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魚類生態學試卷_第1頁
(完整版)魚類生態學試卷_第2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魚類生態學考試復習資料一、名稱解釋01.生態系統:是生態學上的基本功能單元,是維持生命所必需的,任何一個單元在給定區域里,生物群落同它們的理化環境相互作用,使能量的流動在該系統的內部形成明確的營養結構,物種的多樣性和物質的循環性稱為生態系統02.夏輪:春夏兩季食物充足,魚類攝食強度大,生長迅速,在鱗片上形成的環節就寬,環片之間的距離也較稀疏,形成較寬的輪帶,也稱“寬帶”.03.生長比速:用增長值和魚在年初時的長度兩者之間的百分率來表示04.生長常數:將生長比速乘上生長開始時起所經歷的時間,就得到生長常數.05.餌料系數:指魚吃餌料與增重量的比值,它是魚類對食物吸收率的基本指標.06.產卵溫度:

2、一般說來魚類在整個胚胎發育期間溫度的變動,不能超出該種魚類產卵期的水溫范圍.07.仔魚期:從孵出直到奇鰭褶開始退化消失,鰭條形成至各運動器官發育完備為止.08.繁殖力:1尾雌魚在產卵前的成熟卵粒數即稱之為魚的繁殖力09.成熟系數:以性腺重量和魚體重相比,求出百分比.10. 產卵場:在適宜魚類繁殖的地點,魚類大批地群集進行繁殖形成產卵場.11. 生殖痕:由于生殖作用而在鱗片上形成的輪圈.12.索餌系數:又稱肥育洄游,魚類追隨或尋找餌料所進行的洄游13.剩余群體:在魚類生殖群體中過去已產過卵的群體14食譜;某種魚消化道中所有餌料生物的總稱.15選擇系數:用來衡量魚類對食物的選擇能力通常是指消化道食

3、物團中某種食物成分的百分數與魚類索取餌料的生物群落中這種食物成分的百分數的比值.16充塞指數:魚類消化道中食物團重和魚體重(去內臟)的比值,即用量的形式表示魚類攝食量的大小.17性成熟:魚在一生中性腺第一次成熟稱為初次性成熟;已產過卵(或排過精)的性腺周期性的成熟稱為再次性成熟.18排卵與產卵:成熟卵從濾泡中脫離出來跌入卵巢腔或腹腔的過程稱為排卵;卵離開魚體進入外界水中的過程稱為產卵19懷卵量:指一尾雌魚在產卵前所具有的成熟卵粒數,亦即魚類的繁殖力20性周期:魚類性腺發育、成熟與生殖細胞的產出過程具有嚴格的周期性,這種周期性稱為性周期21副輪:是一種假年輪,是魚類生活中所發生的非周期的、偶然變

4、化在鱗片上所形成的附加輪,不能作為年輪標志鑒定年22產卵輪:魚在生殖季節,由于生殖活動劇烈,鱗片因摩擦受損或斷裂,恢復生長時在鱗片上留下的痕跡。亦是一種假年輪23年輪:魚類受生活環境條件年周期變化和自身生理周期的影響,逐年規律性地在鱗片及其它骨質組織上形成不同的生長年帶.前后年份生長年帶交替處的形態結構不同于生長年帶,這一形態結構異常的生長年帶交替處稱為年輪可用來確定魚類的年齡.24肥滿度:指魚的肥滿程度,即體重與體長立方積的比值,比值越大,表示魚體越肥滿.25生長率;單位時間內魚體體長(或體重)的增長值.26洄游:是魚類運動中的一種特殊式型。是一種有一定方向、一定距離和一定時間的變換棲息場所

5、的運動.二、填空題01.各種魚類對溫度適應情況差別很大,可以將所有的魚類劃分為三類熱水性溫水性_冷水性_02.溫度對魚類代謝活動的影響,可用_基礎耗氧或_活動耗氧.03.大多數魚類適應于用_鰓_來與水中的_溶解氧進行氣體交換,而不能直接吸收大氣中的氧.04.水體的缺氧,會引起魚類呼吸中樞的興奮,將以提高呼吸活動來應付溶氧之不足.當嚴重缺氧時,則產生_浮頭_現象.05.研究魚類的生長是以生長率來表示的.06.根據各種魚成魚階段所攝取的主要食物的性質,可以將魚類的攝食類型分為以下三類:_肉食性,_草食性,雜食性.07.食浮游生物的魚類,浮游生物隨著水流進入口咽腔,然后通過細密的_鰓耙過濾食物.08

6、.為了估計魚對某種食物的選擇性,可以利用_選擇指數來計算.09.如果選擇指數_為正_,那就表明該餌料對象被魚所選擇;如果選擇指數_為負_,就是被魚所放棄.10. 分析初次性成熟的年齡是劃分_補充群體_和_剩余群體_的重要依據.11. 在魚類繁殖過程中,最明顯的溫度關系是魚類產卵的_溫度.12. 大多數魚類性成熟后是每年生殖_一次,性腺發育與季節變化密切相關13. _小生長期是卵母細胞的生長期,_大生長期是營養物質生長的階段.14. 魚類繁殖力與年齡的關系,一般情況下是隨著年齡而增大的,到了高齡以后繁殖力的增長_減緩_.15. 營養條件惡化時,魚的絕對懷卵量會_急劇減小.16. 溯河魚類在洄游中

7、遇到最大的問題就是滲透壓的調節.17. 大麻哈魚產卵洄游的另一特點是_回歸性特別強.18. 在被動洄游和主動洄游中_被動洄游是生物在運動中不消耗能量,隨水體移動.19. 通常是按照魚類洄游的不同目的而劃分為_越冬洄游,索餌洄游,產卵洄游.20. 魚類在進行越冬洄游前,必須達到一定的_肥滿度_和_含脂量.21. 我國的四大家魚(青,草,鰱,鳙)及大麻哈魚等在產卵洄游中水流對它們具有_引導作用.22. 研究魚類洄游的基本方法是_標志放流法.23. 延長精子壽命的方法很多,主要有_低溫_,_常溫_,_冷溫_三種.24.生死痕在_鮭_魚類中最為明顯.25.由江河游向海洋的降河洄游,屬于這一類型的代表以

8、_鰻鱺_最明顯26. 魚類的繁殖力可以分為_絕對繁殖力和相對繁殖力.27. _出現頻率法是最為簡單和最為常用的測定餌料成分的方法.28. 魚類晝夜攝食的變化一般取決于_魚類辨別餌料方位的方法,但又與餌料對象的_行動_有很密切的聯系.29.根據魚類對鹽度的適應情況,可將魚類分為四大類群淡水魚類,_海水性,_河口性,_洄游性.30. 在魚類的輔助呼吸器官中,鰻鱺常常以_皮膚呼吸作為它的輔助器官31. 按魚類耐受鹽度變化適應能力大小,又可將魚類分為廣鹽性_和_狹鹽性.32狹食性魚類往往是在食物保證程度而餌料基礎穩定的條件下形成的.33.選擇指數為_零_時,表示魚類對這種成分沒有選擇性34魚類生活的水

9、環境由生物環境和非生物環境構成。35根據魚類對水溫變化的適應能力,可將魚類劃分為熱水性、溫水性和冷水性三類,鯉、鯽魚屬于溫水性。36青魚、草魚、鰱、鳙夏季適應水體溶氧量為4-4.5mg/L,鮭、鱒魚類夏季適應水體溶氧量為6.5-11mg/L。37根據魚類對鹽度的適應性,可將魚類分為、和。38魚類與生物環境的關系都是以為食物關系基礎,包括種內、種間和魚類與其他生物之間的關系。39魚類的種間關系有捕食、競爭、寄生、共生、。40白鰱是依靠鰓耙來獲取浮游植物作為食物,其攝食方式為濾取式;鲴類是依靠下頜角質來獲取周從生物為食,其攝食方式為刮取式;烏鱧魚蝦以為食,其攝食方式為襲擊式。41魚類對食物的選擇性

10、取決于其對食物的喜好性和食物的易得性。42定性分析一尾鯉的食譜,其動物性和植物性種類所占比例差異不大,故可將鯉食性類型劃歸為雜食性,據目測食物占腸管的3/4,其腸管充塞度為3級。43青魚的主要食物為底硒動物(螺絲),草魚的主要食物為水生圍管植物。44.解剖一尾0.35kg的鯉,內臟重50g,其中消化道內食物總重為14.7g,充塞指數為490。45魚類仔魚期主要攝食浮游動物,草魚體長在30mm以上時食性轉換明顯,接近成魚。46肉食性魚類其食性有較高的穩固性和低的可塑性,草食性雜食性魚類有較高的可塑性和低的穩固性。47食性的定量分析方法主要有個體數量法、重量法、體積法、出現頻率法。48鑒定魚類的年

11、齡多采用鱗片,此外還有脊椎骨、鰓蓋骨、匙骨、鰭條、耳石,等硬組織作鑒定49真骨魚類鱗片上的年輪標志有疏密型、切割型、間隙型、碎裂型等。502000年5月孵出的鯉魚,生長到2004年11月起捕,這尾鯉魚是4齡組中5齡魚,用符號4+表示。512003年5月孵出的魚苗,年底11月起捕投放大湖,稱為當年魚,符號為0+。52魚類生長的三個要素是水溫、溶氧、食物。53取得魚類生長速度資料的途徑有飼養法、年齡鑒定統計法、生長退算法等。54鑒定魚類年齡所采用的鱗片一般取部位的鱗片魚體中段側線上方,背鰭起點下方。55.用退算法求魚類以往各齡生長情況的公式為。Ln=RnL/R56性腺成熟度的表示方法主要有性腺分期

12、法、成熟系數法二種。57生產上通常稱為成熟卵巢的是W期卵巢。58魚類的生殖方式有卵生、卵胎生、胎生,大多數為卵生;受精方式有和二種體外受精體內受精,大多數為體外受精。59草魚產卵于水層中卵為漂浮性,鯉產卵于水草或樹根上卵為黏性,烏鱧產卵于水草叢營造魚巢中卵為浮性性。61影響魚類胚胎發育的主要外界因素有水溫、溶氧。62.解剖一尾體重5kg的雌草魚,內臟重lOOOg,卵巢凈重800g,每4g卵巢經計數為2660粒卵,其性腺成熟系數為絕對繁殖力和相對繁殖力分別為、20%532000粒133/克。63胚胎發育生產上稱為,是指的孵化從卵受精開始到仔魚破膜孵出前發育過程。64魚類早期生活史階段包括胚胎期、

13、仔魚期、稚魚期三個發育期。65魚類的洄游按其目的可分為產卵洄游、索餌洄游、越冬洄游。66長江中典型降河產卵洄游的魚類是鰻鱺,溯河產卵洄游的魚類是中華鱘。三、判斷題01食物鏈中任何一個環節的改變,將或多或少地涉及食物鏈中其他環節,甚至整個或鄰近的群落.102魚類一般生長規律是在孵化后的最初幾年生長迅速,以后逐漸緩慢103魚類不同的食性直接影響魚肉的質量,一般說來,肉食性魚類,特別是兇猛的肉食性魚類的肉質較高,植食性魚類的肉質稍差.104粘性卵的特性是介于浮性卵與沉性卵之間.105魚類對食物有一定的選擇性,同時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106為了估計魚對某種食物的選擇性,可以計算選擇指數107魚類對各種

14、飼料生物的選擇指數是有季節性變化而沒有地區變化.208對于吃同樣食物的不同種類,由于營養學上的差別,餌料系數能可有很大的差別209魚類生理狀態的變化,能間影響攝食量.210作為判斷性成熟開始的反映指標通常是魚體的大小,而不是年齡.111()性成熟時間越早,補充群體數量就越快.12()一般來講,成熟系數越高,性腺越好.13()魚生長發育得很不好,但已到了生殖年齡,魚類也會產生產卵洄游14()同一種魚在不同地區的產卵季節幾乎差異.15()同一長度組或體重組的懷卵數量一般不隨年齡而增加或減少.16()在一定溫度內,隨溫度的增高耗氧率亦隨增高.17()各種魚類在生殖時期,不需要一定的溫度范圍.18()

15、溫度與魚類胚胎發育的關系,當水溫升高時,胚胎發育速度加快,反之則減慢.19()PH值超出極限范圍時,則往往破壞皮膚粘膜和鰓組織,而直接造成危害.20()腸的長度與食性有關,肉食性魚類的腸較長,食植物餌料的魚類腸較短.21()餌料生物群離產卵場或越冬場愈近魚類的餌料洄游距離就越短,反之則長.22()在人工繁殖工作中所稱的親魚已經成熟”是指第V期的卵.23()鰻鱺的洄游一般多在夜間進行.24()一般來說,生物在食物鏈中所處的環節越后,則其個體越大,而其種類數量及生物量越少。25()魚類的集群對兇猛魚類有防御作用。26()兇猛魚類是有害魚類,所以在養殖水體中應捕盡殺絕。27()餌料系數是魚類對食物吸

16、收利用的基本指標,餌料系數越小,表明食料的營養價值越低。28()不同食性的魚類在幼年時因攝食器官未充分發育,食性是相同的。29()成魚食性一般相對穩定,因此不會因棲息環境的改變而發生變化。30()魚類集群時,其攝食量比單獨生活時要大。31()溫度越高,魚類的生長速度越快。32()幼輪是由于水溫變化引起的。33()同一年齡組的個體,其鱗片上的年輪數相同。34()生長常數是表示魚類生長強度的指標之一。35()魚類的再生鱗不能用來鑒定年齡。36()同種魚類的不同地理種群,其壽命長短基本相同。37()疏密現象是由于魚類在四季中生長的不平衡性造成的。38()在生產上,應選擇肥滿度高的品種進行養殖。39(

17、)四大家魚、鯉、鯽、鳊、魴均為江湖洄游性魚類。40()測定魚類的繁殖力,取V期卵巢為好,因為該期卵巢的卵粒飽滿,充滿卵黃且完全分離,容易計數。41()魚類在一生可發生多次第I期卵巢。42()一般產卵后不護卵,死亡率高的魚類,其繁殖力較高。43()一次產卵魚類與分批產卵魚類的W期卵巢沒有顯著差別。44()胚胎發育的各個發育期對水溫的急劇變化的反應是一樣的。45()一般生命周期長的魚類,其性成熟較早。46()中華鱘在海洋中肥育,在江河上游產卵繁殖。11. V12.V13.X14.X15.V16.V17.X18.V19.V20.X21.V22.X23.V24.V25.V26.X27.X28.V29.

18、X30.V31.X32.X33.V34.X35.V36.X37.V38.V39.X40.X41.X42.M43.X44.X45.X46.M四、選擇題01.()只能用來劃分特定區域中某指定魚類的生長階段.A:生長指標B:生長常數C:生長速度D:生長方程02.()是研究魚類年齡和生長的最早也是最直的一種方法.A:間接法B:推算法C:飼養法D:標志放流法03.一般魚類的最適宜的生長溫順度范圍多在()之間.A:2030°CB:1520°CC:1825°CD:3035°C04.我國鰱鳙的幼苗在保持含氧充足的情況下,二氧化碳超過100mg/l時,便出現()現象.A:

19、呼吸困難B:立即死亡C:引起死亡D:昏迷仰臥05.()的突變是導致狹亍性魚類死亡的重要因素.A:酸堿度B:鹽度C:溶解氧D:溫度06.生活于靜水湖泊或池塘中的幾種鯉科魚類,對溶氧的要求夏季在()時已足.A:2-0.5mg/lB:4mg/lC:5-6mg/lD:0.5-3mg/l07下列魚中()為熱帶魚類。A:大麻哈魚B:革胡子鯰C:大黃魚D:小黃魚08.般鹽度在0.2-0.5左右的是()A:淡水魚類B:海水魚類C:洄游性魚類D:河口性魚類09.下列魚中()是第一次產卵后即絕大部分死亡。A:鰻鱺B:中華鱘C:石斑魚D:大黃魚10. 養魚池一般都要求保持PH在()A:堿性B:弱堿性C:中性或弱酸D

20、:中性或弱堿性11. 鯉,鯽魚的食性為()A:雜食性B:肉食性C:草食性D:碎屑食性12. 腸胃充塞度測定,“2”表示()A:胃和腸內無食物B:胃內食物適量C:胃內充滿食物D:胃內少量食物13. 各種器官都已形成,體形,體色與成魚相似,全身披鱗,但其性腺尚未成熟這個過程稱()A:幼魚期B:稚魚期C:胚胎期D:成魚期14. 在標志放流法中,()是目前最新的方法A:內部標志法B:外部標志法C:切斷標志法D:同位素標志法15. 在熱帶魚類中,羅非魚一年可以生殖()次A:一次B:兩次C:多次d:三次16. 卵巢體積增大,卵母細胞直徑不斷擴大,卵膜變厚,屬于()特征A:二期卵巢B:三期卵巢C:四期卵巢D

21、:五期卵巢17. 下列哪種洄游方式,多見于暖水性洄游()A:索餌洄游B:越冬洄游C:產卵洄游D:肥育洄游18. 魚類的種間關系是在()形成過程中作為對環境的適應而產生的A:種B:門C:目D:科19. 泥鰍是用()作為輔助器官A:口咽腔B:鰓上器官C:皮膚D:腸20. 一般上層魚類背部呈灰色,深藍,淺綠等色澤,腹部及體側部均為()A:白色B:灰色C:深色d:淺色21. 當水中溶氧缺乏時,下列魚類最先浮頭的是A.麥穗魚B.鰱C.鳙D.鯉22. 下列魚類中為冷水性魚類A.大麻哈魚B.石斑魚C.胡子鮎D.中華鱘23. 魚類最適宜的pH為A.4-5.5B.5-6.5C.7-8.5D.9-10.524.

22、白鰱的主要食物是A.原生動物B.浮游植物C.固著藻類D.輪蟲25. 解剖100尾草魚,其中80尾腸內有食物,72尾腸中出現苦草,則苦草出現頻率為A.100%B.90%C.80%D.70%26. 某一尾魚的腸管(前、中、后)充塞度為1、0、0,說明此魚。A.剛開始攝食B.已攝食很久C.剛停食D.停食很久27. 泥鰍的食性為A.草食性B.肉食性C.雜食性D.碎屑食性28. 利用E=(ri-pi)/(ri+pi)衡量魚類對食物的選擇性,當E值為正值時表示魚類對該種食物A.不能確定B.無選擇性c主動選擇D.回避29. 鯉魚攝食方式是A.啃咬B.刮取C.翻掘D.掠食30黃鱔攝食時間是A.夜間攝食B.白天

23、攝食C.傍晚攝食D.白晝均攝食31. 環片的切割現象出現在鱗片的A.前區B.前側區C.后區D.后側區32. 花鱸、小黃魚鱗片上的年輪標志是A.切割型B.疏密型c.間隙型D.碎裂型33. 鰱、鳙、草魚生長的最適溫度為A.18°C-20°CB.21°C-22°CC.23°C-28°CD.30°C-33°C34. 下列魚類中性成熟早的是A.羅非魚B.鯉c草魚D.團頭魴35. 提起魚體卵粒就能流出,此時卵巢發育處于期A.IIIB.WC.VD.W36下列魚類中是卵胎生A.麥穗魚B.鰕虎魚C.青鱂D.食蚊魚37. 下列魚類中的

24、雌魚明顯多于雄魚A.鰱B.草魚C.鯉D.鯽38. 下列魚類中是分批產卵魚類A.鰱B.鳙c.團頭魴D.羅非魚39團頭魴屬。A.水層產卵魚類B.草上產卵魚類C.水底部產卵魚類d.其它基質產卵魚類40.下列魚類具有護幼、護卵習性的是。A.烏鱧B.銀鲴C.赤眼鱒D.棒花01.B02.C03.A04.D05.B06.B07.B08.A09.A10.D11.A12.B13.A14.D15.C16.B17.B18.A19.D20.A21.A22.A23.C24.B25.B26.A27.C28.C29.C30.A31.D32.B33.C34.A35.C36.D37.D38.C39.B40.A五、簡答題.01.

25、水體的缺氧,產生"浮頭"現象的危害.水體含氧量繼續銳減,魚類將陷入麻痹狀態,失去平衡,最后窒息而死.02.怎樣辯別輻輪與年輪?一般來看,輻輪沒有年輪那么清楚,最常見的輻輪往往是不清晰的,支離破碎的輪圈,它只出現在鱗片的某一區域,而不是整個圓心圈都存在.同時,輻輪通常不是在魚體的每一鱗片上都能見到,僅在某些鱗片上出現;而年輪則是在魚體每個鱗片上都能見到.03.簡述影響魚類生長的外界因素?.餌料,溫度,光照,化學因子,水體的大小.04.研究魚類對餌料的選擇性,可根據哪兩個方面的因素來決斷?(1)棲息環境中各種餌料生物的數值比重情況.(2)魚類吞食各種餌料生物的數量比重情況.05

26、.怎樣根據選擇指數來決斷魚類對食物的選擇性?可采用選擇指數公式E=(ri-pi)/(ri+pi)來判斷,如果根據這個公式求得的選擇指數等于0時,表示沒有選擇性,當指數介于0到+1.0之間,表示沒有選擇性,當指數介于0到-1.0之間,則說明這種食物不喜好.06.大麻哈魚幼魚在淡水中中生活幾個月后,沿江順流而下,在海洋中生活幾年后,又溯河回歸到原出生的河道中進行繁殖活動是什么機制引得大麻哈魚準確回歸呢?美國魚類學家哈斯勒從20世紀50-70年代經過長期研究,認為與氣味遷徙不關,憑著他靈敏度的嗅覺,能分辨其出生的河道與其他河流極細微的氣味差別.07.生態系統的功能?.(1)能量路線(2)食物鏈可食物

27、網(3)物種在種間,空間上的多樣性格局(4)營養鹽類的循環(5)發展和演化(6)恒穩控制.08.簡述研究魚類年齡和生長在漁業上的意義?(1)可憐了解魚類的生長情況,可憐知道某種魚在幾齡之前生長最快,之后就變慢.(2)預測魚類資源變動的情況.鑒定魚類的年齡和生長情況,可以幫助探明魚類以往的生長情況,與其周圍生活條件的影響,通過掌握某種魚類歷年魚群的年齡組成及生長速度的資料,可以清楚了解各世代的數量消長情況,作為預測資源數量的變動的主在根據.(3)在捕撈生產上.根據捕撈魚類的年齡組成分析,判斷捕撈對于魚類資源的影響.(4)通過產卵群體的年齡組成分析.可以幫助分析產卵群體的類型,為估計魚類蘊藏和可能

28、的漁獲量預報提出確切可靠的根據09.簡述魚類生長的特性?.(1)魚類在其適合生存的情況下,如環境適宜,可繼續不斷的生長.一般到性成熟后就停止生長.(2)魚類長度生長最迅速時期通常是在性成熟之前.(3)魚類不同的生長階段生長的表現是不同的.(4)魚類中一般是雌魚個體大于雄魚,雄魚一般早成熟,生長速度也提早減慢.(5)魚類在一年四季中的生長速度是不一致的,即生長有季節變化.10. 為什么魚類對餌料的選擇也不是絕對的?魚類的食性在整個生活過程中并不是固定不變的,而往往因數年齡季節和棲息環境海區的不同,會引起食性的轉變,因此對不同食性魚類的劃分很大程度上是不能絕對分開的,而是有條件的,所以魚類對餌料的

29、選擇也不是絕對的11. 什么是食性的可塑性?各種魚類的食性組成常因不同的年齡,季節地區等情況而不同程度的變化.有些魚類在各種環境的影響下,有改變營養特性的能力,食性組成比較容易發生變化.12. 懷卵量與成活率之間的關系?各種魚類懷卵的數量是維持種族延續,對外界環境長期適應的結果,產生海洋的魚卵以及孵出的仔魚在沒有保護的情況下,常常受到敵害的吞食和環境條件的劇烈影響,因而造成大量的死亡.因此,那些懷卵量十分高的魚,它們在發育過程中的成活率往往特別底.相反,那些有保護措施的魚,雖然產的卵量都是很少,可是成活率很高.13. 魚類的產卵場分為哪幾種類型?及相關內容?.(1)敞水性產卵類型:位置比較穩定

30、,那里的地形和水文條件瀋產卵所必需的條件,產卵場中心溫度為12-14°C.(2)石礫產卵類型:這類魚在水體底部石礫,巖石間產卵,卵粒沉于水底,許多是粘性卵.(3)海藻上產卵類型:那里往往是水清,流緩,產出的粘性卵粘附在海藻上.(4)喜貝類產卵類型:15. 影響魚類產卵的因素?(1)歷史因素(2)魚體內在因素(3)環境因素:A溫度,B水流C水化學因素16. 魚類的生殖群體包括哪些部分?一是過去已產過卵的群體,稱為剩余群體.二是初次性成熟的群體,稱為補充群體17. 影響魚類性成熟的因素?包括魚類本身以及外界環境等多方面的因素.(1)當環境發生顯著的惡化.(2)同一種魚,當生長不同的溫度地

31、區,或雖在同一溫度地區而水體中的食物及水質條件不同時.(3)光照時間的長短.(4)水的坡鹽度,不的速度,水質透明度等.18. 魚類所攝取的食物通常可以分為以下幾個范疇?.(1)主要食物(2)次要食物(3)偶然食物19. 怎樣測肥滿度接近真實?一般都是以除去生殖腺和腸胃后的重量,與體長作比較這樣可以比較接近真實.20. 硬骨魚類常見的年輪標志的主要特征有?(1)疏密型(2)切割型(3)環片分歧(4)環片合并(5)環片形成間隙帶(6)環片改變方向和環片變細.21集群有何生物學意義?魚類的集群表現了同種個體間的互助,具有以下生物學意義:有利于防御兇猛動物的襲擊;魚群的逃網能力強于單個體;有利于發現餌

32、料生物,對生長有利;成群游動中,游泳阻力小,以減少其能量消耗。22研究魚類的食物鏈有何意義?食物鏈越短,其消耗能量越少,則其生產價值越大,漁業的利用率越高,反之亦然。因此,在生產上人們通常選擇那些食物鏈短的魚類進行養殖,以提高水體的漁產力。25簡述食物轉換與魚類個體發育、季節和水域的關系?魚類在個體發育的不同階段,攝食不同的食物。在仔魚期,由于攝食、消化器官發育不完善,幾乎都以浮游生物為食,而且多數種類一開始都先吃浮游動物,以后才轉向各自固有的食性。如草魚在30mm以上時,才完全從食浮游動物轉向食水草。不同的季節水體中食物的組成和食物的豐度不同,因而在不同的季節里,魚類的食性也會隨之發生轉換,

33、特別是雜食性魚類表現得尤為明顯。此外,魚類在不同的水域中生活,其食性也會隨水域的變化發生轉換,即食性與該水域中餌料組成相適應,如中華鱘在長江上游生活時,主要攝食水生昆蟲幼蟲及植物碎屑,當洄游至咸淡水中時,主要食物轉換為蝦、蟹和小魚。26如何對魚類食物組成進行定性和產量分析?將樣本魚類的消化道剖開,將內含的食物團輕輕取出放入培養皿,即可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是鑒定食物團中各種餌料生物的種類,一般大型生物可用肉眼進接觀察,肉眼不能判斷的可進行鏡檢。食物團中的大型個體可鑒定到種,小型生物鑒定到大類即可,在鑒定過程中,已消化的餌料生物,可根據殘留骨片、附肢、甲殼、纖維碎片、齒、鱗片等幫助識別。最

34、后將所有鑒定到的餌料生物列表統計,即為該種魚類的食譜。定量分析就是通過一定的統計方法計算各種餌料生物的數量。如分別直接計數食物團中各種食物成分的個數,然后計算各占總數的百分比;或分別稱量食物團總重和食物團中各種食物成分的重量后,計算各食物成分占食物總重的百分比;或求取各食物成分占全部食物團的體積百分比;或統計某一種餌料成分在所研究的魚類樣本總數中出現的頻率等。最后將定性和定量分析所取得的資料匯總歸納,進行綜合分析,即可確定該種魚類的食物組成,確定其食性類型。27在池塘養魚中,我們可以通過哪些途徑促使魚多攝食?魚類攝食量的大小與許多因素有關,除魚體內在的因子外,外部因子亦影響到魚類攝食,因此在池

35、塘養魚中,改善影響魚類攝食的外部因子可促進魚類攝食。如調節池塘水溫在魚類的適溫范圍內,增加水體中食物的豐度,提高餌料的質量和適口性,改善水質條件,增加水中的溶氧飽和度等都可促使魚類多攝食。此外,定時、定位投喂食物亦對魚類的攝食有利。28魚類的生長有何特點,了解這些特點有何實踐意義?魚類的生長特點有:連續性生長,魚類一生中可繼續不斷的生長,直至衰老和死亡為止;階段性生長,性成熟前生長快,性成熟后生長減慢,性成熟前主要表現為體長大幅度增加,性成熟后長度生長下降,體重增長上升,衰老期體長和體重的生長均急劇下降;季節性生長,春夏季生長迅速,秋冬季節生長漸趨緩慢。掌握魚類的上述生長特點,可幫助我們確定魚

36、類的養殖周期,選擇其生長快的那段時期進行養殖;確定魚類的捕撈規格;及時將飼養已超過生長迅速期的個體捕撈上市,降低水體的食物消耗量;在魚類生長迅速的春夏季,采取有效的養殖措施,加速魚類生長。29簡述年輪形成的原理以及年輪和年齡的關系?魚類生長的周期性是年輪形成的基礎。在一年中通常魚類在春夏季長得很快,到秋季生長就轉慢,冬季甚至停止生長。魚類在四季中生長的不平衡性,都會在鱗片、部分骨骼及耳石、鰭條上留下各種寬窄不同的輪紋,就形成了我們用以鑒定年齡的年輪。一般情況下,魚類在一年內只形成一個年輪,所以鱗片等硬組織上的年輪數就是魚類的年齡數,但有少數種類在一年內可形成2個年輪,這樣2個年輪只是魚類的一齡

37、。因此,我們在鑒定某種魚類年齡時,要事先研究這種魚年輪形成的時期及數量,以免造成誤差。30副輪、幼輪的形成原因及其鑒別特征。副輪是魚類在正常生長季節,由于餌料不足,水溫突然變化、疾病或意外受傷等原因,使魚體正常生長受到干擾,從而破壞了鱗片上環片排列的規律性,在鱗片上留下的痕跡。副輪的識別特征有:副輪只出現在少數鱗片上;副輪不清晰、不完整和連續,僅局限于某一區域或某兩個年輪間;疏密型的年輪,內緣是密環,外緣為疏環,若為附輪,則與此相反;副輪構成的“生長年帶”及其“疏帶”和“密帶”的比例不協調等。幼輪是由于幼魚入河降海和食性轉換等因素引起。幼輪亦僅限于部分個體,通常把秋冬直到翌年早春采集的未滿周歲的魚的實際體長,和根據鱗片退算的一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