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第一輪復習-古典詩詞鑒賞(二)_第1頁
高考第一輪復習-古典詩詞鑒賞(二)_第2頁
高考第一輪復習-古典詩詞鑒賞(二)_第3頁
高考第一輪復習-古典詩詞鑒賞(二)_第4頁
高考第一輪復習-古典詩詞鑒賞(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文檔供參考,可復制、編制,期待您的好評與關注! 年 級高三學 科語文版 本人教實驗版內容標題高考第一輪復習古典詩詞鑒賞(二)編稿老師范歷【本講教育信息】一. 教學內容:高三總復習 古典詩詞鑒賞(二)二. 教學步驟:A. 品析詩歌的語言:(一)理解關鍵詞語:王安石稱詩歌之語言為“詩家語”,就是說詩的用語和其他文體用語不同。古人作詩講究煉字,許多詩中都有一些特別值得重視的詞,通常使全詩增色不少甚至成為詩眼。那么,在閱讀時,哪些詞才是關鍵詞?又怎樣把這些關鍵詞之妙體會出來呢?在高考的考查中,語言層面我們需要重點分析以下幾個方面:1. 動詞:在鑒賞詩歌時,我們要重點關照動詞,特別是具有“多重含義”的動

2、詞。一首詩,是由一些意象按照一定的藝術構思組合而成的,而真正構成鮮明的化美為媚的意象的詞,主要是表動態的具象動詞。例1:你記得跨清溪半里橋,舊紅板沒一條,秋水長天人過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樹柳彎腰。(哀江南孔尚任)例2: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例3: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例4: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例5:雨去花光濕,風歸葉影疏。(郊興王勃)2. 修飾語:巧用形容詞可繪景摹狀,化抽象為具體,變無形為有形,使人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觸其物,如歷其境。所以大部分的形容詞在詩詞鑒賞中也是關注的重點對象。例1: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例2: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例3:閨中少婦不知愁

3、,春日凝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閨怨王昌齡)3. 特殊詞:在詩文中,有一些詞本身與眾不同,學生能很快找到它們。a. 疊詞:疊詞作用不外兩種:增強語言的韻律感或是起強調作用。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其一劉禹錫)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元日王安石)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聲聲慢李清照)b. 擬聲詞:有些擬聲詞就屬于疊詞,因為其出現頻率很高,特單列一條。作用是使詩文更生動形象,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登高杜甫)c. 顏色詞:這些詞有時作謂語用,有時作定語用,有時作主語

4、或賓語用。但是作用只有一個,顏色一般表現心情,增強描寫的色彩感和畫面感,渲染氣氛。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揚州慢姜夔)紅藕香殘玉簟秋。(一剪梅李清照)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蜀相杜甫)d. 數量詞:例1:一寸二寸之魚,三竿兩竿之竹。(小園賦庚信)例2: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早梅齊己)4.虛詞:可獲得疏通文氣,開合呼應,悠揚委曲,活躍情韻,化板滯為流動的美學效果。如杜甫的“江山有巴蜀,棟宇自齊梁”。(二)注意句式特點:1. 倒裝一般表強調。例如: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西江月辛棄疾)香稻啄余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秋興八首杜甫)省略如賈島的訪隱者不遇。2. 意象羅列是使描

5、寫更具鏡頭感。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天凈沙秋思馬致遠)一騎紅塵妃子笑(過華清宮絕句杜牧)楊柳岸曉風殘月(雨霖鈴柳永)(三)鑒賞語言風格:在詩詞的風格上,專用鑒賞術語有:激越高亢,清新秀麗,用語華麗、極盡鋪陳之能事,用語平易、含義雋永,簡潔洗煉,明白如話,平淡無奇,質樸清新、淡雅,沉郁頓挫、蒼涼,含蓄、深沉委婉,質樸平淡等。(四)題型舉例: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以下問題(6分)(06年廣東卷)粵秀峰晚望同黃香石諸子二首(其一)譚敬昭江上青山山外紅,遠帆片片點歸艭。橫空老鶴南飛去,帶得鐘聲到海幢。注: 艭:小船。 海幢,即海幢寺。簡析詩中“帶”字的妙處。 黃鐘人月圓 山中書事張可久興亡千古繁

6、華夢,詩眼倦天涯。孔林喬木,吳宮蔓草,楚廟寒鴉。 數間茅舍,藏書萬卷,授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釀酒,春水煎茶。 “詩眼倦天涯”中的“倦”字用得好,請簡要說明理由。 B. 藝術手法(表達技巧)(一)表達方式:主要為描寫、抒情1. 記敘記敘人物的經歷或事情的發生、發展、變化過程。如:“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陸游書憤)2. 議論 對人和事物的好壞、是非、價值、特點、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見。如:“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元稹菊花)3. 描寫如:“江月去人只數尺,風燈照夜欲三更。沙頭宿鷺聯拳靜,船尾跳魚撥剌鳴。”(杜甫漫成一首)4. 抒情表達整理強烈的愛憎、好惡、喜怒、哀樂等主觀感

7、情。如:“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溫廷筠商山早行)(二)修辭 1. 比喻用一種事物或情景來比作另一種事物或情景。可分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例: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劉禹錫望洞庭)2. 借代借用相關的事物來代替所要表達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體,具體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運用使語言簡練、含蓄。例: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李清照如夢令)3. 夸張對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擴大或縮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鮮明地表達事物的作用。例: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8、(李白秋浦歌)4. 對偶用結構相同、字數相同的一對句子或短語來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的意思。從形式看,語言簡練,整齊對稱;從內容看,意義集中含蓄。例: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5. 比擬把物當作人來描寫叫擬人,或把人當作物來描寫叫擬物。比擬有促使讀者產生聯想,使描寫的人、物、事表現得更形象、生動的作用。例: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林逋山園小梅)6. 排比把內容緊密關聯、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的幾個句子或短語接連說出來。例: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馬致遠天凈沙)7. 設問先提出問題,接著自己把看法說出。問題引入,帶動全篇,中間設問,承上啟下,結尾設問

9、,深化主題,令人回味。例:問人間誰是英雄?有釃酒臨江,橫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魯威作。)8. 反問用疑問的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用來加強語氣,表達強烈感情。例:江東弟子今雖在,肯為君王卷土來?(王安石疊題烏江亭)9. 對比 對比可突出事物的特點,使好的事物顯得更好,壞的顯得更壞。例:越王勾踐破吳歸,戰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李白越中覽古)10. 互文互文是指古代詩文相鄰句中所用的詞語互相補充,結合起來表示一個完整意思的一種修辭手法。例: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白居易琵琶行)11. 雙關 為了使某一字、詞,憑借其本身具有的語音或語意的條件,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獲得雙

10、重意義就是雙關。這種修辭手法可以使語言含蓄、風趣。例:昔年曾向五陵游, 子夜歌清月滿樓。銀燭樹前長似晝, 露桃花里不知秋。西園公子名無忌, 南國佳人號莫愁。今日亂離俱是夢, 夕陽唯見水東流!(韋莊憶昔)(三)抒情方式“情”、“志”的區別:在詩歌里,“情”就是我們平時說的喜、怒、憂、思、悲、恐、驚,一般都是通過景物描寫表達出來的;“志”就是我們平時說的理想、抱負、情操、品格等,一般都是通過對物的描寫表達出來的。 例: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1. 直接抒情 也稱直抒胸臆,是一種不要任何“附著物”,而由整理直接對有關人物、事件等表明愛憎態度的一種抒情方式。例:蘇軾

11、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2. 間接抒情 觸景生情、寓情于景、情景相生、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樂景與哀景: 樂景寫樂情,哀景寫哀情例:張繼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樂景寫哀情,哀景寫樂情,更見其哀樂。例:歐陽修踏莎行:“草薰風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唐代謝渾謝亭送別:“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在詩歌中,以景傳情達意(間接抒情)的往往具有一定的固定性。例:故鄉明月鄉思情松風山月隱逸情寒林殘月詩人的憂愁中秋圓月相思情苦風雨落花,雙燕孤飛,重閣玉枕閨怨情長亭折柳惜

12、別情江湖扁舟,月落烏啼詩人的羈旅之苦夢后酒醒,煙柳斷腸,寒雨斜陽,殘燭啼鵑悲歡離合情昔榮今非,幾度夕陽紅對世事滄桑的感嘆空城落花對國勢微的哀嘆、一腔的愛國情(四)表現手法1. 比興 所謂比,就是比喻,比擬。所謂興,就是在詩的開頭“先言他物”,以引出后面的正文。例: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李商隱蟬)2. 鋪排即詩經表現手法中的“賦”,它指的是對事物的特點不厭其煩地多角度地進行鋪排陳述。例: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孔雀東南飛)3. 虛實結合實寫是指

13、對事物進行直接的正面的敘述和描寫,虛寫是指側面交代或烘托性的敘述和描寫。虛實結合,可以使作品的結構更加緊湊,形象更加鮮明,并使作品增加容量。例: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唐陳陶隴西行) 詩歌的“虛”a. 神仙鬼怪世界和夢境詩人往往借助這類虛無的境界來反襯現實,這就叫以虛象顯實境。例:夢游天姥吟留別b. 已逝之景/境這類虛景是整理曾經經歷過或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景象,但是現時卻不在眼前。例:李煜虞美人:“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c. 設想的未來之境這類虛境是還沒有發生的,它表現的情將一直延伸到未來而不斷絕。

14、故寫愁,將倍增其愁;寫樂將倍增其樂。例:柳永雨霖鈴:“今霄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詩歌的“實”在中國畫中,實是指圖畫中筆畫細致豐富的地方。而在詩歌中,“實”是指客觀世界中存在的實象、實事、實境。例:春花秋月何時了。(虞美人)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念奴嬌赤壁懷古)寒蟬凄切,對長亭晚。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雨霖鈴) 虛實關系:虛實相生虛與實二者之間互相了解,互相滲透與互相轉化,以達到虛中有實,實中有虛的境界,從而大大豐富詩中的意象,開拓詩中的意境,為讀者提供廣闊的審美空間,充實人們的審美趣味。a. 虛實對比有時是相反相成形成強烈的對比,從而突出中心的。例:淮左名都,竹西佳處

15、,解鞍少住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姜夔揚州慢)b. 虛實相應相輔相成形成渲染烘托,從而突出中心。例: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歐陽修踏莎行)4. 用典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詩句兩種。用事是借用歷史故事來表達整理的思想感情,包括對現實生活中某些問題的立場和態度、個人的意緒和愿望等等,屬于借古抒懷。引用或化用前人詩句目的是加深詩詞中的意境,促使人聯想而尋意于言外。 明用典故古典詩詞在使用典故時,如果能使讀者從字面一看

16、便知使用了某個典故的就是明用典故。例: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 暗用典故古典詩詞在使用典故時,有時表面上看用典處似乎與上下文句融合為一,不細察則不知為用典,這就是暗用典故。例: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獵) 正用典故 例: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李白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 反用典故 例:蜀道登天,一杯送、繡衣行客。(辛棄疾滿江紅送李正之提刑入蜀)【模擬試題】(答題時間:20分鐘)一. 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柳梢青送盧梅坡劉過泛菊杯深,吹梅角遠,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邊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傷情?覺幾度、魂飛夢驚。后夜相思,塵隨馬去

17、,月遂舟行。注: 泛菊:飲菊花酒。 吹梅:吹奏梅花落。(1)“聚散匆匆”一句,在內容上強調什么?在上片的結構上起什么作用? (2)整理在表達感情時主要運用了什么手法?請結合全詞內容具體說明。 二. 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東坡蘇軾雨洗東坡月色清,市人行盡野人行。 莫嫌犖確坡頭路,自愛鏗然曳杖聲。注: 此詩為蘇軾貶官黃州時所作。東坡是蘇軾在黃州居住與躬耕之所。 犖確:山多大石。(1)第一句在全詩中有何作用?請簡要賞析。 (2)請結合全詩賞析“鏗然”一詞的妙用。 三. 閱讀下面的兩首清代詩歌,然后回答問題。新雷張維屏造物無言卻有情,每于寒盡覺春生。千紅萬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聲。己亥雜詩(其五)龔自珍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1)在新雷中,造物“有情”體現在哪些地方?為什么要說“只待新雷第一聲”?(2分) (2)兩首詩的末句寄托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4分) 【試題答案】一. (1)強調二人相聚之短暫、相別之倉促。在寫聚、散的內容之間起承上啟下的作用。(意思答對即可)(2)主要運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邊孤雁,水上浮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