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龔居中明代晚期太醫院醫官,江西省歷史上十大名醫之一 龔居中(16-17世紀)明代醫家,字應圓,號如虛子、壽世主人,豫章云林(今江西金溪)人。擅長內、外、針灸各科,撰有紅爐點雪、外科百效全書、外科百效秘授經驗奇方、外科活人定本、新刻秘授外科百效全書等。紅爐點雪一書中闡述灸法治病頗為詳盡,對后世影響較深,尤其對指導灸法治療熱性病癥具有普遍意義對運用灸法和藥物治療陰虛兼痰火之肺癆癥尤于精堪紅爐點雪紅爐刊于明代崇禎三年(公元1630年),共四卷,癆瘵即肺癆的意思,與當今的肺結核病相類似。全書中卷一、卷二論述癆瘵各種主證、兼證的證治卷三介紹治則與雜證補遺卷四專述痰火灸法及卻病秘訣、養生調息等方法。主要介
2、紹了癆瘵病的各種證治。生平好友襲氏的三位好友中有官家(喻龍德初為官,后遁虛)、有刻書家(劉孔敦)小說家(鄧志謨)說明了他交際涉獵的廣泛,同時也印證了他集儒道醫于一身思想結構。他飽讀詩書,秉承家學,身兼數長,醫國醫人,上周旋于官宦世家,下濟世于勞苦大眾,關心國運,重視友情為一代良醫1“痰火灸法”龔氏認為癆證主要“火炎痰聚”所致,以痰火立論推崇灸法治癆龔氏認為,對于因過勞而導致的痰火為標、陰虧為本的癆病,除運用相應的藥物外,可配伍灸法以氣化水液、益陰養肺以治根本。 言“火有撥山之力”、“火之功用,固有生發之妙”、“病之沉痼者,非針灸不解”,又言“若年深痼疾,非藥力所能除,必借火力以攻拔之”,“若病
3、欲除其根,則一灸勝于藥力多矣”。由此可見,灸法可起沉疴、除痼疾,有強壯之功效,對虛損癆瘵的治療作用不可忽視。運用灸法治療癆瘵病雖非龔氏首創,但龔氏不僅繼承了前人的經驗方法,更將其發揚光大,補充和發展了灸學理論,盛贊其功效。灸法適應證艾灸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指出“灸法去病之功,難以枚舉,凡寒熱虛實,輕重遠近,無往不宜”曰:“寒病得火而散者,猶烈日消冰,有寒隨溫解之義也。熱病得火而解者,猶暑極反涼,猶火郁發之之義也。虛病得火而壯者,猶火迫水而氣升,有溫補熱益之義也。實病得火而解者,猶火能消物,有實則瀉之之義也。痰病得火而解者,以熱則氣行,津液流通故也”。由此突破了灸法治病的條條框框,把灸法治病的范圍
4、擴大到一切虛實寒熱之證,并深刻闡釋了灸法治病的作用機制。龔氏的觀點對一些醫家關于灸只治寒病不治熱病的偏見做出了有力的反駁,并為“灸治熱病”提供了理論依據。艾灸的禁忌“論忌食”中提出:“灸之后,古人忌豬魚生酒,動風冷物,雞肉最毒。而今灸瘡不發,用小雞鰱魚食之而發者,所謂以毒而攻毒,其理亦通。”以毒攻毒龔氏不完全拘泥于古人所謂的禁忌,而是從實際出發,知常達變,靈活變通,大膽提出以毒攻毒的方法,為后世臨床應用提供了新的方法2.發灸瘡并且,龔氏還介紹了一些促使發灸瘡的方法“今有用赤皮蔥三五莖,去葉,于微火中煨熱,熨瘡十余遍,其瘡三日自發,亦有用麻油搽之而發者,亦有用牙皂角煎湯候冷,頻頻點之而發者,恐氣
5、血衰,有宜服四物湯滋養者,不可一概而論”。龔氏認為,灸治后,須使病人發灸瘡,疾病才會痊愈。“凡艾灸,須要瘡發,所患即愈,不得瘡發,其疾不愈。”當灸瘡發后,又介紹了使灸瘡愈合的方法如此詳盡全面的敘述體現了龔氏嚴謹的治學態度。“凡貼瘡,古人春用柳絮,夏秋用竹膜,冬用兔腹上細毛,貓腹毛亦佳。今人每用膏藥貼之,日一二易,則瘡易愈。”記載灸瘡如何愈合三、臨床應用與學術影響龔氏在強調取穴準確的同時,也比較注重灸治穴位的配伍。灸治癆病,龔氏常常選用以下腧穴配伍灸治。“凡痰火骨蒸癆瘵,夢遺盜汗傳尸等癥,宜灸四花六穴, 膏肓二穴,腎腧二穴,肺腧二穴,足三里二穴,手合谷二穴,或膻中穴,但得穴真,無不驗也”。“四花
6、六穴”均為經外穴,“四花”相當于膈俞、膽俞位置,兩側共四穴,加心俞,此為前人灸治癆瘵之主穴。因癆病病在臟屬陰,而背部屬陽,取背部的膏肓俞等腧穴,乃從陽引陰之義;足三里、合谷為陽明經要穴,陽明為多氣多血之經,灸之能益氣生血膻中穴則正當宗氣所聚之處,灸之能化氣生津。故此方對于陰虛痰火證確是一個配伍合理、嚴謹的灸治處方,無怪龔氏運用時記載“予常見人初有此疾,速與依法灸之,均有效”。重視配伍龔廷賢江西歷史上十大名醫之一龔廷賢一生行醫60多年,曾言“良醫濟世,功與良相等”,被稱為“醫林狀元”。 龔廷賢明代醫家。(1538-1635年)字子才,號云林、悟真子。金溪(今屬江西)人。父龔倍,曾任太醫院醫官。
7、自幼承庭訓,隨父習醫。嘗謂:良醫濟世,功同良相。臨證遵古而不拘泥,治多奇中,因愈魯藩元妃之疾,入御醫院任太醫。著述甚富,著有濟世全書壽世保元十卷(名方“蟠pn桃丸”是明代及清代宮廷就有經典的養生秘方。)著作龔廷賢勤于著書立說,樂于傳擇醫術,一生著述極豐。其中小兒推拿秘旨是我國醫學史上最早的一部兒科推拿專著。萬病回春和壽世保元兩書流傳最廣,它從理論上分析病理、癥狀和治法,并附有方劑,還有400味藥性歌訣。 驗案:原發性痛經壽世保元載道“一婦人月家得此,不時舉發,手足攣拳,束如雞爪,疼痛,取左右膝骨兩旁,各有一個小窩,共四穴,俗謂之鬼眼,各灸三壯,即愈”驗案:中風濟世全書治療中風: “凡初中時,昏
8、沉口噤,不可進藥,急以手掐刻人中即醒。其或不醒者,急以三棱針刺手十指甲十井穴;捋去黑血,就以氣針刺合谷二穴,人中一穴”。二、學說與貢獻1.熏臍、蒸臍、溫臍說選穴范圍也擴大到臍四周,如氣海、關元灸陰證法:氣海穴在臍下一寸五分,丹田在臍下二寸,關元在臍下三寸,用艾火灸二七壯,但手足溫暖、脈至知人事,無汗要有汗,汗出即生。不暖不省者死。壽世保元不僅介紹了灸療的基礎,還記載了“三臍”法救急。龔氏溫臍用到了熏、蒸、灸、熨、藥物敷貼諸法;選穴范圍也擴大到臍四周,如氣海、關元。其法主要有:1.1隔藥熏灸溫臍法1.2隔藥熨熱溫臍法1.3烘炒加揉溫臍法1.4膏藥溫臍法1.1隔藥熏灸溫臍法 龔氏-用艾火熏臍,能“
9、壯固根蒂,保護形軀,熏蒸本原,卻除百病,蠲五臟之痛患,保一身之康寧”。臍部施行隔物灸,是對保健灸法的豐富和發展。保健萬病回春載“彭祖小接命熏臍秘方”方法:莜面面和水捏一圈 內入末槐樹皮一塊覆藥上 放艾柱龔氏溫臍,并非單純用于防病保健,有時也用于臨床。如書中“蒸臍”法治“中寒”,乃用麝香、半夏、皂莢末填臍,上蓋姜片,灸二七壯;并灸氣海、關元二七壯,使熱氣通于內而陰退陽復。又治腹中有積,大便結,心腹痛,泄瀉腸鳴,用巴豆搗為餅填臍,于其上灸三至百壯,以效為度。蒸臍法1.2隔藥熨熱溫臍法 先用麝香、硫黃填臍, 治二便不通再將蔥白切片蓋其上后取熱熨斗熨之,使熱氣入腹以通陽則便通熨臍法1.3烘炒加揉溫臍法
10、治小兒二便不通法,用蔥、姜、鹽共為末烘熱后貼臍;治中寒“揉臍法”,以吳茱萸、麩皮、鹽炒熱加揉腹部。揉臍法1.4膏藥溫臍法又有“瀉痢膏”貼臍乳香、沒藥、木鱉子、杏仁、桃柳枝、麝香、黃丹制成膏赤石脂、訶子、罌粟殼、干姜為末,加龍骨、乳香、沒藥、射香、黃丹等熬膏此乃不用加熱,而是借辛香溫熱走竄藥性以代灸。用“狗皮膏”貼臍治痢2.諸病附灸說龔氏對用灸情有獨鐘萬病回春“凡例”云:“灸法余取素所經驗者,附于方末,以便采用。其未試者姑已之”表明書中收集的灸法,并非僅僅是文獻抄錄,而是均已驗證者翻胃灸肩井三炷神效;或灸膏盲百壯,膻中七壯,足三里七壯牙痛心痛腳青疙瘩癖塊把上好的當年新米,泡在水里,過個十天左右,
11、等酸味彌漫時,撈將出來,用磨子推成極細的粉末漿 凌云河北聯合大學李雪青重毫針派 凌云,明代針灸學家。字漢章,號臥巖。歸安(今浙江吳興)人。早年北游泰山時,遇一道人以針灸搶救已奄奄一息病人,即從其學醫,終精熟針灸術,凡經其以針灸治者,無不見效,遂有“醫道名聞天下”之稱 。于孝宗(1488-1505)年間召至京,授御醫 。凌云醫案 病案2:“有男子病后舌吐。云兄亦知醫,謂云曰:此病后近女色太早也。舌者心之苗,腎水竭,不能制心火,病在陰虛? 其穴在右股太陽,當以陽攻陰。云曰然,如其穴針之,舌如故。此知瀉而不知補也,補數劑,舌漸復故。”這是一則患者舌吐癥針未效而輔以進藥而愈案例。病案1:里人病嗽,絕食
12、五日,眾投以補劑,益甚。云曰:此寒濕積也,穴在頂,針之必暈絕,逾時始蘇。命四人分牽其發,使勿傾倒,乃針,果暈絕,家人皆哭,云言笑自如,頃之,氣漸蘇,復加補,如出針,嘔積痰斗許,病即除。 凌云醫案病案3:“金華富家婦,少寡,得狂疾,至裸形野立。云視曰:是謂喪心,吾針其心,心正必知恥。用涼水噴面,針之果愈。”這是一則喪夫而致喪心病狂的少婦,經針其心而愈的驗案。雖未指明何穴,當屬巨闕或為十三鬼穴中之“鬼心”即心包經之大陵穴。凌氏針灸,從明代弘治到清末光緒年間,相傳十五代凌云(一世)凌宣(三世)凌宸世(七世,字蘭亭)凌應發(八世,字南臣)一玉樵(九世)邦從(十世)振華、曉五 (十一世)小圃(十二世)鞠
13、廷(十三世)文潮、文濤、文澹(十四世)(十五世) 二、學說與貢獻1.沿皮透刺說通過考察,發現凌云針法與傳世的竇漢卿針書特點很相似,說明凌氏針法受金元針灸大師竇漢卿的影響較大。對沿皮刺法的操作又有創意,將此法演變為沿皮刺法、沿皮向后刺、沿皮向外刺、沿皮向下刺、沿皮透穴刺等數種,創立了獨特的凌氏刺法。透刺:直刺宜淺,橫刺可深2.得效應穴說所謂“得效應穴”,即凌氏在竇漢卿的流注通玄指要賦中所用的腧穴基礎上的加上的配穴,稱為“應穴”。凌氏所謂“得效應穴”一種情況是將玉龍歌所載的原來的用穴互相組合成一對。另外一種情況是凌氏自己經驗的總結,一般是四肢穴和軀干穴的組合“應穴”“得效應穴”不是完全獨創治五勞羸
14、瘦足三里+應穴膏肓3.重針感,精補瀉其后人凌聲臣再傳與江上外史所著之針灸內篇中1.載有“凡針入穴,宜漸次從容而進。攻病者,知酸、知麻、知痛,或似酸、似麻、似痛而不可忍者即止。此乃病源已在于此2.又有不二之法: 橫斜可深,直插宜淺。斜不過一寸,直不過五分。病者宜知酸、麻、痛則病淺,易治; 針入不覺者病深,難療。3.用針之法,針入穴少停,須運動其針,左轉為補,右轉為瀉,提針一飛三退為透天涼,一退三飛為燒山火。4.古法進針宜緩,出針宜遲,不可驟然撥出針頭。重針感凌氏對于針刺強調需有足夠的刺激強度,并在進針后需不斷地運動其針,并保持足夠的刺激時間。而在進針行針的過程中,又需察人顏色,及時調整手法,以確
15、保其手法與病人的即時狀況相適應等等。精補瀉另在嚴振所撰的循經考穴編中載有肩井穴“凌氏針一寸,此穴入連五臟,真氣所聚不宜瀉,亦不可驟深,須三度停針到穴,方無暈針之患暈則宜針足三里補之。”膝陽關穴: “凌氏針法: 此與膝關及委中三穴刺之,須使針鋒相向為妙。主膝頭紅腫不能屈伸,鶴膝風毒等癥。”膝陽關肩井歸膽經,在膝外側,當股骨外上髁上方的凹陷處。歸肝經。位于在小腿內側,當脛骨內髁的后下方。上文中之“三度停針到穴”的目的: 一是可以令患者天地人三部均可得氣; 其次是可以給病人一個刺激量由輕至重的漸增過程,從而讓病人在不致暈針的前提下達到足夠的刺激強度; 其三是有利于醫生觀察病人的反應,掌握進針的深度與
16、強度,不致發生針刺意外。“三度停針到穴”郭志邃至清初,“痧病”流行漸盛,因南北地域與氣候各殊,痧的名稱因地而異。如: 北方曰“青筋” 閩、廣名“瘴氣” 江、浙始稱“痧” “滿洲痧”與“番痧”郭氏鑒于痧脹病癥發病多、傳變快、治不對癥、命在須臾。清代康熙年間,浙江名醫郭志邃(字右陶)著痧脹玉衡一書,建立起完備的痧證辨證論治理論體系學說。痧脹玉衡上卷列痧脹發蒙論、痧脹要語及痧脹脈法;中卷、下卷結合實際治例,敘述多種痧癥,末附備用要方。書成后3年,郭氏從臨床實踐中意識到“痧之變幻,更有隱伏于別病中者”(見其書續序),又作后卷1卷,補充了不少有關痧癥的診治內容。本書有多種刊本,流傳較廣。建國后有排印本。
17、1.治痧分經絡腰背巔頂連風府脹病難忍,足太陽膀胱經之痧也。兩目紅赤如桃,唇干鼻燥,腹中絞痛,足陽明胃經之痧也。脅肋腫脹,痛連兩耳,足少陽膽經之痧也 腹脹板痛,不能屈伸,四肢無力、瀉泄不已,足太陰脾經之痧也。2.刮放治痧法治痧三法藥放刮“肌膚痧,用油鹽刮之,則痧毒不內攻。血肉痧,看青紫筋刺之,則痧毒有所泄。腸、胃、脾、肝、腎、三陰經絡痧,治之須辨經絡臟腑,在氣在血,則痧之攻內者,可消、可散、可驅,而絕其病根也。”藥“臨危急救,難以屈指。其治之大略,有三法焉:如痧在肌膚者,刮之而愈;痧在血肉者,放之而愈,若夫痧之深而重者,脹塞腸胃,壅阻經絡,直攻乎少陰心君,非懸命于斯須,即將危于旦夕,扶之不起,呼
18、之不應,即欲刮之放之,而痧脹之極,已難于刮放矣。嗚呼,病瀕于死,誰不傷心,痧癥至此,信乎非藥不能救醒,非藥莫能回生。則刮放之外又必用藥以濟之,然后三法兼備,救生而生全,庶乎斯人之得有其命也。”總結出治痧三要點2.刮放治痧法此二者皆其痧之淺焉者也,雖重亦輕。深入臟腑常用放痧十部位一在頭頂心百會穴;一在印堂;一在兩太陽穴;一在喉中兩旁;一在舌下兩旁;一在雙乳;一在兩手十指頭;一一在兩臂彎;一在兩足十指頭;一在兩腿彎。治痧工具郭氏推崇用銀針放痧“嘗覽古人遺言:東南卑濕之地,利用砭,所謂針刺出毒者,即用砭之道也。但放痧之人,俱用鐵針,輕者一針即愈,重者數次不愈,蓋因痧毒入深,一經鐵氣,恐不能解。余惟以銀針刺之,則銀性最良,入肉無毒,以之治至深之痧毒,不尤愈于鐵針平?此余所以刺痧筋者,獨有取乎銀針也”銀針3.治痧驗案一年老得子,七歲,發熱五日,狀類傷寒,昏迷沉重,服傷寒藥,病勢亦甚,將在臨危。其婿吳彩云延余往視,診其脈,形如雀啄,怪脈已現,不可復救,但細按左關,指下或時厥厥動搖,此暗痧而入不覺也。幸其年幼,可抱而起,視其腿彎,有紫筋三條,刺之,血流如注,不愈。用阿魏丸、大黃丸,清茶微冷飲之,又用荊芥湯加山楂、卜子、檳榔、細辛,微冷飲之。連服二頭服,方知人事,次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證券從業資格證內容分析試題及答案
- 餐廳保潔托管方案范本
- 2025年會計實務應用試題及答案
- 醫院凈化工程施工方案
- 共享農田托管方案范本
- 項目管理工具對效率提升的影響考題及答案
- 2024年項目管理專業人士資格考試全新試題及答案
- 校園車牌訂購方案范本
- 銀行從業資格實踐案例分享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項目管理效果評估試題及答案
- 廣州有限責任公司章程范本
- 知識產權與人工智能
- 定向鉆出入土點平面布置圖(可編輯)
- ANSYS導出柔性體MNF文件入ADAMS的詳細步驟
- (完整版)200210號文-工程勘察設計收費標準(2002年修訂本)本月修正2023簡版
- 《駱駝祥子》知識競賽題及答案
- 光學零件制造工藝
- 2024屆高考語文復習-新高考卷文學類閱讀真題《建水記》《大師》講評
- 八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第一單元堅持憲法至上思維導圖人教部編版
- 中考冠詞專項訓練100題 (帶答案)
- 幼兒心理學(陳幗眉)期中考試試卷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