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編制講解人龐圣祥課件_第1頁
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編制講解人龐圣祥課件_第2頁
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編制講解人龐圣祥課件_第3頁
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編制講解人龐圣祥課件_第4頁
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編制講解人龐圣祥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二講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編制講解人:龐圣祥2010年3月湖南融智人力資源管理有限公司討論企瞎子為什么要點燈最好的企業社會責任定義內 容 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現狀一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編寫流程二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框架三 報告質量提升辦法四一、CSR報告的現狀與趨勢(一)CSR報告概述1.CSR報告的定義所謂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又叫非財務報告,是企業就其履行社會責任的理念、內容、方式和績效所進行的系統信息披露,是企業與利益相關方進行全面溝通交流的重要過程和載體。 單獨報告綜合報告環境報告、社會報告、環境健康安全報告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可持續發展報告、企業公民報告、企業社會責任與環境報告CSR報告的分類一、CS

2、R報告的現狀與趨勢(一)CSR報告概述2.CSR報告的發展歷程一、CSR報告的現狀與趨勢(一)CSR報告概述3.CSR報告的作用(1)對企業外部的作用有助于加強與利益相關方的溝通與信任,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促進利益相關方參與企業的發展;系統披露公司在經濟、社會、環境和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成效,為 外部利益相關方評價企業社會責任績效提供依據。一、CSR報告的現狀與趨勢(一)CSR報告概述3.CSR報告的作用(1)對企業內部的作用企業社會責任管理的重要環節,報告的編寫過程是對企業社會責任工作進行全面分析整理和評價的過程;加強對企業內部非財務指標的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促進社會責任思想在企業內部的

3、普及和深化,推進企業發展模式的轉變;提高企業員工的道德水平和責任意識,鼓舞士氣。一、CSR報告的現狀與趨勢(二)全球現狀1.CSR報告已成為主流畢馬威2008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國際調查指出,全球最大的250家公司中(G250)接近80%的公司發布了報告;在22個國家中前100名最大的公司(N100)中,發布報告的比率平均為45%,比率最高的為日本(88%),其次為英國(84%)。 一、CSR報告的現狀與趨勢(二)全球現狀2.道德因素成為企業發布CSR報告的最主要動機根據畢馬威2008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國際調查,G250企業發布社會責任報告的主要驅動因素依次為道德因素、經濟因素、創新和領導,以及

4、品牌和聲譽,而風險規避因素的比重比2005年顯著下降。(見下表)表:G250企業發布社會責任報告的驅動因素(見下頁):一、CSR報告的現狀與趨勢(二)全球現狀2.道德因素成為企業發布CSR報告的最主要動機一、CSR報告的現狀與趨勢(二)全球現狀3.GRI指南、公司社會責任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和利益相關方參與成為確定報告內容的主要方法在確定報告內容的方法/依據方面,GRI指南成為G250企業確定報告內容的主要方法,有62%的企業依據GRI指南確定報告內容;其次,有55%的企業按照公司的社會責任戰略來確定其報告內容;有38%的企業利用利益相關方對話的方式來確定其報告內容。一、CSR報告的現狀與趨勢

5、(二)全球現狀表:G250企業確定報告內容的方法/依據一、CSR報告的現狀與趨勢(三)中國現狀1.CSR報告增長迅速自2006年開始,社會責任報告咋中國受到空前重視,報告發布數量呈井噴式增長。根據WTO經濟導刊統計,2009年中國發布CSR報告582份,是2008年的3.44倍。一、CSR報告的現狀與趨勢(三)中國現狀2.CSR報告水平不高雖然中國CSR報告急劇增長,但報告水平較低,內容簡單、報告信息披露的廣度和深度均不足。有325份報告(占60.7%)的篇幅在10頁以下,僅有66份報告(12.4%)的篇幅在51頁以上。一、CSR報告的現狀與趨勢(四)CSR報告發展趨勢1.國際CSR報告發展趨

6、勢發布報告的企業數量持續增長;報告類型日趨集中,綜合性的可持續發展報告與社會責任報告成為主流;報告議題不斷擴展,人權、安全、勞工、環保、能源節約、氣候變化、艾滋病、社區、公益等成為報告的重要議題;報告讀者數量與范圍日益增加;區域性報告、國別報告數量增加。一、CSR報告的現狀與趨勢(四)CSR報告發展趨勢2.國內CSR報告發展趨勢發布報告企業數量持續增加;報告質量不斷提高,內容編排、量化指標、排版設計等方面與國外的差距明顯縮小;報告形式更加多樣,網絡版、光盤版、紙質版、視頻版、多語言版等;報告發布形式更加靈活,影響不斷擴大。特 別 分 析中央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現狀前 言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是社會責任信

7、息披露的重要載體,定期發布是責任報告是企業推進利益相關方溝通、接受社會監督、持續改進社會責任工作的重要工具。全球已有5700多家企業發布了超過2萬份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隨著中國企業社會責任運動的蓬勃發展,截止2009年10月,發布社會責任報告的中國企業已達582家。表1 中央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發布情況列表 表1 中央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發布情況列表序號企業名稱序號企業名稱一、已發布社會責任報告的中央企業(23戶中央企業、4戶中央企業主要上市公司)1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2008)2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2006、2007、2008)3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2008)4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2007

8、-2008)5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2006、2007、2008)6武漢鋼鐵集團公司(2007、2008)7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2007、20081)8中國鋁業公司(2005、2006、2007、2008)29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2008)10中國中化集團公司(2006、2007)11國家電網公司(2005、2006、2007、2008)12東風汽車公司(2008)13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2007、2008)14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2008)15中國大唐集團公司(2006、2007、2008)16國家開發投資公司(2008)17中國華電集團公司 (2007、2008)18中國中

9、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2008)19中國國電集團公司(2007、2008)20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2008)21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2008)22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2008)23中國郵電器材集團公司(2007)24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又名: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2007、2008)25上海貝爾股份有限公司(2008)26南方航空集團公司(南方航空股份公司發布)(2007、2008)27神華集團(中國神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07、2008)表1 中央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發布情況列表序號企業名稱序號企業名稱二、已發布可持續發展報告的中央企業(共8家)28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2

10、005、2006、2007)29寶鋼集團(寶鋼股份公司)(2003、2004、2005、2006、2007、2008)330中國華能集團公司(2006、2007、2008)31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2005、2006、2007、2008)32鞍山鋼鐵集團公司(2007、2008)33中國五礦集團(2007、2008)34招商局集團(2008)35中國中鋼集團公司(2007、2008)三、已發布環境保護報告的中央企業(共1家)1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2005、2006、2007)四、已發布國別報告的中央企業(共2家)1中國中鋼集團公司可持續發展非洲報告(2007)2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

11、公司可持續發展哈薩克斯坦報告(2008)資料來源:國資委。1同時以股份公司名義發布了200、2007、2008年度可持續發展報告。2 2005、2006年發布的是可持續發展報告。3 2003、2004年發布的是環境報告。2009年5月以寶鋼集團公司名義發布了2008社會責任報告。一、所發報告內容反映熱點 2008年,“5.12汶川地震”和北京奧運會是中國最重大的事件。中央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注重反映熱點問題,每一份2008年社會責任報告都描述了企業在抗震救災或災后重建中的行動與貢獻,80的報告包含了支持奧運的內容;并且,不少中央企業都以專題的形式詳細描述了相關舉措。二、中央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披露內容

12、(分析框架)三、企業社會責任報告質量(一)客觀性企業社會責任報告除了用定性的描述闡述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理念、制度、措施之外,還必須用定量的數據客觀反映履責績效,定量數據披露不足的社會責任報告是缺乏科學性的。經分析,中央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定量指標數量平均為104個,整體的客觀性較好;然而,企業之間差異很大,中遠集團、中國移動的社會責任報告定量指標數量超過200個,而一些企業報告的定量指標數量不足30個。(二)實質性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不僅要披露定量指標,還要披露最能夠代表企業履責績效的關鍵指標,亦即社會責任報告的實質性。從下圖可以看出,中央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實質性還需加強,超過一半的指標披露比例不足

13、50,員工滿意度/員工流失率、女性管理者比例、產品合格率、財務安全性等指標披露更是缺乏。(三)可比性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可比性包括縱向可比性和橫向可比性。縱向可比性是指,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不僅要反映企業當年的履責績效,而且要體現績效的變化,披露連續多年的績效數據,因為持續改進是企業社會責任工作的關鍵。橫向可比性則要求企業披露各項關鍵指標在行業中所處的水平,以使利益相關方對企業履責績效有直觀的認識。94.12的中央企業社會責任報告都披露了連續年份的定量指標,但其中60的企業所披露的連續年份的定量指標數量都少于20個;僅有4家企業的社會責任報告披露了個別績效指標在行業中所處的水平。(四)平衡性企業社會

14、責任報告的平衡性是指社會責任報告不僅要反映企業的成績,還應當披露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不足之處及改進計劃。平衡性是衡量社會責任信息披露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經統計,約60的中央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未披露負面信息,另外40的報告所披露的負面信息多是安全生產事故、員工傷亡情況等。(五)時效性正如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要在每個會計年度結束日起4個月內披露一樣,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發布也應當講求時效性,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時間應當與財務信息披露時間基本一致。在中央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樣本中,有12份報告(占35.29)在2009年14月間發布,與年報發布時間基本一致,時效性較好;12份報告在56月間發布,稍滯后于年報發布時間

15、;6份報告發布時間較晚。截至2009年10月30日,還有4家中央企業繼2007年社會責任報告之后尚未發布2008年社會責任報告。中央企業2008年社會責任報告發布時間 (六)可靠性為確保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可靠性,報告應當經由利益相關方評價,聽取專家意見或者進行更為嚴格的第三方審驗。中央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中,50的報告經過專家點評,17.65的報告包含利益相關方評價,另有4份報告經過了第三方審驗。但仍有38的報告未有任何可靠性保證。中央企業社會責任報告評價與審驗情況 (七)規范性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編制不是隨意的,而應當參考具有一定權威性的指引或報告編制標準,以確保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規范性。中央企業

16、社會責任報告中,90報告都披露了報告編寫的參考標準,主要的參考標準是國務院國資委關于中央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指導意見和全球報告倡議組織的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南,上交所上市公司還參考了上交所公司履行社會責任報告編制指引。其他特殊的參考標準包括:招商局集團報告所參考的招商局集團履行社會責任行動綱領、招商局集團關于建設和諧企業的指導意見;中鋁公司報告所參考的中國有色金屬工業企業社會責任指南、中國鋁業公司社會責任編制大綱,中石油報告所參考的國際石油行業環境保護協會(IPIECA)與美國石油學會(API)聯合發布的油氣行業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南等。四、中央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存在的問題1.發布社會責任報告的中央企業主

17、要集中于電力、石化、采礦、金屬、電網等行業,其他行業的中央企業還有許多未開展社會責任報告的編制和發布工作。2.中央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結構完整性應當加強,有20的企業忽略了未來展望,50的企業報告未包含意見反饋,更多的企業未對報告中的專業術語進行解釋。3.中央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對責任治理、責任推進以及責任溝通的披露不足,這主要因為許多中央企業的社會責任管理工作還沒有系統開展。許多企業尚未建立社會責任領導機構,未開展社會責任培訓和社會責任溝通,也未建立社會責任領導機構。4.中央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在披露市場責任履行情況時,對投資者關系管理、公平競爭及責任采購的披露不足。5. 中央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在披露環

18、境責任履行情況時,對綠色采購、環保公益、綠色辦公、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等內容的披露還需加強。6.中央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客觀性差距較大,部分企業披露的定量指標數量過少。7.中央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實質性整體較差,許多關鍵績效指標未進行披露。8.中央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可比性,尤其是行業可比性有待改進,幾乎沒有企業反映各項履責績效在行業中所處的水平。9.中央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平衡性較為缺乏,60的報告未披露任何負面信息。10.中央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時效性有待改進,大部分報告的發布時間滯后于年報發布時間,且還有企業繼2007年報告之后尚未發布2008年社會責任報告。11.中央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可靠性需加強,仍有38的報告沒有包含利益相關方評價、專家點評或第三方審驗。五、中央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改進建議1.加強企業責任管理工作,改進社會責任實踐。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基礎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制度、措施與績效,“說”的根源是“做”,沒有社會責任工作的改進,就不會有報告質量的提升。因此,中央企業只有持續推進社會責任工作,構建社會責任管理體系,積極開展社會責任內部交流與外部溝通,才能從根本上改變對責任管理相關信息的披露不足;也只有逐步推進綠色采購、綠色辦公、二氧化碳減排等具體實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