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植物的感應現象_第1頁
第一節:植物的感應現象_第2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節:植物的感應現象第一節:植物的感應現象1 植物的感應現象植物的感應現象是指植物受到刺激會發牛反應的現象,如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背地性、向肥性、向觸性、向熱性等。(1) 向光性:植物對單側光的反應,如向日葵的花盤向太陽生長。(2) 向水性:植物對水的反應,如植物的根向水豐富的地方生長。(3) 向地性:植物對地心引力的反應,如植物的根向著地心引力的方向生長。(4) 背地性:植物對地心引力的反應,如植物的莖背著地心引力的方向生長。(5) 向化性:植物對化學肥料的反應,如植物的根向化學肥料豐富的地方生長。(6) 向觸性:植物對機械刺激的反應,如觸動含羞草的葉,會現葉片合攏、葉柄下垂的現象。(

2、7) 向熱性:植物對較高溫度刺激的反應,如溫度較高時植物生長較快。2 科學探究(1) 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發現問題一提出假說一設計研究計劃一實行研究一記錄結果一分析和解釋結果一結論的推出和評價一問題解決(2) 科學探究的方法基本方法</v:sha常用方法比較、分類、分析、綜合、歸納、演繹、假說、數學方法。(3) 實驗探究的步驟提出問題T建立假設T設計實驗方案T實驗驗證T作出解釋、交流和評價設計實驗方案時,常常采用對照實驗法。對照實驗是收集和處理事實證據最常用的方法。對照實驗的關鍵是控制變量,如對植物的向光性進行實驗探究時,必須要使兩株幼苗分別處于有單側光和無單側光的環境中進行觀察。3 有關

3、植物生長素的發現史1 達爾文的向光性探究實驗:(看圖填寫)A圖表明胚芽受到單側光照射時,會。B圖表明如果切去胚芽部分,發現胚芽C圖中將胚芽的尖端用一個的錫箔小帽罩起來,發現胚芽D如果胚芽的基部用錫箔包起來,發現胚芽。根據上述實驗結論,我們可以大膽推想在的照射下,胚芽的部分可能會產生某種物質,且這種物質會對產生影響。2 溫特的實驗:A組實驗中a瓊脂接觸過胚芽的,發現這個胚芽會向放瓊脂的生長。B組實驗中b瓊脂接觸過胚芽的尖端,發現這個胚芽。溫特做B組實驗對A組來講,可起到作用,以排除的干擾;此實驗表明,胚芽的確實產生了某種物質,能夠控制的生長。3 荷蘭科學家郭葛等人,最后分離出植物尖端部分含有能促

4、進植物生長的物質,取名為。這些對植物活命活動產生顯著調節作用的物質統稱為。4 現在科學家知道,當照射植物時,使植物體內產生的生長素分布,背光側生長素要(多或少),所以背光側生長(快或慢)。時間順序科學家實驗條件實驗現象推論(或結論)1880年達爾文 單側光,尖端罩錫箔小帽 單側光,錫箔遮尖端下部直立生長彎向光源生長結論: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1880年達爾單側光,有尖端單側光,切去尖端彎向光源生長停止生長1928年溫特切去尖端,一側放接觸過尖端的瓊脂塊切去尖端,一側放未接觸過尖端的瓊脂塊彎向另一側生長停止生長推論:向光性與尖端產生的物質有關1934年郭葛從人尿中分離出一種化合物,將這種化合物混

5、入瓊脂,也能引起去尖胚芽鞘彎曲生長。這種化合物就是吲哚乙酸.并稱之為生長素彎向另一側生長結論:生長素就是吲哚乙酸第二節:動物行為1動物行為的基本類型蟋蟀的爭斗行為,蚯蚓對光、熱刺激的反應,螞蟻的社群行為,鳥類的筑巢、育雛和遷徙行為等都是常見的動物行為。動物的行為是通過一系列神經系統的反射活動和激素的分泌活動共同協調完成的。動物的行為可分為先天性行為和后天學習行為。(1)先天性行為先天性行為是與生俱來的,如嬰兒碰到乳頭后的吮奶行為。反射活動由大腦皮層以下的神經中樞即可完成。(2)后天學習行為是后天通過學習后獲得的,如馬戲團動物的表演。人的學習行為更為復雜,因為人能對語言、文字的刺激作出反應,如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