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ICS 97.130.20J 73團體標準T/SFF 0002-2020海水養殖池塘尾水處理技術規范Specification for treatment of tail water of marine pond culture20200000發布20200000實施山東水產學會 發布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山東水產學會提出并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魯東大學、煙臺市牟平區漁業技術推廣站、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海洋經濟發展局、煙臺市海洋經濟研
2、究院、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自然資源和林業服務中心、海陽市海洋與漁業綜合服務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高彥潔、曲學偉、李丁軍、褚洪永、周廣軍、李文清、鄭亮、張建柏、楊曉彤、呂振波、王田田、呂廷晉、李敏、劉棟、張晶晶。海水養殖池塘尾水處理技術規范1 范圍本文件給出了海水養殖池塘的術語及定義,規定了海水養殖池塘的尾水排放要求、分類處理方法等技術要求。本文件適用于海水養殖池塘尾水處理。2 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SC/T 91
3、03 海水養殖水排放要求HJ 2005 人工濕地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3 術語及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海水養殖尾水 mariculture tail water由海水養殖活動產生直接或間接排出養殖系統的養殖水,簡稱尾水。4 排放要求參照SC/T 9103的規定執行。5 海水養殖池塘分類處理方法5.1 單一池塘養殖池塘養殖尾水不達標的,應按照以下要求使用相應技術或增設相應設施設備實現養殖尾水達標排放。多營養層級混養技術:開展魚、蝦、貝、藻、參等多營養層級,通過營養在多層級生物間的充分利用,減少氮、磷和有機物等的排放,實現尾水達標排放。主要有如下三個模式:· 模式一:對蝦養
4、殖池塘,初期啟動運行時,宜添加培養基和藻種定向培養單細胞綠藻和硅藻,待藻類生物量穩定后投入蝦苗,投放蜾蠃蜚和藻鉤蝦等浮游動物(100個/m21000個/m2)作為對蝦餌料,宜養殖江蘺、馬尾藻或石莼等大型藻類(1500kg/hm23000kg/hm2),吊養牡蠣、扇貝和貽貝等貝類(10粒/m2),放養梭魚(最高密度為10尾/hm2),養殖負荷高時宜投放光合細菌、芽孢桿菌菌液和單胞藻藻液等。· 模式二:魚類養殖池塘,初期啟動運行,宜添加培養基和藻種定向培養單細胞綠藻和硅藻,待藻類生物量穩定后投入魚苗,宜養殖江蘺、馬尾藻或石莼等大型藻類(1500kg/hm23000kg/hm2),吊養牡蠣
5、、扇貝和貽貝等貝類(10粒/m2),養殖負荷高時宜投放光合細菌、芽孢桿菌菌液和單胞藻等。· 模式三:海參養殖池塘,可吊養江蘺、馬尾藻或石莼等大型藻類(1500kg/hm23000kg/hm2),吊養牡蠣、扇貝或貽貝等貝類(10粒/m2),養殖負荷高時宜投放光合細菌、芽孢桿菌菌液和單胞藻藻液等。增氧活水設備:配備增氧機和微孔曝氣裝置等增氧設備,如利用風能、太陽能及被激活的水底生物能的噴泉式、葉輪式曝氣機等,提高溶氧水平至5mg/L以上。生態浮床:增設以海蓬子、鹽角草和堿蓬等耐海水陸生植物為主的生態浮床(占水面面積的15%30%)??茖W投餌:科學合理地設定投餌頻率和投餌量,減少殘餌的產生
6、。5.2 連片聚集型池塘5.2.1 上下游連通匯集型池塘5.2.1.1 工藝流程池塘之間通過管道或溝渠互相連通,最后匯集至一個池塘的上下游連通匯集型池塘,宜對其上游池塘和尾水處理池塘進行分類改造,其中上游池塘宜按照5.1的規定單獨改造,單一池塘分隔改造或多個池塘串聯組合,部分地區受條件限制,宜將曝氣池和生物處理池合并。上下游連通匯集型池塘尾水處理的具體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圖1 上下游連通匯集型池塘尾水處理工藝流程5.2.1.2 排水管道排水管道宜按照以下類型進行改造。a) 養殖場已有生態渠道的,宜通過清淤、水泥氈子護坡等方式提高渠道儲排水能力。改造好的排水渠道宜增設垂吊式生物濾膜和生態浮床進行
7、水質初步處理;b) 養殖區域內若無可利用的渠道,宜通過管道將池塘串聯,管道直徑根據養殖品種、規模和排放量自行調整。5.2.1.3 沉淀池沉淀池占尾水處理池塘面積的30%40%,若池底滲漏嚴重應鋪設地膜,地膜上鋪設15cm20cm厚砂石保護層,以空心磚墻建成溢流堰與池塘其余部分隔開,及時清理淤泥,淤泥體積不宜超過沉淀池1/3。養殖尾水進入沉淀池后,滯留1h以上,使水體中殘餌、糞便和殘渣等懸浮物沉淀至池底。5.2.1.4 過濾壩在沉淀池和曝氣池之間建設過濾壩。過濾壩采用空心混凝土模塊(長寬高宜為2m×2m×2m)搭建外部框架,必要時宜進行垛疊,高出最高水位至少25cm,中間填充
8、濾料(鵝卵石、牡蠣殼或陶瓷粒等)。圖2 過濾壩示意圖5.2.1.5 曝氣池在曝氣池內鋪設曝氣盤進行曝氣,宜使溶解氧達到5mg/L以上,以空心磚墻建成溢流堰與池塘其余部分相隔,若底泥較厚,應鋪設地膜作為隔絕層防止底泥污染物的釋放。曝氣池占尾水處理池塘面積的10%左右。5.2.1.6 生物處理池生物處理池主要利用不同營養層次的水生生物最大程度的去除水體污染物,同時增加水體中的溶解氧,應采用不投餌式養殖方式。建議使用下列一種或多種生物處理技術降低水體污染物。海藻凈化處理技術:養殖江蘺、石莼和馬尾藻等大型藻類(1500kg/公頃3000kg/公頃)在處理池中生長和繁殖,從而吸收氮磷等營養鹽,改善水質。
9、人工濕地處理技術:有條件的地區,宜將生物處理池改造成人工濕地,將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經人工建造的濕地上,污水與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動的過程中,利用土壤、人工介質、植物和微生物的物理、化學、生物三重協同作用,對污水、污泥進行處理。具體方法參照HJ 2005執行。海水生物浮床處理技術: 構建以海蓬子、鹽角草和堿蓬等陸生植物為主的耐海水生態浮床(1500m2/hm2),吸收和降解水中的污染物質,降低污染負荷,改善水質。微生物處理技術: 每年春季四月初至四月中旬,根據實際養殖條件及時向池塘投放光合細菌或芽孢桿菌等菌液,定期補充。5.2.2 園區型池塘5.2.2.1 工藝流程面積超過66.67hm2的
10、大型連片聚集型池塘,具備統一的進排水溝渠,但無明顯的尾水匯集池塘。尾水處理工藝主要按照污染物濃度由高至低將上中下游池塘規劃為不同養殖模式的池塘,利用多營養層級混養技術預先降低池塘外排污染物含量,將公共排水溝渠改造為生態溝渠,通過生物濾膜和生態浮床進一步吸附和吸收污染物,最終尾水匯入下游深水池塘,通過沉淀和藻類筏式養殖最終實現尾水達標排放。園區型池塘尾水處理的具體工藝流程如圖3所示。圖3 園區型池塘尾水處理工藝流程圖5.2.2.2 園區規劃園區型池塘宜按照以下規劃進行改造。a) 上游池塘開展投餌養殖,按照5.1.2進行升級改造;b) 中下游池塘開展不投餌養殖,按照5.1.1進行升級改造;c) 下
11、游大型深水池塘,重點開展藻類筏式養殖,以江蘺屬(如龍須菜)、馬尾藻屬(如銅藻)等經濟型藻類為主,推薦養殖密度1500kg/公頃3000kg/公頃。5.2.2.3 生態溝渠通過清淤、護坡等方式提高進排水溝渠的儲排水能力,在保障進排水順暢的前提下,在溝渠內增設生物濾膜棧(100個/km)、生態浮床(10個/km)等設施,具有潮汐特點的溝渠宜移植在潮間帶生長的大型藻類,有效降低氮磷排放。具體方法如下:生物濾膜棧:集中掛載垂吊式生物濾膜的溝段,每個溝段至少掛載10片生物濾膜(每片規格根據溝渠寬度和深度確定,宜高出最高水位20cm),用以攔截殘餌糞便和吸收氮磷等污染物。生態浮床:以種植海蓬子、鹽角草和堿
12、蓬等耐海水陸生植物為主,每個生態浮床5m2。 海水養殖池塘尾水處理技術規范編制說明一、項目背景,包括產業現狀、立項背景及必要性等2018年11月,生態環境部等3部委聯合印發的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環海洋2018158號),其中海水養殖污染治理是渤海區域環境綜合治理重要任務之一,根據國家、省、市渤海區域環境綜合治理攻堅戰有關要求,煙臺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委托魯東大學牽頭編制海水養殖池塘尾水處理技術規范。山東省海水養殖業近年來取得了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已成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是農民致富發展的重要方式之一。海水養殖總產值約占全省漁業經濟總產值的20%。根據中國漁業統計年鑒,2015
13、 年-2020 年,全省海水養殖產品產量約占養殖總產量的77%84%,海水養殖面積占養殖總面積的66%78%。2020 年,全省海水養殖面積約為58.04 萬公頃,海水養殖產品總量約為514.14 萬噸,全省海水養殖總產值為931.76 億元,位于全國海水養殖產值第一位,約占全國海水養殖總產值的24.29%,占全省漁業經濟總產值的22.47%。全省筏式、底播和吊籠養殖產量最大,分別為189.18、171.19 和105.76 萬噸,約占全省海水養殖總產量的90.66%。表1 2015年-2020年山東省海水養殖產量統計表(分養殖方式)表2 2015年-2020年山東省海水養殖面積統計表(分養殖
14、方式)表3 2015年-2020年山東省海水養殖產量統計表(分品種)根據2020 年山東省漁業統計年鑒,威海和煙臺兩市的海水養殖產量最大,分別占全省總量的35.67%和25.24%;青島、煙臺、威海養殖方式較豐富,東營和濱州主要以池塘、底播和工廠化養殖為主。從養殖產量分析,威海池塘、普通網箱和筏式養殖產量最大,分別占全省池塘、普通網箱和筏式養殖產品總量的34.35%、78.56%和58.99%,煙臺吊籠養殖產量最大,占全省吊籠養殖產品總量的76.66%,青島深水網箱、底播和工廠化養殖產量最大,分別占全省深水網箱、底播和工廠化養殖產品總量的63.42%、29.89%和22.51%。從養殖面積分析
15、,濱州池塘養殖面積最大,占全省池塘養殖總面積的34.16%,煙臺普通網箱、吊籠和底播養殖面積最大,占全省普通網箱、吊籠和底播養殖總面積的44.96%、92.31%和26.59%,青島深水網箱養殖面積最大,占全省深水網箱養殖總面積的43.41%,威海筏式養殖面積最大,占全省筏式養殖總面積的31.61%,日照工廠化養殖面積最大,占全省工廠化養殖總面積的28.81%。表4 2019 年山東省各地區海水養殖產量統計表10表5 2019 年山東省各地區海水養殖面積統計表山東省海水養殖主要品種主要包括魚類、甲殼類、貝類、藻類、海參等,根據山東省海水養殖情況,貝類養殖產量和養殖面積最大,分別占全省總產量和總
16、面積的78.91%和62.67%。根據養殖產量分析,青島魚類養殖產量最大,占全省魚類產品總量的38.39%,濱州甲殼類養殖產量最大,占全省甲殼類產品總量的45.29%,威海貝類和藻類養殖產量最大,分別占全省貝類和藻類產品總量的28.30%和87.94%。根據養殖面積分析,濱州魚類和甲殼類養殖面積最大,分別占全省魚類和甲殼類養殖總面積的64.84%和57.49%,煙臺貝類養殖面積最大,占全省貝類養殖總面積的37.59%,威海藻類養殖面積最大,占全省藻類養殖總面積的68.72%。T/SFF 0002-2020表6 2019 年山東省各海水養殖品種產量統計表表7 2019 年山東省各品種海水養殖面積
17、統計表山東省池塘養殖的主要養殖品種為南美白對蝦和海參,南美白對蝦的養殖周期多為34 個月,海參養殖周期多為23 年。(1)池塘準備,包括曬塘、消毒等環節,使用的主要化學藥品是生石灰、消毒劑等用于殺滅水體或底泥中的有害生物,此時可能會有少量排水,但一般會在消毒劑降解后排放,因經過曬塘,通常不會含有大量的富營養化物質。(2)池塘進水,根據養殖品種的不同,可能會實施肥水,肥水期間會輸入氮磷等營養物質,然后開展苗種投放,此階段不存在排水行為。(3)養殖階段,南美白對蝦主要投喂配合飼料,前期投喂量少,隨著養殖對象個體增大,投喂量逐步增加,九、十月份開始捕撈上市;海參養殖期間基本不投加餌料。養殖階段會有少
18、量的換排水行為,一般發生在漲落潮時期,會排出部分氮磷。(4)捕撈上市后,會有陸續排水,直至排干,此時會大量輸出氮磷以及懸浮物、化學需氧量等。因此,池塘養殖尾水排放主要集中在清塘、收獲及其它特殊需要換水的情況,主要污染物包括化學需氧量、氮、磷、懸浮物等。目前山東省池塘養殖尾水排放方式大部分采用直接排放方式,僅在濱州和東營的鹽堿地區域將池塘養殖與鹽化工相結合,養殖尾水經過曬鹽、提鎂提鉀工藝后,基本達到零排放。養殖尾水排放環境影響分析:海水養殖尾水中污染物主要來自養殖過程中的投入品(飼料、漁藥等)、排泄物和生物殘骸等,其污染指標主要有pH、懸浮物、化學需氧量、無機氮、活性磷酸鹽、總磷、總氮等。pH
19、是水體中氫離子活度的度量,海水pH 值是各種溶解的化合物所達到的酸-堿平衡值。海水中的碳酸鹽體系對pH起著主要調節作用,引起水域pH 變化的重要因素是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排泄物和生物殘骸等的分解。光合作用盛行時,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pH 隨之升高;當有機質分解時,消耗氧氣,放出二氧化碳,pH 值降低。當pH<5 時,水體呈酸性,會造成魚類的酸中毒,造成蛋白變性使組織器官失去功能而造成魚類死亡。而當pH>9 時,水體呈堿性,對魚有強烈的腐蝕性,使魚體及魚鰓損傷嚴重,同時,由于刺激性使鰓粘液大量分泌并凝結于鰓部,使魚呼吸困難窒息,魚體表面粘膜被溶解,使魚失去控制水分滲透壓的能力而死
20、。海水的pH 值一般大于7,呈弱堿性。海水pH 值隨季節的變化而不同。夏季時,由于增溫和強烈的光合作用,使上層海水中二氧化碳含量和氫離子濃度下降,pH 值上升,堿性增強;冬季時相反。懸浮物質是指懸浮于水中,不能通過0.45 微米濾膜且易沉降的細小有機或無機顆料物質,是衡量水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標之一。海水中懸浮物質對光的散射與阻擋影響水色和透明度,從而降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影響水生生物的呼吸和代謝,嚴重時會造成魚、蝦、蟹窒息死亡。養殖經過一個養殖周期后,由于飼料的投入,養殖生物的活動(游動、攝食、排泄等),氣象條件(刮風、下雨等)等各種因素的作用,養殖水體中的懸浮物質會有所增加,因此必須對此要有
21、一定的限制,如果含大量懸浮物質的養殖尾水排入水體,勢必對受納水體的生態環境產生影響??梢酝ㄟ^設置沉淀池并在沉淀池中放養濾食性生物等來達到降解懸浮物的目的?;瘜W需氧量是判斷水域中有機物含量的重要指標,水體中有機物含量的高低,直接影響生物的生長。影響水體中化學需氧量的主要原因是水中含有大量還原性無機物和可被氧化的有機物,所以以化學需氧量作為水體受還原性有機、無機物污染程度的綜合指標。養殖尾水中這些污染物主要來自養殖過程中未被養殖生物利用的飼料分解、養殖生物的排泄物以及各種微生物的分解所產生的各種還原性無機物和有機物。無機氮是海洋生物繁殖、生長所必需的營養物質,與海洋初級生產力有著密切的關系,當含量
22、低于或高于一定比例時,都會抑制生物的生長繁殖,甚至中毒死亡。正常情況下,海水中的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和氨氮等“三氮”含量不會對海洋生物產生危害,然而,由于人類活動導致海水中氮含量急劇增加,現已成為近岸海域水質超標的主要因子?;钚粤姿猁}是指能被海洋植物利用的H3PO4-P、H2PO4-P、HPO4-P 和PO4-P 的總和,是海洋中主要營養鹽類,是浮游植物繁殖和生長必不可少的營養要素之一。海水中磷的含量太低將抑制浮游植物的正常生長,從而妨礙海洋生產力的發展;含量過高會導致某些藻類生長旺盛,個體數量突發增殖,破壞生態結構。近年來的研究表明,浮游植物過量繁殖與磷酸鹽含量之間存在明顯的正相關關系??偟?/p>
23、是指水體中有機氮和無機氮(氨氮、亞硝酸鹽氮和硝酸鹽氮)的總和,各種形式的氮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常被用來表示水體受營養物質污染的程度。養殖尾水中氮的主要來源是投入品殘留,其次是水生生物的排泄以及尸體腐爛,隨著養殖生產進程的推進,其濃度呈逐步增加趨勢。當水體中的氮含量過高時,對環境會產生不利影響,嚴重時會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產生水華(赤潮),破壞水體中原有的生態平衡??偭资呛K幸詿o機態和有機態存在的磷的總和,它們存在于溶液、腐殖質粒子或水生生物中,各種形式的磷在一定的條件下也可以相互轉化,是研究海洋生態環境及近岸海洋污染的一項重要的參數,是藻類生長需要的一種關鍵元素。養殖尾水中的總磷主要來源
24、于飼料中的添加劑、飼料分解物及養殖生物的排泄產物,當水體中的磷含量過高時,也會對環境產生不利影響。項目組收集了2018-2020 年全省池塘和工廠化海水養殖尾水監測數據。根據數據統計情況,梳理分析海水養殖尾水排放水平。pH平均值為7.83,6.59.0 占比為99.30%,7.08.5 占比為92.48%。懸浮物平均值為30.98 mg/L,80%小于48.50 mg/L,90%小于67.00 mg/L?;瘜W需氧量平均值為3.58 mg/L,80%小于5.39 mg/L,90%小于7.27 mg/L。無機氮平均值為1.25 mg/L,80%小于1.54 mg/L,90%小于1.76 mg/L。
25、活性磷酸鹽平均值為0.126 mg/L,80%小于0.116 mg/L,90%小于0.255 mg/L??偟骄禐?.04 mg/L,80%小于3.01 mg/L,90%小于4.87 mg/L??偭灼骄禐?.11 mg/L,80%小于0.17 mg/L,90%小于0.26 mg/L。山東省陸域海水養殖以工廠化和池塘養殖為主,其中池塘養殖以利用潮汐自然納水為主,標準化池塘改造處于探索階段。海水養殖已成為我國沿海的重要產業,隨著養殖密度和規模的增大,養殖對于近海及河口生態系統的影響日益增大。目前山東省海水養殖池塘存在個體分散型、聚集連片型和大型企業等多種類型,所使用的環保設施和尾水排放方式多種
26、多樣,投餌池塘和連片聚集型池塘營養輸入過多,易造成局部海域富營養化,引發赤潮等生態災害,亟需制訂技術規范進行海水養殖池塘尾水處理改造。二、工作簡況,包括任務來源、協作單位、主要工作過程、編寫組成員及其所做的主要工作等魯東大學根據煙臺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關于牽頭編制海水養殖池塘尾水處理技術規范的委托,組織煙臺市海洋經濟研究院、山東省海洋資源與環境研究院、煙臺市海洋環境監測預報中心等單位科技人員成立了編制小組。為制定科學、合理、易操作、適用的海水養殖池塘尾水處理技術規范,編制小組收集了一些國內外相關規程,查閱、分析了國內外海水養殖池塘尾水處理技術的最新研究成果,并使規范內容符合實際情況,便于規范的推
27、廣實施。2021年12月,依據GB/T 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對規范進行編寫并完成了本規范的征求意見稿。2022年5月,匯總各方反饋意見,對規范文本針對性的修改完善,形成了本規范的送審稿。標準編制團隊由主持單位魯東大學(高彥潔、呂振波、李敏、劉棟、張晶晶),協作單位煙臺市牟平區漁業技術推廣站(曲學偉、楊曉彤)、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海洋經濟發展局(李丁軍)、煙臺市海洋經濟研究院(褚洪永、周廣軍、張建柏、王田田)、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自然資源和林業服務中心(李文清)、海陽市海洋與漁業綜合服務中心(鄭亮)組成。標準主要起草人及所做工作如下:高彥
28、潔:主持調查研究、標準內容設計、標準起草和修改。其他人員:參與調查研究、標準內容設計、標準起草和修改等全部工作。三、標準編制原則和確定標準主要內容(如技術指標、參數、公式、性能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等)的論據(包括試驗、統計數據),修訂標準時,應當列出新、舊標準水平的對比(一)規范編制原則本文件制定的主要原則是要適合山東省海水池塘養殖實際情況,具有可操作性,要能夠反映我國關于海水池塘養殖尾水處理技術的最新科研成果和生產應用的實踐經驗,適宜于山東省海水池塘養殖單位采用。(二)規范主要內容的確定1規范適用范圍的說明本文件給出了海水養殖池塘的術語及定義,規定了海水養殖池塘的尾水排放要求、分類處理方
29、法等技術要求。本文件適用于海水養殖池塘尾水處理。2方法原理編制小組在綜合國內外海水養殖池塘尾水處理技術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參考目前國內普遍采用的養殖尾水處理技術的基礎上,提出了海水養殖池塘尾水分類處理的具體方法等。海水池塘養殖尾水直接排入或經沉淀、凈化等方法處理后排入海域水體,其懸浮物執行SC/T 9103的規定,COD、無機氮、活性磷酸鹽、總氮、總磷執行DB37/ 3416.5-2018中的第二類污染物最高允許排放濃度限值(其他排污單位)的規定。海水養殖池塘分類處理方法:(1)單一池塘:是指區域內只有一個池塘,或存在多個池塘但不能通過改造互相連通。養殖池塘養殖尾水不達標的,應按照以下要求使用相
30、應技術或增設相應設施設備實現養殖尾水達標排放。(2)連片聚集型池塘:是指區域內存在多個池塘且能夠互相連通,或存在統一的排水溝渠。a.上下游連通匯集型池塘:是指池塘之間通過管道或溝渠互相連通,最后匯集至一個池塘的類型。分為上游池塘和尾水處理池塘分類改造,上游池塘可按照上述(1)的規定單獨改造,尾水處理池塘匯集上游池塘的尾水,統一集中處理,按照沉淀池、過濾池、曝氣池和生物處理池的水處理流程改造,各部分可以是多個池塘串聯組合,也可以是單一池塘分隔改造,部分地區受條件限制,可將曝氣池和生物處理池合并。b.園區型池塘:是指面積超過66.67hm2的大型連片聚集型池塘,存在統一的進排水溝渠,但無明顯的尾水
31、匯集池塘。主要按照污染物濃度由高至低將上中下游池塘規劃為不同養殖模式的池塘,利用多營養層級混養技術預先降低池塘外排污染物含量,將公共排水溝渠改造為生態溝渠,通過生物濾膜和生態浮床進一步吸附和吸收污染物,最終尾水匯入下游深水池塘,通過沉淀和藻類筏式養殖最終實現尾水達標排放。3主要參數的確定3.1 海水養殖池塘尾水排放現狀和排放要求的確定目前海水池塘養殖主要分為投餌池塘和不投餌池塘,其中又可分為魚類、對蝦和海參3種養殖模式,魚類和對蝦養殖長期投餌,水質渾濁,氮磷含量高;海參養殖不投餌料,換水量小,水質清澈,氮磷含量較低,各種養殖方式的水質調查情況見表8。表8.海水魚類、對蝦和海參池塘養殖進排水水質
32、情況表(mg/L)養殖模式COD氨氮無機氮活性磷酸鹽進水排水增加量進水排水增加量進水排水增加量進水排水增加量魚類2.663.490.830.220.250.040.931.530.600.120.180.06對蝦(不換水)2.265.523.260.450.14-0.320.563.963.400.420.42對蝦(換水)2.233.951.720.230.19-0.050.911.400.490.110.650.54海參1.601.870.270.270.30.030.700.790.090.090.090根據海水池塘養殖現狀,按照國家和行業有關標準的規定,我們制訂了海水池塘養殖尾水排放的具
33、體要求:3.1.1分級要求(1)GB3097中規定的重點保護水域,即第一類、第二類水質海域,主要適合于水產養殖區,海水浴場,人體直接接觸海水的海上運動或娛樂區,以及與人類食用直接有關的工業用水區,排入該水域的海水養殖尾水執行SC/T 9103中的一級標準;(2)GB3097中規定的一般水域,即第三類、第四類水質海域,主要適合于一般工業用水區,濱海風景旅游區,海洋港口水域及海洋開發作業區,排入該水域的海水養殖尾水執行SC/T 9103中的二級標準。3.1.2海水養殖尾水排放指標與測定方法排放指標按照SC/T 9103的規定執行,見表9。各項測定方法按照SC/T 9103的規定。為了對照,我們將現
34、行標準SC/T 9103-2007和目前征求意見的SC/T 9103-2020進行了比較,新行業標準發布后本規程將采用新標準。表9. 海水養殖尾水排放指標SC/T 9103-2007SC/T 9103-2020序號項目一級標準二級標準一級標準二級標準1懸浮物,mg/L4010040人為增加量20100人為增加量752pH7.08.5,同時不超出該水域正常變動范圍的0.5單位6.59.07.08.5,同時不超出該水域正常變動范圍的0.5單位6.59.03化學需氧量(CODMn),mg/L102010204生化需氧量(BOD5),mg/L6105鋅,mg/L0.200.500.200.506銅,m
35、g/L0.100.200.100.207無機氮(以N計),mg/L0.501.001.002.008活性磷酸鹽(以P計),mg/L0.050.100.050.109硫化物(以S計),mg/L0.200.8010總余氯,mg/L0.100.20注:備項標準值系指單項測定最高允許值。將表1和表2對比看,各種池塘養殖模式COD均不超標,無機氮排放量均超出一級標準,其中海參養殖不超二級標準,活性磷酸鹽排放量均超出二級標準,其中海參養殖不超二級標準。然而,從增加量看海參養殖無機氮和活性磷酸鹽均不超一級標準,不換水對蝦養殖無機氮和活性磷酸鹽均嚴重超出二級標準,魚類養殖介于一級標準和二級標準之間。3.1.3
36、排放要求根據以上分析,我們認為海水池塘養殖尾水是一種輕度污染廢水,其排放要求如下:海水池塘養殖尾水直接排入或經沉淀、凈化等方法處理后排入海域水體,其懸浮物執行SC/T 9103的規定,COD、無機氮、活性磷酸鹽、總氮、總磷執行DB37/ 3416.5-2018中的第二類污染物最高允許排放濃度限值(其他排污單位)的規定。3.2 海水養殖池塘分類處理的具體方法3.2.1分類依據從調研情況看,海水養殖池塘主要存在兩種形式:單一型和連片聚集型,而從養殖模式來看,又分為海水魚類和對蝦投餌式養殖與海參不投餌式養殖。因此,本規程主要根據這四類模式進行分類升級改造方案的設計。(1)單一型池塘主要分為:無工廠化
37、尾水排入的不投餌池塘、無工廠化尾水排入的投餌池塘、有工廠化尾水排入的池塘三類。養殖尾水經資質機構檢測達到排放標標的,可直接排放,否則按照本文件的要求使用相應技術或增設相應設施設備實現養殖尾水達標排放。無工廠化尾水排入的不投餌池塘一般指海參養殖池塘,其適宜與大型藻類和貝類進行生態混養,大型藻類可作為海參的天然食物,貝類可濾食過多的懸浮物,而梭魚可控制水體其它營養級的過度繁殖,再適當增加活水增氧設備,一般可實現達標排放。無工廠化尾水排入的投餌池塘一般是對蝦和魚類養殖池塘,對蝦養殖池塘養殖污染負荷高,易造成池塘局部富營養化,因此搭配生態浮床快速去除營養鹽,同時搭配大型藻類促進蜾蠃蜚等浮游動物的繁殖,
38、為對蝦提供天然餌料,搭配貝類養殖去除殘餌糞便產生的懸浮物;魚類養殖池塘,也是投入品較高的養殖方式,宜增設生態浮床和吊養大型藻類去除營養鹽,吊養貝類去除殘餌糞便等懸浮物,投放蜾蠃蜚、藻鉤蝦等浮游動物增加天然餌料。有工廠化尾水排入的池塘:按照海水工廠化養殖尾水處理技術規范實施。(2)連片聚集型池塘主要分為上下游連通匯集型池塘和園區型池塘。連片聚集型池塘分為上游池塘和尾水處理池塘分類改造,上游池塘可按照上述單一型池塘的規定單獨改造,尾水處理池塘匯集上游池塘的尾水,統一集中處理,分為沉淀池、過濾池、曝氣池和生物處理池幾個部分進行處理,各部分可以是多個池塘串聯組合,也可以是單一池塘分隔改造,部分地區受條
39、件限制,可將曝氣池和生物處理池合并。園區型池塘:占地面積66.67公頃以上,難以區分出明顯的尾水處理池塘,改造難度大,園區內散戶多,難以統一協調,因此應整體規劃統一改造,本文件從整體上規定了園區改造的主要形式,包括養殖模式規劃,生態溝渠的改造,由于工程復雜細節繁復,本文件僅粗略規定了主要形式,具體細節應因地制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進行升級改造。3.2.2沉淀池、過濾池、曝氣池和生物處理池面積和配置的確定均按照文獻報道規定的適宜比例,沉淀池面積占池塘面積的30%-40%,過濾池占池塘面積的2%-5%,曝氣池占池塘面積的10%,其余為綜合處理池塘,各池塘具體配置主要根據文獻報道適當改進。3.2.3生
40、物處理池塘各種生物養殖密度的確定綜合文獻報道估算,海水養殖尾水處理池塘水力停留時間在7d以上可實現尾水的達標排放,據此估算需要的各種處理生物的養殖密度。(1)生態浮床:按照每公頃1500m2設計,占據生物處理池塘面積的15%,因高等植物生長快速,過大面積的浮床宜造成遮蔭等問題,影響單胞藻和其它水產動物的生長。吳英杰等(2018)以對蝦池塘覆蓋50%的海篷子生態浮床,測定出15d后對水體總氮、總磷和COD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分別為44.90%、25.11%和35.64%;據此測算,15%覆蓋率的生態浮床7d對總氮、總磷和COD的去除率分別為6.7%、3.8%和5.3%,若尾水濃度為二級標準,單
41、靠生態浮床不能完全降低到一級標準排放(即去除率達到50%),需要大型藻類和池塘自身初級生產力的協同作用。(2)大型藻類:池塘養殖大型藻類的適宜密度在1kg/m2左右,在池塘布設1500kg/公頃3000kg/公頃大型藻類,約占據池塘面積的15%-30%,每日吸收氮約在44g-88g/畝之間,吸收磷約在6.3g-12.6g/畝(按照江蘺的N最大吸收速率2.6M/(gh)和P最大吸收速率0.17M/(gh)),若水深1m,則可去除每日每升水0.06mg-0.12mg的N和0.01mg-0.02mg的P。若尾水N含量為二級標準1mg/L,則最少8d去除,P含量為二級標準0.1mg/L,則最少5d去除
42、,若降低到一級標準排出則分別僅需4d和2.5d即可。(3)貝類:據文獻報道一只牡蠣的濾水量約為520L/h,規定的池塘養殖密度為(約10粒/m2),若水深1m,則1立方池塘水體的7d濾水量為8.4立方,也即可每周將池塘懸浮物過濾8.4遍,每日1.2遍,若每遍可降低50%懸浮物,尾水水質為二級標準,則僅需一天即可實現一級標準排放。(4)海參或蜾蠃蜚、藻鉤蝦:三者均為提高池塘的綜合利用率和經濟效益,可根據需要適當養殖,海參建議養殖密度5頭/m2;蜾蠃蜚和藻鉤蝦影響海參的生長,不能與海參混養,適合于養殖南美白對蝦的養殖企業(戶),根據需要混養。(5)梭魚:為提高池塘的綜合利用率和經濟效益,可根據需要
43、適當養殖,養殖密度不再做規定。四、主要試驗(或驗證)的分析、綜述報告,技術經濟論證,預期的經濟效果標準制訂完成后,將為海水池塘養殖尾水處理提供依據,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帶動海水養殖環保改造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漁民增收增產和美麗鄉村建設。海水養殖行業的尾水特征排放因子主要有懸浮物、化學需氧量、總氮、總磷等,目前采取的主要治理方式有過濾、曝氣、水生動植物吸收利用等,上述處理方式可有效降低污染,利于水體循環使用。海參養殖為海水池塘主要養殖品種,養殖規模占到池塘養殖面積的2/3左右,其養殖方式多采用自然納潮,主要利用水體中的天然餌料,基本不投人工飼料,實現了原位凈化養殖,其池塘排放水大多能達到SC/T9103-2007的二級限值,水質超標多因外海超標引起,因此無需另行建設尾水凈化處理設施;魚類、南美白對蝦、日本對蝦、梭子蟹等品種池塘養殖單產高,投入人工餌料較多,在養殖后期往往會出現氮磷超標的情況,大部分需要建設尾水凈化處理設施。投餌海水池塘養殖尾水采取本標準規定的沉淀-過濾-曝氣-生物處理的處理流程,尾水生態處理設施包括生態溝渠(或排水管道)、沉淀池、曝氣池、組合過濾壩和生物凈化池或濕地等,尾水處理設施面積占總養殖面積的10-20%。沉淀池因地勢而建,面積占尾水生態處理設施總面積的20-30%,池深2-4米,邊坡硬化或以固邊為目的的綠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武漢學院《形體與舞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南京郵電大學通達學院《社會語言學入門》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吉林醫藥學院《理論力學B》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泰州學院《機械工程測試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商務職業學院《小學科學課程與教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一中2025年高三入學模擬-化學試題試卷含解析
- 綿陽師范學院《韓語視聽說》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兒童歌曲演唱與指揮》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南通師范高等專科學?!冬F代軟件開發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項目管理崗位述職
- 湖北省武漢市2024-2025學年度高三元月調考英語試題(含答案無聽力音頻有聽力原文)
- 木僵狀態病因介紹
- 勵志班會:學習雖苦但請珍惜 課件
- T-CSUS 69-2024 智慧水務技術標準
-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資本主義的變化及其實質
- 鐵路鋼軌探傷合同(2篇)
- 廣州市海珠區六中鷺翔杯物理體驗卷
- 國家職業技術技能標準 6-28-01-14 變配電運行值班員 人社廳發2019101號
- 腫瘤患者的康復與護理
- 電機學完整全套教學課件2
- 新版《鐵道概論》考試復習試題庫(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