆工藝美術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座談會暨工藝美術行業會議在廬山召開 J;江西畫報; 2006年04期; 28-299

10、讓北京工藝美術重放異彩 J;北京觀察; 2007年06期; 56-5910王家樹; 提高工藝美術品的水平 J;裝飾; 1980年01期; 5-71張冠男; 傳統的再發現 D;江西師范大學; 2006年2肖旺群; 云南民族民間工藝與現代工業設計的相互關系研究 D;昆明理工大學; 2007年3陳彥姝; 十六國北朝的工藝美術 D;清華大學; 2004年1孟昭連; 中國民間葫蘆精品鑒賞 A;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學術研究年會論文集 C; 2005年2嚴明; 福州民間工藝美術 A;閩都文化研究“閩都文化研究”學術會議論文集(下) C; 2003年引言:中國古代工藝美術是中國人民為滿足自己的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

11、,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采用各種物質材料和工藝技術所創造的人工造物的總稱。它是中華民族造型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既體現了工藝美術的一般本質特征,在內涵和形式上保持著實用性與審美性的統一,又顯示了中華民族文化自身所具有的鮮明個性。中國工藝美術以其悠久的歷史、別具一格的風范、高超精湛的技藝和豐富多樣的形態,為整個人類的文化創造史譜寫了充滿智慧和靈性之光的一章。 中國工藝美術的原始發生可追溯到遠古先民的第一件勞動工具的創造。凝聚在原始工具里的實用內涵和精神內涵既確立了中國工藝美術的初始形態,亦確立了工藝美術作為中華民族造型藝術先導的地位。在中國的原始社會,工藝美術比美術更成熟、更輝煌。 新石器時代的石玉

12、、牙骨、編織、縫紉,特別是制陶工藝,例如馬家窯文化的旋紋彩陶尖底瓶。已鮮明地顯示了中國工藝美術重視實用和審美相統一的造物思想和設計意匠,亦鮮明地顯示了工匠把握材料性能和制作工藝的能力以及對形式美法則的認識和運用。 春秋戰國至秦漢時代的工藝美術顯示了中國封建社會早期經濟實力和意識形態的發展。在陶瓷、漆器和絲織品上得到充分的表現。 三國兩晉南北朝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和整個意識形態上的轉折,造成工藝美術生產格局和價值追求的變化。這一時期崇尚主體人格精神的造物傾向和空疏、清靜、平淡的審美風范,深刻地影響了中國工藝美術的整體發展。青瓷、建筑物件和宗教工藝美術在這一時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隋唐工藝美術

13、表現出舒展博大的氣勢、精巧圓婉的裝飾意匠和富麗豐滿的形態特征。 中國古代工藝美術比較完美的范式和境界出現在宋代,并集中地表現在陶瓷上。保持造物與主體審美理想的和諧統一提供了極大的可能性,從而形成一代沉靜典雅、平淡含蓄、心物化一的美學風范。宋代工藝美術充分地物化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審美意識,它體現和揭示的創造原則至今仍具有重大的現實指導意義。染織工藝的織金錦、陶瓷工藝的青花和釉里紅是這一時期的突出貢獻。 元代工藝美術風格趨向粗獷、豪放和剛勁。明代工藝美術承繼了宋以來的美學追求,并向程式化和完善化發展,具有端莊、簡約、健實等審美特點。 中國工藝美術在清代更加完善化,其品種之繁多、技藝之精湛、手法

14、之豐富都遠遠超過前代,呈現出集各歷史時期之大成的局面。像乾隆年間的紫檀多寶格。承襲清代形制的傳統工藝在現代工業文明的沖擊之下迅速衰落,而適應新時代要求的現代工藝美術則迅速崛起,蓬勃發展,清新、簡潔、明快的現代工藝美術標示著一種嶄新的文化形態和內涵,因此它與傳統工藝美術的差異是極為明顯的。現代工藝美術的產生和發展,為中國工藝造物活動開辟了新的領域,并樹立起新的審美風范和價值標準。 中華民族在其發展的漫長歲月中,以勤勞和智慧為人類工藝文化歷史創造了境界獨到、風范高雅、魅力永恒的工藝造物樣式。中國工藝美術浸透著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審美意識,富有鮮明的美學個性,主要體現出: 和諧性。 象征性。靈動性。

15、 天趣性。工巧性。生產與消費的統一,使民間工藝美術產品完滿地體現了實用、審美一體的基本原則,具有樸質、剛健、明快的品質。為了滿足人們的實際需要采用了藝術的構思及工藝手段制作的實用品、欣賞品和裝飾件都屬于工藝美術的范疇,而那些由民間自發創作的則屬于民間工藝美術。在各個民族中都有人自發地根據日常生活的需要進行著工藝美術的創作。因此大都風姿古樸,自然清新,散發濃郁的鄉土氣息,顯示了其獨特的美學特征。民族民間工藝美術的實用性先于審美或與審美同存。民間工藝美術的創作動因在很大程度上起于物質的實用。正如德國藝術史家格羅塞在藝術的起源中所說的,把一件用具打磨光滑,使其平整好看,原來的意思不過為了實用而已。有

16、許多用具的制作因同時滿足審美上和實用上的需要,所以既符合實用,又具有美感。工藝美術最關心適用,造型和裝飾往往體現著功能的需要。造型較多聯系著使用,裝飾則側重在欣賞。民族民間工藝美術集中體現了該地區、民族人們的審美情趣。工具和生活用品寄托著人們對豐收的祈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因而常常被裝飾、被美化。且不說鋤鐮打磨得錚亮,背簍編出花紋,姑娘的服飾絢麗多彩,男子的佩刀精美鋒利,就是屋頂面的裝飾、家什的造型、色彩和擺設,也在不知不覺中透露著主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的獨特感受。工藝美術品則更直接體現不同地區、民族的審美觀念。正是對于生活用品和生活環境的美術加工,所以它的物質功能是第一的,基本的;美觀則是第

17、二的,從屬的。在歷史發展中,有的工藝美術品種已漸漸脫離實用而成為純粹欣賞品,按其藝術本質說,它已脫離工藝美術范疇而成為純藝術。通常是充分運用形式感,體現其特定的審美意識、情趣和藝術格調。實用、經濟、美觀是工藝美術的創作原則。工藝美術是通過人們的衣食住行等生活用品和生活環境,對人們的思想意識和審美情趣產生著作用,它具有其他藝術無可比擬的經常性、廣泛性和深入性。工藝美術對人們生活和思想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它不如繪畫那樣具象和確定,而是烘托出一種寬泛的藝術格調和審美情趣。 工藝美術的實用與審美相統一的本質特征,在我國新石器時代的極普通的生活用具陶器中,已得到了生動的體現。從便于炊煮考慮,三足器比兩足

18、器更穩定和更便于傳熱;從審美的角度考慮,三足器比其它造型更單純有力,顯示出一種剛健之美。工藝美術與人們的衣食住行有著極其密切的聯系。從廣義上說,裝飾用的陳設工藝其裝飾功能的發揮,即是它的適用性的一種體現。由此看來,日用工藝品的審美價值主要是通過適用性的發揮才得以完美體現的。其主體是蘊含著藝術價值的日用品,此外,還有欣賞品。在日用和欣賞之間,從來就沒有斷然的界限,所有的日用品都能欣賞,許多欣賞品又可使用。而對陳設工藝品來說,它的適用性正是通過審美價值顯示出來的。在這里,“適用”是具體的,“美”是抽象的,這種“具體”和“抽象”的對立與統一,使得許多工藝美術品能歷經世事滄桑而永葆其環境的、歷史的、社會的各種美的形態和意念的青春。勿容置疑,適用與審美相結合,是工藝美術本質的、首要的特征。欣賞工藝美術品,就是首先要抓住工藝美術的實用與審美相統一的本質特征。實用,主要是指是否符合特定的功能要求,使用起來是否方便、舒適和安全。審美,則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