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湖南地質、礦產特征2011-12-131 區域構造的基本特征 沉積作用 巖漿作用 區域地球物理特征 地球化學異常特征 礦產特征 內容提要-六個方面2湖南所在的大地構造位置3第一部份 區域構造的基本特征 1.1 構造分區 依據黃汲青先生多旋迥理論,結合湖南境內地質特征分析,區內大地構造單元可劃分2個級單元,個級單元和個級單元 4級構造單元 級構造單元級構造單元名稱主要特征揚子準地臺(1) 揚子臺褶 帶(1) 武陵臺拗區(1)在前震旦系地槽基底上,發育古生代拗陷,接受海相、海陸相交互沉積,褶皺平緩、開闊、斷裂發育。 江南地軸(2) 雪峰隆起區(2)前Z系基底大片出露,武陵期、雪峰期褶皺緊密,斷裂發
2、育,構造線由SW往NE呈北東向轉向北東東向的弧形,即所謂“雪峰弧” 沅麻洞庭斷陷區(3)燕山期斷陷,接受了中生代晚期以來陸相沉積,斷裂構造較發育 衡陽斷陷區(4)燕山斷陷,發育紅色建造 華南褶皺系(2) 湘桂贛粵古 臺 拗(3) 湘中南拗陷區(5)海西印支強烈拗陷沉積厚度2-5km,巖漿活動強烈,以花崗巖為主,褶皺、斷裂發育,構造線以北東、北北東向為主 華夏臺隆(4) 湘東南隆起區(6)加里東運動后長期隆起,早古生界地層大片出露,緊密線性褶皺發育,軸向北西或近東西向,巖漿活動具多旋迥性、以花崗巖為主,斷裂發育 5 眾所周知:揚子準地臺與華南褶皺系的界線一直眾說紛云,尤其是從湖南至廣西的界線有諸
3、多的劃法,其中湘境的一段界線,在張文佑出版的中國與鄰區海陸大地構造中劃分為宜春(江西)攸縣長沙桃江溆浦桂林(廣西);何開善提出這條界線的西段在城步新化一線,東段則在永州衡陽萍鄉。還有人將主張將該界線劃至茶陵郴州藍山一帶。通過研究湖南區域重磁場特征,我們認為:瀏(陽)衡(山)隆起及衡陽盆地應歸入江南地軸,也就是說“揚子”與“華南”的界線西段應以雪峰隆起東側為界,東段經過桃江后南折經雙峰祁東常寧再轉向北東經耒陽安仁萍鄉(江西)。其理由有以下幾點:1)衡陽、沅麻、洞庭三個中生代盆地呈重力高反映,屬同一地質內涵。2)瀏衡地區重磁場特征與湘東北雷同。3)安仁攸縣一帶有擠壓型串珠狀磁異常。4)沿此線歷年地
4、震頻率較高。5)沿此線巖漿活動較強烈。6)衡陽盆地深部上地幔隆起與洞庭幔隆相連,衡陽盆地西緣存在斷距達5km的莫霍面斷層。61.2 主要構造運動期次 根據現有資料,湖南境內經歷了六次構造運動。其中武陵運動、加里東運動、印支運動、燕山運動最強烈,并伴隨有強烈的巖漿活動,因而造就了湖南地史上四次最大的構造-熱事件。1、武陵運動 中元古代末的武陵運動由西向東,自北往南由強至弱,性質上由造山過渡到造陸,并使冷家溪群發生緊閉線性褶皺,沉積物經區域變質成板巖、千枚巖、變質砂巖。武陵期有規模不大的巖漿侵入,長三背、大圍山、葛騰嶺等巖體呈東西向展布在安化寧鄉瀏陽東西向褶斷帶上。巖體與微弱的鎢、錫、金礦化有關。
5、武陵運動之后,湖南大地構造性質出現明顯的差異,湘北轉入相對穩定的隆起區,往南為較活動的拗陷區。2、雪峰運動 雪峰運動是晚元古代時期的一次的構造運動、它造成了板溪群與震旦系下統之間的不整合接觸以及不同層位的超覆。 73、加里東運動 中志留世末,加里東運動席卷全省,在湘南、湘中表現為強烈的造山性質,前泥盆系地層發生緊閉性褶皺和斷裂活動。加里東運動結束了湘南從晚元古代至早古生代一直處于活動性強、沉降幅度大,以雜陸屑復理石建造為主的邊緣海槽沉積歷史,以及同一地史時期湘中淺海盆地或陸坡類復理石建造、復陸屑式建造為主的歷史;而湘西北仍維持先期地殼相對穩定的特征。本期有較強的中、酸性巖漿侵入活動,所形成的巖
6、體展布于雪峰山以東的湘中南邊緣地帶,與之相關的礦產主要為:鎢、砷、其次為:鈷、銅、鉛、鋅、錫、鉍、鈹、鉬、銻、金、銀、鈮、鉭、螢石等。4、印支運動 發生在中三疊世末的印支運動,使全省廣大地區強烈褶皺隆起成陸、基本上結束了大規模海侵的歷史,是湖南地質發展史中重大轉折。印支期有強烈的中酸性巖漿活動,巖體展布于湘中南區,與之相關的礦產有:鎢、硫、鋅、重晶石、鉛、錫、鉬、鉍、銀、鈮、鉭、鎘、螢石等。85、燕山運動 燕山運動是中侏羅世發生在湖南省內一次規模大而強烈的造山運動,主要表現為大型隆起和拗陷及強烈的巖漿活動。在雪峰山及其南東,以強烈斷裂為主,其西北武陵山區,呈過渡型寬展型褶皺和斷裂。 燕山期中、
7、酸性巖漿的侵入活動在湘中南區強烈而廣泛,與本省大部分有色、稀有、稀土、貴金屬、分散元素等金屬和部分非金屬礦產關系密切。6、喜馬拉雅運動 發生在始新世末的喜馬拉雅運動,使省內地殼大范圍的寬緩拗陷抬升,水域萎縮,并導致漸新世地層的缺失。 91.3 構造分層 喜瑪拉雅構造層 燕山運動80a 全區 燕山構造層 印支運動200Ma 全區 海西印支構造層加里東運動 400Ma 全區 加里東構造層 雪峰運動600Ma 武陵雪峰隆起、湘東南隆起 雪峰構造層 武陵運動1000Ma 雪峰、幕阜隆起 武陵構造層101、武陵雪峰構造層 由冷家溪群、板溪群地層構成。與上覆地層呈不整合接觸,巖石經區域變質,為低綠片巖相。
8、呈緊閉線性褶皺、韌性剪切帶發育,后期疊加構造明顯,巖漿活動主要是以幔源巖漿為主的海底噴溢形成的科馬提巖、拉斑玄武巖和基性超基性熔巖。2、加里東構造層 由晚元古代早古生代地層構成。以類地槽型復理石建造、碳酸鹽巖建造和碧玉質含鐵建造為特征,與上覆泥盆系地層呈角度不整合,在淺變質碎屑巖地層中韌性剪切推覆作用發育。巖漿活動有幔源巖漿噴溢形成的橄輝火山巖類、侵入形成的基性、超基性巖脈以及殼源改造型花崗巖類。 113、海西印支構造層 由晚古生代地層構成,主要為地臺型沉積,以淺海相碳酸鹽巖建造、濱海相含鐵建造、含煤建造為特征,由于印支運動的影響,導致了武陵雪峰構造層,加里東構造層褶皺基底上的巨厚蓋層全面褶皺
9、,并分化成隆起區和拗陷區;巖漿活動有殼源改造型和殼幔源混溶型中酸性、酸性巖的侵位。4、燕山構造層 主要分布于攸縣、茶陵、衡陽、沅陵斷陷中,其次以星點狀稀疏分布于全省小型構造盆地中,由中生代地層組成,以陸相含煤建造、復理石建造、含銅膏鹽建造為特征。由于燕山運動多階段運動,伴有強烈的巖漿侵入活動,以殼源改造型為主、殼幔源混熔型為輔的花崗巖類為特征。斷裂活動具繼承性、形成了不同規模的推覆構造和滑脫構造,最終以現今的構造格局展示。5、喜瑪拉雅構造層 由新生代地層構成,以陸相紅色含膏鹽碎屑巖建造和湖相沖積相堆積物為特征。121.4 構造型相 巖石在地殼運動過程中一定變形環境的構造表現1、褶皺變形 湖南褶
10、皺構造具明顯的多期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伴隨著加里東、印支、燕山運動都發生廣泛的褶皺作用,形成各構造層的主體褶皺;二是同期不同世代的多種褶皺共生現象。因此,在被區域性不整合面分隔的各構造層中,都能發現同期而不同世代的多種褶皺共生現象。由于各期褶皺發生的構造環境、巖層物理狀態、應力作用方式、強度不同,致使其形態特征差別很大。 加里東隆起區,主要構造線為北西北西西向;主體期褶皺(第一世代)為向北傾斜的倒轉褶皺、同斜褶皺,在此基礎上再次發生的北西向緊閉型褶皺,使東西向褶皺軸面產生變形。1314印支期褶皺形態復雜,大部份地區表現為多世代褶皺的干擾形式。褶曲形態多變,從開闊的對稱褶曲、斜歪褶曲、
11、箱狀褶曲到緊閉的倒轉褶曲均有出現,但以半開闊的直立或斜歪褶皺為主體。褶皺走向多為南北向。燕山早期褶皺多為直立的斜歪褶曲,燕山晚期褶皺相對開闊,總體走向北東北北東向;位于大斷裂或旁側的褶皺經常表現為緊密倒轉型。152、斷裂變形斷裂系統 湖南斷裂構造特別發育,各種性質、各種方向的斷裂縱橫交錯,組成復雜的網絡狀斷裂系統。根據現有資料分析,確定湖南主要有四個區域性斷裂系統。 A、東西向和北西西向斷裂系統:是湖南形成最早的斷裂,往往是數條斷層平行展布構成斷裂帶,(如陽明山塔山斷裂帶、桂陽郴州斷裂帶、銅山嶺九嶷山斷裂帶),多表現為控制花崗巖體的潛伏斷裂,具壓性特征,但在晚期有明顯的右行平移活動。B、南北向
12、斷裂系統:呈帶狀展布,每一斷裂帶都是由許多平行或側列的密集次級斷裂構成,單個斷裂規模較小,具先壓后扭性質。其中見具定向排列的構造透鏡體,斷裂面呈舒緩波狀。16C北東向和北北東斷裂系統:是湖南最醒目、展露最為明顯的線性構造,以一系列平行或側列式斷裂展布于全區,斷裂延伸可達數百千米,一般都有較大規模的斷層破碎帶或擠壓帶。如彭公廟瑤崗仙斷裂、桂東汝城斷裂,具明顯的多次活動特點,并保存有較清晰的、各次活動的小構造形跡,表現為早期近東西向的水平擠壓或壓扭性,反映了印支期東西向擠壓或壓彎形成之近南北向構造形跡;晚期為北東向水平剪切或扭動。 17研究區范圍D北西向斷裂系統:是湖南成生發展歷史悠久的斷裂構造,
13、呈疏密相間、大致等距的帶狀展布,具多次活動特點,與北東向斷裂系統構成本區的基本構造骨架,也是本區重要的控巖、控盆構造,在衛星像片上顯示清晰,早期活動具壓性特征,晚期轉化為張扭性,具走滑性質。18深(大)斷裂: 深(大)斷裂是指巖石圈中的大型線性構造軟弱帶,是切割深度大、空間延伸長,具有長期活動性和繼承性發展特征,對地殼構造發展起著明顯控制作用的巨型構造帶。湖南深(大)斷裂較為發育,共有13條,呈北東和北西向展布。其中北西向一般表現為隱伏(大)斷裂。研究區范圍19斷裂帶名稱產狀斷裂性質簡 要 特 征主要活動期醴陵寧遠NE40。壓扭控制了中新生代地層的分布,沿斷裂帶有基性超基性巖出露。有串珠狀磁異
14、常沿該帶分布。海西期、燕山期茶陵藍山NE30。70壓扭張扭北段控制了茶永斷陷盆地,南段控制了一系列花崗巖體分布。在重力布格異常上有明顯反映。加里東期、燕山期炎陵長城嶺NE30。40。壓扭張扭重磁特征上有明顯反映,對泥盆紀沉積相有明顯的控制作用。沿斷裂帶有為數甚多的花崗巖和基性巖類分布。加里東期、燕山期桂東汝城NE40。壓扭沿線有航磁異常展布,重力布格異常作不連續分布。燕山期安化桂東NW315。擠壓張扭表現為一航磁異常帶,亦是一個多元素地球化學異常帶??刂屏艘幌盗屑永飽|燕山期的花崗巖的展布。印支期、燕山期郴州邵陽NW315。壓扭張扭為一隱伏深大斷裂,一系列串珠狀航磁、重力異常及巖漿巖沿該帶展布。
15、對中泥盆世的沉積環境及古地理有明顯的控制作用,控制了茶永、衡陽盆地的南界。加里東期、印支期、燕山期連縣道縣NW315。擠壓張扭衛片上顯示為一線性體,串珠狀重力及航磁異常沿該帶展布,有基性超基性巖產出。為一隱伏深大斷裂。印支期、燕山期20環形構造 湖南內環形構造主要與酸性巖漿侵入作用有關,它們具有明顯的侵入特征,如穹窿地貌、面形熱變質暈,主要分布在加里東基底隆起區。典型的環形構造有諸廣山環和香花嶺環。A、諸廣山環 該環形構造在總體上為隆起環,由兩個疊合的大環(外環、內環)及許多小環組成。大環是東面留有缺口的半環狀構造,內環呈橢圓形,長軸北北東向,長短軸長分別為120及70Km;環區震旦系及早古生
16、代淺變質巖廣泛分布,加里東期及燕山期花崗巖發育。構造格式表現為斷裂巖漿上隆區,在環體周緣則相伴出現一系列白堊紀斷陷盆地。 21B香花嶺環: 位于臨武北面約15Km,呈圓型,直徑約15Km,在衛星象片中顯示三條層層環抱的半環狀斷裂。在這些斷裂內側,一個渾圓形的山地撥地而起,高聳于四周丘陵之上,是環形構造中典型的正性地貌單元。該環形構造處于北北東、北東東、北西向斷裂的結點處,環體內部為寒武系淺變質巖,環體周圍為晚古生代沉積蓋層,地表見分散出露的花崗巖株,物探資料顯示這些巖株在深部相連為一大巖體 22中生代陸相盆地 中新生代陸相盆地是印支運動以后出現的一種重要構造現象,不同時期的盆地,其發育特征不同
17、。在中侏羅世以前盆地表現為大型拗陷;從侏羅紀開始,特別是白堊古近紀,除拗陷盆地外,隨著斷塊的差異運動還產生具有時代特色的斷陷盆地。拗陷式盆地是由基底的下拗作用而產生的,盆內地層與基底均呈不整合接觸,在水平截面上呈環狀圈閉,剖面上為大體對稱的向斜,這類盆地的演化時間較長,典型的盆地為衡陽盆地、沅麻盆地。斷陷式盆地是由斷塊的整體下沉作用而造成,盆緣地層向內傾斜。由于盆地基底構造復雜,以致出現多個沉積中心,并使沉積厚度變化大,同時還由于基底巖塊的差異運動而使沉積中心不斷發生遷移。盆地的周邊常見有北東、北北東、北西向斷裂,如茶永盆地。 23第二部份:沉積作用2.1 中元古代冷家溪期 冷家溪群是湖南境內
18、目前發現的最古老的地層,銣鍶同位素年伶值11571566Ma(謝竇克等)。主要分布于沅陵、安仁、長沙、瀏陽、平江及衡山一帶,為一套巨厚淺海相復理石建造,在構造層序上具有典型的鮑馬層序特征,即發育有較完整的韻律層,巖性層序自上而下為砂巖,粉砂質板巖、泥質板巖;其中泥質板巖具粒序性。 冷家溪群為我省鉛、鋅、銅、鐵等礦產的賦礦層位。2.2 中元古代末晚元古代(板溪期) 板溪群主要分布于雪峰山及武陵山地區,為一套淺海相類復理石火山碎屑巖建造,由含礫石類砂巖、石英砂巖、雜砂巖、紋層狀板巖組成。下部馬底驛組為鎢、銻、金礦床的重要含礦圍巖。 242.3 晚元古代早古生代1、震旦系: 在湖南境內廣泛分布,從北
19、到南分三個不同的相區,湘北區上統為碳酸鹽巖含磷建造,下統為冰磧礫巖含錳碎屑巖建造,湘中區上統為硅質巖類夾少量炭質巖,碳酸鹽巖含磷建造,下統為冰磧礫巖碎屑巖、含錳碳酸鹽巖類磨拉石含鐵硅質巖建造。湘南區主要為類磨拉石粗碎屑巖。2、寒武系 寒武系下統在全省境內都有黑色炭質頁巖,由黑色頁巖向上的寒武系中、上統則各地地層巖性不同,湘西北主要表現碳酸鹽巖,湘中碳酸鹽巖減少,碎屑巖增加,湘南則全為碎屑巖。本系賦有汞、石煤、重晶石、鎳、鈷、銅、鈹、鉬、鈾、鉛、鋅、磷等礦產,具重要的經濟意義。3、奧陶系 廣泛分布于湖南境內,為一套巨厚的復理式,類復理式長石英類雜砂巖,石英砂巖,粉砂巖,板巖沉積。4、志留系 僅分
20、布于湘西,為碎屑巖沉積。 252.4晚古生代 廣泛分布于湖南境內,底部表現為礫巖,砂礫巖及砂頁巖,砂礫碎屑巖之上,由鈣質粉砂巖、泥灰巖過渡為碳酸鹽巖,其中石炭系、二疊系有含煤建造。晚古生代地層為我省鎢、錫、銻、鉛、鋅、銅等多金屬礦產的重要圍巖。2.5中生代1、三疊系: 主要為一套淺海相碳酸鹽巖砂頁巖陸屑含煤建造及海陸交互相含煤碎屑巖建造。2、侏羅系: 為一套陸屑含煤建造,在湘南見陸屑火山巖建造。3、白堊系: 主要分布是在沅麻、洞庭、衡陽、醴攸、茶永等盆地中,為一套陸相磨拉石碎屑巖紅色建造;其中沅麻盆地及衡陽盆地為陸相紅色含銅碎屑巖建造。2.6新生代 古近系與新近系為一套陸相紅色含膏鹽碎屑巖建造
21、及含銅碎屑巖建造,第四系主要分布于湘、資、沅、澧四大水系及洞庭湖地區,有河湖相、沖積相、冰川、冰磧相及洞穴堆積。在湘東北地區有稀有、金、金剛石,湘南有稀有、錫、金等砂礦的富集 26第三部份:巖漿作用 3.1概述 湖南巖漿巖發育,出露面積17544km2,占全省總面積的8.3, 其中侵入巖最發育,出露面積達17467 km2,火山巖極少,出露面積僅77 km2。 侵入巖產狀有巖基、巖株、巖脈、巖墻、巖床、火山巖為巖流、巖筒、巖錐等。巖性有酸性巖、中性巖、基性巖、超基性巖以及它們之間的過渡型巖石。在各類巖石中,酸性侵入巖的出露面積最大,約占全省巖漿巖總出露面積的99。 根據接觸關系,同位素年齡資料
22、及各方面特征對比,湖南侵入巖的時代有武陵期、雪峰期、加里東期、印支期、燕山期;火山巖的層位有冷家溪群、板溪群、震旦系、侏羅系、白堊系及古近系。27研究區范圍283.2 花崗巖的控制構造 巖體的容巖構造主要是指巖漿侵位并形成巖體的構造空間,本區巖崗巖的容巖構造主要有褶皺、斷裂、褶皺斷裂復合構造三類。1、褶皺構造292、穹窿構造 303、復式隆起帶 314、斷裂構造研究區范圍323.3巖帶劃分 切割不同層圈的區域性深大斷裂帶控制了巖帶的分布。本區不同時代和不同類型的花崗巖體多呈帶分布,構成大規模的構造巖漿巖帶。這是本區花崗分布的重要特點,也是區域構造特征的重要體現。根據花崗巖體的展布方位及與區域構
23、造的關系,可以劃分為五個巖帶。研究區范圍33五大巖帶炎陵郴州藍山巖漿巖帶安化桂東巖漿巖帶郴州邵陽巖漿巖帶幕阜山-九嶷山巖帶姑婆山諸廣山帶 343. 4 巖體礦化特征: 巖體有關礦化為鈮、鉭、鈹、鋰、銣、銫、鋯、鈦、鎢、錫、鉬、鉍、鐵、錳、硫、砷、鈷、銅、鉛、鋅、鎘、銦、銪、稀土、金、銀、銻、螢石、重晶石、硼等。但隨巖體巖性不同而有所區別,與花崗閃長巖有關礦化為鈹、鎢、錫、鉬、鉍、鐵、錳、硫、砷、鈷、銅、鉛、鋅、鎘、銦、銪、金、銀。與花崗巖有關礦產有鈮、鉭、鈹、鋰、銣、銫、鋯、鈦、鎢、錫、鉬、鉍、鐵、錳、硫、金、銀、砷、鉛、鋅、銅、重晶石、螢石、硼等。35 3.5 基性、超基性侵入巖 湖南基性、
24、超基性侵入巖不發育,分布零散,規模小,大多呈巖墻、巖脈及巖床產出,成群、成帶分布。根據地質特征及同位素年齡值,基性、超基性巖成型于印支燕山期(表)。巖石類型較簡單,絕大部分為輝綠巖,其次為角閃輝長巖;巖體明顯受地殼發展階段控制,主要表現為不同的地殼發展階段形成的巖體具有不同的地質特點。即從地殼發展早階段至晚階段有以下變化特點:巖體規模由大小,形態由簡單、穩定復雜、不穩定 巖漿期主要巖石類型巖群或巖體名稱,巖體數(括號內),同位素年齡(Ma)印支燕山期角閃輝長巖江華金子山巖體(1)輝綠巖醴陵板杉鋪巖群(17),耒陽四五一巖群(8),永興塘門口巖群(7),郴縣千里山巖群(18),汝城江頭芳巖群(6
25、),宜章平和巖體(3),莽山巖體(1),桂陽泗洲山巖群(1),雙牌陽明山巖群(7),藍山螃蟹木巖體(4)36第四部份:區域地球物理特征4.1 區域磁場特征 湖南省航磁異常大致以通道溆浦常德為界,將湖南分為東西兩個截然不同的磁場特征區(圖)。從總體上說,西部磁場微弱,低緩、平穩, 東部磁場躍變,強度大,梯度變化大,方向各一。 374.2 區域重力異常特征 湖南重力異??煞譃槿齻€等級,級異常為強度大,范圍廣的區域性重力異常,反映了地殼厚度變化即莫氏面和康氏面的深度。級異常往往與省內的隆起區相對應;或與地史上某一個地質時代的海槽沉積范圍相當;或與某一個花崗巖帶相吻合。級異常強度弱,范圍小,多反映含煤
26、盆地中、新生代拗陷 384.3 地殼厚度 湖南莫霍面深度一般為3040Km,有明顯的起伏變化,莫霍面變化總的趨勢是由北西往南東逐漸下降,反映出布格重力異常值相對高的地區,地殼厚度小,莫霍面淺,系幔隆區;重力值相對低的地區,地殼厚度大,莫霍面深,系幔凹區;介于兩者之間的區域,往往是受深大斷裂影響的構造巖漿巖活動帶。 39第五部份:區域地球化學特征 湖南境內的地球化學異常特征明顯地反映了區域地質背景和成礦特征的不同。主要表現在凡具有工業價值的礦田(床)均有明顯的地球化學異常,不同地質背景或不同成礦特征的地區則明顯反映出不同的異常組合。 40錫田香花嶺W、Sn多金屬異常水口山銅山嶺Pb、Zn、Cu多
27、金屬異常帶錫礦山牛頭寨Sb、W、Sn、Au、Pb、Zn異常帶沃溪漠濱Sb、Au異常帶湘西北Pb、Zn、Hg異常帶桃江川口Au、Pb、Zn、Cu(W)異常帶41湖南省Sn地球化學異常圖Sn-15、30ppmSn(PPm)64321642全省鉍元素異常圖16ppm8ppm4ppmBi 1、7.5ppm43全省鈮元素異常圖Nb -103ppm44全省鈹異常圖Be -53ppm45W 6、15ppm46Sn 15、30ppm47Bi 1、7.5ppm48Cu-7049Pb -120ppm50Zn-30051Ag 0.2ppm0.2ppm52As15053Ag 0.2ppm0.2ppm54As15055
28、Sb1056Li10057F100058第六部份:礦產特征6.1 概述 湖南是礦產資源大省,號稱“有色金屬之鄉”和“非金屬之鄉”。到2009年底,全省已發現各類礦產142種(含亞種),占全國已發現礦種的70.2%。其中能源礦產10種,金屬礦產55種(含2種亞礦種),非金屬礦產75種(含19種亞種),水氣礦產2種。已探明儲量的礦產102種(含18種亞礦種),占全省已發現礦種數的71.63%。全省有特大型礦床8處,大型礦床105處,中型礦床277處,小型礦床1163處,礦點5000余處。全省共有64種(含亞礦種)礦產的保有儲量居全國前十位,41種礦種的保有儲量居全國前五位,重要礦產中,鎢、鉍、普通
29、螢石、海泡石粘土、隱晶質石墨等居全國之首;錳、鈷、釩、銻、重晶石等位居第二;金剛石位居第三;鉛、鋅、鉭等位居第四;高嶺土、鈮分別位居六、八位。國內已發現的全部有色金屬礦種,我省幾乎均有探明儲量,其中鎢、鉍、銻的保有儲量在全國和全球均有優勢,分別占世界總儲量的34.81%、37.18%和9.34%。全省礦產資源潛在價值約為3萬億元(按2005年價格估算),排全國第16位,人均排全國第22位。我省礦產資源雖然豐富,但也存在很大不足,對國民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的石油、煤炭、鐵礦石、天然氣、鉀鹽等15種大宗支柱性礦產大多短缺,主要礦種資源質量不高,低品位和難選冶礦產多。59 我省礦產資源賦存具有以下兩
30、個主要特點:一是分布區域特征明顯。如煤炭資源主要分布在湘中地區的婁底、邵陽和湘南的郴州,三市的煤炭儲量占全省總量的60%以上;錳礦57%的探明儲量分布在花垣、道縣、桃江縣境內;原生錫礦88%的探明儲量分布在郴州的紅旗嶺、柿竹園、野雞尾等礦區;砂錫98%以上的探明儲量分布在常寧市;鎢礦67%的探明儲量分布在湘南地區的柿竹園、新田嶺、瑤崗仙礦區;鉛、鋅探明儲量的45%和53%集中在臨湘市桃林、常寧水口山、桂陽黃沙坪和花垣李梅礦區;銻儲量57%集中在冷水江市的錫礦山;螢石80%儲量集中在柿竹園礦區;海泡石粘土40%儲量集中在瀏陽市永和礦區,而石墨94%的儲量則集中在郴州市的魯塘和桂陽縣的荷葉兩個礦區
31、。同時,資源前景看好的地段,大多集中分布在以上各類礦產老礦區的成礦帶上或礦區的深邊部。二是共伴生礦種多、單一礦種少。如伴生金的保有資源儲量居全國第五位,而單一的巖金則居第十九位;銀幾乎全是伴生礦,有色金屬與稀有、分散元素礦產也大多為共生、伴生礦。據148個有色金屬礦山統計,有2種以上共生礦產的礦區有129處,有伴生組分的礦區127處。有共伴生礦產的礦山綜合利用價值相對較大,但選冶難度也相應大,開發利用技術要求高。 601、古板塊拼接帶控制了大-特大型礦化集中區的分布 揚子、華夏古板塊接合帶分布有東坡、寶山-黃沙坪、香花嶺-香花鋪、芙蓉、富賀鐘等大-特大型礦田,控制的錫、銅、鉛鋅儲量為四?。▍^)
32、總量的近半。2、巖石圈斷裂、地殼斷裂直接控制區內巖漿巖帶及礦產的分布 據重磁推斷,南嶺地區地表不同成因巖體,向下至一定深度相連并組成規模巨大的北東、北西向深部巖漿巖帶,二者交匯處是形成資源潛力巨大礦化集中區的最有利部位(圖)。3、多數礦床與花崗巖類在時、空關系上聯系密切 殼源重熔型花崗巖形成輕稀土-重稀土-Nb、Ta-Be、W、Sn、Mo、Bi-Cu、Pb、Zn-U礦床系列,混源同熔型花崗巖形成Cu、Mo、Pb、Zn、Au、Ag、Fe礦床系列。6.2 成礦規律61 4、成礦時代以燕山期為主 錫礦根據占全區資源量85.3%的44個主要礦床年齡資料統計,錫總量96%與燕山期巖漿活動有關。其中燕山期
33、早白堊世占資源總量的58%。 銅礦根據16個礦床年齡資料統計,成礦高峰期界于晚侏羅世-早白堊世間,以中侏羅為主,次為早白堊世,再為晚株羅世。 鉛鋅礦成礦時代復雜。根據成因與花崗巖類有關礦床(巖體源,水口山、康家灣、黃沙坪、祥林鋪、東坡等)及廣東、廣西復合成因多金屬礦床(大廠、芒場、大寶山)資料統計,83%的鉛鋅形成于晚侏羅世-早白堊世,貢獻大小排序為晚侏羅世-早白堊世-晚白堊世-中侏羅世。5、燕山期成礦作用在空間上具明顯分帶規律 南嶺地區由北至南、由西至東成礦時代逐漸變新,主成礦元素出現從高中溫-中高溫-高溫的空間遞變分帶。 62成 礦 區 (帶) 級 別環太平洋成礦帶揚子成礦域武陵地塊鉛、鋅
34、汞成礦區桑植花垣Pb、Zn、Hg(Cu)、As成礦帶(-6)漁塘寨礦田、茶田礦田、董家河礦田江南古島弧鎢、銻、金(汞)成礦區桃江新晃Au、Sb、(Hg、Cu)成礦帶(-5)鏟子坪金礦田、官莊金礦田、沃溪礦田瀏陽臨湘Pb、Zn、(Au、Co、W)成礦帶(-4)萬古礦田、七寶山礦田、潘家沖礦田華夏成礦域湘中南裂陷槽鎢、錫、鉛、鋅(金、銀)成礦區新化東安Sb、Au、W、(Au、Zn)成礦帶(-3)錫礦山礦田、白云鋪礦田、趙家嶺礦田攸縣江永Pb、Zn、Cu、Ag、Au成礦帶(-2)黃沙坪礦田、水口山礦田、大義山礦田、銀礦沖礦田、錫田礦田羅霄地塊W、Sn、Bi、Mo、Pb、Zn、Au、Ag成礦區茶陵臨武
35、W、Su、Mo(Bi)成礦帶(-1)香花嶺礦田、錫田礦田、東波礦田、白云仙礦田、芙蓉礦田636.3、找礦模型(以錫礦為例)646.4 關于層控鉛鋅礦 南嶺鉛鋅礦調查評價近期所獲重大進展者,多為礦體賦存于特定地層巖性中,且總體順層產出的礦床類型(包括傳統的沉積改造型與部分巖控型。以下并稱層控型)。該類型因其礦體形態簡單,標志明顯,品位穩定,厚度、延展規模較大,易于控制而成為地調局近期部署鉛鋅找礦工作時的首選。651、賦礦圍巖 華南已知層控制型鉛鋅礦床其賦礦圍巖共性特點總體表現為富硫(黃鐵礦)、富硅(硅質巖)、富鎂(白云巖),多數具有(海底)火山(熱液)噴流沉積相的組合特征。如福建浦城-德化鉛鋅礦賦礦層(中晚元古代)、廣西北山鉛鋅礦賦礦層(中泥盆統)與火山(熱液)噴流作用有關,湖南仙人巖土型金礦賦礦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房產中介買賣合同
- 2025二手汽車買賣合同
- 2025標準化的銷售合同范本
- 2025年竹筍干購銷合同范本
- 2025202車輛維修服務合同范本
- 2025年合同簽署的具體步驟與法律法規
- 《檔案管理課件》課件
- 2025智能家居系統維護保養合同
- 《營銷戰略的規劃》課件
- 《快樂王子的冒險》課件
- 福建省龍巖市一級校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4月期中聯考 數學試題(含答案)
- 2025年街道全面加強鄉村治理工作實施方案
- 明股實債協議合同
- 2025“十五五”金融規劃研究白皮書
- 9.2法律保障生活(教案) -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
- 2025年江西上饒鉛山城投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浙江省杭州市2024年中考英語真題(含答案)
- 大眾速騰2009年型電路圖
- 畢業設計(論文)-人形機器人設計
- 新能源電力設備項目立項報告(模板范本)
- 第六章 納米復合材料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