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建筑工程消防施工質量驗收標準2025-02-28發布2025-09-01實施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I前言 V 2規范性引用文件 3術語和定義 24基本規定 35總平面布局 45.1一般規定 45.2防火間距、消防車道與救援 4 66.1一般規定 66.2建筑結構耐火 66.3平面布置 86.4安全疏散 96.5防火分區與防煙分區 6.7防火隔墻 6.8防火封堵 6.9消防控制室 7.1一般規定 7.4屋面細部構造 8建筑裝飾裝修 8.1一般規定 8.3外墻裝飾 8.4室內裝修 8.5防火門 8.7防火卷簾 8.8防火門、防火窗功能測試 21Ⅱ8.9防火卷簾功能測試 229消防給水與消火栓系統 239.1一般規定 9.3消防水池與消防水箱 249.4消防水泵 9.5室外消火栓系統 269.6室內消火栓系統 279.7管道與配件 9.8固定消防穩壓設備 9.9系統試壓與沖洗 9.10功能測試 10自動噴水滅火系統 10.1一般規定 10.3報警閥組 10.4其他組件 3410.5管道 10.6系統試壓與沖洗 10.7功能測試 11細水霧滅火系統 11.1一般規定 11.3噴頭與管道 39 12.1一般規定 4112.2防護區或保護對象 4112.3儲存裝置間 4112.4儲存裝置與驅動設備 4212.5管網與噴嘴 4312.6管道試壓與吹掃 4312.7功能測試 43 4413.1一般規定 Ⅲ 4513.4滅火裝置 4613.5功能測試 46 4914.1一般規定 49 49 14.7功能測試 15.1一般規定 15.2消防電源與配電 15.3備用電源 15.4發電機 15.5用電設施 15.6電氣火災監控 15.7消防應急照明與疏散指示標志 15.8功能測試 16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16.1一般規定 16.2火災報警系統形式 16.3消防控制室內設備 16.4火災報警系統布線 16.5火災報警控制器、聯動設備與消防控制室圖形顯示裝置 6216.6火災探測器 16.7手動火災報警按鈕、消火栓按鈕 16.8消防通信 16.9應急廣播與警報裝置 16.10消防電源監控 17.1一般規定 17.2消防電梯 17.3電梯井道、機房與轎廂裝修 17.4功能測試 18.1一般規定 7018.2爆炸危險場所 7019整體系統功能聯調聯試 7119.1一般規定 7119.2聯調聯試 71 7220.1一般規定 7220.2組織和程序 7220.3消防施工質量資料 73附錄A(規范性)建筑材料見證取樣復試表 參考文獻 76V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提出、歸口并組織實施。本文件起草單位:江蘇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蘇建科工程咨詢有限公司、江蘇省建筑工程質量檢測中心有限公司、鹽城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南京市玄武區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1建筑工程消防施工質量驗收標準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GB8624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燒性能分級GB25506消防控制室通用技術要求GB50203砌體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7屋面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T50328建設工程檔案整理GB50411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GB50898細水霧滅火系統技術規范2GB50974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規范GB50981建筑機電工程抗震設計規范GB51249建筑鋼結構防火技術規范GB51251建筑防煙排煙系統技術標準GB51309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技術標準GB/T51410建筑防火封堵應用技術標準GB51427自動跟蹤定位射流滅火系統技術標準GB55002建筑與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規范GB55005木結構通用規范GB55006鋼結構通用規范GB55007砌體結構通用規范GB55024建筑電氣與智能化通用規范GB55032建筑與市政工程施工質量控制通用規范GB55036消防設施通用規范GB55037建筑防火通用規范DA/T45檔案館高壓細水霧滅火系統技術規范JGJ289建筑外墻外保溫防火隔離帶技術規程XF1149細水霧滅火裝置XF13懸掛式氣體滅火裝置XF498廚房設備滅火裝置XF602干粉滅火裝置XF834泡沫噴霧滅火裝置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消防施工質量constructionqualityoffireprotectioninbuildingengineer建筑工程實體滿足消防設計文件和相關標準的特性總合。建筑工程火災預防、火災報警、滅火以及發生火災時用于人員疏散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自動滅火系統、消火栓系統、防煙排煙系統以及應急廣播和應急照明、防火分隔設施、安全疏散設施等固定消防系統和設備。消防審驗技術服務機構thetechnicalserviceagencyoffireprotectionreviewand提供建設工程消防設計文件技術審查、竣工驗收消防查驗、消防驗收現場評定等服務的技術服務機構。竣工驗收消防設施專項查驗specializedinspectionoffire-fightingfacilitiesforcompletionaccep-按照法律法規、國家工程建設消防技術標準及符合規定要求的消防設計文件,對建設工程的消防3竣工驗收消防查驗fireinspectionincompletionacceptance4基本規定4.1建設單位應依法申請建設工程消防設計文件審查、消防驗收,辦理消防驗收備案并接受抽查;按照工程消防設計文件要求和合同約定,選用合格的消防產品和滿足防火性能要求的建筑材料、構配件和設備;組織竣工驗收消防查驗。4.2消防設計單位應在建設單位組織下向施工單位進行消防設計文件交底,并應有消防設計文件交底記錄。4.3施工單位應有健全的包含消防施工內容的質量管理體系、施工技術標準和施工質量檢驗制度,應實施施工全過程質量控制,并應對施工作業人員進行技術交底。4.4施工單位應編制消防專項施工方案,并經監理單位審核。4.5施工單位應按建設工程法律法規和相關標準,以及經消防設計文件審查合格或者滿足工程需要的消防設計文件組織施工,并應符合下列規定。a)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不應修改建設工程設計文件;確需修改建設工程設計文件的,應由原建設工程設計單位修改。b)經原建設工程設計單位書面同意,建設單位也可委托其他具有相應資質的建設工程設計單位修改。c)修改單位對修改的設計文件承擔相應責任。d)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發現建設工程設計文件不符合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合同約定的質量要求的,應報告建設單位,建設單位有權要求建設工程設計單位對建設工程設計文件進行補充、修改。e)建設工程設計文件內容需要作重大修改的,建設單位應報經原審批機關批準后,方可修改。4.6用于消防的建筑材料、構配件和設備,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和相關標準的規定。4.7用于消防的建筑材料、構配件、設備進場驗收應a)核查建筑材料、構配件、設備的質量證明文件,有符合要求的質量證明文件。機構動作靈活。c)核查建筑材料、構配件、設備實物應符合質量證明文件。驗應為見證取樣檢驗。復驗不合格的不準許使用。建筑材料見證取樣復試表按附錄A填寫。4.8施工單位編制的單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項工程和檢驗批的劃分方案,應符合GB55032的規定,并由監理單位審核通過后實施。施工現場情況與規范不同時,應按實際情況進行分部工程、分項工程和檢驗批劃分,由建設單位組織監理單位、施工單位共同確定。4.9建筑工程消防施工質量驗收應符合下列規定:a)所含分部工程的質量應全部驗收合格;b)質量控制資料應完整、真實;c)所含分部工程中有關安全和主要使用功能的檢驗資料應完整;4d)主要使用功能的抽查結果應符合國家強制性工程建設規范的規定;e)觀感質量應符合要求。4.10建筑附屬機電設備與結構主體的連接應采取抗震設防措施,應符合GB55002、GB50981及下列規定:a)管道和設備與建筑結構的連接,應有足夠的變形能力,以滿足相對位移的需要;b)附屬機電設備的基座或支架,及相關連接件和錨固件應具有足夠的剛度和強度;c)建筑結構中固定建筑附屬機電設備預埋件、錨固件的部位,應采取加強措施,以承受附屬機電設備傳給主體結構的地震作用。4.11建筑工程消防施工質量驗收應符合GB55032等相關標準的規定。應滿足相關標準的要求;相關標準沒有數值誤差要求的,誤差不超過5%,且不影響正常使用功能和消防安全。5總平面布局5.1.1本章適用于建筑防火間距、消防車道、消防車登高操作場地、消防救援口等室外工程消防施工質量的檢查與驗收。5.1.2室外工程的消防施工質量驗收,應符合GB55037、GB50016等相關標準的規定。5.1.3建筑的總平面布局及與相鄰建筑的間距應滿足消防救援要求。5.1.4除裙房與相鄰建筑的防火間距可按單、多層建筑確定外,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與相鄰建筑的防火間距應符合下列規定:a)與高層民用建筑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13m;b)與一、二級耐火等級單、多層民用建筑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9m;c)與三級耐火等級單、多層民用建筑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11m;d)與四級耐火等級單、多層民用建筑和木結構民用建筑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14m。5.1.5相鄰兩座通過連廊、天橋或下部建筑物等連接的建筑,防火間距應按照兩座獨立建筑確定。5.1.6室外工程綠化、景觀、管線的深化設計和施工,不應隨意改變消防車道、消防車登高操作場地、室外消火栓的消防技術要求。5.1.7消防車道、消防車登高操作場地嚴禁擅自改變用途或被占用;消防登高操作場地應設置明顯永久性標識。主控項目5.2.1相鄰建筑、建筑與構筑物之間防火間距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和相關標準的規定。5.2.2消防車道或兼作消防車道的道路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及下列規定:a)道路的凈寬度和凈空高度應滿足消防車安全、快速通行的要求;b)轉彎半徑應滿足消防車轉彎的要求;c)路面及其下面的建筑結構、管道、管溝等,應滿足承受消防車滿載時壓力的要求;d)坡度應滿足消防車滿載時正常通行的要求,且不應大于10%,兼作消防救援場地的消防車道,5坡度尚應滿足消防車停靠和消防救援作業的要求;e)消防車道與建筑外墻的水平距離應滿足消防車安全通行的要求,位于建筑消防撲救面一側兼作消防救援場地的消防車道應滿足消防救援作業的要求;f)長度大于40m的盡頭式消防車道應設置滿足消防車回轉要求的場地或道路;g)消防車道與建筑消防撲救面之間不應有妨礙消防車操作的障礙物,不應有影響消防車安全作業的架空高壓電線。5.2.3消防車登高操作場地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及下列規定:a)場地與建筑之間不應有進深大于4m的裙房及其他妨礙消防車操作的障礙物或影響消防車作業的架空高壓電線;b)場地及其下面的建筑結構、管道、管溝等應滿足承受消防車滿載時壓力的要求;c)場地的坡度應滿足消防車安全停靠和消防救援作業的要求。5.2.4消防車道不應鋪設草坪、植草磚(格)。消防車道或消防車登高操作場地的基層、路面鋪裝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和相關標準的規定。5.2.5在建筑與消防車登高操作場地相對應的范圍內,應設置直通室外的樓梯或直通樓梯間的入口。5.2.6消防車登高操作場地靠近外墻一側的邊緣距離建筑外墻不宜小于5m,且不應大于10m,場地的坡度不宜大于3%。5.2.7消防救援口、應急排煙窗、應急排煙排熱設施等的數量、位置、尺寸等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和相關標準的規定。5.2.8除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和甲類廠房可不設置消防救援口外,在建筑的外墻上應設置便于消防救援人員出入的消防救援口,并應符合下列規定:a)沿外墻的每個防火分區在對應消防救援操作面范圍內設置的消防救援口不應少于2個;b)無外窗的建筑應每層設置消防救援口,有外窗的建筑應自第三層起每層設置消防救援口;c)消防救援口的凈高度和凈寬度均不應小于1.0m,當利用門時,凈寬度不應小于0.8m;d)消防救援口應易于從室內和室外打開或破拆,采用玻璃窗時,應選用安全玻璃;e)消防救援口應設置可在室內和室外識別的永久性明顯標志。一般項目5.2.9消防車道沿途應設置標志和標線標識。65.2.10供消防車取水的天然水源和消防水池應設置消防車道,消防車道的邊緣距離取水點不宜大于6建筑與結構火封堵、消防控制室等消防施工質量的檢查與驗收。6.1.2建筑與結構消防施工質量驗收,應符合GB55037、GB50016、GB55007、GB50203等相關標準的規定。6.1.3鋼結構及其防火保護施工質量驗收,應符合GB55006、GB51249等相關標準的規定。6.1.4木結構及其防火保護施工質量驗收,應符合GB55005等相關標準的規定。6.1.5消防設計文件規定需做阻燃處理的木構件,其阻燃劑、施工工藝的選擇應符合不同構件類別的耐6.1.6防火墻上開設門、窗、洞口時,應設置不可開啟或火災時能自動關閉的甲級防火門、窗。排除或輸送有燃燒或爆炸危險物質的風管、可燃氣體或甲乙丙類液體管道嚴禁穿過防火墻。6.1.7下列場所應采用防火門、防火窗、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墻和耐火極限不低于1.00h的樓板與其他區域分隔。a)住宅建筑中的汽車庫和鍋爐房。b)除居住建筑中套內的廚房外,宿舍、公寓建筑中的公共廚房和其他建筑內的廚房。片室等。d)建筑中的兒童活動場所、老年人照料設施。e)除消防水泵房、消防控制室的防火分隔應符合規范外,其他消防設備或器材用房。6.1.8防火封堵應根據建筑工程的不同部位,按照消防設計文件、產品技術說明書和操作規程,以及產品測試合格的防火封堵組件的構造節點圖施工。防火封堵的施工質量驗收應符合GB/T51410等相關標準的規定。6.1.9應對下列部位或內容進行隱蔽工程驗收:a)鋼結構防火涂料;b)建筑預制鋼筋混凝土構件節點外露部位;d)變形縫、伸縮縫的防火處理;6.1.10膨脹型鋼結構防火涂料應復試黏結強度;非膨脹型鋼結構防火涂料應復試黏結強度和抗壓強度。6.2建筑結構耐火主控項目6.2.1建筑耐火等級或工程結構的耐火性能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和GB55037、GB50016等相關標7DB32/T5082—2025準的規定。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核查資料。6.2.2建筑主要構配件燃燒性能和耐火極限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和相關標準的規定。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核查資料。6.2.3防火涂料、防火板、氈狀防火材料等防火保護材料的質量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和相關標準的規定。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核查資料。6.2.4鋼結構節點防火保護應與被連接構件中防火保護要求最高者相同,防火保護措施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和相關標準的規定。檢查數量:同類構件數量的10%,且不少于3件。檢查方法:觀察檢查,核查資料。6.2.5鋼結構防火涂料涂層的厚度不應小于消防設計文件要求,且膨脹型防火涂料涂層厚度不應大于最大使用厚度;涂裝遍數和每遍涂裝厚度均應符合產品說明書的要求,防火涂料的類型、厚度、耐火極限等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和相關標準的規定。檢查數量:同類構件數量的10%,且不少于3件。檢查方法:測量檢查,核查資料。6.2.6膨脹型防火涂料涂層表面的裂紋寬度不應大于0.5mm,且1m長度內不應多于1條;當涂層厚度小于或等于3mm時,裂紋寬度不應大于0.1mm。非膨脹型防火涂料涂層表面的裂紋寬度不應大于1mm,且1m長度內不應多于3條。檢查數量:同類構件數量的10%,且不少于3件。檢查方法:觀察檢查,測量檢查。6.2.7鋼結構的包覆防火板應安裝牢固;固定防火板的龍骨及黏結劑應為不燃材料。檢查數量:同類構件數量的10%,且不少于3件。檢查方法:觀察檢查,核查資料。6.2.8鋼結構使用外包混凝土、金屬網抹砂漿或砌筑砌體保護時,混凝土、砂漿強度等級和厚度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和相關標準的規定。檢查數量:同類構件數量的10%,且不少于3件。檢查方法:測量檢查,核查資料。6.2.9木結構構件應滿足燃燒性能和耐火極限的要求;木結構連接的耐火極限不應小于所連接構件的耐火極限;木結構應滿足防火分隔要求;并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和相關標準的規定。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核查資料。6.2.10木結構所使用的防火、阻燃藥劑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明確的木構件耐火等級,應有質量合格證書等證明文件。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核查資料。6.2.11木構件作防火阻燃處理時,所使用的阻燃藥劑應具有有效性檢驗報告和合格證書,阻燃劑應采用加壓浸漬法施工。經浸漬阻燃處理的木構件,應提供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規定的藥物吸收干量檢驗報告。采用噴涂法施工的防火涂層厚度應均勻,見證檢驗的平均厚度不應小于該藥物說明書的規定值。8檢查數量:每檢驗批隨機抽取20處測量涂層厚度。檢驗方法:測量檢查,核查資料。6.2.12凡木構件外部需用防火石膏板等包覆時,包覆材料的防火性能應有合格證書,厚度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和相關標準的規定。檢查數量:檢驗批全數。檢驗方法:測量檢查,核查資料。6.2.13木結構建筑中的墻體、樓蓋、屋蓋空腔內現場填充的吸聲、隔熱、保溫等材料防火性能不應低于難燃性B1級,且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和相關標準的規定。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核查資料。6.2.14管道穿越木構件時,應采取防火封堵措施,防火封堵材料的耐火性能不應低于相關構件的耐火性能。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核查資料。一般項目6.2.15鋼結構防火涂料不應有誤涂、漏涂,涂層應閉合無脫層、空鼓、明顯凹陷、粉化松散和浮漿等外觀缺陷,乳突已剔除。檢查數量:同類構件數量的10%,且不少于3件。檢查方法:觀察檢查。6.2.16防火板表面應平整,無孔洞、凸出物、缺損、裂痕和泛出物。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6.2.17鋼結構混凝土保護層表面應平整,無明顯孔洞、缺損、裂痕等缺陷。檢查數量:同類構件數量的10%,且不少于3件。檢查方法:觀察檢查,測量檢查。6.2.18木結構的樓蓋、樓梯、頂棚以及墻體內最小邊長超過25mm的空腔,其貫通的豎向高度超過3m,水平長度超過20m時,均應設置防火隔斷。天花板、屋頂空間,以及未占用的閣樓空間所形成的隱蔽空間面積超過300m2,或長邊長度超過20m時,均應設防火隔斷,并應分隔成隱蔽空間。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核查資料。6.3平面布置主控項目6.3.1民用建筑內不應設置經營、存放或使用甲、乙類火災危險性物品的商店、作坊或儲藏間等。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核查資料。6.3.2建筑內使用天然氣的部位應便于通風或采取防爆泄壓措施。建筑內廚房間的防火分隔措施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核查資料。6.3.3住宅部分與非住宅部分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樓梯應分別獨立設置。為住宅服務的地下車庫應有獨立的安全出口或疏散樓梯。96.3.4商店營業廳、公共展覽廳、兒童活動場所、老年人照料設施、醫療建筑中住院病房、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等布置和分隔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和相關標準的規定。6.3.5附設在建筑內的設備用房防火、防爆措施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其疏散門應直通室外或安全出口。6.3.6消防水泵房位置、防火分隔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附設在建筑內的消防水泵房應采用防火門、防火窗、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墻和耐火極限不低于1.50h的樓板與其他部位分隔;消防水泵房的疏散門應直通室外或安全出口;消防水泵房應有防水淹措施。主控項目6.4.1建筑中的疏散出口應分散布置,房間疏散門應直接通向安全出口,不應經過其他房間。疏散出口、疏散門等洞口的預留寬度應保證門框和門扇安裝后的凈寬度、數量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和相關標準的規定。6.4.2疏散出口門、疏散走道、疏散樓梯等的凈寬度應符合下列規定:a)疏散出口門、室外疏散樓梯的凈寬度均不應小于0.80m;b)住宅建筑中直通室外地面的住宅戶門的凈寬度不應小于0.80m,當住宅建筑高度不大于18m且一邊設置欄桿時,室內疏散樓梯的凈寬度不應小于1.0m,其他住宅建筑室內疏散樓梯的凈寬度不應小于1.1m;c)疏散走道、首層疏散外門、公共建筑中的室內疏散樓梯的凈寬度均不應小于1.1m;d)凈寬度大于4.0m的疏散樓梯、室內疏散臺階或坡道,應設置扶手欄桿分隔為寬度均不大于2.0m的區段。6.4.3在疏散通道、疏散走道、疏散出口處,不應有任何影響人員疏散的物體,并應在疏散通道、疏散走疏散走道在防火分區分隔處應設置疏散門。6.4.4疏散樓梯的形式、位置、數量、凈高度及凈寬度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和相關標準的規定。6.4.5疏散樓梯間前室、消防電梯前室、合用或共用前室裝修后的凈尺寸和面積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和相關標準的規定。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測量檢查。6.4.6避難層間和避難間的位置、平面布置、凈面積、防火分隔、消防設施、防煙措施等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和GB55037、GB50016的規定。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測量檢查,核查資料。6.4.7避難走道的防火隔墻耐火極限、樓板耐火極限及避難走道的前室面積、出口數量、疏散寬度等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和GB55037、GB50016的規定。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測量檢查,核查資料。6.4.8高層建筑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上方應設置挑出寬度不小于1.0m的防護挑檐,且符應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測量檢查。6.4.9疏散出口門應能在關閉后從任何一側手動開啟。開向疏散樓梯(間)或疏散走道的門在完全開啟時,不應減少樓梯平臺或疏散走道的有效凈寬度。除住宅的戶門可不受限制外,建筑中控制人員出入的閘口和設置門禁系統的疏散出口門應具有在火災時自動釋放的功能,且人員不需使用任何工具即能輕易地從內部打開,在門內一側的顯著位置應設置明顯的標識。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核查資料,試驗檢查。6.4.10室外疏散樓梯的欄桿扶手高度不應小于1.10m,傾斜角度不應大于45°;室外疏散樓梯材料及樓梯周圍墻面上開口等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和GB55037、GB50016的規定。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測量檢查。6.5防火分區與防煙分區主控項目6.5.1防火分區及防煙分區位置、形式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防煙分區不應跨越防火分區。同一個防煙分區應采用同一種排煙方式。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核查資料。6.5.2擋煙分隔設施采用擋煙垂壁時,其燃燒性能應符合GB8624規定的A級要求。防煙分區的面積不應超過消防設計文件要求和相關標準的規定。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測量檢查,核查資料。6.5.3擋煙分隔設施、擋煙高度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和相關標準的規定。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測量檢查,核查資料。6.6防火墻主控項目6.6.1防火墻位置、墻體及防火分隔設施的燃燒性能、耐火極限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防火墻應直接設置在建筑基礎或具有相應耐火性能的框架梁等承重結構上,并應從樓地面基層隔斷至結構梁、樓板或屋面板底面。防火墻墻體應與梁、板結合緊密,無孔洞、縫隙。防火墻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3.00h。6.6.2建筑外墻上緊靠防火墻兩側或建筑內防火墻內轉角兩側墻上的門、窗、洞口水平距離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防火墻與建筑外墻、屋頂相交處,防火墻上的門、窗等開口,應采取防止火災蔓延至防火墻另一側的措施。6.6.3防火墻墻體嵌有箱體、管線時,其四周和背部應采用不燃材料處理,并應達到防火墻耐火極限要求。主控項目6.7.1防火隔墻位置、墻體及防火分隔設施的燃燒性能、耐火極限等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和相關標準的規定。防火隔墻應從樓地面基層隔斷至梁、樓板或屋面板底面基層。防火隔墻墻體應與梁、板結合6.7.2窗間墻的砌筑寬度和材料,及窗檻墻和無窗檻墻的玻璃幕墻建筑裙墻的砌筑高度和材料,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和相關標準的規定。6.7.3防火隔墻上的門、窗等開口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和相關標準的規定。防火隔墻上的門、窗等開口應采取防止火災蔓延至防火隔墻另一側的措施。6.7.4用于防火分隔的防火玻璃墻耐火性能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和相關標準的規定,且不應低于所在防火分隔部位耐火性能要求。6.7.5住宅分戶墻、住宅單元之間的墻體、防火隔墻與建筑外墻、樓板、屋頂相交處,應采取防止火災蔓延至另一側的防火封堵措施。6.7.6建筑外墻上、下層開口之間應采取防止火災沿外墻開口蔓延至建筑其他樓層內的措施。在建筑外墻上水平或豎向相鄰開口之間用于防止火災蔓延的墻體、隔板或防火挑檐等實體分隔結構,其耐火性能均不應低于該建筑外墻的耐火性能要求。住宅建筑外墻上相鄰套房開口之間的水平距離或防火措施應滿足防止火災通過相鄰開口蔓延的要求。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核查資料。6.7.7建筑幕墻應在每層樓板外沿處采取防止火災通過幕墻空腔等構造豎向蔓延的措施。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核查資料。6.8防火封堵主控項目6.8.1建筑縫隙、變形縫的防火封堵材料和構造做法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和相關標準的規定。建筑縫隙防火封堵組件的耐火性能不應低于相鄰防火分隔構件的耐火性能。變形縫內的填充材料和變形縫的構造基層應采用不燃材料。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核查資料。6.8.2防煙、排煙、供暖、通風和空氣調節系統中的管道及建筑內的其他管道,在穿越防火隔墻、樓板和防火墻處的孔隙應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穿過防火墻處的管道保溫材料,應采用不燃材料;當管道為難燃及可燃材料時,應在防火墻兩側的管道上采取防火措施。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核查資料。6.8.3除通風管道井、送風管道井、排煙管道井、必須通風的燃氣管道豎井及其他有特殊要求的豎井可不在層間的樓板處分隔外,其他豎井在每層樓板處的防火分隔措施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和相關標準的規定,且防火分隔組件的耐火性能不應低于樓板的耐火性能。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核查資料。6.8.4電氣線路和各類管道穿過防火墻、防火隔墻、豎井井壁、建筑變形縫處和樓板處的孔隙應采取防火封堵措施。防火封堵組件的耐火性能不應低于防火分隔部位的耐火性能要求。且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和相關標準的規定。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核查資料。6.8.5通風和空氣調節系統的管道、防煙與排煙系統的管道穿過防火墻、防火隔墻、樓板、建筑變形縫處,建筑內未按防火分區獨立設置的通風和空氣調節系統中的豎向風管與每層水平風管交接的水平管段處,均應采取防火封堵措施,且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和相關標準的規定。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核查資料。6.8.6防火卷簾及其防護罩的上部及兩側與樓板、梁、墻、柱之間空隙的防火封堵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和相關標準的規定。封堵部位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防火卷簾的耐火極限。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核查資料。一般項目6.8.7防火封堵組件表面應平整、光潔、無裂紋,并填塞密實,無明顯的缺口、脫落現象,并應設置防火封堵組件不脫落的措施。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核查資料。6.8.8采用阻火圈的部位,不應對阻火圈進行包裹,阻火圈應安裝牢固,應按產品使用要求進行安裝,設置遇火時不脫落的措施。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核查資料。6.9消防控制室主控項目6.9.1消防控制室的位置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消防控制室不應設置在電磁場干擾較強及其他可能影響消防控制設備正常工作的房間附近。消防控制室宜位于建筑首層或地下一層,并宜布置在靠外墻部位;疏散門應直通室外或安全出口。6.9.2消防控制室防火分隔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附設在建筑內的消防控制室應采用防火門、防火窗、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墻和耐火極限不低于1.50h的樓板與其他部位分隔。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核查資料。6.9.3消防控制室應設置防水淹、防潮、防嚙齒動物等措施,室內不應敷設或穿過與消防控制室無關的管線。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6.9.4消防控制室地面裝修材料的燃燒性能不應低于B1級,頂棚和墻面內部裝修材料的燃燒性能均應為A級。設備用房的頂棚、墻面和地面內部裝修材料的燃燒性能均應為A級。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核查資料。7屋面7.1一般規定7.1.1本章適用于包括保溫與隔熱、瓦面與板面、細部構造等消防施工質量的檢查與驗收。7.1.2屋面消防施工質量驗收應符合GB55037、GB50016、GB50207等相關標準的規定。7.1.3外露使用防水材料的燃燒性能等級不應低于B2級。7.1.4應對下列部位或內容進行隱蔽工程驗收:a)防火隔離帶;b)保溫層;d)屋面細部構造。7.2保溫與隔熱主控項目7.2.1屋面保溫材料燃燒性能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獨立建造的老年人照料設施,及與其他功能的建筑組合建造且老年人照料設施部分的總建筑面積大于500m2的老年人照料設施的屋面保溫系統均應采用燃燒性能為A級的保溫材料或制品。檢查數量:按進場批次,每批隨機抽查。檢查方法:核查資料。7.2.2當建筑的屋面和外墻外保溫系統均采用B1、B2級保溫材料時,屋面與外墻之間應采用寬度不小于500mm的不燃材料設置防火隔離帶進行分隔。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核查資料。7.3瓦面與板面主控項目7.3.1木質望板、檁條、順水條、掛瓦條等構件應做防火處理,并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核查資料。7.3.2可熔性采光帶、可熔性采光窗的產品性能、安裝位置和面積等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和相關標準的規定。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核查資料。7.4屋面細部構造主控項目7.4.1屋面細部構造中的保溫材料燃燒性能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和相關標準的規定。檢查數量:按進場批次抽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核查資料。7.4.2屋面與防火墻交界處屋面防火構造、防火封堵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核查資料。7.4.3屋面與防火墻交界處的兩側窗、洞口、玻璃采光頂及可熔性采光帶、可熔性采光窗等位置、尺寸、構造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測量檢查。8建筑裝飾裝修8.1一般規定8.1.1本章適用于包括外墻保溫、外墻裝飾、室內裝修、防火門、防火窗、防火卷簾及其功能調試等消防施工質量的檢查與驗收。8.1.2建筑裝飾裝修消防施工質量驗收應符合GB55037、GB50016、GB50354、GB50210、GB50877等相關標準的規定。8.1.3建筑裝飾裝修所用材料應為合格產品,進場時核查其燃燒性能、耐火極限或防火性能的檢驗報告、產品合格證等,并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和相關標準的規定。8.1.4建筑裝飾裝修不應擅自減少、改動、拆除、遮擋消防設施或器材及其標識、疏散指示標志、疏散出口、疏散走道或疏散通道,不應擅自改變防火分區或防火分隔、防煙分區及其分隔,不應影響消防設施或器材的使用功能和正常操作。8.1.5常開防火門、防火卷簾的調試應在室內裝飾裝修及其關聯的分部分項工程施工結束后進行。8.1.6建筑的外部裝修和戶外廣告牌的設置,應滿足防止火災通過建筑外立面蔓延的要求,不應妨礙建筑的消防救援或火災時建筑的排煙與排熱,不應遮擋或減小消防救援口。8.1.7應對下列部位或內容進行隱蔽工程驗收:a)無主體結構實體墻部位的幕墻與結構的樓板、隔墻、周邊防火分隔構件間的防火封堵;b)有滿足耐火極限要求的主體結構實體墻部位的幕墻與實體墻面洞口邊緣間的縫隙及與實體墻周邊的縫隙位置;c)吊頂木龍骨的防火處理;d)墻面木龍骨、木基層的防火處理;e)窗簾盒木基層的防火處理。主控項目8.2.1建筑保溫材料燃燒性能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和GB55037、GB50016規定。建筑的外保溫系統不應采用燃燒性能低于B2級的保溫材料或制品。人員密集場所、設置人員密集場所的建筑或場所,其外墻外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應為A級。8.2.2建筑的外圍護結構采用保溫材料與兩側不燃性結構構成無空腔復合保溫結構體時,該復合保溫結構體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所在外圍護結構的耐火性能要求;當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為B1級或B2級時,保溫材料兩側不燃性結構的厚度均不應小于50mm。8.2.3建筑外墻外保溫系統防止火災通過保溫系統在建筑立面或屋面蔓延的措施或構造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和相關標準的規定;建筑外墻外保溫系統與基層墻體、裝飾層之間空腔,在每層樓板處應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8.2.4住宅建筑采用與基層墻體、裝飾層之間無空腔的外墻外保溫系統時,保溫材料或制品的燃燒性能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且應符合下列規定:a)建筑高度大于100m時,應為A級;b)建筑高度大于27m、不大于100m時,不應低于B1級。8.2.5內保溫系統中保溫材料或制品的燃燒性能應為A級的場所或部位主要有:a)人員密集場所;c)疏散樓梯間及其前室;e)消防電梯前室或合用前室。主控項目8.3.1幕墻面板材料、填充材料、保溫隔熱材料的燃燒性能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核查資料。8.3.2幕墻防火封堵填充材料燃燒性能、厚度、構造等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和相關標準的規定。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核查資料。8.3.3建筑幕墻在每層樓板外沿處采取防止火災通過幕墻空腔等構造豎向蔓延的措施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和相關標準的規定。幕墻防火封堵構造的縫隙應填充防火封堵材料;用防火密封膠填充時,膠縫應密實、連續,填縫間隙應符合相關標準的規定。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核查資料。8.3.4建筑幕墻防火挑檐、隔板,由防火玻璃、防火密封膠構成的防火玻璃裙墻或防火玻璃墻,防火墻水平或內轉角兩側的防火玻璃墻等防火構件,其位置和構造形式、耐火極限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耐火極限還應符合相關標準的規定。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核查資料。8.3.5同一塊幕墻玻璃板塊不應跨越建筑物上、下或左、右相鄰防火分區。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8.3.6當幕墻面板與主體結構的間隙超過30cm時,應在消防救援口設置可供消防救援人員通行的走道板等支撐結構。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測量檢查,核查資料。8.3.7幕墻與各層樓板、防火分隔墻、窗間墻或窗檻墻、實體墻面洞口邊緣的間隙處應進行防火封堵。幕墻防火封堵構造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幕墻防火封堵構造應形成完整的結構體系。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核查資料。8.3.8幕墻的窗檻墻、裙墻的高度及窗間墻的寬度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測量檢查,核查資料。8.3.9消防排煙用幕墻窗、百葉的位置、數量、開啟角度、有效開啟面積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測量檢查。一般項目8.3.10建筑消防登高立面采用應急擊碎玻璃時,與其位置對應的建筑物直通室外出入口上方設置的防護挑檐,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和相關標準的規定。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8.3.11幕墻防火封堵構造采用的防火板材表面應平整,不應有裂痕、缺損和泛出物,防火板材接縫應嚴密,接縫邊緣要整齊。防火板應采用固定于主體結構上的獨立支撐結構。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8.4室內裝修主控項目8.4.1避難走道、避難層、避難間、疏散樓梯間及其前室、消防電梯前室或合用前室等部位的頂棚、墻面和地面內部裝修材料的燃燒性能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且均應為A級。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核查資料。8.4.2消防水泵房、機械加壓送風機房、排煙機房、固定滅火系統鋼瓶間等消防設備間,配電室、發電機房,通風和空氣調節機房,鍋爐房等設備用房的頂棚、墻面和地面內部裝修材料的燃燒性能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且均應為A級。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核查資料。8.4.3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內部裝修材料的燃燒性能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且頂棚裝修材料的燃燒性能應為A級,其他部位裝修材料的燃燒性能均不應低于B1級。設置在地下或半地下的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墻面裝修材料的燃燒性能應為A級。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核查資料。8.4.4吊頂、輕質隔墻、裱糊與軟包、櫥柜、窗簾盒和窗臺板、門窗套制作與安裝材料、現場用阻燃劑、防火涂料等其燃燒性能、耐火極限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和相關標準的規定。檢查數量:按進場批次抽查。檢查方法:核查資料。8.4.5吊頂、輕質隔墻、裱糊與軟包經現場阻燃處理后的木質材料和表面進行加工后的B1級木質材料等其燃燒性能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和相關標準的規定。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核查資料。8.4.6樓地面工程的鋪地材料燃燒性能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和相關標準的規定。檢查數量:按進場批次抽查。檢查方法:核查資料。8.4.7樓地面工程的保溫材料燃燒性能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和相關標準的規定。檢查數量:按進場批次抽查。檢查方法:核查資料。8.4.8護欄和扶手制作與安裝所使用木材、塑料等燃燒性能等級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檢查數量:按進場批次抽查。檢查方法:核查資料。8.4.9建筑裝飾細部經現場阻燃處理后的木質材料燃燒性能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和相關標準的規定。檢查數量:櫥柜、窗簾盒、窗臺板、門窗套和室內花飾每個檢驗批應至少抽查3間或處,不足3間或處時應全數檢查。護欄、扶手應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核查資料。8.4.10建筑內部變形縫兩側基層的表面裝修應采用不低于B1級的裝修材料。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核查資料。8.4.11裝飾裝修不應遮擋或覆蓋消火栓箱門、手動報警按鈕、噴頭、火災探測器、安全疏散指示標志和安全出口標志等。主控項目8.5.1防火門位置、規格、型規定。8.5.2防火門應具有自動關閉的功能,在關閉后應具有的性能。宿舍的居室、老年人照料設施的老年人居室、旅館建筑的客房開向公共內走廊或封閉式外走廊的疏散門,應在關閉后具有煙密閉的性能。宿舍的居室、旅館建筑的客房的疏散門,應具有自動關閉的功能。8.5.3防火門的安裝質量應符合下列規定。a)防火門應向疏散方向開啟,在關閉后應從任何一側能手動開啟。b)鋼質防火門門框與墻體應采用預埋鋼件或膨脹螺栓等連接牢固;鋼質防火門門框內應充填水泥砂漿。c)常閉防火門應安裝閉門器,雙扇和多扇防火門應安裝順序器,常閉防火門應在其明顯位置設置“保持防火門關閉”等提示標識。d)常開防火門應安裝火災時能自動關閉門扇的控制、信號反饋裝置和現場手動控制裝置,且應符合產品說明書要求。e)防火門電動控制裝置的安裝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和產品說明書要求。8.5.4防火門門框與門扇、門扇與門扇縫隙處嵌裝的防火密封件應固定牢固、完好。8.5.5在變形縫附近安裝的防火門,應安裝在樓層數較多側,且門扇開啟后不應跨越變形縫。8.5.6防火門門扇與門框的配合活動間隙應符合下列要求:a)門扇與上框的配合活動間隙不應大于3mm;b)雙扇、多扇門的門扇之間縫隙不應大于3mm;c)門扇與下框或地面的活動間隙不應大于9mm;e)門扇與門框的搭接尺寸不應小于12mm。8.5.7有消防疏散要求的防火門安裝完成后凈寬度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和相關標準的規定。DB32/T5082—2025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測量檢查。一般項目8.5.8防火門應在明顯部位設置永久性標牌,標明產品名稱、規格、型號、耐火性能及商標、生產單位(制造商)名稱和廠址、出廠日期及產品生產批號、執行標準等。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8.5.9防火門安裝完成后,其門扇應啟閉靈活,并應無反彈、翹角、卡阻和關閉不嚴現象。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試驗檢查。8.6防火窗主控項目8.6.1防火窗位置、規格、型號及耐火性能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設置在防火墻和要求耐火極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墻上的窗應為甲級防火窗。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核查資料。8.6.2下列部位的窗的耐火性能不應低于乙級防火窗的要求:a)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中房間開向走道的窗;b)設置在避難間或避難層中避難區對應外墻上的窗;c)其他要求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墻上的窗。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核查資料。8.6.3防火窗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a)有密封要求的防火窗,其窗框密封槽內鑲嵌的防火密封件應固定牢固、完好;b)鋼質防火窗窗框內應充填水泥砂漿;c)活動式防火窗應具有自動關閉功能,在關閉后應具有煙密閉性能。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試驗檢查。8.6.4活動式防火窗窗扇啟閉控制裝置的安裝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和產品說明書要求,位置應標識明顯;并應設置火災時能控制窗扇自動關閉的溫控釋放裝置;溫控釋放裝置的安裝應符合產品說明書要求。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試驗檢查,核查資料。8.6.5鋼質防火窗窗框與墻體應采用預埋鋼件或膨脹螺栓等連接牢固。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一般項目8.6.6防火窗應在明顯部位設置永久性標牌,標明產品名稱、型號、規格、生產單位(制造商)名稱和廠址、產品生產日期或生產編號、出廠日期、執行標準等。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8.7防火卷簾主控項目8.7.1防火卷簾的位置、規格、型號、耐火性能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防火卷簾及其配套感煙和感溫火災探測器等應提供合格的質量證明文件。防火卷簾耐火性能不應低于防火分隔部位的耐火性能要求。在同一防火分隔區域的界限處采用多樘防火卷簾分隔時,應具有同步降落封閉開口的功能。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8.7.2防火卷簾簾板、簾面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a)鋼質防火卷簾相鄰簾板串接后應轉動靈活,擺動90°不應脫落;b)鋼質防火卷簾的簾板不應有孔洞或縫隙;c)無機纖維復合防火卷簾簾面兩端應安裝防風鉤;d)防火卷簾簾板或簾面嵌入導軌的深度應符合產品說明書和標準要求。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試驗檢查。8.7.3防火卷簾導軌應安裝在建筑結構上,并應采用預埋螺栓、焊接或膨脹螺栓連接牢固。導軌、門楣安裝應牢固,固定點間距應為600mm~1000mm。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測量檢查。8.7.4防火卷簾傳動裝置卷軸與支架板應安裝在混凝土結構或預埋鋼件上。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8.7.5防火卷簾溫控釋放裝置位置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和產品說明書要求。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核查資料。8.7.6卷門機應設有手動拉鏈和手動速放裝置,其安裝位置應便于操作,并應有明顯標志。手動拉鏈和手動速放裝置不應加鎖,且應采用不燃或難燃材料制作。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核查資料。8.7.7防火卷簾控制器和手動按鈕盒應安裝在便于識別位置,且應標識上升、下降、停止等功能。防火卷簾控制器金屬件應連接至接地體,并應設置明顯的接地標志,連接地線的螺釘不應作其他緊固用。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8.7.8防火卷簾、防護罩等與樓板、梁和墻、柱之間空隙,應采用防火封堵材料等封堵,封堵部位耐火極限不應低于防火卷簾耐火極限。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核查資料。8.7.9疏散通道上的防火卷簾兩側均應安裝手動控制裝置。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8.7.10防火卷簾下降完畢后,簾板邊緣與地面的活動間隙不應大于9mm。檢查數量:全數檢查。一般項目8.7.11防火卷簾及配套卷門機、控制器、手動按鈕盒、溫控釋放裝置,均應在其明顯部位設置永久性標8.7.12防火卷簾鋼質簾面及卷門機、控制器等金屬零部件表面不應有裂紋、壓坑及明顯的凹凸、錘痕、毛刺等缺陷。及色差等缺陷。主控項目8.8.1防火門功能測試應符合下列要求。a)常閉防火門,從門的任意一側手動開啟,應能自動關閉。當裝有信號反饋裝置時,開、關狀態信號應能反饋到消防控制室。b)常開防火門,其任意一側的火災探測器報警后,應能自動關閉,并應能將關閉信號反饋至消防控制室。c)常開防火門,接到消防控制室手動發出的關閉指令后,應能自動關閉,并應能將關閉信號反饋至消防控制室。d)常開防火門,接到現場手動發出的關閉指令后,應能自動關閉,并應能將關閉信號反饋至消防控制室。8.8.2防火窗功能測試應符合下列要求。a)活動式防火窗,現場手動啟動防火窗窗扇啟閉控制裝置時,活動窗扇應靈活開啟,并應能完全關閉,同時應無啟閉卡阻現象。b)活動式防火窗,其任意一側的火災探測器報警后,應能自動關閉,并應能將關閉信號反饋至消防控制室。c)活動式防火窗,接到消防控制室發出的關閉指令后,應能自動關閉,并應能將關閉信號反饋至消防控制室。d)安裝在活動式防火窗上的溫控釋放裝置動作后,活動式防火窗應能在60s內自動關閉。檢查數量:同一工程同類溫控釋放裝置抽檢1個~2個。主控項目8.9.1防火卷簾控制器應進行通電功能、備用電源、火災報警功能、故障報警功能、手動控制功能和自重下降功能等調試,并應符合下列要求。a)通電功能調試時,應將防火卷簾控制器分別與消防控制室的火災報警控制器或消防聯動控制設備、相關的火災探測器、卷門機等連接并通電,防火卷簾控制器應處于正常工作狀態。b)備用電源調試時,設有備用電源的防火卷簾,其控制器應有主、備電源轉換功能。主、備電源的工作狀態應有指示,主、備電源的轉換不應使防火卷簾控制器發生誤動作。備用電源的電池容量應保證防火卷簾控制器在備用電源供電條件下能正常可靠工作1h,并應提供控制器控制卷門機速放控制裝置完成卷簾自重垂降,控制卷簾降至下限位所需的電源。c)火災報警功能調試時,防火卷簾控制器應直接或間接地接收來自火災探測器組發出的火災報警d)故障報警功能調試時,防火卷簾控制器的電源缺相或相序有誤,以及防火卷簾控制器與火災探測器之間的連接線斷線或發生故障,防火卷簾控制器均應發出故障報警信號。e)手動控制功能調試時,手動操作防火卷簾控制器上按鈕和手動按鈕盒上按鈕,可控制防火卷簾f)自重下降功能調試時,應將卷門機電源設置于故障狀態,防火卷簾應在防火卷簾控制器的控制8.9.2防火卷簾控制器應進行自動控制功能調試。自動控制功能調試時,當防火卷簾控制器接收到火災報警信號后,應能輸出控制防火卷簾完成相應動作信號,并應符合下列要求:a)控制分隔防火分區的防火卷簾由上限位自動關閉至全閉;b)防火卷簾控制器接到感煙火災探測器報警信號后,控制防火卷簾自動關閉至中位處停止,接到感溫火災探測器的報警信號后,繼續關閉至全閉;c)防火卷簾半降、全降的動作狀態信號應能反饋到消防控制室。8.9.3防火卷簾用卷門機的調試應符合下列規定。a)卷門機手動操作裝置應靈活、可靠,安裝位置應便于操作。使用手動操作裝置操作防火卷簾啟、閉運行時,不應出現滑行撞擊現象。b)卷門機應具有電動啟閉和依靠防火卷簾自重恒速下降手動速放功能。啟動防火卷簾自重下降臂力不應大于70N。8.9.4防火卷簾運行功能的調試應符合下列規定。a)防火卷簾裝配完成后,簾面在導軌內運行應平穩,不應有脫軌和明顯傾斜現象。雙簾面卷簾的兩個簾面應同時升降,兩個簾面之間的高度差不應大于50mm。b)防火卷簾電動啟、閉的運行速度應為2m/min~7.5m/min,其自重下降速度不應大于9.5m/min。c)防火卷簾啟、閉運行的平均噪聲不應大于85dB。d)安裝在防火卷簾上的溫控釋放裝置動作后,防火卷簾應自動下降至全閉。檢查數量:同一工程同類溫控釋放裝置抽檢1個~2個。9消防給水與消火栓系統9.1.1本章適用于包括供水水源、消防水池與消防水箱、消防水泵房與消防水泵、室外消火栓系統、室內消火栓系統、管道及配件、固定消防穩壓設備、系統試壓和沖洗、功能測試等施工質量的檢查與驗收。9.1.2消防給水與消火栓系統施工質量驗收應符合GB55036、GB50242、GB50974、等相關標準的規定。9.1.3消防給水系統減壓閥應在供水管網試壓、沖洗合格后安裝。9.1.4消防給水設備應獨立設置永久性標志牌,標志牌面積不應小于500cm2;標志牌應注明基本性能參數。9.1.5寒冷冬季結冰地區的消防水池、水塔和高位消防水池等應采取防凍措施。9.1.6在建筑室內、外供人員操作或使用的消防設施,均應有區別于環境的明顯標識。9.1.7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抗震支吊架的設置應符合GB55002、GB50981等相關標準的規定。9.1.8建筑內的高位水箱應與所在的結構構件可靠連接,滿足抗震設防要求。消防給水和噴水管徑大于或等于DN65的水平管道,當采用支吊架或托架固定時,抗震支吊架設置應符合GB50981的規定。9.1.9應對下列部位或內容進行隱蔽工程驗收:a)埋地的消防水管;b)埋地或隱蔽的消火栓;c)消防水池、消防水箱充水前的內部部件。主控項目9.2.1天然水源和消防水池的最低水位應滿足消防車可靠吸水的要求。9.2.2當室外消防水源為天然水源時,應有防止冰凌、漂浮物、懸浮物等堵塞消防水泵的措施。9.2.3供消防車取水的天然水源和消防水池應設置消防車道。9.2.4室外消防水源應設置明顯的位置指示和永久標識。DB32/T5082—20259.3消防水池與消防水箱主控項目9.3.1消防水池進水管管徑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和相關標準的規定,且進水管管徑不應小于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測量檢查,核查資料。9.3.2消防水池和消防水箱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a)消防水池和消防水箱的水位、出水量、有效容積、安裝位置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b)消防水池和消防水箱出水管或水泵吸水管應滿足最低有效水位出水不摻氣的要求。c)鋼筋混凝土制作的消防水池和消防水箱進、出水等管道應加設防水套管,對有振動的管道應加設柔性接頭。d)消防水池、消防水箱溢流管、泄水管不應與生產或生活用水的排水系統直接相連,應采取間接排水方式。e)消防水池的水位應能就地和在消防控制室顯示,消防水池應設置高低水位報警裝置。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核查資料。9.3.3屋頂露天高位消防水箱的入孔和進出水管閥門等應設置防止被隨意關閉的保護措施。高位消防水箱最低有效水位應能防止出水管進氣。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9.3.4高位消防水箱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且滿足下列規定:a)設有人孔的水箱頂面與其上面建筑物板底凈空不應小于0.8m;b)進水管管徑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且不應小于DN32;進水管應在溢流水位以上接入,進水管口最低點高出溢流邊緣的高度最小不應小于100mm,最大不應大于150mm;c)出水管管徑不應小于DN100;出水管應位于高位消防水箱最低水位以下,并應有防止消防用水進入高位消防水箱的止回閥;d)溢流管直徑不應小于進水管直徑的2倍,且不應小于DN100,溢流管的喇叭口直徑不應小于溢流管直徑的1.5倍~2.5倍。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測量檢查。一般項目9.3.5消防水池取水口、取水井應設置明顯固定標志。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9.3.6高位消防水箱、消防水池的進水管、出水管上應安裝帶指示啟閉裝置的閥門。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9.3.7高位消防水箱、消防水池應設置通氣管;消防水池通氣管、呼吸管和溢流水管等應采取防止蟲鼠等進入消防水池的措施。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9.3.8高位消防水箱的水位應能就地和在消防控制室顯示,并應設置高、低水位報警裝置。主控項目9.4.1消防水泵的規格、型號和性能參數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停泵應由人工控制,不應自動停泵。9.4.2消防水泵應采取自灌式吸水。從市政給水管網直接吸水的消防水泵,在其出水管上應安裝空氣隔斷的倒流防止器。9.4.3消防水泵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b)消防水泵吸水管上的控制閥直徑不應小于消防水泵吸水口直徑,且不應安裝沒有可靠鎖定裝置的控制閥,控制閥應為溝槽式或法蘭式連接閥門。c)當消防水泵和消防水池位于獨立的兩個基礎上且相互為剛性連接時,吸水管上應加設柔性連d)吸水管水平管段變徑連接時,應用偏心異徑管件且應管頂平接。e)消防水泵出水管上應安裝消聲止回閥、控制閥,系統總出水管上應安裝壓力開關。f)消防水泵的隔振裝置、進出水管柔性接頭的安裝應符合產品安裝使用說明書、消防設計文件要求和相關標準的規定。9.4.4離心式消防水泵吸水管、出水管和閥門等安裝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及下列規定。a)消防水泵吸水口的淹沒深度應滿足消防水泵在最低水位運行安全的要求,吸水管喇叭口在消防水池最低有效水位下的淹沒深度不應小于600mm,當采用旋流防止器時,淹沒深度不應小于b)消防水泵的吸水管上應安裝明桿閘閥或帶自鎖裝置的蝶閥,當安裝暗桿閥門時應設有開啟刻度和標志。c)消防水泵的出水管上應安裝消聲止回閥、明桿閘閥,當安裝蝶閥時應帶有自鎖裝置。d)消防水泵吸水管穿越消防水池時,應使用柔性套管;采用剛性防水套管時應在水泵吸水管上安裝柔性接頭,且管徑不應大于DN150。9.4.5消防水泵吸水管過濾器的過水面積應大于管道過水面積的4倍。9.4.6消防水泵控制柜在平時應使消防水泵處于自動啟泵狀態。消防水泵控制柜應設置機械應急啟泵功能,且機械應急啟動時,消防水泵應在接受火警后5min內進入正常運行狀態。消防水泵控制柜設置9.4.7消防水泵控制柜應安裝牢固,且不應設置在水管的正下方。一般項目9.4.8消防水泵吸水管和出水管上應安裝壓力表,且應符合下列規定:a)消防水泵出水管壓力表最大量程不應低于消防設計文件工作壓力的2倍,且不應低于1.60MPa;b)消防水泵吸水管壓力表最大量程應根據消防設計文件確定,但不應低于0.70MPa;c)壓力表直徑不應小于100mm,應采用直徑不小于6mm管道與消防水泵進、出口管相接,并應d)安裝壓力表時應加裝緩沖裝置,壓力表和緩沖裝置之間應安裝旋塞。9.5室外消火栓系統主控項目9.5.1室外消火栓和消防水泵接合器的安裝位置、規格、型號、間距、數量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和相關標準的規定。室外消火栓與建(構)筑物外墻、外邊緣和道路路沿的距離,應滿足消防車在消防救援時安全、方便取水和供水的要求。當室外消火栓安裝部位在發生火災時可能存在墜落物危險時,其上方應設有防墜物打擊的措施。9.5.2室外消火栓系統應進行水壓試驗。9.5.3室外地下式消火栓頂部進水口或頂部出水口應正對井口。頂部進水口或頂部出水口與消防井蓋底面的距離不應大于0.4m;應設置永久性固定標志。9.5.4室外消防水泵接合器和室外消火栓為墻壁式時,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消防設計文件未要求時,進、出水栓口的中心安裝高度距地面應為1.10m,與墻面上的門、窗、孔、洞的凈距離不應小于2m,其上方應設有防墜落物打擊的措施。9.5.5當室外消火栓系統的室外消防給水引入管安裝倒流防止器時,應在該倒流防止器前增設1個室外消火栓。9.5.6消防水泵接合器的安裝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及下列規定。a)安全閥和止回閥安裝位置應正確,止回閥安裝方向應使消防用水能從消防水泵接合器進入系統;整體式消防水泵接合器的安裝,應符合產品安裝說明書。b)消防水泵接合器永久性固定標志應能識別其所對應的消防給水系統或滅火系統,當有分區時應有明顯的分區標識。c)地下消防水泵接合器應采用鑄有“消防水泵接合器”標志的鑄鐵井蓋;地下消防水泵接合器進水口與井蓋底面的距離應不大于0.4m,且不應小于井蓋的半徑。d)消火栓水泵接合器與消防通道之間不應有妨礙消防車加壓供水的障礙物。一般項目9.5.7消火栓和消防水泵接合器的位置標志應明顯。室外消火栓安裝在易碰撞的地點應有防撞設施。室外消火栓應布置在消防車易于接近的人行道和綠地等地點,且不應妨礙交通,消火栓距路邊不應大于9.5.8地下消防水泵接合器井應有防水和排水措施。當地下式室外消火栓的取水口在冰凍線以上時,應采取保溫措施。主控項目9.6.2室內消火栓系統安裝完成后應取屋頂層或水箱間內試驗消火栓和首層取二處消火栓做試射試驗,并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和相關標準的規定。一般項目9.6.3室內消火栓、消防軟管卷盤及輕便水龍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a)同一建筑物內消火栓、消防軟管卷盤和輕便水龍應為統一規格的栓口、消防水槍、水帶及配件;b)試驗用消火栓栓口處應安裝壓力表;c)消火栓內減壓裝置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安裝時應有防止砂石等雜物進入栓口的措施;d)當室內消火栓隱蔽安裝時,應便于開啟使用;e)消火栓栓口應朝外,并不應安裝在門軸側;f)消火栓栓口中心距地面應為1.1m,特殊地點的高度可特殊對待,允許偏差±20mm;g)應設置明顯的永久性固定標志;當室內消火栓隱蔽安裝時,應有明顯的標志,并應便于開啟使用。檢查數量:抽查30%,且不少于10個。9.6.4消火栓箱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b)暗裝的消火栓箱不應破壞隔墻的耐火性能;c)消火栓箱門的開啟角度應符合相關規定;d)雙向開門消火栓箱的耐火極限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當消防設計文件沒有要求時,應至少滿足1h耐火極限的要求;e)消火栓箱門正面應以直觀、醒目勻整的字體標注中文“消火栓”和英文“FIREHYDRANT”字樣,文字應采用發光材料。中文字體高度不應小于100mm,寬度不應小于80mm。檢查數量:抽查30%,且不少于10個。9.6.5安裝消火栓水龍帶,水龍帶與消防水槍和快速接頭綁扎好后,應根據箱內構造將水龍帶放在箱內檢查數量:抽查30%,且不少于10個。主控項目9.7.1消火栓系統管道連接方式應符合消防設計文件要求和GB55036等相關標準的規定。檢查數量:抽查30%,且不少于10處。9.7.2埋地管道連接方式和基礎支墩應符合下列要求:a)鋼絲網骨架塑料復合管應電熔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葡萄酒旅游與產區特色考核試卷
- 外貿英文口語第8章課件
- 吉林省長春市汽車經濟開發區2025年數學四年級第二學期期末預測試題含解析
- 天津市河西區實驗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第一次模擬(期末)考試化學試題試卷含解析
- 婁底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中外文化交流史》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運城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專業英語(電控)》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蘇州城市學院《檢測技術及控制工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烏蘭察布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大學寫作》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蒙陰一中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適應性考試物理試題(文理)試題含解析
- 閩南師范大學《流行合唱與指揮藝術(2)》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美容美發股東合同和合伙協議
- 2025-2030中國黑小麥行業深度分析及發展趨勢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 2024年畢節市七星關區招聘城市社區工作者真題
- 2025年上半年安徽省鹽業投資控股集團限公司選聘管理人員9人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回訪崗管理制度
- 酒類合伙開店協議書
- 石材干掛工程施工方案
- 【初中 語文】第15課《青春之光》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
- 安徽省蚌埠市2025屆高三第二次教學質量檢查考試地理試題(含答案)
- 住建局條文解讀新規JGJT46-2024《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標準》
- 路邊坡支護加固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