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z大力開展水利加快新農村建立許文海水利廳廳長中國水利2006.19摘要:大力開展農村水利,解決飲水困難,保障飲水平安,實施流域治理,推行農民參與式管理,為新農村建立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為推進水利新開展,加快新農村建立,明確了水利工作的思路與重點,著重抓好六項工作,建立六大工程,妥善處理區域開展與流域開展、新開水源與節約用水、水利建立與保護生態、抗旱與防汛、骨干工程與中小工程、水利建立與水利管理、水利開展與水利改革、政府主導與社會投入等八大關系。關鍵詞:水利;建立新農村;作用;任務中圖:F3+S2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1000-1123200619-0009-03建立社會主義新農村,水利擔
2、負著重要使命,面臨著繁重任務。農業、農村、農民是水利效勞的傳統領域和對象,在新的歷史階段,水利已由田間地頭走向千家萬戶,從傳統的灌溉效勞拓展到為農村飲水平安、防洪保安、生態維護、糧食生產和經濟開展提供效勞充分發揮水利在新農村建立中的根底作用水是生產、生活、生態的根本要素,水利是農業的命脈。省大局部區域氣候枯燥、降水稀少且時空分布不均,區域性的人、地、水組合極不合理,是農村開展的重要制約因素。多年來,正是基于對水利重要作用的深刻認識和高度重視,通過深入持久的農田水利根本建立,逐步改變了惡劣的生產、生活條件,促進了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和農村面貌的顯著變化。大力開展農村水利是農村生產開展的重要前提目前
3、,省總供水量已達122億m3,開展有效灌溉面積135.5萬hm2,興修梯田186.5萬hm2,集雨節灌面積35.2 hm2。依托已建水利設施,以占總耕地缺乏40%的灌溉農田生產了占總產60%以上的糧食和絕大局部經濟作物,解決了溫飽問題。推進現代農業建立,強化新農村建立的支撐,不斷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必須進一步加強水利根底設施建立。解決飲水困難,保障飲水平安,是農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條件飲水問題是廣闊農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根本利益,也是困擾農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突出矛盾。省通過已建的一大批農村供水工程,解決了農村795萬人的飲水平安問題,改善了農村的生活條件、生活質量和安康水平,從繁重的
4、取水勞動中解放了勞動力,為擴大勞務輸出、開展庭院經濟和增加農民收入創造了條件。建立新農村,農民迫切要求加大力度建立一批既改善生活條件,又促進生產開展的供水設施,不斷提高生活水平。實施流域綜合治理是改善農村生態與環境的重要保障水生態與水環境是維系自然生態、創立良好人居環境、促進可持續開展的自然根底。省已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7.7萬km2,對重點流域實施了綜合治理,在牧區縣和半農半牧縣實施了水生態保護工程;建成了28個水電農村初級電氣化縣、23個電氣化縣,年發電量35億kwh;以電代柴促進了山區自然生態的保護。水生態與水環境工程的實施,進一步改善區域生態、人居環境和村容村貌發揮了積極作用。推行參與
5、式管理是促進農村鄉風文明、管理的重要途徑省182處小型以上灌區已組建農民用水戶協會1415個,961項村鎮供水工程主要由農民用水戶協會管理,農田水利根本建立廣泛采取了一事一議制度,調動了農民群眾建立管理水利工程的積極性,對改變粗放的管水用水方式、維護用水秩序,減輕農民負擔發揮了重要作用。建立新農村,要發動廣闊農民群眾廣泛參與水利建立管理,不斷促進農村鄉風文明、管理。水利的開展,初步形成了以灌溉、供水、防洪、水電和水保為主的工程體系,為現階段建立新農村奠定了一定根底,但水利開展的總體水平與新農村建立的要求不適應。一是農村水利根底薄弱。水利工程數量少,建立標準低,灌區配套率低,老化失修嚴重,渠系建
6、筑物完好率不到一半。仍有1295萬人飲水不平安,120座病險水庫、2400多km堤防須治理,山洪、泥石流災害頻發,防御措施薄弱。二是農村水利管理滯后。局部在建大中型工程長期建而不完,嚴重影響效益發揮;水管單位體制不順、機制不活,冗員過多,水價長期不到位,難以良性運行。農業用水約占總用水量的80%,節水灌溉僅占61%,灌溉方式單一,灌溉定額偏高,水的利用率和效益偏低。三是農村水生態形勢嚴峻。水土流失面積占總土地面積的90%,水源修養林減少、植被萎縮,1/3的工業廢水、2/3的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水生態和水環境受到威脅。必須正視和解決好水利開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把新農村建立作為水利開展的新
7、平臺,不斷探索加快水利開展的新途徑。水利工作思路與重點省水利效勞新農村建立的總體思路是:結實樹立和落實科學開展觀,以保障農村飲水平安為首要任務,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改善農村生態與環境為主要目標,堅持不懈地推進農田水利根本建立,深化體制改革,加快機制創新,強化工程管理,逐步實現用水保障、節水增效、生態良好、管理。省區域水利開展的重點是:河區要突出水資源優化配置,開展節水灌溉,提高用水效率;中、東部地區要三水齊抓,力促骨干供水體系建立,效勞特色經濟;南部地區要提高防洪減災能力,科學開發水電,開展生態水利。按照上述思路和重點,省著重抓好六項工作,建立六大水利工程。加快供水設施建立,實施平安飲水工
8、程把解決農村飲水平安作為水利效勞新農村建立的突破口,嚴密結合各地經濟開展水平及水源條件,按照先急后緩,先重后輕、突出重點、分步實施的原則,十一五期間,重點在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污染水以及缺水區,投資15億元,建45項大型供水工程和一批集中供水工程,使350萬農村人口根本實現飲水平安。針對環縣、靖遠、會寧三縣飲水困難的問題,堅持應急措施和長效機制相結合,集中兩年時間。優先解決3個縣21萬人的嚴重缺水問題。加快流域綜合治理,實施水源保障工程加快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逐步遏制下游民勤生態與環境惡化,實現流域可持續開展;開工建立引洮供水一期、鹽環定揚黃續建工程,提高區域水資源配置能力;加快續建疏勒河
9、、引大入、渠工程,為工程區新農村建立提供水資源支撐;堅持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統一,積極推進、渭河流域綜合治理,通過水源保障工程建立,十一五末,使全省總供水能力到達140億m3以上,切實解決新農村建立中的水資源短缺問題。加快灌區配套建立,實施節水增效工程加快以灌區節水改造和續建為重點的農田水利建立,對景電一期等15個大型灌區、川等10個中型灌區、36個小型灌區實施節水改造。十一五期間,力爭將河西走廊建成節水型社會示帶,在河東地區建立更多的示區,開展節水灌溉面積18.3萬hm2,努力實現農業用水零增長和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加快生態與環境治理。實施綠色家園工程適應新農村建立生產開展、村容整
10、潔的要求,堅持預防為主,保護優先的治理原則,山、水、田、林、路統籌規劃,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優化配置,繼續開展黃河、長江流域水土保持重點治理和小流域治理,建立水保生態示區,提高生態自我修復能力,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萬km2,改善梯田20萬hm2,封育保護生態修復面積5000 km2。強化建立工程水土保持監視管理,防止新的人為水土流失,為新農村建立打下良好的生態體系。加快防洪減災體系建立,實施防洪保安工程多方籌措資金,建立5座重點設防城市防洪工程、45座農村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新建、改建主要河流險段堤防400km。治理山區中小河流,防治山洪減災。積極實踐人水和諧的治水理念,建立雨洪資源利用工程,推
11、進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轉變,通過以上工程建立,使省主要河流沿岸190萬人、5.8萬hm2耕地得到保護,努力建立農民的安瀾家園。加快農村水電建立,實施清潔能源工程充分利用水能資源豐富和水電建立對帶動農村經濟、促進農民增收、維護生態與環境的作用,加快推進以甘南、隴南兩州一市為主的農村水電開發,完成20個水電農村電氣化縣建立,新增中小水電裝機100萬kw以上,根本解決無電地區通電問題,為新農村建立提供更多更廉價的清潔能源。通過政策引導,不斷提高小水電對地方經濟的奉獻率,促進農村經濟開展。三、妥善處理新農村建立與水利開展的關系區域開展與流域開展的關系流域是水資源賦存的根本形式,水利建立要重視區域,突出
12、流域。針對流域自然、經濟、社會特點及生產力布局,統籌上下游、左右岸水資源條件,因地制宜,科學規劃,突出重點,協調開展。上游地區要植樹種草,保護生態,提高水源涵育功能;中游地區要節約用水,優化配置水資源;下游地區要合理墾殖,促進生態恢復,實現全流域經濟社會可持續開展。新開水源與節水的關系建立節水型社會是解決省農村干旱缺水問題的更本出路。以市節水型社會建立為龍頭,以43個省級節水型社會建立試點縣市為重點,明晰初始水權,建立宏觀總量控制、微觀定額管理兩套指標體系。綜合運用法律、行政、工程、經濟、科技等多種措施,加快建立節水型社會。積極倡導水權轉讓,通過調整農業種植構造、推行節水灌溉向工業用水有償轉讓
13、水權,實現農業節水增效和工業開展的雙贏。水利建立與保護生態的關系從保護生態和維護河流安康生命的角度確立工作方針、原則和規劃,積極探索建立河流開發利用的長效機制,保護、修復水生態系統,維護河流安康生命。從規劃設計、工程建立、運行管理等各個環節建立生態影響跟蹤評價體系,最大限度降低水利水電工程對生態的影響,根本遏制生態與環境惡化趨勢,局部地區生態系統有所恢復,實現農村經濟開展、生態良好、環境美化。抗旱與防汛的關系抗旱與防汛是水利工作的一對突出矛盾。豐水成澇、枯水成旱,水利總是在復雜矛盾的交替變化中生存開展。由于降雨稀少,抗御干旱以成全行業的共識和自覺行動,但由于省特殊的自然氣候條件,山道、溝壑縱橫
14、交織,突發性暴雨造成的災害損失更為嚴重。在重視抗旱的同時也不可輕視防汛工作,必須加快防洪控制性工程和堤防建立,最大限度地減少災害損失,為新農村建立提供平安保障。骨干工程與中小工程的關系建立骨干水利工程,形成骨干供水工程體系,是解決區域性缺水的長效手段,是科學調控、優化配置、高效利用水資源的根本措施。同時,要因地制宜地利用分散水源和雨洪資源,集中財力建立水源工程,提高農村供水能力,為新農村建立的區域經濟、特色產業提供水利支撐。水利建立與水利管理的關系建立與管理是水利工作的兩大主題,是治水活動有機關聯的兩個方面。既要重視工程建立,嚴格執行工程建立的四制,嚴格控制工程質量、進度和投資,使每一項工程都
15、成為優質工程、工程、透明工程;又要重視建后管理,改變重建輕管現象,完善管理制度,強化管理措施,專業管理與參與管理結合,加強維修養護,確保工程長期穩定發揮效益。水利開展與水利改革的關系堅持以改革創新為動力,激發農村水利開展的活力。第一,深化水資源管理體制改革,積極推進水量、水質、水能、水域等設水事物統一管理;第二,全面推進水管單位體制改革,逐步建立定性準確、權責清晰、管理科學、充滿活力的新體制、新機制;第三,積極推進水價改革,按照補償本錢、合理收益、公平負擔、優質優價的原則,促進建立合理的水價形成機制;第四,加快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明晰所有權,放活經營權,使其更好地效勞農民群眾。政府主導與社會投入的關系根據 水利建立的性質和省省情,充分發揮公共財政投資水利建立的主渠道作用,建立和完善長期投入機制,加大投入力度,形成農村水利建立穩定的資金來源。堅持政府投入與市場機制相結合,引入市場機制,吸納各類社會資金進入農村水利領域,促進水利建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掌握項目管理考試的應試技巧試題及答案
- 提升項目管理技能的考試題材試題及答案
- 微生物檢驗技術的質量控制機制試題及答案
- 掌握學生需求與輔導員考試的策略試題及答案
- 項目執行方案提綱范本
- 內容整合2025年證券從業資格證考試試題及答案
- 高校輔導員選拔中的情境模擬考核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高效微生物檢測技術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項目管理考試提分試題及答案
- 墨水生產過程中的質量監控考核試卷
- (三診)綿陽市高中2022級高三第三次診斷性考試 英語試卷A卷(含答案)
- 泥尾運輸合同協議
- 中職語文靜女教案
- 2025年執業獸醫備考攻略完美版
- 食堂食品追溯管理制度
- 人教版2024-2025學年度八年級下冊物理期中模擬測試卷(含答案)
- 國家安全教育教案第五章堅持以政治安全為根本
- 中國普通食物營養成分表(修正版)
- GB/Z 18462-2001激光加工機械金屬切割的性能規范與標準檢查程序
- 晉江文件歸檔目錄
- 醫療設備供貨安裝調試培訓售后組織方案0001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