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后康復ppt課件_第1頁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后康復ppt課件_第2頁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后康復ppt課件_第3頁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后康復ppt課件_第4頁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后康復ppt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全髖關節置換術(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目前是一種徹底治療髖關節的病變,恢復關節的解剖構造,消除疼痛,恢復病人行走功能的手術。作THA的病人大多數是老年患者,由于生理、病理等要素,病人對各種刺激的反響才干、生活才干及心肺肝腎等器官系統的功能都有所下降,容易出現各種并發癥。 勝利而美麗的外科手術固然可以治療髖關節的病變恢復關節的解剖構造,但髖關節功能的實現卻需求髖周肌肉、韌帶、神經的大力支持,以及全身良好情況的保證。進展系統的康復治療,可使病人早期下床活動,加強機體的抗病才干,減少各種并發癥的發生,防止髖關節周圍軟組織粘連、攣縮,減少住院時間。 防止各種并發癥的發

2、生,如呼吸系統、泌尿系統感染、下肢靜脈栓塞和水腫、髖關節脫位等 恢復患肢關節的活動度及肌力 平穩步行方法的訓練 日常生活活動才干的提高 康復治療應自術前開場,首先應建立病人、家屬、醫生與康復治療師之間的親密關系,應讓病人了解手術的目的、術后的普通康復程序及本卷須知,根據病人個體情況術前應盡量讓病人鍛煉髖關節周圍肌肉和股四頭肌肌力,同時教育病人如何正確運用步行器、拐杖等輔助器。 有的病人術前需求制動,要讓病人了解手術前牽引制動是手術和術后康復的先決條件 ,術前牽引固定制動非常重要,其目的在于防止骨折段因活動而損傷周圍組織,肌肉、韌帶、關節囊損傷出血、水腫等,既不利于手術進展,術后也易產生組織粘連

3、、攣縮等,但是制動不是絕對的,此時應行髖周肌群及股四頭肌的等長收縮練習。 為了實現康復目的,我們必需了解 THA手術和康復有關的一些問題,如手術所運用的假體類型、假體資料、假體固定的方法骨水泥和非骨水泥、假體安放的位置等,這些要素都和人工關節的穩定性有關,而關節的穩定是進展康復治療的必要條件。 普通采用后側手術切口的患者,應防止屈曲、內收、內旋,特別是髖關節屈曲內收內旋的結合動作 采用側方或前側方手術切口的患者,應防止過度伸展、內收、外旋,特別是髖關節的伸展內收外旋的結合動作 運用骨水泥的髖關節假體置換術,手術后即可行負重或部分負重練習; 無骨水泥假體置換術,允許少量負重,從腳尖點地到部分站立

4、。 臥位時,病人應仰臥位平躺術腿伸直于外展位。 患肢外展15-30中立位,術側肢體下可放置適當厚度軟墊,使髖、膝關節稍屈曲,同時可在術側大轉子外下方填入軟墊,以防止下肢外旋,并減輕疼痛。 患肢踝關節的背屈和跖曲活動,股四頭肌、臀大肌、臀中肌的等長性收縮練習,堅持收縮 610s,休憩 610s,反復 10 次 /組,23組/天以促進下肢血液回流,減少深部靜脈血栓發生時機并堅持肌肉張力添加肌力。 上肢做屈伸、外展及深呼吸運動,預防并發癥發生 指點病人三 點支撐引體抬臀運動,方法:健側下肢屈曲,健足及雙肘關節用力支撐,也可以利用牽引架拉手上拉抬起臀部, 側臥時將患肢用軟墊抬高,仍需堅持外展位。防止術

5、側髖關節置于伸直外旋位。 股四頭肌訓練:讓患者大腿肌肉收緊,膝部下壓,膝關節堅持伸直5s,再放松5s。 臀大肌訓練:臀部收緊5s,放松5s。 開場膝關節及髖關節的屈伸活動。可搖床 3040,髖關節屈曲 510,并由被動逐漸向自動過度,運動時以不引起明顯的疼痛為度,活動幅度逐漸增大。 髖關節訓練:患肢腳沿床面向上挪動,使患肢髖、膝關節屈曲,但應堅持髖關節屈曲不超越90。 開場外展練習:臥位到坐位的轉移。 利用雙上肢和健腿支撐力向側方挪動身體,并與床邊成一定角度。患側下肢抬離床面與身體同時挪動,使得雙小腿能自然垂于床邊。然后雙上肢及健腿用力支撐半坐起。半坐起后可在背部用支持墊穩住。 開場外展練習:

6、坐-站轉換練習 患者在高床邊,坐位下健腿著地,患腿朝前放置(防止內收和旋轉),利用健腿的蹬力和雙上肢在身體兩側的支撐下挺起臀并借助他人的拉力站起;留意在轉換過程中防止身體向兩側轉動,站立位下健腿完全負重,患腿可不負重觸地。 扶兩拐站立。 非骨水泥型:20%負重 2月之間負重逐漸添加到 100%。 骨水泥型:可100%負重。 站立位:摑繩肌練習,開場直腿抬高。雙腿的平衡練習,骨水泥型不用雙拐進展平衡練習;非骨水泥:要用雙拐進展平衡練習。 康復的重點是繼續穩定以往的訓練效果,提高日常生活自理才干,患腿逐漸恢復負重才干。行步態訓練。在仰臥位下做雙下肢空踩自行車活動20-30 次,患髖屈曲度數在 90

7、以內 ,每 10 次為 1組中間休憩 10min,這樣即改善了下肢諸關節的活動范圍;也訓練了股四頭肌的肌力 進展適當的家居環境改造,如加高床、椅、坐廁的高度,坐椅兩邊最好有扶手以方便病人坐立,讓病人盡量睡硬板床,穿松緊鞋和寬松褲,以方便病人完成動作。 康復的重點是進一步改善和提高治療效果,逐漸改善患髖的活動范圍,添加患髖的負重才干,使人工置換的髖關節功能逐漸接受正常程度,到達全面康復的目的。 進一步提高步行才干,可從扶拐杖步行逐漸過渡到扶手杖步行,但要求具備下面 2個條件:一是病人能在手杖的協助下,有足夠的支撐力完成步行中靜止期患肢的負重;二是患側股四頭肌能完成漸進抗阻的阻力至少 8kg 以上。留意在 3個月內,持拐步行、過妨礙時患腿僅為觸地式部分負重,上下樓梯活動,早期主要是扶拐下健腿支撐上下,患腿從不負重到部分負重,但要求健腿先上,患腿先下,以減少患髖的彎曲和負重。最后過渡到棄杖步行。 手術后6 個月制止髖關節內收、內旋手術側關節,不要把患肢架在另一條腿上 術后 3個月防止髖關節屈曲超越90,要制止下蹲取物和坐在能使髖部彎曲超越 90的低椅或低床上 術后步行訓練可從平行杠助行器扶雙拐杖扶單拐杖多腳杖扶手杖臂杖棄杖這一過程循序漸進的進展,直至最后可完成步行、快走、游泳、騎車等活動,為防止人工關節的松動,應制止跑步、騰躍和舉重物等活動,防止體重過重以加重髖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