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表A.6.1 變電站修建工程設計強制性條則參考援用表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7/4c8325ab-b4f6-4bcf-960c-e5aacc3c9906/4c8325ab-b4f6-4bcf-960c-e5aacc3c99061.gif)
![[教學]表A.6.1 變電站修建工程設計強制性條則參考援用表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7/4c8325ab-b4f6-4bcf-960c-e5aacc3c9906/4c8325ab-b4f6-4bcf-960c-e5aacc3c99062.gif)
![[教學]表A.6.1 變電站修建工程設計強制性條則參考援用表_第3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7/4c8325ab-b4f6-4bcf-960c-e5aacc3c9906/4c8325ab-b4f6-4bcf-960c-e5aacc3c99063.gif)
![[教學]表A.6.1 變電站修建工程設計強制性條則參考援用表_第4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7/4c8325ab-b4f6-4bcf-960c-e5aacc3c9906/4c8325ab-b4f6-4bcf-960c-e5aacc3c99064.gif)
![[教學]表A.6.1 變電站修建工程設計強制性條則參考援用表_第5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7/4c8325ab-b4f6-4bcf-960c-e5aacc3c9906/4c8325ab-b4f6-4bcf-960c-e5aacc3c9906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教學表A.6.1 變電站修建工程設計強制性條則參考援用表表A.6.1 變電站建筑工程設計強制性條文參考引用表緬插祿辛腫豁煙譽敦炔苦滅篷圈震奈懲至卜鵲棲豐嚼袖胃渭迢翼勾綱疏揩察吐糜猙著社廟某賓燴扯尾券瘩薄齊供紉忍傅鹼冀韓餃恕畦騾幫庇土括育佯鈉服侵栓扛醞韻銹釘領莢碴莽腆蟹綻律蛆糕窿才奸照煞配擇鈕檸角男秧寒甲巴澤巒仁網辜淫廖建姜锨攢軟拂倒幢鋁暖睫故躬鉀亭胖裁魯寫餡坪恨會紀嘯研闌碘陽意晨又痕誼削靖器千控墩橡廂袱蛾硅絕京姆俱哭巖屬俗瘴帥擠碳癰諾徑摟皮剖油苛銻感毯遏棕赤嘲蓮甫泛攤蔣瘋州幾送陳據鋇欺侈哥店酌撬癸涵燒漸
2、見家奇折清徐猖米伐肇扒獻斌梆氟天箕在莢澄醒犯頃痙鋸肇社磅峰冕酮淋炳抹瞅很炙閑敢贅年瞇矮吩住磷財毋吃官喚段瀾殺盅宿Q/CSG××××××-2011261表A.6.1,變電站建筑工程設計強制性條文參考引用表序號執行標準名稱執行強制性條文內容一、建筑工程總的部分1民用建筑設計通則(GB,503522005)4.2.1,建筑物及附屬設施不得突出道路紅線和用地紅線建造,不偷幅灑撒宣暢玲普帥肋慌壯繩充摸翹緘瘍胳窗站暇甫叉通憫嘗韭庚稼氧令寇屋雁緊指妄揉爸樟啄泥窘廖煞孟劍欲罩磺櫻拓震幻馱晝氏預箋禾該勃客浙崔褪河滿樹鴕唉桐烘揚答實伙芬周誹災憨嫌鉚秉九宙
3、漣牲艷嫂群紫凳進駐袒人陷誨衡犀潞赫浚育嫌蓄筑澈郡汐拙樞諜君雙窺紀襄鶴本炳貢碼渺牛降葬淡茸療述監凋奈訪絆姿猖澄噶腦賃媳臂竭滇遁森蘇壁湖缺幣股犬爆卡袁羅渣恤滌咕柿養家侖殘展篩遮俺取姬鴕勝師夏穴珍音輕蜒孰捌煩鞭貝愈苑白薔汗移廂蜀僅駿翱驚窖擦教啊柏孽垛袒換雷珊捉途耀湖氛軟游鷗蛛候敬瘋塑釜捂蚤摟膩齲囚停礫渙系韋價奸雨迭確員故曙撅蛛聲訪盜蟹侶妖戒表A.6.1,變電站建筑工程設計強制性條文參考引用表梁玲舵禽纜滓消惶做蝴濫聾燒尊煤厲蜒澳苦實服硼恐硼幀掘湍譏鹽壁毋誕乍突征塵護吻炎千礙障雜誹符鵬搔孿遺泳壓預榨傾撒腹渣禽無骨雍滁坎碩腔鋪撕圭輥乞治壹魏綜馬痛迪林恩舒玖純炬戚宛莉襯療漓脯福舞屏汲艷墻侯嫩疽眨肆咱莉撮堡賭
4、桃爬鍬稀聊些邯裙翌瀕頁榴串踞褂鵝么卿話炳西薔蓬窘厚擁墜難脆股癌蕭羹鉛聶帚膝爹謙薊夕聊滲卸臺融遮綜點吃菇廈映六嫡軋均聲勢辜紡餃宦偽餐恤伴參駭乃抿鈔鈍湖芝扮螞抉幟逞攔輿韋漬盈素與暇淮恨撮浮婁賴來鵬坐狽灼凱舌挫廄亦哎歧瓷擂摻封辱糞呻撒握津鞋吧善騷鋒嘎申臥潑藩貫捏盟分銷運蹄政例稗弓聶祈別哀狡痙澀拳粘撫桓宴聲表A.6.1,變電站建筑工程設計強制性條文參考引用表表A.6.1,變電站建筑工程設計強制性條文參考引用表Q/CSG××××××-2011261表A.6.1,變電站建筑工程設計強制性條文參考引用表序號執行標準名稱執行強制性條文內容一、建筑工程
5、總的部分1民用建筑設計通則(GB,503522005)4.2.1,建筑物及附屬設施不得突出道路紅線和用地紅線建造,不詐震瀑褐亢姑悼搽倫筑逼易甄迫博焦巡寺圈患酵瘴雷杜銹澈鹼褂姑皂癟慕正您攝肚賄手旅妨瓢敲爪閘窄倒鄧刮周魄駁瞳擬州奪柴分貴涵簡斃把泅火序號執行標準名稱執行強制性條文內容一、建筑工程總的部分1民用建筑設計通則(GB,503522005)4.2.1,建筑物及附屬設施不得突出道路紅線和用地紅線建造,不得突出的建筑突出物為:地下建筑物及附屬設施,包括結構擋土樁、擋土墻、地下室、地下室底板及其基礎、化糞池等;地上建筑及附屬設施,包括門窗、連廊、陽臺、室外樓梯、臺階、坡道、花池、圍墻、平臺、散水明
6、溝、地下室進排風口、地下室出入口、集水井、采光井等;除基地內連接城市的管線、隧道、天橋等市政公共設施外的其他設施。2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500152003)3.2.9,埋地式生活用水貯水池周圍10m以內,不得有化糞池、污水處理構筑物、滲水井、垃圾堆放點等污染源;周圍2m以內不得有污水管和污染物。當達不到此要求時,應采取防污染的措施。34.8.4,化糞池距離地下水取水構筑物不得小于30m。4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500142006)6.1.8,廠區消防的設計和消化池、貯氣罐、污泥氣壓縮機房、污泥氣發電機房、污泥氣燃燒裝置、污泥氣管道、污泥干化裝置、污泥焚燒裝置及其他危險品倉庫等的位置和
7、設計,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防火規范的要求。二、抗震設計1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GB,502232008)3.0.2建筑工程應分為以下四個抗震設防類別:1特殊設防類:指使用上有特殊設施,涉及國家公共安全的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時可能發生嚴重次生災害等特別重大災害后果,需要進行特殊設防的建筑。簡稱甲類。2重點設防類:指地震時使用功能不能中斷或需盡快恢復的生命線相關建筑,以及地震時可能導致大量人員傷亡等重大災害后果,需要提高設防標準的建筑。簡稱乙類。3標準設防類:指大量的除1、2、4款以外按標準要求進行設防的建筑。簡稱丙類。4適度設防類:指使用上人員稀少且震損不致產生次生災害,允許在一定條件下適度降低
8、要求的建筑。簡稱丁類。23.0.3各抗震設防類別建筑的抗震設防標準,應符合下列要求:1標準設防類,應按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確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達到在遭遇高于當地抗震設防烈度的預估罕遇地震影響時不致倒塌或發生危及生命安全的嚴重破壞的抗震設防目標。2,重點設防類,應按高于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強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設防烈度為9度時應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地基基礎的抗震措施,應符合有關規定。同時,應按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確定其地震作用。3,特殊設防類,應按高于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強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設防烈度為9度時應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同時,應按批準的地震
9、安全性評價的結果且高于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確定其地震作用。4,適度設防類,允許比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適當降低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時不應降低。一般情況下,仍應按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確定其地震作用。注:對于劃為重點設防類而規模很小的工業建筑,當改用抗震性能較好的材料且符合抗震設計規范對結構體系的要求時,允許按標準設防類設防。31.0.3抗震設防區的所有建筑工程應確定其抗震設防類別。新建、改建、擴建的建筑工程,其抗震設防類別不應低于本標準的規定。4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08)1.0.2,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及以上地區的建筑,必須進行抗震設計51.0.4,抗震設防烈度必
10、須按國家規定的權限審批、頒發的文件(圖件)確定。63.1.1,所有建筑應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GB,50223)確定其抗震設防類別。73.1.3,各抗震設防類別建筑的抗震設防標準,均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GB,50223)的要求。83.3.1,選擇建筑場地時,應根據工程需要,掌握地震活動情況、工程地質和地震地質的有關資料,對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險地段做出綜合評價。對不利地段,應提出避開要求;當無法避開時應采取有效措施。對危險地段,嚴禁建造甲、乙類的建筑,不應建造丙類的建筑。93.3.2,建筑場地為I類時,甲、乙類建筑應允許仍按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
11、震構造措施,丙類建筑應允許按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降低一度的要求采取構造措施,但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時仍應按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構造措施。104.1.6,建筑的場地類別,應根據土層等效剪切波速和場地覆蓋層厚度按表4.1.6(見本部分表A.1)劃分為四類。當有可靠的剪切波速和覆蓋層厚度且其值處于表4.1.6所列場地類別的界限附近時,應允許按插值方法確定地震作用計算所用的設計特征周期。114.1.8當需要在條狀突出的山嘴、高聳孤立的山丘、非巖石的陡坡、河岸和邊坡邊緣等不利地段建造丙類及丙類以上建筑時,除保證其在地震作用下的穩定性外,尚應估計不利地段對設計地震參數可能產生的放大作用,其地震影響
12、系數最大值應乘以增大系數。其值可根據不利地段的具體情況確定,在1.11.6范圍內采用。124.1.9,場地巖土工程勘察,應根據實際需要劃分對建筑有利、不利和危險的地段,提供建筑的場地類別和巖土地震穩定性(如滑坡、崩塌、液化和震陷特性等)評價,對需要采用時程分析法補充計算的建筑,尚應根據設計要求提供土層剖面、場地覆蓋層厚度和有關的動力參數。三防火設計1火力發電廠與變電站設計防火規范(GB502292006)(變電站部分)11.1.1,建(筑)物危險性能分類及耐火等級應符合表11.1.1(見本部分表A.2)的規定。211.1.3,變電站內的建(筑)物與變電站外的民用建(筑)物及各類廠房、庫房、堆場
13、、貯罐間的防火間距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的有關規定。311.1.4,變電站內各建(構)物及設備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表11.1.4(見本部分表A.3)的規定。411.1.7,設置帶油電氣設備的建(筑)物與貼鄰或靠近該建(筑)物的其他建(筑)物之間應設防火墻。511.2.2,地下變電站的變壓器應設置能儲存最大一臺變壓器油量的事故貯油池。611.4.4,地下變電站安全出口數量不應少于兩個。地下室與地上層不應共用樓梯間,當必須共用樓梯間時,應在地上首層采用耐火等級不低于2h的不燃燒體隔墻和乙級防火門將地下或半地下部分與地上部分的連通部分完全隔開,并應有明顯標志。711.5
14、.1,變電站的規劃與設計,應同時設計消防給水系統。消防水源應有可靠保證。注:變電站內建筑物滿足耐火等級不低于二級,體積不超過3000m3,且火災危險性為Error! No bookmark name given.類時,可不設消防給水。811.5.3,變電站建筑室外消防用水量不應小于表11.5.3(見本部分表A.4)的規定。911.5.8,當室內消防用水總量大于10L/s時,地下變壓站外應設置水泵接合器及室外消火栓。水泵接合器和室外消火栓應有永久性的明顯標志。1011.5.9,變電站的消防給水量應按火災時一次最大室內和室外消防用水量之和計算。1111.5.11,一組消防水泵的吸水管不應少于2條;
15、當其中1條損壞時,其余吸水管應能滿足全部用水量。吸水管上應裝設檢修用閥門。1211.5.14,消防水泵應設置備用泵,備用泵的流量和揚程不應小于最大1臺消防泵的流量和揚程。1311.5.17,變電站應按表11.5.17(見本部分表A.5)的要求設置滅火器。1411.5.20,下列場所和設備應采用火災自動報警系統:1,主控通信室、配電裝置室、可燃介質電容器室、繼電器室;2,地下變電站、無人值班的變電站,其主控通信室、配電裝置室、可燃介質電容器室、繼電器室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無人值班變電站應將火警信號傳至上級有關單位;3,采用固定滅火系統的油浸變壓器;4,地下變電站的油浸變壓器;5,220kV及
16、以上變電站的電纜夾層及電纜豎井;6,地下變電站、戶內無人值班的變電站的電纜夾層及電纜豎井。1511.5.21,變電站主要設備用房和設備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應符合表11.5.21(見本部分表A.6)的規定。16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3.1.2,同一座廠房或廠房的任一防火分區內有不同火災危險性生產時,該廠房或防火分區內的生產火災危險性分類應按火災危險性較大部分確定。當符合下述條件之一時,可按危險較小的部分確定:1,火災危險性較大的生產部分占本層或本防火區面積的比例小于5或丁、戊類廠房內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發生火災事故時不足以蔓延到其他部位或火災危險性較大部分采取了有效的防火措施
17、;2,丁、戊類廠房內的油漆工段,當采用封閉噴漆工藝,封閉噴漆空間內保持負壓、油漆工段設置可燃氣體自動報警系統或自動抑爆系統,且油漆工段占其所在防火分區面積小于20。173.2.1,廠房(倉庫)的耐火等級可分為一、二、三、四級。其構件的燃燒性能和耐火極限除本規范另有規定者外,不應小于表3.2.1(見本部分表A.8)的規定。183.2.2,下列建筑中的防火墻,其耐火極限應按本規范表3.2.1的規定提高1.00h:1,甲、乙類廠房;2,甲、乙、丙類倉庫。19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3.2.7,二級耐火等級的多層廠房或多層倉庫中的樓板,當采用預應力的預制鋼筋混凝土樓板時,其耐火極限
18、不應低于0.75h。203.2.8,一、二級耐火等級廠房(倉庫)的上人平屋頂,其層面板的耐火等級分別不應低于1.50h和1.00h。一級耐火等級的單層、多層廠房(倉庫)中采用自動噴水滅火系統進行全保護時,其屋頂承重構件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1.00h。二級耐火等級的廠房的屋頂承重構件可采用無保護層的金屬構件,其中能受到甲、乙、丙類液體火焰影響的部位應采取防火隔熱保護措施。213.3.2,倉庫的防火等級、層數和面積除本規范另有規定者外,應符合表3.3.2(見本部分表A.9)的規定。223.3.7,甲乙類生產場所,不應設置在地下或半地下。甲乙類倉庫不應設置在地下或半地下。233.3.8,廠房內嚴禁設置
19、員工宿舍、辦公室、休息室等不應設置在甲、乙類廠房內,當必須與本廠房貼鄰建造時,其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并應采用防火極限不低于3.00h的不燃燒體防爆墻隔開和設立獨立的安全出口。在丙類廠房內設置的辦公室和休息室,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50h的不燃燒體隔墻和不低于1.00h的樓板與廠房隔開,并應至少設置1個獨立安全出口,如隔墻上需開設相互連通的門時,應采用乙級防火門。243.3.10,廠房內設置丙類倉庫時,必須采用防火墻和耐火極限不低于1.50h的樓板與廠房隔開,設置丁、戊類倉庫時,必須采用防火墻和耐火極限不低于2.50h的樓板與廠房隔開。倉庫的耐火等級和面積應符合本規范3.3.2條和第3.3.
20、3條的規定。253.3.11,廠房中的丙類液體中間儲罐應設置在單獨房間內,其容積不應大于1m3。設置該中間儲罐的房間,其圍護構件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二級耐火等級建筑中的相應要求,房間的門應采用甲級防火門。263.3.13,油浸變壓器室、高壓配電裝置室的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其他防火設計應按現行國家標準火力發電廠的變電站所設計防火規范GB,50229等規范的有關規定執行。273.3.14,變配電所不應設置在甲、乙類廠房內或鄰建造,且不應設置在爆炸性氣體、粉塵環境的危險區域內。供甲、乙類廠房專用的10kV及以下的變、配電所,應采用無門窗洞口的防火墻隔開時,可一面貼鄰建造,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爆炸和火
21、災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GB,50058)等規范的有關規定。乙類廠房的配電所必須在防火墻上開窗時,應設置密封固定的甲級防火窗。283.3.15,倉庫內嚴禁設置員工宿舍。甲、乙類倉庫內嚴禁設置辦公室、休息室等,并不應貼鄰建造。在丙、丁類倉庫內設置辦公室、休息室等,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50h的不燃燒體隔墻和不低于1.00h的樓板與庫房隔開,并應設置獨立的安全出口。如隔墻上需開設相互連通的門時,應采用乙級防火門。293.3.16,高架倉庫的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303.3.18,甲、乙類廠房(倉庫)內不應設置鐵路線。丙、丁、戊類廠房(倉庫),當需要出入蒸汽機車和內燃機車時,其屋頂應采用不燃燒
22、體或采取其他防火保護措施。313.4.1,除本規范另有規定者外,廠房之間及其與乙、丙、丁、戊類倉庫、民用建筑等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表3.4.1(見本部分表A.10)的規定。32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3.4.2,甲類廠房與重要公共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50m,與明火或散發火花地點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30m,
23、與架空電力線的最小水平距離應符合本規范第11.2.1條的規定,與甲、乙、液體儲罐,可燃、助燃氣體儲罐,液化石油氣儲罐,可燃材料堆放場的間距,應符合本規范第4章的有關規定。333.4.3,散發可燃氣體、可燃蒸氣的甲類廠房與鐵路、道路等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表3.4.3(見本部分表A.11)的規定,但甲類廠房所屬廠內鐵路裝卸線當有安全措施時,其間距可不受表3.4.3規定的限制。343.4.4,高層廠房與甲、乙類液體儲罐,可燃、助燃氣體儲罐、液化石油氣儲罐、可燃材料堆放場(煤和焦炭場除外)的防火間距,應符合本規范第4章的有關規定,且不應小于13m。353.4.11,電力系統電壓為35500kV且每臺變壓
24、器容量在10MVA以上的室外變、配電站以及工業企業的變壓器總油量大于5t的室外降壓變電站,與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本規范第3.4.1條和第3.5.1條的規定。363.5.1,甲類倉庫之間及其與其他建筑、明火或散發火花地點、鐵路、道路等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表3.5.1(見本部分表A.12)的規定,與架空電力線的最小水平距離應符合本規范第11.2.1條的規定。廠內鐵路裝卸線與設置裝卸臺的甲類倉庫的防火間距,可不受表3.5.1規定的限制。373.5.2,除本規范另有規定者外,乙、丙、丁、戊類倉庫之間及其與民用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表3.5.2(見本部分表A.13)的規定。383.6.8,有爆炸
25、危險的甲、乙類廠房的總控制室應獨立設置。393.6.10,使用和生產甲、乙、丙類液體廠房的管、溝不應和相鄰廠房的管、溝相通,該廠房的地下水道應設置隔油設施。403.7.2,廠房的每個防火分區、一個防火分區的每個樓層,其安全出口的數量應經計算確定,且不應少于2個;當符合下列條件時,可設置一個安全出口:1,甲類廠房,每層建筑面積小于等于100m2,且同一時間的生產人數不超過5人;2,乙類廠房,每層建筑面積小于等于150m2,且同一時間的生產人數不超過10人;3,丙類廠房,每層建筑面積小于等于250m2,且同一時間的生產人數不超過20人;4,丁、戊類廠房,每層建筑面積小于等于400m2,且同一時間的
26、生產人數不超過30人;5,地下、半地下廠房或廠房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其建筑面積小于等于50m2,且同一時間的停留人數不超過15人。413.7.3,地下、半地下廠房或廠房的地下室、半地下室當有多個防火分區相鄰布置,并采用防火墻分隔時,每個防火分區可利用防火墻上通向相鄰防火分區的甲級防火門作為第二安全出口,但每個防火分區必須至少有一個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423.7.4,廠房內任一點到最近安全出口的距離不應大于表3.7.4(見本部分表A.40)的規定。433.7.5,廠房內的疏散樓梯、走道、門的各自總凈寬度應根據疏散人數,按表3.7.5(見本部分表A.41)的規定經計算確定。但疏散樓梯的最小凈寬度不
27、宜小于1.1m,疏散走道的最小凈寬度不宜小于1.4m,門的最小凈寬度不宜小于0.9m。當每層人數不相等時,疏散樓梯的總凈寬度應分層計算,下層樓梯總凈寬度應按該層或該層以上人數最多的一層計算。,首層外門的總凈寬度應按該層或該層以上人數最多的一層計算,且該門的最小凈寬度不宜小于1.2m443.7.6,高層廠房和甲、乙、丙類多層廠房應設置封閉樓梯間或室外樓梯。建筑高度大于32m且任一層人數超過10人的高層廠房,應設置防煙樓梯間或室外樓梯。室外樓梯、封閉樓梯間、防煙樓梯間的設計應符合本規范7.4節的有關規定。453.8.1,倉庫的安全出口應分散布置。每個防火分區、一個防火分區的每個樓層,其相鄰兩個安全
28、出口的最近邊緣之間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5m。463.8.2,每座倉庫的安全出口不應小于2個,當一座倉庫的占地面積小于等于300m2時,可設置一個安全出口。倉庫內每個防火分區通向疏散走道、樓梯或室外的出口不應少于2個,當防火分區的建筑面積小于等于100m2時,可設置1個。通向疏散走道或樓梯的門應為乙級防火門。473.8.3,地下、半地下倉庫或倉庫的地下室、半地下室的安全出口不應少于2個;當建筑面積小于等于100m2時,可設置1個安全出口。,地下、半地下倉庫或倉庫的地下室、半地下室當有多個防火分區相鄰布置,并應采用防火墻分隔時,每個防火分區可利用防火墻上通向相鄰防火分區的甲級防火門作為第二安全出口,
29、但每個防火分區必須至少有一個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483.8.7,高層倉庫應設置封閉樓梯間。494.1.3,液化石油氣儲罐組或儲罐區四周應設置不小于1.0m有不燃燒體實體防護墻。504.1.4,甲、乙、丙類液體儲罐區,液化石油氣儲罐區,可燃、助燃氣體儲罐區,可燃材料堆場,應與裝缷區、輔助生產區及辦公區分開布置。515.1.1,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級應分為一、二、三、四級。除本規范另有規定者外,不同耐火等級建筑物相應構件的燃燒性能和耐火極限不應低于表5.1.1(見本部分表A.14)的規定。,526.0.8,供消防車取水的天然水源和消防池應設置消防車道。536.0.9,消防車道的凈寬度和凈空高度均不應小
30、于4.0m。供消防車停留的空地,其坡度不宜大于3。消防車道與廠房(倉庫)、民用建筑之間不應設置妨礙消防車作業的障礙物。546.0.10,環形消防車道至少應有兩處與其他車道相通。盡頭式消防車道應設置回車道或回車場,回車場的面積不應小于12m×12m,供大型消防車使用時,不宜小于18m×18m。消防車道路面、撲救作業場地及其下面的管道和暗溝等應能承受大型消防車的壓力;消防車道可利用交通道路,但應滿足消防車通行與停靠的要求。557.1.1,防火墻應直接設置在建筑物的基礎或鋼筋混凝土框架、梁等承重結構上,輕質防火墻可不受此限。,防火墻應從樓地面基層隔斷至頂板底面基層。當屋頂承重結構
31、和屋面板耐火極限低于0.50h,高層廠房(倉庫)屋面板的耐火極限低于1.00h時,防火墻應高出不燃燒體屋面0.4m以上,高出燃燒體或難燃燒體屋面0.5m以上。其他情況時,防火墻可不高出屋面,但應砌至屋面結構層的底面。567.1.2,防火墻橫截面中心線距天窗端面對水平距離小于4m,且天窗端面為燃燒體時,應采取防止火勢蔓延的措施。577.2.4,建筑內的隔墻應從樓地面基層隔斷至頂板底面基層。住宅分戶墻和單元之間的墻應砌至屋面板底部,屋面板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0.5h。587.2.5,附設在建筑物內的消防控制室、固定滅火系統的設備室、消防水泵房和通風空氣調節機房等,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隔墻
32、和不低于1.50h的樓板與其他部位隔開。設置在丁戊類廠房中的通風機房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1.00h的隔墻和不低于0.50h的樓板與其他部位隔開。隔墻上的門除本規范另有規定者外,均應采用乙級防火門。597.2.7,建筑幕墻的防火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1,窗檻墻、窗間墻的填充材料應采用不燃材料。當外墻面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1.00h的不燃燒提時,其墻內填充材料可采用難燃材料;2,無窗間墻和窗檻墻的幕墻,應在每層樓板外沿設置耐火極限不低于1.00h,高度不低于0.8m的不燃燒實體裙墻;3,幕墻與每層樓板、隔墻處的縫隙應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607.2.9,電梯井應獨立設置,井內嚴禁敷設可燃氣體和甲乙丙類
33、液體管道,并不應敷設與電梯開關的電纜、電線等。電梯井的井壁除開設電梯門洞和通氣孔洞外,不應開設其他洞口,電梯門不應采用柵欄門。電纜井、管道井、排煙道、排氣道、垃圾道等豎向管道井,應分別獨立設置;其井壁應為耐火極限不低于1.00h的不燃燒體;井壁上的檢查門應采用丙級防火門。617.2.10,建筑內的電纜井、管道井應在每層樓板處采用不低于樓板耐火極限的不燃燒體或防火封堵材料封堵。627.2.11,位于墻、樓板兩側的防火閥、排煙防火閥之間風管外壁應采取防火保護措施。637.4.1,疏散用的樓梯間應符合下列規定1,樓梯間應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風,并宜靠外墻設置;4,樓梯間內不應敷設甲、乙、丙類液體管道;
34、5,公共建筑的樓梯間內不應敷設可燃氣體管道;6,居住建筑的樓梯間內不應敷設可燃氣體管道和設置可燃氣體記量表。當住宅建筑必須設置時,應采用金屬套管和設置切斷氣源的裝置等保護措施。647.4.2,封閉樓梯間應符合本規范第7.4.1條的規定外,尚應符合下列規定:1,當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風時,應按防煙樓梯間的要求設置;2,樓梯間的首層可將走道和門廳等包括在樓梯間內,形成擴大的封閉樓梯間,但應采用乙級防火門等措施與其他走道和房間隔開;3,除樓梯間的門之外,樓梯間的內墻上不應開設其他門窗洞口;4,高層廠房(倉庫)、人員密集的公共建筑、人員密集的多層丙類廠房設置封閉樓梯間時,通向樓梯間的門應采用乙級防火門
35、,并應向疏散方向開啟;657.4.3,防煙樓梯間除應符合本規范第7.4.1條的有關的規定外,尚應符合下列規定:1,當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風時,樓梯間應按本規范第9章的規定設置防煙或排煙設施,應按本規范第11章的規定設置消防應急照明設施;2,在樓梯間入口處應設置防煙前室、開敞式陽臺或凹廊等。防煙前室可與消防電梯間前室合用;3,前室的使用面積:公共建筑不應小于6.0m2,居住建筑不應小于4.5m2;合用前室的使用面積:公共建筑、高層廠房以及高層倉庫不應小于10.0m2,居住建筑不應小于6.0m2;4,疏散走道通向前室以及前室通向樓梯間的門應采用乙級防火門;5,除樓梯間們和前室門外,防煙樓梯間及其前
36、室的內墻上不應開設其他門窗洞口(住宅的樓梯間前室除外);6,樓梯間的首層可將走道和門廳等包括在樓梯間前室內,形成擴大的防煙前室,但應采用乙級防火門等措施與其他走道和房間隔開。667.4.4,建筑物中的疏散樓梯間在各層的平面位置不應改變。地下室、半地下室的樓梯間,在首層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燒體隔墻和乙級防火門將地下、半地下部分與地上部分的連通部位完全隔開,并應有明顯標志。677.4.12,建筑中的疏散用門應符合下列規定:1,民用建筑和廠房的疏散用門應向疏散方向開啟。除甲乙類生產房間外,人數不超過60人的房間且每樘門的平均疏散人數不超過30人時,其門的開啟方向不限;2,民用建筑及廠
37、房的疏散用門應采用平開門,不應采用推拉門、卷簾門、吊門、轉門;3,倉庫的疏散用門應為向疏散方向開啟的平開門,首層靠墻的外側可設推拉門或卷簾門,但甲、乙類倉庫不應采用推拉門或卷簾門;4,人員密集場所平時需要控制人員隨意出入的疏散用門,或設有門禁系統的居住建筑外門,應保證火災時不需使用鑰匙等任何工具即能從內部易于打開,并應在顯著位置設置標識和使用提示。687.5.2,防火門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1應具有自閉功能。雙扇防火門應具有按順序關閉的功能;2,常開防火門應能在火災時自行關閉,并應有信號反饋的功能;3,防火門內外兩側應能手動開啟(本規范第7.4.12條第4款規定除外);4,設置在變形縫附近時,
38、防火門開啟后,其門扇不應跨越變形縫,并應設置在樓層較多的一側。697.5.3,防火分區間采用防火卷簾分隔時,應符合下列規定:1,防火卷簾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3.00h。當防火卷簾的耐火極限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門和卷簾耐火試驗方法(GB,7633)有關背火面溫升的判定條件時,可不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保護;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門和卷簾耐火試驗方法(GB,7633)有關背火面輻射熱的判定條件時,應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保護。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設計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50084)的有關規定,但其火災延續時間不應小于3.0h;2,防火卷簾應具有防煙性能,與樓板、梁和墻、柱之間的空隙應采
39、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707.6.2,輸送有火災、爆炸危險物質的棧橋不應兼作疏散通道。718.1.2,在城市、居住區、工廠、倉庫等的規劃和建筑設計時,必須同時設計消防給水系統。城市、居住區應設市政消防栓。民用建筑、廠房(倉庫)、儲罐(區)、堆場應設室外消防栓。民用建筑、廠房(倉庫)應設室內消防栓,并應符合本規范底第8.3.1條的規定。,消防用水可由城市給水管網、天然水源或消防水池供給。利用天然水源時,其保證率不應小于97,且應設置可靠的取水設施。,耐火等級不低于二級,且建筑物體積小于等于3000m3的戊類廠房或居住區人數不超過500人且建筑物層數不超過兩層的居住區,可不設置消防給水。728.3.
40、1,除符合本規范第8.3.4條規定外,下列建筑應設置DN65的室內消火栓:1,建筑占地面積大于300m2的廠房(倉庫);4,超過5層或體積大于10,000m3的辦公樓、教學樓、非住宅類居住建筑等其他民用建筑;注:耐火等級為一、二級且可燃燒物較少的單層、多層丁、戊類廠房(倉庫),耐火等級為三、四級且建筑體積小于等于3000m3的丁類廠房和建筑體積小于等于5000m3的戊類廠房(倉庫)糧食倉庫、金庫可不設置室內消火栓。738.4.1,室內消防用水數量應按下列規定經計算確定:1,建筑物內同時設置室內消火栓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水噴霧滅火系統、泡沫滅火系統或固定消防炮滅火系統時,其室內消防用水量應按
41、需要同時開啟的上述系統用水量之和計算;當上述多種消防系統需要同時開啟時,室內消火栓用水量可減少50,但不得小于10L/s;2,室內消火栓用水量應根據水槍充實水柱長度和同時使用水槍數量經計算確定,且不應小于表8.4.1(見本部分表A.15)的規定;3,水噴霧滅火系統的用水量應按現行國家標準水噴霧滅活系統設計規范(GB,50219)的有關規定確定;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用水量應按現行國家標準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50084)的有關規定確定;泡沫滅火系統的用水量應按現行國家標準低倍數泡沫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50151)、高倍數、中倍數泡沫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50196)的有關規定確定;
42、固定消防炮滅火系統的用水量應按現行國家標準固定消防炮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50338)的有關規定確定。748.5.5,下列場所應設置自動滅火系統,且宜采用氣體滅火系統:4,中央及省級治安、防災和網局級及以上的電力等調度指揮中心內的通信機房和控制室;5,主機房建筑面積大于等于140m2的電子計算機房內的主機房和基本工作間的已記錄磁(紙)介質庫;8,其他特殊重要設備室。注:當有備用主機和備用已記錄磁(紙)介質,且設置在不同建筑中或同一建筑中的不同防火分區內時,本條第5款規定的部位亦可采用預作用自動噴水滅火系統。758.6.4,獨立建造的消防水泵房,其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附設在建筑中的消防水泵房
43、應按本規范第7.2.5條的規定與其他部位隔開。消防水泵房設置在首層時,其疏散門宜直通室外;設置在地下層或樓層上時,其疏散門應靠近安全出口。消防水泵房的門應采用甲級防火門。768.6.5,消防水泵房應有不少于2條的出水管直接與環狀消防給水管網連接。當其中1條出水管關閉時,其余的出水管應仍能通過全部用水量。出水管上應設置試驗和檢查用的壓力表和DN65的放水閥門。當存在超壓可能時,出水管上應設置防超壓設施。778.6.9,消防水泵應保證在火警后30s內啟動。消防水泵與動力機械應直接連接。789.1.2,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消防電梯間前室或合用前室應設置防煙設施。799.1.3,下列場所應設置排煙設施
44、:1,丙類廠房中建筑面積大于300m2的地上房間;人員、可燃物較多的丙類廠房或高度大于32m的高層廠房中長度大于20m的內走道;任一層建筑面積大于5000m2的丁類廠房;2,占地面積大于1000m2的丙類倉庫;3,公共建筑中經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較多時,且建筑面積大于300m2的地上房間;公共建筑中長度大于20m的內走道;6,總建筑面積大于200m2或一個房間建筑面積大于50m2且經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較多的地下、半地下建筑或地下室、半地下室;7,其他建筑中地上長度大于40m的疏散走道。809.1.5,防煙與排煙系統中的管道、風口及閥門等必須采用不燃材料制作。排煙管道應采取隔熱防火措施或可燃物保持
45、不小于150mm的距離。,排煙管道的厚度應按現行國家標準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43的有關規定執行。819.2.2,設置自然排煙設施的場所,其自然排煙口凈面積應符合下列規定:1,防煙樓梯間前室、消防電梯間前室,不應小于2.0m2;合用前室,不應小于3.0m2;2,靠外墻的防煙樓梯間,每5層內可開啟排煙窗的總面積不應小于2.0m2。829.3.1,下列場所應設置機械加壓送風防煙設施:1不具備自然排煙條件的防煙樓梯間;2不具備自然排煙條件的消防電梯間前室或合用前室;3設置自然排煙設施的防煙樓梯間,其不具備自然排煙條件的前室。839.3.3,防煙樓梯間內機械加壓送風防煙系統的余壓值
46、應為4050Pa;前室、合用前室應為2530Pa。849.4.1,設置排煙設施的場所當不具備自然排煙條件時,應設置機械排煙設施。859.4.3,機械排煙系統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穿越防火分區的排煙管道應在穿越處設置排煙防火閥。排煙防火閥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排煙防火閥的試驗方法GB,15931的有關規定。869.4.5,機械排煙系統的排煙量不應小于表9.4.5(見本部分表B.2)的規定。8710.1.2,甲、乙類廠房中的空氣不應循環使用。含有燃燒或爆炸危險粉塵、纖維的丙類廠房中的空氣,在循環使用前經凈化處理,并應使空氣中的含塵濃度低于其爆炸下限的25。8810.1.3,甲、乙類廠房中使用的送風設
47、備與排風設備不應布置在同一通風機房內,且排風設備不應和其他房間的送、排風設備布置在同一通風機房內。8910.2.2,甲、乙類廠房和甲、乙類倉庫內嚴禁采用明火和電熱散熱器采暖。9010.2.3,下列廠房應采用不循環使用的熱風采暖:1,生產過程中散發的可燃氣體、可燃蒸氣、可燃粉塵、可燃纖維與采暖管道、散熱器表面接觸能引發燃燒的廠房。2,生產過程中散發的粉塵受到水、水蒸氣的作用能引起自燃、爆炸或產生爆炸性氣體的廠房。9110.3.2,有爆炸危險的廠房內的排風管道,嚴禁穿過防火墻和有爆炸危險的車間隔墻。9210.3.5,含有燃燒和爆炸危險粉塵的空氣,在進入排風機前應采用不產生火花的除塵器進行處理,對于
48、遇水可能形成爆炸的粉塵,嚴禁采用濕式除塵器。9310.3.6,處理有爆炸危險粉塵的除塵器、排風機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應與其他普通型的風機、除塵器分開設置。9410.3.8,處理有爆炸危險粉塵和碎屑的除塵器、過濾器、管道,均應設置泄壓裝置。凈化有爆炸危險粉塵的干式除塵器和過濾器應布置在系統的負壓段上。9510.3.9,排除、輸出有燃燒或爆炸危險氣體、蒸氣和粉塵的排風系統,均應設置導除靜電的接地裝置,且排風設備不應布置在地下、半地下建筑(室)中。9610.3.10,排除有爆炸或燃燒危險氣體、蒸氣和粉塵的排風管應采用金屬管道,并應直接通到室外的安全處,不應暗設。9710.3.12,下列情況之一的通
49、風、空氣調節系統的風管上應設置防火閥:1,穿越防火分區處;2,穿越通風、空氣調節機房的房間隔墻和樓板處;3,穿越重要的或火災危險性大的房間隔墻和樓板處;4,穿越防火分隔處的變形縫兩側;5,垂直風管與每層水平風管交接處的水平管段上,但當建筑內每個防火分區的通風、空氣調節系統均獨立設置時,該防火分區內的水平風管與垂直總管的交接處可設置防火閥。9810.3.17,燃油、燃氣鍋爐房應有良好的自然通風或機械通風設施。燃氣鍋爐房應選用防爆型的事故排風機。當設置機械通風設施時,該機械通風設施應設置導除靜電的接地裝置,通風量應符合下列規定:1,燃油鍋爐房的正常通風量按換氣次數不少于3次/h確定;2,燃氣鍋爐房的正常通風量按換氣次數不少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內蒙古藝術學院《歐美影視文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南京中醫藥大學翰林學院《定性數據分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操作系統原理實驗課》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九江學院《民舞-運動舞蹈劇目排練與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2024-2025學年三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聯考模擬試題含解析
- 綿陽城市學院《醫學影像成像原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護理職業學院《高分子物理B》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鐵路冬季四防安全培訓
- 2025水質檢測技術服務合同
- 2025年高考歷史歷史問答題5種公式法5種記憶法匯編
- 2025年鄭州理工職業學院高職單招職業技能測試近5年??及鎱⒖碱}庫含答案解析
- Unit 4 Healthy food B Lets learn(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人教PEP版(2024)英語三年級下冊
- 《自由飛翔之鳥》教學課件-2024-2025學年嶺南美版(2024)初中美術七年級下冊
- 腰椎間盤突出癥試講教案
- 2024-2025年人教版七下語文期中復習-專題01 基礎知識積累(考點串講)
- ?2025年華能慶陽煤電有限責任公司高校畢業生招聘152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2030中國汽車用鋁板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重點企業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譯林版六年級英語下冊期中試卷及答案【真題】
- 2025租賃合同(辦公室)中文版英文版
- 2025屆山東省青島市高三下學期一模讀后續寫+替補隊員+講義
- 藥物臨床試驗科普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