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網管道沖洗試驗方案文獻_第1頁
熱網管道沖洗試驗方案文獻_第2頁
熱網管道沖洗試驗方案文獻_第3頁
熱網管道沖洗試驗方案文獻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供 熱 管 網 沖 洗 試 驗 方 案一.工程概況集中供熱熱網工程管線從電廠熱網首站引出(DN1200管線),管線從廠區南部 出線后穿越四條鐵路向南敷設至XX大街,沿XX大街向西至XX路為主干線末端。本工程熱網管道安裝時已經要求各標段對焊接管道必須逐根進行清掃,而且 每天管道安裝結束后必須臨時封口。目前上述三項管網工程即將安裝完成,熱網 投入運行前需對管網進行沖洗。(一)一級熱網設計參數:.供暖熱負荷:Q=600MW.設計流量:G=8600t/h.水力損失:ZP二60mH20.供水溫度:110C;回水溫度:70.工作壓力:供水管Pmax=;回水管Pmin二(二)管道、管件:.管道:公稱直徑DN

2、1200采用Q235B螺旋焊縫鋼管。.管件:彎頭采用Q235B、R=2D煨制彎頭;支干線與主干線連接采用在主干管 上挖孔焊接上翻跨越三通及預制三通。(三)管道敷設:采用地下直埋敷設方式(四)管道熱補償:自然補償方式(五)管道焊接:管道焊接要求按工業金屬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35-97規定執行對常態直埋管道的所有焊口第一遍應采用氨弧焊打底,焊條采用E4303焊條。(六)焊接質量檢驗:由于施工季節與施工現場的限制,安裝過程中不具備水壓試驗條件來分段進行 試驗,因此,要求對管道安裝工程施工中的全部焊縫進行了 100%的無損探傷(超 聲波H級)檢驗及外觀檢驗。對不合格的焊縫進行返修,并且對返

3、修后的焊縫進 行表面質量及100%的無損探傷檢驗。(-七)執行規范:城鎮供熱管網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CJJ28-2004 )工業金屬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35-97 )現場設備、工藝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36-98 )二.管網沖洗組織工作機構及責任分工2013年采暖期即將開始,為確保集中供熱順利投入運行,使熱網系統一次充 水、啟動成功,為更好地組織協調好2013年熱網充水供熱工作,確保熱網充水期 間設備及系統的安全運行,成立2013年熱網充水聯合組織機構,充水時間定在 2013年12月 日早8: 00分。(一)組織機構總指揮:副總指揮:熱網現場負責人:A標段負責人:

4、B標段負責人:熱網首站負責人:安全監督:(二)責任分J施工單位:完成試運所需要的建筑、保溫、管道、管件、閥門 及臨時設施的施工;完成閥門開關試驗工作并提交記錄;全力 配合各分系統試運工作,配合調試單位進行水沖洗工作的檢查、 操作;負責有關系統及閥門的掛牌工作;做好試運設備與運行 或施工設備的安全隔離措施;負責現場的安全、消防、就地設 備巡視等工作;及時組織進行消缺檢修工作;組織和辦理驗收 簽證。熱網公司:全面協助試運指揮部做好試運中的組織管理,協調 各種關系,解決有關設計、設備等問題。發電部、熱網公司:熟悉系統,了解設備、系統特性,學習運 行規程及運行說明書,進行生產準備;提供電氣、熱控整定值

5、; 準備運行的規程、工具和記錄報表等;完成系統隔離和設備啟 停操作;負責工作票的管理、安全措施的實施及工作票和操作 票的許可簽發及消缺后的系統恢復。負責編制相關調試方案; 檢查系統;進行技術交底和現場技術指導;提出技術問題的方 案或建議;準備有關測試用儀器、儀表及工具;監理單位:檢查、督促設計、設備、施工及調試的實施,參加 試運工作并驗收簽證。系統充水過程實行統一指揮、統一調度,各級人員按職責上崗到位,確保通 訊聯系暢通,隨時候命。三.所需設備及人員的安排:各試驗現場負責人要在試驗前將注水、沖洗工作中所需的運輸設備、挖掘設備、排水設備、焊接設備及所需人員安排就緒,做到出現問題及時搶修,不得影

6、響整體工作按計劃地進行。四.管網系統沖洗條件.熱網管道施工完畢,管道焊接100%探傷合格,并按要求進行清掃,保證管 道內無雜物。目的是為了把施工時在管內遺留的焊渣、鐵銹、泥沙等雜物清 除干凈,防止管道內的介質在輸送運行過程中阻塞閥門,損壞設備,污染介 質和沾污產品。試運行前應確認管道的吹掃工作結束,達到有關規程、 設計圖紙和工藝技術條件的要求。.廠外補給水暢通。本工程項目由于供熱距離較遠,熱網管道充水量很大,利 用我廠生產給水泵,將大伙房水庫來水直接注入熱網管道。生產給水泵的設 計流量是750t/h,揚程為30m,管道存水量大約為10000m3左右。.廠內生產給水至熱網首站管線暢通,至其它用戶

7、能夠有效隔離,防止系統跑 水影響工程進度。生產給水系統調試結束具備啟動條件。.檢查管道上閥門應靈活可靠,泄水及排空氣閥門應嚴密,系統的閥門狀態應 符合調試運行方案要求。.熱網管道沖洗臨時放水門(DN500)安裝完畢,泄放點能夠有效排放污水。.檢查熱網系統儀表應齊全、準確,安全裝置必須可靠、有效,管道沖洗時能 有效隔離或拆除。應將減壓器、疏水器、流量計和流量孔板(或噴嘴)、濾 網、調節閥芯、止回閥芯及溫度計的插入管等拆下并妥善存放,待清洗結束 后復裝;.試驗壓力表已校驗,精度不宜低于級。表的滿量程應達到試驗壓力的2倍,數量不得少于2塊,安裝在試驗泵出口和試驗系統末端。.檢查固定支架、卡板、滑動支

8、架、爬梯應牢固可靠。.熱網首站內所有系統和設備經驗收合格,調試完成,具備通水條件;. 2號機至熱網供回水管道已經加裝堵板;.熱網回水至煙氣余熱裝置管道應加裝堵板,煙氣余熱裝置至熱網供水管道加 裝堵板。. 1A熱網循環泵進口電動門(1LDT030/AA110)、1A熱網循環泵出口電動門 (1LDT030/AA120)確保關閉嚴密并解除液力耦合器與泵的對輪。.環境溫度低于5c時有可靠的防凍措施;五.注水、打壓、沖洗時間、程序及要求:(一)時間安排:.注水時間:月口一月 日.沖洗時間:月 日一月 日(二)排氣、放水點位置的確定:排氣點位置為:.熱網加熱器水側出口管道,0D21放氣管共2處;.熱網循環

9、泵入口管道,0D21放氣管共1處;. A排外熱網供回水管道,0D21放氣管共3處;.廠內熱網與廠外熱網聯絡閥門井(廠區西北方向圓井口,名稱是閥門兼泄 水1井),DN65放氣管共2根;.廠內熱網擴建預留聯絡閥門井(廠區西北方向方井口,名稱是閥門小室2井),共1處,井65放氣管共2根;.廠外一級熱網泄水小室,共4處,分別位于閥門1井后;長城門前;閥門 2井前;XX大街XX路西;DN65放氣管共8根;.廠外一級熱網閥門井,共2處,分別是閥門1井;閥門2井;DN65放氣管 共4根,放氣閥分別安裝在供水管蝶閥前回水管蝶閥后。泄水點位置為:A排外熱網供回水管道,0D34放水管共4處;.廠內熱網與廠外熱網聯

10、絡閥門井(廠區西北方向圓井口,名稱是閥門兼泄 水1井),共2處,DN150放水管共2根;.廠內熱網擴建預留聯絡閥門井(廠區西北方向方井口,名稱是閥門小室2 井),共1處,DN150放水管共2根;.廠外一級熱網泄水小室,共4處,分別位于閥門1井后;長城門前;閥門 2井前;XX大街XX路西;DN150放水管共8根;.廠外一級熱網閥門井,共2處,分別是閥門1井;閥門2井;DN150放水 管共4根,放水閥分別安裝在供水管蝶閥前回水管蝶閥后。(三)支管線閥門井:A支線閥門4井(DN500) ; B支線閥門5井(DN800) ; C 支線閥門2井(DN700)o(四)沖洗水排放點的位置:螃蟹溝(五)注水點

11、的位置:注水點的位置為電廠熱網首站,用生產給水泵向臨時熱網泵組入口注水。六.熱網系統注水沖洗(一)注水沖洗概述注水沖洗的管道為一級熱網主管線,利用1一內再生水深度處理站內的生產給水泵向臨時熱網泵組入口注水,管道注水采用分段注水排氣法。分段如下:分段1:熱網首站至廠內熱網與廠外熱網聯絡閥門井;分段2:廠內熱網與廠外熱網聯絡閥門并至閥門1井;分段3:至閥門1井至閥門2井;分段4:閥門2井至螃蟹溝放水點。對供、回水管道分別進行沖洗,首先進行供水管道沖洗,然后再進行回水管 道的沖洗,將沖洗水排放至螃蟹溝,采取邊排放,首站邊補水的方法,一定要控 制熱網系統不得形成負壓和超壓;(二)熱網管道注水.全面檢查

12、熱網循環水系統工作結束具備通水條件,并做如下措施:a)開啟注水臨時管道至臨時熱網泵組入口手動門;b)關閉生產給水管道至塔池補水手動門并做好防凍措施;c)關閉生產給水管道至原水箱以南用戶的供水總門;d)關閉生產給水管道至化學原水箱臨時管路供水門并做好防凍措施;e)開啟臨時熱網泵組出口手動門、電動門、熱網臨時泵組入口電動門;f)關閉1A熱網循環泵出入口電動門并停電,掛禁止操作標識牌,開啟出口門前 放水門;g)開啟熱網加熱器旁路電動門;h)關閉熱網加熱器出入口門并停電,掛禁止操作標識牌;i)開啟熱網加熱器水室放水門;j)熱網臨時泵組密封冷卻水投入; k)關閉注水管段上所有分段閥門;1)關閉注水管段上

13、所有支線閥門,及支線閥門井內的放水、放氣、注水門;m)關閉熱網循環水管道臨時放水門(DN500,地點:螃蟹溝),注水排氣時打開此 門加快排氣速度;n)關閉注水管段上所有泄水閥門,打開所有排氣閥門,廠內熱網擴建預留聯絡閥 門井(廠區西北方向方井口,名稱是閥門小室2井)不開排氣閥;o)關閉閥門井內注水閥;P)開啟熱網回水濾水器出入口門及旁路門;q)開啟防水錘手動門;r)關閉廠內熱網與廠外熱網供水、回水手動門;s)關閉熱網補水泵至熱網回水管手動門(A排外);.通知各標段負責人準備分段注水。根據熱網指揮人員指令開啟注水管段上的 排氣閥門,確保注水管道至下一管段的分段閥門、泄水門、注水門關閉嚴密。.聯系

14、化學人員啟動生產給水泵(變頻方式),注意調整生產給水泵出口壓力、 流量。.要求各標段熱網巡檢在注水過程中對各排氣閥反復排氣,見水后關閉,直至 系統全部注滿水為止。同時熱網巡檢必須檢查系統是否存在漏點,如果發現 漏泄點應立即通知指揮人員,并由指揮人員決定是否停止注水準備檢修。.當注水流至泄水點時,要求各標段熱網巡檢短時間開啟泄水門,將管內臟水 排出后關閉泄水門。注意嚴禁長時間泄水造成井內積水,井內產生積水后必 須用潛水泵及時排除防止結凍。.利用生產給水泵變頻調節器調節流量,熱網管道起壓時應減小泵出口流量, 注意生產給水管道壓力禁止超過(設計工作壓力),電機電流嚴禁超過額定值(164A),熱網循環

15、水管道嚴禁超過(設計工作壓力)。.熱網循環水系統注滿水后,停止生產給水泵,全面檢查熱網循環水系統,發 現漏泄點及時通知指揮人員,若沒有問題則進行下一步工作。(三)熱網管道嚴密性試驗.系統注滿水后各點的靜壓大約為左右,啟動生產給水泵向系統補水進行緩慢 升壓;.在升壓過程中,首站內及熱網巡檢邊升壓邊檢查,當發現滲漏時,嚴禁帶壓 處理。消除缺陷后,應重新繼續升壓試驗;.按生產給水泵揚程30mH20計算,當首站最高點壓力達到時且壓力穩定時, 應停止生產給水泵,停泵后若系統壓力穩定,則對系統進行嚴密性檢查,若 系統壓力不穩定,首站及各施工標段負責人應組織相關人員對系統進行排氣 操作,排盡設備及管道中的殘

16、余氣體,直至系統壓力穩定為止,穩定后,啟 動生產給水泵繼續向系統內補水,使首站系統最高點壓力再次恢復,壓力穩 定后,系統進行嚴密性檢查;.首站系統最高點壓力升至并趨于穩定,生產給水泵停止后,此時各點的靜壓 值為左右。應詳細檢查系統管道、管道焊縫、管道附件及設備等無滲漏,固 定墩、固定支架無明顯的變形等,穩壓1小時內,壓降不大于為合格;(規 范規定嚴密性試驗壓力應為 倍設計壓力,且不得低于)。.試驗結束后管道緩慢泄壓,并應及時拆除試驗用臨時加固裝置,排盡管內積 水(如下一步進行管道沖洗則不必放水)。排水時應防止形成負壓,嚴禁隨 地排放。(四)熱網供水管沖洗.聯系熱網現場負責人、廠內運行人員熱網供

17、水管道準備進行水沖洗.熱網巡檢應做好供水管道的沖洗措施,確認沖洗管段的放水放氣閥關閉,所 有支線閥門關閉。.關閉臨時熱網泵組入口電動門;.聯系化學啟動生產給水泵,聯系熱網現場負責人適當開啟熱網循環水供水管 道臨時放水門(DN500,地點:螃蟹溝),化學人員做好與臨時放水門操作人 員的聯系工作,緩慢提高供水流量,注意調節出口壓力及電機電流在規定范 圍內;.螃蟹溝放水點應有專人負責閥門開關,同時負責觀察熱網水排放情況,如果 放水點管內壓力過低,應匯報指揮人員,如需提高熱網管內壓力,指揮人員 應下令啟動熱網臨時泵組;熱網臨時泵組啟動規定如下:a)熱網臨時泵組啟動順序為先啟入口側泵(A臨時熱網循環泵)

18、,再啟中間 泵(B臨時熱網循環泵),最后啟出口側泵(C臨時熱網循環泵);b)檢查泵體已充滿水;c)通知化學人員準備啟動熱網臨時泵組;d)將熱網臨時泵組出口門關至1/5至1/6開度,注意生產給水泵出口壓力不 超過;e)啟動A臨時熱網循環泵,觀察電機電流不超額定值(248A),根據A臨時 熱網循環泵出口壓力及電流逐漸開大熱網臨時泵組出口門,確保熱網管道 壓力不超過,電機電流不大于額定值。A臨時熱網循環泵啟動后,根據熱 網沖洗要求,依次啟動B、C臨時熱網循環泵,注意觀察熱網管道壓力防 止超壓。.沖洗過程中熱網現場負責人應根據實際情況開啟熱網管線沿線的排污裝置, 加強排污。.沖洗合格的標準為排水水樣中固形物的含量接近或等于沖洗用水中固形物 的含量。沖洗結束前,應打開閥門用水清洗,清洗合格后,應對排污管、除 污器等裝置進行人工清洗,保證管道內清潔。(五)熱網回水管沖洗熱網負責人將管道沖洗措施倒至回水管沖洗狀態,根據供水管道沖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