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設計原理考點1. 【目錄】設計的產生分析:由于物理缺陷(物理缺陷有包括生理缺陷和環境缺陷)和心理缺陷所以設計產生。2. 設計的本體:設計是伴隨著人類生活的需要而產生,給人類帶來了物質創造和更新的原動力及緊迫感。3.設計“disegno”概念產生于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它最初的意義是指素描、繪畫等視覺上的藝術表達。4.在中文和西文中,“設計”一詞都有設想、運籌、計劃與預算的意義,指人類為實現某種特定目的而進行的創造性活動。(現代設計的概念)5. 日文中的圖案一詞,由有島精一首創,用以對譯英文中的Design一詞。6.較早使用“工藝美術”一詞的是蔡元培。7.設計概念在語義上的優越性:p11-13“設
2、計”具有語義上的豐富性; 它避免了“工藝美術”或“圖案”、“商業美術”、“發明”等詞語都包括某種狹義含義的指向性,而具有了有利于學科發展和實踐活動的最大程度的包容性?!霸O計”具有語義上的調和性; “設計”一詞不具有明確的傾向性,這種意義的模糊使它在概念上具有調和性。它較好地融合了諸多不同設計行為的共性而能包容這行行為的個性-這種共性的相融顯然具有學科上的合理性,使得人們可以從更宏觀也更基礎的視角來研究設計的價值。“設計”具有語義上的開放性。設計的性質歸結為一句話,就是“為創造一種有意義的秩序而進行的有意識的努力?!薄霸O計”一詞正應和了設計理論研究的開放性要求,這種開放性也恰恰體現了設計行為本身
3、獨特的屬性。8.設計行為的性質:設計抽象為一種人類最基本的創造性活動,設計最基本的特點,設計和自然科學有著本質區別,但設計離不開科學。9.設計與人類生活方式的辯證統一:一方面,設計是人類生活方式的無紙化積淀。研究設計就是研究人類的生活方式。 設計與市場分析; 設計與人類行為研究。10設計的創造性特征:創造性是設計的本質屬性,設計思維本身屬于創造性思維,可以分為發散思維和收斂思維發散式思維又稱擴散思維,其模式是“從一到多”;收斂思維又稱輻合式思維、集中思維,其模式是“從多到一”。發散思維是設計思維中最創造性也是最重要的一種思維方式。11為什么說設計是科學與藝術之間的第三條道路? 設計的藝術化的特
4、征a. 設計和藝術的聯系b. 藝術運動的影響c. 藝術家的影響d. 藝術文化的影響e. 設計對藝術的影響設計的科技化特征a. 設計與發明(有密切的關系)b.技術化的設計(設計離不開技術)c.科學化的設計(設計離不開科學)12. 以五方面的設計分類力圖標示五種差異較大的設計類型:p35 產品設計(包括:工業產品設計;手工藝產品設計) 環境設計(包括:城市規劃設計;建筑設計;室內設計;裝飾藝術設計:裝飾繪畫、裝飾雕刻、裝飾工藝品) 服裝設計(包括:染織設計;服裝設計:成衣設計、時裝設計;配飾設計:首飾設計、箱包設計、鞋襪設計) 視覺傳達設計(包括:廣告設計:平面廣告、電視廣告、CI設計、包裝設計;
5、多媒體設計:網頁設計、游戲設計、軟件界面設計;動畫設計)服務設計(會展設計;活動策劃;禮儀設計)13.“視覺傳達設計”一詞于20世紀20年代開始使用,而正式形成于60年代,“視覺傳達設計”簡稱“視覺設計”。在西方,有時也稱之為信息設計?!耙曈X傳達設計”是以視覺傳達傳播和信息交流為惟一目的的藝術設計類型。視覺傳達設計將是藝術設計中變化最頻繁的設計類型之一。14.環境設計是對人類的生存空間進行的設計。15. 職業設計師的分類: 從工作的方式分類:企業設計師和事務所設計師。從設計的傳統與風格分類:20世紀的設計師有兩個源流:一個是歐洲傳統,如勒·柯布西耶、馬里耐蒂、格羅皮烏斯等;一個是美國
6、傳統,如蓋茨、羅維。歐洲設計師通過跟隨功能來制造形式,而美國設計師則使用形式來表達功能。設計師的細化和設計團隊16.設計師能力的構成:創造能力;觀察能力;合作能力;預測能力;藝術修養17.藝術設計的類型(分類):有設計師和理論家傾向于按設計目的不同,將設計大致劃分為:為了傳達的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為了使用的設計-產品設計;為了居住的設計-環境設計三大類型。17.設計目的的三個層次: 設計目的的第一層次:功能性 設計目的的第二層次:易用性設計目的的第三層次:快樂性。18.德國哲學家康德認為美有兩種,即自由美和依存美,依存美含有對象的合乎目的性。、19.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建筑就是居住(生活)
7、的機器。”20.“功能”也永遠作為人造世界的基本目標和核心內容而存在。古羅馬建筑師、工程師維特魯威在論建筑中表明,結構設計應當尤其功能所決定。芝加哥學派建筑大師沙利文,1896年發表了論文集隨談中有“形式永遠服從功能,此乃定律。”著名的理論家阿道夫·盧斯“裝飾就是罪惡”。21.流線型是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生物形態,靠著自然界的優勝劣汰和對環境的適應,一些生物如魚類形成了這一有利于提高游泳速度的最佳形態。22.什么是易用性? 易用性,這個詞被廣泛地應用于和電腦有關的界面設計及產品開發,這個來源于“友好使用”的術語適用于所有的設計類型?!耙子眯浴蓖ㄋ椎刂v,就是“產品是否好用或有多么好用”
8、。23.惠特尼·昆森貝瑞的5E理論: 效力(Effective):通過工作達到目標的程度和準確性。 效率(Efficient):工作被完成的速度。 魅力(Engaging):產品界面對使用者的吸引力和愉悅力。 錯誤承受力(Error Tolerant):產品防止錯誤產生的能力和幫助使用者修復錯誤的能力。易學性(Easy or Learn)易用性通常包括: 完整實現產品功能的要求。 在商業競爭中獲得優勢和利益的手段。產品的安全性需要。24. 比利時數學家奎特萊特與1870年出版了專著人體測量學,最早提出了“人體測量學”這一專業術語,并創立了這一新興的學科。人體尺寸的測量可分為兩類,即構
9、造尺寸和功能尺寸。構造尺寸是指靜態的人體尺寸,它是在人體處于固定的標準狀態下測量的,是典型的“量體裁衣”。功能尺寸是指動態的人體尺寸,是人在進行某種功能活動時肢體所能達到的空間范圍,它是在動態的人體狀態下測得的。25.人體測量學的復雜性:人體工程學的復雜性在與,數據的獲得因年齡、性別、人種、甚至不同的職業群體而有所變化,地域性的差異成為最重要的一個方面。26.“工效學”由希臘文“ergo”(工作)和“nomos”(自然規律)組合而成。27.人體工效學的概念: 人類工效學,它是一門以心理學、生理學、解剖學、人體測量學等學科為基礎,研究如何使人-機-環境系統的設計符合人的身體結構和生理心理特點,以
10、實現人、機、環境之間的最佳配置,使處于不同條件下的人能有效地、安全地、健康和舒適地進行工作與生活的學科。28.人類工效學的歷史和形成 19世紀末至第一次世界大戰-人類工效學的萌芽時期 泰勒關于手工操作工具特點與人的操作效績關系的研究是人類工效學發展歷史上的第一個里程碑。 第一次世界大戰至第二次世界大戰-人類工效學的初興時期 美國心理學家于1925年前后在西方電氣公司做的“霍桑研究”是對人的工作效率問題研究的又一個里程碑。廣義的人類工效學也包括組織人事、個人工作動機和工作積極性等方面的內容。第二次世界大戰至20世紀60年代-人類工效學的成熟時期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工效學的發展發生了一次重要的轉
11、折,即從研究人適應機器轉向機器適應人的研究。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人類工效學a. 在研究領域擴大化b. 高技術化 1959年,國際人類工效學聯合會成立,他將國際上不同國家的幾個人類工效學會和人類因素學會合并起來,這是人類工效學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29.人類工效學含義: 人類工效學的關注目標是人與產品、設備、設施、工作環境的交流。所以,它的重點在于研究人(而不是習慣上將重點放在人的對象即機器上),以及設計品對人的影響。人類工效學包括是個方面的內容:人的動作和運動(如坐、站、提、推、拉等運動);環境因素(如環境中的噪音、震動、光線、溫度、化學輻射等等);信息和反饋(人的視覺和其他知覺所獲得的信息
12、,以及這些信息與操控之間的互動);工作的組織和管理(工作和職位是否與工作人員的能力與興趣香匹配等)30.人類工效學的特點:靈活性;廣泛性;科學性(1911年,公認的工效學泰斗泰勒在當年出版的科學管理的原理)31.產品語義學:產品語義學的目的就是要把人類因素學從身體和身心的區域拓展到文化的、心理的和社會的區域)。產品語義學作為一種學科理論出現于20世紀80年代。32.為弱勢群體進行相關成品設計有這樣一些基本特點:隱形化;漸進化;通用化33.什么是普適設計? 廣義地講,普適設計是指設計師的作品具有普通的適用性,能供所有人方便地使用。普適設計和廣泛設計在美國成為可以互換的術語用來表述一種體現公平與社
13、學公正的設計。34.“普適設計”主要關注的是公共空間與公共用具范圍的原因。35.裝飾的原則:裝飾的原則簡單來說,就是:產品外觀設計應該服從產品整體功能的設計,產品的裝飾美應該有助于產品的整體功能。36.Lionel Tiger將產品的快樂分為四種:生理的快樂 社會的快樂 心理的快樂 理想的快樂37.環境倫理的提出,為設計倫理在理論基礎上建立了基本的立足點。38.設計的限制因:消費倫理、環境倫理39.法國讓·鮑德里亞:消費倫理提出消費倫理相關問題。40.生產的偶像被消費的偶像所替代。“現代社會是生產者的社會,后現代社會是消費者的社會?!保U曼)馬克思強調消費的重要意義:對商品的物理用途
14、即使用價值的消費。鮑德里亞認為:使用價值是一種抽象,是一種需求系統的抽象,這一系列掩蓋在虛假的具體目的和用途的證據中,“使用價值是政治經濟學的皇冠和君權。”41.消費的真相承載著豐富社會意義的符號系統,強調的正是消費社會中形形色色的消費符號。其中有代表性的,就是商品的標志。42.消費區隔通過消費的內容和方式人為地將人群分成為不同階層和群體,從而制造生活的優越感和幸福感。消費區隔的結果是實現不同的消費群體,“大眾”與“小眾”的區別,而不是兩個固定的堡壘。43.消費區隔的本質就是對稀有資源的占有和排斥。當某種稀有資源成為多數人可能擁有的東西時,它將立即失去其消費區隔的價值。因此,消費區隔的形成是一
15、個不斷變動的過程。44.時尚的概念:是指一個時代的風尚,由一部分人率先嘗試,眾人趨之若鶩,進而成為社會普遍的審美情趣。45.時裝設計師演繹時尚的完美樣板:短暫、固執、非理性。46.時尚魅力原因有三: 喜新厭舊 社會原因,由于人們交往增多,因此,要給人某種印象的愿望也增強; 商業原因,可以從制造商機。47.時尚是作為消費區隔的標志性、易操作性產物而存在。48.維布倫西美爾模式:時尚就是社會地位的標志。在維布倫西美爾模式中,時尚是對社會地位的一種追求。另一方面,也是對社會地位缺乏的一種補償-這也是女性熱衷于時尚的原因。48.日常生活的審美化與社會的麥當勞化: 日常生活的審美化是后現代文化的一種重要
16、特征。它既指藝術的亞文化(一次大戰和20世紀20年代開始出現的達達主義、歷史先鋒派、超現實主義等藝術流派),也指將生活轉化為藝術作品行為。但更多的是指當代社會日常生活中那些豐富而轉瞬即逝的符號與影像之流。49. 李奧帕德被稱為“現代環境倫理學之父”、“先知”。他首次提出了“土地倫理”,這是一種建立在生態科學基礎之上的典型的整體論環境倫理。50.現代環境倫理學家泰勒在尊重大自然提出了4條環境倫理的基本規范:不作惡的原則不干涉的原則忠誠的原則 補償正義的原則 我們應該把自然看成是資本而不是收入。51.綠色設計的背景: 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綠色消費的要求 消除貿易壁壘的最有效途徑52.什么是綠色設
17、計? 在廣義上,綠色設計是從社會生產的宏觀角度對人的活動與自然和社會之間關系的思考與整合。在狹義上,綠色設計是指以節約資源為目的、綠色技術為方法、以仿生學和自然主義等觀念為追求的工業產品設計及建筑設計。(名詞解釋,綠色設計有廣義和狹義之分。)53.什么是有計劃的廢止制度? 有計劃的廢止制度下,企業僅僅通過造型設計,往往就能達到促進銷售的目的?!坝杏媱澋膹U止制度”獲得了巨大的商業成功,但由于其人為地對產品的生命周期進行純粹促銷型的縮短,不可避免地帶來資源的浪費和環境的污染。54.世界上第一個專職汽車設計師厄爾與通用汽車公司總裁斯隆一起創造了汽車設計的新模式,即“有計劃的廢止制度”。按照他們的主張
18、,在設計新的汽車式樣的時候,必須有計劃地考慮以后幾年不斷更換部分計劃。基本造成一種制度,使汽車的式樣最少每兩年一小變,三到四年一大變,造成有計劃的樣式老化,形成一種促使消費者為追逐新的潮流而放舊式樣的積極的市場促銷方式。55. 從“綠色設計”理論的角度、或者從企業的角度來看,“3Re1D原則”是“Reduce(減少)、Reuse(再使用)、Recycle(再循環)、Degradable(可降解)”。56.設計中的可持續發展: 設計中的可持續發展指的是將設計行為的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相結合,把設計活動的個人利益(或集體利益)和他人利益(或社會利益)相結合的設計發展策略,它來源于環境學中對可持續發展的研究。57.設計中可持續發展原則:可持續發展的公平性原則可持續發展的和諧性原則可持續發展的需求性原則可持續發展的高效性原則可持續發展的變動性原則58. 設計資源的概念:完整的設計資源可分為“條件性資源”與“介質性資源” 所謂“條件性資源”是指在設計行為中必須
最新文檔
- 法律意識基礎試題及答案
- 二級考試C++全方位知識總結試題及答案
- 法律文書考試題及答案二
- 詩歌的創作背景試題及答案
- 法律社會學試題及答案
- 2025年Delphi編程應考心態調整試題及答案
- 2025年Delphi產品維護與更新策略題目及答案
- 2025年MySQL數據同步技術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木材供貨合同范本
- 2025港口貨物運輸合同
- 固體廢棄物管理培訓
- 風濕免疫疾病的心理咨詢和心理療法
- 出國勞務培訓課件
- 《企業安全生產費用提取和使用管理辦法》解讀20231227
- 培訓資源整合報告
- 公司物業服務項目 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GB/T 19699-2023船舶和海上技術液貨艙壓力-真空閥和阻火裝置
- 肖申克的救贖-讀書感悟
- 《裝配式鋼結構界面處理砂漿》
- 神經病學課件: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癥完整版
- 瓦哈比派的學習資料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