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唐代大詩人王維留詩救自己_第1頁
最新唐代大詩人王維留詩救自己_第2頁
最新唐代大詩人王維留詩救自己_第3頁
最新唐代大詩人王維留詩救自己_第4頁
最新唐代大詩人王維留詩救自己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唐代大詩人王維留詩救自己王維是唐代大詩人。工詩善書,尤以畫出名,開元進士,官至尚書右丞,故人稱“王右丞”。安祿山起兵叛亂反唐,唐明皇帶了妃嬪倉皇逃離長安,西入四川。詩人王維和一官員來不及逃跑,被叛軍抓住。半個月后,叛軍把抓來的人一齊帶到洛陽,安祿山在凝碧池大擺慶功宴。叛賊用刀槍威逼明皇的官員、樂師現場獻詩奏樂,王維便曲折隱晦地作了一首凝碧詩: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僚何日再朝天?秋槐葉落深宮里,凝碧池頭奏管弦。詩中暗寫叛亂給百姓帶來的深重災難,含蓄地表達了對唐朝天子的無限思念,雖然也描寫了眼前熱鬧的慶功場面,但用了“秋槐葉落”的凄涼景色作背景,含有弦外之音,暗示叛賊不會長久。叛亂平定后,唐肅宗下令對

2、所有成為安祿山俘虜的官員一律問罪。王維早有準備,向朝廷呈上那道凝碧詩,憑著“百僚何日再朝天”這一句,被免予處分。故事發生于唐玄宗天寶年間。唐玄宗統治后期,寵愛楊貴妃,不理朝政,政治十分黑暗,最終導致安史之亂的爆發。王維通過一首曲折隱晦的詩,使自己免去一難。充分反映了王維的機智。王維,是盛唐詩壇上極負盛名的詩人。九歲時便能作詩寫文章,后來成為開元、天寶間著名詩人,而且工于草書隸書,嫻于絲竹音律,擅長繪畫,是個多才多藝的才子。他的相思詩:“紅豆生南國,秋來發幾枝。勸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千百年來膾炙人口。而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3、更為傳誦不衰的名篇。王維擅長各種詩體,尤以五言律詩和絕句著稱。前期詩歌,富于進取精神,譏刺貴戚宦官,譴責紈挎子弟,反映邊塞生活,抒寫游俠意氣,情調慷慨激昂,充滿浪漫主義豪情。后期詩歌,因世途險惡,崇奉佛教,而以描寫田園山水景物、表達閑情逸致、宣揚隱士生活和佛教禪理為主。作為一代才子,王維少年得志,名傳遐邇,但終其一生,仍然多遇坎坷,極不順利,竟至險遭殺頭之禍。拓展:王維的生平早熟,與其小一歲的弟弟縉幼年均聰明過人。十五歲時去京城應試,由于他能寫一手好詩,工于書畫,而且還有音樂天賦,所以少年王維一至京城便立即成為京城王公貴族的寵兒。有關他在音樂上的天賦,唐國史補曾有這樣一段故事:一次,一個人弄到

4、一幅奏樂圖,但不知為何題名。王維見后回答說:“這是霓裳羽衣曲的第三疊第一拍。”請來樂師演奏,果然分毫不差(根據沈括夢溪筆談卷十七“書畫”的考證,霓裳羽衣曲第三疊并沒有拍,是散曲,白居易的句子“中序擘騞初入拍”也可以說明這一點。沈括精通音律,其言可信。王維工于音律,是正史所載之事,但這個故事卻是編造的)。在詩歌方面,有他十五、十七、十八歲時寫成的有文字記載的資料。可見,他在十幾歲時已經是位有名的詩人了。這在詩人中是罕見的。當時,在那貴族世襲的社會中,像王維這樣多才多藝的資質,自然會深受贊賞。因此,二十一歲時就考中了進士。出仕后,王維利用官僚生活的空余時間,在京城的南藍田山麓修建了一所別墅,以修養

5、身心。該別墅原為初唐詩人宋之問所有,那是一座很寬闊的去處,有山有湖,有林子也有溪谷,其間散布著若干館舍。王維在這時和他的知心好友度著悠閑自在的生活。這就是他的半官半隱的生活情況。一直過著舒服的生活的王維,到了晚年卻被卷入意外的波瀾當中。玄宗天寶十四年(755)爆發了安史之亂。在戰亂中他被賊軍捕獲,被迫當了偽官。而這在戰亂平息后卻成了嚴重問題,他因此被交付有司審訊。按理投效叛軍當斬,幸其在亂中曾寫過思慕天子的詩,加上當時任刑部侍郎的弟弟(曾跟隨皇帝出逃)的求情,懇請將其官職等換其兄性命,王維才得免于難,僅受貶官處分。其后,又升至尚書右丞之職。王維早年有過積極的政治抱負,希望能作出一番大事業,后值

6、政局變化無常而逐漸消沉下來,吃齋念佛。四十多歲的時候,他特地在長安東南的藍田縣輞川營造了別墅,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這首詩是他隱居生活中的一個篇章,主要內容是“言志”,寫詩人遠離塵俗,繼續隱居的愿望。詩中寫景并不刻意鋪陳,自然清新,如同信手拈來,而淡遠之境自見,大有淵明遺風。舊唐書王維傳王維,字摩詰,太原祁人。父處廉,終汾州司馬,徙家于蒲,遂為河東人。維開元九年進士擢第。事母崔氏以孝聞。與弟縉俱有俊才,博學多藝亦齊名,閨門友悌,多士推之。歷右拾遺、監察御史、左補闕、庫部郎中。居母喪,柴毀骨立,殆不勝喪。服闋,拜吏部郎中。天寶末,為給事中。祿山陷兩都,玄宗出幸,維扈從不及,為賊所

7、得。維服藥取痢,偽稱瘖病。祿山素憐之,遣人迎置洛陽,拘于普施寺,迫以偽署。祿山宴其徒于凝碧宮,其樂工皆梨園弟子、教坊工人。維聞之悲惻,潛為詩曰:“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宮里,凝碧池頭奏管弦。”賊平,陷賊官三等定罪。維以凝碧詩聞于行在,肅宗嘉之。會縉請削己刑部侍郎以贖兄罪,特宥之,責授太子中允。乾元中,遷太子中庶子、中書舍人,復拜給事中,轉尚書右丞。維以詩名盛于開元、天寶間,昆仲宦游兩都,凡諸王駙馬豪右貴勢之門,無不拂席迎之,寧王、薛王待之如師友。維尤長五言詩。書畫特臻其妙,筆蹤措思,參于造化,而創意經圖,即有所缺,如山水平遠,云峰石色,絕跡天機,非繪者之所及也。人有得奏樂圖,不知其名,維視之曰:“霓裳第三疊第一拍也。”好事者集樂工按之,一無差,咸服其精思維弟兄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葷血,晚年長齋,不衣文彩。得宋之問藍田別墅,在輞口;輞水周于舍下,別漲竹洲花塢,與道友裴迪浮舟往來,彈琴賦詩,嘯詠終日。嘗聚其田園所為詩,號輞川集。在京師日飯十數名僧,以玄談為樂。齋中無所有,唯茶鐺、藥臼、經案、繩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獨坐,以禪誦為事。妻亡不再娶,三十年孤居一室,屏絕塵累。乾元二年七月卒。臨終之際,以縉在鳳翔,忽索筆作別縉書,又與平生親故作別書數幅,多敦厲朋友奉佛修心之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