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教案:7.1燃燒和滅火_第1頁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教案:7.1燃燒和滅火_第2頁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教案:7.1燃燒和滅火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課題1燃燒和滅火1認識燃燒條件和滅火原理。2初步學會滅火器的選擇和使用。3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平安知識。重點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難點利用燃燒條件和滅火原理解釋一些日常現象。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燃燒是我們人類最早利用的化學反響之一。至今,我們仍然通過燃燒獲取生活消費所需的能量。燃燒著的火給人類帶來光明和溫暖,但是也會給人類帶來災難。生活中常見到的燃燒現象,比方篝火晚會、煤氣燒菜、奧運圣火、火箭發射等。還有第二單元學過的碳、硫、鐵等在氧氣中的燃燒等。雖然燃燒的事例很多很多,但大家有沒有發現,這些燃燒的現象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你知道燃燒的這個共同特征是什么?我們能不能對燃燒下定義呢?老師引導

2、學生從燃燒的現象發光、發熱和有新物質產生兩個方面討論燃燒的特征,并讓學生之間互相討論交流,匯報自己的觀點,最后形成燃燒的定義。小結:通常情況下,可燃物與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發熱的劇烈的氧化反響叫做燃燒。燃燒與人類的生活親密相關。那么,大家想過沒有,什么樣的物質在什么條件下才能燃燒?也就是說,燃燒需要什么條件呢?下面我們一起進展實驗探究。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一燃燒的條件設問:燃燒是一種常見的現象,但是這種現象的發生需要條件嗎?氧氣確實是燃燒所需要的條件,但是只有氧氣,燃燒能發生嗎?裝在集氣瓶里的氧氣并不燃燒,可見氧氣并不是燃燒的唯一條件,那么燃燒還需要什么條件呢?1認識燃燒需要可燃物討論:根據

3、你的經歷和想法談一談燃燒除了需要氧氣外還需要什么條件?是不是所有的物體都能燃燒?考慮答復:不是所有的物體都能燃燒。展示一些物體圖片,判斷哪些能燃燒,哪些不能?提問:為什么這些物質不會燃燒?可以燃燒的物體叫做可燃物,可燃物是燃燒的首要條件。2認識燃燒需要氧氣和溫度到達著火點設問:有了可燃物和氧氣,燃燒是不是就能發生?例如空氣中有氧氣,放在空氣中的火柴能燃燒嗎?怎樣才能使火柴點燃?摩擦起什么作用?以上事實說明了什么?考慮討論:說明燃燒需要到達一定的溫度。我們把可燃物開場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叫做著火點。演示實驗71:1在500 mL的燒杯中注入300 mL熱水,并放入一小塊用硬紙圈圈住的白磷。在燒杯上

4、蓋一個薄銅片,銅片上一端放一小堆枯燥的紅磷,另一端放一小塊已用濾紙吸去外表上水的白磷如圖,觀察現象。2用導管對準上述燒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氣如圖,觀察現象。討論:1由上述實驗中薄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而紅磷不燃燒的事實,說明燃燒需要什么條件?。2由薄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而熱水中的白磷不燃燒的事實,說明燃燒還需要什么條件?3由本來在熱水中不燃燒的白磷,在通入氧氣或空氣后燃燒的事實,再次說明燃燒需要什么條件?4綜合上述討論,可得出燃燒需要哪些條件?通過對實驗探究及問題的討論,這些事實有力地說明了,物質燃燒必須同時滿足以下三個條件:1可燃物即物質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要與空氣或氧氣接觸; 3到達燃燒時所需的最

5、低溫度。組織學生認識常見物質,例如木材、木炭、酒精、無煙煤等著火點。二滅火的原理和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同學們有過滅火的經歷嗎?談談你在生活中采取的一些滅火措施。實驗探究1:點燃四支蠟燭,在其中一支蠟燭上扣一只燒杯;將另兩支蠟燭放在燒杯中,然后向其中一只燒杯中加適量碳酸鈉和鹽酸,最后一支直接點燃后用嘴吹滅,觀察現象并分析原因。實驗1號蠟燭點燃后扣上一個燒杯2號蠟燭點燃后放在燒杯中保持不變3號蠟燭點燃后往燒杯中加適量的碳酸鈉和稀鹽酸4號蠟燭點燃后用嘴吹滅現象熄滅繼續燃燒熄滅熄滅原因隔絕空氣不變隔絕空氣O2降溫至著火點以下討論與交流:1炒菜時油鍋中的油不慎著火,如何處理?為什么? 2堆放雜物的紙箱著火

6、了,如何處理?為什么?3撲滅森林火災時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將大火蔓延線路前的一片樹木砍掉,為什么?4如何解釋“釜底抽薪和“杯水車薪這兩個成語?小結:滅火可通過以下方法:1去除或隔絕可燃物;2隔絕空氣;3降溫至著火點以下。三者選其一即可滅火。實驗探究2:簡易滅火器的原理以具支錐形瓶和小試管,濃鹽酸和碳酸鈉為原料制作簡易的滅火器如圖:原理:濃鹽酸和碳酸鈉反響生成CO2,CO2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且密度比空氣大,隔絕可燃物與空氣的接觸而到達滅火目的。閱讀課本P131表72:滅火器及其使用方法、滅火原理和適用范圍。觀看幻燈片及Flash動畫資料并考慮面對火災時如何進展滅火或逃生。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平安知識

7、1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間內急劇地燃燒,就會在短時間內聚積大量的熱,使氣體的體積迅速膨脹而引起爆炸。可能發生爆炸的物質:可燃性氣體、粉塵等。閱讀課本P132資料卡片:爆炸極限。演示實驗72:粉塵爆炸。實驗步驟:剪去空金屬罐和小塑料瓶的上部,并在金屬罐和小塑料瓶的底側各打一個比橡皮管外徑略小的小孔。連接好裝置,在小塑料瓶中放入枯燥的面粉,點燃蠟燭,用塑料蓋蓋住罐口。從橡皮管一端鼓入大量的空氣人間隔 該裝置遠一些,使面粉充滿罐,觀察現象并分析原因。現象:發生了爆炸。分析:金屬罐和塑料蓋構成了一個有限空間,向裝置中鼓氣后,面粉充滿了金屬罐,加大了它與氧氣的接觸面積,罐內的溫度到達了面粉的著火點,使它在

8、有限的空間內急劇燃燒,短時間內放出大量的熱,使氣體體積迅速膨脹,引起爆炸。考慮:物質具備燃燒的條件后,燃燒的劇烈程度與什么有關?氧氣的濃度和接觸面積。可燃物與氧氣接觸面積越大,氧氣濃度越高,燃燒就越劇烈。在一定空間內急劇燃燒,并有氣體生成,可以引發爆炸。通過以上實驗可知,在面粉廠附近是要嚴禁煙火的。同學們對一些易燃物和一些易爆物的平安問題要時刻進步警覺性。2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平安知識為了防止火災以及爆炸事故發生,大家在一些易燃、易爆場合會經常看到以以下圖標。投影展示: 注意火災氧化物制止煙火制止帶火種制止燃放鞭炮制止吸煙提問:根據這節課所學習的內容,同學們認為在哪些地方應該貼“嚴禁煙火的字樣或圖標?油庫、加油站、面粉加工廠、紡織廠、煤礦礦井等。因為油庫、面粉加工廠等地的空氣中常混有可燃性的氣體或粉塵,它們接觸到明火,就有發生爆炸的危險。請閱讀課本P134資料卡片:消費、運輸、使用和貯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時的本卷須知。易燃物和易爆物在遇到明火、高溫或撞擊時,極易發生燃燒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