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選讀》概論課件_第1頁
《內經選讀》概論課件_第2頁
《內經選讀》概論課件_第3頁
《內經選讀》概論課件_第4頁
《內經選讀》概論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內經選讀黃帝內經一、黃帝內經是一部醫書。 1)為古代醫家托軒轅黃帝名之作,為醫家、醫學理論家聯合創作,一般認為成書于春秋戰國時期。在以黃帝、岐伯、雷公對話、問答的形式闡述病機病理的同時,主張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時主張養生、攝生、益壽、延年。是我國醫學寶庫中現存成書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學、病理學、診斷學、治療原則和藥物學的醫學巨著。 2)黃帝內經書名的含義。 “黃帝”:黃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華夏部落聯盟首領,中國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為中華“人文初祖”。據說他是少典與附寶之子,本姓公孫,后改姬姓,故稱姬軒轅。居軒轅之丘(今河南新鄭),號軒

2、轅氏,建都于有熊,亦稱有熊氏。也有人稱之為“帝鴻氏”。史載黃帝因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黃帝在位期間,播百谷草木,大力發展生產,始制衣冠、建舟車、制音律、創醫學等。 “內”:其含義與“外”相對而言。中醫學概論認為內經論述醫學基本知識,外經介紹醫療技術,因黃帝外經亡佚,無從查考。 “經”:本義指織物的縱線,引申為常道,指常行的義理、準則、法制,也是古人對典范著作及宗教典籍的尊稱。醫書名“經”,說明該書是業醫者必須尊崇的法則、規范。吳崑曰:“萬世宗法謂之經。”內經冠以“黃帝”之名,原因如下:1、古人尊崇黃帝。戰國時期的道家崇尚黃帝,“善修黃帝之言”,積極樹立黃帝在人們心目中的權威,而內經學術思想又受

3、道家思想影響較大。2、崇古賤今。淮南子:“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賤今,故為道者,必托之于神農、黃帝而后能入說。”3、古人但做學問,不求名利。其時風俗又多崇尚古人,且該書非一人一時所作,故書名冠以“黃帝”,在顯示該書重要的同時,也包含該書的成書特點 。黃帝內經由素問9卷,靈樞9卷組成。 是我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 基本內容:養生、陰陽五行、藏象、經絡、病因病機、病證、診法、論治、運氣。 內經理論體系的形成: 1)長期醫療實踐的總結 2)古代科技知識的滲透 3)古代哲學思想的影響 二、黃帝內經的組成。內經理論體系的學術特點: 1)天人相應的這個整體觀。認為

4、人是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同時人與自然環境及社會環境也是統一的整體。 2)升降出入的恒動觀。物質世界處在不斷運動變化中,內經認為人的生命活動也在不斷地運動變化,具體則表現為氣的運動變化,既升降出入。生長壯老已的生命過程則是其恒動規律的表現。 3)陰陽五行的辯證觀。內經認為人體是一個陰陽矛盾的統一體,由于陰與陽之間彼此對立,相互制約,互根消長,相互轉化,并受自然界影響,維持著人體相對平衡。 4)形神和諧的生命觀。中醫認為形為神之宅,神乃形之主。形神和諧是生命健康的最佳狀態。內經的成編標志著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建立,為后世中醫學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內經是學習中醫必讀之書。其內容至精、廣搏、深奧,文

5、字簡迭,用心學習,精益求精,收益無窮,應用甚廣。素問王冰序文中說:“其文簡,其意博,其理奧,其趣深。”素問靈蘭秘典論曰:“至道在微,變化無窮,孰知其原。” 如何學習黃帝內經? 素問舉痛論提出“善言天者,必有驗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厭(驗)于己。如此,則道不惑而要數極,所謂明也。” 下面試從十個方面討論學習黃帝內經的方法。(一)讀通原文 讀通內經原文,然后才能進一步理解其精義,這是學習內經的笫一步。但內經不僅文字古奧,而且同音假借的字頗多。為此,除了要有一定的古漢語基礎外,還必須借助于工具書,才能避免穿鑿字形,妄說字義,錯解經旨。 例:“能”字。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陽勝則身

6、熱,腠理閉,喘粗為之俛仰,汗不出而熱,齒干以煩冤,腹滿,死,能(耐)冬不能(耐)夏。陰勝則身寒,汗出身常清,數慄而寒,寒則厥,厥則腹滿,死,能(耐)夏不能(耐)冬。此陰陽更勝之變,病之形能(態)也。”工具書,包括的種類很多,例如解決疑難字、詞的字典、辭典,查找陌生書名的目錄書,了解學術動態的論文索引之類的書籍等。此外還有研究文字產生、演變和字形結構與字義之間的關系等的說文解字以及訓詁學方面的書等。(二)參閱歷代的注釋及有關資料由于內經文字古奧,旨義深精,初學者很不易理解內經原文的蘊義,特別是理論原則和學術觀點。 要掌握原文中的理論原則及其學術觀點,除了自己在讀通原文的基礎上,運用中醫理論的思想

7、方法,進行思考、探索外,還必須參閱歷代各注家對內經的理解和心得體會,進一步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折。 通過文理知識來通讀原文,關鍵是要掌握內經的理論體系及其學術思想,理論觀點。在學習時,就不應停留在文字的表面上,或受到某些譯文的影響你對內經本意理解。必須善于發揮獨立思考和分折問題的能力,透過現象去探求其本質。如果只局限在文字表面上的理解,或只是為了某些場合的尋章摘句,這就失去了學習內經的意義。(三)學習內經不在于文理,而重在于醫理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水火者,陰陽之征兆也”。 如果只是在文字表面上來讀,水和火,是陰陽的象征,只是從分類和屬性而言。 從醫理去解讀,水(寒)、火(熱)反映出,陰陽的主要現

8、象和特征,陰陽病變特征。故凡是陰盛或陽虛都可現水(寒)之象;陽盛或陰虛都可見火(熱)之象。“陰勝則寒,陽勝則熱”。(四)著眼某句經文而學習,掌握其精義。 以句為單位學習簡單易懂,易于熟記,但對經文之義的理解會有其局限性、偏面性,難以掌握本篇中的學術思想。 素問評熱病論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本篇強調當人體正氣不足,邪氣侵入而發病(虛人感邪而產生的外感病)。(五)以分門別類綜合相關內容,系統性學習閱讀經文。 把有關聯的經文歸類通讀,有系統地學習和掌握,比較全面了解其內容和理論觀點。 (六)通讀完整全篇的經文,領會其本文獨特理論原則和學術思想(以全篇經文通讀學習) 由于各家的學術觀點不同,因而

9、對同一段經文往往會出現不同的注釋,不能準確合理解釋本文的精義和學術思想。對此,我們就須結合本篇的主題思想,上下文義,進行分折,掌握本文的理論觀點和學術思想。 (七)結合臨床實踐應用,深入地理解內經的理論觀點。理論來自實踐又指導實踐。在學習內經時對某些理論原則,在全面深入理解的基礎上,還應當與臨床實踐密切結合起來。通過實踐更進一步深入理解和掌握內經學術思想和理論原則。也有很多醫家認為,內經也是臨床之書。(八)結合其他經典著作的學習,加深對內經理論的理解。 后世許多名醫家的學術觀點都是從內經理論原則發展而來,是內經理論的進一步發展和不斷完善結果。而往往后世醫著易學易懂,因而通過其他經典著作反過來領

10、會內經理論觀點,同時解決內經的疑難點。 如從傷寒論經文中理法方藥,領會其內經治則的理論觀點。素問至真要大論曰:“熱因熱用”。傷寒論317條“少陰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色赤,通脈四逆湯主之。”如難經,內經知要。(九)隨著自身醫學知識不斷提高,領會其經文的精義也不斷加深。 其知識面越廣,領會內經的理論內涵越深,應用范圍越廣。當你二年級,或四年級,或當醫生臨床工作后。在不同階段,你會對經文學習的要求,掌握內容的側重,分折問題的深度就有不同,其領會經義就會加深,感覺其意義更大。(十)與現代科學有機聯系起來學習 內經學術體系的內容包含有環境地理學、環境物理學、環境醫學、環境生物學等。1、內經的生態觀。 素問六微旨大論曰:“亢則害,承乃制,制則生化,外列盛衰,害則敗亂,生化大病。”陰陽互生制約,五行相生相克。 我國生態學家馬世駿提出生態學的五個規律:(1)相互制約和相互依賴的互生規律。(2)相互補償和相互協調的共生規律。(3)物質循環轉化的再生規律。(4)相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