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1章總論1.1項目名稱項目名稱:休寧縣流口鎮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1.2項目建設單位項目建設單位:流口鎮人民政府1.3編制規范、依據(一) 相關規劃:(1) 休寧縣流口鎮總體規劃(20102030年)(2) 安徽省休寧縣中小河流治理規劃2009.5(二) 設計標準及規范:(1)城市污水處理工程項目建設標準(國家科委、建設部2001年)(2)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3)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4)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50014-2006)(5)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8-2008)(6)給水排水工程管道結構設計規范(GB
2、503322002)(7)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8)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9) 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10)給水排水工程構筑物結構設計規范(GB50069-2002)(11)水利水電工程等級劃分及洪水標準(SL252-2000)(12)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組織設計規范(SL303-2004)(13)堤防工程管理設計規范(SL171-96)(14) 疏浚工程技術規范(JTJ319-99)(15) 水工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SL/T191-2008)(16)建設部頒布的其他有關設計規范及標準(三) 基本設計資料(1)安徽省黃
3、山市中心城區防洪近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修訂本)2003.111.4 主要建設內容和規模休寧縣流口鎮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包括流口鎮規劃區范圍內率水河段河道整治共約13.17km,生態清淤50.56萬m3,生態修復工程318810m2,配套截污管網工程建設截污管道長度5.697km。可行性研究報告在對項目外部環境進行充分研究的基礎上,論證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建設方案,制定項目初步實施計劃,測算工程投資,并進行工程效益分析,最終提出項目建設的有關結論意見,供有關部門進行決策。1.5 工程目標(1)對河道進行切實可行有效的保護,保障水質,使水資源得以可持續利用,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2
4、)服務范圍內污水收入污水管網,通過污水管網工程建設可減少此區域污水排入率水河,改善河道水體水質,進而改善入新安江的水質。(3)改善河流周邊生態環境,打造生態型環保城市,促進大自然環境與人類活動的自然和諧。(4)由于河道淤積導致泄洪和供水水質惡化,環境惡化,使得洪水來臨時內澇嚴重,為了保護生態環境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因此環保清淤工程勢在必行。1.6技術經濟指標工程總投資19192.25萬元,其中:第一部分工程費用:16650.64萬元第二部分其他費用:1119.47萬元第三部分預備費用:1422.15萬元資金來源如下:其中13434.6萬元申請新安江流域資金補助,其余5757.7萬元由建設單位自
5、籌。附:技術經濟一覽表表1.7-1休寧縣流口鎮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技術經濟一覽表序號項目名稱單位數量備注-一工程規模河道護岸護坡整治km26.34河道清淤m3505600生態修復m2318810截污管網工程km5.7二工程量漿砌石m314080鋼絲石籠m3225390三維土工格網m2342418生態修復m2661228混凝土底板C20m230960生態植物m2308910挖方m381700填方m3103480素砼m33947混凝土支護C20m31785清淤量萬m350.56管網工程d300400km5.697三總工期月36四工程投資總投資萬元19192.25工程費用萬元16650.64工程其他費
6、用萬元1119.47預備費萬元1422.15第2章區域自然條件及現狀評價2.1 流口鎮概況流口鎮地處休寧縣西南山區,三江(錢塘江、富春江、新安江)源頭鎮政府所在位置的坐標為東經117。46,99,北緯29。4235。東與休寧縣汪村鎮山后接壤,南與休寧縣汪村鎮回源村毗鄰,西連休寧縣鶴城鄉漁塘村,北臨安徽省祁門縣祁洪鄉、喬山鄉、鳧峰鄉。全鎮國土總面積為65.17平方公里,流口鎮是黃山市“有機茶之鄉”和“環境優美鄉鎮”。2009年全鎮共實現財政收入130萬元,固定資產投資870萬元,招商引資200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4650元,較2008年增長650元。2010年,全鎮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7758萬元
7、,比2005年的2360萬元增長228%;實現全口徑財政收入164.8萬元,比2005年同口徑增長328%;農民人均純收入5360元,比2005年的2353元增長128%。2.2 地形地貌流口鎮位于皖贛交界處率水山麓,三江源頭的率水之濱,四面環山,森林覆蓋率92%以上。流口鎮區沿路依水地勢比較平坦,鎮區基本是群山環抱,大小源河與率水河在鎮區內相交。2.3水文地質2.3.1 水文氣象2.3.1.1 河流水系2.3.1.2 水文基本資料(1)水文站率水河屬于新安江流域。新安江流域最早于1947年11月在歙縣街口設立街口水位站,有19551958年共4年水位測驗資料,其后撤銷。建國后于1950年6月
8、在屯溪黃口設立屯溪水文站,控制新安江流域面積2670km2。新安江流域于上世紀50年代中期設立了近10處小河徑流站,但資料系列均較短,有些站現已撤銷。統計至1999年,本流域共設立水文站(包括小河徑流站)共33處,其中觀測資料能用于水文分析的測站有10余處。其中在率水河干流上設有流口、蘭花、呈村、月潭、新亭等水文站,與新安江流域流口鎮段河道防洪相關的水文測站如表2.2。表2.3-2新安江流域屯溪以上主要水文站一覽表水文站名稱控制面積(km2)流口站106月潭站954表2.3-2中各水文站為國家或省基本站網,水文監測、資料整編等均按國家有關規范規程進行,可以滿足工程設計的需要。(2)雨量站本流域
9、最早于1950年在屯溪設立雨量站觀測降水量資料,自上世紀60年代起,設立的雨量站點逐漸增多,統計至1999年共有屯溪、漁梁等106處雨量站,其中觀測系列超過30年的測站有23處,超過40年觀測系列的測站有屯溪、漁梁和休寧等9處。2.3.1.3 洪水中小河流干流設計洪水主要根據各控制水文站實測最大洪峰流量排頻計算,支流設計洪水采用由原水電部規劃總院驗收、水電部批準頒發使用的安徽省暴雨參數等值線圖、山丘區產匯流分析成果和山丘區中、小面積設計洪水計算辦法(以下簡稱“84年計算辦法”)推求。控制水文站上、下游無支流匯入的干流控制點設計洪水按面積比擬法求得;有支流匯入的,按干、支流錯峰迭加后確定。200
10、4年8月黃山市水電勘測設計院編制完成了休寧縣城區城市防洪規劃,并通過了專家審查。本規劃數據主要摘自以上報告最后確定的數字。利用月潭站I9602004年實測流量系列和屯溪站19512004年實測洪水資料系列統計分析,各站不同重現期設計洪峰流量見表2.3-3。根據前述有實測水文資料各站洪水頻率分析成果,采用地區綜合的辦法推求(qmF/J關系,圖2.11)無控區間的設計洪水。表2.3-3率水河各主要控制斷面洪峰流量統計參數表控制節點(斷面名稱)控制面積(km2)均值(m3/s)峰模(m3/skm2)10年20年50年100年流口水文站26702508.205.406.978.20月潭水文站95411
11、601.954.334.823.18安徽省建設工程勘察設計院7休寧縣流口鎮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安徽省建設工程勘察設計院8休寧縣流口鎮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從表2.1-1可以看出,對同一流域(支流或區間)而言,其統計參數Cv和各重現期洪峰流量有隨面積的增大而逐漸減小的地區分布趨勢,符合洪峰流量統計參數地區分布的一般規律。率水干流直接采用屯溪、巖前水文站實測洪峰流量排頻計算選取。綜上,各站設計洪峰流量分析成果基本合理。2.3.1.4主要氣象條件休寧縣流口鎮地處中緯度地帶,屬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總的特點是:氣候溫和,四季分明,熱量豐富,雨量充沛,日照適宜,無霜期長,季節交替明
12、顯。春秋短,夏冬長。春季天氣多變;夏季溫度高、濕度大,降水集中;秋季降溫快,常出現“夾秋旱”,氣溫日較差大;冬季冷而不寒,雨雪不多。年降水量20002200mm,無霜期220天左右。2.3.2工程地質2.3.2.1區域地質概況(1)地層巖性工程區域的地層分區屬于華南地層大區江南地層小區,出露的地層有中元古界長城-薊縣系牛屋組(Pt2),中生界侏羅系洪琴組(J2h),石岒2n2h組(J3一KQ,侏羅系炳丘組(J3b),白堊系徽州組(KJ,以及第四31S3b1h系蕪湖組(Q4wal)。1)中元古界長城-薊縣系牛屋組(Pt2):為一套半風化呈灰黃、灰黃2n綠色,新鮮呈青灰-深灰色的千枚巖、千枚狀板巖
13、及粉砂質千枚狀板巖。巖石片理發育,產狀呈陡傾角約70°80°,傾向南東,構成了屯溪-祁門盆地的基底。2)中生界侏羅系洪琴組(J2h):主要分布在資口亭附近,黎陽、高枧2h一帶也有少量出露。為一套灰白-紫紅色厚層狀石英砂巖、粉砂巖及泥質粉砂巖韻律互層。3)中生界晚侏羅-早白堊系石岒組(J3一K1S):主要分布在柏山、31S尤溪及南溪南一帶,為一套火山-次火山巖建造,其巖性為灰紫、紫、灰白色流紋巖、流紋質凝灰巖、角礫狀流紋巖夾粉砂質凝灰巖以及呈巖株狀巖脈狀產出的青灰綠色輝綠巖巖株(卩o)、輝綠玢巖(卩u)、以及角閃安山巖(小龍山)。4)中生界白堊系徽州組(Kih):是率水本次治
14、理段廣泛分布的基巖,1h巖性為紫紅色厚層狀礫巖、砂巖以及粉砂質泥巖韻律互層,它與下伏地層牛屋組(Pt2)呈角度不整合接觸關系。其底礫巖中礫石隨下覆地層的巖性2n變化面變化,礫石的磨圓度不高,成分單一,呈次棱角狀,礫石大小不一礫徑20120mm,礫石含量達50%,顆粒支撐,鈣鐵質膠結。5)第四系蕪湖組(Q4i):是壩址區的主要覆蓋層,為一套現代河流相沉積的砂、圓礫、砂壤土、粉土等,分布于率水組成河床、高河漫灘及I級階地。工程區地表90%被其覆蓋,一般具二元結構,上部為粉土、粉細砂,中粗砂、下部圓礫、砂(礫)卵石層,1級階地一般厚610m。粉土主要分布于一級階地及河漫灘上,厚1m左右,松散。粉細砂
15、:分布于一級階地及河漫灘上,呈黃灰黃色,松散堆積,成分以石英、長石為主,含少量云母碎片及暗色礦物,厚15m不等。中粗砂:淺黃色灰黃色,以長石、石英為主,顆粒不均含少量礫石,一般上細下粗,分布河床、河漫灘及一級階地中下部。圓礫及砂卵石:淺灰色、雜色,卵礫石成分以石英、硅質巖、長石為主,含少量砂巖及雜巖,磨圓度一般,粒徑28cm,大者1020cm,含量一般大于50%。主要分布于一級階地下部、河床及高漫灘下部。6)第四系新近人工素填土(Q4ml):主要為河床內的砂卵石填筑,做為外運砂石的運輸道路及簡易堤防的堤身土。2.3.2.2區域地質構造與地震大地構造位置位于江南古陸北東端,皖南盆地的中部,是區域
16、地質構造的復合部位。地質構造方面主要有二條相互平行的篁墩斷裂帶在小華山一帶通過,它是區域性斷裂帶,走向北東-北東東向,傾向南東,傾角在70°,為一逆沖斷裂,具有斷層泥、構造透鏡體、片理化帶、地層缺失等斷層特征,近期未見活動跡象。該斷裂帶距工程區位置較遠,對工程沒有影響。工程區屬華南地震區中的銅陵-揚州地震帶,區內地震活動輕微,根據2001年8月1日實施的中國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區劃圖(1:400萬)(GB18306-2001),設計基本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分區為V0.05g,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分區為1區(0.35s)。根據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分區與地震基本烈度對照表,本工程區域相對應的地震基本
17、烈度為可度,設計烈度為可度時,建筑物可不進行抗震計算。2.3.2.3工程地質條件根據本次勘察成果,工程區勘察深度范圍內地層主要為第四系蕪湖組(Q4i)沖洪積覆蓋層和中生界白堊系徽州組(Kih)紫紅色厚層狀礫巖、砂巖以及粉砂質泥巖韻律互層。地貌單元為現代河床及漫灘,兩岸為率水一級階地。通過鉆探揭露的地層覆蓋層為第四系蕪湖組(Q4wai)的砂壤土、砂質粉土、粉細砂、礫石;基巖有白堊系徽州組(Kih)紫紅色粉砂質泥巖、砂巖韻律互層。按其風化程1h度及力學性質可分為強風化基巖、弱風化基巖。各巖土層工程地質特征簡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統蕪湖組沖積層(Q4wal)(1)耕作層(Q4al):表層耕作土層,黃
18、褐色,土質疏松,夾植物根莖。(2)素填土(Q4mi):人工填土,黃色,稍濕及飽和,主要為外運砂石的運輸道路路基和簡易堤防的堤身土,主要成分為砂卵石、砂壤土夾碎石。卵石粒徑一般210cm,大者大于10cm。中等壓縮性。該層推薦容許承載力150300KPa,主要分布于河道兩側。(3)粉土(Q4ai):土黃色,稍濕狀態,稍密,可塑狀態。主要分布于漫灘上及河床兩側一級階地中上部,低壓縮性。標貫擊數N=46擊。該層推薦容許承載力140KPa。(4)粉細砂(Q4ai):灰黃色,呈松散稍密狀態,濕-飽和,均質。標貫擊數N635=46擊,該層推薦容許承載力120KPao63.5(5)圓礫層(Q4ai):灰黃色
19、,從上至下由稍密至中密、稍濕濕狀態,礫石粒徑以13cm,大的510cm少數15cm以上,呈次圓狀,充填物為石英質為主的中、粗砂及砂壤土,礫石成分以硅質巖、硬質砂巖、脈石英等為主,雜色。左右兩岸河床及河漫灘中普遍分布,該層層位穩定,觸探擊數N=323擊。該層推薦容許承載力中上部200260KPa,中下部30063.5350KPao2)紫紅色厚層狀泥質粉砂巖為工程區的下伏基巖。(6)強風化泥質粉砂巖(K):紫紅色,巖芯較為破碎,表層30-50cm具粘性土特征,其余巖芯呈風化碎石塊狀,塊度37cm,風化裂隙發育,產狀紊亂不規則。該層推薦容許承載力400500KPa。(7)弱風化泥質粉砂巖(Kih):
20、紫紅色,巖芯一般呈碎石狀、柱狀,節理裂隙較少發育。該層推薦容許承載力1000-1200KPa。本次主要對(3)粉土、(5)層圓礫層進行取樣并統計。2.3.2.4水文地質條件a、地下水的賦存條件及運動規律本次治理河道堤防沿線多為第四系松散沖、洪積層,河床內基巖基本不出露,地下水類型主要為賦存于第四系土層、砂礫(卵石)層中的孔隙潛水和貯藏于淺部風化基巖內的基巖裂隙水。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氣降水及河水的補給,隨季節變化明顯,往低處排泄于沖溝、河道。b、土體的滲透性為了解各土層的滲透性,本次勘察對上下游堤基中的第四系沖、洪積覆蓋層,主要為(粉土層、粉細砂、圓砂層)。根據現場注水試驗,依據相關規范,各土層滲
21、透性如下:1)細砂:k=2.3x10-1cm/s,強透水性土層;2)粉土層:k=2.4x10-4cm/s,中等透水性土層;3)圓礫層:k=1.5x10-0cm/s,極強透水性土層。c、基巖的滲透性巖石透水性的強弱,主要取決于基巖斷裂構造發育程度和規模大小及風化深度。強風化基巖,風化裂隙、節理發育,且產狀紊亂,一般張開,巖層透水性強。弱風化基巖,巖體相對完整,裂隙較少發育,巖層透水性差。微風化基巖,巖體完整,裂隙不發育,多短小閉合,延伸不遠,基本不透水。通過基巖兩個鉆孔的兩段壓水試驗,了解基巖層的透水情況,具體成果見表2.3-4。表2.3-4基巖壓水試驗成果表位置試段深度試段高程(m)段長(km
22、)試驗lu值左岸10.5014.70120.89116.694.206.3右岸14.2017.00118.40115.602.804.7地下水及地表水水化學分析試驗成果見表2.3-5,地表水、地下水礦化度都小于0.5g/L,Ph值在6.58.2之間,地下水類型為HCO3CaNa型水。根據相關規范判定,地下水和地表水對砼均不具侵蝕性。表2.3-5地下水及地表水水化學分析試驗成果表取樣地點陽離子含量陰離子含量硬度氣體含量礦化度PH值水化學類型水對混凝土侵蝕性評價K+Na+Ca2+Mg2+Cl-SO42-HCO3-總硬度游離CO2侵蝕性COmg/L德國度厶mg/Lmg/L率水0.3912.86.50
23、.716.330.5300.779.7153.258.1hco3-Ca-Mg型水無d、工程地質條件分析與評價1)各巖、土層物理力學指標根據野外勘察的原位測試以及室內土工試驗成果分析,提出各巖土層的承載力標準值.、壓縮模量ES、飽和抗剪強度(粘聚力c、內摩擦角)kS指標建議值見表2.3-6。基巖鉆孔巖芯取代表性巖樣送黃山市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檢測中心做巖石物理力學性質試驗,根據室內物理力學試驗成果,結合本工程實際情況并參照和類比有關工程資料,提出壩址區巖體主要力學性參數建議值見表2.3-7。表2.3-6各土層fk、ES、C、推薦表巖土層名稱(3)粉土fk(Kpa)140Es(Mpa)4.1飽和抗剪強
24、度c(kpa)©(°)1715(4)細砂1205.232(5)圓礫層200-35041(6)強風化粉砂質泥巖350-500(7)弱風化粉砂質泥巖1000-1200表2.3-7巖石主要力學指標建議值表巖性風化程度飽和抗壓變形模量泊松比抗剪斷強度(砼/基巖)抗剪斷強度(巖體)抗剪強度(巖體)MpaGpafc'(Mpa)fc'(Mpa)f泥質粉砂山巖弱風化70.400.370.600.250.550.250.50-0.55微風化101.000.350.700.300.600.300.55-0.60泥質粉砂巖:干容重24.1-25.0KN/m3;濕容重25.2-25
25、.8KN/m3;軟化系數:kd=065。d2)主要工程地質問題分析與評價(1)邊坡穩定問題河流沿線地基主要為(3)層砂類土層、(4)層粉細砂層、(5)層礫石層(夾中粗砂),河床兩側邊坡抗沖、抗滲性差,經多年的水流沖刷,兩岸邊坡逐漸變緩,多長有雜草、雜樹,對洪水具有較好的防沖刷作用,右岸5+418.20+964.5間有斷續漿砌石擋土墻及簡易擋墻。如對河流米取清淤或清淤,沖洪積層邊坡易產生失穩,同時已有的漿砌石擋土墻基礎暴露于地表,易產生垮塌,需采取砌石擋墻等處理措施。(2)堤基滲透穩定問題河道沿線土層分布具典型山區河流特點,透水性較強的砂性土及礫卵石分布廣泛,且其抗沖刷能力較差,對于右岸已建擋土
26、墻及簡易堤防段,洪水期堤基在砂類土及含礫中粗砂夾卵石地質結構段存在流土型和管涌型兩種滲透破壞的可能。率水河段河道整治工程地基地質結構以多層結構以及雙層結構為主。(3)層砂類土層、(4)層粉細砂層、(5)層礫石層(夾中粗砂),在河床兩側普遍分布,在兩岸階地及高漫灘有一定厚度,河床段下伏基巖埋藏不深,擬建堤防段基本不存在抗震穩定問題和特殊土引起的問題,工程地質條件一般。2.4現狀及存在問題2.4.1 項目區現狀1)河道現狀根據黃山市休寧縣流口鎮人民政府提供的相關資料及現場調研,部分堤防堤頂高程不足,堤身普遍單薄,邊坡陡;堤身填筑質量差,砂堤砂基缺乏防滲處理,洪水時極易發生堤基、堤身滲透破壞;外坡基
27、本無防護設施,抗沖刷、抗風浪能力弱;淤積嚴重,多年未實施清淤,萎縮嚴重,行洪能力逐步降低;河道基本無護岸設施,岸坡刷腳、河勢不穩;生產建設項目隨意侵占河道現象嚴重,采砂亂挖、亂堆,影響行洪。2)排水現狀流口鎮鎮區內污水沒有統一收集方式。雨污合流未經處理直接排放于率水河,對河道造成的污染嚴重。暴雨期間,由于排泄不暢,部分地區易造成雨、污水漫流,影響了居民的生活和環境衛生。現狀大多數規劃區域仍為荒地及村鎮,污水管網尚未建設,部分生活、生產污水就近排放到附近溝渠,不經任何處理,居民區內排水基本處于自然狀態,歷史遺留下來的明溝等排水系統很不完善。2.4.2工程方面存在的問題此次率水河整治段和污水管網收
28、水范圍內污水排放現狀存在以下問題:1)率水河內坡沖刷、淤積。河道彎段堤岸受沖刷,影響河道邊坡穩定。其中在河道轉彎段的凹岸,一般都存在著水流淘刷河道坡腳的現象。由于河道沖刷。2)城區生活污水亂排現象嚴重,從源頭影響率水河河水水質。3)沿途生活垃圾隨意沿河岸堆放,對河道水質造成嚴重威脅。全線河障較多,河道基本無護岸設施。安徽省建設工程勘察設計院76第3章工程建設的必要性及可行性3.1 工程建設的必要性(1)保護上游飲用水水源地的需要本項目建設是從新安江源頭保護新安江的。率水河河道是新安江流域代表性的河流之一,該流域不僅涉及水土流失防治、村落污染治理和農田面源污染治理,還特別涉及到城市污染治理。選取
29、進行治理的河流段流經流口鎮,由于老城區的污水管網等收集系統相對落后且不夠完善,造成部分生活污水未經污水處理廠處理就進入河流,致使河道水質較差,直接影響下游地區的取水水源。并且河道沙石淤積,考慮到此處為流口鎮的經濟政治中心,河流水環境惡化的負面影響較大,工程的實施對保護飲用水水源地乃至整個新安江流域的治理都有重要意義。(2)加快小城鎮建設,保障小康社會建設的需要休寧縣委及各級水利部門對流口鎮河道整治工程非常重視,先后做了大量工作。為保護和改善沿河兩岸的生態環境,營造綠水相連的優美景觀,在休寧縣流口鎮總體規劃(20112030)規劃中也明確提出了對流口鎮段河道進行綜合治理的要求。為充分發揮水利工程
30、設施在國民經濟持續發展中的基礎作用,減少洪災損失,促進流口鎮段生態環境的改善,保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的實現,特別是關于加快城鎮化發展戰略的提出,對流口鎮段進行河道整治已勢在必行。(3)河道整治是保護兩岸公共設施及居民生活環境的需要近年來,山洪爆發頻繁,致使沿河兩岸河岸坍塌、部分農田被毀,經濟損失逐年增大,嚴重影響沿河群眾的正常生產。率水河防洪能力偏低,防洪保護區的防洪標準達不到防洪規劃的要求,給人民生命財產及社會經濟的發展造成很大的影響,須對河道進行徹底的整治,解決河道兩岸的防洪問題已勢在必行。(4)生態修復機制遭到破壞,恢復健康的生態機制勢在必行率水河河道由于近年來人為活動的干擾,生
31、產和生活活動產生大量的污染物,上游大規模的建設,河道緩沖帶生態緩沖功能喪失,致使河道產流機制遭到破壞。同時農田面源污染物也嚴重影響著整個污染物凈化與清水養護區水質,受到人類活動污染的水直接入河,使河水污染嚴重;入河水水質較差,污染新安江流域水體。為了保證流口鎮鎮區河流水質,維持鎮區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生態機制修復已成為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因此,無論從新安江流域污染治理的總體目標出發,還是從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等角度著眼,本工程的建設都是非常必要而且十分迫切的。3.2 工程建設的可行性由于工程沿線污染狀況嚴重,各級領導都對此十分重視。高度關注河流周邊的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在嚴格控制沿途污水肆意排放的
32、同時,提出應加強綜合治理,既要提高沿線防洪等級,又要杜絕沿線河流水質污染,改善周邊環境,在資金和政策上都作了相應的工作。工程的實施完全符合城市總體規劃。(1)廣大人民群眾的迫切愿望率水河為新安江流域內的重要河流。近年來鎮區水域出現水質惡化的趨勢,人們環境保護意識明顯加強,開始積極關注自己息息相關的生存環境和自然環境。人民迫切要求盡快采取有效措施保持鎮區水域優良水質環境,愿意為治理各河道犧牲一定經濟利益,積極響應政府號召,投身到環境的保護與治理中去。工程的實施完全符合新安江流域人民的共同心愿,政府和民眾均有保護和改善流域景觀生態環境的迫切要求,工程的實施能夠得到當地群眾的大力支持。(2)積累了豐
33、富的相關工程經驗近幾年來,黃山地區在河流、河道治理方面有很多成熟經驗,同時也提出了很多嶄新的先進理論。在河道生態治理方面的技術是完全可行的。(3)具備了工程實施條件工程所在地近幾年來社會經濟飛速發展,交通便利,具備完善的交通、運輸、供電、材料供應等外部協作條件,因此本工程具備了充分的實施條件。綜上所述,廣大人民的積極參與和支持、各級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支持以及扎實的科學技術基礎,這些都為本工程的實施提供了必要條件。第4章工程規模、拆遷征地及施工條件論證4.1 工程規模及標準(1)河道整治工程工程規模:治理長度13.17km(樁號0+00013+170);工程等級建設標準:率水河段為W等;堤岸建
34、設標準:率水河段為4級。(2)渠道生態清淤工程工程規模:清淤工程量50.56萬m3;工程標準:清淤深度為0.51.5m,超寬和超深分別控制在0.2m和0.1m。(3)生態修復工程工程規模:修復面積658835;(4)配套截污管道工程工程規模:收水范圍內建設用地共?km2,污水日收集量約?萬m3,污水管?km;工程標準:比流量?L/sha計算污水量。4.2 征地拆遷范圍論證根據現場調查,本項目的實施不用移民,但是工程實施需要征用土地a) 征地范圍根據安徽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等規范,工程征地主要包括河道開挖及建筑物建設征地及施工中臨時租用地等。b) 征用地數量本工程共需征占地?畝,其中
35、:工程永久征地?畝;臨時用地?畝。1)永久征地本工程永久征地新建防洪墻、拆除原有堤防重建防洪墻的征地范圍為堤腳至墻后填筑邊界及管理用地(護堤地)之間。主要包括:(1)防洪墻及人行便道占壓用地(2)護堤地為確保堤防安全運行,需對堤防內外土地確定一定的范圍予以征用,該范圍內所占土地即為護堤地,在此范圍內的征地屬永久征地2)臨時用地本工程施工占地主要為施工布置占地,施工布置占地共?畝,右岸?畝、左岸?畝,為臨時用地。4.3 建筑材料、交通運輸及主要施工條件論證本工程需要的天然建筑材料主要有:塊石、條石、碎石、黃砂和堤防(護岸)回填料等。本項目充分考慮山區石料豐富的優勢,如堤防、防洪墻回填料采用河道中
36、清淤的天然砂卵石統料,碎石、塊石、條石、黃砂等均可就地取材或在山區開采。流口鎮石料豐富,碎石以石嶺組紫色安山巖為主,破碎加工后質量良好,塊石、條石則分布于洪琴組粉砂巖和泥質粉砂巖中,以采石場為堤岸建設的石料場。黃砂主要分布于率水河道中,為河床沖積的清水砂,蘊藏豐富,質地良好,能滿足砌筑質量要求。工程對外交通極為便利,沿河有濱江大道連接數條城鎮公路。工程線路較長,施工場地開闊,有利于施工布置。此外,水電供應均可到位。第5章工程設計內容本次工程設計內容包括河道整治方案設計、河道生態清淤設計、生態修復工程設計和配套截污管道設計。5.1 河道整治方案設計5.1.1 方案設計基本原則為此,本次休寧縣流口
37、鎮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需統籌考慮城市總體布局與水系功能的關系,妥善處理生態、環境保護、市政工程之間的關系,遵循整體性原則,兼顧水體、岸線、濱水空間功能協調,體現生態優先原則,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為本,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處理好河道整治與生態環境建設的管理的關系,實現水資源優化配置和高效永續利用,實現人口、資源、環境和經濟協調發展,真正體現“安全、資源、環境、生態”四位一體的現代城市水務理念。5.1.1.1 工程等級及防洪標準根據休寧縣流口鎮總體規劃(20112030)及休寧縣中小河流治理規劃流口鎮(率水河段)采用20年一遇防洪標準,相應的水工建筑物等級為W等4級。5.1.1.2 設計水位與堤頂高程的
38、確定a)設計水位河道水位的變化直接影響防洪工程的規模,因此在河道整治工程中水面線的推算尤為重要。設計水面線是防洪工程建設的基本依據,設計洪水位用于確定工程頂部高程。1)、計算方法及參數(1)計算公式河道水位的變化直接影響防洪工程的規模,因此在河道整治工程中水面線的推算尤為重要。設計水面線是防洪工程建設的基本依據,設計洪水位用于確定工程頂部高程。采用水工手冊推薦的河道水面線推算公式,即伯努里方程:v22g+hwv2Z+a2g=Z+a上上式中:Z、V上游斷面的水位、流速上上Z、V下下h=h+hwyjh=JALy下游斷面的水位、流速兩斷面間水頭損失沿程水頭損失沿程摩阻坡度V_、£兩斷面平均
39、流速、平均流速系數R_平均水力半徑L兩斷面間距h=£匕空局部水頭損失j2g2g(2)設計流量、大斷面資料及糙率選取率水干流上有流口、月潭的實測洪峰流量統計資料,各主要斷面按面積比擬法推求設計洪水洪峰流量。依據黃山市水電勘測設計院設計的安徽省休寧縣中小河流治理規劃(2009年)可知率水河各河段的設計洪水位,具體見下表5.1-1表5.1-1率水各段主要控制斷面特征值及設計洪水成果表序口v河段名稱控制斷面集水面積(km2)河段長度(km)設計洪水(m3/s)10年一遇20年一遇1流口段流口水文站21146.299511432溪口段溪口5777521152430根據率水干流上的流口、月潭水文
40、站的水文資料,按20年一遇設計洪水的洪峰流量、河寬及河道坡降推算出流口水文站控制斷面的設計洪水位為18889m。率水河段按規劃河道安全泄量(設計洪峰流量)、堤距和河底坡降,利用水流能量平衡方程以流口水文站控制斷面(本次設計樁號0+000)為控制斷面進行推算。規劃堤距3050m,河道坡降0.51%。本次規劃率水河段整治長度約13.17km。根據1:1000地形圖,計算選用了23個斷面。參照黃山市中心城區防洪近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其批復文件,率水河道糙率取0.033。2)、水面線推算成果根據上述流量、斷面及糙率推算率水河水面線成果見表5.1-2。表5.1-2率水河段河道設計水面線推算成果序號樁號
41、河底高程(m)流段長(m)河道坡降J(%0)P=5%備注10+000183.17188.8920+600182.866000.51%188.5831+200182.2112000.51%187.9341+800181.8918000.51%187.6152+400181.5924000.51%187.3163+000181.2930000.51%187.0173+600180.9836000.51%。186.784+200180.6742000.51%。186.3994+800180.3748000.51%186.09105+400180.0654000.51%185.78116+000179
42、.7660000.51%185.48126+600179.4566000.51%185.17137+200179.1472000.51%184.86147+800178.8478000.51%184.56158+400178.5384000.51%184.25169+000178.2390000.51%183.95179+600177.9296000.51%183.641810+200177.61102000.51%183.331910+800177.31108000.51%183.032011+400177.01114000.51%182.732112+000176.69120000.51%
43、182.412212+600176.38126000.51%182.12313+170176.09131700.51%181.81b)堤(墻)頂高程本工程堤岸建設應與人行道建設緊密結合,并保證與已建堤岸的堤頂連接順暢,繼而確定本工程的堤(墻)頂高程。本工程堤防級別為4級水工建筑物,按照堤防工程設計規范(GB50286-98)和城市防洪工程設計規范(CJJ50-92)中的有關規定,堤(墻)頂高程應按設計洪水位加堤(墻)頂超高確定。1)堤(墻)頂超高計算公式為:Y=R+e+Ap式中:Y堤(墻)頂超咼(m);Rp設計波浪爬高(m);e設計風壅增水高度(m);A安全加高(m),按允許越浪考慮,4級堤防
44、取A=0.3m。根據堤防工程設計規范(GB50286-98)中附錄C,堤(墻)頂超高中有關各項分別計算如下:(1)風壅增水高度計算公式為:e=gz式中:K綜合摩阻系數,取K=3.6X10®V設計風速,采用歷年汛期最大風速平均值的1.5倍,V=1.5帀=23.25m/s;F由計算點逆風向量到對岸的距離,F=180m;d水域的平均水深,率水d=5.7m,0風向與垂直于堤軸線的法線的夾角,0=0°,cos0=1。經計算,率水河e=0.002m;(2)波浪爬高RP根據堤段實際情況,本工程堤岸采取鋼絲石籠護岸,率水河迎水坡斜坡坡率為1:0.20,即率水河m=0.20。波浪爬高按下式計
45、算:%磁戈叱%巨式中:R累積頻率為P的波浪爬高(m);P堤前波浪的平均波高(m),經計算,率水河豆=0.158m;K斜坡的糙率及滲透性系數,查表C.3.1-1,砌石護面取K=0.8;K經驗系數,查表C.3.12,,K=1.137;V±1VK爬高累積頻率換算系數,由d查表C.3.1-3,其中P=13%P(按允許越浪考慮),K=1.54;PR0無風情況下,光滑不透水護面(K=1)、H=1m時的爬高值,按堤防設計規范(GB50286-98)表C.3.14,確定,R0=1.324。經計算,率水河RP=0.212m。(3)堤(墻)頂超高根據以上計算結果,本工程率水河堤岸堤(墻)頂超高計算值為Y
46、=0.002+0.212+0.3=0.514。2)堤(墻)頂高程的確定本工程位于流口鎮區,為保證與已建堤岸的堤頂連接順暢,確定本工程堤岸近期防洪標準的堤(墻)頂高程。保持與已實施及正在實施堤段的一致性,參考上下游已建堤防,堤(墻)頂超高率水河為0.514,因此,本工程率水河堤頂超高取0.6m。5.1.1.3抗震設防標準a)地基特性及設計參數設計堤防擋墻基礎座落于粘土上,塊度0.30.7m。允許承載力R=140300kPa。b)地震基本烈度按照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1:400萬)(GB183062001),本工程區域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05g,動反應譜特征周期為0.35s。根據地震動峰值加速度
47、分區與地震基本烈度對照表,本工程區域相對應的地震基本烈度為可度,設計烈度為可度時,建筑物可不進行抗震計算。5.1.2堤岸工程設計取此段的相關理由闡述見2.4.1項目區現狀闡述。5.1.2.1堤岸線布置及堤距a)堤岸線布設原則堤岸線的選擇和布置,應在河道過水斷面滿足設計洪水安全通過的前提下,根據城市總體規劃要求統一進行,按被保護區的范圍確定總的走向。本防洪工程堤線布置遵循下列原則: 河道堤岸線與河勢流向相適應; 堤(岸)線力求平順,各堤段平緩連接,不得采用折線和急彎,以保持良好的水流流態和優美的線型。 堤防、護岸工程盡可能利用現有堤防和有利地形,修筑在比較穩定的灘岸上,留有適當寬度的灘地,盡可能
48、避開軟弱地基、深水地帶、古河道、強透水地基; 堤岸的轉彎半徑應盡量可能大些,一般取58倍的設計水面寬; 堤岸線宜選擇在較高的地帶上,可增強堤自身的穩定程度和節約土石方工程量; 正確處理好土地利用與規劃堤距的關系,滿足規劃河道紅線要求,堤岸線不得侵占河道。b)堤防線路布置及堤距從流口鎮水文站(中心樁號0+000)起至樁號1+500段長1.5km堤防,堤岸線按50m堤距布置;自樁號1+500起至樁號8+000處長6.5km堤防,堤岸線按40m堤距布置;自樁號8+000起至樁號11+800處長3.8km堤防,堤岸線按50m堤距布置;自樁號11+800起至樁號13+170處長1.37km堤防,堤岸線按
49、40m堤距布置。堤線布置見河道平面布置詳圖。5.1.2.2河道典型橫斷面設計a)河道比降設計范圍內現狀率水河河道平均坡降為0.51%。,但河床橫向淤積,主河槽走向擺動較大,河道過水斷面減小很多。b)設計原則(1)河道斷面的設計要與平面形態通盤考慮。(2)根據平面形態變化和河流特點,可改變護岸的坡度,富于變化。(3)河道橫斷面不必拘泥于左右對稱。(4)生態護岸應滿足河道功能,首先是穩定要求,并降低工程造價;(5)盡量減少剛性結構,增強護岸在視覺中的“軟效果”,美化工程環境;(6)進行水文分析,確定水位變幅范圍,結合植物調差結果,選擇不用區域和部位的合適的植物;(7)盡量采用自然的材料,避免二次環
50、境污染;(8)布置建筑物時考慮人們的親水要求堤防橫斷面設計時,需要重點考慮與地形的結合,以避免堤防填筑時“大填大挖”的現象。河道堤岸結構型式分別按整體為重力墻式斷面和復式斷面兩種結構進行比選設計。5.1.2.3堤防斷面比選5.1.2.3.1重力墻式堤防a)堤岸結構形式根據測量地形和勘察地質資料,河道護坡結構根據計算流速及土體抗沖能力確定。河道采用重力墻式堤防作為比選方案之一進行設計。本次治理河道總長約13.17km,本次設計護岸為率水河段(樁號0+00013+170)左右岸。護岸總長26.34km。本工程堤防護岸型之一采用重力式漿砌石。墻頂高程按各點設計洪水位加0.1m安全加高值確定,另在防洪
51、墻頂加0.2m厚的C20混凝土壓頂。重力墻坡度1:0.2,墻身砌體強度等級采用M10,基礎設厚0.6m的C20混凝土底板。防洪墻結構典型設計圖詳見圖冊HJZLSG01。b)堤岸穩定計算及分析1)計算指標選定根據有關規范及本工程地質勘察報告,選定砌塊石砌體容重為21.3kN/m3,砼容重24.2kN/m3,鋼筋砼容重為24.7kN/m3。以強風化基巖作為持力層,基底滑動磨擦系數f=0.56。堤后(墻背)回填天然粘土統料,夯(壓)實后,其內摩擦角=30°,凝聚力c=90100KN/m2,飽和容重為18N/m3,堤頂計算活荷載為q=4kN/m2。粘性土允許承載力R=140300kPa。2)
52、荷載及荷載組合作用于擋土墻上的荷載可分為基本荷載和特殊荷載兩類。基本荷載包括:自重;設計洪水位時的靜水壓力、揚壓力及風浪壓力;土壓力以及其他出現機會較多的荷載;特殊荷載包括:其它出現機會較少的荷載。其中自重應包括結構自重、填料重等;揚壓力包括浮托力和滲透壓力,滲透壓力采用滲徑系數法計算;土壓力按主動土壓力計算。本工程采用庫倫公式計算主動土壓力,計算公式為:E斗用(H+M。)kh=qk=cos2acoosYcos)+8sin+ycos式中:E庫倫主動土壓力(KN);K庫倫主動土壓力系數;Y填土的容重(kN/m3);H墻背填土高度(m);q均布荷載(kN/m2);h0外荷等代土層高度(m);申填土
53、的內摩擦角(度)a墻背與豎直線所成的傾角(度)8外摩擦角,填土與墻背之間的摩擦角(度)卩填土表面與水平線所成的坡度(度)擋土墻設計的荷載組合可分為正常情況和非常情況兩類。正常情況由基本荷載組合,非常情況由基本荷載和一種或幾種特殊荷載組合。根據本工程的具體情況,選擇以下兩組荷載組合作為最不利情況: 完建期(墻背回填、無水),為正常情況,即正常運用條件; 設計非灌溉期(根據墻后填料為砂卵石料及墻身設排水孔情況,按墻內、外水位差2.0m考慮),為非常情況,即非常運用條件。3)穩定及應力計算根據堤防工程設計規范(GB5028698)的規定,巖基上防洪墻穩定計算包括抗滑穩定、抗傾穩定和基底應力計算。本工程防洪墻采用重力式,防洪墻高度范圍為6.5m。選取擋墻高度最高斷面進行穩定計算。4)抗滑穩定計算f工WK廣吞式中:KC抗滑穩定安全系數;SW作用于墻體上的全部垂直力的總和(KN);IP作用于墻體上的全部水平力的總和(KN);f基底面與地基之間摩擦系數。允許抗滑穩定安全系數取值:根據堤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中國石化春季招聘統一初選考試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4-2025工廠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參考答案(達標題)
- 2025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培訓考試試題答案4A
- 2025公司、項目部、各個班組三級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往年題考
- 2025美容院員工勞動合同模板
- 2025房屋抵押合同模板
- 2025年上海公司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 2025國際民間貿易合作合同模板
- 2025電子產品買賣合同模板
- 2025年工程材料供應購銷合同范本
- 延邊大學教師崗位招聘考試真題2024
- 青馬工程筆試試題及答案
- 豆粕交易合同協議
- 項目設計安全管理制度
- 電子化采購招投標平臺系統建設項目解決方案
- 2022年1月浙江高考英語應用文與讀后續寫范文匯總(素材)
- 華為智慧園區解決方案
- 世界銀行集團簡介課件(PPT 48頁)
- 中國毛筆字書法教育培訓動態PPT模板
- 委外加工作業流程圖
- 中國作家協會入會申請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