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常用法律法規知識講座課件(村干部培訓)_第1頁
農村常用法律法規知識講座課件(村干部培訓)_第2頁
農村常用法律法規知識講座課件(村干部培訓)_第3頁
農村常用法律法規知識講座課件(村干部培訓)_第4頁
農村常用法律法規知識講座課件(村干部培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市委黨校政法教研部鄭老師農村常用法律法規知識講座第1頁,共40頁。一、農村土地法律制度(一)農村土地承包法1、規定:“農村土地承包采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家庭承包方式,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農村土地,可以采取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承包?!?、農村土地承包期限:耕地為30年,草地30至50年,林地為30至70年。3、土地承包的原則:一是按規定統一組織承包時,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依法平等地行使承包土地的權利,也可以自愿放棄承包土地的權利;二是民主協商,公平合理;三是承包方案應經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村民會議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四是承包程序合法。第2頁,共40頁。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保護例:大學畢業后,戶口遷移到工作單位,農村老家的土地承包權該不該保留?例:全家遷到了別的城鎮并轉為非農戶,原來所在村的土地承包還能不能保留?第3頁,共40頁?!吨腥A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六條:承包期內,發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承包期內,承包方全家遷入小城鎮落戶的,應當按照承包方的意愿,保留其土地承包經營權或者允許其依法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承包期內,承包方全家遷入設區的市,轉為非農業戶口的,應當將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發包方。承包方不交回的,發包方可以收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第二十七條承包期內,發包方不得調整承包地。第4頁,共40頁。(一)承包期內發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承包期內發包方不收回承包地是一項基本原則承包方進鎮落戶的,有權按照自己的意愿保留承包經營權或依法進行流轉承包期內承包方遷入社區的市并轉為非農業戶口的,應當交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需要說明的是,承包方應當交回的承包地僅指耕地和草地,并不包括林地第5頁,共40頁。(二)承包期內發包方不得調整承包地

承包期內發包方原則上不得調整承包地特殊情況下的個別調整必須依法進行:一是只有出現自然災害等特殊情況二是只限于個別農戶之間三是只限于耕地和草地四是必須嚴格遵循法律規定的程序承包合同約定不調整的不得調整

第6頁,共40頁。保護婦女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例:女兒出嫁后,在婆家村沒有分到地,她原來的地村委會有權收回嗎?例:婦女離婚了,她能要回原來在夫家分的承包地嗎?第7頁,共40頁。婦女結婚:嫁入方所在地應當按照規定優先解決婦女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問題,在沒有解決之前,出嫁女家所在地的發包方不得強行收回其承包地。第8頁,共40頁。婦女離婚或喪偶:(1)農村婦女結婚或者離婚后,戶籍遷往其他鄉村的,其責任田、口糧田和宅基地應當由其落戶的所在地解決;(2)如仍在原籍,原戶籍所在地不得撤回她的責任田、宅基地;(3)不論是喪偶婦女,還是離婚后的婦女,都有選擇居住地的自由,只要戶口還在原籍,就不能剝奪她的責任田、口糧田和宅基地。第9頁,共40頁。承包收益和承包權的繼承例:土地承包人去世后,農村戶口家屬可以繼承他的承包權嗎?村委會有權收回土地嗎?

承包人過世的,應判斷他所在的承包合同內其他人員是否在世,如果都不在世了,屬于全戶消亡,發包方有權收回承包地。如果承包合同內還有其他成員,那么這份合同依然有效,發包方不能收回承包地。(如果該家屬和土地承包人是同一戶口的,則不發生繼承,可以繼續承包;如果不是同一戶口,則不能繼承承包地,只能繼承承包收益,村委會有權收回土地)第10頁,共40頁。承包收益和承包權的繼承

耕地的承包經營權原則上不能繼承承包人應得的收益可以依法繼承林地的承包人死亡后,其繼承人可以繼續承包第11頁,共40頁。(二)關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問題概念: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就是農民可以將自己承包的村集體土地部分或全部以轉包、出租、互換、轉讓、入股等方式轉移給第三方經營,原承包方或第三方向村集體履行原承包合同的行為。第12頁,共40頁。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形式轉包出租互換轉讓入股

第13頁,共40頁。土地承包經營權轉包和出租

承包方可以在一定期限內將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經營權轉包或出租給第三方,承包方和發包方的承包關系不變。

第14頁,共40頁。轉包與出租的區別轉包:承包方在一定期限內將部分或者全部土地承包經營權讓與本集體經濟組織的其他成員。出租:承包方在一定期限內將部分或者全部土地承包經營權讓與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第三人。

1、一些地方將受讓方是不是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看成是出租與轉包的基本區別。

2、出租更接近市場資源配置的方式,租金一般高于轉包費。

3、從流轉期限看,轉包的期限比較短,出租的期限有長有短。承包方將土地交由他人代耕不超過一年的,可以不簽訂書面合同。第15頁,共40頁。土地承包經營權互換承包方之間為方便耕種或者各自需要,可以對屬于同一集體經濟組織的土地的土地承包經營權進行互換。注意:1、互換必須堅持雙方自愿,協商一致,集體經濟組織可以建議或協調但不能強迫。2、互換限于同一集體經濟組織的承包地,即雙方當事人都是本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戶。3、承包經營權互換后,當事人要求登記的,可以向縣級人民政府申請登記。第16頁,共40頁。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讓承包方有穩定的非農職業或者有穩定的收入來源的,經發包方同意,可以將全部或部分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給其他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農戶,由該農戶同發包方確立新的承包關系,原承包方與發包方在改土地上的承包關系即行終止。第17頁,共40頁。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的條件一是承包方必須有穩定的非農職業或者穩定的收入來源;二是必須經發包方同意;三是受讓方應當是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農戶。第18頁,共40頁。轉讓與轉包、出租的區別:(1)轉讓時承包戶須有穩定的非農職業和穩定的收入來源,而轉包和出租沒有此限制;(2)轉讓必須事先提出申請并經發包方同意,而轉包和出租只須到發包方備案;(3)轉讓后新的承包方應當與發包方建立新的承包關系,原承包方與發包方的承包關系終止,而轉包和出租繼續保持原承包關系。第19頁,共40頁。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入股承包方之間為發展農業經濟,可以自愿聯合將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從事農業合作生產。入股的基本特征:1、入股的主體只限于農戶,是農戶之間的自愿聯合。2、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的目的是發展農業生產,而不是從事其他工商業經營活動。3、入股的方式是從事合作生產,不是其他企業組織。第20頁,共40頁。第21頁,共40頁。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原則

一是依法、自愿、有償二是不得改變土地所有權和農用地用途三是流轉期限應當限制在承包期以內四是受讓方必須有農業經營能力五是同等條件下本集體經濟組織享有優先承包權第22頁,共40頁。(三)關于農村土地征收和征用的相關問題土地征收與征用的區別:征收的法律后果是土地所有權的改變,土地所有權由農民集體所有變為國家所有;征用的法律后果只是使用權的改變,土地所有權仍然屬于農民集體,征用條件結束需將土地交還給農民集體。第23頁,共40頁。土地征收的特征:(1)土地征收法律關系主體雙方是特定的,征收方只能是國家,被征收方只能是所征土地的所有者,即農民集體;(2)征收土地具有強制性;(3)征收土地具有補償性;(4)征收土地將發生土地所有權轉移。第24頁,共40頁。土地征收的補償費土地征收的補償費用分為三種,分別為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1、土地征收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2、土地征收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單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準,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頃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第25頁,共40頁。3、土地征收的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分為青苗補償標準和其他附著物的補償標準。①青苗補償標準:對剛剛播種的農作物,按季產值的三分之一補償工本費。對于成長期的農作物,最高按一季度產值補償。對于糧食、油料和蔬菜青苗,能得到收獲的,不予補償。對于多年生的經濟林木,要盡量移植,由用地單位付給移植費;如不能移植必須砍伐的,由用地單位按實際價值補償。對于成材樹木,由樹木所有者自行砍伐,不予補償。②其他附著物的補償標準:征收土地需要遷移鐵路、公路、高壓電線、通訊線、廣播線等,要根據具體情況和有關部門進行協商,編制投資概算,列入初步設計概算報批。拆遷農田水利設施及其它配套建筑物、水井、人工魚塘、養殖場、墳墓、廁所、豬圈等的補償,參照有關標準,付給遷移費或補償費。用地單位占用耕地建房或者從事其它非農業建設時,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耕地占用稅暫行條例》的規定,繳納耕地占用稅。第26頁,共40頁。二、農村社會生活法律制度(一)農村婚姻法第27頁,共40頁。結婚的法定條件有哪些?(1)結婚必須男女雙方完全自愿,不許任何一方對他方加以強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2)結婚年齡,男不得早于22周歲,女不得早于20周歲。晚婚晚育應予以鼓勵;(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結婚: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4)要求結婚的男女雙方必須親自到婚姻登記處進行結婚登記。符合本法規的,予以登記,發給結婚證。取得結婚證,即確立夫妻關系。第28頁,共40頁?;橐龇ǖ摹八膫€禁止”(1)禁止買賣、包辦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2)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3)禁止重婚。(4)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待和遺棄。第29頁,共40頁。農村彩禮的問題:彩禮范圍的界定:一般地,男女雙方自愿互相贈送的禮物或送給對方父母、近親屬的禮物,屬于贈與性質;父母、近親屬送給對方的禮物,也屬于贈與性質;一方婚喪嫁娶、生病長災,對方以及其父母所送的禮物,亦屬于贈與性質。此外,男女雙方結婚前,一方送給對方家庭的食物和進行的幫工,或雙方父母、近親屬為訂婚提供、操辦的酒席、煙、茶、糖等,一律不得追索。對所訴糾紛的財物,是索取的、不得不給的或是贈與的,因故無法查清的,可推定為贈與。第30頁,共40頁。無效婚姻和可撤銷婚姻1、無效婚姻(婚姻法第10條)重婚的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的婚前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的,婚后尚未治愈的未到法定結婚年齡的2、可撤銷的婚姻意思表示不真實的婚姻第12條規定無效或可撤銷的婚姻,自始無效。第31頁,共40頁。哪些債務屬于夫妻共同債務?根據法律規定,夫妻共同債務包括:(1)因日常生活所負的債務;(2)因生產經營活動所負的債務;(3)夫妻一方或雙方治療疾病所負的債務;(4)因撫養子女所負的債務;(5)因贍養有贍養義務的老人所負的債務;(6)其他應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的債務。第32頁,共40頁。除此之外,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的其他債務有:(1)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各自接受父母分家析產的財產,確定是夫妻共同財產,因此而繼承分得的債務,應為夫妻共同債務;(2)夫妻一方或雙方因繼承遺產取得的財產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同時因繼承分得的債務也應為夫妻共同債務;(3)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因生產經營所負的債務,如果生產經營的收益用于家庭共同生活或另一方也分享,由此而產生的債務為夫妻共同債務;(4)夫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第三人不知道該約定的,所欠第三人債務應屬夫妻共同債務。第33頁,共40頁。男方在什么情況下不能起訴離婚?《婚姻法》第34條規定,女方在懷孕期間、分娩后一年內或中止妊娠后六個月內,男方不得提出離婚。女方提出離婚的,或人民法院認為確有必要受理男方離婚請求的,不在此限。這一規定是對婦女權益的保護。第34頁,共40頁。(二)繼承法1、遺產繼承的種類(1)法定繼承(無遺囑繼承)(2)遺囑繼承(3)遺贈與遺贈撫養協議第35頁,共40頁。法定繼承的順序:《繼承法》第十條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本法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

本法所說的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

本法所說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第36頁,共40頁。關于繼承的相關規定第十一條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代位繼承。代位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他的父親或者母親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第十二條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岳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第十三條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

對生活有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予以照顧。

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

有扶養能力和有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

繼承人協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第十四條對繼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繼承人扶養的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人,或者繼承人以外的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的人,可以分給他們適當的遺產。

第37頁,共40頁。“過繼”子女享有繼承權嗎?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第38條規定:“過繼”子女與“過繼”父母形成撫養關系的,既為養子女,互有繼承權;如系封建性的“過繼”、“立嗣”,沒有形成撫養關系的,不能享有繼承權。根據該條規定,只有形成撫養關系的“過繼”子女才享有繼承權。《繼承法》第14條規定:對繼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繼承人扶養的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人,或者繼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