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北京的春節課件_第1頁
一六北京的春節課件_第2頁
一六北京的春節課件_第3頁
一六北京的春節課件_第4頁
一六北京的春節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北京的春節 北京春節童謠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買肉; 二十七,宰只雞;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滿街走。 老舍(18991966)現代著名作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人。1937年,他的代表作駱駝祥子問世 。老張的哲學是他的第一部作品。 學習目標1掌握本課的生字詞。2朗讀課文。了解老北京春節的風俗習慣,感受春節的熱鬧、喜慶氣氛。3學習課文有順序、詳略得當的寫法。初旬( )熬( )粥 小型( )餃( )子 膠棗( ) 攙和( )風箏( )鞭( )炮 麥

2、( )芽糖 寺( )院 小販( )擺攤( )逛( )廟會 毛驢( )水滸( )生字注音:xn o xng jio zo huozhng bin mi s fn tn gung l h 課文賞析(1)對詞語的理解春節:農歷正月初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也兼指正月初一以后的幾天。俗稱“過年”。臘月:農歷十二月。臘八粥:臘八即臘月初八。在臘八這一天,用米、豆等谷物和棗、栗、蓮子等干果煮成的粥。空竹:用竹木制作,中空,抖動能發出響聲的一種傳統健身玩具。 初旬:每月的第一個十天,也稱“上旬”。除夕:農歷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也泛指一年最后的一天。廟會:設在寺廟里邊或附近的集市,在節日或規定的日子舉行。嫻熟:

3、熟練。元宵:農歷正月十五日夜晚。因為這一天叫上元節,故晚上叫元宵。課文中指元宵節(又稱燈節)的一種應時食品,南方稱“湯圓”。截然不同:截然,很分明的、斷然分開的樣子。形容兩種事物毫無共同之處。本課指除夕夜的“鬧”與正月初一的“靜”形成鮮明對比。 (2)對句子的理解。 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農業展覽會。 “農業展覽會”指臘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種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開展覽會。作者用了“打比方”的表達方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老北京春節熬臘八粥這一民俗特點。 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不許間斷,鞭炮聲日夜不絕。在外邊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沒有什么人睡覺,都

4、要守歲。1、從第一句話可充分感受到“熱鬧”。透過“萬不得已”“必定”等詞語,可以體驗到人們重視除夕夜“吃團圓飯”,飽含著濃濃親情,浸潤著傳統美德。2、按照老北京的習慣,年三十晚上不能睡覺,要痛痛快快地玩一宿,這叫“守歲”。元宵上市,春節的又一個高潮到了。1、春節的第一個高潮:除夕真熱鬧”2、春節的第二個高潮:初一拜年、逛廟會3、春節的第三個高潮:正月十五元宵節,集市上賣元宵、家家戶戶吃元宵。 課堂討論 全文共分為幾部分;是按怎樣的順序來寫的;每部分的內容是什么;全文的中心內容是什么;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試用自己的話概括)整體感知:主要介紹了北京的春節從臘月初旬開始,直到正月十九才結束。

5、人們在臘八那天要熬臘八粥和泡臘八蒜,臘月二十三過小年,除夕非常熱鬧,初一的光景卻截然不同,到元宵節是春節的又一個高潮。直到正月十九,春節結束。 時間 主要事例臘八 臘八粥,臘八蒜 臘月十九 買雜拌兒,買爆竹,買玩意兒二十三 放鞭炮 大掃除 準備年貨除夕 穿新衣,貼對聯和年畫,炮聲日夜不絕,吃團圓飯,祭祖,守歲初一 男人出門拜年,女人在家待客,逛廟會元宵 懸燈結彩,放花炮第一部分(18)春節前的準備 1臘八。熬臘八粥,泡臘八蒜。(1)熬臘八粥:“粥是用各種米,各種豆,與各種干果熬成的。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農業展覽會。”體會到老舍先生語言的通俗和有趣。(2)泡臘八蒜:“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

6、有了些辣味,色味雙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餃子。”著重突出“色如翡翠”和“色味雙美”兩個詞,體會到老舍先生語言簡練,給我們呈現出一幅鮮明的畫面,這也是老舍先生語言的魅力。 在臘月(臘八)才會出現的年貨:春聯、年畫、蜜供、水仙花憲書、松枝、薏仁米、年糕臘月十九,學童放假(有皇帝)孩子:雜拌兒、爆竹、玩意兒風箏、空竹、口琴大人:緊張起來臘八粥臘八粥臘八粥雜拌兒雜拌兒雜拌兒第二部分(912)除夕、初一的盛況想一想:你平時在過春節時,都有哪些節慶活動? 2除夕。抓住總起句“除夕真熱鬧”來體會。(1)從人們活動的角度來體會。“家家趕做年菜”“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在外邊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

7、來吃團圓飯”,還有“除了很小的孩子,沒有什么人睡覺”,足以看出人們差不多全都在慶祝除夕,當然熱鬧了。(2)從“味、色、音”的角度來體會。“到處是酒肉的香味”“紅紅的對聯”“各色的年畫”“家家燈火通宵”“鞭炮聲日夜不絕”,老舍從香味,到色彩,到聲音,進行了全方位描寫,充分表現了除夕的“熱鬧”,足見老舍先生描寫的細膩年夜飯年夜飯年夜飯 3正月初一。主要通過人們的活動來體會。 人們的活動:男人們在午前到親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們在家中接待客人。小販們在寺廟外邊擺攤,小孩子們則愛逛廟會,還有很多人參加賽馬賽駱駝的比賽呢!總之,每個人都沒閑著,或者走親訪友,或者逛街、比賽,可謂輕松自在。 春節拜年新春廟

8、會第三部分(1316)元宵節盛況一說到元宵節,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老舍先生是從哪方面感受?元宵節(燈的數量、種類)感受: 燈的數量多:從“處處張燈結彩”“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有名的老鋪子都要掛出幾百盞燈來”“家中也有燈”等詞句就可以感受到。 燈的種類多:從“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彩繪故事的”“懸燈”、“花盆”、“火判”可以感受到 老舍先生著力描寫燈的數量多,種類多,目的是什么? 答:是為了突出元宵是“春節的又一個高潮”,突出元宵“的確是美好快樂的日子”。這也是寫元宵的總起句和總結句。元宵節第四部分:(1718)春節結束以及新舊社會春節的不同 兩個體會: 1.體會詳略得當的表達效果。

9、 課文先寫北京春節的開始,比較簡略地介紹了人們做了哪些過春節的準備。有的民俗習慣只一句話帶過。如,“必須大掃除一次”“店鋪多數正月初一到初五關門,到正月初六才開張”。緊接著詳細描述除夕、初一、元宵三個春節高潮。最后簡略交代春節結束。這樣寫的好處是點面結合、重點突出、主次分明,印象深刻。2.體會作者的情感 這篇課文作者用充滿京味的樸實無華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幅老北京春節的民風民俗畫卷,表現了春節的隆重與熱鬧,展示了中國節日的溫馨和美好,表達了作者對傳統文化的喜愛之情。北京的春節臘月初旬開始 (16)買雜拌兒正月出一至正月十五(810)元宵(1112)正月十九:(13)臘八粥除夕(7)過小年大掃除臘八蒜買爆竹 放鞭炮備足年貨買各種玩意兒 吃糖 做年菜燈火通宵 穿新衣 放鞭炮 貼對聯年畫 吃團圓飯 男人拜年 鋪戶開張女人待客 逛廟會逛廟會逛天橋 張燈結彩看花燈 掛花燈 放花炮 吃元宵 殘燈末廟 春節結束濃濃的年味緊張的籌備無比休閑各色活動喜慶熱鬧充滿歡樂元宵佳節 溫馨濃郁鬧民俗隆重熱鬧慶佳節 課外拓展 以“春節”為主題,辦一期手抄報。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