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生理概述_第1頁
血管生理概述_第2頁
血管生理概述_第3頁
血管生理概述_第4頁
血管生理概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二節第二節 血管生理血管生理教學內容教學內容主要血管的結構和功能主要血管的結構和功能一一血流動力學及其研究的內容血流動力學及其研究的內容二二動脈血壓和動脈脈搏動脈血壓和動脈脈搏三三 微循環微循環四四 組織液與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組織液與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五五 靜脈血壓和靜脈血流靜脈血壓和靜脈血流六六一、一、主要血管的結構和功能主要血管的結構和功能血管分類(大小)血管分類(大小)結構特點和功能結構特點和功能血管分類(功能)血管分類(功能)大大A富含彈性纖維富含彈性纖維具有較大彈性和可擴性具有較大彈性和可擴性彈性貯器血管彈性貯器血管中動脈中動脈平滑肌較多平滑肌較多管理器官的血流量管理器官的血流量分

2、配血管分配血管小動脈、小動脈、 微動脈微動脈彈性纖維少,平滑肌較多彈性纖維少,平滑肌較多半徑小,阻力大半徑小,阻力大毛細血管前阻力血管毛細血管前阻力血管毛細血管前括約肌毛細血管前括約肌毛細血管毛細血管 由單層內皮細胞和基膜構成由單層內皮細胞和基膜構成薄、透性好薄、透性好交換血管交換血管小動脈和小靜脈之間的小動脈和小靜脈之間的吻合支吻合支短路血管短路血管微靜脈、小靜脈微靜脈、小靜脈毛細血管后阻力血管毛細血管后阻力血管中靜脈及大靜脈中靜脈及大靜脈管徑大、壁薄、可擴張性大管徑大、壁薄、可擴張性大容納循環血量容納循環血量60-70%60-70%容量血管容量血管血流阻力(血流阻力(R)血管兩端壓力()血

3、管兩端壓力() 血流量()血流量()( (一一) )血流量血流量(Blood flow)(Blood flow) 單位時間內流過血管某一橫單位時間內流過血管某一橫截面的血量截面的血量 層流時層流時: :(二)血流阻力(二)血流阻力血液在血管內流動時遇到的各種阻力,主要源于血液成分之間的血液在血管內流動時遇到的各種阻力,主要源于血液成分之間的內摩擦及血液與血管壁之間的摩擦。內摩擦及血液與血管壁之間的摩擦。 外周阻力外周阻力() r4 L L:血管長度;:血管長度;r r:血管半徑;:血管半徑; :血液粘滯性血液粘滯性二、血流動力學及其研究的內容二、血流動力學及其研究的內容二、血流動力學及其研究的

4、內容二、血流動力學及其研究的內容(三)血流速度(三)血流速度 血流速度與血流量成正比;血流速度與血流量成正比;Q Q1 1=Q=Q2 2 S S1 1V V1 1=S=S2 2V V2 2血流速度與血管橫截面積成反比。血流速度與血管橫截面積成反比。 大動脈:最高大動脈:最高 毛細血管:最低毛細血管:最低 靜脈:居中靜脈:居中(四)血壓(四)血壓(Blood Pressure)(Blood Pressure) 血管內的血液對于單位面積血管壁的側壓力(壓強)血管內的血液對于單位面積血管壁的側壓力(壓強) 國際單位:國際單位:帕(帕(Pa)(牛頓)(牛頓/米米2) 1mmHg=0.133kpa; 1

5、kPa7.5mmHg 動脈血壓動脈血壓 靜脈血壓靜脈血壓 cmH2O,1cmH2O=98.07Pa 毛細血管血壓毛細血管血壓三、動脈血壓和動脈脈搏三、動脈血壓和動脈脈搏( (一一) ) 動脈血壓的概念動脈血壓的概念( (二二) ) 動脈血壓的形成機制動脈血壓的形成機制 1.1.幾個基本概念:幾個基本概念: 收縮壓收縮壓(Systolic pressure)(Systolic pressure):心室收縮射血使主心室收縮射血使主A A血壓升高到最血壓升高到最高的值高的值 舒張壓舒張壓(Diastolic pressure)(Diastolic pressure):在心室舒張時在心室舒張時, ,主

6、主A A血壓降低到最血壓降低到最低的值低的值 脈壓脈壓(Pulse pressure)(Pulse pressure) = = 收縮壓收縮壓 - - 舒張壓舒張壓 平均動脈壓平均動脈壓(Mean arterial pressure)(Mean arterial pressure) = = 舒張壓舒張壓 +1/3+1/3脈壓脈壓 循環系統平均充盈壓循環系統平均充盈壓(Mean circulatory filling pressure)(Mean circulatory filling pressure):血液循血液循 環停止時測得的心血管內各部壓力相等,約環停止時測得的心血管內各部壓力相等,約7

7、.0mmHg7.0mmHg。 2.2.血壓形成的基礎血壓形成的基礎 前前 提提 心臟射血心臟射血形成血壓的動力形成血壓的動力 基本因素基本因素 外周阻力外周阻力形成血壓的條件形成血壓的條件心室舒心室舒張張心室心室收縮收縮射血入主射血入主A A 外周阻力外周阻力大大A A回彈回彈(勢能(勢能釋放)釋放)推血繼推血繼續流動續流動在下一個心動周期左在下一個心動周期左心室射血心室射血前,血壓降低到最小前,血壓降低到最小值值= =舒張壓舒張壓 射血中期,血液對動射血中期,血液對動脈壁的側壓力脈壁的側壓力上升到最大值上升到最大值= =收縮壓收縮壓推血(推血(1/31/3)流動)流動 大大A A擴張(擴張(

8、2/32/3) ( (動能消耗動能消耗) ) (勢能(勢能貯存貯存+ +緩沖力)緩沖力)( (二二) ) 動脈血壓的形成機制動脈血壓的形成機制 彈性貯器血管的作用:彈性貯器血管的作用: 使收縮壓不致過高使收縮壓不致過高 ,舒張壓不致過低。,舒張壓不致過低。 將間斷的心室射血轉化為血管內脈動性的連續血流。將間斷的心室射血轉化為血管內脈動性的連續血流。( (三三) ) 動脈血壓的變化和維持動脈血壓穩定的意義動脈血壓的變化和維持動脈血壓穩定的意義 1 1動脈血壓的正常值動脈血壓的正常值 我國健康青年人安靜狀態下:我國健康青年人安靜狀態下: 收收 縮縮 壓:壓: 100100120mmHg120mmH

9、g 舒舒 張張 壓:壓: 606080mmHg80mmHg 脈脈 壓:壓: 303040mmHg40mmHg 高血壓:高血壓:收縮壓持續收縮壓持續140mmHg 140mmHg 舒張壓持續舒張壓持續90mmHg90mmHg。 低血壓:低血壓:收縮壓持續收縮壓持續90mmHg /90mmHg /舒張壓持續舒張壓持續60mmHg 60mmHg 。三、動脈血壓和動脈脈搏三、動脈血壓和動脈脈搏2.2.生理變異生理變異: : 時間:時間:6 6:0000和和20:0020:00最高,中午較低,最高,中午較低,2:002:00最低;最低; 狀態:活動安靜狀態:活動安靜 體位體位:站站位臥位位臥位 通常健康

10、人躺著量血壓,得到的數據通常健康人躺著量血壓,得到的數據較高較高, 坐坐姿次之姿次之, 站站著量血壓數據最低著量血壓數據最低 性別:男性女性性別:男性女性 年齡:年齡:1010歲歲Bp1mmHg(Bp1mmHg(收縮壓的升高比舒張壓更明顯收縮壓的升高比舒張壓更明顯) ) 呼吸:呼吸:吸氣呼氣,吸氣負壓抽吸,血貯于肺中吸氣呼氣,吸氣負壓抽吸,血貯于肺中回心血回心血量量射射血量血量 BpBp 高原平原高原平原 右臂左臂(右臂左臂(1.33kPa or 10mmHg1.33kPa or 10mmHg)不不同的動脈段同的動脈段 ( (三三) ) 動脈血壓的變化和維持動脈動脈血壓的變化和維持動脈血壓穩定

11、的意義血壓穩定的意義各段血管的壓力梯度:各段血管的壓力梯度:主主A:100mmHg A:100mmHg 小小A:85mmHgA:85mmHg Cap:30mmHg Cap:30mmHg V V始始:10mmHg:10mmHg 心房心房( (大大V):0V):0(四)動脈血壓的影響因素:(四)動脈血壓的影響因素:1.1.博出量博出量搏搏出量出量心縮期射入心縮期射入A A血量血量管壁側壓力管壁側壓力收縮壓收縮壓(明顯明顯) ) 近心大近心大血管血管與與外周外周大血管壓力差大血管壓力差血流速血流速心舒末期心舒末期A A血量血量(不明顯)(不明顯) 舒張壓舒張壓(不明顯(不明顯) 。2.2.心率心率心

12、心率率心舒期心舒期流向外周的血流向外周的血心舒期心舒期A A內血量內血量舒張壓舒張壓(明明 顯顯) ),搏出量搏出量不變不變收縮壓收縮壓(不明顯)(不明顯)三、動脈血壓和動脈脈搏三、動脈血壓和動脈脈搏(四)動脈血壓的影響因素:(四)動脈血壓的影響因素: 外外周阻力周阻力心舒期血流速心舒期血流速心舒期心舒期A A內血量內血量舒張舒張壓壓(明顯明顯) ),搏出量不搏出量不變變收縮壓收縮壓(不明顯)(不明顯)4.4.大動脈管壁的彈性貯器作用大動脈管壁的彈性貯器作用 大大動脈彈性動脈彈性舒張壓舒張壓,收縮壓收縮壓脈壓脈壓 舒張舒張壓壓,收縮壓收縮壓 老年人老年人+ +小動脈、微動脈硬化小動脈、微動脈硬

13、化外周阻力外周阻力三、動脈血壓和動脈脈搏三、動脈血壓和動脈脈搏(四)動脈血壓的影響因素:(四)動脈血壓的影響因素:5.5.循環血量的變化循環血量的變化 大失血大失血 循環血量循環血量 循環系統平均充循環系統平均充盈壓盈壓靜脈回心血量靜脈回心血量, 過敏休克過敏休克血管容積血管容積 搏出量搏出量BpBp三、動脈血壓和動脈脈搏三、動脈血壓和動脈脈搏動脈血壓影響因素動脈血壓影響因素收縮壓收縮壓舒張壓舒張壓脈壓脈壓BpBp搏出量搏出量心率心率外周阻力外周阻力有效血量有效血量大大A A彈性彈性(五)動脈脈搏:(五)動脈脈搏:l 動脈血壓隨心室收縮和舒張活動呈周期性動脈血壓隨心室收縮和舒張活動呈周期性波動

14、而引起的動脈血管的波動而引起的動脈血管的 擴張和回縮。擴張和回縮。l 脈搏波的傳播并非血液在血管內流動引起,脈搏波的傳播并非血液在血管內流動引起,而是沿血管壁傳布的能而是沿血管壁傳布的能 量表現。量表現。三、動脈血壓和動脈脈搏三、動脈血壓和動脈脈搏降降中中波波降降中中峽峽 波組成波組成 對應關系對應關系 形成機理形成機理 生理意義生理意義 上升支上升支 心室快速射血心室快速射血 管壁驟然擴張管壁驟然擴張 反映心室射血反映心室射血速度、速度、 CO以及所遇阻以及所遇阻力大小力大小 前前 段段 減慢射血期減慢射血期 動脈壁回縮動脈壁回縮 降中波降中波 心室舒張心室舒張 主主A A瓣關閉血液返流瓣關

15、閉血液返流 后后 段段 心室舒張期心室舒張期 動脈內壓力繼續動脈內壓力繼續 下下降降支支外周阻力的大小外周阻力的大小 微循環是指微動脈經毛細血管網到微微循環是指微動脈經毛細血管網到微靜脈之間的血液循環。靜脈之間的血液循環。四、微循環四、微循環(一)微循環的組成及功能:(一)微循環的組成及功能:四、微循環四、微循環通路通路途途 徑徑分布分布 開放情況開放情況主要功能主要功能迂回通路迂回通路微微A后微后微A毛細血管前括約肌毛細血管前括約肌真毛細血管真毛細血管微微V廣泛廣泛 交替開放交替開放物質交換物質交換直捷通路直捷通路微微A后微后微A通血毛細血管通血毛細血管微微V骨骼肌骨骼肌經常開放經常開放V血

16、回流血回流A-V短路短路微微A A-V吻合支吻合支微微V 皮膚皮膚必要時開放必要時開放調節體溫調節體溫(二)微循環血流(二)微循環血流的調節的調節 1. 1.局部代謝產局部代謝產物的影響物的影響局部代謝局部代謝產物產物組織胺組織胺,PoPo2 2后微后微A A和和Cap.Cap.前括約肌前括約肌舒張舒張真真Cap.Cap.開開放放血流量及血流量及流速流速 后微后微A A和和Cap.Cap.前括約肌前括約肌收縮收縮局部代謝產局部代謝產物物 組織胺組織胺,PoPo2 2真真Cap.Cap.關關閉閉血流量及血流量及流速流速 縮血管縮血管物質物質四、微循環四、微循環(二)微循環血流的調節(二)微循環血

17、流的調節 2. 2.神經和體液因素的調節神經和體液因素的調節 微動脈和微靜脈均受交感縮血管神經和兒微動脈和微靜脈均受交感縮血管神經和兒茶酚胺類神經遞質的調節。茶酚胺類神經遞質的調節。 交感交感- -腎上腺髓質系統興奮腎上腺髓質系統興奮微動脈較微靜微動脈較微靜脈收縮強烈脈收縮強烈Cap Cap 血壓血壓四、微循環四、微循環(三)血液和組織液之間的物質交換(三)血液和組織液之間的物質交換 1,擴散(,擴散(Diffusion): 主要方式,脂溶性物質;水溶性物質主要方式,脂溶性物質;水溶性物質 2,吞飲,吞飲 (Pinocytosis):血漿蛋白:血漿蛋白 3,濾過和重吸收,濾過和重吸收 (Fil

18、tration & Reabsorption): 濾過:濾過:Cap組織間隙,組織間隙, 重吸收重吸收Cap 組織間隙組織間隙四、微循環四、微循環(一)組織液的生成和回流(一)組織液的生成和回流l存在于組織和細胞間隙中的液體稱為組織液;存在于組織和細胞間隙中的液體稱為組織液;l是組織細胞和血液間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是組織細胞和血液間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l絕大部分呈膠凍狀(膠原纖維和透明質酸細絲);絕大部分呈膠凍狀(膠原纖維和透明質酸細絲);l組織液的生成和組織液的回流:組織液的生成和組織液的回流:五、組織液和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五、組織液和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五、組織液和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五、組織

19、液和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1.組織液生成和回流的機制:組織液生成和回流的機制:(一)組織液的生成和回流(一)組織液的生成和回流2.2.影響組織液生成與回流的因素影響組織液生成與回流的因素 主要因素主要因素 組織液生成與回流組織液生成與回流 例例 癥癥毛細血管血毛細血管血壓壓 生成量生成量,回流量,回流量 炎癥、右心衰炎癥、右心衰血漿膠體滲透壓血漿膠體滲透壓 生成量生成量 營養不良、腎炎、肝臟疾病營養不良、腎炎、肝臟疾病毛細血管通透性毛細血管通透性 生成量生成量 燒傷、蕁麻疹燒傷、蕁麻疹淋巴回流受阻淋巴回流受阻 回流量回流量 絲蟲病、癌癥等絲蟲病、癌癥等五、組織液和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五、組織液和淋巴

20、液的生成和回流(二)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二)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 1.淋巴液生成和回流的機制:淋巴液生成和回流的機制:l 由單層內皮細胞構成;由單層內皮細胞構成;l單向活瓣;單向活瓣;l處于擴張狀態;處于擴張狀態;組織液(蛋白質和微粒)組織液(蛋白質和微粒)毛細淋巴管毛細淋巴管集合淋巴管集合淋巴管右淋巴管和胸導管右淋巴管和胸導管靜脈靜脈(三)淋巴液生成和回流的作用(三)淋巴液生成和回流的作用 1.1.回收蛋白質回收蛋白質 最重要的功能最重要的功能 2.2.調節體液平衡調節體液平衡 3.3.運輸脂肪等營養物質運輸脂肪等營養物質 4.4.防御屏障作用防御屏障作用五、組織液和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五、組織

21、液和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一)靜脈血壓(一)靜脈血壓u 近心端低,遠心端高:近心端低,遠心端高: 微微V V:10mmHg 10mmHg 下腔下腔V V:3 34mmmHg 4mmmHg 右右 房:房: 0mmHg0mmHg。u 無收縮壓和舒張壓的波動。無收縮壓和舒張壓的波動。u 分類:分類: 1. 1.中心靜脈壓中心靜脈壓(CVP) (CVP) : 胸腔內大靜脈或右心房的壓力。正常值為胸腔內大靜脈或右心房的壓力。正常值為4 412cmH12cmH2 2O O。 其高低取決于心臟射血能力和靜脈回心血量。其高低取決于心臟射血能力和靜脈回心血量。 心臟射血能力強(減弱)心臟射血能力強(減弱) CVP CVP ( ) 靜脈回心血量強靜脈回心血量強 ( ) CVP CVP ( ) 2.2.外周靜脈壓:外周靜脈壓:各器官的靜脈壓。各器官的靜脈壓。 以平臥時的肘靜脈壓為代表,正常值為以平臥時的肘靜脈壓為代表,正常值為 5 514cmH14cmH2 2O O。 心功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