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承載力不夠怎么辦-精辟_第1頁
地基承載力不夠怎么辦-精辟_第2頁
地基承載力不夠怎么辦-精辟_第3頁
地基承載力不夠怎么辦-精辟_第4頁
地基承載力不夠怎么辦-精辟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Topic:地基承載力不夠,到底會發生什么問題?地基承載力不夠,到底會發生什么問題?Postedby:tengmengPostedon:2004-05-2109:14問一個比較初級的問題:地基承載力不夠,到底會發生什么問題?”如果土體發生剪切破壞,會不會沉降后達到一個新的平衡點?回復:地基承載力不夠,到底會發生什么問題?Postedby:monkeywPostedon:2004-05-2112:181:均勻沉降,不影響結構的穩定性2:不均勻沉降,是結構產生傾斜,結構的剛度,受力情況變化,對結構很不利3:土體發生剪切破壞,發生失穩回復:地基承載力不夠,到底會發生什么問題?Postedby:胡巍瑋

2、Postedon:2004-05-2115:34我覺得這個問題未必低級呢?;A設計的依據,據稱就是由老規范的由承載力控制,轉變到新規范的由變形控制。召喚高手,做進一步闡述?;貜停旱鼗休d力不夠,到底會發生什么問題?Postedby:ljp_skPostedon:2004-05-2116:08應該會達到新的平衡點,但是對于我們工程來講,可能早已達到不能容許的程度了?;貜停旱鼗休d力不夠,到底會發生什么問題?Postedby號外Postedon:2004-05-2213:20地基承載力實際上就是指的土的抗剪強度,所以承載力不夠,地基發生破壞,建筑物失穩,作用在破壞土體上的剪應力減小,當減小到土體的

3、抗剪強度極限值時,土體達到新的平衡狀態。沉降是由于土體承受荷孔隙減小所致,土體發生沉降它未必就已經發生剪切破壞,這兩者并沒有因果關系。地基承載力是根據荷載-沉降曲線得來的,規范規定某一沉降(此沉降是建筑物的允許值)對應的荷載值定為此地基的承載力,一般此沉降是很小的,因此也導致地基承載力取得較小。但實際上對于不同的建筑物它的均勻沉降允許值是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不分建筑物的要求而采取同一個地基承載力是不合適的,因此,對于建筑物,如果均勻沉降要求不大,我可以讓它發生更多的沉降,那么此土體的地基承載力就可以取得更大些,這樣不必為了達不到規范規定的某一個地基承載力而不得不采取地基處理等額外的手段,這樣增加

4、了工程的造價,實際上也是浪費的,因此對于不同的建筑物采取不同的沉降(變形)控制是更為科學的。回復:地基承載力不夠,到底會發生什么問題?Postedby:zfz1981Postedon:2004-06-0313:53那算地基承載力的時候不是有個安全系數K嗎?一般K取2吧好像,極限承載力除以K才是地基承載力,這樣是不是就意味著土體已經不會發生剪切破壞了哦?也就是說已經有一個很大的安全儲備了?回復:地基承載力不夠,到底會發生什么問題?Postedby:zun9735Postedon:2004-06-0321:40地基的極限承載力除以2是地基承載力特征值,這樣并不是就意味著土體已經不會發生剪切破壞了或

5、者說已經有一個很大的安全儲備了!這是因為:1 .現在新的地基基礎規范已經不再有安全系數K=2”的說法了,就是避免使人產生還有一倍的安全儲備的錯誤概念。因為土力學的特殊性,目前還無法象結構問題一樣地用可靠度的概念進行設計一一可靠度的概念是不會使人產生還有多少倍的安全儲備的錯誤概念。2 .地基的極限承載力值是在短期靜載荷試驗(或以此為準的比對試驗)的基礎上確定的,目前短期荷載下的地基的(極限承載力/變形值)與(長期的極限承載力/變形值)、以及小荷載板下的這些量值與實際(建筑物)基礎情況下的值是不一樣的,而且還沒有相關關系成立,除以2僅是在以往長期的工程實踐上建立起來的經驗值的沿用。目前結構規范中有

6、關的可靠性指標就是從老規范的大老K中等同套算過來的。回復:地基承載力不夠,到底會發生什么問題?Postedby多孔石專Postedon:2004-06-0412:05地基承載力實際上就是指的土的抗剪強度,所以承載力不夠,地基發生破壞,建筑物失穩,作用在破壞土體上的剪應力減小,當減小到土體的抗剪強度極限值時,土體達到新的平衡狀態。今天看看以前的教材,重新考慮了一下這個問題,我感覺樓上的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地基承載力和變形是不能割裂看來看待,就像沉降是由于土體承受荷孔隙減小所致,土體發生沉降它未必就已經發生剪切破壞,這兩者并沒有因果關系”這句話是錯誤的,土體發生沉降,有兩個原因產生的:1、就象樓上所

7、說的那樣,由于土??障兜拇嬖谝约翱障端畨毫Φ南⒍鸬模菃渭儼l生這種沉降的情況只有在荷載面積遠遠大于壓縮層的條件下。2、由于土體內存在附加剪力,土顆粒之間發生挫動而引起的。單獨的計算處兩個分量的具體數值很是困難,一些成型的公式都是在很多假設下才成立的。所以現在在工程上廣泛應用的公式都是經驗公式,都是將兩者合在一起考慮的。我認為評價地基失效應該采用雙原則就是變形和強度。關于樓主的這個問題,承載力不夠時,如果是某些部位承載力不夠,則地基未必會失效,只是地基反力會發生重新分布;如果整個地基的承載力都不夠,建筑物的沉降就會過大,使建筑物的實用性受到影響,甚至會發生傾倒等后果。這樣的例子挺多的意大

8、利的比薩斜塔、加拿大的特朗斯康谷倉還有上海的錦江飯店(應該沒記錯),都應該是地基失效的案例?;貜停旱鼗休d力不夠,到底會發生什么問題?Postedby號外Postedon:2004-06-0423:59以下是答復多孔磚:對于沉降的原因,它的確是兩個原因:一是孔隙的壓縮,二是土體本身的壓縮,但要知道土體本身的壓縮量是很小的,他是微不足道的,所以實際計算是忽略的。規范計算的依據就是第一個原因,但它在分層總和法前又乘了一個經驗系數,是因為土層的模量等參數測量不準以及假設土層的模量沿深度不變造成的,而這與實際是不相符合的(實際土層模量沿深度增大)。所以采取經驗公式并不代表是將這兩者一起考慮,而是土層的

9、參數測量的誤差以及土層模量簡化的原因。對于承載力不夠這個問題,首先要弄清楚土破壞的過程。地基受荷,開始處于彈性狀態,隨著荷載進一步增大,慢慢有一小部分土體發生剪切破壞,即達到塑性狀態,它所能承受的應力不能再增大,變形可以繼續增大,因此導致它周圍的土體替他承擔荷載,也就是應力重分布,隨著荷載繼續增大,土體的塑性區慢慢變大,最后擴大并連成連續的滑動面,所以比薩斜塔、加拿大的特朗斯康谷倉發生傾倒。如按照多孔磚的解釋,承載力不夠,應該是發生沉降,這是指豎向的變形,那么怎么回發生傾斜的結果呢?地基承載不夠,土體發生剪切破壞,當形成連續的剪切破壞面地基整體滑動所以才導致建筑物傾倒,這才是合理的解釋?;貜停?/p>

10、地基承載力不夠,到底會發生什么問題?Postedby:magiczhjPostedon:2004-06-0515:25大家都是高手.地基承載力導致沉降過大的事例偏多,真正形成連續的滑動面”的情況是較少的,剛發生,就會看成來,并加固了.回復:地基承載力不夠,到底會發生什么問題?Postedby:lotusPostedon:2004-06-0611:17建筑物因地基問題引起的破壞,一般有兩種可能。一種是由于建筑物在荷載作用下產生了過大的沉降或沉降差,致使建筑嚴重下沉,上部結構開裂,傾斜而失去使用價值。另一種是由于建筑物的荷載過大,超過了持力層上所能承受荷載的能力而使地基發生破壞。因此針對這兩種破壞

11、的可能提出了由變形控制和強度控制兩個設計思想,現在考慮的更多的是控制變形,特別是在軟土地區,以減小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和保證建筑物本身的安全。對于建筑手因承載力不足而引起的破壞,通常是由于下持力層土的剪切破壞所造成的。有三種破壞模式:整體剪切(generalshear),局部剪切(Localshear)和沖剪(Punchingshear萬種。三種破壞模式的特點和判別可以參見錢家歡的生工原理與計算在外荷載作用下,地基的變形可以分成三個來源:初始沉降,固結沉降和次固結沉降。對于砂土來說,初始沉降和固結沉降可能同時完成,很難分開。對于粘土來說,初始沉降可以理解為不排水條件下的變形,這時土的孔隙比是不變的

12、,整個地基的總體積是不變的。而固結沉降是由于在外荷載作用下產生的孔隙水壓力消散引起的,這時土的孔隙比是在減小的,而土的強度也隨之在增加的。次固結沉降是由于土的流變性質引起的,與土的結構和時間相關?;貜停旱鼗休d力不夠,到底會發生什么問題?Postedby號外Postedon:2004-06-0612:50想對magiczhj老兄的回答作些討論,不知對否,請大家指正。我想說得是,對于土體只要它還沒有達到剪切破壞(整體),無論它產生多大的沉降,對于土本身來說是可以的,所不允許的是建筑物。因為過大沉降影響建筑物的使用,所以規范才不允許發生這么大的沉降,這并沒有說明是它的承載力不夠導致的。把土體比作彈

13、簧,然后在其上做建筑物,只要彈簧沒有達到他的極限承載力就不會發生破壞,但它會發生很大的沉降(特別是軟土),建筑物的使用不允許啊,難道你說這是彈簧(土體)承載力不夠引起的嗎?所以,我認為沉降控制只是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并不是他的承載力不夠導致的;強度控制才真正是根據土體的極限承載力來驗算的。沉降過大不能說是土體的承載力不夠引起的破壞,它根本就不是一種破壞,只能說是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要求。加拿大的特朗斯康谷倉才是真正的剪切破壞導致的,至于斜塔和錦江飯店就不太清楚它的原因,所以不好確定到底是沉降過大還是剪切破壞的?;貜停旱鼗休d力不夠,到底會發生什么問題?Postedby多孔石專Postedon:200

14、4-06-0812:39回號外:這位師兄可能對我的帖子有些誤解:這位師兄所說的沉降是在產生滑動破壞面前,土體剪切變形發生后的沉降,經驗公式也是計算該沉降的計算公式,但是我所說的是當地基極限承載力的確定方法以及經驗公式,首先地基極限承載力的試驗方法是靜載荷試驗,其極限承載力的確定方法是根據壓力沉降曲線來確定的,注意這里可是根據位移來確定的,而理論公式是在理想情況下按彈性力學公式來推導的,然后根據試驗與實際工程提出修正系數的方法。理論公式是走的強度的路線,而試驗可是以沉降曲線為基礎的,難道這不是將兩者結合在一起嗎?這是我的想要表達的意思。對了我可沒說土體的沉降與土體本身的壓縮有關,呵呵。我一直比較

15、認同地基失效這個名稱,我認為它代表了三層的意思一是不均勻沉降,二是沉降過大,三是產生滑動破壞面。但是這些都是通過地基沉降來表現出來的,前兩者就不用說了,對于第三條,結構周圍土體產生滑動面的直接后果是建筑物的傾倒或者陷入,這也是沉降啊,另外土體的破壞不像硅構件的破壞可以有一個很好強度判斷標準,如鋼筋屈服等,只能通過位移(包括傾角等廣義位移)的大小來作為一個標準,我想這也是為什么規范一定要將地基的承載力設計值取消,而改為特征值的原因吧。既然提到沉降公式,我也談一些自己的看法,沉降包括三個分量,樓上的一位師兄已經提到了,但是關于瞬間沉降的計算在所有的規范公式中都沒有提到,瞬時沉降是有剪切變形而引起的,最簡單的計算沉降的公式是單向分層總和法,注意是單向也就忽略了地基土因剪切畸變而產生的瞬時沉降,其前提條件是,土層不發生側向變形,并且只計算豎向應力引起的地基沉降。在規范規定的沉降公式中引入了地基沉降計算經驗系數,該系數是根據理論值與實測值的統計得出的,來對理論值進行修正,正是這個系數把瞬時沉降(剪切變形引起的)與固結沉降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