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概論第章_第1頁
世界經濟概論第章_第2頁
世界經濟概論第章_第3頁
世界經濟概論第章_第4頁
世界經濟概論第章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 學習提示學習提示重點與難點重點與難點教學內容教學內容2是,對作為世界經濟整體是,對作為世界經濟整體有機組成部分之一的轉軌國家(以蘇聯及其主要有機組成部分之一的轉軌國家(以蘇聯及其主要繼承者俄羅斯為例)的經濟發展和經濟轉軌情況繼承者俄羅斯為例)的經濟發展和經濟轉軌情況進行闡述和分析。進行闡述和分析。是能夠對俄羅斯轉軌的特是能夠對俄羅斯轉軌的特點、原因、后果及教訓有明確的認識和深刻的體點、原因、后果及教訓有明確的認識和深刻的體會。會。包括:戰前蘇聯的經濟發展和計包括:戰前蘇聯的經濟發展和計劃經濟體制的形成,戰后到蘇聯解體前的經濟發劃經濟體制的形成,戰后到蘇聯解體前的經濟發展和經濟改革,俄羅斯的

2、經濟轉軌與經濟發展。展和經濟改革,俄羅斯的經濟轉軌與經濟發展。是蘇聯、中國及其是蘇聯、中國及其他社會主義國家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的形成他社會主義國家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的形成和發展、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嚴重弊端。和發展、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嚴重弊端。3是俄羅斯的是俄羅斯的“休克療法休克療法”及其影響、及其影響、激進轉軌的原因、后果以及教訓。俄羅斯作為激進激進轉軌的原因、后果以及教訓。俄羅斯作為激進轉軌的典型,其嚴重后果對其他轉軌國家具有深刻轉軌的典型,其嚴重后果對其他轉軌國家具有深刻教訓。教訓。是俄羅斯的經濟前景。俄羅斯具有發展經濟的是俄羅斯的經濟前景。俄羅斯具有發展經濟的潛力:比較豐富的能源

3、資源、比較雄厚的工業基礎、潛力:比較豐富的能源資源、比較雄厚的工業基礎、比較強大的科技實力及素質較高的勞動力隊伍等,比較強大的科技實力及素質較高的勞動力隊伍等,但俄羅斯人口下降的勢頭非常明顯,對俄羅斯的發但俄羅斯人口下降的勢頭非常明顯,對俄羅斯的發展前景投上陰影。俄羅斯著名人口學家、莫斯科大展前景投上陰影。俄羅斯著名人口學家、莫斯科大學教授鮑里斯學教授鮑里斯謝爾蓋耶維奇謝爾蓋耶維奇霍列夫在霍列夫在2000年接受年接受共青團真理報共青團真理報采訪時斷言,如果俄羅斯人口出采訪時斷言,如果俄羅斯人口出生率越來越低的問題得不到重視,到生率越來越低的問題得不到重視,到21世紀末,世紀末,“俄羅斯民族將從

4、地球上消失,整個俄羅斯將變為俄羅斯民族將從地球上消失,整個俄羅斯將變為墳墓。墳墓。”4 1917年,年,俄國社會主義革命俄國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開創了的勝利開創了人類歷史的新時代,使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社會人類歷史的新時代,使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思想成為現實。主義思想成為現實。 戰后,隨著戰后,隨著中國中國等亞洲國家以及等亞洲國家以及東歐各東歐各國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社會主義制度變成了占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社會主義制度變成了占世界人口世界人口1/3以上,土地面積以上,土地面積1/4以上的世界性以上的世界性體系,與資本主義制度并存,成為世界經濟的體系,與資本主義制度并存,成為世界經濟的一個新的重要組

5、成部分。一個新的重要組成部分。5 但是,社會主義國家由于缺乏歷史經驗,由于但是,社會主義國家由于缺乏歷史經驗,由于教條主義和教條主義和“左左”的思想路線的作祟,沒有根據自的思想路線的作祟,沒有根據自己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國情建立經濟體制,己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國情建立經濟體制,蘇聯高蘇聯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成為社會主義國家普遍的經成為社會主義國家普遍的經濟體制模式。濟體制模式。 這種經濟體制模式雖然在一定時期、一定程度這種經濟體制模式雖然在一定時期、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社會主義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特別是在上促進了社會主義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特別是在戰后初期曾為一些社會經濟發展比較

6、落后的社會主戰后初期曾為一些社會經濟發展比較落后的社會主義國家的政治獨立和民族工業的發展與強大做出過義國家的政治獨立和民族工業的發展與強大做出過巨大貢獻,但其高度集中與僵化的的弊端,也使得巨大貢獻,但其高度集中與僵化的的弊端,也使得社會主義國家在后來與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競爭中社會主義國家在后來與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競爭中日益處于劣勢地位。日益處于劣勢地位。6 蘇聯在蘇聯在1953年斯大林逝世年斯大林逝世后就開始醞釀后就開始醞釀和實施改革。與此同時,和實施改革。與此同時,南斯拉夫南斯拉夫和和匈牙利匈牙利也也開始了改革進程。中國在開始了改革進程。中國在1978年黨的十一屆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制定了

7、三中全會后制定了“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開始進行經濟改革。的基本路線,開始進行經濟改革。 80年代末年代末90年代初年代初,東歐東歐發生了發生了劇變劇變,蘇聯解體蘇聯解體,它們都以,它們都以政治民主化政治民主化和和經濟私有化經濟私有化為中心進行了更大范圍和更加激進的社會經濟為中心進行了更大范圍和更加激進的社會經濟改革。改革。7 現在,原有的社會主義國家都在根據自現在,原有的社會主義國家都在根據自己的國情,以市場經濟為導向,探索社會經己的國情,以市場經濟為導向,探索社會經濟改革的道路和模式,并不同程度地取得了濟改革的道路和模式,并不同程度地取得了新的突破和進展。這

8、種社會經濟改革,被稱新的突破和進展。這種社會經濟改革,被稱為為“轉軌轉軌”。 “轉軌轉軌”是指整體性的制度結構的更替以是指整體性的制度結構的更替以及在更替過程中所進行的一系列相互聯系和及在更替過程中所進行的一系列相互聯系和相互制約的制度安排的變遷。相互制約的制度安排的變遷。8 就社會主義國家改革的方向和方式來說,就社會主義國家改革的方向和方式來說,基本分為兩種類型或模式:基本分為兩種類型或模式: 一是以一是以中國中國為代表的在堅持社會主義方為代表的在堅持社會主義方向下采取的向下采取的漸進改革方式漸進改革方式; 二是以二是以俄羅斯俄羅斯為代表的放棄社會主義制為代表的放棄社會主義制度、走資本主義道

9、路的度、走資本主義道路的激進改革方式激進改革方式。9第十一第十一章章 蘇聯和俄羅斯的經蘇聯和俄羅斯的經濟發展與經濟轉軌濟發展與經濟轉軌第一節第一節 戰前蘇聯的經濟發展和計劃經濟戰前蘇聯的經濟發展和計劃經濟體制的形成體制的形成 第二節第二節 戰后到蘇聯解體前的經濟發展戰后到蘇聯解體前的經濟發展 和經濟改革和經濟改革 第三節第三節 俄羅斯的經濟轉軌與經濟發展俄羅斯的經濟轉軌與經濟發展第四節第四節 東歐國家的經濟改革和經濟轉軌東歐國家的經濟改革和經濟轉軌 10第一節第一節 戰前蘇聯的經濟發展戰前蘇聯的經濟發展和和計劃經濟體制的形成計劃經濟體制的形成一、從一、從“戰時共產主義戰時共產主義”到到“新經濟

10、政策新經濟政策”二、從國家工業化、農業全盤集體化二、從國家工業化、農業全盤集體化轉入轉入“戰時經濟戰時經濟”三、高度集中統一的計劃經濟管理三、高度集中統一的計劃經濟管理體制的形成體制的形成11一、從一、從“戰時共產主義戰時共產主義”到到“新經濟政策新經濟政策”1實行工業國有化實行工業國有化2實行實行“戰時共產主義戰時共產主義”3實行實行“新經濟政策新經濟政策”121實行工業國有化實行工業國有化背景背景 具體政策具體政策 工業國有化工業國有化13背背 景景v1917年年11月月7日,俄國人民在以列寧為日,俄國人民在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黨的領導下,推翻了資首的布爾什維克黨的領導下,推翻了資產階級

11、臨時政府,取得了社會主義革命產階級臨時政府,取得了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使俄國進入了由資本主義向社的勝利,使俄國進入了由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新紀元。會主義過渡的新紀元。v革命前的俄國,雖然工業已有相當基礎革命前的俄國,雖然工業已有相當基礎并形成了壟斷資本,但遠遠落后于美、并形成了壟斷資本,但遠遠落后于美、英、法等國家,并且是個小農經濟占統英、法等國家,并且是個小農經濟占統治地位的國家。治地位的國家。14工業國有化工業國有化v11月月14日就頒布實施了日就頒布實施了工人監督條例工人監督條例,規,規定在工業、商業、銀行、農業、運輸業和合作定在工業、商業、銀行、農業、運輸業和合作社等有雇傭工人的企

12、業成立工人監督機構,負社等有雇傭工人的企業成立工人監督機構,負責監督企業的生產購銷和一些財務活動。責監督企業的生產購銷和一些財務活動。v從從1917年底開始,政府陸續通過法令對銀行、年底開始,政府陸續通過法令對銀行、大工業企業、運輸業、對外貿易實行了國有化,大工業企業、運輸業、對外貿易實行了國有化,在在1918年中,國家已將全部銀行、運輸業、對年中,國家已將全部銀行、運輸業、對外貿易和外貿易和3/4 的工業資本掌握在政府手里。的工業資本掌握在政府手里。152實行實行“戰時共產主義戰時共產主義”v背景背景v主要內容主要內容v評價評價16背背 景景v1918年上半年,國內外兩股反革命勢力聯合年上半

13、年,國內外兩股反革命勢力聯合起來,向俄國發起進攻。英、法、日、德、起來,向俄國發起進攻。英、法、日、德、美等美等14個國家不宣而戰,從四面八方將軍隊個國家不宣而戰,從四面八方將軍隊開進俄國,對俄國革命進行武裝干涉,很快開進俄國,對俄國革命進行武裝干涉,很快占領了俄國占領了俄國3/4的國土。的國土。 17主要內容主要內容(1)實行余糧收集制;)實行余糧收集制;(2)對整個工業實行單一國家所有制;)對整個工業實行單一國家所有制;(3)建立高度集中的國民經濟管理體制;)建立高度集中的國民經濟管理體制;(4)糧食和其它一切生活必需品的貿易)糧食和其它一切生活必需品的貿易 由國家壟斷;由國家壟斷;(5)

14、實行普遍義務勞動制。)實行普遍義務勞動制。18評評 價價v經濟上國家壟斷化,交易上實物化,分配上平均經濟上國家壟斷化,交易上實物化,分配上平均化,生活上供給化,政治上集權化的戰時共產主化,生活上供給化,政治上集權化的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是應付戰爭的特殊產物,具有戰時經濟義政策,是應付戰爭的特殊產物,具有戰時經濟管制的性質。管制的性質。v這種以共產主義作旗幟的軍事體制,從應付戰爭這種以共產主義作旗幟的軍事體制,從應付戰爭的角度來說,有效地集中、調動和使用了全國的的角度來說,有效地集中、調動和使用了全國的人力、物力,對保證國內戰爭的勝利起了巨大作人力、物力,對保證國內戰爭的勝利起了巨大作用。用。19

15、3實行實行“新經濟政策新經濟政策”v背景背景v主要內容主要內容v評價評價20背背景景v經過四年的帝國主義戰爭和三年的自衛戰爭,經過四年的帝國主義戰爭和三年的自衛戰爭,蘇聯的經濟遭受了嚴重破壞和削弱。蘇聯的經濟遭受了嚴重破壞和削弱。v據蘇聯統計局公布的數字,據蘇聯統計局公布的數字,1920年大工業產年大工業產值僅為值僅為1913年的年的14.1%,煤炭為,煤炭為30%,糧食,糧食產量為產量為59%,交通運輸也幾乎癱瘓,糧食和,交通運輸也幾乎癱瘓,糧食和日用品嚴重匱乏。日用品嚴重匱乏。v農民暴動和工人罷工到處可見,軍隊也發生農民暴動和工人罷工到處可見,軍隊也發生了喀瑯施塔特水兵叛亂,整個國家面臨著

16、了喀瑯施塔特水兵叛亂,整個國家面臨著“嚴重經濟危機和政治危機嚴重經濟危機和政治危機”。 21主要內容主要內容(1)以征收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以征收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2)允許自由貿易,改變國家畜業壟斷制;)允許自由貿易,改變國家畜業壟斷制;(3)在一定程度上允許私人資本的存在和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允許私人資本的存在和發展;(4)發展國家資本主義;)發展國家資本主義;(5)整頓國營經濟,實行經濟精算制和物質獎勵)整頓國營經濟,實行經濟精算制和物質獎勵 原則;原則;(6)加強計劃管理,協調計劃與市場的關系。)加強計劃管理,協調計劃與市場的關系。22評評價價v新經濟政策是在國家政治經濟危機下

17、不得不采新經濟政策是在國家政治經濟危機下不得不采取的政策,是對取的政策,是對“軍事共產主義軍事共產主義”政策的否定,政策的否定,是蘇維埃國家是蘇維埃國家“根本改變了社會主義建設的方根本改變了社會主義建設的方法和形式法和形式”,探索出了一條在以小農為主的,探索出了一條在以小農為主的俄國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俄國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 v 列寧選集列寧選集第第4卷,第卷,第582頁。頁。23二、從國家工業化、農業全盤集二、從國家工業化、農業全盤集體化到轉入體化到轉入“戰時經濟戰時經濟”1國家工業化國家工業化及其及其特點特點2農業全盤集體化及其特點農業全盤集體化及其特點3從建成從建成“社會主義社會主義”

18、到轉入到轉入“戰時經戰時經濟濟”24工業化過程工業化過程v1926年到年到1928年年9月的工業化開始階段。月的工業化開始階段。v1928年年10月開始到月開始到1932年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年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工業化全面開展階段。工業化全面開展階段。v1933年到年到1937年第二個五年計劃的完成工業年第二個五年計劃的完成工業化階段。化階段。 25工業化特點工業化特點(1)堅持高速度;)堅持高速度;(2)堅持優先發展重工業;)堅持優先發展重工業;(3)堅持高積累、低消費。)堅持高積累、低消費。26農業全盤集體化及其特點農業全盤集體化及其特點v農業集體化進程農業集體化進程v農業集體化特點農業集體化特

19、點v評價評價27農業集體化特點農業集體化特點(1 1)在農業中基本上消滅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在農業中基本上消滅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和小農經濟,形成了由集體農莊、農機站和和小農經濟,形成了由集體農莊、農機站和國營農場組成的公有制經濟和大農業;國營農場組成的公有制經濟和大農業;(2 2)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管理;)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管理;(3 3)主要農產品由國家統一收購;)主要農產品由國家統一收購;(4 4)莊員和職工有權在規定范圍內經營個人)莊員和職工有權在規定范圍內經營個人家庭副業,作為公有經濟的補充。家庭副業,作為公有經濟的補充。28評評價價v蘇聯農業全盤集體化的政策是不成功的。蘇聯農業全盤集體化

20、的政策是不成功的。v它雖然建立了公有制的農業生產,但由于它它雖然建立了公有制的農業生產,但由于它建立在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的基礎上,違背建立在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的基礎上,違背了農民自愿原則,強迫和暴力行為經常發生;了農民自愿原則,強迫和暴力行為經常發生;由于它對農業實行嚴格的計劃經濟體制,違由于它對農業實行嚴格的計劃經濟體制,違背了農業生產受自然因素影響較大的客觀規背了農業生產受自然因素影響較大的客觀規律,使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和創造性受到嚴重律,使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和創造性受到嚴重挫傷,使農業資源和農業機械力量遭到極大挫傷,使農業資源和農業機械力量遭到極大浪費和損害。浪費和損害。 293從建成從建成

21、“社會主義社會主義”到轉入到轉入“戰時經濟戰時經濟”v1939年年3月召開的聯共(布)月召開的聯共(布)18次大會決議中指出:次大會決議中指出:“現在,當蘇聯已經建成社會主義國家,基本上完現在,當蘇聯已經建成社會主義國家,基本上完成了國民經濟的技術改造。成了國民經濟的技術改造。”v當時,德、意、日已經將經濟轉上軍事化軌道,二當時,德、意、日已經將經濟轉上軍事化軌道,二戰已在局部地區爆發,蘇聯已經意識到被卷入戰爭戰已在局部地區爆發,蘇聯已經意識到被卷入戰爭的危險,必須加強戰備。的危險,必須加強戰備。v蘇共蘇共18大大 指出,指出, “三三五五”計劃的任務是發展國防計劃的任務是發展國防工業,建立燃

22、料、電力以及其它生產部門的巨大的工業,建立燃料、電力以及其它生產部門的巨大的國家儲備,并確定在蘇聯東部地區建設一批同類型國家儲備,并確定在蘇聯東部地區建設一批同類型的工業的工業“副廠副廠”和擴大煤炭、鋼鐵與石油生產基地,和擴大煤炭、鋼鐵與石油生產基地,加強東部和東南部地區的農業生產。加強東部和東南部地區的農業生產。30三、高度集中統一的計劃經濟三、高度集中統一的計劃經濟管理體制的形成管理體制的形成1計劃經濟體制的特點計劃經濟體制的特點2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形成的原原因因和和作用作用31計劃經濟體制的特點計劃經濟體制的特點(1)嚴格的指令性的計劃制度;)嚴格的指令性

23、的計劃制度;(2)企業與國家是行政隸屬關系;)企業與國家是行政隸屬關系;(3)排斥商品經濟和市場。)排斥商品經濟和市場。32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形成的原因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形成的原因v從客觀條件來說,蘇聯長期處于資本主從客觀條件來說,蘇聯長期處于資本主義包圍之中,并面臨時刻受到西方帝國義包圍之中,并面臨時刻受到西方帝國主義軍事侵略的危險。主義軍事侵略的危險。v從主觀原因來說,對蘇聯這個經濟文化從主觀原因來說,對蘇聯這個經濟文化落后的國家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落后的國家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長期性認識不足:認為社會主義與資本長期性認識不足:認為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勢不兩立,而且認為商品經

24、濟也與主義勢不兩立,而且認為商品經濟也與社會主義格格不入。社會主義格格不入。33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作用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作用v對推動蘇聯國有經濟的發展、國家工業化對推動蘇聯國有經濟的發展、國家工業化的加速實現、對抵制西方國家的封鎖禁運的加速實現、對抵制西方國家的封鎖禁運和實現自力更生和實現自力更生,特別是衛國戰爭的勝利,特別是衛國戰爭的勝利,都起了積極作用。都起了積極作用。v但是,這種體制導致經濟結構的畸形和失但是,這種體制導致經濟結構的畸形和失衡,扼制了經濟的動力和活力,形成一種衡,扼制了經濟的動力和活力,形成一種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型經濟,人民群眾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型經濟,人民群

25、眾的擇業自由、勞動積極性和物質文化生活的擇業自由、勞動積極性和物質文化生活都受到了嚴重限制和束縛。都受到了嚴重限制和束縛。 34第二節第二節 戰后到蘇聯解體前的戰后到蘇聯解體前的經濟發展和經濟改革經濟發展和經濟改革一、從經濟恢復到赫魯曉夫對蘇聯政治經濟一、從經濟恢復到赫魯曉夫對蘇聯政治經濟體制的全面沖擊體制的全面沖擊二、勃列日涅夫時期的經濟體制改革二、勃列日涅夫時期的經濟體制改革三、戈爾巴喬夫執政時期的改革和蘇聯解體三、戈爾巴喬夫執政時期的改革和蘇聯解體35一、從經濟恢復到赫魯曉夫對一、從經濟恢復到赫魯曉夫對蘇聯政治經濟體制的全面沖擊蘇聯政治經濟體制的全面沖擊v戰后經濟恢復情況戰后經濟恢復情況

26、v赫魯曉夫改革的內容赫魯曉夫改革的內容v對赫魯曉夫改革的評價對赫魯曉夫改革的評價36戰后經濟恢復情況戰后經濟恢復情況v“四四五五”計劃得到比較順利完成。計劃期間,計劃得到比較順利完成。計劃期間,國民收入和工業產值的年平均增長率分別為國民收入和工業產值的年平均增長率分別為14.6%和和13.6%,到,到1950年,國民經濟主要指年,國民經濟主要指標達到并大大超過了戰前水平。標達到并大大超過了戰前水平。v但是,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農業和輕紡工業但是,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農業和輕紡工業的發展未得到應有的重視,恢復和發展緩慢。的發展未得到應有的重視,恢復和發展緩慢。v消費品仍然不足,商店排隊購物現象司

27、空見慣,消費品仍然不足,商店排隊購物現象司空見慣,人民生活改善有限。人民生活改善有限。37赫魯曉夫改革的主要內容赫魯曉夫改革的主要內容1改革農業政策和體制改革農業政策和體制(1)大力提倡發展個人副業;)大力提倡發展個人副業;(2)大規模開墾荒地;)大規模開墾荒地;(3)勒令取消農機站。)勒令取消農機站。2經濟管理體制改革經濟管理體制改革(1)將中央部分計劃權限下放給地方;)將中央部分計劃權限下放給地方;(2)以改組工業和建筑業的管理體制為中)以改組工業和建筑業的管理體制為中心,變心,變“條條管理條條管理”為為“塊塊管理塊塊管理”;(3)改革重點從宏觀層次轉向微觀層次的)改革重點從宏觀層次轉向微

28、觀層次的企業。企業。3政治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38對赫魯曉夫改革的評價對赫魯曉夫改革的評價v赫魯曉夫改革,是對傳統的蘇聯政治經濟體制進赫魯曉夫改革,是對傳統的蘇聯政治經濟體制進行改革的一次大膽探索和嘗試。赫魯曉夫的膽識行改革的一次大膽探索和嘗試。赫魯曉夫的膽識和勇氣是值得稱贊的,他開創的在社會主義國家和勇氣是值得稱贊的,他開創的在社會主義國家進行改革之風更是應該肯定的,他的一些改革措進行改革之風更是應該肯定的,他的一些改革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施取得了一定成效。v但是,他無視改革的理論指導作用,也不進行改但是,他無視改革的理論指導作用,也不進行改革總體設計和改革措施的試驗,采取盲動的反復革總體設

29、計和改革措施的試驗,采取盲動的反復無常的政策和措施,注定其改革必然失敗。無常的政策和措施,注定其改革必然失敗。 39v主要內容主要內容v評價評價二、勃列日涅夫時期的經濟體制改革二、勃列日涅夫時期的經濟體制改革40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內容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內容1推行推行“新經濟體制新經濟體制”(1)恢復以部門管理為主、適當兼顧地區管理)恢復以部門管理為主、適當兼顧地區管理的體制;的體制;(2)改進計劃工作,提高計劃、指標體系和計)改進計劃工作,提高計劃、指標體系和計劃方法的科學性;劃方法的科學性;(3)擴大企業權利;)擴大企業權利;(4)加強經濟核算;)加強經濟核算;(5)加強經濟刺激;)加強經濟刺激

30、;(6)改進物資供應辦法;)改進物資供應辦法;41(7)調整工業品批發價格;)調整工業品批發價格;(8)改革信貸制度,加強銀行對企業的監督作用;)改革信貸制度,加強銀行對企業的監督作用;(9)建立聯合公司。)建立聯合公司。2改善和加強農業改善和加強農業(1)重視農業生產手段現代化,從粗放經營向集約)重視農業生產手段現代化,從粗放經營向集約化經營轉變;化經營轉變;(2)開發俄羅斯聯邦的非黑土地帶,擴大耕地面積;)開發俄羅斯聯邦的非黑土地帶,擴大耕地面積;(3)發展農工綜合體。)發展農工綜合體。42表表11-1 蘇聯年均經濟增長率變動情況蘇聯年均經濟增長率變動情況 年份年份項目項目 1961-19

31、651966-19701971-19751976-1980社會總產值社會總產值6.57.46.34.2國民收入國民收入6.57.85.74.3工業產值工業產值8.68.57.44.4農業產值農業產值2.23.92.51.7社會勞動生產率社會勞動生產率6.16.84.53.3基本建設基本建設5.47.36.73.7人均居民實際收入人均居民實際收入3.65.94.43.443評評價價v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并未取得實質性的進展。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并未取得實質性的進展。v既沒有觸及所有制問題的改革,沒能動搖高度既沒有觸及所有制問題的改革,沒能動搖高度集中的經濟管理體制,也沒有改變以優先發展集中的經濟管理體制

32、,也沒有改變以優先發展軍事工業為核心的重工業路線。軍事工業為核心的重工業路線。v國家、企業和勞動者三者之間的矛盾并未得到國家、企業和勞動者三者之間的矛盾并未得到重大調整;產業結構中工農、輕、重的比例關重大調整;產業結構中工農、輕、重的比例關系并未得到重大改善,消費品質量低劣、食品系并未得到重大改善,消費品質量低劣、食品供應短缺現象依然存在;整個經濟以增加投資供應短缺現象依然存在;整個經濟以增加投資為主要動力的粗放式經營的狀態并未得到根本為主要動力的粗放式經營的狀態并未得到根本改變。改變。 44三、戈爾巴喬夫執政時期的三、戈爾巴喬夫執政時期的改革和蘇聯解體改革和蘇聯解體v1.經濟體制改革經濟體制

33、改革v2.政治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v3.“819”事件事件和和蘇聯解體蘇聯解體45戈爾巴喬夫執政時期戈爾巴喬夫執政時期v(19851991年)年)46 戈爾巴喬夫戈爾巴喬夫在其在其1987年出版的年出版的改革與新思改革與新思維維一書中,對蘇聯特別是一書中,對蘇聯特別是勃列日涅夫勃列日涅夫執政后期執政后期經濟政治生活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多方面的評論。經濟政治生活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多方面的評論。 他認為他認為“最近最近3個五年計劃期間的國民收入個五年計劃期間的國民收入增長速度下降了一半以上,而到增長速度下降了一半以上,而到80年代初,已下年代初,已下降到使我們幾乎臨近經濟停頓的程度。一個以前降到使我

34、們幾乎臨近經濟停頓的程度。一個以前大力追趕世界上最發達國家的國家,開始明顯地大力追趕世界上最發達國家的國家,開始明顯地失去一個又一個陣地。而且,在提高生產效率和失去一個又一個陣地。而且,在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發展科學技術、生產和開發現代化技產品質量、發展科學技術、生產和開發現代化技術設備和工藝等方面,同這些國家的差距越來越術設備和工藝等方面,同這些國家的差距越來越大。大。”47 為了扭轉蘇聯經濟政治生活中的為了扭轉蘇聯經濟政治生活中的“停停滯滯”、“反常反常”狀態,奪回失去的狀態,奪回失去的“陣地陣地”,戈爾巴喬夫上臺后對蘇聯的戈爾巴喬夫上臺后對蘇聯的經濟體制經濟體制和和政治體政治體制制進

35、行了進行了“根本性根本性”的改革嘗試。的改革嘗試。48經濟體制改革經濟體制改革v以企業為基本環節,以提高計劃的效果和發以企業為基本環節,以提高計劃的效果和發揮商品貨幣關系的作用為基本方向,以建立揮商品貨幣關系的作用為基本方向,以建立“完整、有效、靈活的管理體制完整、有效、靈活的管理體制”為目標。為目標。v企業將從單純的計劃執行者變成相對獨立的、企業將從單純的計劃執行者變成相對獨立的、自負盈虧的經濟實體;取消指令性計劃;企自負盈虧的經濟實體;取消指令性計劃;企業的經營活動脫離對上級行政部門的依附關業的經營活動脫離對上級行政部門的依附關系;國家管理經濟由行政手段改為經濟手段,系;國家管理經濟由行政

36、手段改為經濟手段,運用各種經濟杠桿調節經濟利益關系。運用各種經濟杠桿調節經濟利益關系。49 戈爾巴喬夫戈爾巴喬夫力圖通過改革扭轉勃列日涅力圖通過改革扭轉勃列日涅夫后期形成的經濟停滯不前的局面,雖然取夫后期形成的經濟停滯不前的局面,雖然取得一些進展,但并沒有取得實質性的突破,得一些進展,但并沒有取得實質性的突破,而且在而且在1989年以后蘇聯陷入了改革與發展的年以后蘇聯陷入了改革與發展的雙重困境之中。雙重困境之中。 其主要表現在:其主要表現在: 在蘇聯歷史上首次出現了經濟負增長。在蘇聯歷史上首次出現了經濟負增長。 重要產品減產、商品奇缺,市場供求嚴重失調。重要產品減產、商品奇缺,市場供求嚴重失調

37、。 財政狀況惡化。財政狀況惡化。 通貨膨脹嚴重,人民生活水平下降。通貨膨脹嚴重,人民生活水平下降。50 造成蘇聯經濟形勢惡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造成蘇聯經濟形勢惡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其中最主要的是: 在推行經濟體制改革中,沒有重視國民經濟在推行經濟體制改革中,沒有重視國民經濟比例失調的問題,經濟結構更加不合理,消費品比例失調的問題,經濟結構更加不合理,消費品市場更加緊張;市場更加緊張; 農業改革滯后;農業改革滯后; 企業改革停滯不前,未能從根本上解決企業企業改革停滯不前,未能從根本上解決企業經營機制的轉換問題;經營機制的轉換問題; 在推行在推行“民主化民主化”、“公開化公開化”的

38、政治體制的政治體制改革中沒有加強法制建設,出現了嚴重的思想混改革中沒有加強法制建設,出現了嚴重的思想混亂和無政府狀態。亂和無政府狀態。51政治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v基本指導思想是民主化和公開性基本指導思想是民主化和公開性v基本目標基本目標v“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v黨和社會生活的民主化是政治改革的核心黨和社會生活的民主化是政治改革的核心v黨和政府活動的公開性是民主化的保證黨和政府活動的公開性是民主化的保證52戈爾巴喬夫改革的效果戈爾巴喬夫改革的效果v經濟體制改革使蘇聯陷入了改革與發展的雙經濟體制改革使蘇聯陷入了改革與發展的雙重困境之中。其主要表現有:重困境之中。

39、其主要表現有:(1)在蘇聯歷史上首次出現了經濟負增長;)在蘇聯歷史上首次出現了經濟負增長;(2)重要產品減產、商品奇缺,市場供求)重要產品減產、商品奇缺,市場供求嚴重失調;嚴重失調;(3)財政狀況惡化。)財政狀況惡化。v政治體制改革活躍了社會生活,打破了社會政治體制改革活躍了社會生活,打破了社會的沉悶空氣,克服了社會生活中長期存在的的沉悶空氣,克服了社會生活中長期存在的許多弊端,但也引起了社會和思想的嚴重混許多弊端,但也引起了社會和思想的嚴重混亂,使社會生活失去了秩序和控制。亂,使社會生活失去了秩序和控制。53“819”事件事件v1991年年8月月19日,以副總統亞納耶夫、總理帕日,以副總統亞

40、納耶夫、總理帕夫洛夫、國防會議第一副主席巴克拉諾夫為首夫洛夫、國防會議第一副主席巴克拉諾夫為首的的8位領導人宣布成立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位領導人宣布成立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發表告蘇聯人民書,聲稱發表告蘇聯人民書,聲稱“國家面臨致命的危國家面臨致命的危險險”,由戈爾巴喬夫發起的改革已經,由戈爾巴喬夫發起的改革已經“陷入死陷入死胡同胡同”,并宣布戈爾巴喬夫因健康原因不能履,并宣布戈爾巴喬夫因健康原因不能履行總統職務,由以葉利欽為首的緊急狀態委員行總統職務,由以葉利欽為首的緊急狀態委員會肩負起祖國命運的責任,并決心采取措施,會肩負起祖國命運的責任,并決心采取措施,使國家和社會擺脫危機。這就是對蘇聯命

41、運產使國家和社會擺脫危機。這就是對蘇聯命運產生深刻影響的生深刻影響的“819”事件。事件。 54蘇聯解體的原因蘇聯解體的原因(1)個人專斷和缺乏法制的政治制度,使人民群眾)個人專斷和缺乏法制的政治制度,使人民群眾的民主權利受到嚴重扭曲和破壞,從而失去了對政的民主權利受到嚴重扭曲和破壞,從而失去了對政權的信心和信任;權的信心和信任;(2)長期的指令性計劃體制造成了過分集權和經濟)長期的指令性計劃體制造成了過分集權和經濟效率低下,使經濟失去動力和活力,使人民群眾的效率低下,使經濟失去動力和活力,使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得不到應有的改善;物質文化生活得不到應有的改善;(3)蘇聯長期實行的大民族沙文主

42、義,導致了蘇聯)蘇聯長期實行的大民族沙文主義,導致了蘇聯各加盟共和國的離心傾向,最終走向國家分裂;各加盟共和國的離心傾向,最終走向國家分裂;(4)在一個經濟比較落后的國家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在一個經濟比較落后的國家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的內涵和標準是什么等問題,在蘇聯一直社會主義的內涵和標準是什么等問題,在蘇聯一直沒有得到正確認識和解決。沒有得到正確認識和解決。55第三節第三節 俄羅斯的經濟轉軌與俄羅斯的經濟轉軌與經濟發展經濟發展 v一、一、“休克療法休克療法”的內容的內容及其及其在俄羅斯推在俄羅斯推行的原因行的原因v二、國有企業私有化及其措施二、國有企業私有化及其措施v三、俄羅斯激進改革

43、的后果三、俄羅斯激進改革的后果及及教訓教訓v四、普京執政以來的改革措施四、普京執政以來的改革措施和經濟好轉和經濟好轉56一、一、“休克療法休克療法”的內容的內容v指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上采取指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上采取一步到位的激進方式,以區別于漸進一步到位的激進方式,以區別于漸進式改革,旨在遏制通貨膨脹,克服財式改革,旨在遏制通貨膨脹,克服財政危機,使經濟復蘇。政危機,使經濟復蘇。v基本內容一般歸結為自由化(價格、基本內容一般歸結為自由化(價格、外貿、匯兌)、穩定化和私有化。外貿、匯兌)、穩定化和私有化。 57“休克療法休克療法”在俄羅斯推行的原因在俄羅斯推行的原因(1)必須向市場經

44、濟過渡已在俄達成社會共識;)必須向市場經濟過渡已在俄達成社會共識;(2)經濟形勢極其嚴峻;)經濟形勢極其嚴峻;(3)俄新執政者面臨巨大的社會與政治壓力;)俄新執政者面臨巨大的社會與政治壓力;(4)激進改革的基礎,使得向市場經濟的轉軌變)激進改革的基礎,使得向市場經濟的轉軌變得不可逆轉;得不可逆轉;(5)從歷史邏輯來看,民主派推行的激進改革,)從歷史邏輯來看,民主派推行的激進改革,承襲了戈爾巴喬夫提出的改革設想。承襲了戈爾巴喬夫提出的改革設想。58以“休克療法”為主體的俄羅斯激進經濟改革大體經歷一下四個階段v第一階段:第一階段:1992年年1月至月至1992年年5月是全國推月是全國推行行“休克療

45、法休克療法”階段。階段。v第二階段:第二階段:1992年年6月至月至1992年年12月是月是“休休克療法克療法”受挫,進行政策調整階段。受挫,進行政策調整階段。v第三階段:第三階段:1993年未修訂經濟政策,重新推年未修訂經濟政策,重新推進改革階段。進改革階段。v第四階段:第四階段:1994年年1月,俄羅斯政府擬定了月,俄羅斯政府擬定了一個經濟革新方案,正是摒棄激進的一個經濟革新方案,正是摒棄激進的“休克休克療法療法”,宣布,宣布“浪漫的市場改革已經結束浪漫的市場改革已經結束”。59二、國有企業私有化及其措施二、國有企業私有化及其措施(1)“小私有化小私有化”v即工作人員不超過即工作人員不超過

46、200人,截止人,截止1992年年1月月1日,固定資產不超過日,固定資產不超過100萬盧布的國營商店、萬盧布的國營商店、旅館、服務業以及其他小型企業的私有化,旅館、服務業以及其他小型企業的私有化,可以通過拍賣直接出售企業資產,或者通可以通過拍賣直接出售企業資產,或者通過競爭式經營,或者以投資招標形式出讓過競爭式經營,或者以投資招標形式出讓企業和租賃企業資產。企業和租賃企業資產。60(2)“大私有化大私有化” 國有工業部門的私有化,即工作人員超國有工業部門的私有化,即工作人員超過過1000人,或者截止到人,或者截止到1992年年1月月1日,日,固定資產超過固定資產超過5000萬盧布的大型國有企萬

47、盧布的大型國有企業,通過將其改造為開放性股份公司,業,通過將其改造為開放性股份公司,然后向私人出售股份來實施私有化。其然后向私人出售股份來實施私有化。其他企業,即職工人數在他企業,即職工人數在200人以上,人以上,1000人以下,固定資產帳面價值在人以下,固定資產帳面價值在100萬盧布以上,萬盧布以上,5000萬盧布以下的中型企萬盧布以下的中型企業,既可以拍賣也可以實行股份制。業,既可以拍賣也可以實行股份制。61俄羅斯激進改革的后果俄羅斯激進改革的后果v經濟大幅度下滑,并與脫韁般的惡性通貨膨脹經濟大幅度下滑,并與脫韁般的惡性通貨膨脹相伴。相伴。v經濟下降幅度超過衛國戰爭時期的經濟下降幅度超過衛

48、國戰爭時期的25%、美國、美國19291933年的年的3%,整個經濟倒退了將近,整個經濟倒退了將近20年。年。v經濟狀況的持續惡化導致失業率急劇上升。經濟狀況的持續惡化導致失業率急劇上升。v貧富差距迅速擴大(貧富差距迅速擴大(20%的人占有社會總財富的人占有社會總財富的的60%)導致各利益集團之間的矛盾和沖突激)導致各利益集團之間的矛盾和沖突激化。化。62俄羅斯激進改革的教訓俄羅斯激進改革的教訓1盲目崇拜西方制度盲目崇拜西方制度2盲目推崇自由競爭市場經濟盲目推崇自由競爭市場經濟3沒有以發展生產力為標準來衡量經沒有以發展生產力為標準來衡量經濟轉軌的得失濟轉軌的得失4忽視了國家的經濟安全忽視了國家

49、的經濟安全63三、普京執政以來的改革措施三、普京執政以來的改革措施v建立市場經濟體制和維護市場經濟建立市場經濟體制和維護市場經濟運行條件方面運行條件方面v發展對外經貿關系方面發展對外經貿關系方面v經濟改革方面經濟改革方面64國家在建立市場經濟體制和維護國家在建立市場經濟體制和維護市場經濟運行條件方面的作用市場經濟運行條件方面的作用(1)保護所有權;)保護所有權;(2)保證競爭條件的平等;)保證競爭條件的平等;(3)保護經營自由;)保護經營自由;(4)建立國家統一的經濟空間;)建立國家統一的經濟空間;(5)實施社會政策。)實施社會政策。 65發展對外經貿關系方面發展對外經貿關系方面(1)降低和取

50、消某些商品的出口關稅,適當提高某)降低和取消某些商品的出口關稅,適當提高某些商品的進口關稅;些商品的進口關稅;(2)實行進口替代和出口替代政策,調整進出口商)實行進口替代和出口替代政策,調整進出口商品結構;品結構;(3)發展軍工綜合體,擴大軍火出口;)發展軍工綜合體,擴大軍火出口;(4)加強與其他獨聯體國家的經貿合作;)加強與其他獨聯體國家的經貿合作; (5)營建國際運輸走廊,發展國際鐵路運輸;)營建國際運輸走廊,發展國際鐵路運輸;(6)加大引進外資的力度,與外資共建俄羅斯的)加大引進外資的力度,與外資共建俄羅斯的“新經濟新經濟”;(7)促使外流資金返回俄羅斯;)促使外流資金返回俄羅斯;(8)

51、對外關系貫徹國家利益優先的原則。)對外關系貫徹國家利益優先的原則。66經濟改革方面經濟改革方面(1)目標是對外政策為國內經濟發展服務,穩)目標是對外政策為國內經濟發展服務,穩定經濟,強國富民;定經濟,強國富民;(2)在宏觀經濟政策方面,積極推行擴大內需)在宏觀經濟政策方面,積極推行擴大內需的政策;的政策;(3)在降低企業及個人稅率的同時,加強稅收)在降低企業及個人稅率的同時,加強稅收征管工作;征管工作;(4)制定頒布了各種法典和法律,逐步整頓與)制定頒布了各種法典和法律,逐步整頓與完善了市場經濟秩序;完善了市場經濟秩序;(5)政局趨向穩定。)政局趨向穩定。 67第四節第四節 東歐國家的經濟改革

52、和經濟東歐國家的經濟改革和經濟轉軌轉軌v一、一、劇變前東歐國家的經濟體制及其改革劇變前東歐國家的經濟體制及其改革 v二、二、東歐國家的劇變和經濟轉軌東歐國家的劇變和經濟轉軌 v三、三、經濟轉軌的進展與經濟好轉經濟轉軌的進展與經濟好轉 68一、劇變前東歐國家的經濟體制及其一、劇變前東歐國家的經濟體制及其改革改革 v1劇變前東歐國家的經濟體制及其弊端劇變前東歐國家的經濟體制及其弊端 v2東歐國家的經濟體制改革東歐國家的經濟體制改革 691劇變前東歐國家的經濟體制及其劇變前東歐國家的經濟體制及其弊端弊端 v東歐的原社會主義國家包括南斯拉夫、阿爾巴尼亞、東歐的原社會主義國家包括南斯拉夫、阿爾巴尼亞、羅

53、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波蘭、捷克斯洛伐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和民主德國(東德)等克和民主德國(東德)等8個國家。它們都是在第個國家。它們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后,在當時的蘇聯紅軍支持下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后,在當時的蘇聯紅軍支持下誕生的,以及在蘇聯政府幫助下發展的。也正因為誕生的,以及在蘇聯政府幫助下發展的。也正因為如此,這些比蘇聯晚近如此,這些比蘇聯晚近30年的社會主義國家受列寧年的社會主義國家受列寧和俄國十月革命所鼓舞,受蘇聯在經濟建設上和衛和俄國十月革命所鼓舞,受蘇聯在經濟建設上和衛國戰爭中所取得的成就所吸引,在工人階級政黨領國戰爭中所取得的成就所吸引,在工

54、人階級政黨領導下,幾乎都接受和實行了蘇聯建設社會主義的模導下,幾乎都接受和實行了蘇聯建設社會主義的模式,搬用蘇聯的經濟體制,依靠行政手段對國民經式,搬用蘇聯的經濟體制,依靠行政手段對國民經濟實行國有化,進行統一管理。濟實行國有化,進行統一管理。 702東歐國家的經濟體制改革東歐國家的經濟體制改革 v(1)南斯拉夫的改革。南斯拉夫的改革。 v(2)匈牙利的改革。)匈牙利的改革。 v(3)波蘭的改革。)波蘭的改革。 v東歐其他國家,如保加利亞、捷克斯洛伐克、東歐其他國家,如保加利亞、捷克斯洛伐克、民主德國也曾經進行過一定程度的改革,取民主德國也曾經進行過一定程度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得了一定的

55、成效。 71二、東歐國家的劇變和經濟轉軌二、東歐國家的劇變和經濟轉軌 v1東歐大多數國家推行東歐大多數國家推行“休克療法休克療法”的原因的原因 v2東歐國家激進改革與漸進改革的比較東歐國家激進改革與漸進改革的比較 721東歐大多數國家推行東歐大多數國家推行“休克療法休克療法”的原因的原因 (一)(一)v一是南斯拉夫、波蘭等曾進行過漸進式的經一是南斯拉夫、波蘭等曾進行過漸進式的經濟改革,不僅沒有建立有效運行的經濟體制,濟改革,不僅沒有建立有效運行的經濟體制,反而造成了經濟運行的紊亂和經濟狀況的每反而造成了經濟運行的紊亂和經濟狀況的每況愈下。選擇激進式的經濟改革是對漸進式況愈下。選擇激進式的經濟改

56、革是對漸進式改革失敗的一種反應:與其久拖不決,延續改革失敗的一種反應:與其久拖不決,延續舊體制的無效率,不如速戰速決,迅速過渡舊體制的無效率,不如速戰速決,迅速過渡到新體制。到新體制。 731東歐大多數國家推行東歐大多數國家推行“休克療法休克療法”的原因的原因 (二)(二)v二是東歐劇變后新上臺的政黨希望通過激進二是東歐劇變后新上臺的政黨希望通過激進的改革來贏得廣泛的社會支持,鞏固其地位。的改革來贏得廣泛的社會支持,鞏固其地位。劇變之初更多的人傾向于支持與舊體制決裂劇變之初更多的人傾向于支持與舊體制決裂最徹底的政黨,上臺執政的政黨為了兌現選最徹底的政黨,上臺執政的政黨為了兌現選舉中對選民的承諾

57、,更快更早地顯示自己的舉中對選民的承諾,更快更早地顯示自己的政績,便采取了激進的改革路線。政績,便采取了激進的改革路線。 741東歐大多數國家推行東歐大多數國家推行“休克療法休克療法”的原因的原因 (三)(三)v三是與薩克斯的個人影響有關。薩克斯三是與薩克斯的個人影響有關。薩克斯29歲歲被聘為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擔任過玻利維被聘為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擔任過玻利維亞、委內瑞拉、厄瓜多爾、阿根廷等國的經亞、委內瑞拉、厄瓜多爾、阿根廷等國的經濟顧問,同時還是世界發展經濟學研究所、濟顧問,同時還是世界發展經濟學研究所、聯合國大學的客座研究員。并在國際貨幣基聯合國大學的客座研究員。并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58、世界銀行中有一定的影響,被稱為金組織、世界銀行中有一定的影響,被稱為“國際金融界的金童國際金融界的金童”。東歐國家不僅對其。東歐國家不僅對其倡導的倡導的“穩定化、自由化和私有化穩定化、自由化和私有化”的休克的休克療法存有幻想,也希望通過激進改革來爭取療法存有幻想,也希望通過激進改革來爭取國際金融組織的貸款與援助。國際金融組織的貸款與援助。 752東歐國家激進改革與漸進改革的東歐國家激進改革與漸進改革的比較比較 v(1)宏觀經濟政策緊縮的力度不同。)宏觀經濟政策緊縮的力度不同。 v(2)價格自由化和外貿自由化的步驟不同。)價格自由化和外貿自由化的步驟不同。 v(3)實行貨幣可兌換的步驟不同。)實

59、行貨幣可兌換的步驟不同。 v(4)私有化方式的差別。)私有化方式的差別。 76三、經濟轉軌的進展與經濟好轉三、經濟轉軌的進展與經濟好轉 v1改革所有制結構,推行企業私有化改革所有制結構,推行企業私有化 v2建立市場經濟體制,實現經濟運行市場化建立市場經濟體制,實現經濟運行市場化和法制化和法制化 v3擴大對外開放,實現貿易和資本自由化擴大對外開放,實現貿易和資本自由化 771改革所有制結構,推行企業私有化改革所有制結構,推行企業私有化 v波蘭的國有企業以直接出售和無償分配為主。波蘭的國有企業以直接出售和無償分配為主。1990年年7月,議會通過了月,議會通過了國有企業私有化國有企業私有化法法,在工

60、業、交通運輸、郵電、建筑業等,在工業、交通運輸、郵電、建筑業等部門推行大私有化計劃,即將國有企業改造部門推行大私有化計劃,即將國有企業改造成股份公司,在專家評估的基礎上確定出售成股份公司,在專家評估的基礎上確定出售和轉讓股份的比例、數量和價格,然后或向和轉讓股份的比例、數量和價格,然后或向國內外法人或自然人出售;或以優惠價格向國內外法人或自然人出售;或以優惠價格向本企業職工出售;或無償分配給公民,即政本企業職工出售;或無償分配給公民,即政府向滿府向滿18歲的公民發放固定面額的股權證,歲的公民發放固定面額的股權證,公民可以這些債券兌換國家以股份公司的形公民可以這些債券兌換國家以股份公司的形式建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