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社會學的理論發展課件_第1頁
組織社會學的理論發展課件_第2頁
組織社會學的理論發展課件_第3頁
組織社會學的理論發展課件_第4頁
組織社會學的理論發展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二章 組織社會學的理論發展主要內容第一節 組織理論發展過程概述第二節 理性系統組織理論第三節 自然系統組織理論第四節 開放系統組織理論第五節 行動者系統組織理論第一節 組織理論發展過程概述一、階段的劃分分為三個時期:第一階段,20世紀30年代以前,理性系統第二階段,20世紀30-60年代,自然系統第三階段,20世紀60年代至今,開放系統;行動者系統二、組織理論發展的動力源于組織的雙重本質:理性非理性(Selznick,1948;Blau,1955)社會技術(Emery,1959)強制妥協(Gouldner,1954)第一節 理性系統組織理論一、什么是理性?二、理性系統組織理論的特征是什么?三

2、、主要流派四、總結與評價一、什么是理性理性是指,為了最有效地達成預定目標而以某種方式組織起來的一系列行為邏輯。這是一種狹義的概念。它包括不惜任何手段去實現一個瘋狂的目標。二、特征:組織是一個理性工具1、組織目標具體化制定清晰、精確而具體的組織目標,以有力地指導組織的理性行為。2、組織結構形式化設計和制定清晰明確的組織結構(包括職位、角色和權威等)和組織規范,以穩定地預期其他成員在特定條件下的行為。三、主要流派A 時代背景: 19世紀末20世紀初B 流派:弗雷德里克泰勒:科學管理亨利法約爾 :組織管理馬克思韋伯:科層制弗雷德里克泰勒(Taylor) (1856-1915)1903 車間管理191

3、1 科學管理原理“管理的主要目的應該是使雇主實現最大限度的富裕,同時也使每個雇員實現最大限度的富裕”(一)三個著名實驗1、搬運鐵塊實驗2、鐵砂和煤炭的鏟掘實驗3、金屬切削實驗搬運鐵塊實驗實驗心得:1、精心挑選工人2、誘導工人了解:這樣做對他們不但沒有損害,而且還可以得到利益。3、對工人進行訓練和幫助,使之獲得完成既定工作量的技能。4、按科學的方法干活節省體力。鐵砂和煤炭的鏟掘實驗提出新的管理思想:1、將實驗的手段引入到經營管理領域;2、計劃和執行相分離;3、標準化管理概念的形成;4、人盡其才、物盡其用。金屬切削實驗實驗成果:1、高速鋼的發明,并取得了專利。2、形成了金屬加工方面的工作規范。(二

4、)科學管理的基本假設前提1、當時日益尖銳的勞資矛盾的主要原因是,社會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而如果能通過科學管理將社會資源充分利用,就會使勞資雙方得到利益,從而解決矛盾。2、經濟人假設3、單個人可以取得最大效率。(三)科學管理的兩個基本原理作業研究原理:把每次操作分解成許多動作,并把動作細分為若干動作要素。然后研究每項動作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據此決定去掉那些不合理的動作要素,并對保留下來的必要成分,依據經濟合理的原則加以改進和合并,以形成標準的作業方法。時間研究原理:在動作分解與作業分析的基礎上,考慮到滿足一些生理需要的時間和不可避免的情況而耽誤的時間,為標準作業方法制定標準的作業時間,以確定工人

5、的勞動定額,即一天合理的工作量。(四)科學管理的內容1、制定科學的工作方法2、制定培訓工人的科學方法3、實行激勵性的報酬制度4、把計劃職能和執行職能相分離卓別林:摩登時代 一方面,大大提高了 勞動生產率;另一方面,為榨取血汗的剝削制度服務。亨利法約爾 Henri Fayol (18411925) 管理理論之父 工業管理和一般管理 (一)對管理進行定義企業的全部活動分為以下六種:技術活動、商業活動、財務活動、安全活動、會計活動、管理活動。管理:包括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等要素。計劃:統一性、連續性、靈活性、精確性組織:為企業的經營提供所有必要的原料、設備、資本、人員。指揮:運用管理的原則使

6、人盡其才。協調:使企業的一切工作和諧配合,以利于企業經營。控制:企業的運行是否遵循組織的目標。(二)十四項管理原則勞動分工;權力與責任; 紀律; 統一指揮; 統一領導; 個人利益服從整體利益;人員的報酬;集權化或非集權化; 等級制度; 秩序;公平; 人員的穩定;首創精神;集體精神 馬克思韋伯 (18641920)(一)三種權威類型1、傳統型權威 traditional authority長老制、家長制、傳統的世襲制度2、感召型權威、卡里斯瑪型權威charismatic authority(1)領袖人物的非凡的超人的特征(2)群眾的擁戴和服從3、法理型權威 legal authority建立在非

7、人格化的法律規章制度基礎上的現代管理形式。(二)科層制科層制:是法理型統治下的組織內部管理形式,又稱為官僚制。基本特點:(1)人格自由,僅服從公務職責(2)具有牢固的職務層級、嚴格的職務權限(3)根據專業資格和考試來聘任(4)薪金的多少與等級職位掛鉤(5)根據工齡長短和成績大小來決定一個人的晉升(6)管理者不因其履行的職務而具有特權(7)嚴格而統一的工作紀律和監督對科層制的評論韋伯贊揚其高效性、精確性、穩定性、紀律的嚴明性和可靠性。弊端:(1)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2)對人性的漠視1958年 官場病:帕金森定律四、總結與評價 古典管理理論:經濟人假設 泰勒:科學管理 個體效率 法約爾:組織管理

8、 企業組織效率 韋伯:科層制 社會組織效率 效率最大化目標評價1、組織是一個封閉的理性系統,具有唯一的組織目標,即效率最大化。2、以經濟人假設(即人們是以完全的理性、追求自身的經濟利益)為基礎,這種假設忽視了人的情感需求和心理需求。“人們并不是理性的,而是由本性支配的,因而通過理解這些本性,就可以揭開迄今為止未經探索過的心靈的秘密。” D.A.Wren,1979第三節 自然系統組織理論一、自然系統流派對組織的看法二、理論流派三、總結與評價一、自然系統流派對組織的看法“根據這種模型,組織一直在努力生存并維持其平衡,這種努力可能會在其成功達到既定目標后仍然繼續。這種生存的壓力,有時候甚至會使組織忽

9、略或改變既定的目標。”(Gouldner,1959:405)思考問題:以自然系統的觀點,組織的首要目標是什么?自然系統視角中的組織: 組織不只是達成既定目標的工具,從本質上來看,是力圖在特定的環境中適應并生存下來的社會團體。 組織結構除了正式結構以外,還包括非正式結構。二、理論流派(一)人際關系理論(二)組織協作理論(一)人際關系理論霍桑實驗(19241932):最初目的是研究照明強度對生產效率所產生的影響。四個階段:1、照明實驗2、福利實驗3、訪談實驗4、群體實驗實驗發現: 1)生產條件與生產效率之間并不存在著直接的因果關系。 2)生產條件并非是增加生產的第一要素。 3)改善勞動者的士氣(態

10、度)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增加生產、提高效率的決定性因素。梅約總結實驗,提出以下觀點1)“社會人”的觀點;2)組織中的非正式群體具有重要的作用;3)新型的領導能力在于提高職工的需求滿足度。工業文明中的社會問題1933對人際關系理論的思考人的雙重性:物質性、精神性形成: 正式組織 非正式組織 正式結構 非正式結構思考為什么有些現代企業并沒有重視工人的心理需要和情感需求呢?富士康科技集團創立于1974年,是專業從事電腦、通訊、消費電子、數位內容、汽車零組件、通路等6C產業的高新科技企業。 2008年富士康依然保持強勁發展、逆勢成長,出口總額達556億美元,占中國大陸出口總額的3.9,連續7年雄居大

11、陸出口200強榜首;躍居財富2009年全球企業500強第109位。 富士康環球網友 進來半個月后,我發現這個廠根本不把人當人,而是全自動化智能機器,你不需要有想法,只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規定的任務就行了。每個人都單調著重復一個動作,一直到下班。每天強制加班,有時間是義務加班,無工資。不來算曠工。沒有任何娛樂活動。進來沒兩天就開始上夜班,下班之后除了睡覺哪也不能去,因為太累,沒時間讓你玩!沒有人跟你說話,上班不能說,下班大家都累。所有的人都是沉默的。時間久了容易得憂郁癥。在精神上,是一個血汗工廠! (二)組織協作理論巴納德:管理者的職能1938年,從組織行為的視角,探討個人和組織之間的關系。 觀

12、點之一:組織是人們相互之間有意識、有目的、有計劃的協作。 一個組織如何才能誘使人們參與其中,以保證組織的生存和發展。經濟的誘因;非經濟的誘因觀點之二:非正式組織對于正式組織的效率是至關重要的。非正式組織的功能:有助于組織溝通;維持組織的內聚力;滿足人們的自我歸屬感。三、總結與評價1、核心問題依然是,如何提高組織運作的效率。封閉的組織系統2、研究轉向:關注人性、人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以及組織中非正式結構的作用。第四節 開放系統組織理論(一)被視為開放系統的組織(二)理論流派(一)被視為開放系統的組織1、系統論的引入1971年,卡茲和卡恩(Katz and Kahn,)第一次將系統論引入組織研究

13、。從此,組織被視為一個系統:關注:1)組織的各個部分是什么?2)部分之間相互依賴的本質是什么?3)組織的目標是什么?2、開放系統的組織的特征1)組織總是處于與環境之間的持續互動中,在互動中達到一種動態的平衡,保持能量的轉換。2)在宏觀層面開展研究:“集體行為”、群體與群體之間的關系與互動。(二)理論流派1、權變理論(contingency theory)2、制度學派理論(institutional theory)1、權變理論(contingency theory)核心思想:組織的最佳結構取決于一個組織的具體的環境條件、技術、目標和規模等。可以解釋什么問題? 為什么眾多企業的組織結構會有這么大的

14、差異?三種類型組織結構的權變理論人性的權變理論領導的權變理論2、制度學派理論(institutional theory)舊制度主義學派Philip Selznick,TVA and Grassroots1949 關于美國田納西水利大壩工程和管理機構的研究1)最初美好目標2)組織運作中的非理性活動3)執行的結果Selznick的研究結論組織不是一個封閉的系統,它要受到所處環境的影響。制度化組織:組織是處于社會環境、歷史影響之中的一個有機體。Leadership in Administration制度化:超越組織的具體任務或技術需要價值判斷滲透、滲入進組織內部的過程。新制度主義學派的產生1977年

15、 “The Effects of Education as an Institution”,“Institutionalized Organizations:Formal Structure as Myth and Ceremony”,“為什么不同的組織會有類似的內部制度和機構?”組織與環境的關系組織面對兩種不同的環境: 技術環境:效率原則 制度環境:合法性機制誘使或迫使組織采納具有合法性的組織結構和行為的觀念力量。組織的對策:內部運作與組織結構的松散連接(Loose Coupling)1983,DiMaggio &Powell“The Iron Cage Revisited:Institut

16、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al Fields ”強迫性機制(coercive) 模仿機制(mimetic) 社會規范機制(normative)案例分析:“送溫暖”切忌形式主義一位縣領導告訴記者,三年來,每到春節前夕,上級工會總是派出三、四個人組成的送溫暖小分隊,由數千公里外長途跋涉而來,在本縣選擇兩戶困難職工家庭,每戶扶助500元,兩戶共計1000元。這些都是由地方掏腰包。從經濟角度講,三四人來回機票要花去七八千元,再加上出差補貼以及吃住等開銷總數過萬元,這筆錢如果用于幫扶貧困職工,按照每戶500元計

17、算,可以扶助20多戶,遠遠多于現在的區區兩戶。另外,送溫暖工程完全可以交給基層辦理,沒有必要千里迢迢趕來,“親手”送上溫暖。思考如何從制度主義的角度作出解釋?第五節 行動者系統的組織理論一、行動者系統組織理論的特點二、理論流派一、行動者系統組織理論的特點1、把組織視為一種關系和過程,試圖在對行動者的行動的分析中解釋組織現象。2、組織行為的個體主義研究取向二、理論流派1、交易成本學派2、社會網絡學派案例1:通用汽車公司與費舍公司的關系1919年,通用汽車公司和費舍汽車外殼制造公司簽訂了一個為期十年的合同,規定在這十年期間,通用汽車公司購入費舍公司制造的全部汽車外殼。結果:1926年,通用公司把費舍公司兼并了。意義:組織內在化從組織間市場關系轉化為組織內部科層制關系案例2:戴爾公司和IBM公司1999年9月,戴爾公司和IBM公司簽訂了一個合同:規定戴爾公司雇用IBM公司為它的電腦提供售后服務。意義:售后服務外在化交易成本學派 核心思想:交易成本的大小決定了我們采取哪種組織形式。科斯:企業的性質(1937)在市場中,組織的存在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威廉姆森:市場與等級制度1975;資本主義的經濟制度1985交易成本:人們為了完成交易,就必須投入時間、精力、信息和其他各種費用。這些消耗統稱為交易成本。分為以下兩種類型: 協調成本: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