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四單元修齊治平4大學節選大學原為禮記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顥、程頤兄弟把它從禮記中抽出,編次章句。朱熹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合編注釋,稱為“四書”,從此大學成為儒家經典。至于大學的作者,程顥、程頤認為是“孔氏之遺書”。朱熹把大學重新編排整理,分為“經”一章,“傳”十章。認為“經一章蓋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傳十章,則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也”,就是說,“經”是孔子的話,曾子記錄下來;“傳”是曾子解釋“經”的話,由曾子的學生記錄下來。大學為“初學入德之門也”。“經”一章提出了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三條綱領,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個條目。八個條目是實現三條綱領的途徑。在八
2、個條目中,修身是根本的一條,“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傳”十章分別解釋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明明德”是指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親民”是指讓人們革舊圖新。“止于至善”是指要達到最好的境界。“本末”是指做事要分清主次,抓住根本。“格物致知”是指窮究事物的原理來獲得知識。“誠意”就是“勿自欺”,不要“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正心”就是端正自己的心思。“修身”就是加強自身修養,提高自身素質。“齊家”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族。“治國”“平天下”是談治理國家的事。知識一、注音忿懥哀矜敖惰貪戾僨事絜矩二、解釋詞義知止而后有定,廣.少之時
3、,血氣未定定天下已定定乎內外之分而奉行者即為定例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f孫子臏腳,兵法修.列又重之以修能修茂林修竹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則修文德以來之務耕織,修守戰之具.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仆誠以著.此書著腳著謝公屐著我繡夾裙,事事四五通名豈文章著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而觀其辟.丸也晨往,寢門辟.矣姜氏欲之,焉辟害辟病梅之館以貯之k茍無恒心,放辟邪侈其機如此機雞鳴入機織.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三、通假字此之謂自謙弟者,所以事長也上恤孤而民不倍四、指出加點詞的活用類型并釋義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慮而后能得.知所先后,則近道矣先齊其家先正其心先誠其意致知在格物其所厚者薄如惡惡臭,如好好色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
4、長而民興弟五、分析句式類型未之有也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此之謂自謙此謂修身在正其心六、積累名句大學之道,在親民,。心不在焉,,。此謂修身在正其心。故好而知其惡,天下鮮矣。是故君子有諸己而后求諸人,。答案:、fenzhijinaoduol1fenxieju修、定:名詞,目標:動詞,修養動詞,確定動詞,安定副詞,確實形容詞,不變的動詞,寫形容詞,美好形容詞,長,高形容詞,長,高動詞,增加動詞,修建著:動詞,顯露動詞,寫作動詞,穿著動詞,穿著動詞,顯出辟:動詞,有偏向同“避”,躲避動詞,打開通“避”,避免動詞,開辟動詞,不端正機:名詞,作用名詞,指織布機名詞,規律,命運三、“謙”通“慊”,滿足“弟”
5、通“悌”,順從和敬愛兄長“倍”通“背”,違背四、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彰明動詞活用為名詞,收獲形容詞活用為動詞,接近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齊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正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誠名詞活用為動詞,推究形容詞活用為動詞,看重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厭惡;喜歡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尊敬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尊敬五、賓語前置句判斷句,賓語前置句判斷句判斷句六、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惡而知其美者無諸己而后非諸人一、基礎鞏固1.下列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 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壹是:一切,一律B. 小人閑居為不善閑居:平時居住C. 之其所哀矜.而辟焉哀矜:憐憫,同情D. 上老老而民興孝老
6、老:尊敬老人2 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從詞類活用角度看,不同類的一項是()A. 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B. 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C. 弟者,所以事長.也D. 上老老而民興孝3 .對下列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的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心不在焉.,視而不見 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 見君子而后厭然. 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A. 與相同,與不同B. 與相同,與相同C. 與不同,與不同D. 與不同,與相同4 .下列語句從句式角度看,不同類的一項是()A. 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B. 弟者,所以事長也C. 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D. 德者,本也;財者,末也、文本研探閱讀文本選段,完成59題。
7、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先后,則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知止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小人閑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
8、子而后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5.下列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 知止而后有定止:終止B. 先齊其家齊:整治C. 致知在格.物格:推究D. 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慎:謹慎6.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A. 宅 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知所先后,則近道矣 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 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C.*
9、. 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見君子而后厭然Dj. 雜然相許7. 下列語句編為四組,全部屬于直接闡述“大學之道”的一項是()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 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 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A. B.C.D.8. 下列有關文意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 “大學”的宗旨在于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棄舊圖新,在于使人達到最完善的境界。B. 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誠,先要使自己獲得知識;獲得知識的途徑在于認識、研究萬事萬物。C. 上自國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養品性為根本。否則,就不可能有好的治理。D. 品德低下的人背地里無
10、惡不作,一見到品德高尚的人便躲躲閃閃,這說明他們也要“慎獨”。9把文中畫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1)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2)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3) 此謂誠于中,形于外。三、深化擴展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015題。得道之士,外化而內不化。外化,所以入人也;內不化,所以全其身也。故內有一定之操,而外能詘伸、贏縮、卷舒,與物推移,故萬舉而不陷。所以貴圣人者,以其能龍變也。今捲捲然守一節,推一行,雖.以毀碎滅沉,猶且弗易者,此察于小好,而塞于大道也。趙宣孟活饑人于委桑之下,而天下稱仁焉;荊佽非犯河中之難,不失其守,而天下稱勇焉。是故見小行則可以論大體矣。田子方
11、見老馬于道,喟然有志焉。以問其御曰:“此何馬也?”其御曰:“此故公家畜也。老罷而不為用,出而鬻之。”田子方曰:“少而貪其力,老而棄其身,仁者弗為也。”束帛以贖之。罷武聞之,知所歸心矣。齊莊公出獵,有一蟲舉足將搏其輪,問其御曰:“此何蟲也?”對曰:“此所謂螳螂者也。其為蟲也,知進而不知卻,不量力而輕敵。”莊公曰:“此為人而必為.天下勇武矣。”回車而避之。勇武聞之,知所盡死矣。故田子方隱一老馬而魏國載.之,齊莊公避一螳螂而勇武歸之。湯教祝網者,而四十國朝;文王葬死人之骸,而九夷歸之;武王蔭喝人于樾下,左擁而右扇之,而天下懷其德;越王勾踐一決獄.無辜,援龍淵而切其股,血流至足,以自罰也,而戰武士必其
12、死。故圣人行之于小,則可以覆大矣;審之于近,則可以懷遠矣。(節選自淮南子人間訓)注:入人:與世人和諧。捲(qu岔)捲然:勤苦貌。佽(c1)非:人名。喝(ye)人:中暑的人。龍淵:寶劍名。10.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故內有一定之操,而外能詘.伸詘:冋“屈”B.故田子方隱一老馬而魏國載.之載:擁戴C.武王蔭喝人于樾下蔭:樹蔭D.越王勾踐一決獄無辜獄:案件11.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雖以毀碎滅沉,猶且弗易者 雖有舟輿,無所乘之 故萬舉而不陷bJ. 天下平而無故矣 贏縮、卷舒,與 寘諸橐以與之物推移“此為人而必為.天下勇武矣不乃為大盜積者也12.下
13、列語句括號中是補出的文字,補出后語句的意思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A. 不失其守,而天下稱(之)勇焉B. 罷武聞之,知(田子方)所歸心矣C. (齊莊公)回車而避之D. 湯教祝網者,而四十國朝(焉)13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 圣人內有操守,外能與物推移,即使處在千變萬化的環境中,也不會陷于失敗的境地。B. 田子方用絲綢贖回了病弱的老馬,表現了他的憐憫之心,老弱的軍人因此歸附于他。C. 作者用螳臂當車的故事,表現了齊莊公對“知進而不知卻,不量力而輕敵”行為的否定。D. 文王葬死人之骸、勾踐自罰等事例表現了圣人慎重對待身邊的事,可以使遠方的人歸附。14.(1)把文中畫橫線的語句
14、翻譯成現代漢語。 是故見小行則可以論大體矣。 老罷而不為用,出而鬻之。 勇武聞之,知所盡死矣。(2)在文中找出兩個具體表現“行小覆大”,“審近懷遠”的例子。(用原文及自己的話均可)答案:1.解析:B項,閑居:獨處。答案:B2解析:此題所給加點的字都是形容詞的活用,A項是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其余三項是形容詞活用為名詞。答案:A3.解析:“焉”:兼詞,于茲;語氣助詞,表陳述語氣。“然”:形容詞詞尾,的樣子;代詞,那樣。答案:C4解析:在所給的四句中,C項是賓語前置句,其余是判斷句。答案:C5解析:A項,“止”,應為“最高的境界”。答案:A6解析:A項,“者”,“者也”,表判斷;句末語氣助詞。B項,“
15、所”,都是代詞,放在動詞前面,構成名詞性短語。C項,“而”,都是連詞,表轉折關系。D項,“然”,形容詞詞尾,的樣子。答案:A7解析:不是直接闡釋,是“小人”的做法,是從反面說明。排除這三項即可。答案:B&解析:D項,理解不正確,原文是“掩其不善,而著其善”,并沒有說這類人也要“慎獨”。答案:D9解析:在這三個語句中,翻譯的重點是有詞類活用現象的詞,如“明明德”的前一個“明”,“誠于中”的“誠”,“形于外”的“形”;以及文言句式,如“未之有也”等。答案:(1)古代要想在天下弘揚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2) 他所重視的反而薄弱,他所輕視的反而厚重,從來沒有這樣的事情。(3) 這就
16、是所說的內心真誠在外表上表現出來。10.解析:C項,蔭:把安置到樹蔭下。答案:C11解析:A項,“雖”,都是連詞,表假設,即使。B項,“故”,連詞,所以;名詞,事情。C項,“與”,介詞,跟,同;動詞,送給。D項,“為”,動詞,是;介詞,替。答案:A12. 解析:B項,應是“罷武”。答案:B13. 解析:C項,“知進而不知卻,不量力而輕敵”是御者說的話;齊莊公并沒有否定螳螂的做法,反而贊賞它的勇氣。答案:C14. (1)因此看一個人具體的行為,就可以評價他的思想了。因為年老體衰,不中用了,所以把它拉出來賣了。 那些勇敢的人聽到這件事,都知道自己應該為誰效死力了。(2)趙宣孟活饑人于委桑之下,而天
17、下稱仁焉;齊莊公避一螳螂而勇武歸之;文王葬死人之骸,而九夷歸之;武王蔭喝人于樾下,左擁而右扇之,而天下懷其德;越王勾踐一決獄無辜,援龍淵而切其股,血流至足,以自罰也,而戰武士必其死。(任兩點即可)參考譯文:通曉事理的人,外在的行為會發生變化而內心思想不會變化。外在的行為變化,是為了與世人和諧相處;內在思想不變化是用來保全他的身心。因此內心有了固定的操守,外部就能夠屈伸變化,或長或短,或卷曲或舒展,與外物一起變遷,因此即使有一萬次舉動也不會陷入失敗之中。(人們)尊重圣人的原因,是因為他們能像龍一樣善于變化。現在的人,苦苦地恪守一種節操,推行一種德行,即使達到粉身碎骨的程度,也還不能改變初衷,是因
18、為他們對小的利益看得很清楚,而在大的道理上卻被壅蔽了。趙宣孟在桑樹蔭下救活了饑餓的人,天下稱頌他的仁惠;楚國的佽非面對江中的惡龍果敢地沖了上去,沒有失去他的勇氣,天下人稱贊他的勇敢。因此看一個人具體的行為,就可以評價他的思想了。田子方在路上看到一匹老馬,深有感觸地嘆息了一聲,問他的車夫說:“這是一匹什么馬?”車夫回答說:“這原是您家里喂養的一匹馬,因為年老體衰,不中用了,所以把它拉出來賣了。”田子方說:“年輕的時候貪圖它的力氣,老了就拋棄它,這是仁德的人所不愿做的。”于是用五匹絲綢把它贖了回來。老病軍人聽到這件事,都衷心地歸附田子方。齊莊公出外打獵,看到有一只昆蟲舉起它的腳要擊打他的車輪。莊公問他的車夫說:“這是什么蟲子?”回答說:“這就是人們所說的螳螂。這種蟲子,知道前進而不知道后退,它不自量力并且輕敵。”莊公說:“這要是一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湖北省棗陽市白水高中9校聯考高三物理試題含解析
- 2025年江蘇省吳江市青云中學初三下學期五校聯盟考試英語試題含答案
- 沈陽工程學院《英語閱讀(4)》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屆重慶市七校聯考高三第四次模擬綜合試卷含解析
- 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電子電路基礎實驗(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北京政法職業學院《食品安全進展》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喀什理工職業技術學院《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與教育政策法規》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廣州現代信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聲樂基礎A》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品牌賣場6S管理
- 幼兒園語言課程
- 九江市電梯安全管理人員會考練習卷以及答案
- 2025年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應知應會知識試題及答案
- 2025年3月22日山東事業單位統考《行測》真題(含答案)
- 影視劇組聘請工作人員合同二零二五年
- 2025年審廠檢驗總結報告
- 中國輪轂電機市場發展狀況與投資方向預測報告2024-2030年
- 2025年長襪子皮皮考試題及答案
- 2025年陜西金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廣西機場管理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九年級中考語文第一次模擬考試卷附答案解析
- 部隊食品安全知識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