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醫奇恒之府_第1頁
腦-中醫奇恒之府_第2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腦-中醫奇恒之府腦,位居顱腔之中,上至顱囟,下至風府(督脈的一個穴位,位于頸椎第1椎體上部),位于人體最上部。風府以下,脊椎骨內之髓稱為脊髓。脊髓經項復骨(即第6頸椎以上的椎骨)下之髓孔上通于腦,合稱腦髓。腦與顱骨合之謂之頭,即頭為頭顱與頭髓之概稱。腦,又名髓海、頭髓。在氣功學上,腦又稱泥丸、昆侖、天谷。腦深藏于頭部,位于人體最上部,其外為頭面,內為腦髓,是精髓和神明高度匯集之處,為元神之府。腦由精髓匯集而成,不但與脊髓相通,“腦者髓之海,諸髓皆屬于腦,故上至腦,下至尾骶,髓則腎主之”(醫學入門天地人物氣候相應圖),而且和全身的精微有關。故曰:“諸髓者,皆屬于腦”(素問五臟生成,頭為諸陽之會,

2、為清竅所在之處,人體清陽之氣皆上出清竅。“頭為一身之元首其所主之臟,則以頭之外殼包藏腦髓”(寓意草卷一。外為頭骨,內為腦髓,合之為頭。頭居人身之高巔,人神之所居,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之氣血皆匯集于頭。故稱頭為諸陽之會。(一,腦的生理功能1. 主宰生命活動:“腦為元神之府”(本草綱目,是生命的樞機,主宰人體的生命活動。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元氣、元精、元神,稱之為“先天之元”。狹義之神,又有元神、識神和欲神之分。元神來自先天,稱先天之神,“先天神,元神也”(武術匯宗,“元神,乃本來靈神,非思慮之神”(壽世傳真,:人在出生之前,形體畢具,形具而神生。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人出生之前隨形具而生之神

3、,即為元神。元神藏于腦中,為生命的主宰。“元神,即吾真心中之主宰也”(樂育堂語錄,。元神存則有生命,元神敗則人即死。得神則生,失神則死。因為腦為元神之府,元神為生命的樞機,故“腦不可傷,若針刺時,刺頭,中腦戶,人腦立死”(素問刺禁論,“針人腦則真氣泄,故立死”(類經針刺類)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2. 主精神意識:人的精神活動,包括思維意識和情志活動等,都是客觀外界事物反映于腦的結果。思維意識是精神活動的高級形式,是“任物”的結果。中醫學一方面強調“所以任物者謂之心”(靈樞本神),心是思維的主要器官;另一方面也認識到“靈性記憶不在心而在腦”(醫林改錯。“腦為元神府,精髓之海,實記憶所憑也

4、”(類證治裁卷之三),這種思維意識活動是在元神功能基礎上,后天獲得的思慮識見活動,屬識神范疇。識神,又稱思慮之神,是后天之神:故曰:“腦中為元神,心中為識神。元神者,藏于腦,無思無慮,自然虛靈也。識神者,發于心,有思有慮,靈而不虛也”(醫學衷中參西錄人身神明詮),情志活動是人對外界刺激的一種反應形式,也是一種精神活動,與人的情感、情緒、欲望等心身需求有關。屬欲神范疇。總之,腦具有精神、意識、思維功能,為精神、意識、思維活動的樞紐,“為一身之宗,百神之會”(修真十書。腦主精神意識的功能正常,則精神飽滿,意識清楚,思維靈敏,記憶力強,語言清晰,情志正常。否則,便出現神明功能異常。3. 主感覺運動:

5、眼耳口鼻舌為五臟外竅,皆位于頭面,與腦相通。人的視、聽、言、動等,皆與腦有密切關系。“五官居于身上,為知覺之具,耳目口鼻聚于首,最顯最高,便于接物。耳目口鼻之所導人,最近于腦,必以腦先受其象而覺之,而寄之,而存之也(”醫學原始)。“兩耳通腦,所聽之聲歸腦;兩目系如線長于腦,所見之物歸腦;鼻通于腦,所聞香臭歸于腦;小兒周歲腦漸生,舌能言一二字”(醫林改錯)。腦為元神之府,散動覺之氣于筋而達百節,為周身連接之要領,而令之運動。腦統領肢體,與肢體運動緊密相關。“腦散動覺之氣,厥用在筋,第腦距身遠,不及引筋以達四肢,復得頸節膂髓,連腦為一,因遍及焉”(內鏡)。腦髓充盈,身體輕勁有力。否則,脛酸乏其功能

6、失常,不論虛實,都會表現為聽覺失聰,視物不明,嗅覺不靈,感覺異常,運動失。總之,腦實則神全。“腦者人身之大主,又曰元神之府”,“腦氣筋人五官臟腑,以司視聽言動”,“人身能知覺運動,及能記憶古今,應對萬物者,無非腦之權也”(醫易一理)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二)腦與五臟的關系臟象學說將腦的生理病理統歸于心而分屬于五臟,認為心是君主之官,五臟六腑之大主,神明之所出,精神之所舍,把人的精神意識和思維活動統歸于心,稱之曰“心藏神”。但是又把神分為神、魂、魄、意、志五種不同的表現,分別歸屬于心、肝、肺、脾、腎五臟,所謂“五神臟”。神雖分屬于五臟,但與心、肝、腎的關系更為密切,尤以腎為最。因為心主

7、神志,雖然五臟皆藏神,但都是在心的統領下而發揮作用的。肝主疏泄,又主謀慮,調節精神情志:腎藏精,精生髓,髓聚于腦,故腦的生理與腎的關系尤為密切。腎精充盈,髓海得養,腦的發育健全,則精力充沛,耳聰目明,思維敏捷,動作靈巧。若腎精虧少,髓海失養,腦髓不足,可見頭暈、健忘、耳鳴。甚則記憶減退、思維遲鈍等癥。腦的功能隸屬于五臟,五臟功能旺盛,精髓充盈,清陽升發,竅系通暢,才能發揮其生理功能。心腦相通:“心腦息息相通,其神明自湛然長醒”(醫學衷中參西錄,癇痙癲狂門)。心有血肉之心與神明之心,血肉之心即心臟“神明之心主宰萬事萬物,虛靈不昧”(醫學入門臟腑),實質為腦。心主神明,腦為元神之腑;心主血,上供于

8、腦,血足則腦髓充盈:故心與腦相通。臨床上腦病可從心論治,或心腦同治。腦肺相系:肺主一身之氣,朝百脈,助心行血。肺之功能正常,則氣充血足,髓海有余,故腦與肺有著密切關系。所以,在臨床上腦病可以從肺論治。腦脾相關:脾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主升清。脾胃健旺,熏蒸腐熟五谷,化源充足,五臟安和,九竅通利,則清陽出上竅而上達于腦。脾胃虛衰則九竅不通,清陽之氣不能上行達腦而腦失所養。所以,從脾胃人手益氣升陽是治療腦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李東垣倡“脾胃虛則九竅不通論”,開升發脾胃清陽之氣以治腦病的先河。肝腦相維:肝主疏泄,調暢氣機,又主藏血,氣機調暢,氣血和調,則腦清神聰。若疏泄失常,或情志失調,或清竅閉塞,或血溢于腦,即“血之與氣并走于上而為大厥”;若肝失藏血,腦失所主,或神物為兩,或變生他疾。腦腎相濟:腦為髓海,精生髓,腎藏精,“在下為腎,在上為腦,虛則皆虛”醫碥卷四),故腎精充盛則腦髓充盈,腎精虧虛則髓海不足而變生諸癥。腦為髓海髓本精生,下通督脈,命火溫養,則髓益之”,“精不足者,補之以味,皆上行至腦,以為生化之源”(醫述引醫參,所以,補腎填精益髓為治療腦病的重要方法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總之,臟象學說認為,五臟是一系統整體,人的神志活動雖分屬于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