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醫博士入學考試中醫基礎理論知識點與復習題_第1頁
2022年中醫博士入學考試中醫基礎理論知識點與復習題_第2頁
2022年中醫博士入學考試中醫基礎理論知識點與復習題_第3頁
2022年中醫博士入學考試中醫基礎理論知識點與復習題_第4頁
2022年中醫博士入學考試中醫基礎理論知識點與復習題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學習好資料 歡迎下載中醫基礎理論知識點和復習題( 七版教材 ) 緒論 1. 中醫學的學科屬性 2. 中醫學理論體系的概念、形成的基礎和方法 3. 金元四大家的代表人物和學術觀點 4. 整體觀念的概念 5. 為什么說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從結構、生理、病理、診治等方面說明) 6. 試從生理、病理兩方面說明人與自然界的統一性 7. 證、辨證論治、同病異治、異病同治的概念第一章 中醫學的哲學基礎 1. 古代哲學精、氣的基本概念 2. 精氣生萬物的機理 3. 氣的兩種存在形式 4. 氣機與氣化的概念及其聯系 5. 氣的中介作用的意義 6. 精氣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7. 陰陽的基本概念 8. 事物陰陽屬性

2、的相對性與絕對性 9. 陰陽對立制約與消長、平衡的關系 10. 陰陽互根互用的概念及其意義 11. 陰陽交感的機理和意義12. 陰陽消長的涵義和形式 13. 陰陽轉化的內在依據、條件和形式 14. 陰陽自和的涵義和意義15. 人體臟腑經絡的陰陽劃分(二分法與三分法) 16. 陰陽偏勝、偏衰和互損的病理變化及其理論基礎 17. 怎樣調整陰陽的偏勝偏衰和互損 18. 五行的基本概念 19. 五行的特性 20. 事物和現象五行歸類的理論依據和方法 21. 五行相生的概念、次序和母子關系 22. 五行相克的概念、次序和所勝、所不勝關系 23. 五行制化的概念和規律 24. 五行相乘的概念、次序和產生機

3、理 25. 五行相侮的概念、次序和產生機理 26. 母子相及的涵義 27. 以五行學說說明五臟病變的相互影響 28. 根據五行生克規律確定的治療原則和方法 29. 中醫學思維方法的特點 30. 中和思維和類比思維方法第二章藏象學習好資料歡迎下載 1. 藏象的基本概念 2. 藏象學說的形成 3. 藏象學說的特點 4. 五臟、六腑與奇恒之腑的生理特點 5. 五臟精氣陰陽的概念及其相互關系 6. 心主血脈的概念及血液正常循行的基本條件 7. 心藏神的概念,心稱為五臟六腑之大主的理由 8. 心的生理特性9. 心在液為汗的機理 10. 肺主呼吸與主一身之氣的涵義和關系 11. 肺主行水或為水之上源的機理

4、及其臨床意義 12. 肺朝百脈、主治節的涵義 13. 肺為華蓋和嬌臟的生理病理意義 14. 肺氣宣發與肅降的概念和體現15. 肺合皮毛的機理和意義 16. 脾主運化的涵義和內容 17. 脾為后天之本的原理和意義 18. 脾主統血的概念和機理 19. 脾主四時與脾主長夏的意義20. 脾氣主升的主要體現21. 脾喜燥惡濕的臨床意義22. 肝主疏泄的概念及其體現 23. 肝主藏血的涵義及其生理意義 24. 肝為剛臟的生理病理意義 25. 腎藏精的涵義 26. 腎精與腎氣的關系及其生理作用,腎為先天之本 27. 腎陰、腎陽的來源和功能 28. 腎為五臟陰陽之本的涵義 29. 腎主水的概念和機理 30.

5、 腎主納氣的概念和機理 31. 腎主蟄守位的生理意義32. 腎主骨生髓通腦 33. 七沖門的部位及作用34. 六腑以通為用的理論基礎 35. 膽為六腑之一,又為奇恒之腑之一的道理 36. 膽的主要生理功能 37. 胃的結構、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 38. 小腸的部位和生理功能,“ 利小便即所以實大便” 的機理 39. 大腸的主要功能及其與此相關的其他臟腑功能 40. 三焦的六腑和部位概念 41. 六腑三焦及部位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 42. 上中下三焦的部位劃分及其功能特點 43. 腦的主要生理功能 44. 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及與此有關的諸因素 45.心與脾之間的關系學習好資料歡迎下載 46. 心腎相交

6、的概念 47. 肺與脾之間的關系 48. 肺與腎之間的關系 49. 肝與脾之間的關系 50. 肝與腎之間的關系 51. 脾與腎之間的關系 52. 肺與大腸之間的關系 53. 脾與胃之間的關系第三章 精氣血津液神 1. 人體之精的基本概念 2. 人體之精的生成、貯藏和施泄 3. 人體之精的功能 4. 先天之精、后天之精、臟腑之精、生殖之精的概念5. 人體之氣的基本概念 6. 人體之氣的生成 7. 氣的運動、運動形式及其對生命活動的意義 8. 臟腑之氣的升降運動規律 9. 人體之氣化的概念、形式及其與氣機的關系10. 人體之氣的主要生理功能 11. 元氣的概念、生成、分布和功能 12. 宗氣的概念

7、、生成、分布和功能 13. 營氣和衛氣的概念、生成、分布和功能 14. 營氣和衛氣的區別和聯系 15. 血的基本概念16. 血的生成及其有關的臟腑功能 17. 血液的循行及其相關的臟腑功能 18. 血的功能 19. 津液的基本概念,津與液的區別 20. 與津液的生成、輸布、排泄各自相關的臟腑功能 21. 津液的功能 22. 氣血之間的關系(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 23. 氣與津液之間的關系 24. 精血同源、津血同源與汗血同源的涵義 25.“ 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 的意義 26. 精氣神之間的關系第四章 經絡 1. 經絡的基本概念 2. 經絡系統的大致構成 3. 經別、別絡、孫絡、浮絡、

8、經筋、皮部的概念 4. 十二經脈的名稱及命名原則 5. 十二經脈的走向交接規律、分布規律、表里屬絡關系和流注次序 6. 十二經脈循行中聯絡的臟腑和主要交接點 7. 奇經八脈的概念和作用 8. 督任沖帶四脈的循行、功能及其異同 9.經絡的生理功能學習好資料歡迎下載 10. 經絡理論在闡釋病理變化方面的應用第五章 體質 1. 體質的基本概念 2. 體質的構成 3. 常用體質分類及其特征 4. 體質學說在闡釋發病及病理方面的應用第六章 病因 1. 病因與病因學說的基本概念 2. 中醫學病因學說的主要特點(辨癥求因) 3. 六氣與六淫的概念,六氣變六淫的條件 4. 六淫致病的共同特點 5. 風邪的概念

9、、性質和致病特征;風為百病之長 6. 寒邪的概念、性質和致病特征;傷寒與中寒的區別 7. 濕邪的概念、性質和致病特征 8. 燥邪的概念、性質和致病特征;溫燥與涼燥的不同 9. 火熱之邪的概念、性質和致病特征;火與熱的區別 10. 暑邪的概念、性質和致病特征;暑邪的季節性 11. 癘氣的概念、致病特點;傳染途徑 12. 七情與七情內傷的基本概念 13. 七情與內臟精氣的關系 14. 七情內傷的致病特點 15. 過勞與過逸的概念和主要內容 16. 飲食失宜的主要內容 17. 痰飲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和機理 18. 痰飲的致病特點 19. 瘀血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和機理 20. 瘀血的致病特點21.

10、 瘀血病證臨床表現的共同特點第七章 發病 1. 正氣與邪氣的基本概念 2. 發病的基本原理 3. 影響發病的主要因素 4. 卒發、伏而后發、徐發、繼發、合病與并病、復發的機理第八章 病機 1. 病機的概念、分類 2. 邪正盛衰與虛實變化的關系 3. 虛實、虛實錯雜、虛實真假的病機特點 4. 邪正盛衰與疾病轉歸的關系 5. 陰陽失調的基本概念 6. 陰陽偏勝的病機特點及其發展趨勢 7. 陰陽偏衰的病機特點及其發展趨勢 8. 陰陽互損的病機及其表現的證候 9. 陰陽格拒的病機及其表現的證候 10. 亡陰與亡陽的機理及其關系 11.邪正盛衰與陰陽失調的關系學習好資料歡迎下載12. 精虛與精瘀的病機及主要表現13. 氣虛的概念和形成原因 14. 氣機失調的概念及主要表現 15. 氣滯的原因和主要表現 16. 氣逆與氣陷的原因和多發臟腑 17. 氣閉與氣脫的原因與表現 18. 血虛的概念和形成原因 19. 血瘀的概念及病機,與瘀血的區別 20. 出血的概念及病機 21. 傷津與脫液的區別 22. 津液的輸布、排泄障礙及有關的臟腑功能 23. 津液與氣血關系失調的幾種主要表現 24. 精虛、血虛、津液不足、氣虛、陰虛、陽虛之間的區別 25. 內生五邪的概念 26. 內風的病機主要有哪幾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