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 PAGE 10 頁 共 NUMPAGES 10 頁2014江蘇卷(課標語文)一、語言文字運用(15 分)12014江蘇卷 在下面一段話空缺處依次填入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3分)()最使我艷羨的還是園林藝術家化平淡為神奇的_。某些樹木當植當伐;某些花卉當疏當密;何處須巧借地形,順勢筑坡;何處又宜少見軒敞,_:所有這一切都煞費心血,但又不露慘淡經營的痕跡,正像一幀名作脫稿前畫師那奇絕而_的點睛之筆。A用心 別樹一幟 渾成 B匠心別樹一幟飽滿C匠心別有洞天渾成 D用心別有洞天飽滿1C解析 本題考查正確使用詞語(包括成語)的能力。“用心”指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匠心”指巧妙的構思,多指文學藝術中
2、創造性的構思。此處應該選“匠心”。“別樹一幟”另外樹起一面旗幟,指與眾不同,另成一家;“別有洞天”另有一種境界,形容景物等引人入勝。照應“宜少見軒敞”,此處應該選“別有洞天”。“渾成”指天然生成,常形容文學藝術作品等自然,渾然一體,不見雕琢的痕跡;“飽滿”指豐滿,充足。照應“不露慘淡經營的痕跡”,此處應該選“渾成”。22014江蘇卷 下列詩句與“墻頭雨細垂纖草”對仗工整的一項是(3分)()A水面風回聚落花B數峰無語立斜陽C樓上春容帶雨來 D蟬曳殘聲過別枝2A解析 本題考查語言表達連貫的能力。首先排除D項,“蟬曳”是主謂結構,與“墻頭”明顯不對仗;其次排除B項,題干例句中“雨細”是主謂結構,與“
3、無語”明顯不對仗;C項“帶雨來”沒有A項“聚落花”與“垂纖草”對仗工整。32014江蘇卷 下列交際用語使用不得體的一項是(3分)()A涂鴉之作,不足當先生一哂,如蒙賜正,小子不勝感激!B欣聞敝校百年校慶,本人忝為校友,因事不能躬臨為歉!C吉日良辰,花好月圓,恭祝一對璧人并蒂同心、白首偕老!D家母古稀之慶,承蒙各位親友光臨,略備薄酒,敬答厚意!B本題考查語言表達得體能力作為校友,對于曾經在那兒學習過的學校應該稱“母校”表示尊重,稱“敝校”錯。42014江蘇卷 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填入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遙遠的箕山,漸漸化成了一幢巨影,遮斷了我的視線。_我在那個遺址上發掘了很久,但
4、一無所獲。如果是冬日晴空,從那里可以一直眺望到中岳嵩山齒形的輪廓。箕頂寬敞平坦,煙樹素淡,悄寂無聲。而遺址都在下面的河邊,那低伏的王城崗上。山勢平緩,從山腳慢慢上坡,一陣工夫就可以到達箕頂。如此空曠,讓人略感凄涼。AB C D4D解析 本題考查語言表達連貫的能力。句“那里”與“遙遠的箕山遮斷了我的視線”無法銜接,排除A、B兩項;句作為首句后,再比較和句,句描寫“箕頂”的環境,句描寫從箕頂眺望看到的景象,由此可以確定D項。52014江蘇卷 閱讀下邊這幅漫畫,對它的寓意理解最貼切的一項是(3分)()A人如果不用眼睛看,而只用耳朵聽,肯定會受騙上當。B人生一般總是在兩種互相矛盾的真理之間尋找中庸。C
5、我們很少想到我們有什么,可是總想到我們缺什么。D我們不僅希望我們自己幸福,而且也希望他人幸福。5C解析 本題考查圖文轉換的能力。漫畫可以分為三個部分:右邊四條魚掛在魚鉤上,左邊掛著一條魚,中間是一個被抽象化了的人。人的一只手抓住右邊上鉤的四條魚,另一只手伸向左邊的那條魚,并且頭扭向左邊的那條魚,眼睛緊盯著它,由此可以判斷這幅漫畫的寓意為生活中有些人很少想到有什么,總想到缺什么。二、文言文閱讀(18分)2014江蘇卷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題。答嚴厚輿秀才論為師道書 柳宗元嚴生足下:得生書,言為師之說,怪仆所作師友箴與答韋中立書,欲變仆不為師之志,而屈己為弟子。凡仆所為二文,其卒果不異。仆之
6、所避者名也,所憂者其實也,實不可一日忘。仆聊歌以為箴,行且求中以益己,栗栗不敢暇,又不敢自謂有可師乎人者耳。若乃名者,方為薄世笑罵,仆脆怯,尤不足當也。內不足為,外不足當,眾口雖懇懇見迫,其若吾子何?實之要,二文中皆是也,吾子其詳讀之,仆見解不出此。尊敬的嚴秀才:我收到了你的來信,說讓我談談做老師的道理,批評我寫的師友箴和答韋中立書兩篇文章,想改變我不為人師的態度,準備委屈自己做我的弟子。大凡我所寫的那兩篇文章,它們的主旨終歸沒有什么不同。我避開的是老師的稱呼,擔憂的是老師的實質,老師的實質一天也不能忘記。我姑且作歌來規勸自己,做事遵循自己的內心來充實自己,小心翼翼地不敢閑散,還不敢自以為有可
7、以在他人面前為師的資質。至于老師的名稱,正被浮薄的世人所嘲笑謾罵,我懦弱膽怯,更是不足以承擔了。內在的實力不足以為師,外來的嘲笑謾罵不能夠承受,眾人即使真誠地逼迫我為師,我對你怎么辦呢?內在的重要性,我的兩篇文章中都談到了這些,希望你詳細地閱讀它們,我的認識和看法都在其中。吾子所云仲尼之說,豈易耶? 仲尼可學不可為也。學之至,斯則仲尼矣;未至而欲行仲尼之事,若宋襄公好霸而敗國,卒中矢而死。仲尼豈易言耶? 馬融、鄭玄者,二子獨章句師耳。今世固不少章句師,仆幸非其人。吾子欲之,其有樂而望吾子者矣。言道、講古、窮文辭以為師,則固吾屬事。仆才能勇敢不如韓退之,故又不為人師。人之所見有同異,吾子無以韓責
8、我。若曰仆拒千百人,又非也。仆之所拒,拒為師弟子名,而不敢當其禮者也。若言道、講古、窮文辭,有來問我者,吾豈嘗瞋目閉口耶?你所說的仲尼的學說,難道容易嗎?仲尼是可以學習的但是不能跟著他做。學習到了極高的境界,這就可以成為又一個仲尼了;沒有到達極高的境界卻要像仲尼那樣去為師,就如同宋襄公酷愛稱霸卻使得國家敗亡,最終中箭死去一樣。仲尼哪里是那么容易做的呢?馬融、鄭玄,這兩個人僅僅是不能通曉大義而拘泥于辨析章節句子的老師。當今世間本來就有不少這樣的老師,我幸而不是那樣的人。你如果想成為那樣的人,那(我)就高興地寄希望于你了。如果是在言說道理、講解古事、窮究文辭上來做老師的話,那本來就是我們所做的。我
9、的才能與膽量比不上韓退之,所以不愿意給人當老師。人的認識是有相同和不同之處的,你不要用韓愈來要求我。如果說我拒絕了千百個人,實際上又不是這樣的。我所拒絕的是老師、弟子的稱呼,不敢接受那師生的禮儀。如果是在言說道理、講解古事、窮究文辭上,有人來請教我,我難道曾經怒目、閉口過嗎?吾子文甚暢遠,恢恢乎其辟大路將疾馳也。攻其車,肥其馬,長其策,調其六轡,中道之行大都,舍是又奚師歟?亟謀于知道者而考諸古,師不乏矣。幸而亟來,終日與吾子言,不敢倦,不敢愛,不敢肆。茍去其名,全其實,以其余易其不足,亦可交以為師矣。如此,無世俗累而有益乎己,古今未有好道而避是者。宗元白。你的文章非常流暢曠遠,那氣勢有如開了一
10、條大道將要快馬加鞭一樣。加固車子,喂肥駿馬,加長鞭子,協調好六根韁繩,順著中正之道前行直通大都,除了這個哪里還要拜師呢?盡快跟精通學問之道的人商量并且到古代典籍中驗證,老師就不缺乏了。希望你常來,我可以整天與你談說,不敢疲倦,不敢吝嗇,不敢放肆。假如去除師生的名稱,保全師生的實際,用有余的交換不足的,也可以互相做對方的老師了。這樣的話,沒有世俗的師生之累又對自己有益處,從古到今沒有喜好道理卻回避這個的人。柳宗元回復。 (選自柳宗元集,有刪節)6對下列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A行且求中以益己益:充實B吾子無以韓責我 責:指責C攻其車,肥其馬,長其策 攻:加固D不敢倦,不敢愛,不
11、敢肆 愛:吝嗇6B解析 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責”應解釋為“要求”。7下列“其”字的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3分)()A仆之所避者名也,所憂者其實也B吾子其詳讀之,仆見解不出此C今世固不少章句師,仆幸非其人D仆之所拒,拒為師弟子名,而不敢當其禮者也7B解析 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B項中“其”為助詞,表祈使,“可要”“當”;其他三項都是代詞。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 分)(1)若乃名者,方為薄世笑罵,仆脆怯,尤不足當也。答案 (1)至于老師的名稱,正被浮薄的世人所嘲笑謾罵,我懦弱膽怯,更是不足以承擔了。(2)亟謀于知道者而考諸
12、古,師不乏矣。盡快跟精通學問之道的人商量并且到古代典籍中驗證,老師就不缺乏了。解析 本題考查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翻譯關鍵點:“若乃”,至于,用在句子開頭,表示另提一事;“為”,表被動,被;“當”,承擔。(2)翻譯關鍵點:“亟”,盡快;“謀于知道者”,介賓短語后置;“知道”,精通學問之道,與現代漢語意義不同;“諸”,兼詞。9請簡要概括作者拒絕做嚴生老師的原因。(4分)9答案 不愿承擔老師之名;實際才能不足以做老師;可以互相學習。解析 本題考查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第一點在第一段中,即翻譯題的第(1)句;第二點在第二段中,“仆才能勇敢不如韓退之,故又不為人師”;第三點在第三段中
13、,“以其余易其不足,亦可交以為師矣”。【參考譯文】三、古詩詞鑒賞(11分)102014江蘇卷 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回答問題。休暇日訪王侍御不遇韋應物九日驅馳一日閑,尋君不遇又空還。怪來詩思清人骨,門對寒流雪滿山。訪隱者不遇成二絕(其二)李商隱城郭休過識者稀,哀猿啼處有柴扉。滄江白石漁樵路,日暮歸來雨滿衣。(1)請簡要分析第一首詩中作者情緒的變化過程。(3 分)答案 乘興而往悵惘不遇欣賞嘆慕。解析 “九日驅馳”說明詩人是欣然前往的;“尋君不遇又空還”說明詩人是悵惘的;說友人“詩思清人骨”,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欣賞。認真把握、解讀每句詩,就能夠體悟作者的情感。(2)第二首詩中從哪些地方可看出“隱者”的
14、身份?請簡要概括。(3分)答案:城里少有人知;家住深山;與漁樵為伍;居室簡陋。解析 “城郭休過識者稀”,是言不要經過城郭,因為認識他的人少;“哀猿啼處”,是言他住在深山老林里,不然哪里來的“猿啼”;“柴扉”,是言他家居簡陋;“漁樵路”,是言他過著漁樵生活,是隱也;“日暮歸來雨滿衣”,是言他完全與山相融,亦隱也。(3)請分別賞析兩首詩結句的表達效果。(5分)答案 第一首詩的結句,通過描寫友人住處的環境,揭示其詩歌獨特風格的成因,并暗寓對友人品性的贊頌。第二首詩的結句,通過描寫詩人不遇隱者、日暮歸來而雨濕衣衫的情景,突出訪人的執著和情懷的深摯(或:通過想象隱者日暮歸來而雨濕衣衫的情景,展示其生活情
15、趣)。解析 本題考查鑒賞文學作品的語言。首先理解兩句詩的基本含義,再結合詩歌內容,分析每句詩對詩歌主旨及結構方面的作用。第一首詩的結句與“怪來詩思清人骨”句形成因果關系,也是詩人情感凝結處;第二首詩的結句存在理解的多向性,可以理解為詩人從正面展現自己的情態,也可以理解為詩人從側面襯托隱者的生活狀態。四、名句名篇默寫(8分)112014江蘇卷 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_,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莊子逍遙游)(2)日月忽其不淹兮,_。(屈原離騷)(3)長橋臥波,未云何龍?復道行空,_?(杜牧阿房宮賦)(4)想當年:金戈鐵馬,_。(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5)蒹葭蒼蒼,_。所謂伊
16、人,在水一方。(詩經蒹葭)(6)無絲竹之亂耳,_。(劉禹錫陋室銘)(7)_,來者猶可追。(論語微子)(8)水至清則無魚,_。(漢書東方朔傳)11答案 (1)定乎內外之分 (2)春與秋其代序 (3)不霽何虹 (4)氣吞萬里如虎 (5)白露為霜 (6)無案牘之勞形 (7)往者不可諫 (8)人至察則無徒五、現代文閱讀(一)(20分)2014江蘇卷 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題。安娜之死俄列夫托爾斯泰在火車進站的時候,安娜夾在一群乘客中間下了車。她想著,如果沒有回信就準備再乘車往前走。她攔住一個挑夫,打聽有沒有一個從渥倫斯基伯爵那里帶信來的車夫。她正詢問時,那個面色紅潤、神情愉快、穿著一件掛著表鏈的
17、時髦外套、顯然很得意那么順利就完成了使命的車夫米哈伊爾,走上來交給她一封信。她撕開信,還沒有看,她的心就絞痛起來。“很抱歉,那封信沒有交到我手里。十點鐘我就回來。”渥倫斯基字跡潦草地寫道。“是的,果然不出我所料!”她含著惡意的微笑自言自語。“好,你回家去吧,”她輕輕地對米哈伊爾說。她說得很輕,因為她的心臟的急促跳動使她透不過氣來。“不,我不讓你折磨我了,”她想,既不是威脅他,也不是威脅她自己,而是威脅什么迫使她受苦的人。她順著月臺走過去,走過了車站。幾個年輕人盯住她的臉,怪聲怪氣地又笑又叫,從她旁邊走過。站長走過來,問她乘車不乘車。一個賣汽水的男孩目不轉睛地望著她。“天哪,我這是到哪里去呀?”
18、她想,沿著月臺越走越遠了。她在月臺盡頭停下來。幾個太太和孩子來迎接一個戴眼鏡的紳士,高聲談笑著,在她走過來的時候沉默下來,緊盯著她。她加快腳步,從他們身邊走到月臺邊上。一輛貨車駛近了,月臺震撼起來,她覺得自己好像又坐在火車里了。突然間她回憶起和渥倫斯基初次相逢那一天被火車軋死的那個人,她醒悟到她該怎么辦了。她邁著迅速而輕盈的步伐走下從水塔通到鐵軌的臺階,直到匆匆開過來的火車那兒才停下來。她凝視著車廂下面,凝視著螺旋推進器、鎖鏈和緩緩開來的第一節車的大鐵輪,試著衡量前輪和后輪的中心點,估計中心點對著她的時間。“到那里去!”她自言自語,望著投到布滿砂土和煤灰的枕木上的車輛的陰影。“到那里去,投到正
19、中間,我要懲罰他,擺脫所有的人,擺脫我自己!”她想倒在開到她身邊的第一節車廂的車輪中間。但是她因為從臂上往下取小紅皮包而耽擱了,已經太晚了;車廂中心開過去了。她不得不等待下一節車廂。一種仿佛她準備入浴時所體會到的心情襲上了她的心頭,于是她畫了個十字。這種熟悉的畫十字的姿勢在她心中喚起了一系列少女時代和童年時代的回憶,籠罩著一切的黑暗突然破裂了,轉瞬間生命以它過去的全部輝煌的歡樂呈現在她面前。但是她目不轉睛地盯著開過來的第二節車廂的車輪,車輪與車輪之間的中心點剛一和她對正了,她就拋掉紅皮包,縮著脖子,兩手著地投到車廂下面,她微微地動了一動,好像準備馬上又站起來一樣,但又撲通跪了下去。就在這一剎那
20、,一想到自己在做什么,她嚇得毛骨悚然。“我這是在哪里? 我這是在做什么? 為了什么呀?”她想站起來,閃開身子,但是什么巨大的無情的東西撞在她的頭上,從她的背上碾過去了。“上帝,饒恕我的一切!”她說,覺得無力掙扎。一個正在鐵軌上干活的矮小的農民,咕嚕了句什么。一支蠟燭,她曾借著它的燭光瀏覽過充滿了苦難、虛偽、悲哀和罪惡的書籍,比以往更加明亮地閃爍起來,為她照亮了以前籠罩在黑暗中的一切,嗶剝響起來,開始昏暗下去,永遠熄滅了。(選自安娜卡列尼娜,周揚、謝素臺譯,有刪改)12本文前五段寫出了安娜的絕望,請簡析其具體內容。(6分)答案 盡管期待渥倫斯基的回信,但先已絕望;看信后對兩個人情感的徹底絕望;由
21、此推廣到對生存背景(人生、世界、命運等)的絕望。解析 此題考查考生對小說人物心理變化的體悟,也是考查考生對故事情節的梳理。第一段,明顯看出她已經絕望;等來了渥倫斯基的來信,但信上的內容讓她很絕望;于是她向月臺走去(臥軌自殺),顯然是對生活徹底絕望。13第六段中對安娜周圍人的描寫,具有什么特點和作用?(4分) 答案 特點:既是客觀描寫,又體現出安娜主觀的感受。作用:從側面寫出了安娜恍惚、敏感、神經質的心理狀態。解析 本題考查分析作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現手法。解答此題必須審好題:“特點”是“描寫的特點”,而不是“周圍人的特點”;“作用”既可理解為描寫的作用,也可理解為周圍人的作用。14安娜投到鐵軌上
22、之后有什么樣的內心活動?這樣寫有什么意義?(4分)答案 內心活動:恐懼、迷惑、悔恨。意義:表現了安娜之死的偶然性,增強了悲劇意味。解析 本題考查賞析作品的內涵,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認真捕捉安娜的心理描寫句“她嚇得毛骨悚然”“我這是在哪里?我這是在做什么?為了什么呀?”“她想站起來,閃開身子”,從這些語句中可以體會出她的內心活動。15請探究作品結尾畫線句的意蘊。(6分)答案 “蠟燭”的比喻,寫出了安娜死亡前意識從異常清醒到漸趨模糊、直至消失的過程。這句話表現了安娜臨終前的內心感受,又可以理解為作者對安娜之死的總結。畫龍點睛, 暗含著作者的喟嘆同情。解析 本題考查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掘作品的意義。
23、解答此題,要結合小說的情節。此時的安娜已被火車碾過,是漸漸死亡的過程,亦是作者對她一生的總結。在文尾又有畫龍點睛的作用。六、現代文閱讀(二)(18分)2014江蘇卷 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題。乾坤草亭朱良志明代王世貞家有弇山園,園中有一小亭,小亭坐落在叢樹之中,四面花草撲地,綠蔭參差,匾額上書“乾坤一草亭”。八大山人也曾畫有乾坤一草亭圖。一個小草亭,為何扯上廣袤無垠、神秘無比的乾坤? 又如元代畫家吳鎮,喜歡獨泛小舟于湖中,自稱是“浩蕩乾坤一浮鷗”。一只小鳥,為什么說是浩蕩乾坤中的一只小鳥?而唐代船子和尚詩云:“世知我懶一何嗔,宇宙船中不管身。”小舟居然也成了宇宙中的一只船。宇宙、乾坤,說
24、其大;小亭、小舟,言其小。在小亭中有囊括乾坤的期望,在小舟中有包裹江海的運思。小,是外在的物;大,是內在的心。從物上言之,何人不小! 但從心上言之,心可超越,可飛騰,可在小亭而妙觀天下,可泛小舟而浮沉乾坤。王維不是有“行至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的詩句嗎?水雖窮,路雖盡,但云起了,風來了,我是一片云,我是一縷風,在這樣的心靈中,哪里還會有窮盡時!乾坤中的一草亭,江海中的一浮鷗,宇宙中的一只船,反映出人的生命困境以及從此困境中突圍的可能路徑。這是一種深層的生命自信。我們每個人都是渺渺宇宙的一個點,八大山人也有此認知,他早年號雪個、個山,自稱“個山人”,這個“個”就是乾坤中之一“個”,一點。個,也可解
25、釋為竹,雪個,即皚皚白雪中的一枝竹,白色天地中的一點青綠。在個山小像中,八大山人錄其友人贊語:“個,個,無多,獨大,美事拋,名理唾大莫載兮小莫破。”八大山人想要告訴人們的是:我山人是天地之中的一個點,雖然只是一點,當我拋棄欲望的追求,唾棄名理的纏繞,獲得自身的獨立的時候,我就可以齊同世界,擁有世界,我就是大全。八大山人筆下的一朵小花,一枝菡萏,一羽孤鳥,都是一“個”,一點,一個充滿圓足的生命。八大的自尊緣此而出。清初詩人張潮將人的境界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牖中窺月,這是一般的境界,沒有改變山里人只知道山里事的看世界的方式;第二個層次是庭中望月,看到的世界不再是洞中之天,而是較為廣闊的天地;
26、第三個層次是臺上玩月,則有“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的悠然,有包裹八極、囊括乾坤的境界,它站在世界的高臺之上。這不是自高自大,而是心靈的悠游回環。中國畫中通透的小亭,八面無一物的小亭,就是這樣的心靈高臺,無邊的世界就在高臺玩月的靈境中蕩漾。那小舟也是如此,它在小河中蕩漾,在開闊的湖面蕩漾,在茫茫的大海中蕩漾,在無形的宇宙中蕩漾,說它是“宇宙船”又有何不可? 中國畫家不是看一只鳥就畫這只鳥、有一朵花就畫這朵花的人,中國畫的主流不是將畫作為寫實的工具,而是當作表達內在生命體驗的工具。畫的是這個亭子,但所要表達的生命體驗卻不在這亭子中,所謂不離亭子,不在亭子。高明的畫家其實都想到那高臺上去玩月。(有
27、刪改)16請簡要說明第三段中“個”的含義。(6分)16答案 “個”從具體物象到抽象觀念,形成了三個層面:竹,點,圓滿具足的生命。解析 本題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詞語、概念的含義。按照第三段的論述脈絡,先從對“個”的解釋起,“個,也可解釋為竹”先釋為“竹”;再到“我山人是天地之中的一個點”,再釋為“點”;最后到“充滿圓足的生命”,釋為“圓足的生命”,是從具體到抽象。其實從該段的最后兩句話“八大山人筆下的一朵小花,一枝菡萏,一羽孤鳥,都是一個,一點,一個充滿圓足的生命。八大的自尊緣此而出”亦可得出答案。17請簡要分析文章第四段的論述層次。(6分) 答案 首先,提出人的境界分三個層次;其次,闡述了中國畫中
28、的小亭或小舟所體現的“臺上玩月”這一境界的心靈特點;最后,指出中國畫家都想達到“高臺玩月”的境界。解析 本題考查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此段的思路很清晰,先通過清初詩人張潮提出的人的三個層次的境界,引出最高境界“臺上玩月”,而后再從“畫小亭和小舟”來論述這個“臺上玩月”的最高境界,最后指出高明的畫家都想達到“高臺玩月”的境界。18請結合對文末“不離亭子,不在亭子”的理解,闡釋“乾坤草亭”的內涵。(6 分)18答案 “不離亭子”,表達了一個小“點”的生命自信;“不在亭子”,表現了生命在無限宇宙中的悠游。草亭與乾坤的關系,寫出了“小”的個體面對無限“大”的宇宙可采取的態度,反映了生命困境以及從
29、此困境突圍的可能路徑。解析 本題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句子的內涵,文中定有其蹤影。“不離亭子”的蹤影在第二段中是“外在的物”,在第三段中是“個”是“點”;“不在亭子”的蹤影在第二段中是“內在的心”,在第三段中是“圓足的生命”,是“反映出人的生命困境以及從此困境中突圍的可能路徑”。七、作文(70分)192014江蘇卷 根據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有人說,沒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也有人說,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會老去,這種感覺其實是天真的,我們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種像自然一樣長存不朽的信念。19解析 本則材料由兩則小材料構成。第一則
30、小材料是說與其他任何事物相比,“只有青春是不朽的”的觀點;第二則小材料是否定青年人“青春不會老”的觀點,說“青春不老”是天真的,是自欺欺人的,總之,“青春是短暫的”。由此,寫作立意可以是“青春不朽”“永恒的青春”,也可以是“生命短暫”“青春不再來”,還可以寫“青春的不朽與短暫”的辯證關系。從青年人的角度,可以寫青年人面對青春的狂妄自欺,大有“朝菌不知晦朔”的悲哀;還可以寫青年人不知惜時積極作為而浪費大好青春的可悲語文(附加題)一、閱讀材料,完成20 23 題。(10 分)今日讀列女傳蔡琰二詩,其詞明白感慨,頗類世所傳木蘭詩,東京無此格也。建安七子,猶涵養圭角,不盡發見,況伯喈女乎?又_琰_之_
31、流_離_必_在_父_死_之_后_董_卓_既_誅_伯_喈_乃_遇_禍。今此詩乃云為董卓所驅虜入胡,尤知其非真也。蓋擬作者疏略,而范曄荒淺,遂載之本傳,可以一笑也。(節選自蘇軾題蔡琰傳)202014江蘇卷 用斜線“/”給上面文言文中的畫線部分斷句。(限3處)(3分)20答案 又琰之流離/必在父死之后/董卓既誅/伯喈乃遇禍。解析 這個語段主要介紹蘇軾對列女傳提到蔡琰的兩首詩的看法,蘇軾認為這兩首詩可能是蔡琰擬作。應了解語段內容后再斷句。畫線句中“琰”“董卓”“伯喈”是人名,不可斷開;再尋找句中動詞“流離”“誅”“遇禍”,這三個動詞分別與前面提到的三個人組成三句話。另外,還可以根據句中的虛詞來判定句子
32、的停頓。翻譯:今天讀到列女傳中蔡琰的兩首詩,這兩首詩用詞明白曉暢,情感激憤,很像世上傳誦的木蘭詩,東漢洛陽沒有這種詩風。建安七子,尚且藏蓄鋒芒,沒有完全顯露出來,何況蔡邕的女兒呢?還有蔡琰顛沛流離,一定在她的父親去世之后。董卓被誅殺之后,蔡邕就遭到災禍。現在這首詩卻說被董卓所擄進入胡地,更可以證明那不是蔡琰的詩作。大概是模仿原作者的內容大概,范曄疏忽淺陋,就把它放到蔡琰的傳中,可以把這作為一個笑談。212014江蘇卷 作為地名,文中“東京”即今天的_。(限填城市名)(1分)21答案 洛陽解析 蔡琰是東漢大文學家蔡邕的女兒,這一時期的都城在洛陽,由此可以推斷文中提到的“東京”是洛陽。222014
33、江蘇卷 依據材料,其中的列女傳出自(3分)()A史記 B漢書C后漢書 D宋史22. C解析 文中提到“而范曄荒淺”,史記作者司馬遷,漢書作者班固,后漢書作者范曄。由此確定答案為C。232014江蘇卷 蘇軾從哪幾方面判斷蔡琰二詩為擬作?請簡要概括。(不超過20個字)(3分)答案 時代詩風、家庭影響、創作時間解析 “東京無此格也”“建安七子,猶涵養圭角,不盡發見”是從時代詩風方面判斷;“況伯喈女乎”是從家風方面判斷;“又琰之流離,必在父死之后,董卓既誅,伯喈乃遇禍。今此詩乃云為董卓所驅虜入胡”是從創作時間方面判斷。二、名著閱讀題(15分)242014江蘇卷 下列對有關名著的說明,不正確的兩項是(5
34、 分)()A三國演義中,徐庶之母大罵徐庶不識劉備之偽,“玷辱祖宗,空生于天地間”,罵完自縊而死,其行動具有鮮明的擁曹反劉的傾向。B茅盾子夜主要描寫光怪陸離、大開大闔的都市生活場景,僅第四章寫到雙橋鎮的農民暴動,所以此章游離了整部小說。C邊城由今年即將到來的端午節寫起,回溯之前的兩個端午節,因而整部小說都洋溢著賽龍舟、捉鴨子的狂歡氣氛。D哈姆萊特采用多線索布局,哈姆萊特、雷歐提斯和福丁布拉斯三條線索安排得繁簡得當、緩急有序,全劇氣勢跌宕起伏。E泰戈爾飛鳥集歌頌了自然、生命與愛情,詩句如格言般短小精致,具有濃郁的抒情性和雋永的哲理性,語言清新,意象美妙。24AC解析 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寫徐庶入相府
35、拜見曹操后,“拜謝而出。急往見其母,泣拜于堂下”“徐母勃然大怒,拍案罵曰:豈不識曹操欺君罔上之賊?劉玄德仁義布于四海,況又漢室之胄,汝既事之,得其主矣。今憑一紙偽書,更不詳察,遂棄明投暗,自取惡名,真愚夫也!吾有何面目與汝相見!汝玷辱祖宗,空生于天地間耳!”,故A項錯。C項,邊城中的故事并不是全發生在端午節,“整部小說都洋溢著賽龍舟、捉鴨子的狂歡氣氛”錯,小說中描寫的天保、儺送與翠翠之間的愛情故事哀婉而凄美。252014江蘇卷 簡答題(10分)(1)紅樓夢不同的版本中,凹晶館聯詩一回,黛玉的名句,一為“冷月葬花魂”,一為“冷月葬詩魂”。請從小說情節和主題兩個方面,分別說明“葬花魂”與“葬詩魂”
36、的依據。(6分)(1)答案 “葬花魂”的依據:小說中有黛玉葬花的重要情節;表達女性精神在一個時代的毀滅。“葬詩魂”的依據:小說中多有黛玉吟詩的情節;表達對詩意消亡的哀悼。解析 題目涉及的內容是紅樓夢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 凹晶館聯詩悲寂寞”,賈府女眷在男子離開后接著賞月,因寶釵、李紈、鳳姐、邢夫人、尤氏、蓉妻等女眷都不在,賈母嘆人少冷清,吃酒聞笛,笛音悲怨,賈母落淚繼而有些困了,就散了。黛玉因為中秋家家團圓,因而觸景感懷,史湘云見狀過來陪她勸她,二人到凹晶館聯詩。黛玉作“冷月葬花魂”,湘云說她“詩固新奇,只是太頹喪了些”,不該作此“過于清奇詭譎之語”。這一章中秋聯句緊接在抄檢大觀園之后,
37、是加劇賈府這個外強中干的大家族沒落的第一強音。結合這一回內容,聯系黛玉經常在大觀園聚會寫詩及有葬花之事,可以解答本題。(2)魯迅故鄉的結尾處,“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來了”,因為希望不過是“自己手制的偶像”。接著,“我”又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兩個想法之間有什么關系? 反映了作家什么樣的心態?(4分) 答案 關系:后者否定前者。心態:自己感到虛無、迷茫、寂寞,但不愿將它們傳遞給讀者。解析 故鄉寫于1921年1月,反映了中國農村日甚一日的破產景象,通過寫回到闊別七八年的故鄉后見到的閏土、楊二嫂等人,反映出在現實因素和歷史因素的雙重摧殘下,人們不僅面臨著肉體的死亡,也面臨著靈魂的毀滅。把握全文內容之后,結合“自己手制的偶像”就容易理解第一個想法反映的是作者心中的虛無、迷茫、寂寞。在這一想法之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優化課件設計》課件
- 2024年體育經紀人職業資格技能提升試題及答案
- 無人機行業職業前景與考試指導試題及答案
- 2023屆河北省衡水中學高三上學期四調考試歷史試題及答案
- 深化學習模具設計師資格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農作物種子選擇試題及答案
- 就業能力提升培訓合同(2篇)
- 2024年農作物種子繁育員試題及答案全解析
- 2024年足球裁判員職業生涯的挑戰與機遇試題及答案
- 籃球裁判員資格考試解析及試題及答案
- 排水管道非開挖預防性修復可行性研究報告
- 交通工程基礎習習題及參考答案
- 讀書知識競賽試題含答案
- 線路送出工程質量創優項目策劃書
- 企業全面戰略管理、年度經營計劃、預算管理、績效管理
- 100T汽車吊性能表
- SOP0420201潔凈空調系統清潔消毒預防性維護保養操作規程報告
- 試樣切取和加工制備作業指導書
- 中國民主同盟入盟申請表(樣表)
- 數學分析簡明教程答案尹小玲鄧東皋
- 壁球館施工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