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食品企業蟲害控制培訓_第1頁
最新食品企業蟲害控制培訓_第2頁
最新食品企業蟲害控制培訓_第3頁
最新食品企業蟲害控制培訓_第4頁
最新食品企業蟲害控制培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蟲害控制(Zhi)培訓第一頁,共四十一頁。目(Mu)錄01020301什么時候害蟲02害蟲的對健康的影響及習性03蟲害控制第二頁,共四十一頁。一、什么是害(Hai)蟲害蟲(Pest)后來害蟲(Pest)的概念有很大的拓展,泛指一(Yi)切可以導致人類健康、經濟、精神傷害的生物(人類和微生物除外,那分別是警察和消毒公司的工作)。有害生物的相對性有害生物都是相對不同環境和人群而言的。例如,鳥類如果放在公園里,是有益的生物;但是對于食品企業而言,飛到生產車間就是“有害生物”。有害生物有害生物,是指四害。當前四害應為蒼蠅、蚊子、老鼠、蟑螂,因為這四種生物是在蟲媒疾病傳播中的元兇。蒼蠅+蚊子+老鼠+麻雀

2、蒼蠅+蚊子+老鼠+臭蟲蒼蠅+蚊子+老鼠+蟑螂四害的演變第三頁,共四十一頁。二、害(Hai)蟲對健康的危害(Hai)及習性第四頁,共四十一頁。2.1、老鼠對健康的危(Wei)害及習性鼠疫是鼠疫桿菌借鼠蚤傳播為主的烈性傳染病,表現為發熱、嚴重毒血癥、淋巴結腫大、肺炎、出血傾向等。歷史上曾多次發生鼠疫。第一次鼠疫發生于公元6世紀,起源于中東,持續五六十年,死亡總數近一億人,直接導致東羅馬帝國的衰落。第二次鼠疫發生于公元14世紀,此次疫情此起彼伏持續近300年,遍及歐亞大陸和非洲北海岸。直到“倫敦大火災”燒(Shao)毀了倫敦大部分建筑,老鼠銷聲匿跡,鼠疫流行隨之平息,史稱“黑死病” 。第三次鼠疫突然

3、爆發于1894年,在20世紀30年代達最高峰,總共波及亞洲、歐洲、美洲和非洲的60多個國家,死亡達千萬人以上。35種直接影響人類健康的病菌及病毒(USA CDC)(斑疹傷寒)第五頁,共四十一頁。老鼠傳播超過35種能引起食物中毒、腸胃炎、肺炎、結膜炎、哮喘等疾(Ji)病的病菌病毒這些病菌病毒包括致細菌、里克次氏菌、霉菌、病毒、原蟲病菌等老鼠還攜帶不同的寄生蟲、絳蟲、線蟲、吸蟲等,還會攜帶蠕蟲和螨蟲老鼠能危害產品以及工廠設備。2.1老鼠對(Dui)健康的危害及習性Norway Rat 褐家鼠體型較大House Rat 黃胸鼠體型中等House Mouse 家鼠體型較小第六頁,共四十一頁。2.1老鼠

4、對健康的(De)危害及習性小家鼠可以擠進大于0.6cm的縫隙,而褐家鼠可以通過大于1.2cm的縫隙打洞:可長達180300cm攀爬:經常攀爬磚墻和其他(Ta)粗糙面,利用建筑物之間的電纜線和管道做通道;跳躍:褐家鼠和黃胸鼠能垂直跳過60cm,小家鼠能跳高30cm咬噬:一對非常堅硬銳利的門齒,大部分建筑材料,如木材,鋁板、鉛管等,都會遭到鼠類的破壞游泳和潛水:在35的水中能漂浮60-72小時,潛入水中的時間可以長達約3分鐘活動范圍:褐家鼠和黃胸鼠可能奔走100150米獲取食物,但通常只在30余米范圍內活動;小家鼠活動范圍窄小,只有幾米的范圍,最長距離只有30余米。第七頁,共四十一頁。2.1老(L

5、ao)鼠對健康的危害及習性家鼠的繁殖力 家鼠出生六(Liu)至八周后就可以 開始繁殖 家鼠的孕期大約三周 鼠窩規模一般為 4 到 6 只 家鼠可以不停的繁殖,一只家 鼠每年可產 40 至 60 只家鼠褐家鼠、黃胸鼠的繁殖力 出生12周后開始繁殖 孕期約三周 鼠窩的規模在 8-12 只 在室內可以連續繁殖,一年可以繁殖50 60只第八頁,共四十一頁。2.1老鼠對健康(Kang)的危害及習性視力:很弱、色盲聽力:很好味(Wei)覺:非常發達嗅覺:非常靈敏觸覺:非常依賴注:老鼠的生活非常依賴它的觸覺。第九頁,共四十一頁。2.2蟑螂對健康的(De)危害及習性蟑螂可人工感染導致霍亂、肺炎、炭疽及結核等病

6、的細菌;可攜帶蛔蟲等多種線蟲的中間寄主;也可攜帶多種原蟲,如腸賈第蟲等;能攜帶、保持并排出病毒,如脊髓灰質炎病毒等;也可攜帶真菌,包括黃霉曲病菌。蟑螂攜帶多種病原體,病原體在體內一般地不能繁殖,屬機械性傳播媒介。蟑螂侵害面廣、食性雜,可在垃圾、廁所、盥洗室等場所活動,又可在食品上取食,容易引起腸道病和寄生蟲卵傳播;蟑螂體液和糞便也能引起過敏。工廠、商店及家中的商品、食物等都可因蟑螂咬食和污損造成損失;蟑螂侵害而導致通訊(Xun)設備、電腦等故障、事故,稱“電腦害蟲”。第十頁,共四十一頁。2.2蟑螂對健康(Kang)的危害及習性(類別)德國小蠊German Cockroach美洲大蠊Americ

7、an Cockroach成蟲體長12cm2-4cm蟲體顏色褐色紅褐色孳生場所室內潮濕度、溫度適宜的縫隙處垃圾堆、下水道、陰溝入侵方式常見為被動入侵,攜帶進入常見經下水道主動入侵第十一頁,共四十一頁。2.2蟑螂對健康的危害及習性(周期及病(Bing)毒傳播方式)病(Bing)毒傳播途徑第十二頁,共四十一頁。在合適(Shi)的溫度、濕度,如果 還有合適的食物源的話.2.2蟑螂對健康的危害及習性(Xing)(繁殖能力)裂變式的繁殖能力第十三頁,共四十一頁。隨貨物侵入不完善的地溝系統重復使用的木質箱和(He)倉板瓦楞紙箱員工或其他人員的衛生清潔習慣2.2蟑螂對健康的危害(Hai)及習性(入侵途徑)第十

8、四頁,共四十一頁。2.4飛蟲對健康的危害及習(Xi)性大型蠅(Ying)類飛蟲小型蠅類飛蟲第十五頁,共四十一頁。 通常在戶外繁(Fan)殖 垃圾區域 動物排泄物區域 積水 影響健康: 污染所有接觸過的表面 攜帶的病菌包括:Salmonella 沙門氏菌E.coli 大腸桿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金黃色葡萄球菌(一種革 蘭氏染色陽性球形細菌)2.4飛蟲對健康的危害及(Ji)習性(特點)第十六頁,共四十一頁。2.4飛蟲(Chong)對健康的危害及習性(大型蠅蟲(Chong)特點) 成蟲取食含水或潮濕度高的物質,包括動物新鮮的糞便、濕垃圾、腐敗的尸體、垃圾殘滴等; 以產卵在腐敗

9、物上為主要特點; 為聚集到合適的食物源,最遠可以飛行約3.2公里; 根據環境的變化(溫度和濕度)遷移棲息地; 會根據風向(Xiang)和氣味向建筑物遷移; 趨光性; 易在食物源2米范圍內停留休息;第十七頁,共四十一頁。 成蟲體長1.5-5毫米。幼蟲長4-10毫米 飛行(Xing)能力弱,一般持續飛行(Xing)不超過2米蛾蠓,孳生于有機物腐爛的地方,如水管、清潔不完善的陰溝口、室內的衛生死角處等 果蠅,易在發酵物,如腐爛的水果、骯臟垃圾桶、溝渠泥垢上出沒 常作為衛生清潔不佳的指示性害蟲。2.4飛蟲對健康的(De)危害及習性(小型蠅蟲特點)第十八頁,共四十一頁。2.4飛蟲對健康的危害(Hai)及

10、習性(蚊子的特點)卵幼蟲蛹成蚊 沒有積水,蚊子就不能孳生和繁殖 蚊子產卵到(Dao)成蚊,整個過程大約7天吸血時將含病毒的涎液注入人體內,使人感染發病會傳播乙型腦炎、瘧疾、登革熱、血絲蟲病等蚊子掉入食品污染,使消費者產生厭惡情緒 蚊子的危害蚊子的生長過程:第十九頁,共四十一頁。2.4白蟻對的危害及習(Xi)性(白蟻的分類) 全球約有2000多種不同種類的白蟻 在我們周圍危害(Hai)較大的種類有1.臺灣乳白蟻2.黑翅土白蟻3.黃翅大白蟻4.第二十頁,共四十一頁。 主要分為土棲型、木棲型 主食腐爛的木頭或木質和纖維,食物缺乏時幼蟻也會取食蟻卵 每天取食約占自生重量的2-3% 喜暗怕光、喜暖愛潮(

11、Chao) 白蟻通過信息素在團隊內部傳遞信息 巢穴容量在幾萬至幾百萬2.4白蟻對的危(Wei)害及習性(白蟻的危(Wei)害)第二十一頁,共四十一頁。三、蟲害控(Kong)制對食品企業而言,需要根(Gen)據其生產和管理特點來開展:食品加工或暴露區域的害蟲接受水平幾乎為零殺蟲劑容忍程度極低,甚至不能用藥企業所在地往往在工業園區,而企業對周邊環境無能為力食品企業習慣思維:“食品安全管理”和“風險管理”意識強。第二十二頁,共四十一頁。3.1害蟲對公眾、員工健康帶來的(De)影響第二十三頁,共四十一頁。3.1害蟲帶來的(De)財產損失第二十四頁,共四十一頁。3.1害蟲帶來的聲譽(Yu)危機第二十五頁

12、,共四十一頁。3.1害蟲體現的管理不(Bu)足第二十六頁,共四十一頁。3.2現行法規對蟲害控(Kong)制的要求食品安全法第四章第三十三條(Tiao)第二款(關于生產符合標準):具有與生產經營的食品品種、數量相適應的生產經營設備或者設施,有相應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風、防腐、防塵、防蠅、防鼠、防蟲、洗滌以及處理廢水、存放垃圾和廢棄物的設備或者設施;食品安全法第四章第三十四條第二、六款(禁止生產經營) :致病性微生物,農藥殘留、獸藥殘留、生物毒素、重金屬等污染物質以及其他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含量超過食品安全標準限量的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霉變生蟲、污穢不潔

13、、混有異物、摻假摻雜或者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安全法第九章第一百二十四條第四款(關于懲罰標準):生產經營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摻假摻雜或者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食品添加劑;第二十七頁,共四十一頁。3.3蟲害控制的(De)概念評估、監控、管理蟲害的活動,以確定、防止、消除那些可以促進或維持蟲害種群的條件。本類別(Bie)的標準是關于蟲害管理的。把蟲害從企業中清除出去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防止害蟲在一個食品生產環境中有大量繁衍的機會。綜合蟲害管理(IPM):綜合蟲害管理的標準,是提供多種策略,運用多種方法來保證蟲害不會污染食品。第二十八頁,共四十一頁。3

14、.4蟲害形(Xing)成的原因(導致蟲害5種原因)外圍害蟲密度外圍環境的害蟲數量,如工廠在養豬場旁邊,你需要更多努力。吸引因素如室外燈光照明汞燈吸引飛蟲、垃圾房管理差建筑與管理漏洞 門窗缺陷和管理不當、基礎設施差室內衛生環境 存在衛生死角或清潔方法不對,如僅(Jin)用熱水沖排水口,就無法解決蛾蠓的問題原材料供應 原材料帶進來害蟲,例如小家鼠、蟑螂。外圍密度吸引因素入侵途徑衛生環境原料攜帶第二十九頁,共四十一頁。3.5害蟲在室(Shi)內生存、繁殖基本要素水食(Shi)物棲息地害蟲在室內生存、繁殖基本要素室內的衛生死角未定期清潔的地溝雜物堆地放置墻縫及地縫發酵物或腐爛物淀粉和霉菌蛋白質和糖谷物

15、設備老化時的滲水清潔生產的積水下水道的堵塞冷凝水第三十頁,共四十一頁。3.6害蟲從戶外侵入室內(Nei)基本要素害蟲(Chong)從戶外侵入室內基本要素外圍 密度戶外的綠化管理戶外的清潔管理垃圾流管理對外的縫隙出入口管理貨物攜帶光吸引氣味吸引棲息地吸引室內吸引源外圍 密度入侵通道第三十一頁,共四十一頁。3.7蟲害控制的內容(鼠(Shu)害預防措施)通過(Guo)必要措施消除老鼠的棲息地、食物源、及水源 改善結構的漏洞和不足 改善清潔及清潔流程的不足 增強員工的意識第三十二頁,共四十一頁。3.7蟲害控(Kong)制的內容(鼠害預防的措施)以下的方式來控制老鼠的侵害在倉庫的外圍減少老鼠棲息地防止老

16、鼠進入倉庫消除室內能(Neng)讓老鼠自由繁殖的因素檢查進入物品是否攜帶(?。├鲜蟊3智鍧?,減少老鼠食物保持門戶關閉,封堵縫隙,防止老鼠入侵檢查結構漏洞,及時修補,防止老鼠入侵外圍密度進入通道室內環境第三十三頁,共四十一頁。3.7蟲害控(Kong)制的內容(鼠害控制工具)室內老鼠(Shu)捕獲器鼠夾粘鼠板捕鼠籠檔鼠板第三十四頁,共四十一頁。3.7蟲害控制的內容(蟑(Zhang)螂、白蟻預防的措施)隨貨物侵入不完善的地溝系統重復使用的木質箱和倉板瓦楞紙箱員工或其他人員的衛生清潔習慣 封閉縫隙 控制積水 機械換氣空(Kong)的密封第三十五頁,共四十一頁。3.7蟲害控制(Zhi)的內容(蟑螂、白蟻

17、處理方式)1.現場調查:確定害蟲種類?入侵渠道和藏匿地點?2.化學處理:熱煙霧室內與下水道處理3.產品選擇:油基型殺蟲劑(Ji),例如德國拜耳的拜力坦等4.效果預期:擊倒時間約10分鐘。5.安全事項:停產拆開密閉設備清潔施藥后清理死蟑螂、白蟻再次清潔室內表面的藥物殘留。第三十六頁,共四十一頁。3.7蟲害控制的(De)內容(飛蟲的預防措施)保持出入口門窗緊閉垃圾桶蓋好防護性紗網消除飛蟲的食物源和滋生源結構漏洞的維護清潔流程的完善增加現場的檢查頻率,特別關注潮濕度高的區域滲漏的管道冷(Leng)凝水管易產生有機污垢的區域保持區域的干燥防蚊紗窗第三十七頁,共四十一頁。3.7蟲害控制的(De)內容(飛

18、蟲控制的工具)電擊式滅蠅燈和粘捕式捕蠅燈的區別:是否引起二次污染飛蟲鑒定(Ding)及趨勢分析對于食品工廠內較為常見的 小型飛蟲的效果(蛾蠓、果蠅等小于5毫米的飛蟲)第三十八頁,共四十一頁。3.7蟲害控制的內容(Rong)(蟲害的化學處理)定點施藥(繪圖),保存施藥記錄保存殺蟲劑或藥品的使用標簽(Qian)按說明的方法及濃度用藥殺蟲劑應用:不能作為生產車間常規控制的程序殺蟲劑必須具備公共衛生類農藥登記證和MSDS嚴禁企業內部無資質證員工實施化學處理除害劑危害化學毒性暴露于食品機率常規性的化學處理第三十九頁,共四十一頁。 謝(Xie)謝(Xie)!第四十頁,共四十一頁。內(Nei)容總結蟲害控制培訓。蒼蠅+蚊子+老鼠+蟑螂。攀爬:經常攀爬磚墻和其他粗糙面,利用建筑物之間的電纜線和管道做通道。跳躍:褐家鼠和黃胸鼠能垂直跳過60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