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村河污水處理廠實習的報告_第1頁
李村河污水處理廠實習的報告_第2頁
李村河污水處理廠實習的報告_第3頁
李村河污水處理廠實習的報告_第4頁
李村河污水處理廠實習的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wd.wdPAGE9 / NUMPAGES9.wd中 國 海 洋 大 學本科實習報告實 習 名 稱參觀污水處理廠學院系、中心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專業年級 10級環境工程學生姓名學號教務處制表二一三 年 5 月9 日填寫說明一、此報告請用黑色簽字筆填寫或打印。二、此報告中內容請在實習完畢后如實填寫。三、實習教學 根本概況中的實習類型指教學實習、專業實習、認知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社會調查實踐等;修課要求指必修、限選、任選;實習總結形式指論文、設計、調查報告等。四、實習總結字數根據形式作如下要求:論文、設計不少于3000字;調查報告不少于5000字。五、此報告填寫完畢一式兩份,經實習指導教師

2、和院系、中心有關領導審閱后,一份作為學生成績由院系、中心保存,一份由學生本人保存。實習教學 根本概況實習類型認知實習修課要求專業限選實習名稱參觀污水處理廠課程實習編號084113201331學 時64學 分4實習起止時間5月9日實習地點青島市四方區實習單位青島李村河污水處理廠實習崗位無指導教師郭亮學歷/職稱講師實習指導教材?水污染控制工程?實習總結形式實習報告實習成績其他情況說明二、實習教學內容實習目的、要求:認識實習旨在充分調動學生參加實踐活動的能動性,使學生把學過的理論知識與工廠實踐有機結合起來,穩固和豐富有關環境工程專業知識,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生產中實際問題的能力,鍛煉和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

3、和嚴守紀律的作風。了解典型城市污水廠的處理工藝、構筑物、設備及其重要的工藝參數,收集必要的工藝參數,初步掌握污水處理設計內容;認真完成實習報告的寫作與討論。2.實習主要內容:了解我國污水處理的 根本現狀以及相關的規定;通過污水處理過程的參觀、考察,學會收集分析和掌握原始資料;了解污水處理廠管理技術,學習前人的生產實踐經歷,并分析存在的問題,為今后解決工程實際問題打下根基。實習總結可另附紙1.實習時間:2013年5月9日 星期四2.實習地點:山東省青島市四方區李村河污水處理廠3.污水處理廠介紹: 3.1 公司概況:首創瑞海水務李村河污水處理廠位于青島市四方區北部,總占地面積15.5公頃,匯水區域

4、北起李滄區牛毛山至振華路以南,南至四方北嶺分水嶺,東至李村河流域,西至膠州灣東岸,占市內五區總面積的32%,是目前青島市處理規模最大的污水處理廠,自1998年運行以來,先后獲得“全國城市污水處理昌運行管理先進單位、示范單位、十佳污水處理廠、“200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山東省績效管理示范單位、“省級檔案達標單位,“青島市基層應急管理示范企業等榮譽稱號。2004年10月,由北京首創、青島市排水管理處和青島開發投資按4:4:2的比例共同投資組建的青島首創瑞海水務負責運營李村河污水處理廠,經營20年。3.2 三期建設:青島首創瑞海水務李村河污水處理廠總處理規模17萬噸/日,先后分三期建設。

5、一期工程于1998年投產運行,總投資28,250萬元人民幣,處理能力8萬噸/日,采用具備脫氨除磷功能的VIP工藝;二期工程設計規模為9萬m3/d,采用多點進水A/A/O法污水處理工藝,進廠污水經水泵提升后通過細格柵和曝氣沉砂池,經過初沉池后,進入A/A/O生物反響系統,去除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經加氯消毒后排入膠州灣,出水到達國家二級標準。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泥經機械濃縮進入厭氧消化池,污泥經消化穩定后,通過脫水外運。一級A升級改造工程于2010年11月通水運行,總投資1.7億元,采用MBBR強化脫氨與三級深度處理工藝,出水水質到達一級A標準,可作一般回用水,對水環境改善和水資源持續利用具有重

6、要意義。3.3 廠區平面布置圖:表1-1 構建筑物一覽表序號名稱序號名稱序號名稱1粗格柵21污泥操作間I粗格柵及進水泵房2進水泵房22脫硫塔II細格柵及曝氣沉砂池3細格柵間23脫水機房及污泥堆棚III計量渠及配水井4曝氣沉砂池24沼氣柜IV初沉池5計量渠及配水井25燃燒塔V初沉池配水井及污泥泵房6初次沉淀池26變電站VI多模式A/A/O生物反響池7初沉池排泥泵房27變配電室VII二沉池配水井回流及剩余污泥泵房8生物池28綜合樓VIII二沉池9二次沉淀池29職工宿舍IX加氯接觸池及加氯間10二沉池配水井30熱交換站X鼓風機房11回流污泥泵房31汽車庫XI污泥濃縮池12接觸池32噴水池XII一級消

7、化池13加氯間33傳達室XIII二級消化池14鼓風機房XIV污泥控制間15回用水間XV2#變電所16污泥分配井XVI污泥脫水機房17污泥濃縮池XVIIMCC控制室18濃縮污泥泵房XVIII廢液提升泵房19一級消化池VIX管道混合器井20二級消化池XX除磷池3.4 設計進出水主要參數: 3.4.1 質量目標:出水水質、污泥執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中一級A排放標準。 3.4.2 出水水質:BOD510 mg/L CODcr50 mg/L SS10 mg/L NH3-N5(8) mg/L TN15 mg/L TP0.5 mg/L PH:6-9 糞大腸桿菌103/L

8、 3.4.3 污泥:消化污泥有機物分解率到達35%以上,泥餅含水率低于78%。3.5工藝流程圖:3.6流程中各構筑物的介紹: 3.6.1 粗格柵:設有渠寬1360mm的機械格柵3臺,一期2用1備,二期3用,每臺過柵流量為0.853m3/s,傾斜角為75度,格柵間距25mm,控制方式主要有時間控制和水位控制兩種。主要用途是去除進水中大的顆粒、碎屑及廢渣等。 3.6.2 提升泵:進水泵按8萬m3/d規模配置,泵房內現設有4臺(3用1備)潛污泵,并預留二期工程4臺潛污泵的位置,潛污泵的技術參數如下:單臺流量:Q=1440 m3/h出口揚程:H=16.7m設備數量:4臺(3用1備)電機功率:N=90k

9、W 3.6.3 細格柵:細格柵間設有渠寬1400mm的弧形細格柵3臺,一期2用1備,二期3用,每臺過柵流量為0.853m3/s。 3.6.4曝氣沉砂池:1座2組,每組分2格,每2個廊道設一個吸砂橋。所有設備能滿足17萬m3/d處理能力的要求。 3.6.5計量渠及配水井:計量渠與配水井合建1座。土建按17萬m3/d的規模建設,共設2條計量渠。目前僅1條渠道安裝超聲波流量計;二期工程將增加1套超聲波流量計。配水井安裝有2套2000500mm的調節堰門向一期初沉池配水;二期工程進水通過超聲波計量后通過管道送至二期初沉池配水井。3.6.6初沉池:一期已建初沉池2座,按8萬m3/d的規模建設。采用中央進

10、水周邊出水的輻劉氏沉淀池,每池直徑為38m,峰值外表負荷1.91 m3/m2hr,池邊水深3.8m,沉淀時間2.0hr。設計初沉污泥量28000kgDS/d。在兩座沉淀池之間設一排泥泵房,內設3臺(2用1備)初沉污泥泵,間歇排泥,將初沉污泥輸送至污泥濃縮池。剩余污泥泵的技術參數如下:單臺流量:Q=216m3/h 揚程:H=13m 設備數量:3 臺(2 用1 備) 3.6.7 UCT生物反響池一期已建生物反響池1 座2 池,按8 萬m3/d 的規模建設。每池有效尺寸12049m,有效水深6m,總停留時間為21.16hr。主要設計參數如下:污泥濃度:4g/L 厭缺氧停留時間:7.34h 厭缺氧停留

11、時間:13.82h 設計剩余污泥量:14700kgDS/d 泥齡:19.2d 供氧量SOR:4820kgO2/h 曝氣頭數量:17076 套內回流泵參數:單臺流量:Q=11161260m3/h 出口揚程:H=1.5m 設備數量:10 套(6 用4 備)3.6.8回流污泥泵房:一期已建回流污泥泵房1 座,按8萬m3/d 的規模建設。池體平面尺寸1110.3m ,用于將二沉池的污泥提升至生物反響池,剩余污泥輸送至污泥濃縮池。設計經生物處理后產生剩余污泥量14700kgDS/d 。3.6.9 二沉池:一期已建二沉池4座,按8萬m3/d的規模建設。采用中央進水周邊出水的輻流式沉淀池,每池直徑為38m,

12、每座1 套周邊傳動刮吸泥機。二沉池外表負荷=0.955 m3/m2h,池邊水深4.5m,沉淀時間4.71h。3.6.9 加氯接觸池:一期已建加氯接觸池1座,按8萬m3/d的規模建設。尺寸為31.518m,停留時間2634min,接觸池末端設一計量渠,采用超聲波明渠計量出水,出水排入膠州灣。3.6.10 鼓風機房:一期已建鼓風機房1座,平面尺寸為36.017.1m,由機器間、風道、值班控制室組成。現設有5臺高速離心鼓風機,其中1臺由沼氣發動機驅動(Q=12000m3/h, H=7m),4臺由電動機驅動 (Q=21000 m3/h,H=7m,N=550kW)。鼓風機房內現預留1臺沼氣驅動鼓風機和1

13、臺電動鼓風機的位置,目前處理水量條件下開啟了1臺電動鼓風機和1臺沼氣驅動鼓風機,另外3臺鼓風機二期工程予以利用。3.6.11 污泥濃縮池:一期已建污泥濃縮池2座,土建和設備均按17萬m3/d的規模建設和安裝。直徑D30m,有效水深4.0m。采用重力輻流式濃縮池,初沉污泥和二沉污泥均進入濃縮池濃縮,經濃縮混合后,由污泥泵將濃縮污泥抽升排入污泥消化系統。在兩個濃縮池之間為污泥泵房7.57.2m,安裝有3臺污泥泵(一期1用2備,二期2用1備,Q=60m3/h,H=22m,N=11kW)。3.6.12 一級消化池:一期已建一級消化池2座,按8萬m3/d的規模建設。固定蓋式,池體外設保溫層,采用池外加熱

14、方式。尺寸為D2328.2m,有效容積為8400m3,停留時間15d。3.6.13 二級消化池:一期已建二級消化池1座,土建和設備均按17萬m3/d的規模建設和安裝。二級消化池污泥利用余熱繼續進展消化,二級消化池兼有后濃縮池的作用。尺寸為D2328.2m,有效容積為8000m3,一期污泥停留時間為7.5d,二期工程實施后污泥停留時間為3.4d。3.6.14 污泥控制室:一期已建污泥控制室1座,建在三個消化池之間,平面尺寸2417.5m,按8萬m3/d的規模建設,具有污泥加熱、污泥攪拌等功能。一期安裝有2臺沼氣鍋爐,產熱量為1920kW,一期1用1備。3.6.15 污泥脫水機房:一期已建污泥脫水

15、機房1座,土建按17萬m3/d的規模建設,平面尺寸3615m,污泥提升設備按照一期規模配置,絮凝劑制備裝置能夠滿足17萬m3/d的規模需要。李村河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日產脫水污泥33.4t,含水率為7678,因垃圾場不接收,當前暫時存放在政府制定的位置,待青島市污水污泥處理及處置中心建成后,對本廠污泥進展最終處置.4.處理廠 根本工藝介紹: 4.1 A/A/O 工藝介紹:A/A/O稱為厭氧缺氧好氧三者結合系統,是在生物除氮方法的根基上開展的同步除磷脫氮污水處理工藝。該工藝主要有四局部組成,即厭氧反響器、缺氧反響器、好氧反響器和沉淀池。原污水與從沉淀池排出的含磷回流污泥同步進入厭氧反響器,在厭氧段

16、,聚磷菌釋放磷,并吸收低級脂肪酸等易降解的有機物,同時局部有機物進展氨化;在缺氧段,反硝化細菌將內回流帶入的硝酸鹽通過生物反硝化作用,轉化成氮氣逸入到大氣中,從而到達脫氮的目的;在好氧段,聚磷菌超量吸收磷,并通過剩余污泥的排放,將磷除去。工藝流程圖見以下列圖:A /A/O工藝流程圖 4.2 VIP工藝介紹:VIP工藝反響池采用方格形式,第一系列體積較小的完全混合式反響格串聯在一起,這種形式形成了有機物的梯度分布,充分發揮聚磷菌的作用,提高了厭氧池磷的釋放和好氧池磷的吸收速率,因而比單個大體積的完全混合式反響池具有更高的除磷效果。缺氧池的分格使反硝化反響都發生在前幾格,有助于缺氧池的完全反硝化,

17、這樣在缺氧池的最后一格硝酸鹽的含量極低, 根本不會出現硝酸鹽通過缺氧池回流液進入厭氧池的問題,保證了厭氧池嚴格的厭氧條件。VIP運行模式 4.3 MBBR工藝介紹:MBBR工藝原理是通過向反響器中投加一定數量的懸浮載體,提高反響器中的生物量及生物種類,從而提高反響器的處理效率。由于填料密度接近于水,所以在曝氣的時候,與水呈完全混合狀態,微生物生長的環境為氣、液、固三相。載體在水中的碰撞和剪切作用,使空氣氣泡更加細小,增加了氧氣的利用率。另外,每個載體內外均具有不同的生物種類,內部生長一些厭氧菌或兼氧菌,外部為好養菌,這樣每個載體都為一個微型反響器,使硝化反響和反硝化反響同時存在,從而提高了處理

18、效果。MBBR工藝兼具傳統流化床和生物接觸氧化法兩者的優點,是一種新型高效的污水處理方法,依靠曝氣池內的曝氣和水流的提升作用使載體處于流化狀態,進而形成懸浮生長的活性污泥和附著生長的生物膜,這就使得移動床生物膜使用了整個反響器空間,充分發揮附著相和懸浮相生物兩者的優越性,使之揚長避短,相互補充。與以往的填料不同的是,懸浮填料能與污水頻繁屢次接觸因而被稱為“移動的生物膜。 本廠采用的是改進后的A/A/O工藝,即多模式A/A/O工藝,即多點進水倒置A/A/O運行模式、UCTVIP運行模式、A/A/O運行模式、預缺氧+A/A/O運行模式的結合使用,針對不同水質,通過不同模式切換,出水能夠到達很好的效果。工藝流程圖見以下列圖:多模式A/A/O工藝5.實習感想:短短兩個小時的實習,我們走進了默默無聞為城市治理污水的污水處理廠,我不斷地學習不斷的體會,雖然時間很短,但對處理廠的運行流程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也親身體驗了渾濁不堪的污水最終被治理成清水的過程,感覺每一個過程,每一個步驟都很神奇,很敬仰想到用這樣巧妙的方法處理污水的人。每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