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復習資料(第二輪)中考語文-詩詞鑒賞訓練_第1頁
中考語文復習資料(第二輪)中考語文-詩詞鑒賞訓練_第2頁
中考語文復習資料(第二輪)中考語文-詩詞鑒賞訓練_第3頁
中考語文復習資料(第二輪)中考語文-詩詞鑒賞訓練_第4頁
中考語文復習資料(第二輪)中考語文-詩詞鑒賞訓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板塊六詩詞鑒賞板塊六詩詞鑒賞 專題專題34理解詩詞形象,感理解詩詞形象,感受詩詞意境受詩詞意境 w考向1 分析理解詩詞中的人物形象w命題視角常見的有:由詩(詞)你看到怎樣的詩人形象? 這首詩(詞)運用的手法,塑造了一個怎樣的形象?w古詩詞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包括兩種: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這類詩歌多用第一人稱的寫法;二是詩人作品中刻畫的人物形象,這類詩歌多用第三人稱的寫法。考點自主梳理考點自主梳理w解題方法w古典詩詞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以片段的形式表現出來。因此,鑒賞人物形象應以人物(肖像、行動、語言、神態、心理)、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境)、情節為依據,從所寫人物的身份、性格、思想感情,以及作

2、者對所寫人物的態度評價等角度進行分析。 w分析詩詞中的人物形象,首先要弄清刻畫形象的基本方法:(1)通過事件表現;(2)用環境來烘托;(3)運用直接或間接描寫(語言、行為、心理、細節等)。w鑒賞形象,可從三步入手:第一,感知形象;第二,分析形象特點;第三,明確形象的意義是什么(思想內容和觀點態度)。w答題時注意:可先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人物形象的總體特征和意義,抓住形象的具體特點或個性特征,結合詩句進行分析論證。w具體而言,回答這種題:(1)找到有關詩人描繪的形象的詩句;(2)分析形象的基本含義(表層含義深層含義);(3)結合詩歌主旨分析詩人為什么要描繪這一形象;(4)指出描繪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3、w考向2 把握意象意境,分析詩詞主旨w這個考點命題視角有:(1)請指出詩歌有哪些意象? (2)試問作者是怎樣繪畫意象的? (3)詩人描寫了哪些景物?創設了怎樣的意境?(4)用生動的語言描述詩句的優美意境。(5)這首詩(詞)的意旨是什么?閱讀全詩,說說作者在詩歌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等等。w解題方法w情感類題型切入點:(1)從題眼入手。(2)從關鍵詩句入手。(3)從作家的相關背景入手。(4)從意象的象征義入手。(5)從詩歌的題材入手。w主旨類題型答題技巧:(1) 分析詩句具體寫了什么,有什么特點。(2)抒發了什么情感,暗寓了什么。w考向3 融入意境,體會情感w本考點命題視角有:(1)這首詩營造了一

4、種怎樣的意境?(2)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3)從“情”和“景”的角度對某首詩(詞)作賞析。w解題方法w1找出詩中的物象、意象。w2展開聯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w3點明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能用兩個雙音節形容詞概括出來更好。w4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或給人什么樣的啟示和思考。w例題:2013預測閱讀下面兩首詩,簡析這兩首詩中采蓮少女形象的異同點,并分析詩人通過采蓮少女形象各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情。w采蓮曲w唐 王昌齡w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w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w采蓮曲w唐 白居易w菱葉縈波荷飐風,荷花深處小船通。w逢郎欲語低頭

5、笑,碧玉搔頭落水中。w注 縈波:在水波上旋轉浮動。飐風:在水中搖擺。搔頭:古代婦女綰發的簪子。w答案 兩首詩中的采蓮少女都熱愛勞動,辛勤勞作。王詩中少女美麗、歡樂,充滿青春活力;白詩中少女羞澀、純真,情感真摯。兩首詩都傳達出作者的歡悅、驚喜之情。w例題2012棗莊 “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意境與下面哪一項最相近?()w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wB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wC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wD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w解析 本詩描繪了秋風颯颯,雁群南飛,隨后又落于庭樹的秋天特有的景致,借以抒發詩人的羈旅之情和思歸之心。靜夜思也是一首描寫游子思鄉的詩。“床前明月光,疑

6、是地上霜”中的“月光”讓作者乍見生“疑”,表明游子被思鄉情緒所襲擾,已是輾轉反側,徹夜不能眠。A 專題專題35品味詩詞語言,鑒品味詩詞語言,鑒賞詩詞藝術賞詩詞藝術 w考向1 品評詩詞中煉字的妙處w提問方式:這一聯中最生動傳神的是什么字?為什么? 提問變體:某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哪里?有什么作用?或與其他字比較提出優劣等。w解題方法w答題時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談,得放在句中,并結合全詩的意境情感來分析。w答題步驟:(1)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2)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考點自主梳理考點自主梳理w考向2 名句欣賞w根據具體的句子

7、,命題視角常見的有:(1)描述名句所展現的畫面,并揭示詩句的含義;(2)解釋某一聯的意思,并分析其情與景的關系;(3)解釋詩詞的意思,說出它們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w解題方法w答題步驟:(1)使用什么手法(修辭手法、表達方式、表現手法);(2)描繪了什么內容,展開想象和聯想,用自己的語言再現景物形象特點;(3)簡要說明詩句在寫景或抒情或寫人方面的表達作用或藝術效果;(4)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或給人什么樣的啟示和思考。w考向3 賞析常見的詩詞藝術手法w這個考點的命題形式有:(1)這首詩用了什么表現手法? (2)這首詩運用了什么藝術手法(表現技巧)?是怎樣抒發詩人情感的?有什么作用?

8、 這首詩在語言上有何特色? w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語言風格。談談此詩的語言藝術。w常見的表達技巧有:(1)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兩種,而間接抒情又包括借景借物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托物寓理等。(2)表現手法:小中見大,化虛為實,虛實結合,托物寓理,以動寫靜,聲色結合,多角度描寫,以樂寫哀,對比映襯等。(3)修辭手法:對偶、比興、擬人、夸張、雙關等。w解題方法w語言特色型答題步驟:(1)用一兩個詞語或一兩句話,概括語言特色;(2)結合詩中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3)詩中的用語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w藝術特色型答題步驟:(1)準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2)結合詩句闡釋為什么是用

9、了這種手法;(3)此手法有效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w答題模式:(特色)手法內容分析感情。例題例題- 2012株洲移家別湖上亭w唐 戎昱w好是春風湖上亭,柳條藤蔓系離情。w黃鶯久住渾相識,欲別頻啼四五聲。w詩人“別湖上亭”時觸動他情思的景物有哪些? w答案春風、柳條、藤蔓、黃鶯。w請賞析詩歌的三、四句“黃鶯久住渾相識,欲別頻啼四五聲”。w答案這兩句運用了擬人的手法,移情于物,表達了詩人依依惜別之情。例題登樓w唐 杜甫w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w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可憐后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w本詩作者登樓抒懷,請結合本詩首聯具體闡述作者抒懷的內容。w答案一是作者客居他鄉對自己遭遇的傷感,二是看到國家多災多難而對國家的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