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三灣一海_第1頁
日本三灣一海_第2頁
日本三灣一海_第3頁
日本三灣一海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三灣一海是指東京灣、伊勢灣、大阪灣和瀨戶內海地區,這里是日本乃到全世界 港口最集中地區之一,集中了千葉、橫濱、川崎、東京、名古屋、大阪、神戶等 世界重要港口。三灣一海地區擁有1都、2府、18縣,面積約10. 8萬平方公里, 約占日本面積的29%。自然條件該地區海岸十分曲折,有許多深入內陸的港灣。東京灣為一陷落海灣, 由房總與三浦兩半島合抱,面積1160平方公里,海岸線總長154公里,大 部分水深30米左右。伊勢灣深入內陸70公里,灣口有半島和小島為屏障, 灣內風平浪靜,水深港闊。大阪灣長約 50公里,寬約30公里,為一天然 良港。瀨戶內海位于本州西部與九州、四國之間,是個狹長內海。三灣一 海地

2、區岸線曲折,水深灣多是建港的優越條件。開發港口,陸域條件也是一個重要因素。日本為多山島國,平原面積 十分有限,有利是這些有限的平原多分布在沿海地帶。三灣一海地區就有 一定的平原與港口緊鄰,有利于建立臨港經濟區,對發展對外貿易和臨港 經濟起了良好作用。發展特點日本三灣一海地區依托港口建設和海運物流,有效利用國內外資源, 大力發展具有世界先進水平和規模效應的臨港工業,建立了世界規模的產 業中心,有力促進了國民經濟發展。該地區臨港經濟的發展體現出如下特 點. 八、:重視港口建設,奠定臨港經濟發展的基礎日本對外交通依賴港口,所以自古以來重視港口開發。60年代以來,日本開發三灣一海地區,港口進入大規模建

3、設時期,各港紛紛建設深水港, 以適應經濟發展需要。以東京灣為例:灣內擁有六個重要港口,即千葉港、 橫濱港、川崎港、東京港、梗洋港和橫須加港,六港幾乎首尾相接,形成 沿海岸向東南開口的圈形港口及工業城市群體。大阪灣、伊勢灣、瀨戶內 海的眾多港口也紛紛崛起,在日本太平洋沿岸形成世界上最密集的港口群。 港口建設特別是大量深水碼頭的建設,便于大型海運船舶的進出,為日本 發展臨港工業與海運物流相聯系的臨港經濟模式奠定基礎。臨港工業規模化的發展戰略規模化的發展道路,可以有效降低成本,獲得最大利潤,三灣一海地 區幾乎集中了日本全國的石油化工、鋼鐵機械、建材造船等基礎工業。該地區鋼鐵總量占全國的96%,全國幾

4、乎100%的石化工業和造船業以及絕大 部分汽車工業都集中該地區。三灣一海的太平洋工業地帶,不僅是日本也是世界工業最發達工業區 之一。東京灣西岸的京濱工業帶包括東京、橫濱、川崎,在寬5公里,長約60公里的海岸帶有200多家大型工廠企業,如日產汽車、石川造船、日 本鋼管、日本石油和三菱重工等跨國公司。東京灣東側的京葉工業帶建有 兩座大型鋼鐵廠、兩座大型煉油廠、四座石油化工廠和三井造船等。以大 阪為中心的阪神工業帶分布在大阪灣,在寬 13公里的狹長帶里,分布著 6000多家工廠。優先發展修造船業和海運物流業日本是世界上公認的物流和物流理論最先進的國家,其物流業超過美 國。為了與興建大批臨港工業相配套

5、,發展穩定的大進大出的全球化大生 產方式,日本著力優先發展修造船業和以遠洋運輸為主的海運物流業。日本在二戰后優先發展造船工業,1956年超過英國,造船量一直居世 界首位,常占世界造船定單總量的40%。瀨戶內海是日本造船最集中的地區 之一。日本的遠洋運輸業也領先于世界。對日本經濟貢獻日本貿易立國的重要保證日本是世界上公認的“資源小國”,絕大部分工業需要的原料依賴進 口,同時,其產品也依賴國際市場,是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出口國。因此, 日本確立了 “貿易立國”的基本國策。不管原料的進口,還是產品的出口,都需要通過海上通道與世界市場 緊密相連。三灣一海地區的臨港經濟,大力發展造船技術,制造運輸石油 和

6、礦石用的巨型專業船舶,發展現代化的碼頭設施,提高裝卸能力和效率。 同時,大量大型企業把工廠設在碼頭,在專業碼頭通過流水作業線,進入 車間,加工后的產品又通過出口專業碼頭遠銷國外,既節約用地又縮短周 轉時間,而且海上運輸費用低廉,有利于降低成本。京濱所扇島鋼鐵聯合 企業建造了兩端有深水碼頭的人工島,從原料碼頭起,煉焦、燒結、煉鐵、 煉鋼、熱軋、冷卻直到鋼鐵產品出廠,呈一流水線,避免了往返運輸,縮 短了運輸距離。原料經過3公里流水作業線,產出鋼材便到了島嶼另一端 的深水碼頭,直接裝船運往世界各地。這種高效率的生產方式,為推進日 本“貿易立國”的發展戰略奠定了基礎。日本重化工業的支柱50年代后期開始

7、,日本工業結構開始向重、化學工業轉化。日本的重 工業主要以鋼鐵、造船、汽車為中心。鋼鐵工業原料、燃料,產品運輸量 大,三灣一海地區的運輸便利,適合建大型鋼鐵廠。日本開發三灣一海地 區時,大規模填海造地,建設大型鋼鐵廠,京濱、阪神、中京、瀨戶內海 等地區集中了大部分鋼鐵廠。造船工業,特別是大噸遠洋船只的制造只能 分布在沿海地區。日本三灣一海地區也是造船工業的集中地。汽車工業也 是日本的支柱產業。汽車工業需要靠近原料地,特別是靠近鋼產地,而日 本鋼鐵工業主要集中三灣一海地區,同時日本汽車需要大量出口,因此汽 車工業也主要分布在優良港灣地區,特別是三灣一海地區。日本化學工業以煉油、石油化學為中心。日

8、本石油化學工業原料依賴 進口,為了獲得大量的原料,節省運輸費用,三灣一海地區因其得天獨厚 的自然條件,集中了幾乎全國100%的石油化學工業。三灣一海地區臨港經濟的發展保證了以重化工業為中心的國民經濟的 高速發展,從而確保了 20世紀60年代日本重化工業化經濟發展戰略的實 現。工業區布局原因(1)日本發展工業的原料、燃料大部分依靠輸入,產品又大部分依靠 輸出,面向國外市場是戰后日本工業布局的基本出發點。在太平洋沿岸一 側的許多專業碼頭上,往往通過自動流水傳遞線,將進口的原料和燃料直 接運入生產車間,就地加工;同時,所產的產品也徑直通過出口專業碼頭 由海船運銷世界各地。因此,就這個意義上講,巨型船

9、舶和港口就成了日 本工業原料、燃料的來源地和產品的銷售地。這樣,既節約用地,又縮短 生產周期,可獲得巨大經濟效益。戰后資源來源地域構成的變化,即由戰 前和戰時主要面向日本海一側(如中國、朝鮮等),改變為戰后主要面向 太平洋一側(如東南亞、大洋洲、歐洲、北美洲、非洲、拉美等),則更 是工業愈加集中于太平洋沿岸的直接原因。(2)充分發揮島國位置條件的優越性。日本海岸線綿長,沿海又多優 良港灣,尤其是太平洋沿岸,水深港闊,風平浪靜,潮差不大,適宜修筑 巨港和深水碼頭,便于大型或超級貨輪停泊。目前,太平洋沿岸的各港灣 地區不僅為原料進口和產品出口提供了便利條件,而且船舶結構的日益大 型化又造成海上運輸費用的低廉。(3)日本沿海地帶雖已十分密集,用地緊張,但是近些年來這里由于 填海造陸,已使地價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