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滑坡危險性評估的重要要求 序言2003年11月24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簽發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94號):“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已于2003年11月9日國務院第29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4年3月1日起施行。” 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第21條規定:“在地質災害易發區內進行工程建設應當在可行性研究階段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并將評估結果作為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組成部分,可行性研究報告未含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結果的,不得批準其可行性研究報告。 編制地質災害易發區內的城市總體規劃、村莊和集鎮規劃時,應當對規劃區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 為認真貫徹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的相關規定
2、,減少因不合理工程活動引發的地質災害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的損失,簡化審批環節,國土資源部以國土資發200469號文國土資源部關于加強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的通告對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本次學習班是以國土資源部頒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技術要求(試行)作為主要學習內容,分或多個專題進行“教材”編寫的。本專題是“滑坡危險性評估要求”。按國土資源部頒發的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技術要求(試行)對地質災害的定義:“地質災害是指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為活動引發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降等與地質作用有關的災害。”滑坡是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中的主要災種之一,它在
3、我國的同區和丘陵區是一種十分普通的地質災害。 1 滑坡的定義、滑坡要素及分類概述為完成滑坡危險性評估這一任務,有必要在討論如何進行滑坡危險性評估之前,對滑坡的定義、滑坡要素以及分類等作一概括介紹。 滑坡的定義出入不同的研究目的,不同的研究者對滑坡有不同的定義。但總的講來,基本上都或多或少的包括了以下一些主要內容:滑坡的組成物質,具有可能滑動的空間,有一個相對穩定的滑動界面(滑面),有一定的水平位移,是一種外動力作用下的地質現象。故而,我認為將滑坡定義為“斜坡上的巖土體沿某一界面發生剪切破壞向坡下運動的地質現象”是比較恰當的。1.2 滑坡要素滑坡的要素包括:滑坡體、滑坡周界、滑坡壁、滑坡臺階、滑
4、動面(帶)、滑坡床、滑坡舌、主滑線、拉張裂縫、羽狀裂縫、鼓張裂縫、扇形張裂縫、封閉洼地(滑坡湖)等。圖12 滑坡要素平剖面示意圖81.滑坡體;2.滑坡周界;3.滑坡壁;4.滑坡臺階;5.滑動面 (帶);6.滑坡床;7.滑坡舌;8.主滑線;9.拉張裂縫;10.主裂縫;11.剪切裂縫;12.羽毛狀裂縫;13.鼓張裂縫;14.扇形張裂縫;15.封閉洼地(滑坡湖)照片1 滑動面1.3 滑坡分類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有不同的分類。與滑坡防治工程有關的分類如下:滑坡按滑體物質組成可分為土質滑坡和巖質滑坡。土質滑坡應是滑動面位于土層內或土層與基巖交界面的滑坡;巖質滑坡應是滑動面位于基巖內部的滑坡;巖質滑坡按滑動
5、面與層面的關系可分為順層滑坡(以巖層為滑動面)和切層滑坡(滑動面與巖層層面相切);滑坡按發生年代可分為新滑坡(近50年內)、老滑坡(大于50年的全新世)和古滑坡(晚更新世及其以前);滑坡按滑動方式可分為松脫式滑坡(前部先滑動,逐次向后發展)和推移式滑坡(先滑坡,推動前部發生滑動);松脫式滑坡也即多數人習慣稱謂的“牽引式”滑坡;滑坡按滑體厚度可分為淺層滑坡(滑體厚度h10m)、中層滑坡(10mh25m)深層滑坡(25m50m);滑坡按古老滑動面被利用的情況可分為復合型滑坡(古、老滑坡滑動面被新滑坡全面利用)、部分復活型滑坡(古、老滑坡滑動面被新滑坡部分利用)和非復合型滑坡(古、老滑坡滑動面未被新
6、滑坡利用);滑坡按滑體體積可分為小型滑坡(滑體體積v10104m3),中型滑坡(10104m3v100104m3)、大型滑坡100104m3k)和橫長式滑坡(k0.5)。照片2 煤矸石滑坡照片3 涪陵區黃桷碥滑坡照片4 萬州游泳池滑坡2滑坡危險性評估執行的技術標準和評估程序滑坡的地質測繪與調查(勘察)及評價是滑坡危險性評價必不可少的工作內容。應選擇恰當的技術標準作為依據。需知教科書和手冊是不是具備法律效力的。不能作為評估工作的技術依據。當前不少勘察規劃都有滑坡勘察的內容(如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3),但一般都不夠完整、系統,重慶市地方標準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勘察規范DB50/143
7、-2003是我國當前第一本經質量技術監督局批準發布的專業性技術標準。是除了國土資源部國土資發200469號文國土資源部關于加強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的通告中的附件1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技術要求(試行)之外,在滑坡危險性評估工作中應該執行的主要技術標準之一;另外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50330-2002等也是應該執行的規范。滑坡危險性評估的工作程序是:在初步查明滑坡地質環境和滑坡的地質背景的基礎上,通過滑坡危險性現狀評估,預測評估和綜合評估對評估區征地范圍內的建設適應性作出結論并提出防治措施建議等。具體的工作則是在充分收集已有資料和現場調查與地質測繪(必要時可輔以少量的勘察和測試工作)的基礎上進
8、行的。根據收集、調查及勘察結果對滑坡的穩定性進行以定性為主,定量為輔的綜合評價。按照滑坡穩定性的差別可以得出滑坡失穩可能性的大小,根據滑坡發生后的損失大小就可以確定危險性大小,再依據地質災害危險性大小,結合防治費用就可以對適宜性作出結論。并應根據滑坡的規模、類型、變形特征及穩定性等提出防治措施建議。3 滑坡地質測繪與調查 滑坡地質測繪與調查的范圍應包括滑 坡及其鄰區。后部分包括滑坡后壁以上一定范圍的斜坡,不超過第一斜坡帶或一級分水嶺或積水洼地;前部分包括剪出口以下穩定地段,兩側應達滑坡體以外一定距離或鄰近溝谷。涉水滑坡尚應包括河(庫)心或對岸。 當采用地質測繪手段時,成圖比例尺不應過小,可根據
9、滑坡面積、滑坡地質環境復雜程度和評估級別分別選擇,一般不宜小于1:2000。3.3 滑坡調查一般包括:滑坡的形成背景調查、滑坡體特征的地質測繪與調查,誘發滑坡的因素調查、滑坡危害性調查和當地防治經驗調查。3.3.1 滑坡的形成背景調查收集坡所在區域的地質構造、地層巖性、易滑地層分布和水土、氣象等資料。調查微地貌形態及其演變過程,溝谷發育情況,河流沖刷、堆積物及地表水匯聚情況和植被發育情況,滑坡發生與地層、巖性、斷裂構造、水土地質條件、地震和人類活動因素的關系,找出引起滑坡或滑坡復活的主導因素。氣象水文資料主要應收集河流的水位變化,常年及重現期20年、50年的最高、最低水位,常年的水位高度(重點
10、是水位降的高度和時間垮度);年均降水量和降水強度、重現期20年、50年的最大降水量和降水強度。 滑坡體特征的地質測繪與調查基本查明滑坡的形態、邊界特征、滑坡壁、滑坡平臺、剪出口、滑坡裂縫、滑坡鼓丘等表部特征并用地質測繪方法將其標注在平面圖上。除了上述滑坡表部變形特征的調查外,尚應調查滑體內、外建筑物與樹木的變形、位移及其破壞的時間和過程;泉出出露點及流量、地表水自然排泄溝渠的分布和斷面,濕地分布和變遷情況等。圖片5 房屋裂縫照片6 房屋裂縫照片7 地面裂縫照片8 馬刀樹 通過以上表部特征調查,可以初步判斷主滑方向和滑動方式。必要時應通過少量勘察及測試工作,確定滑坡的內部特征(主要包括滑面埋深、
11、滑面層數、連通性,滑石產狀和滑體物質組成和狀態)及滑面特征(包括形態、力學性質等)。為滑坡穩定性、定量評價提供依據。3.3.3 誘發滑坡的因素調查調查滑坡的發生及發展與地震、降雨、侵蝕、崩坡積加載等自然因素的關系和人類活動(如森林植被的破壞、不合理開墾、建筑加載、不合理的切坡、渠道滲漏和水庫蓄水等)對滑坡發生與發展的影響。 滑坡危害性調查調查了解滑坡危害及成災情況。包括歷史情況和近期活動造成的損失,當地地面工程及環境工程或人員傷亡、經濟損失情況;以及堵河、涌浪等作用造成的遠程損失和次生災害損失。并對滑坡失穩可能造成的范圍及損失進行預測。對滑坡重點部位或有代表性的變形地段等應盡可能攝影或錄像。通
12、過以上調查可以對滑坡的形成機制作出初步判斷,并可根據變形特征,按“滑坡的演變階段劃分”(表)確定演變階段。以利評估。弱變形階段(穩定性系數F)基本穩定,強變形階段(1.05F)欠穩定,滑動階段(Fs1.00)不穩定。順使指出,一些教科書和文獻中有“變形體”這一稱謂。從概念上講,任何一個斜(邊)坡的形成都是處于原始應力狀態下的巖土體經過變形的結果。斜坡變形可以是危巖變形,也可以是采空區地面塌陷造成的變形;實際上一般所稱的“變形體”主要是指滑坡變形初期。故而我們認為“變形體”的稱謂欠準確,將其列入滑坡,用變形階段反映其變形特征是比較恰當的。同樣,有人提出“不穩定斜坡”的稱謂也是不合適的。周知,應將
13、該類在未來處于不利條件下可能失穩的斜坡稱為“潛在不穩定斜坡”,主要指滑坡。斜坡是在自然條件下形成的,而邊坡則是人類工程活動形成的。邊坡有可能轉化為工程滑坡,故危險性評估可納入滑坡危險性評估之列。“潛在不穩定斜坡”的危險評估與危巖崩塌、滑坡或泥石流的評估基本一致。對于巖質斜坡可采用極射赤平投影法,利用斜坡傾向與結構面(層面及裂隙面)的關系定性的判斷斜坡的穩定性。滑坡和潛在不穩定斜坡調查應填寫“滑坡調查表”(表)和斜(邊)坡穩定性調查表(表)。 4 滑坡勘探這里指的勘探包括測試。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階段的滑坡勘探主要采用鉆探和輕型山地工程(坑、槽探),主要用以查明滑體厚度、滑面層數及產狀等滑坡的內部
14、特征空間形態(要素)和物理力學性質。是滑坡穩定性定量評價的基本依據。滑坡勘探線應平行主滑方向布置,長度應超過滑坡的前、后緣一定范圍。5 滑坡的穩定性評價滑坡定性評價以地面建筑物及地表變形調查為依據,定量評價則是以計算為主,綜合評價應以宏觀判斷為主,結合考慮定性、定量評價結果。滑坡穩定性定量評價時應注意以下問題:選擇合理的計算模式均勻土質滑坡宜采用圓弧滑動法,其它情況采用折線滑動法為宜。合理的確定計算工況一般情況下可設置現狀工況、暴雨工況及地震工況,涉水滑坡尚應有水位工況和水位降工況。選擇合理的荷載一般建筑荷載可按假定建筑物的分布范圍內建筑物荷載均布,每層荷載取2kN5kN,將每層荷載與平均層數
15、相乘的方法計算。此外當有動載時尚應考慮動荷載。合理確定巖土計算參數c、值取值原則:“宏觀判斷為前提,測試結果為基礎,工程類比作參考,反演分析作校核”。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階段滑坡穩定性評價應以宏觀判斷定性評價為主,有條件時可進行定量評價。滑坡穩定性與失穩的可能性的關系大致可確定為:基本穩定可能性小,欠穩定可能性中等,不穩定可能性大。6 滑坡危險性評估規劃用地是規劃階段用地的總稱。城市規劃一般可分為城市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總體規劃是以編制城市總體規劃的建設組團、大的道路網絡及用地性質的確定為主要目的。控制性詳細規劃的主要任務為確定地塊功能布局,主要內容為:確定功能布局、用地性質、用地面積、經
16、濟技術指標,此時道路已確定地塊,周邊的高程確定。因此規劃用地階段地質災害調查評價的主要目的是在對規劃用地范圍的地質環境調查的基礎上,對規劃區進行分區評價并對規劃用地提出建議。滑坡危險性現狀評估主要是根據現場調查結果定性分析(必要時可利用勘察資料進行定量評價)滑坡的現狀穩定性,并結合失穩后可能造成的損失大小,對危險性進行判斷。應分析各種工況條件下的滑坡穩定性,并以最不利工況條件下的穩定性作為判別依據。滑坡的預測評估包括工程建設誘發、加劇滑坡的可能性及危險性評估和建設工程遭受已存在的處于基本穩定或欠穩定的滑坡在不利工況條件下失穩后的危險性評估兩個方面。預測評估主要應分析建設工程(含施工期和營運期)
17、對環境破壞而誘發或加劇滑坡滑動的可能性。譬如邊坡開挖不當可能誘發工程滑坡。1)土質基坑臨時邊坡的穩定性與土的性狀和高度有關。一般可塑狀粉質粘土高度小于3m時失穩的可能性小,高度3m8m失穩的可能性中等,高度大于8m失穩的可能性大。由于系施工期,一般損失較小。2)巖質邊坡應根據邊坡高度、巖體結構和結構面(或多個結構面的組合面)與邊坡傾向的關系進行預測,一般可采用極射赤平投影作出穩定性定性分析。(順便談一下,不少人將層面傾向坡內的反向坡判定為穩定邊坡是值得商榷的。因為當層面內傾時,往往都有一組或多組外傾裂隙在控制邊坡的穩定性;還有人將層面或裂隙傾向坡內或與坡向成大角度斜交時判定為“有利邊坡穩定”。
18、須知,有結構面存在無論如何都比沒有結構面存在的完整邊坡的穩定性差,有結構面肯定不會有利邊坡穩定。)如以貫通性很好的層面為例,當其傾向與坡向夾角小于30(即順向坡時),層面傾角小于10時或大于75時沿層面失穩的可能性小;層面傾角1020或6075時沿層面失穩的可能性中等;層面傾角2060時沿層面失穩的可能性大。層面傾向與坡向夾角大于30,小于90時(即切向坡)邊坡整體失穩的可能性小中等;層面傾向與坡向的夾角大于90(即反向坡時)邊坡整體失穩的可能性小。又如以較軟巖(5Rb15MPa)切向坡(層面傾向與坡向成3090的夾角)為例,當無外傾不利結結構面組合存在時,邊坡高度大于15m整體失穩的可能性大
19、;邊坡高度8m15m整體失穩的可能性中等;邊坡高度小于8m整體失穩的可能性小。預測評估應評估工程建設是否因加載會降低滑坡的整體穩定性而加劇滑坡的滑動或是否因建筑過程的施工誘發工程滑坡。如圖,若僅建A棟則可能因建筑在滑坡下滑段加載而使滑坡失穩;若僅建B棟則因在滑坡抗滑段加載有利滑坡的整體穩定,但也可能因填方不當,而誘發填土邊坡失穩形成工程滑坡。圖6.2 穩定的老滑坡體上的擬建筑物的評估剖面(示意)圖6.2.4 因為建設工程用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階段建筑物的基本情況(如設計地坪高程、有無地下室、建筑物層數、預計的上部結構型式和荷載等)均已初步確定,所以可以預測并應有針對性。如市政道路工程對路塹應分
20、別對兩側邊坡進行預測評估。當有預計的放坡方案,即可依據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503302002等規范的相關要求,對其穩定性進行預測。符合規范規定的坡率值就可判為穩定,危險性小。6.2.5 預測評估也要分析工程建設本身遭受已存在的欠穩定基本穩定(甚至是穩定)的滑坡在環境條件變化后失穩的危害。如位于水庫水位變動帶附近的建筑物就有可能遭受到水位降工況條件下岸坡失穩造成的危害;水庫大壩有可能遭受滑入庫中的滑坡造成的涌浪的危害綜合評估綜合評估是在對現狀評估和預測評估綜合分析的基礎上得出的。一般應以兩者中危險性程度高的一級作為綜合評估的危險性級別。在可能的條件下當范圍很大(譬如地質環境差異很大的小區開發或新廠址選擇),評估區應進行危險性分(小)區評價。小區應遵循“區內相似,區際相異”的原則。綜合評估的主要任務是評估建設工程用地的適宜性和提出防治措施建議。6.3.1 建設工程用地適宜性評估對于建設用地的適宜性,評估技術要求(試行)由表確定。上表的分級說明涉及的內容較全面,但沒有定量判別標準,較難操作。在實際評估工作中可考慮按以下步驟進行。1)首先確定地質災害的危險性評估技術要求(試行)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車位二手買賣合同
- 酒店物資供應配送合同
- 體育場地租賃合同協議
- 家裝瓦工施工合同
- 土石土方工程施工合同
- 化糞池工程施工合同
- 工程總承包合同舉例
- 借款合同補充協議
- 廢石渣轉讓合同范本
- ppp項目政府合同范本
- 鋼軌廓形檢測儀-說明書
- 新版抖音小店操作
- 基礎生態學教案
- GA 310-2021警鞋女單皮鞋
- 高中語文常見120個實詞
- GB/T 77-2007內六角平端緊定螺釘
- GB/T 36089-2018丙烯腈-丁二烯橡膠(NBR)
- GB 4706.21-2008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微波爐,包括組合型微波爐的特殊要求
- GA 622-2013消防特勤隊(站)裝備配備標準
- 斷奶仔豬營養性腹瀉防治措施
- 2022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檢測練習卷1八年級音樂練習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