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蘇幕遮教案教學目標 :1、體會范仲淹詞的闊遠之境;2、把握范仲淹的羈旅鄉思之情;3、鑒賞詞中的佳句。教學重、難點:1、體會范仲淹詞的闊遠之境;2、把握范仲淹的羈旅鄉思之情;3、鑒賞詞中的佳句。課時安排 :2 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唐詩宋詞,各盡其美,各臻其盛,在中國文學浩瀚的天空里,都是極璀璨的星座,極 耀眼的奇葩。詞,原名曲子詞,人稱長短句。比較起詩來,詞顯得不夠厚重、寬廣,但它的抒情,要更為細膩深微。讓我們通過美不勝收的詞作,含英咀華,去具體感受在那逝去的漫漫封建長夜里,人 們對自由愛情、美好理想、崇高人格、祖國命運等等的執著神往之情,領略、欣賞豪放、婉約的不同詞風,在美的巡禮中
2、,經曲感動,終至于收獲一種情操上的陶冶,與精神上的 洗禮。二、詞人簡介 范仲淹( 989 1052 ),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統帥,也是位卓越的文學家和教育家,生于太宗端拱二年(989 年),卒于皇祐四年(1052 年)吳縣(今屬江蘇)人。他和包拯同朝,為北宋名臣,少年家貧但好學,當秀才時就常以天下為己任,有敢言 之名。曾多次上書批評當時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貶。宋仁宗時官至參知政事,相當于副宰相。元昊反,以龍圖閣直學士與夏竦經略陜西,號令嚴明,夏人不敢犯,羌人稱為龍圖老子,夏人稱為小范老子,使西線邊防穩固了相當 長時期。1043 年(宋仁宗慶歷三年)范仲淹對當時的朝政的弊病極為痛心,提出“
3、十事疏”,主張建立嚴密的仕官制度,注重農桑,整頓武備,推行法制,減輕傜役。宋仁宗采納他的 建議,陸續推行,史稱“ 慶歷新政”。可惜不久因為保守派的反對而不能實現,因而被貶至陜西四路宣撫使,后來在赴潁州 途中病死,卒謚文正。慶歷革新運動,成為后來王安石熙豐變法的前奏。范仲淹喜好彈琴,然平日只彈履霜一曲,故時人稱之為范履霜。他工于詩詞散文,所 作的文章富政治內容,文辭秀美,氣度豁達。他的岳陽樓記一文中的“ 先天下人之憂 而憂,后天下人之樂而樂” 兩句,為千古佳句。也是他一生愛國的寫照。朱熹稱他為有史以來天地間第一流人物!千載迄今,各地有關范仲淹的遺跡。始終受 到人們的保護和紀念。他不僅是北宋著名的
4、政治家、軍事家,文學成就亦卓然可觀。散文岳陽樓記為千 古名篇,詞則能突破唐末五代詞的綺靡風氣。有范文正公集二十卷,詞僅存五首。三、背景解說 范仲淹是宋代的政治家,性格剛正堅毅。但這首詞寫柔情,千回百轉。看似矛盾,實 際上并不矛盾。盡管是政治家,也有他自己的個人生活,有友誼,有愛情,在作品里反映 出來并不奇怪。這首詞抒寫羈旅鄉思之情,題材基本上沒有脫離傳統上離愁別恨的范圍,但是意境的闊大卻是這類詞所少有。四、詞作賞析 上闋寫壯麗闊遠的秋景,暗透鄉思。“ 碧云天,黃葉地” 兩句,一高一低,一俯一仰。即從大處落筆,濃墨重彩,展現出一派長空湛碧、大地澄黃的高遠境界,而無寫秋景經常出現的衰颯之氣。王實甫
5、西廂記地” ,同樣極富畫面美與詩意美。“ 長亭送別” 一折化用這兩句,改為“ 碧云天,黃花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王實甫西廂記1、 賞析“ 碧云天,黃葉地” 所寫之景的妙處。明確:碧云浮空,黃葉匝地,俯仰生姿,“ 碧” “ 黃” 搭配,色彩濃烈(斑斕),意境開闊。詞苑引歷代詩余 :范文正公蘇幕遮 “ 碧云天” 云云,公之正氣塞天地,而 情語入妙至此。元代王實甫西廂記“ 長亭送別” 一折中有“ 碧云天,黃花地” 即由此 句化出,此句已成為描寫秋景的千古名句。“ 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兩句,從碧天廣野寫到遙接天地的秋水。秋色,承上指碧云天、 黃葉地。 這湛碧
6、的高天、 金黃的大地一直向遠方伸展,江波之上籠罩著一層翠色的寒煙。接連著天地盡頭的淼淼秋江。2、“ 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與第一句在寫景角度上什么變化?“ 秋色” 具體指的是什么?明確:由俯仰變為平視遠眺。“ 秋色” 具體指“ 碧云天,黃葉地”。 因在高樓上極目遠望,遠處碧云天、黃葉地與秋水相接,所以說“ 秋色連波”。“ 秋色”兩句, 落筆于高天厚土之間那濃郁秋色和綿邈的秋波,意境更顯空邃。 秋色,承上指碧云天、黃葉地。碧藍的高天、澄黃的廣野,一直向遠方伸展,連接著天地盡頭的淼淼秋江。放眼遠眺,竟好像是一位畫師肆意地將絢爛的色彩潑灑在天宇間,揮就的巨幅寫意山水畫。在看似明媚、清艷的底色上,又
7、蒙上一層輕紗。“ 波上寒煙翠”,“ 翠” 字下得極佳, 煙靄本呈白色, 但由于上連碧天、 下接秋波, 遠望難辨, 便與碧天同色, 所謂“ 秋水共長天一色”,所以說“ 寒煙翠”。這里的“ 寒” 字,用的是通感,讓人從膚覺感受著翠色煙靄。唐代大詩人王維山中詩的“ 空翠濕人衣” 一句,與此有異曲同工之妙。這里,碧天、黃葉、綠波、翠煙,共同構成了一幅色彩斑斕的畫面。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王維山中【荊溪】一名“ 浐水”,源出陜西藍田縣,北流至長安東北入灞水,水清淺,故曰“ 白石出”。【元】原。【濕】形容山嵐蒼翠欲滴,濕衣如雨。詩人借用美學的“ 通感” 手法,用觸覺的干濕來感知視
8、覺的 翠色。故蘇軾評曰“ 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感摩詰之畫,畫中有詩。”3、 思考:“ 碧” 與“ 翠” 同意,在詞句中能否互換?為什么?參考:(1)韻腳問題: “ 翠” 、“ 水” 、“ 非” 、“ 睡” 、“ 淚” ;(2)習慣問題:“ 碧” 指天、水等,視野較廣,“ 翠” 不指天、水,視野較近;(3)詞語色彩問題: “ 碧” 有澄澈之意, “ 翠” 有通透之意; “ 嬌翠欲滴” 一詞,又使“ 翠” 字有“ 欲滴” 之意,與波上寒煙相符也是“ 空翠濕人衣” 的注解。“ 山映斜陽天接水”,再將青山入畫,天、地、山、水融為一體,交相輝映。“ 斜陽”則點出所狀摹的是薄暮時分的秋景,讓人心中油然而
9、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的哀傷與落寞。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登樂游原【意不適】:心情不舒暢。【古原】:即樂游原,是長安附近的名勝,在今陜西省長安以南八百里的地方。【評析】:這是一首登高望遠,即景抒情的詩。首二句寫驅車登古原的原因:是“ 向晚意不適”。后二句寫登上古原觸景生情,精神上得到一種享受和滿足。“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二句,素來人們多解為“ 晚景雖好,可惜不能久留。” 今人周汝昌認為: “ 只是” 二句, “ 正是詩人的一腔熱愛生活,執著人間,堅持理想而心光不滅的一種深情苦志。的情緒。” 這種看法,雖有新意,卻不合詩人的身世,也不合詩人當時“
10、 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草木原本無情,這里特意為“ 草木” 補綴“ 無情” 一詞 加修飾,似乎這無情的芳草,本應是有情之物。埋怨草木無情,實則為詞人主觀之情于客 觀之物,益發增添了一種哀傷與落寞之感,體現出詞人的多情、重情。由眼前實景轉為意 中虛景,離情別緒,已隱寓其中。芳草的綿延無盡,遙接天涯,更在斜陽外,并不管人的 情緒,更使望遠懷鄉的游子愈加痛苦。無情的芳草尚且延伸至千里之外,而游子卻身在他 鄉,有情之人不若無情的芳草。詞至此,則由寫景引出鄉思離情。4、 思考:“ 芳草” 在古詩詞中,歷來是生發別離主題的重要意象之一,你能舉出一些 例子嗎?明確:(1)“ 芳草” 化用了楚辭 “ 王孫游
11、兮不歸,芳草生兮萋萋” 句,意思是說王 孫遠游不歸,只見家鄉的芳草豐茂地生長,因此“ 芳草” 指故鄉。(2)以草的纏綿,喻情思不斷。如飲馬長城窟行:“ 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宋代謝逸蝶戀花 :“ 獨依欄桿凝望遠,一川煙草平如剪。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李煜的清平樂 :“ 離恨恰水天相接之處斜陽照著遠山,而不解思鄉之苦的芳草(暗指故鄉)卻更在斜陽以外的更遠方。以家鄉渺遠襯托出思鄉之情濃。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李叔同送別別來春半,觸目愁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
12、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李煜清平樂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遠道不可思,宿昔夢見之。夢見在我傍,忽覺在他鄉。他鄉各異縣,展轉不相見。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入門各自媚,誰肯相為言!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盡素書。長跪讀素書,書中意何如?上言加餐飯,下言長相憶。飲馬長城窟行5、 賞析這兩句使用的虛實結合的手法。明確:“ 山映斜陽天接水” 寫遠觀的實景,而“ 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是虛景,即想象之景,實虛結合,將讀者的情思引向更加渺遠的故鄉,使思鄉之情得以深化。這兩句也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由上片的寫景,過渡到下片的抒情。總結:唐圭璋唐宋詞簡釋:“ 上片寫天連水,水連山,山連芳
13、草;天帶碧云,水帶寒煙,山帶斜陽。自上及下,自近及遠,純是一片空靈境界,即畫亦難到。” 整個上片寫秋景, 色彩濃麗, 意境高遠, 毫無衰颯之味, 更無悲秋傷春的陳腐之氣,而悠悠懷鄉之情,也從天涯芳草的景物中暗遞,讀來如羚羊掛角,渾然無跡。下片“ 黯鄉魂,追旅思”,運用互文的手法,緊承天涯芳草,直接托出心頭縈繞不去、糾纏不已的懷鄉之情和羈旅之思。“ 夜夜除非” 二句,是說只有在美好的夢境中才能暫時泯卻鄉愁。“ 除非” 一詞,強調舍此而別無可能。但天涯孤旅,“ 好夢” 難得,鄉愁也就成了“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的“ 無計可消除” 之愁了。“ 明月樓高”一句順承上文: 夜間為鄉愁所擾而好夢難成,便
14、想登樓遠眺, 以遣愁懷;但明月皎皎,反而使他倍感孤獨與悵惘,于是不由得發出“ 休獨倚” 之嘆。本詞說“ 好夢留人睡”,而實際輾轉難眠,并無好夢;說“ 明月樓高休獨倚”,而實際卻因無計消除的愁情,獨自登高倚闌。6、 思考:登高憑欄,常常用來傳達思鄉之情,表達報國之志和壯志難酬的悲傷,你能 舉出例子嗎?明確:“ 休獨倚” 更可見詞人夜間為鄉愁所擾而好夢難成,便想登樓遠眺,以遣愁懷;但明月團圓,反襯出詞人身在異鄉,倍感孤獨寂寞。深沉的思鄉情思。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倚” 卻說“ 休倚” 表達了作者痛苦杜甫登高簾外雨潺潺,春意將闌。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浪淘沙云物凄涼拂曙流,漢家宮闕動高秋。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紫艷半開籬菊靜,紅衣落盡渚蓮愁。鱸魚正美不歸去,空戴南冠學楚囚。趙暇長安晚秋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白居易長相思“ 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詞人試圖借飲酒來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最標準的離婚協議書
- 二零二五全新營業房屋租賃合同書
- 商品房屋出租合同模板二零二五年
- 投融資服務協議合同模板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車行質押借款合同書
- 公司注銷代理合同
- 私人簡易勞務合同二零二五年
- 家政服務合同模板二零二五年
- 中央2025年國網新源集團有限公司高校畢業生招聘(第一批)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二零二五電影演員聘用合同書
- 小米汽車發布會
- 《神筆馬良》課本劇劇本
- 手術室不良事件
- 2024年大學試題(宗教學)-道教文化筆試歷年真題薈萃含答案
- 2023-2024學年七年級生物冀少版下冊期末測試卷(一)
- 標準預防及分級防護
- 2024年四川省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試題及答案
- TL-PMM180超低煙塵使用及維護培訓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藥物治療與查房護理
- 初中音樂八年級下冊(簡譜) 劃船曲
- 夏季換季護膚知識培訓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