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下冊-中考生物必背知識復習提綱_第1頁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中考生物必背知識復習提綱_第2頁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中考生物必背知識復習提綱_第3頁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中考生物必背知識復習提綱_第4頁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中考生物必背知識復習提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班級:姓名:

第七單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續和發展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發育

第一節植物的生殖(第一次背誦)

1、生物通過生殖和發育,使得生命在生物圈中世代相續,生生不息。

2、由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見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屬于有性生殖。

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雙親的遺傳特性。注意:試管嬰兒屬于荀生生殖。

3、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理住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屬于是無性生殖。

無性生殖產生的后代,只具有母體遺傳特性。注意:克隆羊多莉的出生屬于無性生殖。

4、常見的無性生殖:竹子(莖)、椒草(葉)、馬鈴薯(帶芽眼的塊莖)、蒜(莖)、紅薯(塊根)等,

5、無性生殖在生產實踐中栽培農作物和園林植物的優勢:①迅速擴大優良植物新品種的繁殖量;

②保持遺傳特性的一致性。常見的方式是桿插、嫁接、壓條、分根、組織培養。

6、對桿插枝條的處理:①莖段長15-20厘米,帶芽(芽能發育成新的枝條):②上方切口水平(減少

傷口處水分過多蒸發)③下方切口斜向(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積):⑷去掉大部分甚至全部葉片(降低

蒸騰作用,減少水分蒸發)。

7、嫁接是指一個植物體的變或技,接在另一個植物體上,

使結合在一起的兩部分長成一個完整的植物體。

8、識圖:圖中的①表示:接穗;圖中的②表示:砧木;代PI

圖中的A表示:芽接;圖中的B表示:枝接;—?

9、嫁接的優勢:既能保持植株的優良特性,又能加快開花結果。

10、為保證接穗成活,應當使接穗與砧木的形成層(分生組織)緊密結合。AB

H、植物的組織培養:材料用量少,繁殖速度快;采用笨尖培養還可以有效脫去病毒。

第二節昆蟲的生殖和發育(第二次背誦)

1、家蠶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在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過程中,幼體與成體的形態結構和生活

習性差異很大,這種發育過程稱為變態發育。變態發育分為完全變態發育和不完全變態發育。

2、家蠶的發育經過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這樣的發育過程稱為完全變態。

常見的完全變態發育的昆蟲還有:菜粉蝶、蠅、蚊、蜜蜂等。

3、蝗蟲的發育過程要經過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像這樣的變態發育過程,稱為不完全變態。

常見的不完全變態的昆蟲還有:蟋蟀、螳螂、蟋蛀、螳等。

4、由蝗蟲的受精卵孵出的幼蟲,與成蟲一樣具有三對足、一對觸角,但是身體較小,生殖器官沒有

發育成熟,僅有翅芽,稱為若蟲。蝗蟲的若蟲能夠跳躍,又稱為跳螭。若蟲需要經過5次蛻皮,蛻

去的皮是昆蟲的外骨骼。

第三節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第三次背誦)

1、常見的兩棲動物有青蛙、蟾蛛、大鯨和蝶螺;它們的生殖方式屬于有性生殖:

2、青蛙的受精過程是在水蟲進行的;受精方式屬于體外受精。

3、青蛙發育過程:受精卵T蝌蚪T幼蛙T成蛙:發育過程屬于變態發育(注意:不區分到底是不完

全變態發育還是完全變態發育)

4、雄蛙的鳴叫的意義的求偶;雌雄蛙抱對的意義是提高體外受精率。

5、水域環境的減少和污染危及了兩棲動物生殖和發育。

第四節、鳥類的生殖和發育(第四次背誦)

1、觀察雞卵的結構:說出圖中各結構及其功能并區分鈍端。

【1】卵殼(保護,有進行氣體交換的氣孔)【2】卵殼膜(兩層、保護)

【3】卵黃(卵細胞的主要營養部分)

[4]胚盤(內含細胞核,受精后的胚盤未來會發育成雛雞)

【5】卵白(為胚胎發育提供營養物質和水分)

【6】氣室(提供氧氣)【7】卵黃膜(保護)【8】羞董(固定和減震)

2、有利于鳥類在陸地上繁殖后代的結構特點:鳥卵既可貯存豐富的營養物質供胚胎發育需要:

又有卵殼、卵殼膜的保護,能減少水分的丟失。

3、鳥類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卵生。

4、鳥類的生殖和發育過程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產卵、孵卵和育雛六個階段。

所有的鳥類都具有求偶、交配、產卵等行為。但是有的鳥不筑巢、不孵卵、不育雛,如杜鵑。

5、“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描寫了鳥的繁殖行為中的筑巢行為。

第二章生物的遺傳和變異

第一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第五次背誦)

1、遺傳是指親子間的相似性。變異是指親子間及子代個體間的差異。“種豆得豆,種瓜得瓜”這句話

反映了牛物的遺傳現象。“一母生九子,連母十個樣”這句話反映了牛物的變異現象。

2、性狀就是生物的形態結構、生理和行為等特征的統稱。不是所有的性狀都肉眼可見,比如說血型。

3、相對性狀是指同種牛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形式。如家兔的長毛與短毛。

4、轉基因超級鼠實驗證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

5.轉基因技術是指把一種生物的趕基因,用生物技術的方法轉入到另一種生物的基因組中,培育

出的轉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現出轉區基因所控制的性狀。

6.生物體有許多性狀明顯地表現了基因和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

第二節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第六次背誦)

1、有性生殖過程中,精子和卵細胞就是基因在在親子代間傳遞的“橋梁”。

2、DNA分子主要存在于細胞核中,線粒體和葉綠體中也有少量的DNA。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呈雙螺旋結構。

3、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一個DNA分子上有多個基因。

4、細胞核內能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稱為染色體,每一種生物細胞內的染色體的形態和數目都

是一定的。人的體細胞中染色體為迎條(絲_對)。

5、染色體主要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質分子構成。

寫出下圖中①-③的結構名稱:①染色體②蛋白質③DNA

6、染色體、DNA、基因的關系:每條染色體上有一個DNA分子,每個DNA分子上有許多個基因。

人的體細胞中染色體為線條,包含了紇個DNA分子,含有數萬對基因。

②—?f卵細胞

7、在開SB青鉆^細胞的細胞四過程中,染色體數都要蹦啰吧翠,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對

染色體中各有一條進入精子和卵細胞。

8、完成上圖右側的填圖:

①體細胞中染色體是應對存在的,基因也是應對存在的,生殖細胞中染色體是成里存在的,基因也是

成單存在的。

②體細胞中的染色體,一半來自父方,一半來自母方。

第三節基因的顯性和隱性(第七次背誦)

1、現代遺傳學之父是:孟德爾。

2、解釋:相對性狀有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之分。基因也有顯性和隱性之分,顯性基因用英文大寫字

母表示,隱性基因用同一英文字母的小寫表示。體細胞中的基因是成對存在的,生殖細胞只有成對基

因中的一個。如果子一代之間交配,攜帶不同基因的雌雄生殖細胞結合機會相等。

3、常見的遺傳圖解:

雜種高莖雜種高莖雜種高莖純種矮莖

純種高莖純種矮莖

pDdxDd

PDDxddzx

配子DdDd

配子Dd

FiDDDd_Dddd

I

FiDd高莖a矮莖1

4、遺傳題做題方法:

①將文字轉化成遺傳圖解;

②判斷顯隱性:

a、題干信息中已知顯隱性

b、具有相對性狀的兩個純種個體雜交時,子一代表現出的性狀是顯性性狀。

c、無中生有,則有為隱性。(最常用)

③通過隱性純合子正推或者逆推其余個體的基因型

④根據題意解題

5、我國婚姻法規定: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之間禁止結婚。直系血親是指有直接血緣關系

的血親,即生育自己與自己生育的上下各代血親。

6、如果近親結婚,后代,患隱性遺傳病的機會就會增加。常見的隱性遺傳病包括:紅綠色盲、白化病、

苯丙酮尿癥等。

男性女性

第四節人的性別遺傳(第八次背誦)染色體組成性染色體組成

體PXY

1、人的性別是由性染色體決定的。男性xXX

細22對+XYXY

八1

2、每個人的體細胞中都有過對染色體,胞

女性22對+XXXX配子XYX

其中有22對常染色體,1對性染色體。生

、比較男性和女性體內染色體的組成:殖22條+X

3男性X或YF]XXXY

4、繪制生男生女的遺傳圖解:細22條+Y

胞女性:男性

得出結論:生男生女機會均等。女性22條+XX

1:1

第五節生物的變異

1、生物性狀的變異是獸遍存在的,引起變異的原因也是多種多樣的。首先取決于遺傳物質的不同,

其次與環境也有關系。

2.變異的原因及類型:

①由遺傳物質發生變化引起的變異,是可遺傳的變異。

②單純由環境引起的變異,如果沒有影響到遺傳物質,就不會遺傳給后代,是不可遺傳變異。

3、變異分為有利變異(對自身生存有利)和不利變異(對自身生存不利)。

4、人類應用遺傳變異原理培育新品種例子:高產奶牛(人工選育)、高產抗倒伏小麥(雜交育種)、

太空椒(誘變育種)等。以上均為可遺傳變異。

5、在培育優質高產水稻品種方面,袁隆平院士作出了重大貢獻,被國內外尊稱為“雜交水稻之父”。

第三章生物的進化

第一節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第九次背誦)

1、推測是是根據已知的事物,通過思維活動,對未知事物的真相提出一定的看法。科學推測需要一

定的證據,嚴密的邏輯,豐富的聯想和想象。

2、地球大約形成于46億年前,原始地球條件: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電閃雷鳴,地面上火山噴發,熔

巖橫流。原始大氣層成分:水蒸氣、氫氣、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氫等,原始大氣沒有氧氣。

3、米勒的實驗中:利用正負電極進行火花放電模擬閃電,利用甲烷、氨、氫氣等氣體模擬原始大氣,

利用冷凝器模擬降雨。

4、米勒實驗的結果:合成了多種氨基酸。

5、根據米勒實驗的結果可以推測:原始地球上盡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產生構成生物體的有機物。

生命的起源第一階段是從無機物到有機物。

6、海洋化學起源說:

地球降溫

|南詔|高溫、雷電fI..福簞1.I有機物.I......II

I大氣I紫外線I有機物水蒸氣I海洋I相互作用I生命

(關加而乂提供能量)凝結成雨(看筑而、

該學說將原始生命的誕生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元筑揚簡單:?…si…通縮聚集j.?…哥谷字:鷲rsi)

........第一階段:有機物:第二階段;有機物:第三階段:球狀小滴:階段:生命:

7、原始生命誕生于原始海洋。大約在地球形成以后的10億年左右。

8、關于生命的起源問題有很多不同的觀點,比如:宇生說、熱泉起源說等,生命起源問題還需要科

學家們進行不懈的探索。

第二節生物進化的歷程(第十次背誦)

1、比較是指根據一定的標準,把彼此有某種聯系的事物加以對比,確定它們的相同和不同之處。

2、生物進化最直接和最有利的證據是化石,化石是生物的遺體、遺物或生活痕跡,由于某種原因被

埋藏在地層中,經過若干萬年的復雜變化形成的。通過對鄭氏始孔子鳥化石的研究推斷,鳥類可能是

由爬行類講化來的。

3、比較組成生物體的細胞色素C的氨基酸表明,與人類親緣關系最近的是黑猩猩。

4、生物進化的大致歷程:

①腔腸動物②線形動物③環節動物⑷節肢動物⑤魚類

⑥兩棲動物⑦爬行動物⑧鳥類⑨哺乳動物?

⑩苔群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5、脊椎動物的進化歷程:?

鳥類

魚類一兩棲動物—爬行動物--

哺乳動物

I4F

6、從藻類植物到被子植物的進化歷程:

「苔群植物

藻類植物--一裸子植物

L蕨類植物一種子植物-

被子植物

7、生物進化的總體趨勢: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陸生

第三節生物進化的原因(第十一次背誦)

1、動物的體色與周圍環境的色彩非常相似,人們把這種體色稱為保護色。保護笆便竽動物逃避敵害

或者捕食獵物。保護色的形成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2、自然選擇:自然界中的生物,通過激烈的生存斗爭,適應者生存,不適應者被淘汰。

3、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主要內容:過度繁殖(進化的前提)、生存斗爭(進化的動力)、遺傳變異

(進化的基礎)、自然選擇(進化的結果)。

4、生物的變星具有不定向性,但是生物總是朝著有利于生存的方向進化,牛物的進化是定向的。

5、思考:長期使用青霉素使某些致病細菌的抗藥性越來越強,是不是青霉素使這些致病細菌產生抗

藥性的呢?

不是青霉素使細菌產生了抗藥性,而是青霉素對細菌起到了自然選擇作用,保留了抗藥性強的個體,

而淘汰了抗藥性弱和無抗藥性的個體。(先有變異再有選擇)

第八單元健康的生活

第一章傳染病和免疫

第一節傳染病及其預防(第十二次背誦)

1、傳染病是由病原體引起的,能在人與A之間或人與動物之間傳播的疾病,具有傳染性和流行性。

2、病原體:引起傳染病的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等生物。

3、傳染病流行的基本環節:

A、傳染源: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

B、傳播途徑: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到達人或動物所經歷的途徑。

如空氣傳播、飲食傳播、生物媒介傳播等。

c、易感人群:對某種傳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該病的人群。

4.傳染病能夠在人群中流行,必須同時具備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這三個基本環節。

5、傳染病的預防措施:

①控制傳染源: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治療、早隔離、對患病尸體進行焚燒或填埋等。

②切斷傳播途徑:戴口罩、常通風、勤消毒、勤洗手、消滅媒介生物、污水治理等

③保護易感人群:接種疫苗、鍛煉身體。

6、在傳染病的預防中,要根據不同病種的特點和具體情況,抓住主要環節,做到綜合措施和重點措

施相結合。比如:蛔蟲病屬于消化道傳染病,要以搞好個人和環境衛生、切斷傳播途徑為重點:對性

傳播疾病,如淋球菌引起的淋病,要以杜絕性亂交,切斷傳播途徑重點,同時對患者及時治療。對麻

疹和脊髓灰質炎,要以預防接種,保護易感人群為重點。

第二節免疫與計劃免疫(第十三次背誦)

1、人體的“三道防線”和“兩種免疫”:

2、殺菌物質中的溶菌酶,能夠破壞許人體的三道防線兩種免疫

多種病菌的細胞壁,使病菌溶解。廣組成功能類型特點

泛存在于人體的淚液、唾液、血漿等

第一道阻擋和殺死病原人生來就有,丕針對某

皮膚和黏膜

液體中。防線體,清掃異物非特異性一特定的病原體,而是

免疫對箜種病原體都有防御

3、人體的免疫器官包括胸腺、淋巴結、第二道體液中的殺菌物溶解、吞噬和

作用

鹿等,免疫細胞包括淋巴細胞(白細防線質和查噬細胞消滅病原體

胞的一種)。第三道后天形成的,只針對某

免疫器官和產生抗體,特異性

一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

4、抗體是病原體侵入人體后,刺激滋防線免疫細胞清除抗原免疫

區細胞,由淋巴細胞產生的一種抵抗起作用

該病原體的特殊蛋白質。

5、抗原是指引起人體產生抗體的物質(如病原體等異物)。

6、抗體與抗原的結合是特異性的,抗體與抗原的結合可以促進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將抗原清除,

或使病原體失去致病性。(注意:抗體本身不能消滅抗原,只能與抗原結合形成細胞沉淀,最終需要

吞噬細胞進行吞噬)抗[

7、二次免疫:當抗原被清除后,機體還將保持產生相應抗體的能力。當!二次免叫

1

同樣的抗原再次侵入人體時,機體會快速產牛大量的相應抗體,在以同樣產次免疫7

的方式將抗原清除。(注意:二次免疫是因為在特異性免疫中產生的針對z/A/

該病原體的記憶細胞會留在體內。)沙ZWK-時間

(武^卜匹/[t甬)a為抗體濃度,b為患病程度

8、免疫的功能:是人體的一種生理功能,能識別“自己”和“非己”成分,從而破壞和排斥進入人體的

抗原物質,及人體本身產牛的損傷細胞和腫瘤細胞等,以維持人體的健康。

9、免疫的類型:①免疫防御一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產生。

②免疫自穩一清除體內衰老、死亡和損傷的細胞。

③免疫監視一監視、識別和清除體內產生的異常細胞(如腫瘤細胞)。

10、在器官移植時免疫會對異體器官產生不同程度的排丘反應,故器官移植時不僅需要配型,還需要

長期使用免疫抑制藥物。免疫功能過強時,還會引起過敏反應。

11、艾滋病(AIDS)是一種免疫缺陷病,又稱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癥,病原體是人體免疫缺陷病毒,

英文縮寫HIVo

12、艾滋病的傳播途徑包括母嬰傳播、血液傳播、性傳播;握手、吃飯和蚊子叮咬丕會傳播艾滋病。

13、艾滋病的患病機理:HIV主要侵犯并瓦解人體的免疫系統,使人體不能抵御病原體,因此病人常

死于多種疾病的侵害。目前還沒有可臨床使用的艾滋病疫苗。

14、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減毒的病原體制成的牛物制品,其本質是抗原。

15、計劃免疫:根據某些傳染病的發生規律,將各種安全有效的疫苴,按照科學的免疫程序,有計劃

給兒童接種,以達到預防、控制和消滅相應傳染病的目的。

16、嬰兒剛一出生,醫院就給接種卡介苗和乙肝疫苗。接種卡介苗可預防結核病;接種百白破疫苗可

預防百日咳、白喉、破傷風。

第二章用藥和急救(第十五次背誦)

1、安全用藥是指根據病人的病情、體質和藥物的作用適當選擇藥物的品種,以適當的方法、劑量和

時間準確用藥,充分發揮藥物的最佳效果,盡量減小藥物對人體所產生的不良反應或危害。

2、藥物的分類:

①處方藥:是指必須憑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的處方才可以購買,并按醫囑服用的藥物。

②非處方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