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音樂課欣賞大提琴《天鵝》教案_第1頁
(完整版)音樂課欣賞大提琴《天鵝》教案_第2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卡米爾圣-桑是十九世紀法國著名音樂家和民族樂派杰出的代表人物。這首我們熟悉并為之感動的優雅、溫柔的大提琴曲,它出自圣桑的管弦樂動物狂歡節第十三首。圣桑采用了以兩架鋼琴為大提琴伴奏的演奏形式,這首樂曲是G大調,全曲分三部分。這是整個組曲中唯一的一首抒情樂曲,后來成為大提琴獨奏名曲。鋼琴表示清澈的湖水,大提琴優美迷人的旋律,描寫天鵝高貴優雅的神情。它不僅是一首大家所熟悉的膾灸入口的名曲,也是作者在這部作品中唯一允許在他生前叫人演出的樂曲,被視作圣桑的代表作品,這首大提琴曲被改編成各種樂器的獨奏曲,甚至被改編為芭蕾舞天鵝之死。該曲是由G大調、6/4拍子、由單主題發展而成的三部曲式。樂曲一開始,鋼琴以

2、清澈的和弦、清晰而簡潔地奏出猶如水波蕩漾的引子,在此背景上,大提琴奏出旋律優美的主題,描繪了天鵝以高貴優雅的神情,安詳浮游的情景。中間部分由第一部分主題固定發展而成,猶如對天鵝優雅而端莊型象的歌頌,把人帶入一種純潔崇高的境界。第三部分,鋼琴以優美的琴音表現出天鵝游蕩于水面時,水面波動、天鵝高雅悠閑。全曲在最弱奏中逐漸消失。在這樂曲里,如果大提琴代表了天鵝,鋼琴就是那波光粼粼的湖水,美麗的天鵝公主在湖水里載沉載浮,期待著王子的到來。在西方,有一種傳說,天鵝臨死之前,必唱一首動人的歌,這首曲子也有這種意境。它讓我常常想起英國詩人、著名的意象派大師弗林特的名作天鵝,其中的兩句一一“天鵝游入我憂傷的漆

3、黑深處,銜著一朵白玫瑰般的火焰。”這是一種印象深刻的、難忘的憂傷。弗林特天鵝在百合花的蔭影下,在金雀花和紫丁香傾瀉在水面的金色、藍色和紫色下,魚影顫動。在又綠又冷的草葉上,天鵝的脖子彷佛顯出漣漪蕩漾似的銀色,天鵝嘴里彷佛是暗淡的銅色,朝著黝黑的水深處,在那一座座拱門下,天鵝緩慢地游動。天鵝游入那座黑色的拱廊,天鵝游入我憂傷的漆黑深處,銜著一朵白玫瑰般的火焰。領悟教材把握重點1、教學內容及教材分析:本課共三首描寫天鵝的樂曲。第一首:選自人教版教材第七冊第三課,由法國作曲家圣一桑作曲的大提琴獨奏天鵝;第二首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四小天鵝舞曲;第三首是芭蕾舞劇天鵝湖的場景音樂天鵝。重點欣賞第一首。這是管弦

4、樂組曲動物狂歡節中流傳最廣的一首樂曲,描繪了潔白高雅的天鵝在碧波漣漣的湖面上悠然漫游的優美形象。用兩架鋼琴伴奏表現清澈明麗、波光粼粼的湖面。2、教學目標:通過三首“天鵝”音樂的欣賞,啟發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音樂知識來感受同一主題卻不同性格、形象、意境的三首樂曲,提升音樂審美情趣,讓學生在感受美的基礎上創造美,從而獲得感受與鑒賞、表演、創造及交流合作的能力。3、教學重點:調動多種感官感受、理解大提琴獨奏曲天鵝的情緒和意境。4、教學難點:用各種藝術表現形式表達自己對天鵝音樂的獨特感受與見解。5、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大提琴、天鵝頭飾若干、水彩筆、畫畫紙、檢測表格四張。二、精選教法讓學生想

5、學高爾基說過:“在聽賞音樂時得用自己的經驗、印象和知識去補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者能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如聽)能更準確有效地掌握學習對象。為了實現本堂課的教學目標,我采用了“借助動覺,展示聽覺體驗”的方法。動包含了:動口回答問題、動腦想像意境形象、動體態模仿天鵝舞、動手描出天鵝畫,最終使學生動情(表現在上課的興趣及對天鵝樂曲的喜愛),這是使學生從感知音樂到理解音樂、創造音樂的手段。因此,本堂課我精選了以下教學方法:1、把生活融入課堂,激發感受與鑒賞的興趣。2、多渠道調動學生的多個感知通道參與運用于整個教學過程,使學生主動參與音樂教學,并獲得獨特感

6、受與見解。具體教法有:演示法、談話法、講授法、討論法、律動法、描述法、繪畫法共七種。三、暗授學法讓學生會學根據小學生年齡小、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好動、愿意表現自我的心理特征,我設計了以下學法:1、用聽、想、看、說、動等多種形式體驗音樂,交流互動,升華情感。2、用畫、舞、頌等藝術表現形式表達各自對天鵝的獨特感受與見解。這些方法能使學生的心理得到滿足,同時各顯其能:能畫的畫一幅天鵝畫,能舞的跳一段天鵝舞,能寫的寫一首天鵝頌,并能使學生揚長避短,充分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感受。四、巧設程序讓學生樂學1、組織教學:放舞劇天鵝湖場景音樂學天鵝飛進教室,唱師生問好歌。2、導入:天上飛的有哪些動物?既可在天上飛又能

7、在水里游的動物又有哪些?誰愿意說說自己心中天鵝的形象?這節課老師將和同學們一道去一個很美的地方欣賞天鵝、感受天鵝。3、初聽:放課件:大提琴獨奏的錄音天鵝。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扒在桌上乘著音樂的翅膀進行想像并思考三個問題:樂曲是用哪些樂器演奏的?(大提琴獨奏,鋼琴伴奏)各種樂器表現的是什么形象?透過音樂你看到了一幅什么畫面?學生回答,以此溫故而知新(鞏固弓弦樂器及其音色)。4、復聽:進一步感受、理解作品。接著放課件觀賞繪畫音樂天鵝。(我們來看看美術大師是怎樣理解剛才這首樂曲的)欣賞完后請同學們各抒己見(你有要說的嗎?誰能談談自己的感受?)5、介樂曲的作者及創作背景,以及大提琴的音色和它在管弦樂隊中的

8、作用,并出示大提琴試奏。6、再聽:進一步加深對作品的理解。教師跟伴奏音樂演唱由上面這首天鵝樂曲改編的歌曲天鵝。7、檢測學生對樂曲的理解程度:分組討論完成檢測表。將全班分成四組,每組發一張檢測表進行選擇:第一句旋律線條示意(這是一個難點,學生不易得出答案,這時教師應邊啟發學生哼唱旋律,邊用手勢示意旋律起伏的線條走向)情緒(用你認為合適的顏色表示)意境幽靜熱鬧節奏舒展緊湊速度緩慢快速力度較弱較強然后各組派代表將填好的表格貼在黑板上,集體評議出優勝組給予獎勵。8、獎勵欣賞四小天鵝舞曲。放課件聽賞動畫音樂四小天鵝舞曲,進一步感受“天鵝”的音樂美,并簡介芭蕾舞劇天鵝湖的劇情。要求學生聽賞完后將樂器的性格

9、、形象、意境與前一首天鵝對比,用最恰當、最簡潔的詞語慨括它們的典型特點(前一首是高雅憂傷的天鵝,后一首是天真活潑的四小天鵝),學生回答后再欣賞芭蕾舞四小天鵝舞曲,并請愿意上臺表演的同學上臺戴上天鵝頭飾模仿或自編動作隨音樂表演四小天鵝舞曲,其余同學起立隨音樂即興舞蹈。(這是本堂課的高潮之處)9、欣賞舞劇天鵝湖場景音樂:放課件觀賞芭蕾舞劇中的場景音樂劇情。由學生慨括這首樂曲的性格、形象、和意境(美麗、動人)后教師歸納三首樂曲的特點:(展示板書)主題相同,都很好聽、很美,但性格、形象和意境卻不相同。10、動手表現音樂,抒發各自的獨特感受與見解:放課件:大提琴獨奏的實景片天鵝做背景,學生在如詩如畫的背

10、景音樂中畫天鵝、頌天鵝。然后展示、朗頌并講評、獎勵。(這是本堂課的難點所在,此時,教師應啟發學生聯系自己已有的知識、技能和親身體驗過的經歷進行聯想,發揮想像來創造、表現)11、課堂小結:如詩如畫的四十分鐘很快就要結束了,今天我們欣賞了三首描繪“天鵝”的樂曲(看板書):有高雅憂傷的天鵝、有歡快活潑的天鵝、還有美麗動人的天鵝,但愿今天的課能給同學們留下美好的回憶,同時也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生活、學習中養成良好的聽賞習慣,善于發現美、感受美、創造出更多更美的藝術形象,為我們的生活增添色彩。隨后,學生在激昂的場景音樂聲中隨音樂學天鵝飛出教室。天鵝適用年級及教材:初二音樂教材下冊教學目的:1、了解大提琴豐

11、富的表現力,正確理解天鵝的音樂形象,體樂曲所蘊涵的真摯深沉的情感。2、訓練學生的音樂聽覺及正確的音響感知,并提高對音樂作品的感知、理解、聯想能力,開闊其音樂視野、培養良好的音樂素質。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天鵝的賞析難點:正確理解旋律音響所產生的音樂形象和真摯情感教學設想:1、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打破在欣賞課中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教學模式,而讓學生直接參與,成為音樂形象的直接塑造者。2、運用現代化的電化手段教學,使畫與樂有機結合,讓學生對音樂表現手段能有較深的理解,"視聽聯覺將他們的藝術通感完全溝通。優雅的旋律、美麗的畫面不僅使他們獲得不出城廓而獲山林之怡,身居鬧市

12、而有林泉之致"的藝術享受,而且使他們能夠帶著自己的生活聯想和藝術想象進入一個特定的境界,設身處地感受美和創造意境。教學時間:一課時教具準備:錄音機、磁帶、多媒體、錄象機、錄象帶、實物投影儀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導入新課:上節課我們介紹了西洋管弦樂隊中的弦樂器組,提問:弦樂器組主要有哪些樂器?答:(略)(二)初聽主題樂斷,思考:這斷樂曲是由什么樂器演奏的?其中還有什么樂器?答:(略,屏幕上出示樂器畫面)教師提示:伴奏樂器是鋼琴,用鋼琴彈奏出連續不斷的琶音展現了怎樣的景象?(波光粼粼的平靜湖面)(三)樂曲介紹:(先可讓學生來說一說,教師再總結)這段樂曲選自法國作曲家圣桑斯所作的管弦樂

13、組曲動物狂歡節中的一首大提琴獨奏天鵝。天鵝是整個組曲中最著名、最優美,也是流傳最廣的一首小曲。它以深沉、典雅的旋律賦予了天鵝擬人化的情操與美感。(四)復聽全曲,思考以下問題:(學生討論,教師啟發解答)1、全曲的段落結構:單三步曲式2、樂曲的風格:抒情、細膩、優美、典雅3、音樂的形象:描繪了天鵝在湖面上昂首緩緩浮游的高雅神態4、音樂的情緒:充滿柔情又略帶憂傷(五)分段欣賞:(屏幕上打出相應段落的主題樂譜)伴隨著舒緩的樂曲,教師要求學生邊欣賞邊感受,并鼓勵大家相互交流對作品的理解,在這過程中,學生認真欣賞,踴躍發言,對作品的每一部分都講出了他們真切的感受。第一部分:樂曲開始,兩架鋼琴演奏出輕柔透明

14、的分解和諧伴奏音型,使人聯想起水光粼粼的湖面上碧波蕩漾。在這背景上,大提琴以渾厚、柔和、優美的音色奏出樸實無華、端莊嫻靜、優美舒展的天鵝主題旋律。溫婉舒展的旋律刻畫了潔白的天鵝在湖面上昂首浮游的高雅神態,抒情的曲調中帶有幾分憂郁、憂傷。第二部分:展開天鵝主題素材,調性轉向下屬調和屬調,旋律以模進手法作了一些發展,似乎吐露著發自內心的感慨。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變化再現,令人感到一種孤獨、彷徨的情緒沖擊著心靈。當大提琴奏出結束長音時,鋼琴輕輕地自高音區蜿蜒下行,柔和的級和級和弦交替進行,描繪天鵝漸漸遠去,它撥起的層層漣漪連同身影,慢慢、慢慢在我們的視野中消失(六)視唱第一樂句:師:大提琴奏出了如

15、歌的旋律,恰似天鵝充滿柔情又略帶憂傷的吟唱,天鵝是怎樣唱的呢?(屏幕上出示樂譜)同學們分組視唱樂譜。(七)簡單小結、畫出樂曲所表現的意境:師:這么優美動人的旋律一定在每位同學心中形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下面請每位同學展開想象的翅膀,一邊欣賞樂曲,一邊在投影片上畫出自己對這首樂曲的內心感受和自己所理解的作品形象,用視覺的色彩來表現聽覺的色彩乃至情緒的色彩。畫好以后,邊放音樂,邊請幾位創作得比較好的同學來介紹自己畫面的內容和寓意。(八)總結,簡單介紹芭蕾小品天鵝之死:天鵝在湖面上悠然漫游的情景,是對天鵝端莊、高雅形象的歌頌,同時也抒發了作者對美好、崇高境界的深切追求。每個人又可以根據自己的思想感情、

16、文化素養等來理解作品中的形象。俄國著名舞蹈家福金、巴甫洛娃從音樂中感受到天鵝的悲傷與憂郁,感受到天鵝垂死之際對生命的渴望之情,把它編成了一個芭蕾小品,用獨特的芭蕾舞蹈語匯表現天鵝對生活的熱愛和與死神搏斗的不屈精神,最后天鵝漸漸合上翅膀與生命告別,音樂舞蹈融為一體。一邊介紹,一邊播發芭蕾小品天鵝之死的錄象。(九)在樂曲聲中結束本課,并在屏幕上出示作者及作品創作背景簡介。教學反思這節音樂欣賞課在教學過程中,把學生參與音樂實踐活動作為教學的藝術特點,突出培養了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和創造性思維,真正使學生成為課堂活動的主體。這節課在實踐中獲得了比較好的效果,首先,教師能夠注重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聽覺和視覺入

17、手,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全身心地參與到藝術欣賞中,去感受音樂的美感、情感等等。通過聆聽、觀看、對比、講解、演唱等手法,讓學生自己去體會、分析、理解音樂和比較不同的音樂形象;其次,運用各種不同的手法,讓學生參與到音樂實踐活動中。鼓勵學生用繪畫、線條、色彩等來表現音樂作品,這樣既活躍了課題氣氛,又使音樂的表現力更加豐富多彩,然而更重要的是引導全班同學進行了創造性的欣賞,使他們感受音樂美的同時發展和提高了各種能力。天鵝賞析天鵝”,美麗而動人的名字,一提起它,人們會有眾多的聯想。當它作為音樂曲名時,你一定想聽聽這首以它的名字命名的樂曲。天鵝,鳥類的一種,形狀象鵝而體形較大,善飛,居住在海濱和湖邊。人們視

18、覺中的形象通常有兩種,一種是天上飛的天鵝,一種是水里游動的天鵝。聽著這首舒緩、蕩漾著水聲的樂曲,已不難判斷樂曲表現的是在湖水中悠然游動的天鵝。這首著名的天鵝曲出自法國作曲家圣桑(18351921)之手。圣桑從小喜愛音樂,對聲音極其敏感。愛聽時鐘報時的滴答聲和水開時茶壺的“歌唱”,他五歲開始作曲,十一歲就以鋼琴家的姿態登臺演出,1848年,進入巴黎音樂學院學習。1853年開始在教堂任管風琴手,其中有四年在尼德梅耶爾音樂學校教鋼琴。1877年辭去教堂職務,專事作曲,并常以鋼琴家、指揮家的身份出國演出。其作品數量超過170部,但質量不勻,較優秀的有歌劇桑孫與達利拉、第三交響曲、交響詩骷髏之舞、第二、

19、四、五鋼琴協奏曲、第三小提琴協奏曲、大提琴協奏曲以及小提琴與樂隊的引子與回旋隨想曲等。1886年2月,圣桑在布拉格旅行演出期間,為在巴黎的友人所主持的音樂會寫了管弦樂狂想曲動物狂歡節。作品將一些大師的名曲(包括他自己的作品)揉合其中,并加以夸張變形,對當時的音樂生活作了善意的戲謔和尖刻的嘲笑。動物狂歡節共有十四首樂曲,除了第十三曲天鵝外作者不同意在他生前演出或出版整套作品。動物狂歡節共有十四首樂曲,由十三首標題小曲和終曲組成。1、引子與獅王進行曲2、母雞與公雞3、騾子,跑得飛快的動物4、龜5、象6、袋鼠7、水族館(樂曲表現好象透過玻璃看到水中魚兒輕巧的游動)8、長耳朵的角色(樂曲模仿受人使役的

20、毛驢的哀鳴)9、森林中的杜鵑10、大鳥籠11、鋼琴家(樂曲表現只會機械地搬動手指的“鋼琴家”,)12、化石13、天鵝14、終曲(動物的狂歡)在動物狂歡節組曲中,人們認為天鵝是最精美的樂曲,自它誕生之日起到今天的一百多年間,其藝術魅力長盛不衰,人們在這首樂曲的基礎上,將它改編出多種形式的演奏樂曲,并創作了芭蕾舞天鵝之死,其意境也隨之改變。芭蕾舞天鵝之死也成為芭蕾舞臺上的精典作品和保留節目,不少女演員以能飾演天鵝為榮。首創芭蕾舞天鵝之死的編導是俄國著名的芭蕾舞編導、改革家福金(1880-1942)。首演芭蕾舞天鵝之死的是俄國著名的芭蕾舞演員巴甫洛娃(18811931)。聽著這首樂曲,你的眼前出現了一幅美麗的畫面:寧靜、優美的湖邊,淡藍色的湖水輕輕地蕩著漣漪,在淡藍色的湖面上,雪白、美麗的天鵝(數量不等)高昂著頭在湖水中悠然地游動,它一會兒上行,一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