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跨徑自錨式懸索橋全橋模型試驗測試方法研究_第1頁
超大跨徑自錨式懸索橋全橋模型試驗測試方法研究_第2頁
超大跨徑自錨式懸索橋全橋模型試驗測試方法研究_第3頁
超大跨徑自錨式懸索橋全橋模型試驗測試方法研究_第4頁
超大跨徑自錨式懸索橋全橋模型試驗測試方法研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超大跨徑自錨式懸索橋全橋模型試驗測試方法研究近年來,國內外修建了一些自錨式懸索橋并舉行了相關的模型實驗研究,獲得了不少有益成績,但是多針對跨徑不大的自錨式懸索橋,而對于大跨徑的自錨式懸索橋的模型實驗研究則比較少。目前,正在建設的桃花峪黃河大橋結構新奇、體系復雜,其具有主橋跨徑大(主跨406m,在同類型橋梁中世界第一)、橋面寬(箱梁寬度達39m)、設計荷載等級高(是國內大路橋梁最大標準荷載的1.3倍)等特點,且國內外對于此類橋梁無論在設計還是在施工方面均無非常成熟的閱歷可以借鑒,因此對這種超大跨徑、寬橋面、高設計荷載的超大跨徑自錨式懸索橋舉行全橋模型實驗測試方法研究是非常須要的。1依托項目推薦桃

2、花峪黃河大橋主橋為雙塔三跨自錨式懸索橋,主纜孔跨布置為160m+406m+160m,中跨矢跨比1/5.8。主梁采用整體鋼箱梁斷面形式,全長為737.43m(包括主纜錨固段)。主橋橫向設置2%橫坡,橋面系寬33m(不含布索區)。工程設計按雙向六車道高速大路建設,設計速度100km/h,設計荷載等級為大路級1.3,其橋梁效果見圖如1。圖1桃花峪黃河大橋效果圖2全橋模型實驗簡介桃花峪黃河大橋全橋模型實驗為了得到比較抱負的實驗數據,在綜合考慮實驗內容、模型材料、制作精度及實驗場地基礎上,選定全橋模型的幾何縮尺比為1/30。模型各部分(除橋塔外)均采用相應與原型相同彈性模量和泊松比的材料,原橋塔柱材質為

3、鋼筋混凝土,模型橋塔采用鋼結構。在模型實驗時,為彌補材料容重不足所產生的影響,采用了恒載補償的主意,在綜合考慮了模型承載能力與實驗條件等因素的狀況下,選定力的縮尺比為1/1。桃花峪黃河大橋全橋模型實驗效果見圖2。圖1桃花峪黃河大橋全橋模型實驗效果圖按照選定的縮尺比可以得到模型的總長為24.2m,寬度為1.3m,北索塔總高為4.52m,南索塔總高為4.6m,主纜橫向間距為1.2m,吊索縱向基本間距為0.45m。3全橋模型實驗張拉方法設計3.1主纜張拉方法設計為了精確地控制主纜的線形,對主纜舉行了預張拉,消退可能存在的非彈性變形和不平度,再將主纜放在地面上,用油漆分離對左錨固端點、右錨固端點、左主

4、塔頂中點、右主塔頂中點和跨中中點舉行標記,然后將主纜架設到主塔上,用手動葫蘆調節主纜以達到模型設計線形。主纜標記見圖3,錨固端主纜固定見圖4。圖3 主纜標記圖4 錨固端主纜固定3.2 吊索張拉方法設計為了精確地控制吊索的錨固力,對不同位置的吊索采用了不同的張拉工具和張拉方法。對中跨逼近主塔張拉力較小的吊索和邊跨的吊索,在吊索張拉時,先在螺桿上懸掛與張拉力相等分量的鐵塊,然后擰動螺母錨固,錨固后去掉鐵塊,再調節螺母,達到吊索張拉要求;對中跨張拉力較大的吊索,在吊索張拉時,人工在螺桿上懸掛相等分量的鐵塊是十分困難的,先在吊索最下方安裝一個反力架且用多個螺母固定,然后再用水平尺將反力架調平,在反力架

5、上面放置千斤頂并在千斤頂上安裝測力傳感器,通過理論計算值頂升主梁,擰動螺母錨固,錨固后去掉鐵塊,再擰緊或放松錨固螺母,達到吊索張拉要求。吊索張拉錨固見圖5。圖5 吊索張拉錨固暗示圖4 全橋模型實驗測試系統設計4.1 力的測試系統設計 主纜內力測試系統設計在主纜完成預張拉并用油漆標記點后,在主纜兩端的錨固點安裝主纜內力計測器。主纜內力計測器主要由壓力環(量程0-15T)、壓力傳感器和手持式應變測試儀三部分構成(主纜內力計測器見圖6)。在主纜架設完成后,舉行施工階段模擬時,測量不同施工階段的主纜應變讀數,通過應力-應變關系將應變換算成主纜應力,再通過內力-應力關系將讀數換算成主纜內力。圖6 主纜內

6、力計測器 吊索索力測試系統設計對于自錨式懸索橋全橋模型實驗吊索索力的測試,傳統的測力裝置是貼應變片,但是因為實驗吊索一般較細,且具有較大的柔性,細索表面又為曲面,所以貼應變片的方法很難發揮作用。而且目前針對索力測試的頻率法又主要是用于原型結構的測試,還沒有特地針對實驗的吊索索力測試系統,故在此基礎上基于三點加載法自主開辟了吊索索力測試系統(見圖7)。 圖7 基于三點懸測法的索力計測器基于三點加載法的吊索索力測試系統工作原理是:索結構只能承受拉力不能承受壓力,在軸向力作用下產生應力鋼化效應,使柔索具有橫向剛度,能夠承受一定的橫向荷載。 主梁應力測試系統設計為了測試在施工過程中主梁的受力狀況,在主

7、梁上設計了應變測試系統。主梁上的應變測試系統由應變片、靜態電阻式應變儀和靜態應變測試儀三部分構成(主梁應變計測器見圖8)。圖8 主梁上應變計測器4.2 位移(變形)測試系統設計 主纜位移測試系統設計主纜位移的測量儀器選用Nikon DTM-452C全站儀,在施工模擬時,逐一對目標觀測棱鏡舉行測量。在主纜觀測點上焊裝24個反光棱鏡(反光棱鏡的中心和觀測點主纜中心全都)。 主梁位移測試系統設計為了測試在施工中主梁的撓度變化,在主梁上設計了位移測試系統。主梁位移測試系統主要由槽鋼、CZ-6A磁性表座、電測千分表和壓力傳感器(量程0-1T)四部分構成。首先將槽鋼用細鐵絲固定在輔助墩上,然后將磁性表座固定在槽鋼上,將千分表反向壓在主梁底板上,再將千分表上接上壓力傳感器,最后將傳感器接線串聯到電腦上測試。主梁撓度計測器見圖9。圖9 主梁撓度計測器 索塔偏位和索鞍頂推想試系統設計索塔的偏位和索鞍頂推想試是通過在索塔和索鞍上掛鉛垂,用鋼尺量測量索塔偏位和索鞍頂推數據。索塔和索鞍測試工具見圖10。圖10 索塔和索鞍測試工具實驗室全部張拉和測試系統及工具見表1。表1 試驗測試工具匯總表5 結論筆者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