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狀位置精設計學習教案_第1頁
形狀位置精設計學習教案_第2頁
形狀位置精設計學習教案_第3頁
形狀位置精設計學習教案_第4頁
形狀位置精設計學習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會計學1形狀位置形狀位置(wi zhi)精設計精設計第一頁,共49頁。50-0.025-0.050BA1A2A3A4 0.012局部實際局部實際(shj)尺寸和單一要素的體外作用尺寸和單一要素的體外作用尺寸尺寸第2頁/共49頁第二頁,共49頁。第3頁/共49頁第三頁,共49頁。200-0.03第4頁/共49頁第四頁,共49頁。第5頁/共49頁第五頁,共49頁。第6頁/共49頁第六頁,共49頁。第7頁/共49頁第七頁,共49頁。第8頁/共49頁第八頁,共49頁。獨立原則包容要求最大實體要求最小實體要求相關原則公差原則分類分類:第9頁/共49頁第九頁,共49頁。300-0.033標注(bio zh

2、)00.015第10頁/共49頁第十頁,共49頁。第11頁/共49頁第十一頁,共49頁。邊界:最大實體邊界。邊界:最大實體邊界。第12頁/共49頁第十二頁,共49頁。E300-0.03330h7 E第13頁/共49頁第十三頁,共49頁。 10 0.2最大實體邊界 109.810最大實體(sht)邊界100-0.2第14頁/共49頁第十四頁,共49頁。包容包容(borng)(borng)要求合格性要求合格性判斷判斷 若判斷一個軸合格,則有關尺寸必須滿足若判斷一個軸合格,則有關尺寸必須滿足(mnz)以下方程組以下方程組其中其中dfe軸的作用尺寸軸的作用尺寸 da軸的實際尺寸軸的實際尺寸且且 dfe

3、= da+f形形即有即有 minmaxddddafemaxdfda形mindda第15頁/共49頁第十五頁,共49頁。 若判斷一個若判斷一個(y )孔合格,則有關尺寸必孔合格,則有關尺寸必須滿足以下方程組須滿足以下方程組 其中其中Dfe孔的作用尺寸孔的作用尺寸 Da孔的實際尺寸孔的實際尺寸且且 Dfe= Da - f形形即有即有 maxminDDDDafeminDfDa形maxDDa包容要求合格包容要求合格(hg)(hg)性性判斷判斷第16頁/共49頁第十六頁,共49頁。 例例1 1:按尺寸:按尺寸1000-01000-0。05E05E加工一個軸,圖樣加工一個軸,圖樣(tyng)(tyng)上

4、該尺寸按包容要求加工,加工后測得上該尺寸按包容要求加工,加工后測得該軸的實際尺寸該軸的實際尺寸da=99.96mmda=99.96mm,其軸線直線度誤,其軸線直線度誤差差f f形形=0.02mm=0.02mm。判斷該零件是否合格。判斷該零件是否合格。 例例2 2:按尺寸:按尺寸1000+0.05E1000+0.05E加工一個孔,圖樣上該加工一個孔,圖樣上該尺寸按包容要求加工,加工后測得該孔實際尺寸尺寸按包容要求加工,加工后測得該孔實際尺寸Da=100.03mmDa=100.03mm,其軸線直線度誤差,其軸線直線度誤差f f形形=0.02mm=0.02mm,判斷該零件是否判斷該零件是否(sh f

5、u)(sh fu)合格。合格。 舉例舉例(j l)(j l):第17頁/共49頁第十七頁,共49頁。第18頁/共49頁第十八頁,共49頁。100-0.030.015 M40+0.1 00.1 M A M200+0.033A最大實體最大實體(sht)(sht)要求標注要求標注用于被測要素(yo s)時用于被測要素(yo s)和基準要素(yo s)時第19頁/共49頁第十九頁,共49頁。第20頁/共49頁第二十頁,共49頁。 dmvdmv0.10.1202020 0-0.30.1 M最大實體實效邊界第21頁/共49頁第二十一頁,共49頁。12 -0. 0525 -0.05 0.04 M A 00第

6、22頁/共49頁第二十二頁,共49頁。包容要求包容要求最大實體要求最大實體要求公差原則含義公差原則含義 dm dMMS=dmax da dLMS=dmin DmDMMS=Dmin DaDLMS=Dmax邊界尺寸為最大實體尺寸邊界尺寸為最大實體尺寸MMS(dmax,Dmin) dmdMMVS=dMMS+t形位形位 dmindadmax DmDMMVS=DMMS-t形位形位 DminDaDmax邊界尺寸為最大實體實效尺寸邊界尺寸為最大實體實效尺寸 MMVSMMSt標注標注單一要素單一要素在尺寸公差帶后加注 用于被測要素用于被測要素時時在形位公差框格第二格公差值后加 用于基準要素用于基準要素時時在形

7、位公差框格相應的基準要素后加 主要用途主要用途用于保證配合性質用于保證零件的互換性軸軸孔孔第23頁/共49頁第二十三頁,共49頁。 0.008021. 00201 . 004003. 0020A0021. 020圖例采用公差原則邊界及邊界尺寸mm給定的形位公差mm可能允許的最大形位誤差值mma獨立原則無0.0080.008b包容要求最大實體邊界 2000.021c最大實體要求最大實體實效邊界 39.90.10.2例題例題(lt(lt)abcEM0.1 A 第24頁/共49頁第二十四頁,共49頁。GO第25頁/共49頁第二十五頁,共49頁。HomeAA 0 50+0.130.08第26頁/共49

8、頁第二十六頁,共49頁。”差框格中的形位公差后加注符差框格中的形位公差后加注符號號 。第27頁/共49頁第二十七頁,共49頁。Home200-0.30.1 第28頁/共49頁第二十八頁,共49頁。可逆要求(最大實體可逆要求(最大實體(sht)(sht)要求)舉要求)舉例例軸的最大實體尺寸是軸的最大實體尺寸是20,允許的最大垂直度誤差,允許的最大垂直度誤差(wch)是是0.2,所以,所以此時的形位誤差此時的形位誤差(wch)和實際尺寸綜合影響的控制邊界是和實際尺寸綜合影響的控制邊界是20.2,無論,無論軸的實際尺寸是多少,垂直度誤差軸的實際尺寸是多少,垂直度誤差(wch)是多少,其控制邊界為是多

9、少,其控制邊界為20.2不變。(軸實際尺寸不變。(軸實際尺寸+垂直度公差垂直度公差控制邊界)控制邊界)當被測軸為當被測軸為20時,垂直度公差為時,垂直度公差為0.2;當被測軸為當被測軸為19.9時,垂直度公差為時,垂直度公差為0.3;當垂直度誤差當垂直度誤差(wch)小于小于0.2時,軸的實際尺寸也允許大于時,軸的實際尺寸也允許大于20;當垂直度誤差當垂直度誤差(wch)為為0時,軸的實際尺寸可達時,軸的實際尺寸可達20.2; 200-0.1A 0.2 A第29頁/共49頁第二十九頁,共49頁。合格合格(hg)(hg)性判斷性判斷判斷按最大實體要求又按可逆要求加工判斷按最大實體要求又按可逆要求

10、加工(ji gng)的軸的實際尺寸是否合格,方程如下:的軸的實際尺寸是否合格,方程如下:因為因為 則有則有 minddddaMVfe形fddafe形tddMVmaxminmaxddtdfdaa形形第30頁/共49頁第三十頁,共49頁。判斷按最大實體判斷按最大實體(sht)要求又按可逆要求加要求又按可逆要求加工的孔的實際尺寸是否合格,方程如下:工的孔的實際尺寸是否合格,方程如下:因為因為 則有則有 maxDDDDaMVfe形fDDafe形tDDMVminmaxminDDtDfDaa形形合格合格(hg)(hg)性判斷性判斷第31頁/共49頁第三十一頁,共49頁。第32頁/共49頁第三十二頁,共49

11、頁。舉例舉例(j l)(j l) 圖示為最大實體要求同時應用于被測要素和基準要素。基準軸線的孔,尺寸(ch cun)遵守包容要求,大孔軸線的同軸度公差不但與其尺寸(ch cun)有關,而且與基準尺寸(ch cun)相關。其同軸度公差最大允許值為 tmax=給定值+被測要素最大補償值+基準要素最大補償值 =0.155+(50.1-50)+(20.033-20)=0.288假設大孔和基準孔實際尺寸(ch cun)分別為50.05和20.02,則此時所允許的同軸度公差為 t=0.155+(50.05-50)+(20.02-20) =0.225200+0.033500+0.1A 0.155 A 第33

12、頁/共49頁第三十三頁,共49頁。合格合格(hg)(hg)性判斷性判斷判斷按最大實體要求加工判斷按最大實體要求加工(ji gng)的軸的實際尺寸是否合格,的軸的實際尺寸是否合格,必須滿足以下方程組必須滿足以下方程組將將 代入上式代入上式 有有 maxmindddddaMVfe形形tddfddMVafemaxmaxminmaxdddtdfdaa形形第34頁/共49頁第三十四頁,共49頁。判斷按最大實體要求加工的孔的實際尺寸是否合格判斷按最大實體要求加工的孔的實際尺寸是否合格(hg),必須滿足以下方程組必須滿足以下方程組將將 代入上式代入上式 有有 maxminDDDDDaMVfe形形tDDfDD

13、MVafeminmaxminminDDDtDfDaa形形第35頁/共49頁第三十五頁,共49頁。第36頁/共49頁第三十六頁,共49頁。300-0.1200-0.2A 0.1 A當該孔處于最大實體狀態時,其軸線對當該孔處于最大實體狀態時,其軸線對A基準的位置度誤差允許達到最大基準的位置度誤差允許達到最大值,等于圖樣中給出的垂直度公差值,等于圖樣中給出的垂直度公差(gngch)( 0.1 )與孔尺寸公差)與孔尺寸公差(gngch)(0.2 )之和)之和 0.3mm。第37頁/共49頁第三十七頁,共49頁。舉例舉例(j l)(j l) 圖示為最小實體要求同時應用于被測要素和基準要素。被測要素的同軸

14、度公差值0.06是在被測要素處于最小實體狀態(15.1)和基準要素也處于最小實體狀態(29.95)時給定(i dn)的。當它們的實際尺寸偏離最小實體狀態時,其同軸度公差可以得到補償,補償值為實際尺寸與最小實體尺寸之差。 假設被測要素尺寸為15.05,基準要素實際尺寸為29.98,則此時允許的同軸度公差為 t=給定(i dn)值+被測要素補償值+基準要素補償值 =0.06+(15.1-15.05)+(29.98-29.95)=0.14200+0.1500-0.05 A 0.06 A第38頁/共49頁第三十八頁,共49頁。合格合格(hg)(hg)性判斷性判斷判斷按最小實體要求加工判斷按最小實體要求

15、加工(ji gng)的軸的實際尺寸合格的方的軸的實際尺寸合格的方程組如下:程組如下:其中其中 dfi=da-f形形 dLV=dmin-t形形 代入上式代入上式 maxmindddddaLVfimaxminmindddtdfdaa形形第39頁/共49頁第三十九頁,共49頁。合格合格(hg)(hg)性判斷性判斷判斷按最小實體要求加工的孔的實際尺寸合格判斷按最小實體要求加工的孔的實際尺寸合格(hg)的方程組的方程組如下:如下:其中其中 Dfi=Da+t形形 DLV=Dmax+t形形 代入上式代入上式 maxminDDDDDaLVfimaxminmaxDDDtDfDaa形形第40頁/共49頁第四十頁,

16、共49頁。GO第41頁/共49頁第四十一頁,共49頁。HOME第42頁/共49頁第四十二頁,共49頁。HOME第43頁/共49頁第四十三頁,共49頁。基準基準(jzhn)(jzhn)要素的要素的選擇選擇 1)根據要素的功能及與被測要素間的關系選)根據要素的功能及與被測要素間的關系選擇擇 2)根據裝配關系選擇。應選相互配合、相互)根據裝配關系選擇。應選相互配合、相互接觸的表面為各自的基準。接觸的表面為各自的基準。 3)從加工、檢測角度考慮)從加工、檢測角度考慮(kol)選擇。盡量選擇。盡量使所選基準與定位基準、檢測基準、裝配基準重使所選基準與定位基準、檢測基準、裝配基準重合。合。HOME第44頁

17、/共49頁第四十四頁,共49頁。第45頁/共49頁第四十五頁,共49頁。本章本章(bn zhn)(bn zhn)練習練習 1、試將下列技術要求標注在圖上。、試將下列技術要求標注在圖上。(1)d圓柱面的尺寸為圓柱面的尺寸為30 0-0.025 mm,采用包容要求,采用包容要求,D圓柱面的尺寸為圓柱面的尺寸為50 0-0.039 mm,采用獨立原則。,采用獨立原則。(2)d表面粗糙度的最大允許值為表面粗糙度的最大允許值為Ra =1.25m,D表面粗糙度的最大允許值為表面粗糙度的最大允許值為Ra =2m。(3)鍵槽側面對)鍵槽側面對D軸線的對稱度公差為軸線的對稱度公差為0.02 mm。(4)D圓柱面

18、對圓柱面對d軸線的徑向軸線的徑向(jn xin)圓跳動量不超過圓跳動量不超過0.03 mm,軸肩端平面,軸肩端平面對對d軸線的端面圓跳動不超過軸線的端面圓跳動不超過0.05 mm。第46頁/共49頁第四十六頁,共49頁。本章本章(bn zhn)(bn zhn)練習練習 2 2、如圖所示,被測要素采用的公差原則是,最大實、如圖所示,被測要素采用的公差原則是,最大實體尺寸體尺寸(ch cun)(ch cun)是是mmmm,最小實體尺寸,最小實體尺寸(ch cun)(ch cun)是是mm mm ,實效尺寸,實效尺寸(ch cun)(ch cun)是是mmmm,當該軸實際尺寸,當該軸實際尺寸(ch cun)(ch cun)處處加工到處處加工到20 mm20 mm時,垂直度誤差允許值是時,垂直度誤差允許值是mmmm,當該軸實際尺寸,當該軸實際尺寸(ch cun)(ch cun)處處加工到處處加工到19.98mm19.98mm時,時,垂直度誤差允許值是垂直度誤差允許值是mmmm。 第47頁/共49頁第四十七頁,共49頁。本章本章(bn zhn)(bn zhn)練習練習3、如圖所示,要求:、如圖所示,要求:(1)指出被測要素遵守的公差原則。)指出被測要素遵守的公差原則。(2)求出單一要素的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