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安評、初設勘測任務書_第1頁
---水庫安評、初設勘測任務書_第2頁
---水庫安評、初設勘測任務書_第3頁
---水庫安評、初設勘測任務書_第4頁
---水庫安評、初設勘測任務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專心-專注-專業專心-專注-專業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專心-專注-專業目錄 TOC o 1-3 h z u 勘測任務書1 任務依據及目標1.1工作依據 1、勘察設計合同:*水務局(甲方)與我院(乙方)簽訂的*水庫除險加固勘察設計合同。 2、現行的水利水電工程勘測的相關規程規范。1.2 目標根據合同要求,*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勘測包括安評、初步及技施設計三個階段的勘測,我院向業主提供的主要成果有:(1)安全評價報告;(2)初步設計報告;(3)技施設計圖紙及文件。本次勘測的目標是為以上成果提供基礎資料。根據合同要求:我院應在2013年12月31日

2、前提交安全評價及初步設計報告(送審版),后續成果的提交時間待定。2工程概況*水庫位于*西南部大可鄉*村東南方一公里處,水庫所在大可河屬珠江流域南盤江水系巴江的一級支流。地理位置為東經103154”,北緯243416”。 工程區交通較為便利,大壩旁邊已通鄉村公路連接至鹿平公路,距大可鄉8km,沿鹿平公路可直達*城,距*城28km。大可河為珠江流域南盤江水系巴江中下游左岸一級支流,流域發源于*山頭村山神廟峰,河流自北向南,于宜良縣祿豐村匯入南盤江。河道全長36km,河道平均比降8.7,屬于比較狹長的流域。*水庫壩址以上河道長約23km,控制流域面積為97.7km2,多年平均徑流量2990萬m3。*

3、水庫是以解決大可鄉供水和農業灌溉,兼顧下游防洪的?。ㄒ唬┬退こ?。*水庫始建于八十年代,1991年由于山洪沖毀原壩體,之后進行了修復擴容。樞紐工程主要由大壩、泄洪洞、壅水壩和輸水涵洞組成。根據我院人員與水庫管理人員進行現場踏勘知,水庫自1991年建成至今,蓄水位從未達到設計水位,泄洪洞左邊墻處有一股水流流出,水量達5l/s,泄洪洞與大壩之間山體有2處出水點,水量達4l/s,左壩肩處滲漏嚴重,壩面潮濕。大壩壩頂及上下游雜草叢生,壩頂出現不均勻沉降,凹凸不平。輸水涵洞啟閉設備銹蝕嚴重,啟閉困難。泄洪洞密封不嚴,從閘門兩側有水流流出等病害。3工作重點和難點 根據與業主方溝通的初步意見,根據工程實際

4、情況,本階段勘察工作主要圍繞以下工作重點開展:3.1水庫區域地質條件系統調查區域地質條件,評價該水庫樞紐整體地質條件。3.2重點調查水庫滲漏區域的地質條件調查左壩肩、泄洪洞邊墻、泄洪洞與大壩之間山體等發生滲漏的原因,并進行系統的論證。3.3庫區工程地質條件驗證已有地質資料的正確性和真實性,查明水庫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條件,對水庫滲漏、庫岸穩定、淹沒、浸沒等問題做出評價,評價蓄滿水后水庫誘發地震可能性及可能引起的其它環境地質問題。 3.4壩址區的水文、工程地質條件重點是斷層、破碎帶、節理裂隙分布狀況及其對工程的影響;河床覆蓋層厚度、分布、物質組成、地層結構、物理力學性狀對壩基的影響; 兩壩肩巖體

5、風化卸荷厚度、滲透性及穩定性。泄洪洞進出口邊坡的穩定、巖體工程地質條件。 3.5對現有構筑物進行詳查對大壩、泄洪洞、輸水涵洞、壅水壩等構筑物的現狀穩定及滲流情況進行調查,并就地質條件作出評價。 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難點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工作區植被覆蓋較好,野外地質工作難度大。(2)合同工期時間短,基礎資料不全,氣候因素對外業進度影響較大,因而使得工期非常緊張。(3)工作區域與農田有交叉,難以避免踩踏農作物等,需要與當地人溝通協調。4 工作目的和任務 4.1 區域及水庫區地質勘察 1、研究區域地質資料,分析區域主要構造,重點是近壩庫區斷層對工程區的影響, 結合歷史地震及斷層活動性等資料,對區

6、域構造穩定性進行評價。2、查明水庫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條件,對水庫滲漏、庫岸穩定等問題做出評價。4.2 壩址區工程地質勘察 1、查明壩體填筑土的組成及其物理力學性質,并判斷填筑質量,評價是否存在滲漏通道; 2、調查水庫庫區的工程地質條件,并就壩體穩定、壩體滲漏等工程地質條件作出評價; 3、查明分析壩體、壩基病害的分布情況、類型及成因,評價其危害程度,為除險加固設計提出建議及相關地質參數;4、查明左壩肩、大壩與泄洪洞之間山體、泄洪洞邊墻滲漏原因,并提出相關解決建議;5、查明泄洪洞、輸水涵洞進出口邊坡的穩定條件;6、進行必要的的巖(土)物理力學試驗,提出各類巖土的物理力學參數。7、查明大壩、泄洪洞

7、、輸水涵洞等構筑物基礎地層巖性特征。 4.3 地形測量 1、庫區地形,EL1710m以下地形的測量,庫區特征物測量,水下地形測量;2、壩址及兩岸壩肩EL1710m以下的地形測量,現有特征物測量;3、各樞紐構筑物軸線、體型測量、壩體滲漏出水點及其他相對關鍵的特征點測量;5 應提交的主要成果5.1工程現場計劃完成的實物工程量 為便于后續工作順利開展,本次勘測應提交以下工作成果,如下表所示:專業序號成果名稱備注測量1壩址區及主要建筑物地形圖比例:1/500,高程EL1710.00以下2庫區地形圖比例:1/1000,高程EL1710.00以下地質1工程場地地震安全性評價:區域地質構造與地震震中分布構造

8、剛要圖:地震動參數。直接在區劃圖上查找即可2水庫區工程地質平面圖,典型地段和不穩定岸坡縱橫剖面圖:水庫工程地質評價1/5000庫區工程地質測繪,工程地質突出地段進行1/1000實測地層剖面3壩體及壩基平、剖面圖泄洪洞縱橫地質剖面圖輸水涵洞縱橫地質剖面圖1/1000工程地質測繪、重點地段實測地質剖面1/10004安全評價階段、初設階段報告(地質部分)編寫所需的基礎資料收集5鉆孔柱狀圖、鉆孔水文地質試驗、原位測試、鉆孔孔口孔底高程、坐標共布置鉆孔10個。其中壩址左岸布置鉆孔3個,右岸布置鉆孔4個,壩軸線布置鉆孔2個,外壩坡布置鉆孔1個。庫岸7個鉆孔深度按透水率q5Lu以下3段及必須在地下水位以下來

9、控制。壩址3個鉆孔深度按進入完整基巖1m控制。溢洪道2個,進口、泄槽各1個6素描圖或展示圖坑槽探、淺井視現場實際情況確定7素描圖或展示圖庫區、壩址、天然建筑材料區8地下水位監測左右庫岸各2個鉆孔進行地下水長期監測,包括安裝孔口保護管和覆蓋層護壁管。試驗1壓水試驗資料巖體壓水試驗約50段次(五點法,每段5m),覆蓋層及壩體填筑土層注水試驗約20段次,每段5m。2注水試驗在壩體填筑土及覆蓋層土體中進行,約20段次。3原位測試成果資料壩體土標準貫入試驗10次重型動力觸探10m4試驗成果報告水質簡分析4組(腐蝕性評價)土壤腐蝕性測試4組巖石抗壓、抗剪斷共6組土室內常規試驗40件建筑材料(塊石試驗6組,

10、砂6組,粘性土重型擊實試驗6件。試驗說明巖石及建筑材料塊石試驗包括物理性、天然及飽和抗壓強度、抗剪斷強度;建筑材料砂試驗包括級配、細度模數、含泥量、密度及泥塊含量;建筑材料粘性土試驗包括重型擊實及擊實后的物理力學性;土樣做常規物理力學性試驗及20件滲透試驗。5.2提交的勘測成果應提交的測量圖紙包括:1、*水庫庫區1:2000地形圖;2、樞紐區1:500地形圖。以上圖紙為CAD格式,并提供電子版。應提交的地質圖紙包括:1、大壩縱橫剖面地質圖;2、泄洪洞縱橫剖面地質圖;3、輸水涵洞縱橫剖面地質圖;4、壅水壩縱橫剖面地質圖;5、泄洪洞與壩體之間山體地質圖。工程地質勘察報告包括以下內容: *水庫除險加

11、固工程地質勘察報告。試驗檢測表格包括:土工試驗成果總表;土工試驗成果表(續)-土的腐蝕性分析;巖石試驗報告;擊實試驗報告;建筑材料試驗報告(砂);水質分析報告;標準貫入試驗成果表;重型動力觸探試驗成果表;勘探點主要數據一覽表;土工試驗成果分層統計成果表。6 計劃進度及質量控制措施*水庫外業工作計劃時間30天,初定于2013年11月10日2013年12月9日,內業工作按照項目總體進度要求按時間節點控制。6.1 勘察野外施工技術要求1)鉆探要求嚴格按鉆探操作規程及勘測任務書技術要求執行。2)場地地層復雜,為確保施工質量,要求回次進尺不得大于2.0米。巖芯每回次貼回次標簽,巖芯采取率大于80%。3)

12、地質人員必須跟班在施工現場并嚴格按勘測任務書執行,對所采取的土試樣及時封裝按規定送試驗室進行分析,并對巖芯及時準確描述。4)鉆孔達到設計深度,必須經地質人員驗收合格后,方可終孔。5)土層必須按每5m進行鉆孔常水頭注水試驗;基巖必須按0.2-0.4-0.6-0.4-0.2MPa五壓力段進行壓水試驗,當連續3段透水率q5Lu時且在地下水位一下時方可終孔。6)壩址外坡鉆孔必須全孔段進行重型動力觸探試驗,試驗到覆蓋層結束方可終止。7)土層必須進行原狀土取樣及標準貫入試驗。其數量按勘測任務書要求。8)水文監測孔4個必須下PVC護壁管到基巖面,孔口設置保護裝置。9)其余6個鉆孔地質人員驗收后必須及時采用水

13、泥砂漿進行封孔。10)溢洪道、雍水壩及輸水涵洞在地質測繪時按需要布置適量探井,確保3個部位縱剖面圖準確。6.2 鉆探質量措施1)鉆探是本工程的重要環節,保證鉆探取芯,取樣的質量。巖芯應按順序擺放,由專職地質技術人員及時編錄。對原狀土樣的采取,現取現封及時運送保存,保證樣品的質量,確保資料的準確收集。2)我院派一名專職安全管理人員負責現場的安全工作,并對鉆探技術質量的監督管理,從組織上保證鉆探施工的安全,確保鉆工作的順利進行。3)院領導負責監督檢查。施工期間,院行政領導和副總工程師親自深入現場,對本工程的安全、質量技術進行現場監督檢查,確保工程安全、質量和工期。4)土層鉆進禁止送水鉆進,必須干鉆

14、,方能確保取原狀土樣及注水試驗的準確性。5)土層鉆進時控制孔在5m、10m、15m.深度位置必須停止鉆進,進行注水試驗;基巖鉆進5m、10m、15m.深度位置必須停止鉆進,進行壓水試驗。6)注水試驗按常水頭進行,壓水試驗按5壓力段進行。7)每天開鉆前必須測量孔內地下水位。6.3 人員崗位責任制6.3.1 工程技術負責人1)充分了解勘測任務書要求,與建設單位密切配合,積極合作,及時解決工程中遇到的有關技術問題。2) 做好現場勘探測試第一性資料的檢查復核工作,發現問題及時協調解決。確保第一性原始資料的準確性。3)做好內業資料整編的各項技術工作,報告書文字簡明通順,敘述全面,結論建議明確切實可行。4

15、)嚴格執行勘測任務書要求。6.3.2 現場地質技術人員1)嚴格執行技術規范和勘測任務書。2)充分了解勘察目的及勘察技術要求,認真執行勘察制定的各項質量保證措施,做好現場勘探測試各項技術工作,完整搜集有關技術資料。3)履行崗位質量責任制,現場描述、記錄等技術工作均應認真如實作好,及時簽名標識。4)必須跟班進行質量把關和描述、檢查、質量管理,地質調查必須準確真實。6.3.3 審核人1)深入現場,與工程技術負責人密切配合,及時檢查指導和監督勘探測試的各項工作,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確保工程質量。2)隨時檢查勘探測試各項成果,確保勘察成果的準確性、可靠性。3)指導和協調內業技術資料整編,發現各項技術問題及時解決,確保勘察最終產品的質量。7.3.4 鉆探人員1)應保證原位取土、標準貫入試驗、重型(2)動力觸探試驗、注水、壓水試驗等順利進行,鉆探每回次進尺不得超過2m,巖芯采取率不低于80%。標貫、動觸試驗,必須按專門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