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講:市場失靈之信息不對稱_第1頁
第12講:市場失靈之信息不對稱_第2頁
第12講:市場失靈之信息不對稱_第3頁
第12講:市場失靈之信息不對稱_第4頁
第12講:市場失靈之信息不對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1.完全信息與不完全信息完全信息與不完全信息1 1)完全信息:)完全信息:complete information complete information :u市場參與者對某種經濟環境狀態的全部知識。市場參與者對某種經濟環境狀態的全部知識。u即消費者與廠商在任何時點都能了解市場各種商品的供即消費者與廠商在任何時點都能了解市場各種商品的供求狀態。求狀態。p傳統的新古典經濟學的關于市場參與者擁有的完全信息傳統的新古典經濟學的關于市場參與者擁有的完全信息的假設與現實情況是相違背的。的假設與現實情況是相違背的。p現實經濟中,信息的傳播和接收都需要成本,市場通訊現實經濟中,信息的傳播和接收都需要成

2、本,市場通訊系統的局限和市場參加者施放市場噪聲等主客觀因素。系統的局限和市場參加者施放市場噪聲等主客觀因素。p會嚴重地阻礙市場信息交流和有效的傳播,市場參與者會嚴重地阻礙市場信息交流和有效的傳播,市場參與者只能擁有不完全信息。只能擁有不完全信息。 |霧里看花水中望月,你能分辯這變幻莫測的世界掏走云飛,花開花謝,你能把握 這搖曳多姿的季節煩惱最是無情葉,笑語歡顏難道說那就是親熱溫存未必就是體貼,你知哪句是真,哪句是假,哪一句是情絲凝結借我借我一雙慧眼吧讓我把這紛擾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借我借我一雙慧眼吧讓我把這紛擾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霧里看花水中望月你能分辯這變幻莫測的世界掏走云飛

3、花開花謝你能把握這搖曳多姿的季節借我借我一雙慧眼吧讓我把這紛擾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借我借我一雙慧眼吧讓我把這紛擾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借我借我一雙慧眼吧讓我把這紛擾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p市場參與者擁有價格的不完全信息,價格不可能靈敏地市場參與者擁有價格的不完全信息,價格不可能靈敏地反映市場供求,市場機制因此失靈,市場出清不能通過價反映市場供求,市場機制因此失靈,市場出清不能通過價格體系達到。格體系達到。n不完全信息:不完全信息:n現實經濟中,信息常常是不完全的,即由于知識能力的現實經濟中,信息常常是不完全的,即由于知識能力的限制,人們不可能知道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發生和

4、將要限制,人們不可能知道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發生和將要發生的任何情況。發生的任何情況。n而且,在相對意義上,市場經濟本身不能生產出足夠的而且,在相對意義上,市場經濟本身不能生產出足夠的信息并有效地配置它們。信息并有效地配置它們。l市場出清主要是通過實物形式的調節機制,即商品數量市場出清主要是通過實物形式的調節機制,即商品數量的調整。的調整。 n信息非對稱:信息非對稱:信息非對稱性指市場上的某些參與者擁有,信息非對稱性指市場上的某些參與者擁有,但另一些參與者不擁有的信息;或指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一但另一些參與者不擁有的信息;或指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一些,另一方所掌握的信息少一些。信息非對稱會導致資源些,

5、另一方所掌握的信息少一些。信息非對稱會導致資源配置不當,減弱市場效率,并且還會產生道德風險和逆向配置不當,減弱市場效率,并且還會產生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在很多情況下,市場機制并不能解決非對稱信息問選擇。在很多情況下,市場機制并不能解決非對稱信息問題。只能通過其他的一些機制來解決,特別是運用博弈論題。只能通過其他的一些機制來解決,特別是運用博弈論的相關知識來解決機制設計問題。的相關知識來解決機制設計問題。p注:注:1 1)在信息非對稱時,至少有一個當事人的信息是不完全的。)在信息非對稱時,至少有一個當事人的信息是不完全的。2 2)分工、專業化和獲取信息需要成本,使社會成員之間的信息差別日)分工、

6、專業化和獲取信息需要成本,使社會成員之間的信息差別日益擴大,不對稱程度增大。益擴大,不對稱程度增大。3)對稱信息和非對稱信息是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的一種對稱信息和非對稱信息是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的一種結構的延伸,不對稱信息是不完全信息的一種特殊表現形結構的延伸,不對稱信息是不完全信息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體現為信息在非對稱結構上的不完全。式,體現為信息在非對稱結構上的不完全。 4 4)信息非對稱會導致市場失靈。)信息非對稱會導致市場失靈。 發生在市場交易合同簽訂之前,導致市場交易產生發生在市場交易合同簽訂之前,導致市場交易產生“逆向逆向選擇選擇” ” ,存在交易風險。,存在交易風險。 發生在交易

7、合同簽訂之后,會產生道德風險。發生在交易合同簽訂之后,會產生道德風險。信息非對稱信息非對稱事前事前事后事后道德風險道德風險逆向選擇:逆向選擇:信號傳遞,信號甄別信號傳遞,信號甄別隱藏行動隱藏信息事前3、逆向選擇模型4、信號傳遞模型5、信號甄別模型事后1、隱藏行動的道德風險模型2、隱藏信息的道德風險模型 當你委托你的律師為你處理某件事務時,你與律師之間的委當你委托你的律師為你處理某件事務時,你與律師之間的委托托代理關系就發生了。在法律上,當某代理關系就發生了。在法律上,當某A授權于某授權于某B代表代表A從從事某種活動時,就發生了事某種活動時,就發生了“委托委托代理代理”關系。其中關系。其中A是是

8、“委委托人托人”,B是是“代理人代理人”。 委托人與代理人的概念原初來自于法律學,委托人與代理人的概念原初來自于法律學,委托人 (principal)與代理人(agent)的概念來自法律,經濟學上的委托代理關系泛指任何一種涉及非對稱信息的交易,交易中有信息優勢的一方稱為代理人;處于信息劣勢的一方稱為委托人。 存在原因:保險與信用是暫時的;代理人試圖從委托人那里獲得更多的收益。|廣義的委托廣義的委托-代理問題可包含任何一種信息不對稱的交易:代理問題可包含任何一種信息不對稱的交易:信息經濟學的五大模型都屬于委托信息經濟學的五大模型都屬于委托-代理理論的范疇。代理理論的范疇。|狹義的委托-代理理論是

9、指隱藏行動道德風險模型。|逆向選擇、信號傳遞及信息甄別博弈實際上都是事前的信逆向選擇、信號傳遞及信息甄別博弈實際上都是事前的信息不對稱環境下的博弈,后兩者是解決逆向選擇問題的機息不對稱環境下的博弈,后兩者是解決逆向選擇問題的機制設計。制設計。 |從經濟分析的方法論角度看,這些模型實際上是博弈論在從經濟分析的方法論角度看,這些模型實際上是博弈論在不完全信息條件下的應用。不完全信息條件下的應用。博弈的局中人如何設計出最有利的博弈規則,也是一個更為廣義的合約問題,稱為“機制設機制設計計”問題。所以,合約理論、委托合約理論、委托代理理論、信息經濟學、代理理論、信息經濟學、機制設計等等,這些不同的名稱通

10、常說的是一回事機制設計等等,這些不同的名稱通常說的是一回事 。簽約時信息是對稱的;簽約后,代理人選擇行動,自然選擇狀態;代理人的行動和自然狀態一起決定某些可觀測的結果;委托人只能觀測到結果,而不能直接觀測到代理人的行動本身和自然本身狀態。委托人的問題是設計一個激勵合同以誘使代理人從自身利益出發選擇對委托人最有利的行動。例如:雇主與雇員的關系;保險公司與投保人;員工與經理;房東與住戶;公民與政府官員等。1220,00,010-w(10), w(10)-S20-w(20), w(20)-S10-w(10), w(10)-E20-w(20), w(20)-E不委托高產(0.1)低產(0.9)低產(0

11、.1)高產(0.9)努力偷懶接受拒絕委托01、代理人的工作不確定:引入自然虛擬參與人;2、無法監督:不完美信息-信息不對稱。無法辨析代理人努力程度的選擇E或s?3、只能根據成果付酬,w是成果函數,而非努力程度函數。高產:w(20); 低產: w(10)與努力程度無關4、不確定性對代理人利益、選擇有影響。簽約時信息是對稱的;簽約后,自然選擇狀態;代理人觀測到自然的選擇,然后選擇行動;委托人觀測到代理人的行動,但不能觀測到自然的選擇。委托人的問題是設計一個激勵合同以誘使代理人在給定自然狀態下選擇對委托人最有利的行動。例如:企業經理與銷售人員的關系;股東與經理;債權人與債務人;原告(或被告)與代理律

12、師等。|自然選擇代理人的類型;代理人知道自己的類型,委托人不知道;委托人和代理人簽訂合同。|例如:賣者和買者的關系;保險公司和投保人;雇主與雇員;債權人與債務人等。|阿克洛夫“檸檬”市場:質量的不確定性與市場機制(1970);自然選擇代理人的類型;代理人知道自己的類型,委托人不知道;為了顯示自己的類型,代理人選擇某種信號;委托人在觀測到信號之后與代理人簽訂合同。例如:雇主與雇員的關系;買者與賣者。自然選擇代理人的類型;代理人知道自己的類型,委托人不知道;委托人提供多個合同供代理人選擇,代理人根據自己的類型選擇一個最適合自己的合同,并根據合同選擇行動。例如:雇主與雇員的關系;壟斷者與消費者;保險

13、公司與投保人。n逆向選擇:逆向選擇:逆向選擇指在買賣雙方信息非對稱的情況下,差的商品逆向選擇指在買賣雙方信息非對稱的情況下,差的商品總是將好的商品驅逐出市場;或者說擁有信息優勢的一方,在交易中總是將好的商品驅逐出市場;或者說擁有信息優勢的一方,在交易中總是趨向于做出盡可能地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別人的選擇。逆向選擇總是趨向于做出盡可能地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別人的選擇。逆向選擇的存在使得市場價格不能真實地反映市場供求關系,導致市場資源配的存在使得市場價格不能真實地反映市場供求關系,導致市場資源配置的低效率。一般在商品市場上賣者關于產品的質量、保險市場上投置的低效率。一般在商品市場上賣者關于產品的質量、

14、保險市場上投保人關于自身的情況等等都有可能產生逆向選擇問題。解決逆向選擇保人關于自身的情況等等都有可能產生逆向選擇問題。解決逆向選擇問題的方法主要有:政府對市場進行必要的干預和利用市場信號。問題的方法主要有:政府對市場進行必要的干預和利用市場信號。n注釋:注釋:1)消費者掌握的信息不對稱時,出現違)消費者掌握的信息不對稱時,出現違背需求定理的現象:價格下降,需求量減背需求定理的現象:價格下降,需求量減少;價格上升,需求量增加。少;價格上升,需求量增加。2)“逆向選擇逆向選擇”的存在低質量產品把高的存在低質量產品把高質量產品逐出市場。意味著市場的低效率質量產品逐出市場。意味著市場的低效率和市場的

15、失靈。和市場的失靈。三鹿奶粉事件三鹿奶粉事件u剛買了一輛新轎車,但由于一個突發事件急需用錢,于是你決定把剛買了一輛新轎車,但由于一個突發事件急需用錢,于是你決定把這輛車賣掉。會發現,盡管車還非常新,但卻不得不以大大低于其實這輛車賣掉。會發現,盡管車還非常新,但卻不得不以大大低于其實際價值的價格出售它。際價值的價格出售它。n原因就在于買賣雙方存在著質量信息上的不對稱。原因就在于買賣雙方存在著質量信息上的不對稱。n舊車市場,賣者的信息多于買者。舊車市場,賣者的信息多于買者。p買者可能懷疑其質量有問題,賣者也可能為了把買者可能懷疑其質量有問題,賣者也可能為了把 “次品次品”推銷出去而不愿意告訴買者具

16、體的質量狀況。推銷出去而不愿意告訴買者具體的質量狀況。p從而質量不同的車可能按相同價格出售,買者只會按一從而質量不同的車可能按相同價格出售,買者只會按一個平均質量支付價格。個平均質量支付價格。p高質量的舊車就不愿意出售,低質量的舊車充斥在市場,高質量的舊車就不愿意出售,低質量的舊車充斥在市場,導致買者進一步壓低價格。高質車所占比重更少。導致買者進一步壓低價格。高質車所占比重更少。|The Market for Used CarszAssumeBuyers and sellers can distinguish between high and low quality carsThere wil

17、l be two marketsPHPLQHQLSHSLDHDL5,00050,00050,000The market for high and lowquality cars when buyers and sellerscan identify each car10,000DLDMDM75,00025,000With asymmetric information buyers will find it difficult to determine quality. They lower their expectations of the average quality ofused car

18、s. Demand for low and high quality used cars shifts to DM.DLMDLMThe increase in QLreduces expectations anddemand to DLM. The adjustment processcontinues until demand = DL. |The Market for Used CarszWith asymmetric information:Low quality goods drive high quality goods out of the market.The market ha

19、s failed to produce mutually beneficial trade.Too many low and too few high quality cars are on the market.Adverse selection occurs; the only cars on the market will be low quality cars.n保險市場,買方比賣方具有更多信息。保險市場,買方比賣方具有更多信息。n保險購買者清楚自己的情況,但保險公司對投保人的情保險購買者清楚自己的情況,但保險公司對投保人的情況難以全面了解。況難以全面了解。p隨著保險價格上升,投保人結

20、構發生變化,健康好的投隨著保險價格上升,投保人結構發生變化,健康好的投保人所占比例越來越小,若保險公司繼續提高價格,投保保人所占比例越來越小,若保險公司繼續提高價格,投保人結構會急劇惡化。人結構會急劇惡化。|健康的人知道自己風險低,不愿為保險支付高價;健康的人知道自己風險低,不愿為保險支付高價;|不健康的人,愿意接受較高的費用。保險公司為彌補損不健康的人,愿意接受較高的費用。保險公司為彌補損失被迫提高保險價格。失被迫提高保險價格。|可能出現:所有想購買保險的人都是不健康的人。可能出現:所有想購買保險的人都是不健康的人。|這樣保險公司出售保險無利可圖,保險市場消失。這樣保險公司出售保險無利可圖,

21、保險市場消失。|信貸市場是信息不完全的市場,貸方和借方的信息是不對稱的。作為借方的廠信貸市場是信息不完全的市場,貸方和借方的信息是不對稱的。作為借方的廠商比作為貸方的銀行在還款概率方面有更多的信息。廠商在向銀行申請貸款時,商比作為貸方的銀行在還款概率方面有更多的信息。廠商在向銀行申請貸款時,知道所貸的款項將投資在哪些項目上,投資的風險和期望的收益有多高,拖欠知道所貸的款項將投資在哪些項目上,投資的風險和期望的收益有多高,拖欠貸款的可能性有多大。貸款的可能性有多大。|但是,銀行在這幾方面的信息都比廠商少,銀行只能根據項目的平均收益來判但是,銀行在這幾方面的信息都比廠商少,銀行只能根據項目的平均收

22、益來判斷廠商的投資收益,對廠商投資的風險性知之甚少,更無法從眾多申請貸款的斷廠商的投資收益,對廠商投資的風險性知之甚少,更無法從眾多申請貸款的廠商中分辨出哪些廠商有較高的還款率、哪些廠商想拖延貸款。銀行只能通過廠商中分辨出哪些廠商有較高的還款率、哪些廠商想拖延貸款。銀行只能通過利率的正向選擇效應和反向選擇效應確定廠商的還款概率,推測貸款的風險性。利率的正向選擇效應和反向選擇效應確定廠商的還款概率,推測貸款的風險性。利率的正向選擇效應:利率的正向選擇效應:利率的增加能提高銀行的收益,它是利率對銀行的直接利率的增加能提高銀行的收益,它是利率對銀行的直接影響。影響。利率的反向選擇效應:利率的反向選擇

23、效應:較高的貸款利率會使那些有良好資信的廠商不再申請貸較高的貸款利率會使那些有良好資信的廠商不再申請貸款,而那些資信度很低、樂于從事風險投資的廠商會繼續申請貸款。這些廠商款,而那些資信度很低、樂于從事風險投資的廠商會繼續申請貸款。這些廠商還款概率低,從而導致銀行收益下降。還款概率低,從而導致銀行收益下降。當利率的正向選擇效應大于反向選擇效應時,銀行收益隨著利率的提高而增加當利率的正向選擇效應大于反向選擇效應時,銀行收益隨著利率的提高而增加;當利率的反向選擇效應超過正向選擇效應時,銀行收益會下降。;當利率的反向選擇效應超過正向選擇效應時,銀行收益會下降。|利率不僅有正反向選擇效應,還對廠商有激勵

24、作用,能改變利率不僅有正反向選擇效應,還對廠商有激勵作用,能改變廠商對待風險的態度。廠商對待風險的態度。|當利率提高時,風險較大的項目對廠商有吸引力,廠商愿意當利率提高時,風險較大的項目對廠商有吸引力,廠商愿意在風險較大的項目上投資,以獲得更多的預期收益。當然,這在風險較大的項目上投資,以獲得更多的預期收益。當然,這也增加了廠商破產的可能性,降低了還款的概率;反之則相反。也增加了廠商破產的可能性,降低了還款的概率;反之則相反。|銀行利用利率的銀行利用利率的反向選擇效應反向選擇效應作為作為檢測機制檢測機制,可以辨識出廠,可以辨識出廠商喜好風險的程度和將款貸給不同的廠商的風險性。商喜好風險的程度和

25、將款貸給不同的廠商的風險性。|假定所有申請貸款的廠商被分為假定所有申請貸款的廠商被分為高風險組高風險組和和低風險組低風險組,存在,存在著一個臨界利率。著一個臨界利率。|當利率當利率低于臨界利率低于臨界利率時,高風險組廠商和低風險組廠商都申時,高風險組廠商和低風險組廠商都申請貸款。請貸款。|當當利率提高時利率提高時,低,低風險組風險組中偏好安全投資的廠商中偏好安全投資的廠商逐漸退出逐漸退出信信貸市場。貸市場。|當利率當利率提高到臨界利率提高到臨界利率時,時,低風險組低風險組廠商廠商全部退出全部退出信貸市場,信貸市場,只有高風險組廠商還在申請貸款。只有高風險組廠商還在申請貸款。|銀行利用利率的銀行

26、利用利率的反向選擇效應反向選擇效應作為作為檢測機制檢測機制,可以辨識出廠商喜好風險的,可以辨識出廠商喜好風險的程度和將款貸給不同的廠商的風險性。程度和將款貸給不同的廠商的風險性。|假定所有申請貸款的廠商被分為假定所有申請貸款的廠商被分為高風險組高風險組和和低風險組低風險組,存在著一個臨界利,存在著一個臨界利率。率。|當利率當利率低于臨界利率低于臨界利率時,高風險組廠商和低風險組廠商都申請貸款。時,高風險組廠商和低風險組廠商都申請貸款。|當當利率提高時利率提高時,低,低風險組風險組中偏好安全投資的廠商中偏好安全投資的廠商逐漸退出逐漸退出信貸市場。信貸市場。|當利率當利率提高到臨界利率提高到臨界利

27、率時,時,低風險組低風險組廠商廠商全部退出全部退出信貸市場,只有高風險信貸市場,只有高風險組廠商還在申請貸款。組廠商還在申請貸款。n勞動市場上存在信息不對稱。勞動市場上存在信息不對稱。n雇主為信息劣勢方,雇員為信息優勢方。雇主為信息劣勢方,雇員為信息優勢方。|在雇用前,雇主不知道誰的能力強。|雇主只好按照相同的工資招聘所有的雇員。p如果雇主降低工資,能力強的人就會離開。如果雇主降低工資,能力強的人就會離開。p隨著工資降低,雇員人數在減少,能力結構發生變化,隨著工資降低,雇員人數在減少,能力結構發生變化,低效率的雇員所占比重越來越高。低效率的雇員所占比重越來越高。1.市場信號市場信號p兩種信號傳

28、遞方式:兩種信號傳遞方式:p(1)信號傳遞模型:信息優勢方為了為了信譽而首先披)信號傳遞模型:信息優勢方為了為了信譽而首先披露自己的信息。露自己的信息。p(2)信息甄別模型:信息劣勢方發出信號以誘使優勢方)信息甄別模型:信息劣勢方發出信號以誘使優勢方披露信息。披露信息。兩種市場信號:|(1)信息優勢方發出:證明自己商品質量的信號。|(2)信息劣勢方給出:甄別不同類型信息優勢方的信號。u哈佛大學教授邁克爾哈佛大學教授邁克爾. .斯賓塞提出信號傳遞模型,因此獲斯賓塞提出信號傳遞模型,因此獲20012001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u在信號傳遞模型里,信息劣勢方可以等待信息優勢方主在信

29、號傳遞模型里,信息劣勢方可以等待信息優勢方主動傳遞信息。動傳遞信息。n信號傳遞模型:由于信息不對稱,信息優勢方的信息難信號傳遞模型:由于信息不對稱,信息優勢方的信息難以被信息劣勢方完全了解。以被信息劣勢方完全了解。n信息優勢方為了信譽,選擇某種信號,首先將自己的信信息優勢方為了信譽,選擇某種信號,首先將自己的信息披露出來,以便信息劣勢方識別。息披露出來,以便信息劣勢方識別。n劣勢方在觀察到優勢方的信號后,與優勢方簽訂合同。劣勢方在觀察到優勢方的信號后,與優勢方簽訂合同。p中介服務業、獵頭公司等,掌握更多信息的一方可以通中介服務業、獵頭公司等,掌握更多信息的一方可以通過傳遞可靠性信息而在市場上獲

30、益。過傳遞可靠性信息而在市場上獲益。p教育程度方面,低能力雇員選擇較低教育水平;高能力教育程度方面,低能力雇員選擇較低教育水平;高能力雇員選擇較高教育水平。雇員選擇較高教育水平。p雇員把教育程度作為高生產率的信號,向廠商傳遞,以雇員把教育程度作為高生產率的信號,向廠商傳遞,以獲得與生產率相匹配的工資。獲得與生產率相匹配的工資。p當斯賓塞在哈佛大學讀博士的時候,他觀察到一個很有當斯賓塞在哈佛大學讀博士的時候,他觀察到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意思的現象:p很多很多MBA的學生在進哈佛之前很普通,但經過幾年哈佛的學生在進哈佛之前很普通,但經過幾年哈佛的教育再出去,就能比教授多掙幾倍甚至幾十倍的錢。的教育

31、再出去,就能比教授多掙幾倍甚至幾十倍的錢。|哈佛的教育難道真有這么厲害嗎?哈佛的教育難道真有這么厲害嗎?|斯賓塞研究的結果是:教育不僅僅具有生產性,更重要斯賓塞研究的結果是:教育不僅僅具有生產性,更重要的是教育具有信號傳遞的作用。的是教育具有信號傳遞的作用。p高質量產品的銷售者建立聲譽,來向購買者傳達產品信高質量產品的銷售者建立聲譽,來向購買者傳達產品信息,讓購買者相信他們產品的高質量。息,讓購買者相信他們產品的高質量。p日常生活中,消費者常根據企業聲譽作出購買決策。日常生活中,消費者常根據企業聲譽作出購買決策。p當一項生意很難建立或根本沒有機會作出當一項生意很難建立或根本沒有機會作出聲譽時,

32、聲譽時,“標準化標準化”生產一種標準化產生產一種標準化產品,以連鎖經營方式或其他方式提供給顧客,品,以連鎖經營方式或其他方式提供給顧客,如麥當勞、肯德基等。如麥當勞、肯德基等。|價格信號能緩解逆向選擇問題,賣方通過價格信號能緩解逆向選擇問題,賣方通過價格信號向買方傳達產品質量信息。價格信號向買方傳達產品質量信息。|廠商可以通過簽訂內容廣泛的保證書來向廠商可以通過簽訂內容廣泛的保證書來向消費者傳遞質量信號。消費者傳遞質量信號。l企業企業l解決信息不對稱解決信息不對稱n信號甄別模型:信號甄別模型:n信息不對稱,信息劣勢方給出某種信號以誘使信息優勢信息不對稱,信息劣勢方給出某種信號以誘使信息優勢方披

33、露信息,使劣勢方能夠甄別不同類型的優勢方。方披露信息,使劣勢方能夠甄別不同類型的優勢方。l信息劣勢方提問,通過對方回答加以甄別。信息劣勢方提問,通過對方回答加以甄別。l但在專業性約束下,并不能必然實現信息均衡。但在專業性約束下,并不能必然實現信息均衡。p保險市場,保險公司作為信息劣勢方,可以設計兩類保保險市場,保險公司作為信息劣勢方,可以設計兩類保單,差別保險合同,分別適用于高低兩類投保人。單,差別保險合同,分別適用于高低兩類投保人。p信貸市場,銀行是信息劣勢方,對于不同風險程度的企信貸市場,銀行是信息劣勢方,對于不同風險程度的企業進行信貸配給,利率高低有別。業進行信貸配給,利率高低有別。p勞

34、動市場,雇主作為信息劣勢方,制定不同工資和貢獻勞動市場,雇主作為信息劣勢方,制定不同工資和貢獻的勞動合同,供雇員選擇。的勞動合同,供雇員選擇。1.道德風險:道德風險: 交易一方具有另一方難以監督的行為或難以交易一方具有另一方難以監督的行為或難以獲得的信息;獲得的信息;n在簽訂合同后,有可能采取有悖于合同規定的行為,在簽訂合同后,有可能采取有悖于合同規定的行為,n通過損害另一方的利益,來最大化自己的利益。通過損害另一方的利益,來最大化自己的利益。p交易雙方在簽約時信息是對稱的。交易雙方在簽約時信息是對稱的。p但在簽約后一方對另一方的某些信息不完全了解,就有但在簽約后一方對另一方的某些信息不完全了

35、解,就有可能會引起道德風險。可能會引起道德風險。u隱藏行動的道德風險模型:隱藏行動的道德風險模型:u簽約后簽約后, , 代理人擁有私人信息,委托人只能觀測到結果,代理人擁有私人信息,委托人只能觀測到結果,不能完全觀測到代理人的行為過程和自然狀態本身。不能完全觀測到代理人的行為過程和自然狀態本身。u這時,代理人容易采取危害委托人的行動。這時,代理人容易采取危害委托人的行動。u隱藏信息的道德風險模型:簽約后隱藏信息的道德風險模型:簽約后, , 委托人可以觀測到委托人可以觀測到代理人的行為,但代理人比委托人擁有信息優勢,可能隱代理人的行為,但代理人比委托人擁有信息優勢,可能隱藏或利用獨占的信息,做出

36、損害委托人的事。藏或利用獨占的信息,做出損害委托人的事。p決定代理人的行為結果的,不僅僅有行動,還有其他自然原因。決定代理人的行為結果的,不僅僅有行動,還有其他自然原因。p委托人無法確定這個結果是不是由代理人的行動所導致。委托人無法確定這個結果是不是由代理人的行動所導致。p建立委托建立委托代理關系之后,委托人無法觀察到代理人代理關系之后,委托人無法觀察到代理人的某些私人信息,尤其是代理人努力程度的信息。的某些私人信息,尤其是代理人努力程度的信息。p契約簽定后契約簽定后, 委托人可以觀測到產出結果并據此支付給代委托人可以觀測到產出結果并據此支付給代理人報酬。理人報酬。|但是,在許多雇傭關系中關于

37、產出結果的度量帶有很大但是,在許多雇傭關系中關于產出結果的度量帶有很大的主觀隨意性。代理人可能無法證實委托人觀測到的東西。的主觀隨意性。代理人可能無法證實委托人觀測到的東西。|在這種情況下,委托人故意低估產出從而降低給代理人在這種情況下,委托人故意低估產出從而降低給代理人的支付報酬。的支付報酬。|比如某軟件公司比如某軟件公司A,雇傭程序員,雇傭程序員B,開發大型操作系統軟,開發大型操作系統軟件中的一個子模塊。當件中的一個子模塊。當B按照合同要求設計出合格程序按照合同要求設計出合格程序后后,A公司可能借口該子模塊與其它模塊沖突而降低給公司可能借口該子模塊與其它模塊沖突而降低給B的的報酬報酬,而由

38、于商業秘密的保護而由于商業秘密的保護,B無法證實無法證實A公司的理由是否公司的理由是否真實。真實。p此外還有,如買了醫療保險的人會讓醫生多開一些不必此外還有,如買了醫療保險的人會讓醫生多開一些不必要的貴重藥品。要的貴重藥品。|保險市場,對于投保人來說,隨著預防偶然事件費用的保險市場,對于投保人來說,隨著預防偶然事件費用的增加,偶然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會降低;增加,偶然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會降低;|但同時隨著保險賠償額的增加,投保人用于預防不測事但同時隨著保險賠償額的增加,投保人用于預防不測事件的費用反而會下降。件的費用反而會下降。|信息不對稱,如果保險費用既定,投保人傾向于減少用信息不對稱,如果保險費

39、用既定,投保人傾向于減少用于防止不測事件發生的費用支出。于防止不測事件發生的費用支出。|即購買了保險后,可能會疏于防范。從而損害保險公司即購買了保險后,可能會疏于防范。從而損害保險公司利益。利益。n委托委托-代理:一個人(代理人)以另一個人(委托人)的代理:一個人(代理人)以另一個人(委托人)的名義來承擔和完成一些事情。名義來承擔和完成一些事情。n委托人出錢請代理人按照委托人的意愿行事。委托人出錢請代理人按照委托人的意愿行事。 n企業實際上是一系列委托代理關系的總和。企業實際上是一系列委托代理關系的總和。n現代企業中,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產生了委托代現代企業中,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產生了委

40、托代理問題。理問題。p代理人的不利于委托人的行為:代理人的不利于委托人的行為:p(1)偷懶,即經營者所付出的努力小于其獲得的報酬。)偷懶,即經營者所付出的努力小于其獲得的報酬。p(2)機會主義,即經營者付出的努力是為了增加自己而)機會主義,即經營者付出的努力是為了增加自己而不是所有者的利益,也說是說其努力是負方向的。不是所有者的利益,也說是說其努力是負方向的。 |機制設計是一種特殊的不完全信息博弈,委托人(principal)選擇設計機制,給代理人足夠的激勵,促使代理人(agent)說實話(獲取真實信息),也可以最大化委托人的期望效用。|委托人設計機制面臨兩個約束:(1)參與約束(participation constraint)或稱個人理性約束(individual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