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設良好及課堂教學心理環境_第1頁
創設良好及課堂教學心理環境_第2頁
創設良好及課堂教學心理環境_第3頁
創設良好及課堂教學心理環境_第4頁
創設良好及課堂教學心理環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心理環境赤峰林西縣教研室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心理環境目錄 第一章 融洽和諧的人際關系是創設良好的課堂心理環境的前提1 第一節 師生情要真 1 1 師生互愛 。1 2 人格平等 。2 3 教學民主 -2 第二節 提供友好合作的課堂環境 5 1 語言合作 5 2 環境合作 6 3 個體合作 6 第三節 同學情要誠 -6 第二章 激發學習興趣是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心理環境的主要途徑7 第一節 利用兒童的好奇心理,設計演示或利用電教媒體引導 學生動眼多“看” 。9 第二節 利用兒童好動的特征,引導他們動手多“做” 12 第三節 注重學生的思維訓練,引導學生動口多“說” 14 1 教師要善

2、待學生的發言 14 2 根據題目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會說 17 第四節 利用韻律便于兒童記憶的特點,教師在揭示規律、教給 方法中多“編” 19 第五節 根據小學生好動的特點,引導學生多“玩” 19 1 把游戲引進低年級的課堂教學 20 2 戲居Ij表演 23 第六節 利用兒童爭強好勝的特點,組織學生多“賽”28 第七節 發揮語、數學科工具性作用,引導學生多用 30 第八節 利用兒童好奇心理,引導學生多“創” 33 1 尊重不同意見,倡導求異思想 33 2 注意發展學生的創造思維 36 第三章 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引導學生成為認知主體,做學習的主人是創設良好課堂教學心理環境的核心。47第一節

3、教師把研究教法同學法同步。重點放在學法指導上, 引導孩子們學會自我學習,做學習的主人 48 1 教師在研究教法和學法時應注意 48 2 教法和學法同步進行的具體操作 50 語文 (1)教授式 50 (2)轉換式 51 (3)點撥領,晤式53 (4)總結訓I練式 53 數學 (1)教給學生閱讀課本例題的方法 54 (2)教給學生一些常用的解題思考方法和規律 58 第二節 學會自我管理 59 1 要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59 (1)培養學生認真負責的學習態度 61 (2)培養自我檢查、自我調控習慣 62 2 要重視質疑 -62 (1)學生質疑前教師要指導,使學生無疑變有疑 62 (2)在課堂教學

4、的質疑環節中教師的主導作用 64 第三節 要促爭論 67 第四節 要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全過程 69 第五節 要培養競爭意識 74 第六節 要變換角色,讓學生當老師 77 第七節 要讓學生學會自我矯正錯誤 80第四章 入情入境的課堂情境,是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心理環境的 主要方法 86 第一節 精心設計“前奏” 86 1 聲相結合,創設情境 86 2 設計導語,醞釀情感 87 3 設置懸念,激發學生積極思考89 第二節 精心設計問題 90課堂提問應注意的問題 90 2 精心設計課堂提問 91 (1)靈活運用各種提問方式,激發學生積極思維 92 (2) “提”在點子上,“問”在關鍵處才能激發學生思

5、維 的積極投入 93 3 數學課堂教學的提問要激發學生積極思維必須注意提問 的啟發性。94 4 教給學生回答的方法,指導學生回答 97 5 教學生學會提問 98 第三節 適時設計“小高潮”使課堂教學富有波瀾 99 1 創設情境,啟動“內驅力” 100 2 組織討論求“共生效應” 101 3 運用直觀、激趣解決難點 103 4 錄音魔法 108 5 填空引申 109 第四節 留個“尾巴”激發孩子們探索的余興 110第五章激勵性的評價是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心理環境的關鍵111 第一節 要注意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去評價孩子們的上進行為112 第二節 采取多種激勵性手段調動學生 113第六章 為中、差生創造

6、成功的機會,是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心理 環境的重要問題 114 第一節 傾注愛心,轉化心態 117 第二節 尋找亮點,引發自信 117 第三節 分層教學,分類指導 119 第四節 注意提問和練習的多層次性 120 第五節 提供成功的機會,轉變其“失敗者”的心態 120第七章 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是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心理環境不可 缺少的組成部分 122 第一節抓好“六一”122 1 用筆寫我見、我感 1222 用口抒我情 1243 發揚運動場上的拼搏精神,促進差生的轉化124 第八章 建立有利于良好課堂教學心理環境形成的結構模式及 及課堂教學評價,學生個體階段考查條例 125 第一節 “樂能創”式的

7、教學結構模式圖 126 第二節 愉快的課堂教學結構模式圖 127 第三節 課堂教學評價表 128 第四節 學生狀況考查表 129 第九章 在“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心理環境”的課題研究和探索 過程中,我們堅持愉快教育實驗為主的前提下,吸收了 其他課題的研究成果 130 第一節 緊緊把握“愉快教育”的三個基本特征 130 第二節 努力實施“成功教育”的三個環節 130 第三節 引進“主動教育”基本要素和教學模式130 第四節 遵循“希望教育”的心理學依據 131 第五節 遵循參與教學法四條基本原則 131 第十章 實驗教師教案設計 小足球賽教案(韓忠凌設計)133 狐貍和烏鴉詳案(周宏設計)137

8、鯨詳案(楊海青、陳燕設計)148 我要的是葫蘆詳案(張桂杰設計)155 簡單的三步計算的應用題教案(劉守芳設計)161得數是6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教案(王艷莉設計),165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心理環境 心理環境是師生在課堂上的情緒、情感狀態。良好的課堂教 學心理環境是教師和學生群體在課堂教學的雙邊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積極情緒、情感、態度及學生的心理體驗。只有良好的愉悅的心理環境才能形成良好的心理狀態。這種良好的心理環境的情調是健康的好的、快樂的,這種氣氛是和諧的、融洽的、溫 馨的。在小學,良好的課堂教學心理環境對提高學生素質、減輕 學生負擔起著特別重要的作用。這樣的教學心理環境能促進學生 樂學、愛學

9、、善學、會學、教師樂教、愛教、善教、會教,使師生都獲得最大的成功和快樂,讓學生在愉悅和諧的環境中主動積 極全面發長展。這必將促進“愉悅和諧”的課堂教學心理環境的形 成,創設 “積極主動”探求新知的條件,實現全面發展的目的。如何創設和諧愉悅醐堂教學心理環境,想從如下幾個方面談談一些粗淺的看法。 融洽和諧的人際關系是創設良好的課堂心理環境的前提。 實施愉快教育,首先要使課堂教學中的人際關系充滿一種和諧之樂,并注意創立良好的“情緒場”,使整個教學過程始終彌漫著一種融洽、振奮、飽滿的情緒氣氛。 一、師生情要真 師生之間的情感交融是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心理環境、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動力源之一。 1、師生

10、互愛愛是師生關系的核心,愛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本質反映,愛是 學生的基本心理需要。師生互愛是師生間情感溝通的渠道。愉快 教育是充滿愛的教育,沒有師生間的愛就沒有愉快教育 、 課堂氣氛的好壞和師生間是否相互肯定和關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師生間彼此的好感。程度。教師是課堂教學心理環境的直接創造者。教師要全心愛自己從事的教育事業,全心去愛面對的那些求知若渴的學生。在商品的大潮中目睹部分人大把大把地撈錢和日益膨脹起來的物質需求消費意識而甘于清苦,甘于奉獻。用 自己的赤誠的愛心、豐富的知識、嫻熟的教育技巧在學生心頭樹起至善至美的教師形象,使學生敬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學。 教師無論在多么痛苦和不幸的情況下,不

11、能失態”,善于埋藏個人痛苦情感,在學生面前保持良好的情緒、親切的態度,這是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心理環境的開端。 2、人格平等 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小孩子那稚嫩的心理是絕對不能傷 害的。教師要對學生做到“三尊重”:要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不包辦代替學生自己的學習行為;尊重學生的自尊心不做出傷害學生自尊心的舉動;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為其個性的健康發展和興趣愛好創造條件。 教師應該不時地用批判性的眼光,審視自己通常的教學態度, 以糾正自己不良的行為方式,還可以用“角色對換”來縮短師生之間的情感距離,讓自己和學生處于平等地位進行溝通。某些時 候,如教師范讀課文之后,讓學生評議,有意識地請學生提意

12、見教師當即改正,形成一種無拘無束、平等融洽的教學氣氛。3、教學民主教學民主,除了一般地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并采納、接受學生的意見外,還要采取兩種策略,一是,除原則性很強的是非問題外,教師不能輕易否定學生討論性的不同解釋和觀點;二是,教師一時不能做出肯定或完整回答,應公開承認自己不十分了解, 讓學生討論,師生課后進行查詢。如教師在教小壁虎借尾巴一課,學生質疑“小壁虎是不是咱們地區的馬蛇子?”教師在備 課時根本沒有考慮,在學生問及這個問題時蛆誠地說: “我也不十分清楚,咱們就請求聽課的老師幫助解答這個問題”。這樣較順利地解決了疑難,并沒丟了老師的面子。 教師要將自身之情融于與學生的合作之中,我們在實

13、驗中強調:把微笑帶入課堂,把愛心獻給孩子。保加利亞哲學家基里爾瓦西列夫說: “愛的微笑象一把神奇的鑰匙,可以打開心靈的 迷宮。它的光芒照亮周圍的一切,給周圍的氣氛增添了溫暖和同 情、殷切的期望和神奇的幻景。”微笑是一種無聲的親切語言、動人的音樂,它永遠是生活中明亮的陽光。因此,我們的教師要像倪萍那樣把微笑帶給學生,像鞠萍那樣富有童心童趣,像宋世雄那樣善于渲染課堂氣氛,要像尹相杰、于文華演唱纖夫的愛那樣充滿激情 ,要像勘探隊員那樣認真挖掘學生潛在的能力,要 像廉頗那樣敢于承認自己的過失。“知識的瓊漿之所以能緩緩地流入學生的心田,是以師生之間的真誠之情為橋梁和紐帶的。”教師絕不能以權威和警察的形象

14、出現在學生面前。還是剛開始摘“愉快教育”的時候。一位被學生背地里稱之為“兇神”的教師約我們聽他的一節課,看看他的課是否也是愉快課,他經過精心的構思,充分地醞釀了“感情”,笑容可鞠地上了一節地地道道的死課”。課開始學生為他那難得的“困難”的千載難逢的微笑感到困惑,心想老師今天可能是吃錯藥了,往日的兇神今天變成了狼外婆,孩子們心里嘀咕著“小心點吧,今天又不知該哪位倒霉啦”。一位同學正回答著問題,這位教師模仿別人的作法摸了這位同學的頭,誰知他剛一伸手卻在學生的身上形成了十分敏感的條件反射,一哆嗦連下邊的話嚇得丟了。心想“真倒霉,這回又說錯了”。機械地把頭躲到一邊,做好了再次挨打的心理和生理的準備。還

15、有一位教師教自己孩子所在的五年級班的數學課,這位老師不能說對自己孩子不嚴格不認真負責。在小升初的考試中他兒子的數學成績大大低于語文,只得了一個一位數,他看到成績單時連續說了好幾個“不可能”。老子對兒子清一色的“斥責教育”,采取強制性手段和懲罰性威脅來管理孩子,忽視與孩子的情感溝通,久而久之形成了代溝”。孩子平時不會不敢問,作業和考試的高分都是抄來的。 有的教師以歧視的態度對待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有的拿學生的名子挖苦學生,甚至有的還遷怒到孩子的父母,他們有的在課、上挖苦了學生,回到辦公室還要唇罵家長。一次有位教師回到辦公室氣沖沖地說: “某某家繁生了一窩子笨種,讓老師遭罪受罰。計劃生育講究少生優生

16、,在生育政策早就該增加上剝奪智商低的笨種們繁衍后代的權利!只準他們結婚,不許他們生育!這樣才有利于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我們認為:科學家不一定會生出科學家,笨種父母也不一定生得都是笨種”,但不聰明的老師一定會教出種學生來。我們的教師應該認識到:學生本來是很聰明的,是我們起主導作用的老師不注意教學方法的藝術性,學生蘊藏著的智慧得不到點燃而泯滅,久而久之便使我們的教育對象學生逐漸地變得蠢笨起來。要提高整個中華民族整體文化素質,就是要通過我們教師辛勤的藝術的勞動使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都能學會,使那些所謂的“笨種”變得都聰明起來。 世界上最大的愉快莫過于人間的愛。學生最大的愉快是得到心目中老師

17、的愛,這愛使學生感到目前的一切都那么美好,這愛使學生能戰勝一切艱難困苦。這種愛是教師通過一個個期待的目光、一個個鼓勵的微笑、一個個贊許的點頭的語言動作表情等傳遞給學生親切、平等、愛護尊重、激勵等人類最崇高的情感信息。即使使學生在出現錯誤和困難時也不要妄加批評指責,給學生應是引導、點撥和期待,使學生從中得到鼓舞和力量。愉快教育的準則不是說教是聆聽;不是訓斥是接納;不是遏止是疏導;不是做作是真誠;不是解答是領悟;不是表面屈從是內心轉變,師生共同構建教學主體,實現教學過程默契配合的最佳化,我們教在教學過程給予學生的是:投之以愛,授之以法,啟之以智,激之以奮。我們的教師有眼不去看社會的陰暗面,有鼻不去

18、聞個別角落的腐臭味,保持清貧本色時時向我們的學生奉獻自己的全部精力、智慧和赤誠,而用滾燙的愛把我們的課堂變成美好的人間。 二、提供友好合作的課堂環境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提供健康友好的合作環境。合作的人際交往關系,是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心理環境。的又一必要條件。課堂教學環境主要是人際交往環境。師生合作、生生合作、個體與群體合作,是教學環境交互決定的重要變量,也是教書育人的一個重要方面,沒有人際合作,就無法實現和諧愉悅的教學活動。 1、語言合作。課堂中的大部分信息傳遞、語言行為是一種基本媒介。作為交際工具的語言、對話過程師生應相互關注密切合作。發言者不但要善于說,還要善于聽,并注意留給對方發言的

19、機會;參與對話必須仔細聽、正確理解別人表達的意思,并對別人的意思發表自己的意見。 2、環境合作。 教師的講桌不要離學生的太遠,講臺不要過高,不要使教師束之高閣,學生的桌與桌之間距離不能太遠,造成同學間的老死不相往來”之勢,優差生合理搭配,使學生學有目標趕有方向。適當地組織前后桌間交流。因為,相互面對面的形式才能激起討論、對話和交流的氣氛,縮短了人際交往的空間距離,有利于集體意識的形成。3、個體合作。 目前課堂教學活動基本上是師生互動,生生之間、群體之間的互動較少,這不利于學生主體性和集體教育力量的發揮。因此,加強生生之間、群體之間的交往和溝通,在學生之間的交互作用中,課堂教學中的“小組學習”活

20、動,是最直接的積極的交互影響形式,它有利于擴大參與面,有效地促進學生對其他同學和學習有困難學生的責任感,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教師可組織小組之間、排行之間、男女生之間的交往,如組際交流、際互查組際競賽、組際討論等來促進群體之間的交往。 三、同學情要誠 同學團結友愛,積極向上的人際關系,健康純潔的思想感情,有助于優化課堂教學。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時時注意協調人際關系,讓同學以贊許的態度對待同學學習上的成功和某個方面的突出表現。同學有了進步,要給予發自內心的熱烈的鼓掌。這種掌聲無論次數的多少,也要使人的心靈得到震顫。鼓掌,純然是一種感情的自然流露,贏得掌聲無疑會成為一種很大的推動,產生奮進的欲

21、望。在教師的引導下,有節奏的“人工化”的掌聲,盡管秩序井然,節約時間,但它牽強形式主義而缺乏刺激和真誠。一個班在同學需要激勵的時候有沒有學生自發的掌聲反映了一個班級的文明程度,也是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一種表現。另外要學生以友善的態度對待同學學習上的失敗和遇到的困難。“教育學生關心他人”是我們的道德目標之一,團結互利、互利互惠的協作精神,是一個民族能否自立于民族之林的無形支柱,這種精神必須有一個較長時間的培養過程而民族劣根殘余的表現,幾千年封建社會愚昧落后的痼疾的積淀“妒忌”在小孩子的頭腦中有所呈現,及時加以教育滲透就是在課題實驗過程中的德育的所在,就是學科教學中的潛移默化施加的一種影響。“共同進

22、步”是愉快教育追求的主要德育目標之一,這一目標直接得益于班級整體素質的提高,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同學間相互輔導,相互測試,相互督促,相互競爭。課內開展的競賽多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客觀上強化了互助意識,使同學間友好合作,積極向上。教師為學生們創設一個友愛、團結、合作進步的良好心理環境,使人人都生活在集體的溫情之中,無拘無束、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獲取知識,讓兒童人人都得到愛個個都學會愛。 激發學習興趣是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心理環境的主要途徑魯迅先生曾經說過: “往昔的歐人對于孩子的誤解,是以為成人的預備,中國人的誤解是以為縮小的成人。直到近來,經過許多學者的研究,不知道孩子的世界與成人的截然不同,倘不先

23、行理解,一味蠻做,便大礙于孩子的發達。”人們稱教師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個“工程師”就要在熟練了解和掌握兒童、少年的心理特點、年齡特征的基礎上去傳播知識,開發智力、 塑造靈魂。 我們做為小學教師特別是低年級任教的老師必須了解孩子的心理,用一顆童心去窺測小孩子的內心世界。孩子的心中有許多密碼,孩子的興趣愛好、心理需要、年齡特征和性格特點就是這些密碼的組成部分,只有破釋這些密碼才能找到科學的、適合孩子特點的正確有效的方法。學會用童心去窺測小孩子的內心世界,這是教師素質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搞好“愉快教育”的重要條件之一。大家都比較熟悉的一幅國外美術品“HOW SO”意思是“怎么會這樣的?”“整個畫面

24、上只有男女兩個孩子。小男孩寬張褲帶,小女孩弓1頸張望,驚奇地看到男孩的兩腿交叉處多了那么一塊“腸子頭”,發出:,“你怎么會是這樣的?”喊叫。九五年春節文藝晚會,兒童舞忉蹈大年夜編導人員專門設計了小女孩扭掉褲子的一幕,這些都增加了藝術的感染力,給人以純真美的感受。這些假如都換成了成年人則會丑得不堪入目。孩子的童心的揣摩還要我們認真地回顧自己的童年。說到死的滋味沒有幾個人嘗試過,要說童年都是我們每個人經歷過的時期。我記得小時候最愛聽老太大或比自己大些孩子“拉呱”,說那些傳了一代又一代老掉牙的神呀鬼呀的故事,盡管情節都十分簡單而且千篇一律,但對那時的我和我們有那么大的誘惑力,聽了一遍又一遍,達到熟記

25、成誦,刀刻斧鑿般的留在記憶的深處。終生難忘。還記得自己總愛“發唆”,滴水成冰的大臘月天,在大孩子的慫恿下用舌尖去舔門外的鎖頭,舌尖粘掉一塊皮甚至還滴出血來,并不感到“上當”這就是特殊年齡段孩子的正常行為。 教師時刻不要忘記。小孩子總是小孩,小孩子的基本年齡特點就是好玩、好動、好奇、好勝。教師要充分利用小孩子的這些心理特點,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是課堂教學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證,喚起學生的興趣和愉悅才能創設出愉快良好的教學心理環境。一、利用兒童的好奇心理設計演示或利用電教媒體引導生動眼多“看”好奇,是孩子的基本特點,眼看是人生獲取知識的主要渠道之一,俗話說“學藝不如偷藝”,這個

26、“偷”就指有心計地去看。語文教材中的有些內容學生是缺乏感性認識的,北方的孩子不熟悉江河、碼頭,南方的娃娃從沒看過下雪與結冰;鄉下的孩子不知道公園是啥樣,城里的孩子對山路的崎嶇和泥濘缺乏直接的感受。這些我們的教師就要變抽象為具體,變閉目想象為親眼觀看,變教師的語言描述為實物演示。如瀑布一文中的瀑布。烏鴉喝水一文中的瓶子里放入石子使水位升高,撈鐵牛、稱象等文中的行船、水的浮力學生都是缺乏具體印象和生活體驗的,這些都需要教師做模擬式實驗。學習看月食一文,宇宙間各星球的運行對于二年級的小學生來說更是一個新奇而又陌生的世界,教師就利用三球儀做太陽、地球、月亮三個天體運行軌跡的演示,不借助直觀的教學手段只

27、憑教師講學生是弄不明白的。看,是新教材的一個特點,也是教材編寫者的一個要求,“看圖學詞學句”、 “看圖學文”、 “看圖說話寫話”都強調了“看”,又強調了“圖”。這“看”和“圖”就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在此文以后和段落里要涉及到一些數學課堂教學實例,這里出于兩種考慮一是愉快教育是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模式和突破口,課堂教學是落實素質教育的主渠道,而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心理環境是進行“愉快教育”的切入點。愉快教育強調兩全,即全面落實國家的教育方針,面向全體學生。要使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教師也必須全面發展,最起碼小學的語文數學學科都要精通。二是語文數學都是基礎的工具性學科,在一些廣大的農村

28、小學的低年級都是由一個教師任教,我們早在88年就探討實驗的愉快教育就是從農村基層學校抓起的,語文數學一起搞的,實踐證明:小學實行愉快教育語文、數學乃至其它學科都要同步,要取得好的實驗效果各學科也必須協調同步。數學知識本身枯燥抽象,學生學起來興趣不高,教師要利用孩子們的具體形象思維明顯優于抽象思維的特點,教學中盡量借助實物模型、圖片、投影、直觀可感的教具演示,使抽象的數學 知識形象化。88年開始搞實驗使用的還是改版前的教材,第一冊27頁11題:“ 同學們排隊做操,小紅的左邊有5人,右邊有6人,一共有多少人?”此題對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是一道難度較大的思考題。在解決這個難題時,第一步繪制了一張學生做操

29、圖,把中 間的小紅用紅色繪制,讓學生進行觀察,數一數,想想怎樣列式。第二步直觀演示:教師站在中間充當小紅,找5名男同學站在教師左邊,6名女同學站在教師的右邊,排列為一個橫排,重新讓同學們數一數,想想如何列式。通過這樣直觀演示,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可以順利列出算式,明白了計算中要涉及到左邊、中間、右邊三個量的道理。語文中的插圖和數學教材中的主題圖都是教材的重要組成分,但教材中的圖便于學生的個體觀察而不便于教師的集體指導。在實驗中教師做到了不走樣的將原圖放大成彩圖以便于低年級學生的觀察和教師的指導。如改版前的一年級數學教材66頁13題,是學生接觸的第一道全文字的應用題,原題是這樣的“草地上有

30、8頭大牛,有3頭小牛,草地上一共有多少頭牛?”要畫好這幅畫,沒有原圖作參考,大小11頭牛的形態又應該各異,實屬給了題目要求創作出一幅多牛圖來。如語文課我們也要當紅軍、溫暖中毛主席、周總理的形象,這些都是難度較大的。為了課題實驗,老師們犧牲了自己的業余時間,但在繪制圖的過程中加深了對教材的理解,積累了一套資料,提高了自身的素質,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贏得了練習時間和參與機會,增強了課堂教學的活力,提高了教學效率。 最近幾年城鄉電化教學的實施為“愉快教育”的實驗注入了、活力。 富饒的西沙群島一文是一篇描寫祖國南海美麗風光的課文。絕大多數學生沒見過大海,對于大海的奇異景色,陌生、新鮮、好奇,教師采用幻

31、燈教學,把五光十色的海水、嬉戲的魚群、蠕動的海參、披甲的龍蝦、美麗的珊瑚海灘上各種各樣貝殼、龐大的海龜、不計其數的海鳥。這些奇妙的東西盡情地層現在學生眼前。學生邊眼觀畫面,邊聽其中之解說,深深地陶醉于西沙群島的五彩繽紛、千姿百態的神奇世界中,產生新奇感,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在教學刻舟求劍一課時,首先給學生放錄像,使他們從整體上感知文章內容,錄像那豐富多彩的畫面:長江美麗的景色,求劍者的一舉一動;:船夫的哈哈大笑,優美的音樂,動聽的解說,創設了一種優美的情境,學生從中領悟道理,對于電教媒體的運用,不能僅僅停留在表面,淺層次上,而應通過電教媒體的實質性功能。使聲、光、色有機結合,視聽同步,以聽促思

32、,展開聯想;讓媒體、教材、教師、學生四位一體,有機結合;傳統媒體與電教媒體有機結合,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正確運用電教媒體,把學生引。人到作品的特定氛圍,如臨其境,展示了課文的情景,將知識融于歡樂的畫面之中,促進學生智力發展,達到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境地。 二、利用兒童好動的特征,引導他們動手多“做” 愉快教育的實質就是要使全體學生主動積極愉悅地參與教學活動。想方設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造動腦、動口、動手、動筆的機會,使之手之所動、目之所視、耳之所聽、心之所想,手目耳心協調統一。這樣一可以加深理解,二可增強記憶,三可提高興趣,真正把學生推向主體位置,讓他們以主人的姿態出現在課堂上,愉

33、快地探求知識。我們堅持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作為教改的首要問題,向課堂教學時間要質量,向教育科學和教學方法改革要質量,把素質教育落實到課堂教學上,落實到學生素質的提高上,實現課堂教學的高效化。江蘇常州市教科所邱學華老師曾提出課堂高效化五個主要因素“學生主動參與程度;學生掌握知識能力的方法和水平;學生當堂練習的數量和質量;課堂信息反饋暢通的程度,能否得到及時反饋及時調節;充分有效地利用時間”。為了使課堂練習教學達到高效,便于學生動手,自88年實驗開始在課上學生使用小黑板做練習。小黑板的使用有如下幾點好處:可以使信息全面、準確、及時得到反饋,學生把做完的練習面向老師放到胸前,。能準確把每個學生的速度、

34、正誤及時反饋出來:可以避免過多的齊聲回答,減少聲音干擾;可以面向全體,人人都有練習的機會;避免濫竽 充數,有利于教師對個別同學的錯誤進行及時矯正,有利于減少 因教師挨桌巡視對學生的干擾;有利于提高學生寫字水平,從小為學生提供了寫大字的機會。教師用大黑板,學生用小黑板,使粉筆頭對小孩子誘發的好奇心得到滿足,因此,書寫格外認真,留下的記憶深刻。新生入學前兩周完全用粉筆寫字,減少鉛筆、紙張不必要的浪費。語文科可以使用到二年級數學科可以使用到三年級,更適用于數學的課堂練習和學具擺放,用完掛在課桌的一端,下課后到室外除塵,經濟方便。在小黑板的使用中教師 要加強指導。使用前要在板面上畫好暗格。為保證板面的

35、整潔, 一但寫錯不許擦改,打個“X”后換個位置另寫,從小培養學生講究整潔、認真書寫的習慣。與小黑板匹配的是課堂練習卡,卡片內容要圍繞教學目標設計,語文可以寫課后題、基礎訓練題、課文中的字、詞、句訓練的內容等,卡片的答案有的要學生口述,有的要學生在小黑板上寫出答案,以避免學生會說不會寫的情況發生。數學可參考教材設計:基本口算題、法則填空判斷題、選擇題、應用題、算理與計算過程敘述題等。這些卡片除應用于課堂教學外,學生早晨到校后第一件事就是自覺地到講臺前把前一天的卡片復習一遍,放學前由值日班長對當天的卡片檢查一遍,個個過關,激發了學生自己檢查的積極性。教師在備課中不但要設計教案,還要設計卡片,用毛筆

36、書寫卡片,有效地提高了教師的大字書寫水平,使教師的三筆一畫基本功練習落到實處。又如語文教學中的偏旁部件組字,把合體字按結構排列、形近字組詞、找近(反)義詞、選詞填空、詞語歸類、把詞語排列成句子、把錯亂的句子排列成一句通順的話。數學教學中的給應用題選擇條件問題和算式及線段圖等。教師設計懸掛移動組合式操作練習卡片,讓學生移動操作,這樣就會使僵化古老的練習形式活起來,增大練習的密度,調動學生參與的情趣。數學中的“動手做”有利于學生將感情認識上升到表象并形成概念,有利于他們用“經驗”來分析數學知識,有利于優化課堂結構,同時促使學生左右腦協調發展,有益于身心健康。小學生凡事都要自己親手做一做,教學過程盡

37、可能為學生創造操作機會:讓學生去畫一畫、擺一擺、拼一拼等方法,把靜態的書本知識化為動態的數學實踐,積極創造活躍思維的條件,強化學生“手指頭”的活動頻律,加速學生的思維發展。教學改革不能在花樣上下功夫,應在實效上做文章,如小黑板、算盤等它們都是原始的古老的“笨”法,這些老法笨法只所以能流傳至今,可見它們的科學性和生命力。三、注重學生的思維訓練,引導學生動口“多說”在學生的基本技能中“說”和“寫”占據著重要地位。俗話說“好人出在表達的重要性。語言表達是思維的外殼,在課堂上學生的發言不積極也很難做到思維的活躍。我們培養學生說的能力的主要途徑也必須選定在課堂教學過程和課外活動中。 1、教師要善待學生的

38、發言。 -小孩子在學前階段一個突出的毛病是搶話說,但我們的課堂教學中出現了反常現象,(幼兒園邊園長捂嘴)特別是高年級變得沒人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人包辦說,把教與學的活動變成教師講“書”。在有人聽課或進行觀摩活動中提前預習,讓學生背答案,教學過程變成教師編導學生演戲。由搶話說到“逼著說”,充分暴露了我們課堂教學的“病態”。小孩子在人多的時候說話很少忌諱,一年級學生說話還很勇敢,到二年級開始分化,好的學生舉手多,多數學生不說話,其中不少成績不錯的學生不敢講。究其原因,是過去的失敗(包括別人的失敗)引起(主要是老師)的否定態度在心理投下的陰影。學生發言難免會出錯、卡殼。我們在實驗中允許學生說錯,允

39、許學生反復修改,多次重說,鼓勵學生敢說。課堂上只要說話,無論正確與否,哪怕瞎說,都要視為一種積極的表現,學生說錯只是內容上的失誤,而他有膽量開口,是心理訓練上的成功。要善待學生的發言。學生的發言都是通過專心聽講、開動腦筋、發揮個人創造力而得出的結論。在課堂上教師提出一個問題就有一部分同學爭著要回答,有的急得從座位上馬上站起來,這時教師要說: “老師相信你能正確回答這個問題,不要著急,老師會給你準備更難的題目,這個題目老師要留給學習有困難的同學”;對于那些猶豫地舉起手來的同學老師要鼓勵他們:“大膽些,站起來說說你的意見”:對回答不完整的,教師要說:“就差那么一點點,你再跳一下桃子就會摘到手里”;

40、對學生的正確發言要給予熱情洋溢的贊許:“你說得真好!”、“XX同學詞用得太貼切了”這些聲情并茂的鼓勵,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學生動口“說”的能力通常是通過在課堂上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的形式進行培養的。為了善待學生的發言,在閱讀教學中可以采取如下策略:(1) 讓學生再讀課文,解決學生悶不作聲的問題。課堂上教師提出問題后學生悶不作聲,原因是學生沒有真正讀懂課文,心中沒數,不敢冒然發言,還在思考。教師要讓同學們再次認真讀一遍課文,叮囑學生邊聽邊想。 (2)讓同學重復教師的提問解決答非所問的問題課堂上學生對教師提出的問題回答得不著邊際,說明學生沒有聽到或沒有聽清教師提出的問題,平時缺乏聽的訓練,教師應

41、抓住這一訓練契機,問班內的其他同學:“誰聽清了剛才老師提出的問題,站起來重復一遍。”表揚認真聽的同學,讓回答問題的同學重復一遍教師提出的問題,思考如何回答,并強調課上要認真聽老師和同學的發言。(3)讓同學多次比較,互相學說, 以解決只能重復書本語言的問題。有些同學理解課文時只會重復書上的語言,這表明學生平時不會讀書,缺乏讀懂詞句的指導。可讓說得好的同學來說或教師進行示范讓同學模仿。(4)讓同學相互補充,再合起來說,以解決表達不完整或說話散亂不夠深刻的問題。學生出現回答問題不完整的現象,說明學生對課文內容理解上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教師可讓其他同學進行補充。等回答全面后再讓最初回答問題的同學合起來說

42、完整。(5)讓同學來進行比較篩選,以解決出現多種說法的問題。課上學生對教師提出的問題出現很多種說法,出現了多個答案,這正是教師拋石澈浪的好契機,教師決不能肯定哪一種或否定哪幾種,放開手讓同學去分析、去鑒別、去爭論、去辯解,這比得到一個完美的答案要珍貴得多。(6)讓同學評論對比,以解決部分同學精彩回答的問題。有的同學對教師提出的問題理解得非常好,講得非常精彩。教師不能只是贊揚幾句或讓全班同學鼓掌一陣就了事。要抓住學生的閃光點借題發揮,繼續提出“剛才這位同學回答得怎么樣?”在同學們都認可精彩的基礎,讓同學模仿,盡而讓同學們回答的都精彩,使這一理解變成全班同學的共識。2、根據題目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會

43、說數學課是以思維訓練為核心的,離開了語言的訓練也就不存在思維的訓練了,不教給說的方法也就沒有說的能力的培養,也不可能激發起持久的說的興趣來。第一,在數學教學中,計算題引導學生說清楚思維過程,在應用題教學中,堅持讓學生用數學語言說清題意,分析數量關系,按運算順序口述解題方法。第二,在操作中把動作思維和語言表達有機結合起來。說說自己是怎么想的,又是如何動手的。第三,訓練學生說話連貫完整。如低年級數學的語言訓練:(1)抓好說完整話的訓練,盡量不說省略句。(2)抓好使用單位名稱的訓練,數數、數物帶上單位名稱,看算式發揮想象加上單位名稱。(3)看圖看算式進行說好三句話的訓練:先是什么情況,后是什么情況,

44、結果怎樣。讓學生把靜態圖和算式看成是動態的物,說出這些物的發展變化和最后的問題與結果。(4)說完整連貫的話,要教給學生必要的敘述句式。條件、問題也就是應用題的結構層次的敘述:題目先告訴我們什么,又告訴我們什么,要我們求的是什么;計算過程的敘述: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抓住問題的分析敘述:要想求什么,必須先求出什么,或要想求什么,必須先知道X X和X X兩個條件,X X題題目中已告訴了我們,X X沒有直接告訴我們,要求出最后的問題必須先求出X X來。第四,課堂鼓勵學生討論并設法激起學生對不同意見的爭議。在這種爭論中促使學生獨立思考,活躍思維,使學生在熱烈的民主氣氛中獲取知識。下面轉述的是

45、96年:個三年級數學愉快教育實驗班教師在教六冊“年月日”一章46頁一道題的課堂教學片段:教師指名學生讀題“為了算出全年的天數,平平把12個月的天數加起來,你會用簡單的方法嗎,列出算式。”讀完題教師激勵學生“平平的算法肯定夠麻煩的,我相信咱們班的同學都比平平聰明得多,會想出很多簡單的方法來,把你們的算式寫在自己的小黑板上,一會兒老師要你們到講臺上講述算理。”學生們每人都默讀一遍題后進入了緊張的思維境界,在小黑板上列著自己認為最簡單的算式。幾分鐘過后劉海洋同學拿著小黑板第一個走上講臺,亮出“31X7+30X4+29”的算式,他說: “平平算式太羅嗦!”接著講述自己的道理。老師表揚了他。付立軒同學很

46、不服氣,“騰”地站起來說: “劉海洋的算法雖然比平平簡便,但也夠麻煩的”。說完亮出算式:30X11+29+7,他也講述自己的列式理由,這時同學們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掌聲稍停張小磊就在座位上急不可待地說: “老師,我的算法和他倆的都不一樣”。還沒等老師說話就已走到臺上亮出了。小黑板:30X12+(71)。這時探索科學奧秘的求異求新的思維火花完全被點燃了。劉亞鵬同學又向老師報告,他的算式與前三位都不一樣,他的列式是:31X12(4+2)。四塊小黑板整齊地排列到前邊的大黑板上,四位同學各講了自己的算理,同位間已經議論開了,整個教室出現了一片議論聲。這節課秩序不算井然,但它確實是節好課、活課,教師不是

47、把知識的果實拱手相送,他要學生享受的是知識探索的樂趣。數學雖然有大量的枯燥的數字計算、邏輯推理、機械的公式推導、永不變更的法則,數學學科本身存在著許許多多有趣的規律和誘人的奧秘,教師正是抓住了這一點,創造了良好的教學意境,使學生在探索中品嘗到樂趣。四、利用韻律便于兒童記憶的特點,教師在揭示規律,教給方法中多“編” ,編一些瑯瑯上口的兒歌等教給學生,讓他們借助記憶掌握某些知識的規律:則會呈現出另外的效果。如語文教學中教師們熟悉和運用的漢語拼音形體記憶歌、四聲標位歌、拼讀規則歌,還有有些形近字的區別也有許多順口溜,如“堵巳SI)不堵己(jI),半堵是個已(Y1)”。 這些富有韻律的東西將會伴隨人的

48、終身。又如教第四冊看圖說話寫話擦玻璃一課教師就編了一首順口溜:多圖說話也有法,一幅一幅細觀察,每幅弄清畫什么,排列順序莫弄差;根據畫面來想象,六個要點別落下;過度詞句運用好,然后連成一段話。”雖不高雅,但體現了教材的(五點)要求,并教給了學生學習方法,便于記憶,順應了兒童的心理,有利于學習興趣的激發。 五、根據小學生好動的特點,引導學生多“玩”低年級的小孩子常常是玩和學分不開,人們也經常責怪孩子們“連干加玩”,連干加玩就是小學生的突出特點。因為小學生的有意注意時間在10蟬15分鐘之間,這就要求在低年級的課堂教學中注意變化教法的花樣,寓教于樂, “讓兒童在快樂的學習與生活中得到發展,在發展中得到

49、快樂”,充分體現“快樂加發展”這一“愉快教育”的理論精髓。(一)把游戲引進低年級的課堂教學“過家家”、“將軍包”、 “石頭、剪子、布”、“ 拉大鋸扯大鋸”,那些古老而又人人熟悉的孩子們的游戲,穿過廣袤的時空一代代的玩著,又不知傳到何時為止。兒童集中注意時間短而且不穩定,要他們老老實實地坐上四十分鐘,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于是教師要在教學中想方設法把游戲引進課堂。在低年級的識字教學中可采用如下游戲形式:l、 “開火車”。學生學過的生字當中有好多是音近字, 教師先在黑板上寫出一個音節,讓學生說出這個音節的宇學過的有哪些。為了使學生搞清楚這些音近字的意思,來個“開火車”,從每一行的開頭的第一位同學說起依

50、次往后來每人給一個字組一個詞,這樣既能讀準字音,又可理解字義。2、 “送信”。教師把學過的字按“形近”分組,學生念兒歌,教師當郵遞員把“信”(生字卡片)送下去。然后教師讀生字,學生:將信”逐個送回,領一遍,再把字貼在小黑板上。 “回信”送完后,再來比較這個字的異同,先比異,后比同,最后通過組詞和口頭造句,使學生熟練掌握。3、 “添筆畫組字”、 “拆部件讀字”。如“大”字添一筆是什么字,給“日”字添一筆是什么字;“閃”“香”“背”“要”等字,拆掉某一部分又是什么字。 4、“開一朵花,看誰開得最美”。教師在黑板上畫一朵花,在花芯上寫出一個字,然后讓兒童在花瓣里填上學過的字并與花芯的字組成詞,填好后

51、小朋友進行評議,誰開得花最美(組詞快,搭配合理)。5、接一個詞,看誰的腦筋動得快。如下下雪雪白白花花生生產下車車工工廠廠長長大下山山水水牛牛皮皮衣6、想一想,看誰想得快,找得快。教師將比較難讀、難認、難寫的字拆開,將它們的部件偏旁貼在黑板上,然后把另一半做部件的獨體字發給學生,讓他們到黑板上組裝。數學低年級常用的數學游戲。在小學低中年級的數學課教學中,適當運用數學游戲,能活躍課堂氣氛,培養學習興趣,使練習形式多樣化。l、排數字在一年級學生認識了10以內數后,教師準備010的數字卡片,分別發給學生,老師發口令,學生按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2、對口令為了練習10以內數的組成,可以做對口令練

52、習,例如進行“8的組成”練習時可先由教師報出一個數“3”。然后學生回答3與5組成8,也可以用手拍、伸手指、出卡片方式。其做法為:師:3和 幾組成8。生:3和5組成8。師:把8分成3和幾?生:把8分成3和5 ,這種方式既可以師生對,也可以學生相互對。3、找朋友 練習數的組成的另一種游戲是發給每個同學一張數字卡片,然后請36名同學拿上數字卡走到講臺上。教師宣布今天做拼10的游戲,于是這些學生就到下面同學中去找和自己拿卡片的數合并起來是10的朋友。找到后,手拉手走到講臺前,面對大家:一個說我是“3”,一個說我是“7”,共同說: “3和7合并起來就是10”,也可以用算式與結果相等的數字卡或用數字卡找算

53、式卡來進行找朋友的游戲。4、拍電報游戲開始教師對大家說“現在我們來當小通訊兵,收發電報要又對又快,注意保密不能讓同位同學聽到,看那行的任務完成的最好,每行的最前排的一位同學發報,中間的同學傳遞最后的一位同學收報。開始教師拿出或說出一道算式或文字題及應用題例如“10 7”, 每行的最前排馬上告訴后一行的同學說“得3,拍完報后由最后一位的同學報告他得到電報是多少。最后評出傳遞快、紀律好、保密嚴的一行來。5、“投信”教師在試題卡片上寫好不同結果的若干算式,在教師的學具箱上寫出對應的幾個算式結果,然后把卡片分發給一部分同學,在教師發出投信的指令后,學生走到講臺前向同學們讀完算式及結果后投進對應的信箱內

54、,最后大家根據投得又快又對評出優秀投遞員。 6、爭紅旗教師分別把比賽題目寫在小黑板上,畫上紅旗,然后發給每行的前排同學,教師發令后,每人算一題,如果前一位同學算錯了,后一位先幫助訂正,然后再算自己該算的題,一個接一個哪組又快又對得多,哪組就爭得紅旗。7、猜算式教師報一個數,例如8。要求學生猜出教師所想的算式,學生可以猜3十5:8,2十6:8,也可以猜102:8或113:8等。猜過一會后,教師可以任意指定一個同學說他猜對了。這實質是教師在“騙”學生,但它卻調動了學生思維的積極性。8、排卡片每個同學準備一套算式卡片,教師說“請你們把得數是5的卡片排出來,看誰排得又快又不漏掉。這些卡片根據學生所學的

55、知識,可以是加減算式,也可以是乘除算式。9、開火車一般用式題卡片進行,可提前在一塊大紙板或助教板設計, 如下圖:(p23)再準備若干張小紙板,鄉口“9+”的反面可寫15”。 小紙板是活動的,插在大紙板上方。先算“9+”下面的各數,后算“15。老師指定學生按座次橫行或縱行輪流說出得數,要求脫口而出,不讀算式,通過經常性的訓練,加快了計算速度。(二)戲劇表演語文教學中,根據課文的類型和特點,引導學生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運用戲劇表演等形式,使預先的語言訓練伴隨學生熱烈的情緒和急切的表達欲望,使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全文表演、戴頭飾表演在實驗中教師都沒少搞過,實踐證明,這些表演適合課外活動,不宜課堂教

56、學操作,也不便于多數人參與。公開課摘一段表演多是教師在課前排練指導不是在課堂的即興發揮,這樣的表演是不可取的。我個人認為表演是表情朗讀的活化,即是有感情、有面部表情、有動作、有角色的朗讀,是以檢查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培養朗讀及想象能力為目的的。因此,我們不要急于讓學生表演,而是先讓學生分析劇本當“導演”,然后自然地進入角色。讓學生先讀書,邊讀邊思考,在理解指導讀好的基礎上進行表演。如烏鴉喝水一課中“怎么辦呢”這句的表演時。教師讓學生理解瓶子很高口很小,里面的水又不多,馬揭喝不著,這個“怎么辦呢”說明烏鴉是怎樣著急的,接著教師又讓學生看圖發揮想象,說說烏鴉急成了什么樣子,有的說(烏鴉口很渴,渴得嗓

57、子里都冒煙了。多想喝到水呀!它的眼睛瞪得圓圓的,兩只翅膀緊緊地捧著瓶子,四周的熱風一陣陣吹來,它的嘴干干的,恨不得一口氣把水喝干。”有的說“我感覺到烏鴉的兩只腳好象在跳昵,嘴巴拼命地往瓶子里伸,心里多著急呀!”另一個同學則說“烏鴉把嘴巴伸到瓶口里,嘴巴離水面還差很遠,怎么鉆也是喝不到水,它靜靜看著瓶子里的水在努力思考著別的法子”理解到這一步教師再讓學生讀、表演。又如:第二冊的燕子飛回來了和小壁虎借尾巴兩文的表演處理。 燕子飛回來了一文中“飛呀,飛呀,”全文重復了三次,教師指導學生聯系上文“春天到了,小燕子跟著媽媽從很遠很遠的南方飛回來”一句進行理解。使學生明了課文中三次寫到飛呀,飛呀”是說小燕

58、子的體力還很差,從遙遠的南方來到北方,走了很遠很遠舶路,感覺到很累很累,讀時要讀得很慢,讀出小燕子飛了很遠的路飛得很累的感覺來。在小壁虎借尾巴一課“爬呀爬”全文重復了四次,讓學生理解時,學生因受燕子飛回來了一文遷移的副作用,也理解為“小壁虎爬了很遠的路,爬得很累”教師啟發學生想一想學習燕子飛回來了是怎樣理解“爬呀,爬呀”的方法,學生自覺地去看上一自然段,從“沒有尾巴多難看哪”及句末的“!”,想到這里的重復表明小壁虎心事重重,邊爬邊想著“向誰去借一條尾巴呢?”又可以看出小壁虎因掙斷了尾巴行動很困難,所以爬得也很慢。在這兩課的表演中教師要加強指導、使學生進入角色。前一課“小燕子”的語氣要緊緊抓住前

59、邊提示語言中的三次“奇怪地問”和一次“高興地說”使小燕子“對農村變化可真大呀”而處處感到驚奇,含而未露地進行思想教育。 小壁虎借尾巴小壁虎與小魚、老牛、燕子、媽媽的對話、表演訓練,使學生體會到小壁虎向別人借尾巴的懇切,心情和很有禮貌的商量語氣,又使學生體會小魚姐姐對小弟弟的親切情感和年輕姑娘的活潑爽快;黃牛伯那種長輩對晚輩的關心及老年人說話的那種嗡聲嗡氣,以及媽媽對孩子天真的責怪和疼愛。通過小魚、老牛、燕子的動作表演,使學生真正掌握了“搖著”、“甩著”、“擺著”這些動詞的不同用法和小壁虎轉身一看,高興地叫起來: “我又長出一條新尾巴啦!”欣喜若狂又拍雙手又跳的動作和語言,這樣既突出了常識課文的

60、特點,又潛移默化地進行了文明禮貌的教育。我們要充分利用學生樂于表演這種心理來培養學生的想象。通過揣摩表演對象的心理、神態、動作啟發學生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發音、語氣、停頓、速度、語調等朗讀方法,培養朗讀的技巧和能力。表演前要留給學生一段時間讓學生在下面自練,當學生處在躍躍欲試、急不可待之時,教師請同學表演,表演后大家進行評論,這樣就會把語言文字的訓練搞活搞實。堅決反對那種少數幾個尖子出盡了風頭,多數人被冷落一邊,不利于形成沸騰的教學群體的花架子。語文教學中的愉快教育的目的在于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教師要始終把握語文教學的本質,把語文課上成讀寫方法的指導課、聽說讀寫的訓練課,根據年段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